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20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20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C.沙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6.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
鸭先知。”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B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A.土壤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4.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 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
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B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海拔高度
c 5.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
(2)每分钟统计一次阴暗、明亮 处鼠妇数目,记录于表格中, 求平均值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阴暗
5
明亮
5
6
8
9
4
2
1
9
10
10
10
10
10
1
0
0
0
0
0
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
得出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1.本实验为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变量为光照
2.实验是否可以只选用2只鼠妇? 不可以,选用2只鼠妇偶然性大,选取 多只鼠妇可以避免偶然性
以下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阳光
桃花盛开 温度
绿叶干枯 水
以下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北极狐
温度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 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等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优质课件教学课件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优质课件教学课件

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条件
温暖潮湿
低温潮湿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 方法 结扎袋口,将实验装 结扎袋口,将实验装置
置放在温暖环境里。 放在低温环境里。
实验 预测
实验 结果
温暖环境
(5-7天后)
低温环境
说出表格中的条件差异?
通过对比两组实验的异同可知:实验中“温暖— 低温”形成了对照,设置的变量只有“温度”。
下列现象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呢? 日照长短








光照强度
人参——阴生植物
水杉——阳生植物
思考:根据我国从东到西的植被分布,说明决定 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水分
沙漠、草原与森林
观察课本第16页图片及下面的图片,说明了什么问
题?
生物不仅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生物因素的
影响
水域的污染
水中动物死亡
思考:环境中影响某株小麦的形态、生理和分 布的因素有哪些?

温度 非

生 物
土壤 因


小麦 生 杂草 物 因 蝗虫 素 田鼠
何为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生 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态 因 素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称为 生态因素。
三:生物影响环境。
讨论:
蚯蚓对它生活的 环境有哪些影响?
探究
1、小组讨论:生物对环境造成有益影响的实例。
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青蛙能捕食农业害虫
2、思考问题:为什么我国西部开发强调退耕还林和退耕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1、你在什么环境中可以发现鼠妇? 2、当你搬动花盆时,花盆下的鼠妇会有 什么反应?
你可以据此提出什么问题、作出什么样 的假设?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怎么样才知道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做一 个一个有光的实验组够不够? 2、怎么能说明是光这个因素对鼠妇的生活造 成的影响,而不是由于其他原因?
蚯蚓疏松土壤
在沙地上栽种植物, 防风固沙
练习: 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 里 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月 就已经凋谢,而 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3(1) (2)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 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的巢,因此,土蜂数目减少;三叶草由于得 不到土蜂的及时传粉而减少;牛由于缺乏食物而受到影响。
两只羚羊在争斗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适应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般:
绿色植物具有较大叶片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特殊:
仙人掌
叶→叶刺
减少水分散失
茎→肥大、含叶绿素
光合作用 储存水分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 1) 结构组成上
( 2) 外形上 许多动物在外形上都具有明显的适应环
3、设计多少鼠妇做实验比较合理?用1只鼠妇
行吗? 4、实验一次够吗? 实验原则: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排除偶 然因素、重复性实验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第23章第一节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演示课件(共21张PPT)

第23章第一节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演示课件(共21张PPT)
第1节 生物的生存依赖 一定的环境
鱼能离开水吗? 吃什么呢?
小蘑菇是靠什么 长大的呢?
举例说出水、光、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想一想,议一议
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你能对这些因 素进行分类吗?

温度 非

生 物
土壤 因
风素
生态因素
小麦 生 杂草 物 因 蝗虫 素 田鼠
1.什么是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态、生理、分布的因素
2.生态因素可分为哪几类?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阳光、温度、水、空气、土 壤等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一、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热带雨林
针叶林
温度对动物生活的影响
大雁南飞

晒太阳的蛇
水分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沙漠、草原与森林
(二)种间关系 种间互利
蜜蜂采集花粉并帮助植物传粉
寄生 菟丝子依靠其他生物取得营养
竞争 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
捕食 猎豹捕食鹿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
所描写的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B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D )
A.阳光、温度
水是生命源泉,为什么?
阳光对生物的影响 向日葵朝向太阳
光照对生物的影响
蝶在白天活动
蛾在夜间活动
阳光是生命的能源,为什么?
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
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生 种内关系 物 因 素 种间关系
(一)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
蚂蚁取食
蜜蜂采蜜
种内斗争 争夺配偶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PPT课件(初中科学)23张)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PPT课件(初中科学)23张)

及时巩固
3.下列不能体现生物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是( A ) A.温带地区的阔叶树在秋天落叶 B.大面积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缓解温室效应 C.甲烷菌分解植物茎、叶和人畜粪便中的有机物,可用来 生产沼气和污水净化 D.蜣螂能清除地面上的动物粪便,有利于草等植物的生长
课堂总结
环境对
生 生物的
物 与
影响
不同种生物
犀牛和犀牛鸟
互助互利
花与蝴蝶
不同种生物
蜥蜴捕食昆虫
捕食
鸟捕食蜻蜓
不同种生物
作物和杂草
竞争
狮子和大象
不同种生物
菟丝子和豆类植物
寄生
藤壶和海龟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适应的 普遍性
现存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叶变为刺、茎肉质 虫媒花(鲜艳甜) 风媒花(小轻多)
沙漠中的蝎子
沙漠中的动物,如蝎子,白天往 往把自己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 以躲避沙漠中的高温。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互为环境条件,某种生物的数量和散布会 对环境中其他多种生物产生影响。
海洋
草原
生物的生命活动影响环境
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 活动,不断地从环境 中获取营养物质,同 时将代谢的产物排放 到无机环境中去。
现存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形状像竹节的竹节虫
拟态
形似枯叶的枯叶蝶
现存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雪地中的北极熊
保护色
树洞中的
现存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奔跑的马
奔跑的豹
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四肢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课件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课件

(3)水生物大多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而150米以下几乎没有
生物生存。请你分析:没有植物的原因是 缺少阳光 ;
没有动物的原因是 缺少食物

再见
生 物
生物因素 同种生物:互助、相互斗争 不同生物:捕食、竞争、寄生等

样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拟态、警戒色,保护色等

有利影响: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调节气候等
有害影响: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等
课堂检测
1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A )
寄生虫都是有害的吗?
二、生物适应环境
茎 绿色肥厚,储存大量的水, 且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
叶 退化成刺,可以减少 水的散失
根 非常发达,吸收深处水分。
1.保护色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舟蛾
北极熊
2.拟态 外表形状与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尺蠖
枯叶蝶
枯叶螳螂
利于避敌、捕食
酸性土壤
碱性土壤
阳光 洞穴中生活的蝾螈与生活在阳光充足地区的红蝾螈。
非生物因素还有许多,如:风力,空气等等,它们都会影响到生物的生存
阔叶林
针叶林
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目的要求: 1.观察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霉菌的生长状况; 2.探究温度、湿度等非生物因素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材料用具: 新鲜面包、培养皿、清水、放大镜、烘箱或烤箱。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七年级上册
-.
学习目标
1.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了解生态因素的组成。 3.掌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2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课时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2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课时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0
6.(2019湖北武汉中考)有些海葵附着在寄居蟹蟹壳上生活,海葵借助寄居蟹的运动得以 快速转移,便于获得氧气和食物,而寄居蟹则借身上的海葵掩护自己,同时海葵触手上的
刺细胞也是它们共同的防御武器。据此推测,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是( ) A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1
下页
19
12.(2019四川巴中中考)惊蛰时节,我国南方常出现春旱现象,民间有“惊蛰雷鸣,成堆
谷米”的农谚。这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B )
A.阳光 B.水分 C.声音 D.温度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20
13.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21
(3)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调节气候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4)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
岩石有腐蚀分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生__物__既__能__适__应__环__境__,_又__能__影__响__环__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6
9.※下列现象,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是( C )
A.蚯蚓改良土壤 B.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杂草和稻苗争夺养分 D.珠穆朗玛峰上温度低,生物稀少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课件(第1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课件(第1课时)

3.(2021安徽合肥包河期中)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一项是
()
A.草盛豆苗稀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秋风扫落叶
D.花好月圆
答案 A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
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
4.(2020河北石家庄中考)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中,第一步是 ( )
8.(2020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是受
的影响 ( )
A.温度
B.阳光
C.水
D.空气
答案 C 在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
旱缺水,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
9.(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
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
D.表达与交流
答案 A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5.(2020湖北荆门姚河中学月考)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发现,它们经常生活
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鼠妇为什么会生活在这些地方?对此有人作出了以
下四种假设,其中不符合生物学常识的假设是 ( )
A.鼠妇躲避天敌
11.(2021内蒙古呼伦贝尔莫旗期末,23,★☆☆)在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 的影响”这一实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可在花盆下、地上的石块下等阴暗潮湿的地方捕捉鼠妇 B.本探究实验可提出问题:光照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 的环境中 C.本探究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 暗两种环境 D.实验中鼠妇的数量不能太少,要放10只或10只以上,但也不能太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的生存受到温度,阳光,水分,空气、无 机盐等各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图中植物形态的变化主要是受了环境中什么 因素的影响?

阳光
图中植物的分布主要是受了环境中什么因素的 影响?
水分 、阳光
阳光与动物的 生活习性也有密切 的关系
夜行性动物
梅花鹿
红腹角雉
日照长短的变更会影响动物性腺的发育,进 而影响其生殖器官的成熟以及相应的性行为。
冬眠和夏眠
干旱的沙漠,生物种类稀少, 雨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动物种类繁多。
• 每年黑牛羚都要迁徙,就是为了更靠近水源
生活在干旱地区的动植物 都有它们独特的形态结构以 适应其生活的环境。 如: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往往有 粗壮的茎储水, 叶子很小,甚至特化为刺(如仙 人掌)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生物 因素
种内 关系
种间 关系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互助互利
共生 寄生 捕食 竞争
生物可以适应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现存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 生活方式。
叶变为刺,茎肉质
虫媒花(鲜艳、甜) 风媒花(干、轻、多)
黄色 蝗 虫


叶蝉 稚雪北鸡兔极熊
生物也会受其它生物的影响
生物 因素
种内关系
同种生物之间 的关系
种间关系
不同种生物之 间的关系
种内互助
种内互助: 同种动物常常
聚集成群,互相帮 助,通力合作,共 同维护群体生存。
同种生物这种个体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母猴对幼猴照顾有加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种内斗争: 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 生存空间等发生斗争的现象。
北极狼
雪兔 绿色 蝗雪虫兔
稚鸡
叶 蝉
避 役
北 极 狼
北极熊
保护色
概念: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
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作用: 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对于
躲避敌害或捕猎其他动物有 利。
箭毒蛙
金环蛇瓢虫
刺蛾幼虫
蛾类幼黄虫蜂
警戒色
概念: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
艳色彩和斑纹。
作用:色彩鲜艳、容易识别,能够对敌害
种内斗争
意义: 利于种群发展进化。
农田里的小麦之 间争夺阳光、养 料和水分
两只雄鹿 为争夺配偶
而争斗
大蝌蚪吃小蝌蚪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生物 因素
种内 关系
种间 关系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种机养料, 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 含氮的养料,供豆科植物利用。
种间 关系2
起到预先示警的作用,有利于动物 的自我保护。
竹节虫 尺蠖
叶“虫脩”
枯叶蝶
兰花螳螂
拟态
概念: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
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 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例: 竹节虫、尺蠖、枯叶蝶、螳
螂成虫、若虫等
捕食
种间 关系3
竞争
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空间、 资源 (如食物,养料、生存空间)等 而发生的现象叫做竞争。
水稻与杂草 争夺食物和阳光
植物高低不同 争夺阳光
种间 关系4
寄生
菟丝子
寄生在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 不但从寄主体内取得水和无机盐, 而且还要从寄主体取得光合作用产物, 因而对寄主造成的伤害较为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