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_光线和色彩讲述
《视听语言》第2章_画面元素_04灯光与色彩

2.辅光:
辅光也称为补光,是在主光的暗面补充亮度的光源,作用是削弱主光 的死黑阴影区域,平衡亮度,辅助造型。辅光的角度往往区别于主光 的角度,常使用散射光来制造柔和的光照。
在室外拍摄中,辅光一般会使用反光板来实现。在室内拍摄时,辅光 一般都会使用柔光灯或者柔光罩。
辅光布设要点: 1.亮度与柔度一定要低于主光,避免光照的主次不分。 2.辅光的数量不一定唯一,在拍摄中会根据实际需要设定。辅光的照 明工具也不唯一,反光板、反光罩、柔光罩等等都可以使用。 3.辅光的核心是平衡亮度消除死黑让画面更加生动丰富,在暗部造型 方面其着重要作用,应注意暗部形态与明暗交界线的位置。
正光
侧光
背光
顶光
底光
1.正光: 也称为顺光。光线来自被摄物体的正 面,根据其角度的高低还可细分为平 射顺光、高位顺光和低位顺光。 正光的有点是照明均匀、阴影少,能 柔和地表现凹凸结构。但是缺点也在 于立体感较弱,明暗与层次感小,因 此正光也被称为平光。 正光位常用于肖像、新闻摄影中。
油画肖像中使用的正光
• 汉尼拔博士与克拉瑞斯的两次会面(1991,沉默的羔羊)
布光案例分析:
• 超脱与写意(2011,生命之树)
布光案例分析:
• 风格化的灯光表现,灯光成为角色(1993,霸王别姬)
影调:
灯光元素对画面表现的直接影响就是影调。影调又称基调或者调 子,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等关系。影调是镜头画面表述 的专业用语与拉片分析的专业词汇,需要熟悉。
侧光斱向来自被摄物体的侧面根据具体斱向的变化又可分为正侧光前正侧光的斱向不拍摄斱向基本成90度夹角正侧光下被摄物的受光面不背光面几乎均等有助于表现特殊主题和情境下的人物角色
第二章
画面元素
视听语言(包含各自的含义与作用)

视听语言主要从光线、色彩、构图、蒙太奇、长镜头、声音、镜头的运动、景别、镜头的角度等方面记录景别(大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远景含义:摄取远距离人物和景物,表现广阔深远景象的电影画面。
功能:1.开篇时,展现宏大的空间环境,用来说明地形,表示事件发生的地点和地理环境,用来烘托整个影片的氛围,表现规模宏大的人物活动。
2.结尾时,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远离情节的视觉感受,给观众留下思考与回味的空间。
3.显示人物的渺小,展示人物的处境。
常用于史诗电影中,西部片、战争片、历史片等。
全景(描述性、客观性)含义:拍摄人物全身形象或者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功能:展示角色之间的位置关系,介绍场景。
中景(叙事性)含义:拍摄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或者局部环境的电影镜头。
功能;展示角色之间的交流,交代角色之间的关系。
中景可以用来做说明性镜头、延续运动或者对话镜头。
近景含义:拍摄人物胸部以上或者物体局部的电影画面。
功能;1.人物上,通过脸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刻画角色的内心活动2.物体局部上,拉近了观众与表现主体之间的距离,更容易感染观众情绪特写含义:拍摄人物脸部或者放大物体某个局部的电影画面。
功能:1.突出、强调2.展示人物的心灵景观(世界)3.象征意义特写展示事物关键部分或细节,特写镜头强化细节与特征的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形成某一段落的视觉重复力度;特写在表达复杂的整体行为动作时,常用局部的特写镜头表现动作的细节并结合全景画面表现整体行为。
角度(鸟瞰角度、俯角、平视角度、仰角、倾斜角度)鸟瞰角度含义:直接从被摄物正上方往下拍作用:观众站在神的角度,镜头下的人物更显卑微与无助。
空中的俯拍镜头给人以辽阔的感受。
在战争片中会大量采用,鸟瞰整个战场,展现酷烈又壮观的场面。
俯角含义:自上而下拍摄主体,使被摄体显的渺小和赢弱作用:凸显环境,使环境看起来可以吞噬角色,减少被摄物的重要性,使人物显得无害与卑微。
平视角度含义:摄影机和被摄体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拍摄。
视听语言-光线和色彩分析PPT课件

视听语言
光是影像造型元素中的核心元素。
电影的叙事构成中,对于人物塑造中的形体、动作、服装、化妆、光 线等都可以形成独特的镜头语言,但光线更具有视觉的外在性。
.
17
光线与造型
一、光位:决定物体造型形状的主要因素 1、正面光又称为质感光、色彩光 不能完展示出影像的外形和纹理,其结果是使物体看起来像平面效果。 能帮助隐藏皱纹与瑕疵,因此经常用在人物肖像与产品的摄影
主光决定形 副光决定神 主光决定效果 副光决定感觉
.
37
色彩的理解
色彩是看得见的能量
——鲁塞尔
.
38
人眼的色彩感知机理
一、人眼的感色系统 视网膜中的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 “感色纤维间联结的设想”。
.
39
色彩感觉的三种基本特征
二、色彩感觉的三种基本特征 人眼的彩色视觉有三种基本特征,每一种特征既能从色光的客观刺激
反差取决于两个因素:光的性质、光的比值
光的性质也叫光源性质,它分为直射光、漫反射光两种
.
30
光线与影调
人工光线与自然光线。
.
31
光线与影调
A、直射光:硬光、男人光
可以是自然光,也可以是人工光(聚光灯)
光效:有明显的投射方向——形成明显的亮暗反差、强烈的视觉起伏 感,物体显得坚硬沉重粗糙,人物显得坚强、有力量,性格豪爽、粗 犷
光
.
1
光是什么
光,是能够作用与人们的视网膜,刺激视神经引起视觉感受的电磁辐 射。
.
2
.
3
物体色
物体色是由投射光和它自身的表面两个因素决定的。
.
4
.
5
光线的基本作用
1、完成曝光,实现影像的确立; 2、控制画面亮度和反差,形成明暗影调位置; 3、确定场景气氛; 4、突出强调人、景、物的造型特点; 5、为影片确立视觉基调; 6、协调画面的构图。
视听语言光线和色彩分析共56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视听语言光线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影视视听语言3(色彩、光线、影调)

《站台》中正是通过自然光效,让两个人的爱在阳光下暴露无疑,以此来说明两个人爱的纯粹、本真,可惜的是两个人在那样的年代下无法自由恋爱,要受到政策和政府的管制。
《钢的琴》中运用戏剧光效的拍摄方式来展现陈桂林偷琴时被发现的无奈,通过此种拍摄方式,将主人公对于梦想的追求和责任的担当得以戏剧化地表现,展现了那个时代小人物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哲学。
暖色调
冷色调
颜色的象征寓意
添加标题
红色——热烈、喜悦、勇敢、斗争
添加标题
黄色——醒目、庄重、高贵、光辉
添加标题
蓝色——安静、深远、幽清、阴郁
添加标题
绿色——生意、健康、活泼、平和
添加标题
白色——清洁、坦率、朴素、单调
添加标题
紫色——柔和、幽婉、华贵、娴静
添加标题
品红——秀丽、鲜艳、飘逸、悦目
添加标题
《站台》采用中间调的影调方式,贾樟柯擅长于将电影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故事中的画面常常以自然的光效为主,影调方式偏向于中间,更加客观、理性。
《盗梦空间》采用低调的影调方式,给人一种暗虚、模糊不清、阴暗的感觉。制造出来恐怖的感觉。
以光的反差:
软调:明暗对比弱,反差小,画面质感强,表现细腻、温柔,色彩和谐,常用于抒情、压抑、恐怖的气氛。 硬调:明暗对比强,反差大,色彩对比强烈。常用来表示梦境、梦幻、幻觉。 中间调:明暗分布比较均匀,反差适中。
影调的整体风格和局部对比:
整体风格:大多影片都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影调风格。 局部对比: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突出一定的情结。
《大红灯笼高高挂》:颂莲衣服色彩的变化,素白-碎花-紫红-大红-蓝色-白色,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变化,塑造了人物形象。
色彩的功能
《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始,颂莲白衫黑裙的学生装束设计,以此来说明颂莲的“纯真”:还未收到封建思想的侵蚀和“同化”。
《视听语言色彩》PPT课件

暖 所有含有红色的颜色都能表现温暖的感 觉。此种色彩本质上不同于表现热的色 彩,是因为添加了不同程度的黄色,像 红橙色、橙色和黄橙色都是红、黄二色 的混合体,所以,可表达出情感的范围 也相对扩大不少。温暖的色彩让人觉得 受到欢迎并感到舒适、自然。
凉 表现凉爽的色彩是以蓝色为基础。之 所以不同于表现冷的色彩,是因为加 入了黄色而产生黄绿色、绿色、和蓝 绿色。在大自然里,我们常可以看到 青蓝和翠绿色彩。就像春回大地,此 种色彩使人有焕然一新的感觉。除了 镇定、平静的功效,这些色调还提供 了深邃、舒适的感觉,就像徜徉在热 带清凉的潭水中。
热 热是用色相环上完全的纯红来表现。纯红 具有最强烈的红度。表现热的色彩会向外 辐射,并且引人注目;因此,红色常常用 在党和国家重大节日的电视节目中。此种 色彩,强烈、积极又具震撼效果,并且似 乎不安于规格内,蠢蠢欲动、蓄势待发。 所以,此种色彩对人影响颇巨。
冷 冷是用纯蓝来表现。鲜艳的蓝有命令、强 势的意味。表现冷的色彩会让人想起冰和 雪。蓝、绿和蓝绿色所激起的情感就和表 示热的色彩所激发的情感完全不同。冷冷 的蓝抑制新陈代谢,令人冷静沉着。当这 两个冷、热色系并排在一块儿时,就会像 那熊熊烈火和万马奔腾的雪崩摄人心魄。
3、色彩纯度:也称色彩的饱和度。通常是指色 彩的鲜艳程度。三原色的彩度最高,无彩色的 彩度为0。
在色彩当中,某一种颜色的消色成分(即黑、白、灰)越多,该色彩就越不饱和, 越不鲜艳,也就是说该色彩的纯度越低;相反,消色成分越少,色彩就越饱和, 越鲜艳,纯度也就越高。
七、色彩特质
色彩的特质和特性指的是色彩和色彩组合 所能引发的特定情绪反映。
淡 淡雅的色彩是最柔和的粉彩,组合成分 中至少要含有65%的白色,具有松散的 效果,经常用来表现柔和浪漫,具有缓 和、镇静的效果。淡雅的色彩高雅、柔 和。例如:象牙白、浅蓝、粉红等色。 柔和的曙光轻轻地打在云彩上,或是早 上弥漫着淡紫色的薄雾,都可让我们找 到淡雅的色彩。
考研笔记,最全的视听语言(下)

视听语言•分类:•1、按光源划分:•①自然光:阳光、天空光的照明;•②人工光:灯光的照明。
•2、按光线的性质划分:•①散射光(软光);•②直射光(硬光);•3、按造型的性质划分:•①主光:•A、照明被摄物的主要光线,它决定着该场景中的总的照明的格局;•B、多用硬光,并且它使被摄物有明显的阴影;•3、按造型的性质划分:•②副光:•A、它是辅助主光的光线,它主要用来对主光照明被摄物所产生的明显的阴影提供适当的照明,(注意不应把阴影全部消除,还应使被摄物的阴影部分有一定的造型效果)。
•B、多用软光(散射光)。
•4、按光位划分:•①顺光(正面光)• 优点:被摄体受光均匀,景物没有阴影,色彩饱和,能表现丰富的 色彩效果。
• 缺点:呆板,无变化。
•②侧光:电影中最常用的照明方法。
• 这种方法照明,使被摄物富有层次感。
•③背光:又称逆光,来自被拍摄物的背后。
(剪影)• 强烈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突出,可怕;• 柔弱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神秘动人。
•④顶光:光源来自被摄体的上方。
• 往往会使被摄对象丑化。
•⑤脚光:光源来自被摄体的下方。
• 往往会使被摄对象显得残暴。
•光线语言•光线构成了塑造银幕空间的重要手段。
•不同照度的光线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不同的作用。
•由光线所形成的明暗、阴影暗示人物、事件的性质。
•1935年,《浮华世界》又译(名利场),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的出现。
从而使色彩真正作为一种元素、手段、风格进入了银幕的世界。
•(一)属性•1,色相• 即色的属相,指色与色之间的主要区别,这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又称色别。
• 从光学意义上讲,色相的特征决定于光源的光谱组成以及有色物体表面反射的各波长辐射的比值对人眼所产生的感觉。
人的眼睛可以分辨出约180种不同色相的颜色。
大致可以分为:配不出来的。
不同比例混合调配产生的颜色。
如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
•复色:也叫“三次色”。
灯光与色彩 编导 视听语言

❖ 在《辛德勒名单》中,斯皮尔伯格大胆使用黑白影像讲述故 事,但在其中犹太人惨遭纳粹屠杀的一场,他别出心裁的使 红衣小女孩的一点红色得以显现,犹如一个试图跨越战争之 河的希望,时隐时现。
❖ 侧面光 指侧面水平方向的光源。侧面光与正面光 的效应相反,加强侧面光,可以加深空间的深度感、 立体感,因此被称为“立体光”。在拍摄人像,侧 面光有助于把人像刻画的更生动。
❖ 逆光 指背面水平方向的光源。逆光也称 “轮廓光”,如果只有逆光,我们就可以看 到被摄对象的剪影效果。
❖ 垂直方向的平角光,如果同时也是正面的光源,那 么它的效果等同于正面光,可以把人脸扁平化。
❖ 光的主次。
在一个固定的构图中,一般只允许存在一个中 心光源所形成的照明系统和影调结构。在这 个系统中,来自其他方向的辅助光的亮度, 不能超过主光,不能破坏主光产生的影调结 构。辅助光的亮度与方向,必须以中心光源 的影调结构为依据。
❖ 根据光的主次可以分为:
1、主光:是居于主题地位的光线,决定照明系 统的总体格局,多使用硬光。
❖ 经典的好莱坞电影制作,每个镜头至少有三个光 源——主光、补光及逆光。这样的布光系统就是 “三点布光”。
❖ 主光:首先把主光源放在被摄主体的前面,与主体 形成一定的角度。
❖ 补光:在主光源造成的阴影一侧位置布置补光,部 分的清除主光投射下得阴影。
❖ 逆光:在光源放在被摄主体的后面,使主体看起来 轮廓清晰、富有立体感。
❖ 影片结局,小女孩把莱昂的这盆绿色盆栽种在校园 的草坪上,象征着这种希望和勇气在这个本已绝望 的小姑娘的内心悄悄蔓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是什么
光,是能够作用与人们的视网膜,刺激视神经引起视觉感受的电磁辐 射。
物体色
物体色是由投射光和它自身的表面两个因素决定的。
光线的基本作用
1、完成曝光,实现影像的确立; 2、控制画面亮度和反差,形成明暗影调位置; 3、确定场景气氛; 4、突出强调人、景、物的造型特点; 5、为影片确立视觉基调; 6、协调画面的构图。
光线与影调
A、直射光:硬光、男人光
可以是自然光,也可以是人工光(聚光灯)
光效:有明显的投射方向——形成明显的亮暗反差、强烈的视觉起伏 感,物体显得坚硬沉重粗糙,人物显得坚强、有力量,性格豪爽、粗 犷
光线与影调
B、漫反射光:散射光、软光、女性光 可以是阴雨天气光、也可以用散光灯 光效:没有明显的投射方向、物体亮度均匀、反差平和、视觉起伏平
4、逆光
大多时候图像是生动有力的黑色与光亮的部分共存。对于在阴影中勾 画出物体的外形明亮轮廓的出现是非常有用的。逆光的另一种特点是 它能很好展示出透明,半透明属性以及表现出沿着明亮的明缘的细节 或纹理。对于表现富有戏剧性的图像这种光是非常冲击力 。
5、下方光位:下亮上暗、反常。
因为在这种照明下通常看到的阴影是颠倒的,所以即使是非常熟悉的 事物也会产生一种怪异的景像。
对应的心理学概念是明度。 在电影电视中,亮度表示图像的明暗程度。
色调
色调是人眼彩色视觉的第二种特征,从物理学概念的角度称为波长, 与波长相对应的心理学概念是色调,它反映色彩的类别。
色彩
形状的作用——传递信息 色彩的作用——传递情绪 A、长波色,暖色 B、短波色,冷色
光线与影调
红色:热烈、温暖、旺盛、朝气、吉祥 黄色:愉快、明快、浪漫、充实、成熟 蓝色:冰冷、冷漠、深沉、神秘、压抑 浅蓝:凉爽、清新、淡雅 绿色:舒适、温柔、平和、宁静、自然 黑色:沉重、恐怖、死亡、凶兆、严肃 白色:纯洁、神圣、高贵、病态、死亡
色彩的作用
1、人物心理的情绪外化 2、由色彩传达影片内在主旨的总倾向 3、色彩在镜头里体现的绘画特性 4、色彩的象征作用
光线与影调
二、表现情绪的章法: 1、介入一组人物的情绪当中 2、确定这种情绪适应的占统制地位的颜色
光线与影调
3、内部色块法,其他颜色向基本颜色靠拢 4、要与众不同,就需要用颜色的对比 在电影中,在技术上往往使用滤色镜、加色光等等方式完成,在艺术
缓、物体显得柔软轻盈,质感细腻。
突出原则
在一个群体当中,谁最亮,谁最突出
三原则: 1、从背景中突出人物
2、从群体中突出主体
3、从整体中突出局部
营造情绪气氛
一、情绪类别 A、明亮的光线使人兴奋——亮调、高调 明亮的影调表达兴奋的情绪 B、低暗的光线使人压抑——低调、暗调 低暗的影调表达压抑的情绪
使用法则
控制亮部出气氛 控制暗部出密度 控制天空出气氛 控制地面出密度 控制照度出气氛 控制亮度出密度
使用法则
主光决定形 副光决定神 主光决定效果 副光决定感觉
色彩的理解
色彩是看得见的能量
——鲁塞尔
人眼的色彩感知机理
一、人眼的感色系统 视网膜中的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 “感色纤维间联结的设想”。
光线与影调
2、侧面光:轮廓线条、层次,可表现场面重大、人物众多
以很好的表现出物体的轮廓形态、纹理及立体感。明暗关系明显和对 比强烈。
3、顶光:骷髅、恐怖、狰狞、丑化、魔鬼
隐藏在这阴影底下的大部分形状会给人一种神秘的气氛。
比如人直接站在强光下面他的眼睛将形成一个黑色的孔因为他们的眼 窝全部都在阴影中。
光线的作用
1、完成曝光,实现影像的确立; 卤化银的化学反应。 易燃,不易保存。
光线的作用
2、控制画面亮度和反差,形成明暗影调位置; 光线通过曝光形成了非常有序、有目的的影调关系和层次效果。
什么是影调
影调是景物的明暗关系表现在影象上的明暗层次,是构成影象的基本 因素。是造型处理、画面构图、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表现手段。
色彩+人 服装、化装色彩象征
色彩+物 象征符号
局部象征(段落层面) 色彩场景空间
两极色彩对比
电影的叙事构成中,对于人物塑造中的形体、动作、服装、化妆、光 线等都可以形成独特的镜头语言,但光线更具有视觉的外在性。
光线与造型
一、光位:决定物体造型形状的主要因素 1、正面光又称为质感光、色彩光 不能完展示出影像的外形和纹理,其结果是使物体看起来像平面效果。 能帮助隐藏皱纹与瑕疵,因此经常用在人物肖像与产品的摄影
上往往加上一个物体。
光线与影调
三、色彩与象征
黑格尔明确告诉我们,象征一般由两种因素组成, 一个是意义,一个是意义的表现。色彩本身有一 种意义——这是由于色彩的物理属性决定的。但 色彩本身以外还有一种意义,那就是色彩的象征 意义。即:象征必须超越自身的意义。
光线与影调
象征的分类
小类1
小类2
独立象征(句子层面)
色彩感觉的三种基本特征
二、色彩感觉的三种基本特征 人眼的彩色视觉有三种基本特征,每一种特征既能从色光的客观刺激
方面进行定量,也可以从观察者的主观感觉方面来描述。 前者称为物理学概念,后者称为心理学概念。
明度
在物理学中,光的强度是采用亮度的概念来表示的。 无论光包含何种光谱成份,都可以用亮度来进行定量分析,与亮度相
光线的作用
2、确定场景气氛; 场景光线气氛效果,决定了全片叙事的形象和风格体现。 空间气氛:地域和地点 时间气氛:季节和时刻 情绪气氛:类别和强度
光线与影调
4、突出强调人、景、物的造型特点; 5、为影片确立视觉基调; 6、协调画面的构图;
视听语言
光是影像造型元素中的核心元素。
造型力度通过面积和影调来反映。
影片的视觉基调,不是影片中某几场戏的光线处理好坏,而是全片的 光线设计,要有统一感。
光线与影调
二、影调:整体亮度:深浅、轻重
反差:大—重—强大Fra bibliotek小—轻—弱小
反差取决于两个因素:光的性质、光的比值
光的性质也叫光源性质,它分为直射光、漫反射光两种
光线与影调
人工光线与自然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