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练习题
10月自学考试《美学》练习题及答案(30)

10月自学考试《美学》练习题及答案(30)7.1.中国上古的美育意识从自发到自觉,在诗、歌、舞一体的“”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B)A.礼B.乐C.术D.射7.2.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B)A.尧的时代B.舜的时代C.禹的时代D.周文王的时代7.3.礼乐纳人学校教育是在(A)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始皇时期7.4.《左传》中季札观乐时,非常推崇_____,认为它“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 )A.《颂》B.《风》C.《雅》D.《诗》7.5.在先秦时,美育的理想是(A)A.乐B.和C.礼D.仁7.6.把和与同严格区分开来的是(B)A.《乐记·乐情》B.《国语·郑语》C.《毛诗序》D.《尚书o舜典》7.7.“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着。
”出自(D)A.舜B.朱熹C.刘向D.董仲舒7.8.建安时期,首先提出“美育”一词的是(C)A.曹操B.曹丕C.徐斡D.阮籍7.9.是人性觉醒、个性发展的时代,且使美育有了自己的范围,不再只是教化的一部分的时期是(C)A.先秦B.两汉C.魏晋D.隋唐7.10.朱熹提出的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净化”思想的观点是(D)A.虚静B.以物观物C.文以载道D.消融查滓7.11.中国明清时期提出“见文当观心”观点的是(B)A.李贽B.金圣叹C.汤显祖D.李渔7.12.指出戏曲要情节离奇,文词警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的是(A)A.李渔B.金圣叹C.李贽D.曹雪芹7.13.近代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C)A.王国维B.梁启超C.蔡元培D.鲁迅7.14.受西方传统观念的影响,把美育看成审美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的是(A)A.蔡元培B.梁启超C.王国维D.纳兰性德7.15.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是(C)A.王国维B.梁启超C.蔡元培D.鲁迅7.16.主张美育是“趣味教育”的是(B)A.王国维B.梁启超C.叶圣陶D.鲁迅7.17.认为美育“即情育”的是(C)A.鲁迅B.康有为C.王国维D.朱熹7.18.西方美育思想最早开端于(A)A.古希腊罗马B.中世纪C.文艺复兴D.启蒙运动7.19.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人是(B)A.毕达哥拉斯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康德7.20.“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
《美学》网上复习题库

答案:对 76、自从有了审美活动,就有了美学观念。 答案:对 77、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答案:对
第四章 美感心理要素
一、单项选择题
82、崇高与壮美的内涵在性质上()。
A.是一致的 B.有一些共同点 C.根本不同
D.差异很大
答案:A
83、悲剧性冲突源于()。
A.正义与邪恶的矛盾 B.人物的过失 C.自然的灾难 D.日常生活的不幸
B.感官层次的审美愉快
C.心意层次的审美愉快
D.精神层次的审美愉快
E.实物层次的审美愉快
答案:BCD
三、判断题
பைடு நூலகம்
73、“桂林山水甲天下”体现出自然物审美价值的高低。
答案:对
74、审美价值标准的体现制约着主体的审美行为,决定着主体的审美指向。
答案:对
75、席勒说,惟独美的意象使人成为整体,因为这两种天性必须和谐一致。
答案:A
84、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主要是()。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心理悲剧 D.问题悲剧
答案:B
85、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A.艺术品是人工制品
B.艺术品是精神产品
C.艺术品用意象思维创造意象世界 D.艺术品主要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答案:C
86、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
第三章 美感的性质与特征
一、单项选择题
62、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了()。
A.艺术直觉性 B.艺术符号说 C.艺术模仿说 D.艺术游戏说
答案:B
63、艺术品结构的最重要层次是()。
A.思想内容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自学考试《美学》练习题及答案(8)

自学考试《美学》练习题及答案(8)简答题2.1.请简要回答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2.2.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是什么?2.3.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2.4.请简要说明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
2.5.什么是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2.6.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对审美活动的发生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2.1.请简要回答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答:(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2)个性化的精神活动。
(3)有限无功利性与功利性的统一。
(4)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2.2.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是什么?答:(1)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首先,都表现为以主体为根据、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客体自身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需要则是客体自身属性的价值确证。
因此,审美活动的展开,即是客体对象被人性化、内在化的过程,也是主体审美需要的对象化、现实化的过程。
其次,都必然要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首先,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其次,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所追求的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2.3.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答:这是因为:首先,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其次,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就审美而言,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
《美学》练习题库

《美学》练习题库一、选择题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A 17 世纪B 18 世纪C 19 世纪D 20 世纪答案:B解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 18 世纪。
在这一时期,美学研究逐渐从哲学、文艺学等领域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研究体系。
2、“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美学观点的提出者是()A 柏拉图B 康德C 黑格尔D 马克思答案:C解析: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他强调美是绝对理念通过感性形式的自我显现。
3、提出“美在关系”说的美学家是()A 狄德罗B 博克C 休谟D 车尔尼雪夫斯基答案:A解析:狄德罗提出了“美在关系”说,他认为美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效果。
4、以下不属于审美主体的是()A 艺术家B 观众C 批评家D 绘画工具答案:D解析:审美主体通常指能够进行审美活动的人,如艺术家、观众、批评家等。
绘画工具是审美活动中的客体。
5、下列不属于形式美法则的是()A 对称B 比例C 色彩D 和谐答案:C解析:形式美法则包括对称、比例、和谐等,色彩本身不是一种法则,而是形式美的要素之一。
二、填空题1、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美、美感、艺术2、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范畴有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意境、气韵、神韵3、优美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谐、单纯、平静4、丑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
答案:荒诞、怪诞、滑稽5、审美经验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直观性、情感性、超越性三、简答题1、简述美的本质。
答:关于美的本质,不同的美学家有不同的观点。
从哲学角度来看,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与主观感受的统一。
它既具有客观的属性,如事物的形式、比例、色彩等,又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从社会角度来说,美与社会生活、人类实践密切相关,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美学 练习3

作业1.第3题美的最高形态是()。
A.人的美B.自然美C.社会美D.艺术美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第8题第一篇专门讨论美的本质的文章是()。
A.《乐记》B.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C.亚里斯多德的《诗学》D.黑格尔的《美学》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第9题“采采流水,蓬蓬远春”是()。
A.崇高B.悲剧C.优美D.壮美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4.第14题“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的本质C.艺术的功能D.艺术的内容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5.第16题原始时代的狩猎民族虽然住在花卉极其丰富的土地上,却决不用花做装饰。
这一现象说明( )。
A.美取决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B.美依存于人们的生活实践C.美在于移情D.美取决于距离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6.第19题“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一说是()提出来的。
A.柏拉图B.康德C.歌德D.黑格尔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7.第21题中国古代说“天地有大美”的人是()。
A.孔子B.刘勰C.老子D.朱光潜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8.第30题中国古代最早提出“诗教”的人是()。
A.老子B.孟子C.孔子D.庄子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9.第34题人类最早的美学思想产生于()时代。
A.原始社会B.文明社会之初C.18世纪D.古罗马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0.第39题提出”美是生活”的美学家是()。
A.亚里斯多德 B.别林斯基 C.狄德罗D.车尔尼雪夫斯基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1.第41题()指的是在舞台(或银幕)上通过演员的语言和行动表演故事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
自学考试《美学》练习题及答案(28)

自学考试《美学》练习题及答案(28)5.21.作为经鉴赏者的审美知觉和想象而产生的是(B)A.物质实在层B.意象世界层C.形式符号层D.意境超验层5.22.下列艺术品中最能反映艺术品意境超验层的是(C)A.陶瓷B.摄影C.中国书画D.雕塑5.23.在意象的主要类型中,兴象的基本特征是(B)A.仿真B.天然C.主D.抽象5.24.左拉、福楼拜、梅里美的小说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是(B)A.喻象B.仿象C.兴象D.抽象5.25.从意象走向艺术的实存的第一步是(C)A.物化B.想象C.物态化D.意向5.26.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D)A.喻象B.兴象C.仿象D.抽象5.27.审美意象是一种(C)A.虚拟的存在B.客观的物质存在C.精神的存在D.客观——精神存在5.28.“燕山雪花大如席”中的雪花形象属于(A)A.喻象B.兴象C.仿象D.抽象5.29.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是(A)A.意象世界的创造B.意境世界的创造C.表象世界的创造D.内容世界的创造5.30.提出了:“意境是中国文化最中心也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这一论述。
(B)A.朱光潜B.宗白华C.李泽厚D.王国维5.31.在“意境”范畴的形成过程中,没有做出直接贡献的是(C)A.王昌龄B.王国维C.苏轼D.司空图5.32.应成为艺术的追求和目标的是(C)A.创造有意境的世界B.创造有意象的世界C.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D.创造有意象的意境世界5.33.艺术品的核心任务是(A)A.创造意象世界B.创造形象世界C.创造抽象世界D.创造意境世界5.34.《荷马史诗》提供了丰富的古希腊的历史资料,这反映了艺术的(B)A.宗教感化功能B.认识功能C.审美功能D.社会干预功能5.35.艺术品的外围功能是(B)A.宗教感化功能B.商业广告功能C.文化交流功能D.道德教育功能5.36.艺术的首要功能是(C)A.认识B.道德C.审美D.娱乐5.37.“寓教于乐”是提出的。
《美学》练习题库

《美学》练习题库一、选择题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A 17 世纪B 18 世纪C 19 世纪D 20 世纪2、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美学观点的是()A 柏拉图B 康德C 黑格尔D 马克思3、“美在关系说”的提出者是()A 狄德罗B 车尔尼雪夫斯基C 亚里士多德D 苏格拉底4、下列不属于审美对象的是()A 自然风光B 艺术作品C 社会现象D 数学公式5、认为“劳动创造了美”的是()A 席勒B 黑格尔C 马克思D 康德6、美感的本质特征是()A 形象直观性B 情感体验性C 精神愉悦性D 自由创造性7、审美活动产生的前提是()A 人类的诞生B 工具的制造C 语言的出现D 审美意识的觉醒8、中国古代美学中“意境”这一范畴最早由()提出A 王昌龄B 皎然C 司空图D 王国维9、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是()A 《诗学》B 《判断力批判》C 《大希庇阿斯篇》D 《美学》10、悲剧的本质在于()A 冲突B 毁灭C 崇高D 净化二、填空题1、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美、_____、_____和艺术。
2、优美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3、喜剧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4、审美经验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5、艺术的审美特征包括形象性、_____、_____、_____。
6、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比德说”主张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所象征的_____。
7、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把审美判断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8、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认为,审美对象的整体结构关系在审美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整体结构关系被称为_____。
9、现代西方美学流派众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_____、_____、_____等。
10、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达到的精神境界被称为_____。
三、简答题1、简述美的本质。
2、简述审美活动的特征。
3、简述艺术与审美的关系。
4、简述优美与崇高的区别。
【00037美学】章节习题

00037《美学》章节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关系是A.完全等同B.平行关系C.后者以前者为基础D.前者以后者为基2.开启了关于美的形而上学思考方式的哲学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黑格尔3.美学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A.1765年B.1750年C.1745年D.1730年4.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A.感性学B.理性学C.逻辑学D.艺术学5.1883年从西文翻译《维氏美学》的日本学者是A.中江肇民的义B.花之安形C.今道友信D.小尾郊一6.黑格尔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美的规律B.审美经验C.审美活动D.艺术7.认为美学应该在人和世界的关系中来研究审美关系的美学家是A.李泽厚B.蒋孔阳C.杜威D.荣格8.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A.审美心理B.审美经验C.审美活动D.审美艺术9.艺术本质上是一种A.审美创造B.审美经验C.审美活动D.审美心理10.杨振宁认为,物理学家用数学语言、方程写出了“造物者的不朽诗篇”,这句话谈论的是A.艺术美B.社会美C.自然美D.科技美1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A.社会学方法B.人类学方法C.哲学方法D.心理学方法12.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A.实践存在论B.实践认识论C.科学社会主义D.意识形态论13.美学的学科性质是A.自然科学B.价值学科C.实证学科D.人文学科14.黑格尔的美学代表作是A.《实验美学》B.《判断力批判》C.《艺术哲学》D.《美学》15.《艺术即经验》的作者是A.维特根斯坦B.杜威C.荣格D.托马斯·门罗16.认为美学是“关于快与不快的学说”的是A.维特根斯坦B.荣格C.费希纳D.弗洛伊德17.审美现象背后体现的实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A.审美经验B.审美活动C.审美体验D.审美心理18.认为艺术品必须被以审美的方式知觉才会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的是A.英伽登B.杜夫海纳C.海德格尔D.杜威19.感性个体与人类总体交融、统一的实践,造成了人生世界的日新月异,这说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A.继承和批判西方传统实践观念B.是生成性的C.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D.认为物质生产劳动是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20.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的根基是A.唯物论B.实践C.德国古典哲学D.人本身二、多项选择题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确立的标志包括A.有专门的美学著作问世B.有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C.形成了独立的研究对象D.形成了独立的研究范围E.有明确的研究人员2.在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中,重点放在审美的主体方面的是A.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的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从理论上说,美学是以一定的哲学理论为基础对()和()作出分析和阐释的理论。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以及审美关系的价值体现——审美意识形态。
2、历史上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有多种不同的途径。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核心内涵是把美看成是某种客观的(),其最大的合理性是抓住了美具有()这一特点;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黑格尔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他明确指出:美是();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的代表则是车尼雪夫斯基,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的命题,这一命题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与生活和美的复杂性不相匹配。
3、美的观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美学要真正成为一门关于人的科学,对美的问题的探讨,就应当定位于()的维度与()的维度之间。
着眼于审美意识形态和价值论美学的理论视野对美的本持作出表达,可以把美看成是以()为中介的意识形态属性或价值。
4、作为美的一个具体表现形态的形式美,同样是在以劳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中,对象的形式方面通过情感的中介而逐步生成。
具体来说,()、()和()的加工成为形式美产生的具体途径。
5、形式美的构成因素必然包含着形式的物性因素、形式的意识形态因素和形式的组合规律这三个基本因素。
物性因素中最主要的是()与(),而形式美的总体规律是(),在其之下还有对称、比例、均衡、整齐、节奏等。
6、自然美是美学难题中的难题,关于自然美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客观派认为,自然美就在于()本身,与人无关。
主观派则认为自然美的实质在于人的()。
主客观流派认为,自然美的美既离不开(),又离不开(),自然美是两者查结合的结果。
肯定美学关于自然美的主要观点可以表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命题:一是自然物都具有全面的肯定价值;一是自然物所具有的全面的肯定价值是不可比较和不可分级的。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自然美是()的结果。
7、我国关于自然美的审美观点源远流长,大致辞经历了由()说到()说,再到()说的发展历程。
随着人们潜能的更高程度的实现,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与自然关系的持续提升,自然美的潜在价值必将被越来越多地挖掘出来。
8、社会美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美。
社会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的美、()的美和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美。
人是社会美的基础和核心,而人的美又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两个方面,即人体美和心灵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是自然美的最高表现形态,人的()则是社会美的最高表现形态。
9、社会审美意识是社会群体的审美意识,它体现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共同方面,在社会生活中有相当的稳定性,其内部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二是(),三是()。
10、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一种价值属性。
艺术作品的价值结构可区分为三个层次,即艺术的()价值、艺术的()价值和艺术的()价值。
11、如果说()价值是人类对艺术本身认识活动有结果,()价值是人类对艺术作品伦理实践的结构,那么()价值是人类对艺术对象审美创造的结果。
这种审美创造的主要手段就是审美变形。
所谓审美变形,是指人类运用其以()和()为核心的主体审美创造能力,通过少激活和塑造人类精神活动所获得的意识形态材料,使它们摆脱认识属性的论理属性的束傅,从而使人类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得以表达出来。
审美变形机制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艺术主体的()和艺术对象的()。
12、艺术美本质上是一种符号化、文体化、物态化了的审美变形活动,是主体欲望经过()而与艺术对象发生同刑同构效应的()结构。
13、审美范畴主要是指对最基本的审美现象的艺术类型的理论把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其相对稳定性。
有学者根据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不同关系,认为()、()、()三大范畴分别代表了三类各具特色的审美价值。
()体现了人与对象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人与对象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对象大于主体;()体现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另一种不平等关系,主体大于对象。
14、()与()是优美的形态结构特征。
中世纪意大利的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有三个要素,即()、()和()。
15、优美在自然、社会和艺术中会展示出不同的侧重点。
自然界的优美侧重于(),社会领域的优美侧重于(),艺术中的优美,侧重于()。
16、作为审美范畴,()是崇高中更为深刻、更为具体的重要表现形式,喜剧与崇高相对时则被称为(),喜剧艺术的共同特征表现为:一是(),二是()。
17、在西方,最早谈论丑并试图作出理论规定的是(),()则是最早在理论上提出丑这一审美范畴的美学家,他是在谈论喜剧时谈到丑的。
18、怪诞指表现比较奇特而异乎寻常的事物和现象。
怪诞具有各种形态,但()是其共同的形象结构特征。
怪诞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它具有形态的(),心灵的真实性,表现的()以及手法的夸张性和对比性等特点。
19、意境是一个本体性的概念,包括从形态的特征到审美经验的完整的审美过程。
韵则是一个偏衙于风格类型和审美效果的概念。
意境一词最早由唐代诗人王昌龄与()、()并列提出的“三境”之一。
清末明初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将此范畴发展为“境界”,并把意境分为两种类型,即()和()。
20、()是美感的基础,表象在美感中最重要的作用则是与()反复相互作用以形成(),标志着人们进入了审美状态。
()和()则可经使审美对象不断具体、鲜明、生动,使审美意象更完善丰满,使审美活动更加丰富、活跃。
21、美感的标准指的是评判美感是否正确、健康和有价值的尺度。
美感标准有客观共同性,实际差异性和相对性,对象的()是美和美感的客观基础,也成了美感标准客观、共同的方面,对象的()则是美和美感受的主体方面的基础,而人类实践的自由度是相对的、发展的,这也就显老婆子美感标准的相对性。
二、多项选择题:1、与美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有()。
A物理学 B哲学 C文艺学 D心理学 E伦理学2、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有()。
A美的本质和起源理论 B美的规律理论C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 D 艺术本质论 E现代艺术理论3、人的感觉与动物性感相互关系的理论()。
A人的感觉能力超过动物 B人的感觉有社会性C人的感觉是一次性的D人的感觉有连续性、积累性 E人的感觉能进行审美活动4、艺术丑的含义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艺术作品内容虚假、技巧粗陋 B艺术作品反映的丑的对象 C艺术中的喜剧丑角 D一种特殊形式的美 E 戏剧中的特殊角色5、心理学上通常把人有心理功能分为两个部分,即()。
A理智 B情感 C意志 D 认识 E意识6、从主观心理意中探求美的本质的有()。
A黑格尔 B休谟 C康德 D桑塔耶纳 E弗洛依德7、人与现实客观世界构成的精神关系有()。
A实用关系 B伦理关系 C认识关系 D 审美关系8、狄德罗“美在关系”说中的关系指()。
A事物本身内在的结构关系 B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C事物与人的关系 D人的社会关系 E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19、人的本持属性包括()。
A自然性 B动物性 C精神性 D社会性 E历史性10、黑格尔认为,在众多感觉中可以进行审美的是()。
A味觉 B视觉 C嗅觉 D 听觉 E触觉11、和西方美学中崇高范畴相似的中国古代美学概念有()。
A“大” B“阳刚” C“秀雅” D“风骨” E“柔美”12、从客观的精神世界探求美的本质的有()。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黑格尔 D普洛提诺 E亚里士多德13、“美是生活”在美学上的两大支柱是()。
A主观的喜欢 B生理上的满足 C社会实践 D理念 E劳动14、人的感觉能够形成美感的基本原因是()。
A感觉的自由性 B感性与理性的统一C自由创造力 D积极主动性E经过长期积累而变得敏锐15、朗吉诺斯得出文学作品崇高风格的内涵包括()。
A庄严伟大的思想 B辞格的藻饰 C高雅的措辞 D严谨的结构 E激昂的情感16、下列关于丑的论述错误的是()。
A丑是原始精神的产物 B丑是古典精神的产物C 丑是近代精神的产物D丑是现代精神的产物 E丑与人的精神无关17、社会美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
A语言美 B服饰美 C 环境美 D人情美 E 心灵美18、马克思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有()。
A劳动创造了美 B人也按美的规律来塑造C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D美是愉悦 E移情产生美29、与优美相近的美的范畴有()。
A秀美 B纤丽美 C阴柔美 D典雅美 E阳刚美20、丑的美学意义在于()。
A以丑衬美 B世界发展有待丑的刺激C审丑是审美活动的重要方面 D在艺术中可化为美 E丑本身就是美21、对“美在快感”说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分析,正确的几项是()。
A美总是和愉快有关系 B美感不同于快感 C愉悦的不一定是美的D易于把美学引向庸俗化 E侧重从审美经验中探求美22、孔雀等鸟类的雄鸟往往会在雌鸟前展示其美丽的羽毛,这说明动物具有()。
A性选择本能 B 审美意识 C创造能力 D精神活动能力 E生理快感三、名词术语解释1、美学2、审美关系3、“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4、形式美5、“自然人化”6、审美变形7、审美范畴8、美感9、审美意象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美与美的东西之间的差异。
2、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求有哪些基本途径?3、形式美有哪些基本特征?4、如何理解美学意义上的自由?5、自然美有哪些基本特征?6、社会美有哪些基本特征?7、如何理解艺术主体的“陌生化”原理?8、如何理解艺术美与生活丑的关系?9、美感有哪些基本性质?10、美感形成过程中情感的中介作用是什么?三、述评题1、“美是生活。
”2、“(异化)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
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
”3、“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
”4、“趣味无可争辩。
”5、“美在形式。
”八、|论述题1、美的观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如何多侧面理解和把握美的本质?2、如何理解美感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的矛盾统一关系?3、审美意象是如何在美感中形成的?4、举例论述自然美的多面性。
5、如何理解真正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