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猪和仔猪的八大生理特点
乳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技术

乳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技术一、前言乳猪是一种重要的畜牧动物,由于其肉质鲜美、香嫩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肉质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有着非常高的营养价值。
在生产乳猪的过程中,正确的饲养管理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乳猪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技术。
二、乳猪的生理特点2.1 生长发育乳猪生长迅速,12周龄时体重一般为46kg,34周龄时体重可达10kg以上。
6周龄时体重可达20kg左8周龄是乳猪的快速生长期,此时应给予高品质的饲料,尽量避免右。
2因饲料不足或质量差而影响乳猪的生长发育。
2.2 饮水乳猪对水的需求量较大,饮水量与体重成正比。
18周龄的乳猪每天饮水量应在200400毫升之间,可以通过给予饮水器或喂食时加水来满足。
2.3 温度由于乳猪是出生后第一次接触外界环境,其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比较弱。
在12周龄时,室温应控制在28℃左右,34周龄时温度可以适当下降到25℃左右。
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乳猪的疾病。
三、饲养管理技术3.1 猪舍设计乳猪繁殖场的猪舍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猪舍的环境卫生和现代化管理。
建议在猪舍内设置粉尘和气味净化装置、声音隔离、光照、通风和空气调节等。
同时,在猪舍内设置合适的喂食器、饮水器和消毒设备,以提高猪舍的科学化、生产化水平。
3.2 饲料供给合理的饲料供给对于乳猪的生产效益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应选择优质的饲料,并且要科学合理配合。
青贮饲料和浸出液对乳猪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应适当加入配合饲料中。
同时,在给乳猪喂饲料时,应注意饲料的新鲜度,及时清理碗底中的残留饲料,保持喂食器的卫生。
3.3 环境卫生应保持猪舍的卫生,减少猪舍内的病原菌、病毒、寄生虫等的传播。
要做好猪舍的消毒工作,经常对猪舍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猪舍的卫生。
3.4 预防疾病乳猪容易患上一些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
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乳猪的体态和行为,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
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及管理要点

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及管理要点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和管理要点。
因为初生仔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后期的发展和生长,所以合理的管理措施对初生仔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以及管理要点,希望能够让养殖户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初生仔猪的管理技术。
一、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1. 体温调节能力差: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特别是出生后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受到寒冷的影响,导致体温下降,从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2. 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初生仔猪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对病原菌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疾病。
初生仔猪还未能获得母猪体内的抗体,缺乏有效的免疫保护。
3. 对消化系统的依赖性高:初生仔猪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乳汁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
在最初的一周内,仔猪主要依赖母乳,需要保持足够的哺乳次数和母猪乳汁的充足供应。
4.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弱:由于出生后马上即要面临全新的环境,初生仔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压力,从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1. 保持温暖的环境:考虑到初生仔猪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养殖户需要确保仔猪出生后有一个温暖舒适的生长环境,可以通过提供保温灯或者加设保温设备来保持合适的温度。
2. 加强母猪的管理:母猪的健康状况对初生仔猪的发育至关重要。
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饲料配给和良好的饮水条件能够保证母猪产出健康的乳汁,从而保障初生仔猪的生长。
3. 提供合适的饲料:仔猪出生后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摄取足够的母乳来满足营养需求。
养殖户需要确保母猪产乳量充足,提供合适的饲料,增加母猪的产奶能力,并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来促进初生仔猪的生长发育。
4. 加强疾病防控:考虑到初生仔猪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养殖户需要加强场内环境的消毒和杀菌工作,防止病原菌的感染。
对母猪和初生仔猪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增加其免疫力,保障仔猪的健康发育。
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

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
仔猪阶段是猪生长阶段的重中之重,了解仔猪的生理特点及仔猪料的特性极其重要。
仔猪在断奶前吃料很少,此时饲料以甜味为主,21天~42天由于仔猪胃酸呈酸性,所以饲料以酸味为主;42天~60天胃酸呈中性,所以饲料要求不酸不甜。
21天断奶后至42天是猪最艰难的时期,这时由于离开母猪,饲料也由液体为主变为固体,体重不升反降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主要是换料、应激引起的拉稀,甚至拉稀造成的掉膘。
拉稀一次三天不长,掉膘0.5斤到恢复到正常生长需七天时间。
要达到正常的生长速度,需突破以下五大屏障:
1嘴:饲料要求膨化,入口即化,便于消化吸;
2胃:按以上要求,不同日龄要有不同口味的饲料,42天以后仔猪的消化等系统逐步完善,胃酸呈中性不要加酸,此阶段猪有与生俱来的对酸的敏感,影响采食量;
3小肠:此时小肠绒毛没有发育完善,饲料中要含有促进小肠绒毛生长的营养;4大肠:维持大肠中微生物的活性,使微生物能对未吸收完全的养分进一步吸收利用;
5直肠:保持直肠强有力的动力,避免便秘、出血。
突破以上五大屏障就能避免拉稀及拉稀造成的掉膘,发挥猪的最大生长潜力。
仅供参考!!。
仔猪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点

仔猪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
一般仔猪出生体重在l公斤左右,10日龄时体重较初生重大2.1倍;1月龄时,体重较初生重大5-6倍;到2月龄时,则可达到10-15倍。
仔猪物质代谢旺盛。
一般20日龄仔猪,每公斤体重沉积蛋白质9~l4克,相当于成年母猪的3倍。
矿物质代谢强度也比成年猪高,如每公斤增重中约含钙7-9克、磷4-5克。
因此,为满足其营养需要,应供给全价的平衡日粮。
2.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
仔猪初生时胃仅5-8克,可容纳乳汁25-50克;20日龄时仅重35克。
胃内仅含有凝乳酶,而唾液和蛋白酶只为成年猪的1/3-1/4。
同时,胃底腺不发达,不分泌盐酸,因此,胃蛋白酶不能被激活而不能消化蛋白质,尤其是植物性蛋白。
此时只有肠腺发育较完全,故食物主要在小肠内消化。
由于仔猪胃和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缺乏条件反射性的胃液分泌,只有食物进入胃内直接刺激胃壁后才分泌少量胃液。
随着年龄增长和采食植物性饲料,胃内盐酸的分泌量不断增多。
35-40日龄时,胃蛋白酶才表现出消化能力,仔猪可以较多地消化利用植物性饲料。
2.5-3月龄时,盐酸的浓度接近成年猪的水平。
食物通过仔猪消化道的速度较快。
如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时间:15日龄时为6.5小时,30日龄为3-5小时,60日龄为1.6-1.9小时。
当然,饲
1。
了解仔猪的生理特点

了解仔猪的生理特点核心提示:通常将出生到20千克的猪称为仔猪,仔猪阶段是猪生长发育和养猪生产的重要阶段,仔猪阶段在消化生理、养分代谢和体温调节的特点都有其特点,这些特点是仔猪营养需要和饲养技术独特性的重要机制,也是仔猪营养性紊乱的基本原因。
仔猪的消化器官在胚胎期虽已形成,但结构和机能却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 消化生理(1)胃肠重量轻、容积小初生时胃的重量约4-8克,仅为成年猪胃重的1%左右。
初生胃只能容纳25-40克食物,到20日龄时,胃重增长到35克左右,容积扩大3-4倍,约50千克体重后,才接近成年胃的重量。
肠道的变化规律类似,初生时小肠重仅20克左右,约为成年猪小肠重的1.5%。
大肠在哺乳期容积只有30-40ml/kg体重,断奶后迅速增加到90-100ml。
(2)酶系发育不完善初生仔猪乳糖酶活性很高,分泌量在2-3周龄达到高峰,以后渐降,4-5周龄降到低限。
初生时碳水化合物分解酶的活性很低。
蔗糖酶、果糖酶和麦芽糖酶的活性到1-2周后开始增强,而淀粉酶活性在3-4周时达到高峰。
因此,仔猪特别是早期断奶仔猪对非乳饲料的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很差。
蛋白分解酶中,凝乳酶在初生时活性较高,1-2周龄达到高峰,以后随日龄增加而下降,其他蛋白酶活性很低。
如胃蛋白酶,初生时活性仅为成年猪的1/3-1/4,8周龄后数量和活性急剧增加。
胰蛋白酶分泌量在3-4周龄时才迅速增加,到10周龄时总胰蛋白酶活性为初生时的33.8倍。
蛋白分解酶的这一状况决定了早期断奶仔猪对植物饲料蛋白不能很好消化,日粮蛋白质只能以乳蛋白等动物蛋白为主。
至于脂肪分解酶,其活性在出生时就比较高,同时胆汁分泌也较旺盛。
在3-4周时,脂肪酶和胆汁分泌迅速增高,一直保持到6-7周龄。
因此,仔猪对以乳化状态存在的母乳中的脂肪消化率高,而对日粮中添加的长链脂肪利用较差。
(3)胃肠酸性低:出生仔猪胃酸分泌量低,且缺乏游离盐酸,一般从20天开始才有少量游离盐酸出现,以后随年龄增加。
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方法

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方法一、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1. 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因此,在饲养初生仔猪时,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以保持其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2. 免疫力低下:初生仔猪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较弱。
因此,在饲养初生仔猪时,需要进行及时的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以提高其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3. 消化功能不完善:初生仔猪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消化功能较弱。
因此,在饲养初生仔猪时,需要选择易消化的饲料,适当添加消化酶和益生菌,以促进其消化吸收。
4. 对外界刺激敏感:初生仔猪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容易受到惊吓或压力的影响。
因此,在饲养初生仔猪时,需要提供安静、干净、舒适的环境,避免过度的人员和动物接触,以减少其受到的刺激。
二、饲养管理方法1. 温度管理:初生仔猪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环境温度在32-34摄氏度之间。
饲养者可以通过使用保温设备、调节空气流通和加强保温措施等方式,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
2. 饮水管理:初生仔猪饮水量较小,一般以母乳为主。
饲养者可以设置饮水器或提供小碗,确保饮水器或小碗的高度适宜,方便初生仔猪饮水。
3. 饲料管理:初生仔猪的饲料需求量较小,一般以母乳为主。
饲养者可以适当添加易消化的饲料,如糊状饲料、糖水等,以满足初生仔猪的营养需求。
4. 疫病预防:初生仔猪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饲养者应及时接种疫苗,进行预防措施,如定期消毒、饲喂抗生素等,以提高初生仔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5. 环境管理:初生仔猪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提供安静、干净、舒适的环境。
饲养者应定期清理饲养场的粪便和杂物,确保环境卫生,避免引起初生仔猪的感染和疾病。
6. 健康监测:饲养者应定期观察初生仔猪的健康状况,如食欲、精神状态、体重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以保证初生仔猪的健康成长。
7. 疾病治疗:如果初生仔猪出现疾病症状,饲养者应及时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消炎药等药物,以防止疾病的扩散和恶化。
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腹泻的原因分析

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腹泻的原因分析一、仔猪生理特点1.消化机能不完善:仔猪的消化器官在机构和机能上都不完善,胃容积小,故要多次哺乳(自由采食)。
2.消化酶系统发育较差:胃中的消化酶主要是凝乳酶和胃蛋白酶。
3.胃肠运动机能微弱,胃排空速度快。
初生仔猪胃运动微弱无静止期,随日龄增加,胃运动逐渐呈运动和静止的节律性变化,到2-3个月龄时接近成年猪水平。
仔猪胃排空的特点是速度快,随年龄的增长而减慢。
食物进入胃后完全排空的时间在3—15日龄时为1.5h,1月龄为3—5h,2月龄为16-19h。
饲料种类和形态影响食物在消化道的通过速度。
如30日龄饲喂人工乳时食糜通过时间为12h,而饲喂大豆蛋白时为24h,使用颗粒料时为25.3h,而粉料为47.8h。
4.物质代谢旺盛:对饲粮品质要求高,对营养不全反应敏感。
5.长势强:仔猪阶段是生长强度最大的时期。
6.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内能源物质储备有限,需注意保温。
——成年猪正常体温:38.5℃——初生仔猪体温比成年猪高1℃——临界温度(物理调节:化学调节)为35℃;7.对周围反应能力差:易被压死,冻死。
8.缺乏先天免疫力,抵抗疾病能力差。
二、仔猪腹泻原因分析仔猪腹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生理、环境、疾病和管理等因素。
1.病理性腹泻(1)细菌性腹泻: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圆环病毒等引起的仔猪腹泻,如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增生性回肠炎等。
(2)病毒性腹泻:由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的腹泻,如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猪瘟、伪狂犬病等。
(3)寄生虫性腹泻:以球虫、蛔虫引起的较为常见,一般呈慢性经过,通常伴有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难、贫血等症状,有的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或有体温升高。
病猪发育不良,衰竭死亡或成为“僵猪”。
(4)由母猪产后综合症引起的腹泻,如低血糖症等。
2.生理性腹泻(1)免疫抑制新生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力。
只有从初乳中获取免疫球蛋白才能初步建立免疫能力。
乳猪的营养结构和特点

乳猪的营养结构和特点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乳猪的生理特点•乳猪的营养需求•乳猪的饲料种类和特点•乳猪的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乳猪的营养结构和健康状况的关系•实际案例分析乳猪的生理特点01CATALOGUE乳猪的消化系统在出生后逐渐发育成熟,从出生时的简单消化器官逐渐发育为成年猪的复杂消化系统。
乳猪的肠道菌群在出生后逐渐建立,对乳猪的消化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肠道菌群消化系统发育乳猪的免疫系统在出生后逐渐发育成熟,对疾病的抵抗力逐渐增强。
免疫系统发育乳猪通过母乳获得母源抗体,对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母源抗体乳猪生长速度较快,对营养需求较高。
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温度要求高乳猪代谢旺盛,对能量需求较高。
乳猪对温度要求较高,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以维持健康生长。
030201乳猪的生长发育特点乳猪的营养需求02CATALOGUE能量需求乳猪的能量需求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这些能量来源能够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促进乳猪的生长发育。
乳猪的能量需求会随着体重和生长阶段的增加而变化。
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乳猪制定相应的饲料配方,以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能量。
乳猪需要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支持生长和发育。
这些蛋白质应该来自鱼粉、豆粕、肉骨粉等优质蛋白质来源。
不同生长阶段的乳猪需要不同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
因此,需要根据乳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来调整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
蛋白质需求脂肪需求乳猪需要适量的脂肪来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
这些脂肪应该来自植物油、动物脂肪、鱼油等来源。
不同生长阶段的乳猪需要不同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
因此,需要根据乳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来调整饲料中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
乳猪需要各种矿物质来支持骨骼、肌肉、神经等组织的发育。
这些矿物质包括钙、磷、镁、铁、锌等。
不同生长阶段的乳猪需要不同的矿物质含量。
因此,需要根据乳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来调整饲料中的矿物质含量。
乳猪需要各种维生素来支持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视力等组织的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猪和仔猪的八大生理特点
一、容易受寒:
出生乳猪的血糖含量少,产热能力低;
出生乳猪体毛稀少,皮下脂肪薄,防寒能力差;
出生乳猪的体表面积与体积比最大,极易丧失体热,如果防寒措施不当,出生乳猪极易受寒。
二、对疾病抵抗能力低
母猪子宫内是一个无菌环境,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没有建立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免疫力),这种状况可一直持续到六周龄。
如果乳猪舍中清洁消毒不彻底,存在大量的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对初生乳猪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三、初生乳猪能量蓄积少
初生乳猪从母体带出来的营养少,以血糖为例,仅够维持乳猪数小时的需要,而且乳猪的体脂肪蓄存有限,不可能长时间为乳猪提供能量,在寒冷环境中又不能及时哺乳的情况下,乳猪很容易出现由于饥饿造成的死亡。
四、反应差、行动不灵活
初生乳猪的四肢乏力,行动不灵活,特别是出生体重小的猪,这些猪如果未得到特别的照顾,容易被母猪压死。
五、缺铁质和水
母猪乳汁不能为乳猪的生长提供足够的铁质和水,这两种营养物质必须通过其他途径予以补充,否则会造成乳猪的生长发育不良,出现所
谓的"僵猪"。
六、生长速度快
乳猪阶段的生长速度(日增重/体重)最大,在周龄以后,母猪乳汁的产量开始下降,母乳所能提供的营养物质不再满足乳猪的生长需要,如果不采取早期(7日龄)开始补饲乳猪料,乳猪的生长就会因为营养不而受到限制。
七、对植物性饲料的消化能力差
乳猪在3周前对植物性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很低,而3周后又必须对乳猪补充饲料以满足生长对营养的需要,如果没有采取早期补饲的方法来提高乳猪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化能力,乳猪断奶后采食的饲料中大量的营养就不可能再小肠中被消化吸收,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到大肠中,为大肠中细菌的繁殖提供良好的条件。
大肠中细菌的大量繁殖是造成乳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八、乳猪的断奶应激
乳猪断奶时受到多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乳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强,对饲料营养成分消化不良以及心理影响等。
如果断奶工作做的不好,很容易出现乳猪的断奶后生长停滞,甚至发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