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设计说明书(全空气系统)

空气调节设计说明书(全空气系统)
空气调节设计说明书(全空气系统)

空气调节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空气调节任课老师:###

学院:土木学院班级:建环1001班姓名:##### 学号:##########

日期:2013年7月2日

目录1 设计条件

1.1 工程概况

1.2 设计采用的气象数据

1.3 空调房间的设计条件

1.4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1.5 室内照明

1.6 室内设备

2 系统方案初步确定

2.1 系统方案

2.2 初选系统方案

3 负荷计算

3.1 冷负荷计算

3.2 湿负荷计算

3.3 新风负荷计算

4 全空气系统中空调制冷设备提供的冷量

4.1 送风量的确定

4.2 空调制冷设备需要提供的冷量及热量确定

5 室内气流组织的计算

5.1 气流组织的形式

5.2 侧送风的计算

5.3 散流器送风

6 风管的水力计算

6.1 风管的材料和形状

6.2 新风入口

6.3 风管系统阻力计算方法与例题

7 空调设备的选型

7.1 空调设备的主要性能

7.2 空气处理机组的选型计算

8 其它

8.1 消声

8.2 减振与隔振

8.3 保温

9 计算书和图纸

9.1 计算书

9.2 图纸

参考文献

厂房全空气中央空调毕业设计

免费厂房全空气中央空调毕业设计 篇一:毕业设计指导书-中央空调系统 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设计(论文)题目:指导老师:教研室主任:机械工程技术系制冷教研室 二O一三年十一月二十 日 目录 1. 毕业设计目的 ................................................ ................................................... .................... 1 2. 毕业设计的内容 ................................................ ................................................... . (1) 2.1. 设计与计算 ................................................ ...................................................

(1) 2.2. 施工图绘制 ................................................ ................................................... ............. 1 3. 设计步骤及要求 ................................................ ................................................... . (2) 3.1. 毕业设计的开题 ................................................ ................................................... .. (2) 3.2. 设计前的准备 ................................................ ................................................... (2) 3.3. 空调系统设计计算 ................................................ . (2)

多功能厅会议系统的设计说明

多功能厅会议系统 系统设计综述 本次设计的多功能会议厅作为该大厦一个重要的功能配套设施,各种设备、系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建立一个功能完备、运行可靠的多功能会议厅系统是完全必要的。在一套多功能会议厅的系统设计方案中,良好的扩声效果和信息显示效果及简单的操作和维护是判断该多功能会议厅设计方案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根据业主方所提出的功能及技术要求,并基于我们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我们对国外类似系统较为前沿的了解,我们对该多功能报告厅的会议扩声及显示系统进行了设计,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该方案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系统,在国应属同类系统的佼佼者,该方案具体的特色及特点如下: 系统设计的思路: 1、先进型原则——采用的系统应该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充分考虑系统使用中的科学性。 2、实用性原则——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把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作为第一设计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控制的模式。 3、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原则——要为系统以后的升级预留空间,系统维护是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要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规性,对系统的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完成。 4、经济型原则——在保证系统先进、可靠和高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经济性的目的。 设备选型的原则: 1、选用国际知名的器材,以及有雄厚实力和绝对优秀技术支持能力的厂家、代理商,

以保证设计指标的实现和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2、基本上选用同类产品术最成熟、性能先进、使用可靠的产品型号,以保证器材和系统的先进性、成熟性。 3、选用高度智能化、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建立系统开放式的架构,以标准化和模块化为设计要求,既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使用,又可保持系统较长时间的先进性。 系统设计 设计原则 1、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从实际需求出发,技术手段要具有先进性,但必须成熟。完成的系统必须具有完善的功能,而且具有完美的工艺水平,使功能性与观赏性能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2、开放性和可靠性的统一: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兼容流行技术趋势,易于和现有网络系统和Internet连接。基础结构能够与多种数据通信媒介接口,支持多媒体技术,以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不断提供增值服务。尽量选用主流的工业产品以降低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的风险,优选实力雄厚的先进厂商的名牌产品,以求长远的用户支持。 3、先进性和易操作、易维护的兼顾:在可能的财政预算围考虑率先采用国外业已成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以适应不断革新的趋势,并利于向更高水准的系统平台升级。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管理接口,采用诸如菜单、按钮等直观的操作手段和面向目标的管理技术,掩盖软硬件的复杂性,为普通用户和管理用户提供方便性和灵活性 4、高性价比:在保证系统先进、功能完善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国外技术与产品,尽量为用户节约投资,不浪费系统资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创新意识:在系统可靠、实用的基础上,必须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上的创新,与时俱

视频会议系统设计说明

视频会议室 AV智能交互式系统 可行性报告 目录 一、项目概述 (3) 二、项目说明 (4) (一)项目内容 (4) (二)系统需求 (5) (三)交互式系统介绍 (6) 3.1.管理系统平台概述: (8) 3.2.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总控和分控处理系统: (8)

3.3.基于网络的交互式系统优点: (8) 3.4.系统实现的功能: (9) 三、设计原则 (11) 四、系统介绍 (12) 4.1设计思路 (13) 4.2会议室介绍 (13) 4.2.1房间功能 (13) 4.2.2音频系统介绍 (14) 4.2.3智能控制系统介绍 (15) 五、系统设计特点: (16) 六、系统界面: (17) 七、产品设备介绍 (20) 7.1音箱 (20) ABS108 (20) 7.2 功率放大器 (21) MP2380 (21) 7.3 音源及周边 (21) TL-Z3基础讨论主控机 (21) TL-VX4200/VD4200主席单元/代表单元 (23) AV智能管理中心——AV2000M (24) TCP/IP网络继电器箱IP-10E (27) TCP/IP控制电源时序器MEP1000 (28)

10寸触控屏Conet-P10 (29) 附件1:企业质保体系及实施 (30) 附件2:企业工程案例 (33) 附件4:图纸 (49)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主要针对********多媒体智能交互式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设计,系统建设目标,要求满足相关功能需求,系统建设将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遵守“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总体建设目标,保证系统建设遵守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持续发展性、易管理维护性、开放性和舒适性等原则目标。 **********设备配备采用智能化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会议室是开会交流、形成决议的重要场所,因此会议室的设计合理性决定了会议图像及音频的质量,也直接影响了开会的效果。一个多媒体智能会议室除了要满足传统的会议要求外,还应具有高雅格调和优美音质及清晰的图像,并且应该具备操作简易、运行可靠、高度智能化的功能。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初步设计)

综合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建筑物是一幢具有商业、餐饮、娱乐、办公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办公楼,地处繁华都市上海。总层数为6层(含地下一层),其中地上首层为商场、超市;二层为中餐厅、西餐厅;三层为娱乐城、大小包厢(酒吧、咖啡间);四、五层为办公室、会议室等区域;地下室为中央空调机房及停车场。地下一层、地上一二三层层高均为4.5m,四、五层层高为3.8m,建筑物地面总高度为22.6m。总建筑面积约为6800㎡,空调面积4722㎡,计算冷负荷为916.537kW,建筑面积冷负荷指标为194W/㎡。 该建筑物有关资料如下: 1、屋面 结构与表1-6(b)中序号1相同,保温材料为沥青膨胀珍珠岩,厚度为50mm。 2、外墙 红砖墙,厚度为240mm,墙外表面为水泥砂浆抹灰加浅色喷浆,墙为70mm 厚的充气混凝土保温层,内粉刷加油漆。 3、外窗 单层钢窗,玻璃为5mm厚普通玻璃,有活动百叶帘作为内遮阳。 4、人数 人员数的确定是根据各房间的使用功能及使用单位提出的要求确定的,详细安排见附表1。 5、照明设备 由建筑电气专业提供,照明设备为暗装荧光灯,整流器设置在顶棚内,荧光罩无通风孔,功率为65W/㎡。 6、空调每天使用时间 一、二、三层为14小时,即8:00~22:00; 四、五层为8小时,即8:00~16:00。 二、空调系统的划分和空调方式的确定 根据各类房间的使用功能,为了运行管理和调节的方便,拟将一、二、三层的商场、超市、中餐厅、西餐厅、娱乐城各作为一独立单元,采用一次回风集中式空调系统;三层东侧、四层及五层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为了运行管理的方便,拟将冷冻水系统划分为两个子系统:一、二、三层为一个水系统,四、五层为一个水系统,竖管和各层水平支管均采用同程式。整个冷冻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定水量、双管制的闭式循环。冷热源拟采用水冷式螺杆热泵机组。 本建筑物为非高层建筑,并且建筑物除地下层外各房间均有外窗自然采光。

驾校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 计报告驾校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专业班级: 12网络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彭三城 完成时间:2014年6月27日 目录 1 绪 1

论 (1) 项目背景及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发环境和工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业务流程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系统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数据流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逻辑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物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系统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空气调节设计说明书全空气系统

空气调节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空气调节任课老师:### 学院:土木学院班级:建环1001班 姓名:##### 学号:########## 日期:2013年7月2日

目录1 设计条件 1.1 工程概况 1.2 设计采用的气象数据 1.3 空调房间的设计条件 1.4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1.5 室内照明 1.6 室内设备 2 系统方案初步确定 2.1 系统方案 2.2 初选系统方案 3 负荷计算 3.1 冷负荷计算 3.2 湿负荷计算 3.3 新风负荷计算 4 全空气系统中空调制冷设备提供的冷量 4.1 送风量的确定 4.2 空调制冷设备需要提供的冷量及热量确定 5 室内气流组织的计算 5.1 气流组织的形式 5.2 侧送风的计算 5.3 散流器送风 6 风管的水力计算 6.1 风管的材料和形状 6.2 新风入口 6.3 风管系统阻力计算方法与例题 7 空调设备的选型 7.1 空调设备的主要性能 7.2 空气处理机组的选型计算 8 其它 8.1 消声 8.2 减振与隔振 8.3 保温 9 计算书和图纸 9.1 计算书 9.2 图纸 参考文献

1 设计条件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新乡市某综合楼工程,总建筑面积1800m2,共5层,要求对其进行空调工程设计。 综合楼的工作时间:上午8:00~晚上21:00 1.2 设计采用的气象数据 (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1℃ (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8℃ (3)大气压力:夏季:996Pa 1.3 空调房间的设计条件 本工程空调房间的设计条件见下表。 房间类型人员密度 人/ m2 夏季新风量 m3/(h 人) 备注温度 ℃ 相对湿度 % 风速 m/s 办公室(无烟)见附表12460 高级35~50 一般20~30 室内压力 稍高于室 外大气压 普通教室 (无烟) 见附表1246030~50表中数据以规范为准! 1.4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1)外墙 结构:加气混凝土 传热系数:0.59W/(m2K) (2)屋顶 结构:钢筋砼板(聚苯板) 传热系数:0.49W/(m2K) (3)外窗 结构:双层窗,9mm厚的普通玻璃,钢窗框 传热系数:2.6W/(m2K) (4)内窗 结构:轻质龙骨结构 传热系数:4.0W/(m2K) (5)内墙 结构:双面石膏板墙 传热系数:1.02W/(m2K)

会议系统设计方案设计

视频会议室系统技术方案 2020年7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综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设计依据 (4) 1.3功能需求 (5) 1.4设计原则 (6) 1.4.1、稳定性、可靠性原则 (6) 1.4.2、先进性、易操作性原则 (7) 1.4.3、可扩展性、易维护性原则 (7) 第二章功能设计说明 (9) 2.1设计概述 (9) 2.2系统功能分析 (9) 2.2.1领导会议室 (9) 2.2.2大会议室 (10) 第三章系统设计分析 (11) 3.1领导会议室 (11) 3.1.1系统概述 (11) 3.1.2系统功能要求 (11) 3.1.3设备的选型原则 (12) 3.1.4扬声器布置方式 (12) 3.2分会场大会议室 (13) 3.2.1系统概述 (13) 3.2.2系统功能要求 (13) 3.3.3系统选型原则 (14) 3.2.4扬声器布置方式 (14) 第四章灯光设计规及建议 (15)

4.1会议室照度 (15) 4.2会议室布局 (15) 4.3色温的概念 (15) 第五章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7) 5.1音频设备 (17) 5.2视频设备 (23) 5.3集中控制设备 (26) 5.4ISC一体化中心 (29)

第一章项目综述 1.1项目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成熟,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三者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呈现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加速推进,信息化交流也是越来越频繁,因此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使用率也在不断的提高,为各企业单位带来了交流沟通环境和便捷的操作环境,为此视频多媒体会议系统建设是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信息基础设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模块化,大规模集成化系统已经进入到了各个领域,未来智能化,人性化,现代化的智能建筑和智能设施,也会陆续进入各个不同的领域,贵公司信息化会议系统也不例外。 我们此次的设计是根据贵公司所提出来的应用需求,再结合我们以往同类项目的工作经验,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规,并参照国际上通用规进行的。 1.2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339-2003) 《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50198-84)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87) 《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GB50055-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T16-92)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J2112-82)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4943-95)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TB856)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题名称:济南市某街道办公楼空调系统? 学生学号:? 131807011 ? ? 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学生姓名:蔡世坤 学生成绩: ????????? ? 指导教师:?? 崔鹏 ?? 教师职称: 设计日期: _ 2017年1月________ 第一章设计资料 (3) 1.1设计题目 (3) 1.2设计基本参数 (3) 1.2.1室外参数 (3) 1.2.2 土建参数 (4) 第二章负荷计算 (5) 2.1负荷计算基本公式 (5) 2.1.1外墙、屋顶的瞬变传热的冷负荷 (5)

2.1.2内围护冷负荷 (6) 2.1.3外窗玻璃瞬变传导得热形成的的冷负荷 (6) 2.1.4玻璃窗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7) 2.1.5设备散热冷负荷 (7) 2.1.6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7) 2.1.7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8) 第三章空调方案确定和设备选型 (16) 第四章夏季空调过程设计 (20) 4.1送风状态确定 (18) 4.2汇总于下表 (18) 4.3送风量计算 (19) 4.4新风量计算 (20) 4.5总排风量的计算 (20) 第六章房间的气流组织计算 (22) 6.1气流组织计算 (22) 第七章布置风管、进行风管水力计算,水管水力计算 (24) 7.1风管的布置 (24) 7.2风道的设计及水力计算 (25) 参考文献 (27)

摘要 本设计是济南市某街道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根据此楼功能要求,本建筑需要夏季提供冷负荷。以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力求达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环保、管理方便,功能调整的灵活性及使用安全可靠。在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及水系统形式后,此工程设计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双管制系统:为满足整栋大楼需求,并且为了在运行过程中的节能,本设计冷热源采用风冷热泵模块机组。根据夏季空调计算负荷依次选择机组、末端设备、新风机组、风口,最后还要对空调系统的设备和管路采取消声、防振和保温等措施。 第一章设计资料 1.1设计题目 济南市某街道空调工程设计 1.2设计基本参数 1.2.1室外参数 纬度:28.13 度 经度:112.55度 海拔高度:68mAS 冬季大气压力:1018.3 pa 夏季大气压力:995.6 pa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

项目设计方案培训

1.引言 1.1系统开发目的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新的技术手段管理培训信息已经成为职业类学校的技能培训鉴定部门的迫切需要,为解决培训鉴定部门面临的问题,开发基于Web的技能鉴定信息系统具有必要性。 World Wide Web被公认为是最强大的培训课程信息发布媒体,成百上千的培训信息已经上网,还有更多的职业培训机构和教学讲师正在考虑开展基于Web的网络培训和技能鉴定。基于Web的技能鉴定也培训,就是用万维网作为培训与技能鉴定媒体,传送培训项目、培训内容,管理培训,并进行网络培训、技能鉴定和网上交流。Web作为培训与技能鉴定的媒体,其优势不仅在于它是很好的内容载体,可以随时随地地访问,还在于它提供了很多交流渠道,可以促进学员与讲师之间、学员之间的充分讨论,这对于提高技能培训的质量、促进学员高级认知能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 技能培训鉴定信息系统是一套适合中高等职业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使用的网络培训与技能鉴定系统,综合应用传统的二维(2D)网站设计技术和三维(3D)网站建设的创新技术,实现面向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全面的整体信息服务和培训辅助。培训讲师可以通过网络登录该系统进行培训资料,与学员进行互动地教学。学员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登录该系统,享用各类培训资源,查看技能鉴定情况。 技术可行性,按照职业培训的软件成果评比的要求,结合现今流行的动漫主题,采用相关的技术实现部分三维(3D)网站,组建技术全面的开发团队。 经济可行性,软件项目暂定以**学校为主体运行对象,项目实现预期目标将得到学校教研成果成功申报后的设备和资金支持。 社会可行性,广州市中技职业教育系统在结合三维(3D)网站的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系统的方面,至今尚未见成功案例,也没有相关系统的雏形出现,专门培训网站和部分高校的3D校园实景漫游系统都是较好的可参考系统,随着技能鉴定机构的培训项目不断增多,科学地发展技能培训与鉴定,使得技能鉴定信息系统的需求是越来越迫切的。

压缩空气系统设计

压缩空气系统设计 摘要:一个好的压缩空气系统设计对于半导体芯片厂是非常重要的。这篇论文主要是介绍压缩空气系统的设计思路。本文主要讲述一下内容: 总体目标、气体要求、扩充策略、维护保养、空气流通、气体品质与压力、系统中的压力损失、系统框架等。 关键字:压缩空气;压力;容量;质量 abstract: a well designed compressed air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for a semiconductor wafer fab operation. this paper gave the designer of compressed air system design. the following topics covered in this paper: overall objective, air demand, expansion strategy, maintenance considerations, ventilation, air quality, air pressure, pressure loss in air system, information needed by supplier, air receiver sizing, system layout. even you are designing a new compressed air system or you want to get your exist system expanded, you will find this paper is helpful for your project. key words: air compressor; pressure; capacity; quality compressed air system design i overall objective of compressed air system design meet average air demand meet peak air demand provides the quality of air needed for the application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4.14 多媒体会议系统 一、多媒体会议系统概述 本工程应具有可靠性、先进性以及一定的灵活性、扩展性,使之能够充分满足营运的需要,做到实用、够用、好用,并能满足业务扩展的需求,同时要求还应具备升级能力。主要设备采用数字化集成方案,同时亦应具有好的性能价格比,同时应遵守国家建设的有关规定和符合酒店管理公司的需求。 AV系统设计功能要满足会议、报告、研讨、庆典、展示、培训、小型演出、宴请、集会等功能,整个系统由扩声系统、视频显示、发言讨论、摄像系统、信号处理、集中控制、舞台灯光系统、远程视频会议、录像等子系统组成。 本项目AV系统应综合考虑具体环境、使用对象、使用方式、维护保养以及投资规模等因素,提供基本的布线扩展性和应用灵活性,具备适应多模式多变化的各种会议运行和高效会议管理的需求。 本项目AV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应保证关键系统和设备的不间断运行和系统安全性设计,具备适度超前性和扩展性,考虑到当前的应用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类无法预测的其它应用功能,整个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它的扩展能力。 二、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JGGYJ125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S2112-82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1995;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

《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GB9003 《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 《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1994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14197-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 《电子调光设备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GB / T14218-93 《电子调光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 / T13582-92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GB / T15734-1995 《舞台灯具光学质量的测试与评价》WH-0204-1999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J67-2001 《电气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灯光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GB7000-86 《通风式灯具安全要求》GB7000 14-2000 《舞台灯光、电视、电影及摄影场所(室内外)》GB7000 15-2000 以上所列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未能达到国际或国内最新标准时,投标方应使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选用的设备和材料符合最新颁布的国际、国内标准,并提供采用的国际、国内标准、规范和所应用的最新版本的有关技术依据资料 三、AV系统工程范围 本次AV系统工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功能区: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目录 1工程概述 (1) 2设计依据 (1) 2.1设计目的 (1) 2.2设计任务书 (1) 2.2.1 空调冷、湿负荷计算 (1) 2.2.2 空调过程设计计算 (2) 2.2.3空调的热湿处理设备选择 (2) 2.2.4送风系统的设计 (2) 2.2.5空调水系统的设计 (2) 2.2.6空调系统消声减震设计 (4) 2.3设计规及标准 (4) 3设计参数 (4) 3.1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 (4) 3.2室设计参数 (5) 4空调冷、湿负荷计算 (5) 4.1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 (5) 4.2设备、照明和人体散得热形成的冷负荷的计算 (7) 4.3设备散热冷负荷 (7) 4.4空调总冷负荷的计算 (8) 4.5空调湿负荷计算 (8)

5空调方案的设计 (9) 5.1空调方式的确定 (9) 5.1.1 全空气空调系统:(方案一) (9) 5.1.2 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方案二) (9) 5.2空气处理过程设计 (9) 5.3. 空调系统的方案确定及风量计算 (9) 6送风系统的设计 (11) 6.1送风系统的设计 (11) 6.2散流器的选择 (12) 6.3送风管道的阻力计算 (12) 6.3.1 利用假定流速法 (12) 6.3.2 选择风管流速 (13) 6.3.3 计算风道的总阻力 (13) 6.4风机的选型 (15) 7水系统的设计 (16) 7.1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16) 7.1.1空调冷水系统的竖向分区 (16) 7.1.2空调冷却水系统 (16) 7.2制冷机组制冷量的确定 (17) 7.3制冷机组的选择 (17) 7.4冷冻水量及循环水量 (17) 7.4.1冷冻水量 (17)

空气能培训

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及发展 一.空气能热水器的应用范围: 可用于酒店、餐厅、工厂、学校、医院、桑拿浴室、美容院、游泳池、温室、养殖场、洗衣店、健身中心、美发中心、集体宿舍等不同的供热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产品和安装设计,再制造热水的同时还可以免费获得冷气。 一.制冷热泵概述:人为的将高温环境中的温度降低或者降到更低,称为制冷。人为的将低温区的热量带到高温区成为有用的热量则称为热泵。制冷属于卡诺原理(卡诺为制冷研发的发明家)。 我们的热泵热水器是通过逆卡诺的原理来实现制热的。可以简单理解为空调逆运行。比如想把大量的水从低处引到高处,那么需要水泵消耗一定的电能才能把大量的水输送到高处。我们的热泵是把处于低温位的热能通过蒸发吸热,冷凝放热的方式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高温位的设备(水或者其他介质)。消耗少量的能量(能量包括电能机械能燃料能源太阳能等),对外输出高位能,如水. 热空气等。 二.空气能热水器的组成部分: 1压缩机:是热泵热水器的核心部件,是制熱系统的心脏,通过其内部电动机的转动,将工质由饱和气体压缩成高压液体,实现制熱系统内的流动 压缩机的检测方法:A.检测有无吸排气B.电机线圈有无出现短路或段路 2风扇电机:让空气流速增加,使蒸发器热交换更加快速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电机的检测方法:A.电机有无卡B.风扇叶有无断C.电机线圈有短路段路 3四通换向阀:电阀体和电磁线圈组成,作用是改变制熱系统工质流动方向检测方法:A.电磁线圈有无短路段路 B.阀体是否被卡住 4膨胀阀(毛细管):在制熱系统中节流降压的作用,膨胀阀是利用感温包来感受蒸发器出口的热度大小,自动阀芯的开启度来控制工质流量 气液分离器:防止工质液体进入压缩机防止液击,使压缩机损坏的一种工具。 5冷凝器:在热泵装置中向外输出热量的必须设备,在制熱过程中放出热量,让水吸收热量而达到制热水。 6蒸发器:是热泵系统中工质与低温热泵源间进行热交换的设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转变为制热水 7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的一种仪器,以达到制热水,温度的目的 8压力表:方便观察制热系统中压力的变化

在线培训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在线培训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二、系统概述 (3) 2.1 系统简介 (3) 2.2 十大功能模块 (4) 2.2.1 用户管理中心 (4) 2.2.2 基础数据中心 (4) 2.2.3 考试管理中心 (5)

2.2.4 课程管理中心 (7) 2.2.5 统计管理中心 (7) 2.2.6 资源管理中心 (8) 2.2.7 数据安全中心 (8) 2.2.8 问答管理中心 (8) 2.2.9 证书管理中心 (9) 2.2.10 新闻公告中心 (9) 2.3系统功能特点 (9) 2.3.1强大的用户管理机制 (10) 2.3.2灵活便捷的数据分层管理 (10) 2.3.3资源实时共享 (10) 2.3.4随时随地学习 (10) 2.3.5课后练习和考试帮助巩固所学知识 (11) 2.3.6丰富多彩的线上学习环境 (11) 2.3.7 互动教学,提升学习积极性 (11) 三、技术优势 (12) 3.1 一键绿色安装 (12) 3.2 全面支持时下的主流浏览器 (12) 3.3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 (12) 3.4 跨平台部署和全平台覆盖 (12) 3.5 稳定安全的系统架构 (13) 3.5 内容全覆盖服务 (13) 四、部署方式 (13) 五、售后服务 (13)

一、项目背景 这两年在线教育越来越火,但是了解后会发现,基本上多数的线上教育系统,都是针对个人学习用户的。另外,企业员工的在线学习愿望相对会更加迫切,这主要是由于,其时间安排上学习多要利用空闲时间,由公司统一组织的话,则要占用工作时间或周末时间。因此,将企业培训搬到线上,不管对于企业还是个人而言,都是最节省成本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线培训系统是通过互联网虚拟教室来实现远程视频授课,电子文档共享,从而让培训师与学员在网络上形成一种授课与学习的互动。这种培训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传统培训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系统概述 2.1 系统简介 在线培训系统针对电力电信行业、医疗行业、金融机构、生产制造企业的不同特点,开发出了不同的版本,以切实满足不同行业的用户需求。 在线培训系统:采用了先进的互联网教育思维和先进的在线学习平台化的系统架构,是国内少数能够进行学习型组织管理、学习型全流程管理的软件平台。麦塔在线培训系统涵盖了传统的学习培训流程、在线学习管理、练习测试管理、学习资源管理等众多管理模块,能够为平台用户提供符合国际先进的网络教育理念和符合中国国情的在线教育平台。

毕业设计指导书--全空气系统

毕业设计指导书1 设计条件 1.1 工程概况 1.2 设计采用的气象数据 1.3 空调房间的设计条件 1.4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1.5 室内照明 1.6 室内设备 2 系统方案初步确定 2.1 系统方案 2.2 初选系统方案 3 负荷计算 3.1 冷负荷计算 3.2 湿负荷计算 3.3 新风负荷计算 4 全空气系统中空调制冷设备提供的冷量 4.1 送风量的确定 4.2 空调制冷设备需要提供的冷量及热量确定 5 室内气流组织的计算 5.1 气流组织的形式 5.2 侧送风的计算 5.3 散流器送风 6 风管的水力计算 6.1 风管的材料和形状 6.2 新风入口 6.3 风管系统阻力计算方法与例题 7 空调设备的选型 7.1 空调设备的主要性能 7.2 空气处理机组的选型计算 8 其它 8.1 消声 8.2 减振与隔振 8.3 保温 9 计算书和图纸 9.1 计算书 9.2 图纸

参考文献 1 设计条件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上海市某办公楼,总建筑面积1800m2,共3层,要求对其顶层的一间会议室进行空调工程设计,建筑面积为360m2。 会议室的工作时间:上午8:00~下午4:00 1.2 设计采用的气象数据 (1)空调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3)大气压力:夏季: 1.3 空调房间的设计条件 本工程空调房间的设计条件见下表。 表中数据以规范为准! 1.4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1)外墙 结构:给出结构构成图 传热系数:W/(m2?K)(计算或查手册) 类型:型,建议Ⅱ型 (2)屋顶 结构:给出结构构成图 传热系数:W/(m2?K)(计算或查手册) 类型:型 (3)玻璃窗 结构:层窗,mm厚的玻璃(普通或吸热),窗框,%玻璃 传热系数:W/(m2?K)(查手册) 內遮阳设施: 外遮阳设施: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空调系统设计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学院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航站楼底层空调系统设计 班级节能1101 学生姓名曹洪 学号 1809110109 日期2013年12月 指导教师张广丽 2013年12月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2 第一章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空调冷负荷的计算4 2.1主要设计参数4 2.2冷负荷与湿负荷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一层左边国际营业厅冷、湿负荷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第三章空调设备选择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风机盘管的选择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新风机组的选择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空气分布2 4.1布置气流组织分布2 4.2散流器布置的原则2

4.3风系统水力计算4 4.4风口布置4 参考文献5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按照分组要求,本工程分别位于西安、北京、上海和广州,占地面积7021平方米。建筑面积10886平方米,均为地上建筑,其中中转库面积6454平方米,办公楼4432平方米。航站楼底层层高5.10m,二到四层3.9m。底层包括国际营业厅、监控室、配载室、办公门厅等。 本栋建筑可接入市政热力供暖,蒸汽压力为0.6MPa。 本栋建筑可接入市政给水提供生活热水,供水温度为55℃,供水压力约350KPa。 空调冷热媒参数冷水供回水温度:7-12℃;热水供回水温度:60-50℃。 要求进行地上一层的夏季空调系统设计。 二、原始资料 1、围护结构参数表 结构类型类型 传热 系数 (w/m2) 标准规定值 外墙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 要求,结合工程所在地自行确 定 0.43 查《民用建筑供暖通风 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 屋面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的要求,结合工程所在 地自行确定 0.38 查《民用建筑供暖通风 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 外窗铝合金中空断热单框中空玻璃窗 2.5 查《民用建筑供暖通风

教育培训课程体系设计

附件3:小额贷款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课程体系设计 1、从业人员专业资格等级认证在线培训课程 (1)、初级 授课对象:小额贷款机构全体从业人员。 培训目标: ★夯实基础:使学员掌握学习基本方法,掌握金融、财务、管理等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业务梳理:帮助学员理清小额贷款业务各环节要点,梳理从业务受理到贷后监控的全流程,建立全局视野 ★高效执行: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实用性强、可操作性高的贷款调查技巧、简便快速有效的客户财务分析技巧、高效监控与管理贷后款项 ★风险防范:提升学员的风险评估水平,实现科学决策,切实防范潜在业务风险,有效管理贷款客户,及时收回贷款,保障资金安全,深入了解民间借贷操作模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风险防范措施。

(2)、中级 授课对象:通过初级考试的小额贷款机构中级技术人员及部门管理人员。 培训目标: ★知识提升:学习小额贷款机构经营管理所必备的金融、财务、法律、管理知识,有效结合实践,掌握知识应用能力。 ★开拓市场:学习先进的市场开发策略,开拓学员的产品开发设计思路,掌握学习掌握高效的新老客户开发与管理模式。 ★业绩提升:学习搭建小额贷款机构出色的信贷业务体系,帮助学员学习如何设计无可挑剔的项目方案,实现小额贷款机构的收益最大化。 ★风险防控:通过学习帮助学员有效识别及防范流程风险,掌控经营风险、业务风险,帮助学员全面识别小额贷款机构从治理到经营各环节所涉及的法律政策与法律风险,全面提升学员的风险识别、防范、管理能力。 ★经营管理:学会制定经营战略与目标,并通过流程管理实现目标等理事的能力,帮助学员提升中层领导管理能力,组建高效团队,识别高潜力的小额信贷人才,有效授权和培养下属,实现公司规范化经营和出色治理。

压缩空气系统设计手册

压缩空气中水分的含量及影响 ( ) 一般大气中的水份皆呈气态,不易觉察其存在,若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及管路冷却后,则会凝结成水滴。[例如]在大气温度30℃,相对温度75℃状况下,一台空气压缩机,吐出量为3m3/min,工作压力为0.7Mpa,运转24小时压缩空气中约含有100升的水份。 压缩空气系统中水分的影响: 一、压缩空气管路快速腐蚀,压降增加; 设定压力提高1kgf/cm2G,动力输出增加5%-7%,或减少排气量6%-8%。 二、设备严重故障,增加维修保养费用; 1.腐蚀零件。 2.阻塞气控仪器。 3.降低气动工具的效率。 三、破坏产品品质,产品不良率提高; 1.应用产品清洁时,造成湿气污染。 2.应用喷漆涂装时,影响产品品质。 四、影响生产流程,生产能量降低; 1.粉体输送时,易阻塞管线。 2.气动设备故障,而停工。 ----冲刷掉气动工具,电机和气缸中的润滑油,增加磨损并缩短寿命,提高维护成本----使气动阀门和控制仪器失灵,影响可靠操作,效率降低 ----影响油漆和整饰作业质量 ----引起系统中的金属装置腐蚀生锈,影响其寿命,并可导致过度压降 ----气流分配成本提高(需倾斜管道,设置U形管和滴水管) ----在冰冻季节,水气凝结后会使管道及附件冻结而损害,或增加气流阻力,产生误动 压缩空气中油的危害: 在一些要求比较严格的地方,比如气动控制系统中,一滴油能改变气孔的状况,使原本正常的自动运行的生产线瘫痪。有时,油还会将气动阀门的密封圈和柱要胀大,造成操作迟缓,严重的甚至堵塞,在由空气完成的工序中,如吹形件,油还会造成产品外形缺陷或外表污染。

* 油污的主要来源 由于大部分压缩空气系统都使用油润滑式压缩机,该机在工作中将油汽化成油滴。它们以两种方式形成:一种是由于活塞压缩或叶片旋转的剪切作用产生的所谓“分散型液滴”,其直径在1-50um。另一种是在润滑油冷却高温的机体时,汽化形成的“冷凝型液滴”,其直径一般小于1um,这种冷凝油滴通常占油污重量超过50%,占全部油污实际颗粒数量超过99%。 * 无油压缩机是否含油污 在最理想的工作状态下,此类压缩机也会产生不少于0.5ppm W/W的碳氢化合物,即按100scfm气量计,每月产生的汽化冷凝液也超过15ml. 氧化铝和分子筛的比较 ( )

华为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华为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方案 工程概述 本方案的选型从技术成熟、用户需求和资金投入三方面考虑进行设计。 从现有产品技术成熟角度去看,视频会议产品的国际标准均已发展成熟,分别是H.320/H.323协议族,以H.323协议在IP环境下传输的方式为近期的发展主要趋势。各种方案均有成功案例。 视频会议用户的功能需求要得到的全面满足,需要从音频和视频两个方面入手,同时还需考虑主会场的环境因素,设备可移动性、接入方式的多样性、接入速率的差异和接入地点有无移动性几个方面能否满足需求。兼顾成本与效果,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需要,电视会议网建成汇集图像、数据、语音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媒体传输系统,系统要具有设计合理、电路先进、设备优良、功能齐全、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 系统设计依据 1、国家标准: 《64~1920kbit/s会议电视系统进网技术要求》GB/T 15839-1995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32-97 2、系统框架协议: ITU-T H.261:关于P X 64kbit/s视听业务的视频编解码器 ITU-T H.263:关于低码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 ITU-T H.264:关于高压缩比通信的视频编解码 ITU-T H.239:关于双视频流传递协议 ITU-T H.221:视听电信业务中的64~1920kbit/s信道的帧结构 ITU-T H.224:利用H.221的LSD/HSD/MLP信道单工应用的实时控制 ITU-T H.225:基于分组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呼叫信令与媒体流传输协议 ITU-T H.230:视听系统的帧同步控制和指示信号C&1 ITU-T H.231:用于2Mbit/s以下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单元 ITU-T H.242:关于建立使用2Mbit/s以下数字信道的视听终端间的通信系统 ITU-T H.243:利用2Mbit/s信道在2~3个以上的视听终端建立通信的方法 ITU-T H.245: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 ITU-T H.246:支持H系列协议的多媒体终端之间的交互 ITU-T H.281:会议电视的远端摄像机控制规程 ITU-T H.320:窄带电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 ITU-T H.323:基于不保证Qos的分组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框架协议 ITU-T T.120:视频视听系统用户层数据协议 系统设计原则 1、先进性原则 ●系统必须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国内通信行业的规范要求; ●需符合视频技术以及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并确保采用当前成熟的产品技术; ●所有的系统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确保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技术上不会落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