车间管理信息系统
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

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一、引言生产车间是制造企业生产制造的重要场所,生产车间的生产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生产车间的管理效率,许多企业开始引入生产管理系统,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调度和优化。
二、系统概述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一种针对制造企业生产车间管理需求而设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通过该系统,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可以实现对生产计划、设备状态、工单进度等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指导生产活动、优化生产流程。
三、系统功能1.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生产订单信息,自动生成生产计划,并实时调整计划以适应订单变化。
2.设备监控:系统可以监控生产车间的设备状态,包括设备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等信息,以便及时处理设备异常情况。
3.工单管理:系统可以管理工单信息,包括工单下达、工单进度跟踪、工单完成情况反馈等功能,帮助管理人员全面了解生产状态。
4.生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对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生产报表,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5.资源调度优化:系统可以根据生产计划和实际生产情况,智能调度各类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四、系统优势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实时监控和调度,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更高效地安排生产活动,提高生产效率。
2.优化生产流程:系统可以分析生产数据,发现生产瓶颈和不良环节,为企业提供优化建议,改善生产流程。
3.降低生产成本: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精细化管理生产资源,避免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4.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对生产数据的监控和分析,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生产质量问题,提升产品质量。
五、系统应用案例以某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引入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后,生产效率提升了30%,生产成本降低了20%,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受到了管理人员的一致好评。
六、总结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制造企业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优化生产流程的重要工具,通过引入该系统,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为企业盈利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生产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

生产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是一种用于支持制造业生产过程管理和实时控制的软件系统。
它将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设备状态监测和质量控制等功能整合在一起,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MES系统的概念、功能和优势。
一、MES系统的概念MES系统是制造业企业中的一个重要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协调和管理生产车间内的各种生产活动,包括生产计划制定、物料管理、设备监测、人员管理、质量控制等。
MES系统通过采集、整合、分析和传输生产数据,提供了实时的生产监控和决策支持,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保证交货期。
二、MES系统的功能1.生产计划管理:MES系统可以根据订单需求和产能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进行排程。
它可以帮助企业实时跟踪订单进度,合理安排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2.物料管理:MES系统可以对物料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物料采购、入库、出库、领料和库存管理等。
它可以追踪物料的使用情况,控制物料的损耗和浪费,提高物料利用率。
3.设备监测:MES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的开机时间、停机时间、故障时间和维修时间等。
它可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稳定性。
4.工序控制:MES系统可以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序,包括工艺参数的设定、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控制、工序达成率的监测等。
它可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调整工艺参数,避免产品质量问题和工序延误。
5.质量控制:MES系统可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包括产品的检测、测试、验收和追溯等。
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避免产品质量问题对企业形象和利益的影响。
6.数据分析:MES系统可以对生产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和分析,提供各种报表和指标,帮助企业了解生产状况,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MES系统的优势1.提高生产效率:MES系统能够自动化拍摄记录实际生产过程中各种数据,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操作时间,减少了数据输入错误的可能性。
锻造车间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个重要子系统 。
锻碴车 间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开 发 与 应 用
一
一
一 冉崇瞢 赵 萍
、
II 服务标 准 TL
理 流 程 ,它 涵 盖 了一 系列 策 略 过 体现 了 L 战术层面 的部 署。I 在 T
国际上广 泛使用 的 II T L(I— 程。II n T L管理模 型框架 见 图 1 。
现 有 的 设 施 , 使 用 一 台
C OMP Q5 6 A 8 计算机 ,配置以以太 网,采用 DE NE C T协议 接入工厂 主 干网,与快锻机过程控 制主机 V X A 4 0 、5 0 0 0 0 A和工 厂的管理数据 库
维普资讯
宝色钛业股份有限公司锻造厂开发使 用了锻造厂计算机生产过程监控及管理系
统 ( Y MS , G MC ) 以全新的2世纪计算机新 1
技 鄙l 从德国引进的2 0 t f 弋 0陕锻机控制系 5 ' 统: 建立起全厂F D光纤骨干网, DI 实现全厂
N ON F R - ER OUS ME AL CY N T SRE CL GAN TIIA I l D U LZ T ON2 0 . 0 65
图1
L管理模型框 架
维普资讯
产 状 况 ,同 时这 些 实 时 数据 还 要 性和 准 确 性 。 在客 户 端 系统 平 台 人事 管理 :对车间党、政、工、 参 与锻 造计 算和 报表打 印 。 上利 用 面 向对 象技 术 的开 发 工具 团人 事信 息进 行管理 。 报 表 打 印模 块 主 要 功 能是 各 V S a S u i . e ,由于 V s a iu l t dO N t iu l 传 送和调 用 能力 。 具体 实现的功能如下 :显 示重 种 日报 、月报 以及 台账的处理 ,并 Su i. t t doNe 是一个能够 支持跨平台 要 生 产参 数 变 化 趋势 图 :各 种数 提 供 灵 活 的人 机 界 面 ,用 户 可 以 客户端 的程 序开发工具 ,除 Wi— n 据的增加、显示、修改和删除 ; 数 随 时打 印任 何 日期 的 各种 类 型 的 d ws ,它还支持 Ma it s o 外 cno h和 据 统计 和 报 表打 印 :数据 导 出到 报表 ,操作 非常简便 。同时 ,系统 Unx平 台 , 而且 Vs a S u i. e i iu l t do N t 还提供数据导出到 E C L X E ̄ , 以 在 它支 持 的所 有操作 平 台上 执 行 EC L X E :锻造计 算 ;系统维护 ;车 间人事管理信息 的增加、修改 、统
车间管理信息系统

摘
要 :介 绍 了 目前 C P A P发 展 中遇 到 的 问 题 和 挑 战 . 以厦 C P A P束 采发 展 的 方 向 , 出 了工 艺信 息 管 理 系统 在 C P 中的 提 AP
必 要性 和 重要 性 . 结 合一 具体 实捌 , 并 阐连 了 车 间 管理 信 息 系统 的设 计 与 实现 、 系统 的特 点 、 系统 款 据库 的设 计 等 。 关 麓 词 :C P 管 理信 息 系统 工时 定额 AP
进 度 的 监 控 ; 时 的 统 计 ; 工 序 各 种 因 素 不 合 格 品 的 工 各
多条 件 统 计 、 工 的不 合 格 率统 计 ; 量 指标 的 汇总 ; 员 质 图形分 析 等 。
( 系 统 的 特 点 2)
量 的 2 %左 右 , 余 8 %E S_ 属 于 工 艺 管 理 ’ 0 其 0  ̄ 作 3 性质 . 但
中 - , 行 工 艺 信 息 及 文 件 的 动 态 管 理 , 应 该 是 智 C) 进 它
能 化 的 基 于 以 上 的 思 想 . 结 合 用 户 的 具 体 要 求 , 们 专 并 我 门 开 发 了 用 于 金 属 门 制 造 的 车 间 管 理 系 统 ,并 在 北 京 恩 源 金 属 门 有 限 公 司 得 到 应 用
理 功 能 。它 应 该 包 括 从 产 品 设 计 、 造 、 售 , 到 售 后 制 销 直 服 务 全 过 程 中 工 艺 信 息 及 文 件 的 管 理 功 能 和 工 艺 流 程 管 理 功 能 。 它 应 该 建 立 在 涉 及 整 个 生 产 过 程 的 基 础 工 艺 数 据 管 理 的 基 础 上 ( 此 , 艺 基 础 数 据 也 应 是 它 的 因 工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指为了提高车间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而开辟的一种信息化系统。
它通过集成各种生产管理功能,实现对车间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车间生产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和优势。
引言概述: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现代创造企业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步,传统的手工记录和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的浮现,为企业提供了一种高效、精确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正文内容:1. 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1.1 系统可以根据定单和库存情况,自动生成合理的生产计划,避免了人工计划的主观性和错误性。
1.2 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和原材料消耗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进度的准确性。
1.3 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提前预警生产瓶颈和供应链问题,避免生产计划的延误和损失。
2. 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2.1 系统可以监控和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如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工人绩效等,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控制。
2.2 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和分析生产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2.3 系统可以通过设备联网和远程监控,实现对生产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故障诊断,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提高质量管理的精确性3.1 系统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和记录,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3.2 系统可以通过质量检测和统计分析,实时监控产品质量指标,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
3.3 系统可以建立质量评估模型,对产品进行自动化评估和分类,提高质量管理的精确性和效率。
4. 提高人员管理的效率4.1 系统可以实现对员工的考勤和绩效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4.2 系统可以对员工的培训和技能进行管理,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4.3 系统可以提供员工的工作指导和协作平台,促进团队协作和信息共享。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优化和管理车间生产流程的软件系统。
它通过集成各个生产环节的数据和信息,提供实时监控、计划调度、生产分析等功能,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一、系统概述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生产管理工具。
它通过采集和处理车间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调度和分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系统功能1. 实时监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车间各个环节的生产情况,包括设备状态、生产进度、产量等。
通过可视化界面展示,管理人员可以清晰了解生产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计划调度:系统可以根据生产计划和订单需求,自动进行生产调度。
它可以根据设备的可用性、工艺流程等因素,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的优先级和顺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 生产分析:系统可以对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生产瓶颈和问题,为改进生产提供依据。
4. 质量管理:系统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实现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和控制。
它可以自动检测产品的关键参数,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 物料管理:系统可以管理车间所需的各种物料和配件。
它可以实时跟踪物料的库存情况,自动进行物料采购和调配,确保生产过程的物料供应充足。
6. 人员管理:系统可以管理车间的人员信息和工作任务。
它可以对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三、系统特点1. 灵活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和配置。
它可以适应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流程,满足企业的个性化管理需求。
2. 可扩展性:系统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扩展和升级。
它可以与其他企业管理系统(如ERP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3. 安全性:系统具有严格的权限管理和数据保护机制。
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系统,确保生产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生产车间管理系统

生产车间管理系统生产车间管理系统是一种能够优化企业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的管理系统。
本文旨在论述生产车间管理系统的定义、作用、运作原理以及优势等方面。
一、生产车间管理系统的定义生产车间管理系统,简称PCMS,是一种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生产车间进行实时监控、控制和管理。
通过对生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生产车间管理系统的作用1. 实时监控生产流程:生产车间管理系统可以实时地监控生产线的生产流程,监测生产线上的所有设备运行状态和生产情况。
2. 数据统计和分析:PCMS可以对生产设备、人员等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企业制定更合理的生产计划。
3. 生产计划调度:PCMS整合各个生产环节的数据,可以自动分析、计算和优化生产计划,科学安排生产任务和生产量。
4. 正确指挥生产人员:PCMS可以对生产人员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生产操作规范、顺畅,人员流动合理,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5. 产品质量控制:生产车间管理系统可以对产品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产品质量。
三、生产车间管理系统的运作原理生产车间管理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1. 硬件部分主要是指各种传感器、自动控制器、生产设备等各种设备,它们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计算机进行联系和数据交互。
2. 软件部分包括PCMS系统的各个模块,如监控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计划调度模块、生产决策模块和报告模块等。
这些模块内部相互独立,但又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产车间管理系统。
生产车间管理系统实现流程如下:1. 生产环境监测:通过各种传感器、视频监控等对生产车间环境进行监测,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2. 生产过程监测:通过生产设备安装的各种传感器,手动输入等方式,监测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速率等。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筛选等,提取有用信息进行排序和分析,并建立生产数据库。
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

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1. 简介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实现对生产车间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它主要用于自动化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2. 功能与特点2.1 功能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计划管理:根据生产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进行调度和监控。
•订单管理:管理客户订单信息,包括订单接收、分配、生产状态跟踪等。
•物料管理:管理物料的采购、入库、出库和库存情况,确保生产所需物料的及时供应。
•设备管理:管理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设备状态监控、维修保养等。
•生产过程控制:监控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质量管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和改进。
•数据分析与报表: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并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为决策提供支持。
2.2 特点•自动化: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采集。
•实时性:能够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和生产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系统集成:能够与其他生产管理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通。
•数据分析: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提供决策支持和指导生产改进。
3. 系统架构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的典型架构如下: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件:•客户端:通过客户端用户界面,用户可以进行生产计划制定、订单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等操作。
•服务器: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并进行处理,同时管理整个系统的数据和业务逻辑。
•数据库:存储系统的各种数据,包括生产计划、订单信息、物料库存、设备状态、质量数据等。
•自动化设备:用于实时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例如传感器、PLC 等。
4. 使用流程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的使用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登录系统:用户使用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车间简介
2需求分析
2.1 车间作业流程
2.2 存在问题
2.3 系统实施范围
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范围主要是车间,针对车间的物流、信息流和人员等进行管理。
管理范围具体是:
车间加工设备和检测设备信息;
车间操作人员、检测人员及其它管理人员;
车间涉及到的工装、刀具和量具;
车间生产订单信息;
车间生产过程的坯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库存管理;
车间生产过程质量信息管理;
车间的生产计划调度情况。
车间的生产控制监督情况。
车间零件图纸目录、加工指令FO及其它信息
2.4 系统功能需求
针对车间的生产、管理、控制特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与CAPP的集成
实现与CAPP系统交换、维护和查阅产品工艺文件的信息。
(2)生产计划与控制
计划与控制是生产管理的核心。
根据车间接收的生产订单以及产品物料BOM文件和产品工艺数据,结合订单交货期、车间的设备能力、人员信息、库存状况和工装工具准备情况等具体情况,通过编制车间的月、周、日计划及动态优化调度,以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及增加利润。
采集生产环节的工序完成情况、合格报废信息、生产进度、设备状态、能力状态和需求状态等反馈信息,对拖期任务、设备超负荷自动预警,对新任务等信息自动提示,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3)工装工具
实现工装、刀具及量具准备、定检、返修、刃磨、丢失、报废的管理、出库/入库的管理、基本参数的维护以及工具信息的查询、统计和报表输出。
(4)设备管理
实现设备的能力、运行状态管理、设备维修计划制定管理及设备配件等的管理。
(5)人事管理
实现对车间人员基本信息的管理、考勤管理及生产完成情况等统计分析。
(6)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对车间坯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出入情况进行记录、统计、监督与预警,实现车间原材料领用管理、下料管理、原材料库存管理和成品库存管理,为制订生产计划提供库存状况信息。
(5)信息管理
实现零件图纸目录管理、加工指令FO管理、文件管理。
2.5 系统设计目标
以对车间信息集成与管理的需求为基础,在数据库和网络环境支撑下,建立具有开放系统结构和易维护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全面实现车间生产计划、生产辅助准备、生产作业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实现车间各职能部门之间,生产辅助准备与作业调度之间的信息集成为主要任务。
目标是:能够及时掌握车间的生产状况和生产进度;能够跟踪产品作业信息;能够及时掌握工人的生产完工情况;能够跟踪设备的能力负荷状况;能够及时掌握车间的坯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库存信息;能够跟踪车间的工装、刀具、量具使用状况;能够对产品的各种工艺文件和技术资料进行有效的查询管理。
通过管理信息的集成和生产计划的优化,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生产能力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理科学化程度,降低库存,减少流动资金占用,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3系统结构
3.1 功能结构
根据车间生产特点和需求分析,将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六个子系统,如图3—1所示:下面分别详述各个子系统:
(1)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管理包括工时定额管理、工厂日历、基础代码定义、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工艺路线、物料BOM等部分。
•工时定额管理:负责生产过程中各类作业活动的工时定额管理,完成标准工时的制定和调整,实现工时定额的查询和统计。
•工厂日历:工厂日历生成、维护、查询、统计。
•基础代码定义:对原材料、设备、零部件等所用的代码进行定义。
•设备管理:能力定义、设备台帐管理、设备维修管理,制订设备中长期维修计划。
•人员管理:管理人员的基本信息,职工的出勤情况。
•工艺信息管理:实现与CAPP之间信息集成,能进行产品工艺文件的信息交换、
查阅和维护管理。
•物料BOM:管理产品的结构化的零件表,包括所有的子装配件、零件、原材料的清单,以及制造一个装配件所需物料的数量。
(2)工装工具管理
工装工具管理包括库存管理、工装工具计划管理、工装工具基本参数管理等部分。
•库存管理:管理借出、归还、送检、返修、刃磨、报废、丢失、采购入库等操作•工装工具计划:生成、查询、打印工装工具的需求计划。
•工装工具基本参数管理:管理维护工装工具基本参数。
(3)库存管理
对毛坯、在制品、半成品、成品进行库存管理,记录和查询入库、出库等帐目。
对低于安全库存的原材料自动预警。
对库存材料进行分析。
库存管理包括库存日常管理、库存盘点管理、库存分析、综合查询等部分。
(4)计划与控制
根据车间接收的订单,综合物料BOM、工艺路线和车间设备负荷与能力信息,编制、调度、监督车间生产作业计划指导生产。
包含订单管理、计划编制、计划调度、生产监督等模块。
•订单管理
对接收的订单信息进行读入、维护、查询、打印等操作。
•计划编制:
根据订单的信息、产品物料清单和产品工艺路线,结合订单交货期、设备能力信息和物料库存状况,进行定量计算,生成车间的月、周、日生产作业计划。
•计划调度:
根据车间的各种特殊情况如:临时任务、拖期任务、缺料等,修改生产计划满足生产需求。
•生产监督:
对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工序加工合格信息及报废信息进行反馈和统计,完成车间的生产进度和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和上报,对延期任务自动预警,对零件返修、报废及生产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并对成品交付进行管理。
(5)信息管理
管理车间的相关信息,包括零件图纸目录管理、加工指令FO管理、文件管理。
•零件图纸目录管理:实现零件图纸目录的查阅和维护管理。
•加工指令FO管理:实现加工指令FO的录入、查阅和维护管理。
•文件管理:实现文件的录入、查询和维护管理。
(6)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包括系统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等模块。
基础数据管理
工装工具管理
计划与控制
系统管理
车间管理系统
库存管理
计划管理订单管理
工艺信息管理
物料BOM管理计划编制计划调度生产监督工时定额管理工厂日历人员管理
基础代码定义设备管理参数管理库存管理
库存盘点管理
综合查询库存日常管理库存分析
信息管理
零件图纸目录管理
加工指令FO 管理文件管理
图3-1机械制造公司车间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树
3.2 体系结构
根据车间的布局和需求,整个系统采用B/S和C/S混合开发模式,后台以SQL_Server7.0做数据库,运行于服务器上,前台用Delphi6.0进行开发,运行在台式机上,网络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10BASE-T交换式以太网,以Brower/Server模式实现派工、查询、统计和浏览等处理,Client/Server模式实现计算、排产控制和数据维护等分布式处理。
采用TCP/IP通信协议,Windows NT网络操作系统。
为了保证可升级性和可扩展性,采用5类UTP作为传输介质。
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图和拓扑结构如图分别如图3-2、3-3所示:
系统管理基础数据管理工装工具管理库存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信息管理
INTRANET(TCP/IP)
SQL SERVER7.0
DBMS
Windows NT Server
图3-2 机械制造公司车间信息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图3-3 机械制造公司车间信息管理系统拓扑结构
4系统信息流程
图3-2说明了机械制造公司车间管理系统内部各应用模块之间的信息流逻辑关系。
其中,以生产管理为核心,在订单管理、库存管理、基础数据管理及各种数据库支持下,实现信息的流动与共享。
图3-2 机械制造公司车间管理信息系统内部信息逻辑图
5关键技术
5.1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算法流程
考虑到车间作业流程以及航空产品生产制造的特殊性,生产作业计划中的算法必须同时满足计算结果的实用性和计算时间的可用性,并且算法流程应具有较大的柔性,以便于调度员根据现场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及时调整。
初步设计的算法整体流程如图4—1所示:由图4—1可见,该算法大体上包括八个部分:BOM展开形成任务集、月计划编制、月计划调整、周计划编制、周计划编制、日计划编制、日计划调度、加工反馈。
图4—1 计划编制算法流程
5.2 系统与外部的接口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需要从外部获取订单信息和工艺信息,需要开发数据接口来进行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使信息集成共享。
正确及时地交换、传递和共享数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正是管理系统的技术重点和难点。
接口1:从ERP系统或者其它管理系统读取订单信息
接口2:从CAPP读取工艺信息
6系统资源需求
6.1 系统硬件配置
系统硬件配置方案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