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生理
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及管理要点

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及管理要点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和管理要点。
因为初生仔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后期的发展和生长,所以合理的管理措施对初生仔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以及管理要点,希望能够让养殖户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初生仔猪的管理技术。
一、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1. 体温调节能力差: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特别是出生后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受到寒冷的影响,导致体温下降,从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2. 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初生仔猪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对病原菌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疾病。
初生仔猪还未能获得母猪体内的抗体,缺乏有效的免疫保护。
3. 对消化系统的依赖性高:初生仔猪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乳汁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
在最初的一周内,仔猪主要依赖母乳,需要保持足够的哺乳次数和母猪乳汁的充足供应。
4.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弱:由于出生后马上即要面临全新的环境,初生仔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压力,从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1. 保持温暖的环境:考虑到初生仔猪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养殖户需要确保仔猪出生后有一个温暖舒适的生长环境,可以通过提供保温灯或者加设保温设备来保持合适的温度。
2. 加强母猪的管理:母猪的健康状况对初生仔猪的发育至关重要。
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饲料配给和良好的饮水条件能够保证母猪产出健康的乳汁,从而保障初生仔猪的生长。
3. 提供合适的饲料:仔猪出生后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摄取足够的母乳来满足营养需求。
养殖户需要确保母猪产乳量充足,提供合适的饲料,增加母猪的产奶能力,并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来促进初生仔猪的生长发育。
4. 加强疾病防控:考虑到初生仔猪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养殖户需要加强场内环境的消毒和杀菌工作,防止病原菌的感染。
对母猪和初生仔猪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增加其免疫力,保障仔猪的健康发育。
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

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
仔猪阶段是猪生长阶段的重中之重,了解仔猪的生理特点及仔猪料的特性极其重要。
仔猪在断奶前吃料很少,此时饲料以甜味为主,21天~42天由于仔猪胃酸呈酸性,所以饲料以酸味为主;42天~60天胃酸呈中性,所以饲料要求不酸不甜。
21天断奶后至42天是猪最艰难的时期,这时由于离开母猪,饲料也由液体为主变为固体,体重不升反降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主要是换料、应激引起的拉稀,甚至拉稀造成的掉膘。
拉稀一次三天不长,掉膘0.5斤到恢复到正常生长需七天时间。
要达到正常的生长速度,需突破以下五大屏障:
1嘴:饲料要求膨化,入口即化,便于消化吸;
2胃:按以上要求,不同日龄要有不同口味的饲料,42天以后仔猪的消化等系统逐步完善,胃酸呈中性不要加酸,此阶段猪有与生俱来的对酸的敏感,影响采食量;
3小肠:此时小肠绒毛没有发育完善,饲料中要含有促进小肠绒毛生长的营养;4大肠:维持大肠中微生物的活性,使微生物能对未吸收完全的养分进一步吸收利用;
5直肠:保持直肠强有力的动力,避免便秘、出血。
突破以上五大屏障就能避免拉稀及拉稀造成的掉膘,发挥猪的最大生长潜力。
仅供参考!!。
仔猪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点

仔猪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
一般仔猪出生体重在l公斤左右,10日龄时体重较初生重大2.1倍;1月龄时,体重较初生重大5-6倍;到2月龄时,则可达到10-15倍。
仔猪物质代谢旺盛。
一般20日龄仔猪,每公斤体重沉积蛋白质9~l4克,相当于成年母猪的3倍。
矿物质代谢强度也比成年猪高,如每公斤增重中约含钙7-9克、磷4-5克。
因此,为满足其营养需要,应供给全价的平衡日粮。
2.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
仔猪初生时胃仅5-8克,可容纳乳汁25-50克;20日龄时仅重35克。
胃内仅含有凝乳酶,而唾液和蛋白酶只为成年猪的1/3-1/4。
同时,胃底腺不发达,不分泌盐酸,因此,胃蛋白酶不能被激活而不能消化蛋白质,尤其是植物性蛋白。
此时只有肠腺发育较完全,故食物主要在小肠内消化。
由于仔猪胃和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缺乏条件反射性的胃液分泌,只有食物进入胃内直接刺激胃壁后才分泌少量胃液。
随着年龄增长和采食植物性饲料,胃内盐酸的分泌量不断增多。
35-40日龄时,胃蛋白酶才表现出消化能力,仔猪可以较多地消化利用植物性饲料。
2.5-3月龄时,盐酸的浓度接近成年猪的水平。
食物通过仔猪消化道的速度较快。
如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时间:15日龄时为6.5小时,30日龄为3-5小时,60日龄为1.6-1.9小时。
当然,饲
1。
分析仔猪生理特点

消化酶的分泌
总结词
仔猪的消化酶系统在出生后开始分泌,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成熟。
详细描述
在哺乳期,仔猪主要通过母乳获得营养,母乳中的酶会帮助仔猪消化食物。随着仔猪开始摄入固体食物,它们开 始分泌自己的消化酶,如唾液、胃液、胰液等。这些酶有助于分解和消化食物,使其能够被身体吸收和利用。
02
仔猪的免疫系统特点
免疫器官的发育
免疫器官的发育阶段
仔猪的免疫器官在出生时并未完全发育,随着日龄的增长 ,免疫器官逐渐成熟。
胸腺和淋巴结的作用
胸腺是T淋巴细胞的主要生产场所,淋巴结则是B淋巴细胞 的主要聚集地,它们在仔猪免疫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
免疫细胞的生成与分化
在仔猪免疫器官发育过程中,各种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 胞、巨噬细胞等从骨髓或卵黄囊中生成,并经过一系列的 分化过程,最终形成成熟的免疫细胞。
群居行为和社会等级
群居生活
仔猪喜欢生活在群体中,这样可以获 得安全感,同时也有利于学习和模仿 其他猪的行为。
社会等级
在群体中,仔猪会形成一定的社会等 级,通过争斗和优势姿态来确立自己 的地位。
05
仔猪的营养需求
蛋白质和氨基酸需求
蛋白质需求
仔猪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重要物质,缺乏蛋 白质会导致生长受阻、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详细描述
仔猪在出生后几周内开始长出乳齿,这些乳齿会随着仔猪的生长而逐渐磨损并 被永久齿替代。在仔猪的哺乳期,它们的牙齿主要用于吸吮母乳,而非咀嚼食 物。
肠道发育
总结词
仔猪的肠道在出生后的几周内迅速发育,以适应固体食物的 摄入。
详细描述
在哺乳期,仔猪的肠道主要适应母乳的消化。随着仔猪的生 长,肠道会逐渐成熟并适应固体食物的消化。在此过程中, 仔猪需要逐渐引入固体食物,以促进肠道的发育和成熟。
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腹泻的原因分析

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腹泻的原因分析一、仔猪生理特点1.消化机能不完善:仔猪的消化器官在机构和机能上都不完善,胃容积小,故要多次哺乳(自由采食)。
2.消化酶系统发育较差:胃中的消化酶主要是凝乳酶和胃蛋白酶。
3.胃肠运动机能微弱,胃排空速度快。
初生仔猪胃运动微弱无静止期,随日龄增加,胃运动逐渐呈运动和静止的节律性变化,到2-3个月龄时接近成年猪水平。
仔猪胃排空的特点是速度快,随年龄的增长而减慢。
食物进入胃后完全排空的时间在3—15日龄时为1.5h,1月龄为3—5h,2月龄为16-19h。
饲料种类和形态影响食物在消化道的通过速度。
如30日龄饲喂人工乳时食糜通过时间为12h,而饲喂大豆蛋白时为24h,使用颗粒料时为25.3h,而粉料为47.8h。
4.物质代谢旺盛:对饲粮品质要求高,对营养不全反应敏感。
5.长势强:仔猪阶段是生长强度最大的时期。
6.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内能源物质储备有限,需注意保温。
——成年猪正常体温:38.5℃——初生仔猪体温比成年猪高1℃——临界温度(物理调节:化学调节)为35℃;7.对周围反应能力差:易被压死,冻死。
8.缺乏先天免疫力,抵抗疾病能力差。
二、仔猪腹泻原因分析仔猪腹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生理、环境、疾病和管理等因素。
1.病理性腹泻(1)细菌性腹泻: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圆环病毒等引起的仔猪腹泻,如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增生性回肠炎等。
(2)病毒性腹泻:由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的腹泻,如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猪瘟、伪狂犬病等。
(3)寄生虫性腹泻:以球虫、蛔虫引起的较为常见,一般呈慢性经过,通常伴有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难、贫血等症状,有的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或有体温升高。
病猪发育不良,衰竭死亡或成为“僵猪”。
(4)由母猪产后综合症引起的腹泻,如低血糖症等。
2.生理性腹泻(1)免疫抑制新生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力。
只有从初乳中获取免疫球蛋白才能初步建立免疫能力。
仔猪的生理特点

仔猪的生理特点
1. 仔猪就像小婴儿一样娇弱呢!它们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差呀,就好比冬天里我们没穿厚衣服,会特别容易感到冷。
比如说在寒冷的环境里,仔猪若没得到很好的保暖,那可就危险啦!
2. 仔猪的消化器官也没发育完善哦!这就像小朋友的胃还很脆弱一样,不能随便乱吃东西。
要是给仔猪喂了不适合的食物,它们的肠胃可能就会出问题哟,你说是不是呀?
3. 哎哟喂,仔猪的免疫系统也不完善呢!简直就是抵抗力很弱的小可怜呀。
稍微有点病菌侵袭,它们可能就容易生病,这不就跟体质弱的人一样嘛。
4. 仔猪的生长速度那可是超快的哟!这就像春天的小树苗,蹭蹭地往上长。
就像家里养的仔猪,没几天就感觉长大了不少呢!
5. 它们对环境的变化超级敏感呀!这就好比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会有些不适应一样。
要是环境变化太突然,仔猪会很不开心,甚至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呢。
6. 仔猪还特别胆小呢!有点风吹草动就吓得不行,这不就像容易受惊吓的小孩子嘛。
要是动静太大,它们可能会惊慌失措的哟。
7. 瞧瞧,仔猪很需要充足的营养吧!就像我们每天要吃好的来补充能量一样。
没有足够的营养,仔猪怎么能茁壮成长呢?
8. 仔猪真的是很需要人精心照顾的呀!如果我们不细心对待它们,那它们怎么能健康长大呢?所以啊,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哟!
我的观点结论:仔猪有着诸多独特的生理特点,这都提醒着我们要给予它们特别的呵护与关爱,才能确保它们健康成长。
仔猪生理特点

通常将从出生到20kg体重的猪称为仔猪。
仔猪阶段是猪的生长发育和养猪生产的重要阶段。
仔猪具有不同于其他阶段的猪的在消化生理、养分代谢和体温调节特点,这些特点成为仔猪营养需要和饲养技术独特性的重要机制,也是仔营养性紊乱(包括腹泻)的基本原因。
1.消化生理仔猪消化器官在胚胎期虽已形成,但结构和机能却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胃肠重量轻、容积小初生时胃的重量约4一8g,仅为成年猪胃重的1%左右。
(2)酶系发育不完善初生时其他碳水化合物分解酶活性很低。
蔗糖酶、果糖酶和麦芽糖酶的活性到1一2周龄后开始增强,而淀粉酶活性在3一4周龄时才达高峰。
(3)胃肠酸性低初生仔猪胃酸分泌量低,且缺乏游离盐酸,一般从20天开始才有少量游离盐酸出现,以后随年龄增加。
(4) 胃肠运动机能微弱,胃排空速度快。
初生仔猪胃运动微弱且无静止期,随日龄增加,胃运动逐渐呈运动与静止的节律性变化,到2一3月龄时接近成年猪。
2.代谢特点(1)生长发育快仔猪初生体重一般约占成年时的1%,以后随年龄增加,生长速度和养分沉积量迅速增加(2)养分代谢机制不完善仔猪在养分代谢上存在明显的缺陷,表现为:第一,磷酸化酶活性低,降低了糖元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但饥饿、注射儿茶酚胺可提高该酶活性。
第二,糖异生能力差,限制了应激仔猪所需葡萄糖的供应。
第三,肝脏线粒体数量少,限制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酸作为能源的利用。
且由于ATP合成量少,很多生物合成过程受到抑制。
第四,仔猪体脂沉积少。
出生时,只有1一2%的体脂,且大部分是细胞膜成分,作为能源的血液游离脂肪酸量很低,初生时才1OO μg当量/100ml。
因此,尽管仔猪的脂肪利用机制存在,但底物供应非常有限,限制了仔猪的能量来源。
第五,氨基酸代谢也可能存在缺陷。
3. 免疫机能初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因在胚胎期,母体的抗体不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生后仔猪只有靠食入母乳,特别是初乳而获得被动免疫。
初乳中总蛋白含量高达15g/100ml,其中70一80%为免疫球蛋白。
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及管理要点

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及管理要点初生仔猪(即出生1-3天的猪)具有一些特定的生理特点,需要特殊的管理来确保它们的生存和生长。
本文将介绍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及其管理要点。
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1. 体温调节能力弱: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低,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容易发生低体温症。
理想的环境温度为32-35摄氏度。
2. 需要频繁喂食:初生仔猪的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弱,需要频繁喂食,避免饥饿和低血糖。
3. 免疫力低:初生仔猪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一般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母猪会通过乳汁传递免疫物质,提供被动免疫。
4. 毛发薄,皮肤娇嫩:初生仔猪的毛发稀少,皮肤娇嫩,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伤害。
初生仔猪的管理要点:1. 提供温暖的环境:为初生仔猪提供恒温箱或保温灯,保持室温在32-35摄氏度,确保仔猪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2. 频繁喂食:每隔2-3小时喂食初生仔猪,鼓励母猪亲吻仔猪以促进奶牙排出,或者使用奶瓶人工喂食。
确保仔猪摄取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3. 提供干净的饮水和饲料:在仔猪出生后的24小时内,提供干净的饮水和无菌的饲料。
4. 加强卫生管理:保持仔猪的生活环境干净卫生,定期清理槽底的粪便,预防疾病传播。
5. 提供适宜的光照:仔猪需要适量的光照刺激,可以使用适宜的照明设备,确保光照时间和强度符合仔猪的生理需要。
6. 增强免疫力:给予仔猪注射适当的疫苗和免疫血清,提高其抗病能力。
7. 防止伤害:保持仔猪生活环境的安全,避免仔猪受到伤害。
初生仔猪的管理对于保证其健康生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提供温暖的环境、频繁喂食、充足的饮水和营养以及加强卫生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仔猪的生存率和生长速度。
注意加强免疫力和防止伤害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良好的管理下,初生仔猪才能顺利地完成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最终实现高效的养殖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哺乳仔猪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和生理上不成熟,从而造成难饲养,成活率低。
(一)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利用养分能力强
仔猪初生体重小,不到成年体重的1%,但生后生长发育很快。
一般初生体重为1kg左右,10日龄时体重达出生重的2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日龄达10~13倍。
仔猪生长快,是因为物质代谢旺盛,特别是蛋白质代谢和钙、磷代谢要比成年猪高的多。
生后20日龄时,每千克体重沉积的蛋白质,相当于成年猪的30~35倍,每千克体重所需代谢净能为成年猪的3倍。
所以,仔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高,对营养不全的饲料反应特别敏感,因此,对仔猪必须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
猪体内水分、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而沉积脂肪的能力则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形成蛋白质所需要的能量比形成脂肪所需要的能量约少40%(形成lkg蛋白质只需要23.63MJ,而形成lkg脂肪则需要39.33MJ)。
所以,小猪要比大猪长的快,能更经济有效地利用饲料,这是其它家畜不可比拟的。
(二)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机能不完善
仔猪初生时,消化器官虽然已经形成,但其重量和容积都比较小。
如胃重,仔猪出生时仅有4~8g,能容纳乳汁25~50g,20日龄时胃重达到35g,容积扩大2~3倍,当仔猪60日龄时胃重可达到150g。
小肠也强烈的生长,4周龄时重量为出生时的10.17倍。
消化器官这种强烈的生长保持到7~8月龄,之后开始降低,一直到13~15月龄才接近成年水平。
仔猪出生时胃内仅有凝乳酶,胃蛋白酶很少,由于胃底腺不发达,缺乏游离盐酸、胃蛋白酶,没有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质。
这时只有肠腺和胰腺发育比较完全,胰蛋白酶、肠淀粉酶和乳糖酶活性较高,食物主要是在小肠内消化。
所以,初生小猪只能吃奶而不能利用植物性饲料。
在胃液分泌上,由于仔猪胃和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缺乏条件反射性的胃液分泌,只有当食物进入胃内直接刺激胃壁后,才分泌少量胃液。
而成年猪由于条件反射作用,既使胃内没有食物,到时候同样能分泌大量胃液。
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和食物对胃壁的刺激,盐酸的分泌不断增加,到35~40日龄,胃蛋白酶才表现出消化能力,仔猪才可利用多种饲料,直到2.5~3月龄盐酸浓度才接近成年猪的水平。
哺乳仔猪消化机能不完善的又一表现是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较快,食物进入胃内排空的速度,15日龄时为1.5h,30日龄时3~5h,60日龄时为16~19h。
(三)缺乏先天免疫力
容易得病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是因为免疫抗体是一种大分子γ--球蛋白,胚胎期由于母体血管与胎儿脐带血管之间被6~7层组织隔开,限制了母体抗体通过血液向胎儿转移。
因而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
只有吃到初乳以后,靠初乳把母体的抗体传递给仔猪,以后过渡到自体产生抗体而获得免疫力。
1.初乳中免疫抗体的变化母猪分娩时初乳中免疫抗体含量最高,以后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分娩开始时每100ml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20g,分娩后4h下降到10g,以后还要逐渐减少。
所以,分娩后立即使仔猪吃到初乳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2.初乳中含有抗蛋白分解酶初乳中的抗蛋白分解酶可以保护免疫球蛋白不被分解,这种酶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如果没有这种酶存在,仔猪就不能原样吸收免疫抗体。
3.仔猪小肠有吸收大分子蛋白质的能力仔猪出生后24~36h,小肠有吸收大分子蛋白质的能力。
不论是免疫球蛋白还是细菌等大分子蛋白质,都能吸收(可以说是无保留地吸收)。
当小肠内通过一定的乳汁后,这种吸收能力就会减弱消失,母乳中的抗体就不会被原样吸收。
仔猪出生10日龄以后才开始自身产生抗体,直到30~35日龄前数量还很少。
因此,3周龄以内是免疫球蛋白青黄不接的阶段,此时胃液内又缺乏游离盐酸,对随饲料、饮水等进入胃内的病原微生物没有消灭和抑制作用,因而造成仔猪容易患消化道疾病。
(四)调节体温的能力差,怕冷
仔猪出生时大脑皮层发育不够健全,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体温的能力差。
还有
仔猪体内能源的贮存较少,遇到寒冷血糖很快降低,如不及时吃到初乳很难成活。
仔猪正常体温约39℃,刚出生时所需要的环境温度为30~32℃,当环境温度偏低时仔猪体温开始下降,下降到一定范围开始回升。
仔猪生后体温下降的幅度及恢复所用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变化,环境温度越低则体温下降的幅度越大,恢复所用的时间越长。
当环境温度低到一定范围时,仔猪则会冻僵、冻死。
据研究,出生仔猪如处于13~24℃的环境中,体温在生后第一小时可降
1.7~7.2℃,尤其20min内,由于羊水的蒸发,降低更快。
仔猪体温下降的幅度与仔猪体重大小和环境温度有关。
吃上初乳的健壮仔猪,在18~24℃的环境中,约两日后可恢复到正常,在0℃(-4℃~2℃)左右的环境条件下,经10天尚难达到正常体温。
出生仔猪如果裸露在1℃环境中2h可冻昏、冻僵,甚至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