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灯光与色彩
合集下载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标准镜头:
又称中焦镜头,能还原人对空间的透视感 受,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
正常变焦: 不带有感情色彩。(情绪符合正 常人认识事物的过程)(举例《三峡好人 》
快速变焦: 比正常速度相对快的速度进行焦 距变化。(造成震惊的效果,尤其由短焦 到长焦的转化,可以猛然引起观众对某个 细节人物的注意。)
慢速变焦:比正常速度相对缓慢的速度进行 焦距变化。(用于表达较舒缓的情绪起伏 与变化)
同一色彩有不同的亮度等级,是物理上光线强度 的现象,与照明强度、大气透视、表面结构关系 等有关。
色值是画面中亮与暗的比例关系,为了方便,我 们可以把它区分为: 高光、低光、中性、极暗、暗、 低暗,以暗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低调(《黄 土地》),以高亮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高调 (《我的父亲母亲》)。
提问同学, 随后讲解 (出现的所有电影都有讲解)
第二节 景深与焦距
景深: 指距离摄影机最近的清晰影像,到距 离摄像机最远的距离。
焦距: 指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简言之 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光线能够清晰聚焦 的那一点距离。
摄影镜头的类型 根据光学镜头的可调和不可调, 分为变焦镜头和定
焦镜头。定焦镜头中, 根据镜头焦距的长短, 分为 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短焦距镜头。 得到同样景别的画面, 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 和 被摄主体的距离不同。同样的中景画面, 长焦镜头 离被摄物最远, 其次是标准镜头, 最近的是短焦 (广角)镜头。 焦距越长, 视角范围越小, 画面清晰的范围越小, 背 景越虚;而焦距越短, 视角范围越大, 画面背景越 实。(配合举例讲解)
由色彩传达影片内在主旨的总倾向 《黄土 地》
色彩在镜头里体现的绘画特性 《呼喊与细 语》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象征作用 《蓝》 延伸和拓展主题 《辛德勒的名单》《贫民
《视听语言》第2章_画面元素_04灯光与色彩

2.辅光:
辅光也称为补光,是在主光的暗面补充亮度的光源,作用是削弱主光 的死黑阴影区域,平衡亮度,辅助造型。辅光的角度往往区别于主光 的角度,常使用散射光来制造柔和的光照。
在室外拍摄中,辅光一般会使用反光板来实现。在室内拍摄时,辅光 一般都会使用柔光灯或者柔光罩。
辅光布设要点: 1.亮度与柔度一定要低于主光,避免光照的主次不分。 2.辅光的数量不一定唯一,在拍摄中会根据实际需要设定。辅光的照 明工具也不唯一,反光板、反光罩、柔光罩等等都可以使用。 3.辅光的核心是平衡亮度消除死黑让画面更加生动丰富,在暗部造型 方面其着重要作用,应注意暗部形态与明暗交界线的位置。
正光
侧光
背光
顶光
底光
1.正光: 也称为顺光。光线来自被摄物体的正 面,根据其角度的高低还可细分为平 射顺光、高位顺光和低位顺光。 正光的有点是照明均匀、阴影少,能 柔和地表现凹凸结构。但是缺点也在 于立体感较弱,明暗与层次感小,因 此正光也被称为平光。 正光位常用于肖像、新闻摄影中。
油画肖像中使用的正光
• 汉尼拔博士与克拉瑞斯的两次会面(1991,沉默的羔羊)
布光案例分析:
• 超脱与写意(2011,生命之树)
布光案例分析:
• 风格化的灯光表现,灯光成为角色(1993,霸王别姬)
影调:
灯光元素对画面表现的直接影响就是影调。影调又称基调或者调 子,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等关系。影调是镜头画面表述 的专业用语与拉片分析的专业词汇,需要熟悉。
侧光斱向来自被摄物体的侧面根据具体斱向的变化又可分为正侧光前正侧光的斱向不拍摄斱向基本成90度夹角正侧光下被摄物的受光面不背光面几乎均等有助于表现特殊主题和情境下的人物角色
第二章
画面元素
视听语言 光线 色彩

2、光的类型及画面造型特点
(1)、按光源划分: ①、自然光
主要来自太阳和天光,亮度强、范围广而均匀,色温也比较一致。随着时间、 天气的变化,自然光效会不同。早晨和傍晚太阳的位置比较低,光线柔和,中 午的太阳位置比较高,强度大,画面比较凌厉,明暗的对比度较大。晴天主要 以直射光为主,阴天、雨、雪天气则主要以散射光为主。
常被用于表现被殴打后的角色、饱饮而归的醉汉、正被强暴的妇女、刚刚遭到 重大事业打击的工作者等等
三、焦距与景深
1、焦距
(1)、概念:
即焦点距离,指光学透镜的中央点至焦点之间的距离。 衍伸概念:
变焦:焦点和焦距的相应调整 对焦:调整焦点,使被摄物位于焦距内,成像清晰
失焦:被摄物偏离出焦距以外,成像模糊
(2)、侧面角度 分为正侧面角度和斜侧面角度 ①、正侧面角度: 摄影机在被摄物体的正右面或者正左面,在与主体呈90°的位置拍摄。 正侧面角度能够充分呈现主体的正侧轮廓线和动作形态。
②、斜侧面角度 分为前侧面角度和后侧面角度。 前侧面角度是指摄影机在主体正面与侧面之间的任何位置上,拍人像,既能表 现面部特征,又能矫正人物面部缺陷。3/4人面像为经典人像。 后侧面角度是指摄影机出在主体正侧面与背面之间的任何位置。更为疏远,通 常表现人物的不友善。 无论是镜头的前侧面还是后侧面角度,主体的透视感都很强烈,可以增加画面 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东邪西毒》慕容 燕在没有等到黄药 师后的无助。
求助未成主人公坐 在地上,无助的垂 着头。
俯视镜头的极端——鸟瞰
摄影机完全处于被摄主体角色或物体的上方。鸟瞰镜头一般用于拍摄宏大的 场景,表现场面的广阔无垠。
2.视听语言-色彩

42
色调在电影中的作用:
③、表现作者的诗意和浪漫、抒情的色彩
43
色调在电影中的作用:
④、形成影片特殊的风格和韵味
44
2、局部色相
局部色相:画面中某一具体物体的颜色。如一朵红花,一件女人的白裙等等。
局部色相在电影中的作用:
如果说色调的作用主要是烘托气氛,表达作者的情绪和剧中人物的形象、并使影片形成 一种独到的韵味和风格的话,那举,局部色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表现主题斱面。 局部色相在电影中的作用: ①、主题作用 《红高粱》:红盖头、红被、红衣、红对联、红标语…… 《红色沙漠》:红墙、红及其、红木板、红色火焰等
②、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主题 •《日瓦格医生》、《悔悟》:偏蓝的冷色调,体现了红色俄国对人性的极大的压抑。 • 《红高粱》:贯穿到底的那抹红色:大红、鲜红、血红、火红,都怒放出一种浑身的 热气不活力,展现出一种敢爱敢恨、敢作敢为、酣畅淋漓、尽情挥洒人生的态度。
• 《千里走单骑》:大量原生态天空镜头,纯粹清透的湛蓝有一种震人心魄的魅力,延
事;第二,由亍有了色彩上的分隔,使观众在理解故事情节上减轻了压力 ③、一个场景: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场景。
《日瓦格医生》:帕沙和拉拉在小屋的火边,桔黄色的暖色调。全片则
是冷色调。 ④、一个镜头: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镜头。
24
《英雄》的五大颜色构成:白、蓝、红、绿、黑。
25
26
续了一种回归质朴不本真的风格。
41
色调在电影中的作用:
《黄土地》:大量空镜头拍摄无边无际的黄土高原,无蓝色的天和绿色的地,烘托了 人物的命运的隐忍和无奈。当红色腰鼓在无边的黄色中扬起漫天黄尘时,冲破旧生活 的欲望就越发显得激越人心。 黄,代表黄土地和黄土地养育着的人,黄土地既有高能量色彩的展示—早晨的橘黄色, 给人深沉宽容的厚重感,也有着低能量色彩的表现—傍晚时分的灰黑色,给人沉重压 抑的窒息感。 红色一斱面是表现封闭落后买卖性质婚姻的悲剧色彩如新娘的小红鞋,一斱面也是年 轻一代蓬勃的生机及探索自我拯救道路的决心如憨憨的红肚兜。 而黑色在这里表意相对单一,主要表现痛苦、恐惧不绝望,如翠巧新房内粗糙灰黑的 手。 三种色彩有机结合,使影片极富表现力。还有一种颜色 的运用极特殊也极重要,天空的蔚蓝色的出现,影片中 天空总是灰白戒灰蓝,但顾青出场、在求雨时的再次出 场和在延安腰鼓表演后都出现大片蔚蓝的天空,亮度极 高,这是希望的形象化表现,包含着美好的情感和诉求。
视听语言-光线和色彩分析PPT课件

视听语言
光是影像造型元素中的核心元素。
电影的叙事构成中,对于人物塑造中的形体、动作、服装、化妆、光 线等都可以形成独特的镜头语言,但光线更具有视觉的外在性。
.
17
光线与造型
一、光位:决定物体造型形状的主要因素 1、正面光又称为质感光、色彩光 不能完展示出影像的外形和纹理,其结果是使物体看起来像平面效果。 能帮助隐藏皱纹与瑕疵,因此经常用在人物肖像与产品的摄影
主光决定形 副光决定神 主光决定效果 副光决定感觉
.
37
色彩的理解
色彩是看得见的能量
——鲁塞尔
.
38
人眼的色彩感知机理
一、人眼的感色系统 视网膜中的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 “感色纤维间联结的设想”。
.
39
色彩感觉的三种基本特征
二、色彩感觉的三种基本特征 人眼的彩色视觉有三种基本特征,每一种特征既能从色光的客观刺激
反差取决于两个因素:光的性质、光的比值
光的性质也叫光源性质,它分为直射光、漫反射光两种
.
30
光线与影调
人工光线与自然光线。
.
31
光线与影调
A、直射光:硬光、男人光
可以是自然光,也可以是人工光(聚光灯)
光效:有明显的投射方向——形成明显的亮暗反差、强烈的视觉起伏 感,物体显得坚硬沉重粗糙,人物显得坚强、有力量,性格豪爽、粗 犷
光
.
1
光是什么
光,是能够作用与人们的视网膜,刺激视神经引起视觉感受的电磁辐 射。
.
2
.
3
物体色
物体色是由投射光和它自身的表面两个因素决定的。
.
4
.
5
光线的基本作用
1、完成曝光,实现影像的确立; 2、控制画面亮度和反差,形成明暗影调位置; 3、确定场景气氛; 4、突出强调人、景、物的造型特点; 5、为影片确立视觉基调; 6、协调画面的构图。
视听语言8分析

《毕业生》
侧顺光
光源的投射方向和摄影机的拍摄方向成45度 左右角称为前侧光或侧顺光、斜侧光。
既能看到物体的全貌又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可表现出被摄对象的质感,是电影电视中运用 最多的光线。
《阳光灿烂的日子》
侧逆光
光源的投射方向和摄影机的拍摄方向成135 度角左右的光线为侧逆光或者后侧光。
使画面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画面增 加一块亮斑,加大景物亮度范围,使画面生动 活泼
直射光
直射光(又称硬光):光源与被摄物之间没 有中介遮挡,景物和物体表面有明显的受光面 和背光面,并在被摄体上产生清晰投影的光 线。
造型特点:
(1)有明显的投射光线 (2)受光与背光区别明显,画面的明暗反 差强烈,也可增强物体的立体感。 (3)能显示出被摄物体的外部形状、轮廓 形式、表面结构和质感。 (4)一般多用作主光
顶光
从被摄体上方投来的光线为顶光,当光源的 高度超过60度以上时就成了顶光光效。
形成较大明暗反差,造成硬调效果 ,拍摄肖 像时丑化人物,造成异常感觉
脚光
从被摄体下方投来的光线为脚光。
造成异常效果 ,用于渲染特殊气氛,如恐怖、 惊险,或丑化某一人物造型。
公民凯恩
(三)按光线的性质分
(1)直射光(硬光); (2)散射光(软光); (3)混合光
三、光线的分类
(一)、按光源划分: ①、自然光:阳光、天光; ②、人工光:灯光。
一天中的光线变化规律
1、黎明和黄昏:光线大量散射,物体受光较少, 普遍亮度较低,不利于表现物体的细部层次,适合拍 摄剪影效果。
2、早晨与傍晚:明暗对比反差较强,地面物体投 影较长;光照时间较短,变化较大;光线色温低,色 调偏暖;近浓远淡透视效果好;
视听语言灯光与色彩PPT41页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视听语言灯光与色彩
•
Hale Waihona Puke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视听语言灯光与色彩
•
Hale Waihona Puke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影视视听语言3(色彩、光线、影调)

PART.01
《站台》中正是通过自然光效,让两个人的爱在阳光下暴露无疑,以此来说明两个人爱的纯粹、本真,可惜的是两个人在那样的年代下无法自由恋爱,要受到政策和政府的管制。
《钢的琴》中运用戏剧光效的拍摄方式来展现陈桂林偷琴时被发现的无奈,通过此种拍摄方式,将主人公对于梦想的追求和责任的担当得以戏剧化地表现,展现了那个时代小人物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哲学。
暖色调
冷色调
颜色的象征寓意
添加标题
红色——热烈、喜悦、勇敢、斗争
添加标题
黄色——醒目、庄重、高贵、光辉
添加标题
蓝色——安静、深远、幽清、阴郁
添加标题
绿色——生意、健康、活泼、平和
添加标题
白色——清洁、坦率、朴素、单调
添加标题
紫色——柔和、幽婉、华贵、娴静
添加标题
品红——秀丽、鲜艳、飘逸、悦目
添加标题
《站台》采用中间调的影调方式,贾樟柯擅长于将电影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故事中的画面常常以自然的光效为主,影调方式偏向于中间,更加客观、理性。
《盗梦空间》采用低调的影调方式,给人一种暗虚、模糊不清、阴暗的感觉。制造出来恐怖的感觉。
以光的反差:
软调:明暗对比弱,反差小,画面质感强,表现细腻、温柔,色彩和谐,常用于抒情、压抑、恐怖的气氛。 硬调:明暗对比强,反差大,色彩对比强烈。常用来表示梦境、梦幻、幻觉。 中间调:明暗分布比较均匀,反差适中。
影调的整体风格和局部对比:
整体风格:大多影片都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影调风格。 局部对比: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突出一定的情结。
《大红灯笼高高挂》:颂莲衣服色彩的变化,素白-碎花-紫红-大红-蓝色-白色,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变化,塑造了人物形象。
色彩的功能
《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始,颂莲白衫黑裙的学生装束设计,以此来说明颂莲的“纯真”:还未收到封建思想的侵蚀和“同化”。
《站台》中正是通过自然光效,让两个人的爱在阳光下暴露无疑,以此来说明两个人爱的纯粹、本真,可惜的是两个人在那样的年代下无法自由恋爱,要受到政策和政府的管制。
《钢的琴》中运用戏剧光效的拍摄方式来展现陈桂林偷琴时被发现的无奈,通过此种拍摄方式,将主人公对于梦想的追求和责任的担当得以戏剧化地表现,展现了那个时代小人物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哲学。
暖色调
冷色调
颜色的象征寓意
添加标题
红色——热烈、喜悦、勇敢、斗争
添加标题
黄色——醒目、庄重、高贵、光辉
添加标题
蓝色——安静、深远、幽清、阴郁
添加标题
绿色——生意、健康、活泼、平和
添加标题
白色——清洁、坦率、朴素、单调
添加标题
紫色——柔和、幽婉、华贵、娴静
添加标题
品红——秀丽、鲜艳、飘逸、悦目
添加标题
《站台》采用中间调的影调方式,贾樟柯擅长于将电影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故事中的画面常常以自然的光效为主,影调方式偏向于中间,更加客观、理性。
《盗梦空间》采用低调的影调方式,给人一种暗虚、模糊不清、阴暗的感觉。制造出来恐怖的感觉。
以光的反差:
软调:明暗对比弱,反差小,画面质感强,表现细腻、温柔,色彩和谐,常用于抒情、压抑、恐怖的气氛。 硬调:明暗对比强,反差大,色彩对比强烈。常用来表示梦境、梦幻、幻觉。 中间调:明暗分布比较均匀,反差适中。
影调的整体风格和局部对比:
整体风格:大多影片都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影调风格。 局部对比: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突出一定的情结。
《大红灯笼高高挂》:颂莲衣服色彩的变化,素白-碎花-紫红-大红-蓝色-白色,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变化,塑造了人物形象。
色彩的功能
《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始,颂莲白衫黑裙的学生装束设计,以此来说明颂莲的“纯真”:还未收到封建思想的侵蚀和“同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色
黄色是秋天的颜色,意味着丰收、成熟、 喜悦,同时也表达欢乐、轻松、明快的情绪。
•富贵、荣耀、地位、皇室、 快乐、诱惑、轻薄、统治
绿色
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 绿色带个人安宁、和平、 稳定的感觉,意味着生 机和希望。
春季、青春、 活力、鲜活、 生机、安全、 平静、和平、 希望、神秘、 妒忌、阴冷
灯光与色彩
灯光
• 随着影视视听语言 表现力的开掘,灯 光照明本身逐渐有 了越来越丰富的审 美功能。
一、灯光照明的作用,主要包括
1、曝光:增强胶片的感光效果,这也是灯光 最基本的作用。
2、造型:塑造人物或环境的视觉形象 与质感。
• 明暗对比强烈的 灯光照明,可以 塑造男性硬朗的 形象;柔和的灯 光,则用以塑造 女性柔美的气质。
4、按光线方向可粗分为顺光、侧光、逆光三种光 线形态。此外还有来自被摄物体垂直方向的顶光和 脚光。 光线方向即 光源位置与 拍摄方向之间 所形成的光线 的照射角度。
光源 水平方向 正面光
Hale Waihona Puke 别称 平面光效果 把人脸扁平化
侧面光
逆光 垂直方向 平角光 顶光
立体光
轮廓光 平面光 蝴蝶光
加强立体感,深度感
3、构图:勾画平面,雕塑空间。
表现主体的同时, 加强空间的深度 感。
灯光照明对于空间的建立、氛围的 营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4、强调:被照亮的人或细节往往是需要引 起注视的部分。
5、抒情:营造氛围,渲染情感。
二、灯光的分类:
1、按光源性质分为两种一种是自 然光(太阳光、月光、星光),一 种是人工光(灯光)。
蓝色
蓝色是天空、大海的颜色。属于冷 色系,给人寒冷、冷漠、忧郁、绝 望的感觉。同时也代表着自由。
黑色
黑色意味着恐怖、 邪恶、凶险;悲 观、绝望、死亡; 庄重、严肃;压 抑、自闭。
黑色严格来说不是 一种色彩,而是亮 度。
白色
白色用以表现纯洁、安 宁。同时,作为一种丧 葬色、悲哀色,白色也 意味着苍白、你病态、 冷漠。此外,白色还可 以表现高贵、圣洁。有 时候也代表冤屈。
二、三原色:
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 颜色的。 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 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 这三种 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Red)、绿 (Green)、 蓝(Blue)三原色光。
三、色彩的造型作用:
A、色彩营造基调 色彩基调是指色 彩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全片总的色彩倾向和 风格。整部作品往往 以一种或几种相近的 颜色作为影片的主导 色彩,在视觉形象上 营造出一种整体的气 氛、风格和情调。
B、色彩形成构图
色彩构图是指影视画 面中色彩的组合及其 关系构成而形成丰富 的表意性,不但给人 以视觉上的美感,而 且自身也成为抒情表 意的视觉符号。这也 是对色彩局部表现力 的营造
C、色彩参与结构 有些电影还通过 色彩的变化与对 比来结构整部影 片。
四、几种主要的色彩及其功能:
红色
红色是火的颜色、太阳 的颜色、鲜血的颜色。
2、按光线的性质,主要可以分为硬光、软 光、混合光线。 直射光线(又称硬光)指在被摄物体上产生 清晰投影的光线。 散射光线(又称软光)指在被摄物体上不产 生清晰投影的光线。 混合光线
3、按光的主次可以分为主光和补光。
主光是居于主体地位的光线,决定照明系统 的总体格局,多使用硬光,而补光是起辅助作用 的光线,它适合照亮由主光产生的阴影,多使用 软光。
•生命、真诚、热情、兴 奋、炽热、太阳、凝聚、 火焰、奋进、积极、警示、 吉祥、危险、战争
A、红色可以用来表达热烈、温暖、 炽热的情绪,用以刻画生机勃发的意 象。
B、在人类视觉文化里,红色还意味着 革命、战争。
C、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红色意味着 吉祥、节庆。
D、有时候红色也代表着爱与希望。
E、最后,红色也有欲望、情色的意 味。
制造剪影效果 把人脸扁平化 突出脸部骨骼的阴影
底光
魔鬼光
丑化效果、制造恐怖效果
三点布光:
经典好莱坞电影制作,每个镜头 内至少有三个光源——主光、补光 及逆光。这种布光系统就是“三点 布光”。
色彩
一、色彩的基本情况
色彩是视听语言中另一重要的表意元素。 在影像中,色彩的表达可能有多种不同形式。 灯光、布景、道具、服装等的色彩,都可以影 像画面的色谱体系,从而构成不同的叙事内涵。 起到了烘托环境、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的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