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简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程序

简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程序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也被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或抑郁症。
它会导致一些非常不正常的行为,如幻觉、妄想和古怪的思维模式,从而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程序非常复杂,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和环境调整等。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分裂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作用是抑制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减少病人的焦虑、恐惧、幻觉和妄想。
一般来说,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要遵循持续使用的原则,即病人在停药前应该保持持续治疗,避免出现病情复发。
此外,护士还要让病人定期去看精神科医生,定期检查药物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心理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重要手段。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以及采用艺术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形式,给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病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善自我形象,提升自尊,调整人际关系,从而缓解病情。
三、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护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重要部分。
一方面,护士要定期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情况,及时反映病人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另一方面,社会支持也可以帮助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让病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康复。
四、环境调整精神分裂症护理还应重视病人的环境调整。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病情,给予适当的环境调整,包括提供安静的环境、改善室内外环境、避免给病人带来压力和刺激等。
总之,精神分裂症护理程序非常复杂,护士应该从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和环境调整等几个方面入手,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以最大程度地缓解病人的症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提高病人的康复率。
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

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需要得到专业的护理和支持。
以下是精神分裂症护理的常规措施:
1. 了解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提供安全环境: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危险行为,护理人员应确保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下接受疗养。
3. 给予定期的药物管理:药物是控制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关键,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给予患者定期的药物管理,确保他们按时服药。
4. 提供心理支持: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面临挫折和困惑,护理人员需要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困难。
5. 促进社交互动: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隔离,护理人员应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促进社交互动和人际交往。
6. 建立规律的生活方式:稳定的日常生活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健康的生活惯。
7. 定期监测病情: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常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他们的康复。
但请记住,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护理,保证他们得到最佳的关爱和照顾。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计划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计划1.心理护理指导:精神分裂症后期心理护理措施2.如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3.精神分裂症的护理目标有哪些4.如何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呢?5.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疾病的护理6.如何做好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心理护理指导:精神分裂症后期心理护理措施导语: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精神分裂症后期心理护理措施:一、单纯型于青少年期缓慢起病,一般无明显诱因,以孤僻懒散、冷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为主要特征,可有片断的幻觉妄想,早期常有头痛、头晕、失眠、全身无力等神经衰弱症状群,常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
病程发展缓慢,往往短者1一2年,长者35年;因此早期易被误认为性格或思想问题。
如不及时诊断及治疗,易逐渐迁延为慢性精神衰退。
二、青春型在16~23岁的青春期起病,大多为急性骤起失眠兴奋。
行为紊乱、幼稚,常冲动打人毁物。
情感不稳,无外界诱因而独自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瞬间即转变。
思维明显破裂,言语增多,无论唱歌或讲话都是杂乱无章,可有片断离奇的幻觉妄想。
这种类型着重早期控制兴奋症状,如发展为疾病充分期则难以控制。
此型大多呈反复发作,发作多次后易趋向精神衰退。
三、紧张型发生于青壮年,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表情淡漠行为抑制为其主要特征。
初期言语动作明显减少,发展至严重时呈木僵状态,躺着不言、不动、不食,毫无表情,活象一个木头人。
但要警惕有时会突然解除抑制呈兴奋状态,突然起来打人、毁物、逃跑,常历时短暂,又可转回木僵状态。
此类型一触预后良好,经治疗后可完全恢复。
四、妄想型(偏执型)青壮年起病,起病形式缓慢,早期为敏感多疑或间伴有听幻觉,以后逐渐发展为妄想观念,大多以被害、关系、夸大、嫉妒、疑病或影响等妄想。
由于妄想及幻觉而影响其言行异常,但其情感反应常与思维内容及环境不协调,妄想内容荒谬脱离现实。
精神分裂病病人的护理计划

精神分裂病病人的护理计划1.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护理2.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措施3.如何做好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4.照顾精神分裂症病人家人应怎样配合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护理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病人异于常人的行动给病人的家属及护理人员带来了很多的烦恼,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要及时的治疗。
同时,还应注意日常的护理措施。
下面来听听专家的详细介绍。
(1)心境愉悦、兴奋的患者:让患者与家属分开用餐,避免他人的刺激,以便患者能够安心地食用。
因兴奋躁动的患者消耗体力比较多,必须保证营养充足,避免因进食不足而导致水及电解质紊乱甚至脱水,必要时,可采取喂饭及鼻饲,或者给予静脉营养的方法,保证患者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
(2)精神分裂症受被害妄想支配的患者:因害怕家属在饭菜里投毒,而拒绝进食,可让患者和家属一起配菜、做饭、分餐、用餐,也可以盛好饭菜后,家属先尝然后让患者食用。
这样可以消除患者顾虑,进而达到让其主动进食的目的。
(3)情绪抑郁、饮食不良的患者:可用劝解、诱导等方法提高患者的食欲,并尽量改善饭菜质量,要根据患者平时口味、爱好,选择柔软、易消化的饮食,色、香、味俱全,以刺激患者的食欲。
家属帮助患者用餐时,态度要诚恳、和蔼,尽量增强患者的食欲。
(4)违拗、受幻觉支配或忘记进食的患者:开饭前需要事先提醒患者先用餐。
引导患者主动进食,不要过于勉强,以防患者因发脾气而影响进食。
对于违拗患者在开饭时不吃,趁人不注意时偷吃的情况,家属也不要过于责怪,任其主动慢慢进食。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措施精神病分裂症患者在思想上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出现很大的波动,从而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所以对于患者来讲,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介绍下。
希望对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一、心理上,首先应当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护理工作,1、对待患者朋友应当热情,态度要和蔼,讲究方式方法,尊重病人人格,对病人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方法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方法
病人安全护理: - 病人常常出现幻觉和妄想,需要提
供安全的环境,避免可能引发危险的物 品和活动。
- 病人的冲动和暴力行为需要得到及 时的干预和控制,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 。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方法
病人日常护理: - 病人常常无法独自完成日常生活的
基本需求,需要提供帮助和指导,包括 洗漱、穿衣、进食等。
- 需要关注病人的饮食营养和饮水情 况,确保其身体健康。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方法
病人心理支持: - 病人常常感到孤独和焦虑,需要提
供温暖的关怀和支持,帮助其恢复自信少病人的痛苦和 压力。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方法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方法
治疗和群体治疗等形式,根据病人的情 况和需求进行选择。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病人药物治疗: - 精神分裂症病人常常需要长期的药
物治疗,帮助控制病情和减轻症状。 - 药物治疗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
和监控,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方法
病人心理治疗: - 病人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帮助其缓
解症状、调整心态和提高生活质量。 - 心理治疗可以包括个体治疗、家庭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目录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特点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方法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方法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特点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特点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病 人常常出现幻觉、妄想和思维障碍等症 状。 病人的行为和情绪常常不稳定,容易出 现冲动和暴力行为。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特点
病人常常缺乏对自我卫生和饮食的意识 ,需要他人的关注和照顾。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护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对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
一、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症病人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宣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治疗方法:必须告诉患者逐渐适应治疗过程,坚持治疗是关键。
即使病情有所缓解,也不要自行停药,否则将导致症状复发。
同时,为了避免副作用,必须遵守医生的处方用药。
2.预防措施:要告诉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摄入;避免感染,特别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因为这些疾病会加重症状。
3.生活技能:尽可能帮助患者提高技能水平,包括学习新技能和重新学习曾经掌握过的技能等。
这有助于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应对问题的能力。
4.家庭关系:指导家庭成员如何应对患者的症状和行为,如何避免引起对患者的进一步伤害,以及如何创建一个安全、稳定,尊重患者权利的家庭环境。
二、护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时给予药物:精神分裂病人必须依照医生的指示定时给予药物,不能自行停药或改变剂量。
2.观察病情变化:护士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特别是出现了新的症状或症状加重。
如有必要,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控制环境:环境对精神分裂病人的情绪和症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护士应该尽量控制环境。
保持房间清洁整洁,避免嘈杂声和强光刺激等,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稳定的环境。
4.引导行为:如发现患者有自杀和伤害行为倾向,护士应劝导患者并监护其行为,防止其造成危害。
综上,精神分裂症病人需要得到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和护理。
不仅是医生,家庭成员和护士也要合作、理解和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精神分裂症的护理

1.安全护理有自杀危险的病人禁止住单人病房,加强巡视,做好安全检查工作,防止病人携带锐器、长绳等不安全物品。
针对有伤害他人行为的病人,应限制活动范围,必要时隔离于兴奋室。
对有逃跑倾向的病人要重点交班,加强巡视,及时锁好门窗,鼓励参加集体活动,消除恐惧不安心理。
2.服药护理病人对疾病无自知力,拒绝服药,护士应态度和蔼,耐心劝说病人服药,并在服药后认真检查口腔,确保药物服下。
劝说无效时尽量采用注射给药,以保证有效治疗。
3.认真观察病情如注意幻听的种类,及时疏导情绪变化,阻止病人在幻觉支配下的冲动行为。
4.加强生活护理
5.指导病人学会与别人沟通,鼓励参加集体工娱活动。
帮助病人树立重返社会的信心和能力。
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措施

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常规
1、按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做好安全管理,加强巡视。
重患者安置在护士易于观察的房间,必要时专人看护,并重点交接班。
3、合理安置患者,预防冲动行为发生,发生冲动行为及时处理,发生暴力行为给予保护性约束;根据妄想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严格执行精神科服药常规,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4、加强基础护理,观察进食及睡眠情况,保证有足量营养的摄入,必要时遵医嘱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失眠者做好睡眠护理。
5、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6、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正确运用沟通技巧,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不与患者争辩妄想的内容。
7、教会患者及家属有关分裂症的疾病知识、药物知识;教育患者及家属能早期识别疾病复发的征兆,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精神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题目: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学生姓名:金文玉专业层次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成绩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
做好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提高病人的自信心,消除其自卑感,使他们对精神病能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社见,为病人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很重要。
关键词:精神分裂精神病护理妄想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美国的研究,终身患病率高达13‰;我国1994年调查数据,城市地区患病率7.11‰,农村4.26‰。
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尚末完全阐明。
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脱离现实。
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可有注意、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损害。
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较晚,多在中年期,一般在30岁左右。
起病缓慢。
最初表现为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妄想的范围可逐渐扩大,有泛化的趋势,以妄想为主,妄想常与幻觉同时存在。
部分病人情感反应与妄想内容不协调,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发展较缓慢,人格变化较轻微,精神衰退不明显。
精神分裂症特点之一是早期很少有行为障碍,病人生活能自理,能照常上班工作,不暴露妄想内容等。
不易被人认为有精神病,易被贻误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常常看上去像个正常人,不打不闹,说话也很有条理。
但必须警惕,此型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妄想,相当一部分病菌同时伴有幻觉。
在幻觉、妄想的影响下,病人可能发生自杀、伤人、毁物和危害社会治安等行为。
1妄想中最常见的是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即病人认为别人的言行都与他有关,都是要加害于他,都是他的仇人。
因而随时可产生“你要害我,不如我先下手为强”的念头,于是病人会对他的妄想对象产生攻击性暴力行为。
幻觉中以幻听、幻视最多见,病人听到的常常是令他不愉快的谈话内容,看到的常常是令他恐怖的景象。
护理病人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应首先取得病人信任,以便了解病人的幻觉、妄想内容。
当病人叙述妄想内容时,要耐心倾听,不能与病人争辩妄想内容的真实性;避免当着病人面与他人耳语,以防引起病人的疑虑或反感,促使妄想泛化。
当被涉及为妄想对象时,不要过多解释,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减少接触,注意安全。
还可利用每日简单的活动干扰病人的妄想内容。
在护理精神分裂症病人时要注意掌握病人的幻觉、妄想内容,对症处理。
有被害妄想、幻嗅、幻味的病人吃自己做的饭。
自罪妄想的病人总认为自己罪大恶极,不配吃饭,对这样的病人可将饭菜搅拌在一起,让其误认为是残羹剩饭使病人吃下。
自罪妄想的病人有时还会有自杀行为,因此,要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加强护理,预防自杀。
若病人听到某处声音在骂他、攻击他而情绪激动时,可将病人带到那里,证实确无客观事实存在,并作好说服解释,缓解病人的情绪。
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还可能受幻觉、妄想的支配,产生冲动行为,引起严重的后果。
因此应加强防范措施,防止意外的发生。
当病人出现攻击行为的前驱症状时,如频繁踱步、言语挑衅、双拳紧握、急躁不安等,不要激惹病人,保持安全距离,1周晓东精神分裂症[M]河北科技出版社2012 67-78移开周围的危险物品,并准备足够的人力控制病人,从而保证病人和他人的安全。
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是最危险的伤人者,对社会及他人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危害,因此,要及时将发病的病人送至医院进行治疗,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精神病分裂症患者在思想上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出现很大的波动,从而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所以对于患者来讲,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
精神疾病的护理在精神疾病的整个医疗、预防工作中,是一不可分割,重要的组成部分,诊治病人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有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因此,医生也必须熟悉重视这一工作。
精神疾病的护理是以临床精神病学为指导,以一般护理学的理论原则为基础。
2由于护理工作对象的特殊和临床表现的复杂性,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良好的护理可直接促进病人的康复和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心理上,首先应当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护理工作,对待患者朋友应当热情,态度要和蔼,讲究方式方法,尊重病人人格,对病人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应当仔细的分析患者的习惯、兴趣、爱好和习惯,从而对患者的行为做出分析。
朋友们应当尽量的把患者当成正常人对待,除早晚和常规护理外,还要督促病人搞好个人卫生,如;理发、修面、洗澡、更衣、修剪指甲、灭虱等都要作出具体安排。
在患者的饮食上应当多加的注意,尤其是那些不能生活自理的患者,要2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M]北京2009 34—37尽量的防止病人暴饮暴食或拒食,如有特殊情况以医嘱为准。
特殊护理,要针对患者的特殊病情的护理,对于具有自杀自伤的患者,应该多加的注意,这主要是由于患者会出现相应的幻觉、妄想支配下,及处理抑郁、焦虑状态和恢复期时,都极易发生自杀行为。
因此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加强责任心和对病人的管理,做好安全检查,收藏保管好危险物品;服药时严格检查是否真正服下,及时发现自先兆,及早预防,严防意外事件发生。
对于具有兴奋躁动的患者,家属朋友应当多加的注意,这样病情的患者一般会在每一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兴奋躁动,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做好兴奋躁动病人的护理十分重要。
其护理原则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预防兴奋症状的发生;二是减少及避免由于兴奋症状引起的伤害事故;三是加速治疗,尽量缩短兴奋过程。
有些患者出现外走的情况,这个就要求对患者多加的关注了,这样病情的俄患者一般具有自知力缺失,不安心住院或受幻觉妄想支配等,易出现外走行为,对此类病人不能让其单独外出活动,加强环境防护,保管好钥匙及危险物品,以防意外。
对于患者家属朋友,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患者的一举一动,能够及时的发现患者的思想波动,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重症精神分裂者的护理:防止病人藏药:常用的措施,一是检查口腔,看舌下和牙龈与口腔粘膜之间是否藏有药物;二是服药后不要让病人立即离开,防止抠、挖刺激咽喉而吐出药物;三是要让病人多喝水,既使吞下药了还要多喝水,以便将药冲下;四要经常检查病人是否藏药。
按时按量服药,定期或不定期复诊,最好是每月复诊一次,病情稳定则可3~6个月复查一次,即使病情很好,也需3~6个月与经治医师谈谈,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使医师更好地了解病情,禁饮酒,按时作息。
有伤人倾向则要弄清是何原因。
是幻觉、妄想引起还是其它因素,精神病性冲动则为无缘无故伤人。
尽可能消除伤人的因素,而对幻觉、妄想主要靠药物治疗,及时就医,正确服药。
冲动行为则要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诱发因素,如不激惹病人,多说理等。
注意处理好邻居关系。
不少家长爱隐瞒患病,怕他人知道,怕丢丑,怕影响孩子的就业、婚姻等。
这些顾虑也有一定道理,但重要的是可能会因邻居不了解情况而发生冲突。
邻居知道情况后大多能理解。
不要让病人身边有危险品,如将刀、绳等收放好。
要密切观察病人情绪、行为,如情绪易激动时有可能会发生暴力行为。
如发现病人在收集利器、磨刀、棍棒等时就要特别防范,必要时可临时住院或其它临时措施隔离,或告知有可能遭遇伤害的人,以便防范,危急时要报警。
.防破坏:弄清原因,针对原因加以解决。
家属不要激化与患者的矛盾,减少诱发因素。
收放好易坏易碎物品,或有专用柜子、箱子如保险柜等收放,甚至不购买贵重物品。
密切观察病情,病情波动时要及时调整用药。
防出走:有的病人是受幻觉或妄想影响出走或逃避,有的则是一种无目的的出游。
对于幻觉、妄想要做一定的解释、劝说工作,虽然多数情况,对于幻觉、妄想的解释是无效的,而有时则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要有人监护,必要时给予一定方式的约束,如将其限制在一定的场所、空间。
出走严重的患者,可给其衣服上或口袋中装上联系地址、电话或其它的说明等,以便他人识别与联系。
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护理,即:接受治疗阶段、缓解阶段和康复阶段3。
现将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分述如下。
1治疗阶段此阶段患者的精神活动脱离现实,思维、情感、意志、行为之间不能配合,患者自知力缺乏,否认有病,在各种精神症状的支配下,易产生各种意外4。
这时,就需要进行药物等方面的治疗。
因此,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
1.1一般护理1.1.1了解患者的病史及主要精神症状,易发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巡视,重点护理,保证病人的健康和安全。
1.1.2尊重患者的人格,以热情和蔼的态度为患者服务,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耐心做好各种解释工作。
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指导患者学习适应性行为,鼓励患者参加集体活动,增加社会交往。
3马凤杰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91-95.4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587-588.1.1.3对生活不能自理者,帮助、督促他们做好处理工作,使患者在精神症状缓解后能够恢复自我照顾能力和社会功能。
1.2服药时的护理服药是治疗的关键,在患者服药时,医护人员要亲自给药,并设法保证患者服下,以“送药到口,检查服用,服后离开”,防止患者将药藏在舌下、指缝间、口腔两颊、衣服口袋、衣服袖、烟盒或拐角处或乘人不注意时将药片扔掉或吐到药杯内。
服药时一定要仔细检查,严防患者将积存的药片一次性吞服,造成意外事故。
对拒绝服药者,可以耐心劝说解释,必要时用鼻饲法给药。
另外,注意观察服药后有无药物反应的发生,可及时与医生联系,对症处理。
1.3改善接触态度此阶段患者接触比较困难,护士应有良好的服务态度,热情、和蔼耐心的语气和语言。
对不合作的患者要掌握其症状及心理特点,从关心患者的衣、食、住、行开始。
对恐惧、胆怯和接触被动的患者要主动耐心说服,解释住院意义,说明治疗目的,消除恐惧心理。
对易激动、冲动伤人的患者,要沉着冷静,加强防卫,排除可能引起激惹情绪的诱因。
总之,接触患者时仍要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切忌用刺激性的语言和行为激惹患者。
1.4睡眠护理此阶段患者大多数睡眠较差,来回在病房内走动,影响其他患者的休息。
护理上应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患者的睡眠。
随时不定期的巡视病房,若发现患者在床上辗转不安,或经常在病房走动。
对确定难以入睡者,可根据医嘱常规给予一些镇静催眠药引导入睡,这样对巩固治疗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2缓解阶段的护理此阶段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有所缓解且趋于正常,自知力开始恢复。
患者与周围环境发生较为主动的接触,与病友和工作人员有一定程度的交往,能进行一般性的交谈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