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句式训练与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翻译练习

高考复习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翻译练习
【答案】
①县宫经常派猎人捕捉老虎,(猎人却)常常被 猛虎吃掉。(重点:“邑宰”“扑”、被动句 式)。
② (他)每天步行到山中,遇见老虎就赤手空
十七 太平崔默庵多神验。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 遍身皆肿,头面如牛。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默 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 必得其因而后已。诊次少年时,六脉平和,惟稍虚 耳,骤不得其故。时因肩舆道远腹饿,即在病者榻 前进食。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淡,①盖目眶尽 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 ②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 【答案】 ①由于眼眶全肿了,不能睁开眼。 ②对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怎么办?(或:医 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对此该怎么办?)
①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 ②不过世上很少有(吴道子)真迹,像史全所收藏(的真迹或 精品),(我)平生大概只能见到一 二次罢了。
十五
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悯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 然自此至儋(今海南省儋县)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 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 可,阅其囊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 新会,有蛮隶窃其囊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 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①然亦奇其不用吾 言而行其志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②盖将终 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月军中,故 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答案】 ①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②(我)大概将要死在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 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
2.“孰与”、“孰若”。用在表示比较和 选择的疑问句中。“孰”是疑问代词,可译 作“谁”“什么”“哪”,它们就在名词或 代词前,可译为“……与……相比,谁(哪 一个)……”;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 如”、“何如”、“怎比得上”等。例如: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与其杀是僮,孰若 卖之?

高考文言句式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高考文言句式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A.①⑥/②⑨/③⑤/④⑧/⑦⑩
B.①⑩/②/③⑤/④⑧⑨/⑥⑦
C.①⑤/②⑥/③⑩/④⑦/⑧⑨
D.①②/⑥/③⑤⑧/④⑦/⑨⑩
38.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A.客有吹洞箫者 B.而今安在哉
C.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D.徘徊于斗牛之间
39.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D.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齐谐者,志怪者也
13.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既自以心为形役。②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① 而彼且奚适也? 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① 今臣亡国贱俘。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D.① 问征夫以前路。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14.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若属皆且为所虏
C.不吾知其亦已兮 之二虫又何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17.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A.①⑤/②⑨ /③⑦/⑥⑩ /④ /⑧ B.①⑤/②⑨/③⑦ /⑥⑩ /④ /⑧
C.①⑤/②⑦⑨/③④ /⑥⑩ /⑧ D.①⑤/②⑨/③⑦⑧/④ /⑥⑩ /
19.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见犯乃死,重负国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D.而君幸于赵王
33.从句式看,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甚矣,汝之不惠②多于南亩之农夫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④梁,吾仇也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⑥其势弱于秦⑦痛哉斯言⑧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⑨凌万顷之茫然⑩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含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一、判断句练习(一)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习题: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今君乃亡赵走燕B、嬴乃夷门抱关者C、旬乃还第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答案]B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A是天下之大贼也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D不知木兰是女郎[答案]D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B、故木受绳则直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位卑则足羞[答案]C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梁父即楚将项燕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D、若即若离[答案]A(二)、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5、灭六国者,六国也。

[答案]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

形式:……者,……也。

6、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答案]现在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形式:用“为”表示判断。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这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

形式:用“则”表示肯定判断。

8、环滁皆山也。

[答案]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形式:用“皆”表示判断。

9、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答案]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形式: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练习(一)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败秦师于崤B、恐为操所先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答案]A2.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于人[答案]A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

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2004上海高考题)[答案]您赶快离开,不要留下来!(否则),您会被楚国抓住。

标志:为……所……2、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

(2007年佛山一模)[答案]天监初年,他的父亲是吴兴原乡令,被奸吏诬陷,逮捕送到廷尉。

标志:为……所……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答案]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多被他重用。

标志:为……所……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我实在怕被你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文言句式和用法专题训练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文言句式和用法专题训练

200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句式和用法专题训练一、文言句式训练1.下列各句中的“也”,不表示判断语气的一项是()A.此世所以不传也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C.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D.项脊轩,旧南阁子也2.下列各句中“是”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A.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B.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D.石之铿然在声者,所在皆是也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不表示被动的一项是()A.永元中,举.孝廉不行B.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D.廉颇伐齐,大破之,拜.为上卿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B.而身死人手,为天下笑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邻之厚,君之薄也5.下列各句中“被”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B.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C.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D.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6.下列省略句中不属于同类的一项是()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B.竖子不足与谋C.今以钟磬置水中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7.下列省略句中没有省略谓语动词的一项是()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C、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D、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8.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古之人不余欺也B.君安与项伯有故?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D.不然,籍何以至此?9.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有区别的一项是()A.大王来何操?B.子何恃而往?C.微斯人,吾谁与归?D.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10.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求人可使报秦者A.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B.时人莫之许也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石之铿然有声者11.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甚矣,汝之不惠!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B.自古及今,未之尝闻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2.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B.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二、文言用法训练1.下列各句中的“走”,在用法上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两股战战,几欲先走B.扁鹊望桓侯而还走C.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D.首相接,可烧而走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A.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B.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C.相如奉璧西.入秦D.左右欲刃.相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B.会盟而谋弱.秦C.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A.置人所罾.鱼腹中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D.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将军身披坚.执锐A.既泣.之三日,必复之全之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C.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沛公军霸上A.人皆得以隶使之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D.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三、综合训练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2024年高考复习专题四:积累特殊文言句式-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本通(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4年高考复习专题四:积累特殊文言句式-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本通(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四:积累特殊文言句式复习目标通晓文言常用特殊句式,形成翻译中的“句式意识”。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题干表述(翻译)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新高考Ⅰ卷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固定句式(奈何)①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考查均放在翻译中。

②文言句式考查频率不及实词、虚词高,且带有随文命题特点。

考查何种句式也是如此。

新高考Ⅱ卷①禹曰:“吴汉可。

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②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①省略句(与之语)②固定句式(何……乎)全国乙卷①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②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①固定句式(奈……何)②定语后置句(之)2021全国乙卷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状语后置句(以法)、判断句(乃)2020新高考Ⅰ卷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被动句(为……所)知识图要前备知识——固定句式一、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句式标志翻译格式奈何何如奈……何如……何若……何怎么/怎么办/怎么样为什么把……怎么办对……怎么样何故怎么/为什么/什么原因何以为什么/怎么会凭什么……/根据什么……何所所……的是什么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更……句式标志翻译格式何……哉(为、也、也哉)怎么能……呢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如之何怎么能……呢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其)庸……乎安……哉(乎)哪里……呢难道……吗不亦……乎非……欤不也……吗不是……吗宁(独)……耶(乎、哉)哪里……呢/难道……吗顾……哉难道……吗句式标志翻译格式何其一何多么/何等怎么那么/为什么那么直……耳惟……耳只不过……罢了只是……罢了句式标志翻译格式无乃……乎恐怕……吧/只怕……吧得无(非)……耶(乎)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吗(兼表反问)其……欤岂不是……么庶几……欤或许……吧(一)判断句:是为副词加者也,另有直接判断句判定判断句的方法有二:一是看外在语言标志,“……者……也”“……也”“……者……”,以及副词“皆”“诚”“则”“乃”“必”“非”等。

解答2023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新题型方略及文言文断句题练习(含答案)

解答2023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新题型方略及文言文断句题练习(含答案)

解答2023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新题型方略及文言文断句题练习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的文言文断句题承袭了2023年四省联考的新题型,一改传统的四选一形式的选择题,代之以直接断句,在八处选择三处最需要断句的位置。

面对这样的新题型,该如何解答?一起看看下面的分析吧。

【试题材料】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①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

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

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

”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

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

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

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武臣曰:“诺。

”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②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

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

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坦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

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

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

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

而子立尺表以度天,直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注】①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②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

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

(注释较原题有调整)【真题呈现】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韩非子书 A 云夫子 B 善之 C 引 D 以张本 E 然 F 后难之 G 岂有 H 不似哉?【参考答案】C E G【参考译文】陈郡有个叫武臣的,对孔鲋说:“韩非确立法度,他和孔子不同的言论太多了。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及练习题(含答案)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

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概念:如果以这个常规语序为标准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许多次序颠倒的情况,这是古人说话的习惯。

这就像广州方言"我走先"与普通话"我先走"一样,没有修辞或强调的意义。

但为了方便我们学习,就称它为"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做"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一、判断句: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句式练习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句式练习试题及答案

高考文言文句式练习试题及答案高考文言文句式练习试题及答案一、宾语前置㈠以“之”“是”为标志。

固定句式名手是“何……之有?”“”唯……是……”等。

1.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2014重庆)译文:这是区区小事,?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2.齐桓公与邦人饮,曰:“叟盍为寡人寿也?”对曰:“野人不知为君王之寿。

”桓公曰:“盍以叟之寿祝寡人矣!”邦人奉筋再拜曰:“使吾君固寿,金玉之贱,人民是宝。

”(2000年上海卷)译文:要使我们的国君长寿,。

㈡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前置代词宾语以“之”最为多见,或指事,或代人,均须译出。

3.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2015课程标准乙卷)译文:,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4.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2015年湖南卷第9题)译文:假使为了子孙而去做这些事,。

5.有滏阳人焦通……(梁)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2015上海卷第18题)译文:有个滏阳人叫焦通……,而将他带到州学,强令他到孔子庙去观摩学习。

㈢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

最常见的代词“何”,此外还有“胡”“奚”“焉”“安”“恶”“曷”“乌”等。

6.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2015天津卷第13题)译文: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7.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2015课程标准卷Ⅱ第7题)译文:(我)不能肃清凶残的逆贼,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我只能抱憾于九泉,!8.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2014江西卷第13题)译文: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9.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3分)(2015湖北卷第12题)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比我早的了,?二、定语后置㈠以助词“者”为标志,有时还呈现为“(名)+有……者”的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句式训练与答案一、课内复习(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

1. 匪女之为美()2. 俟我于城隅()3. 秋以为期()4. 恐年岁之不吾与()5. 肇锡余以嘉名()6.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7. 为仲卿母所遣()8. 但闻悲鸟号古木()9.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10.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1.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12.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13. 秦人不暇自哀()14. 戍卒叫,函谷举()15. 击空明兮溯流光()16.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17. 则又何羡乎()18. 客有吹洞箫者()19. 语未毕,余泣()20. 令人长号不自禁()21. 其制稍异于前()22.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23. 所以敢先汝而死()24.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25. 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26. 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27. 而控于地而已矣()28. 之二虫又何知()29. 而彼且奚适也?()30. 彼且恶乎待哉!()31.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2.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33. 是社稷之臣也()34. 无乃尔是过与()35. 冉由、季路见于孔子曰()36. 何以伐为()37. 非我也,岁也()38. 未之有也()39. 树之以桑()40. 可以无饥矣()41.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42. 輮以为轮()43.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4.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45.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46.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47. 陈利兵而谁何()48.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49.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50.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1.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2. 不拘于时()5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54.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55.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56.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57.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58. 岂取其之易而守之难乎()59.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60.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61.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62.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63. 沛公欲王关中()64. 赐之彘肩()65. 其告以事()66.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67. 籍何以至此()68. 客何为者()69. 何辞为()70. 今日之事何如()71. 大王来何操()72. 沛公安在()73. 吾属今为之虏矣()74.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75.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76. 为之奈何()77. 今臣亡国贱俘()78. 实为狼狈()79. 而刘夙婴疾病()80. 告诉不许()81.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82. 具以表闻()83. 欲谁归罪()84.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85.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86.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87.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88. 姜氏何厌之有()89. 敢问何谓也()90. 君何患焉()91. 其是之谓乎()92. 佗邑唯命()93. 君将若之何()94. 文采不表于后世()95.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96. 重为乡党所笑()97.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98.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99.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100.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参考答案1. 判断句(否定)2. 介词短语后置句3. 宾语前置4. 宾语前置5. 介词短语后置句6. 判断句7. 被动句8. 省略句,“号”后省“于”9. 宾语前置10. 倒装句11. 判断句12. 省略句“于”13. 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自”前置14. 被动句,举,被攻占15. 省略句,省略主语“桨”和“船”16. 宾语前置句17. 宾语前置句18. 定语后置句19. 省略句,“语”前省略定语“其”20. 宾语前置句21. 介词短语后置句22. 主谓倒装句23. 固定结构,所以,……的原因24. 固定结构,与使……无宁……,与其……不如……25. 固定结构,奈……何,对……怎么办;怎么办26. 固定结构,无所,没有……的27. 介词短语后置句28. 宾语前置句29. 宾语前置句30. 宾语前置句31. 固定结构,奚以……为,表反问32. 固定结构,不亦……乎,表委婉反问33. 判断句34. 宾语前置句,固定结构,无乃……与,表推测35. 被动句36. 固定结构, 何……为37. 判断句38. 宾语前置句39. 介词短语后置句40. 省略句,“以”后省宾语“之”41. 判断句42. 省略句,省介词宾语“之”43. 定语后置句44. 判断句45. 被动句46. 被动句47. 宾语前置句48. 介词短语后置句49. 介词短语后置句50. 判断句51. 判断句52. 被动句53. 宾语前置句54. 介宾短语后置句55. 省略句,省主语“士大夫之族”56. 省略句,省宾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固定结构,其……欤,表反问57. 主谓倒装句58. 固定结构,岂……乎,表反问59. 判断句,判断兼提示原因60. 判断句61. 判断句62. 固定结构,何……为,“为”语气词,呢,63. 省略句,省介词“于”64. 省略句,省介词“以”65. 省略句,省宾语“之”66. 省略句,省宾语“之”67. 宾语前置句68. 宾语前置句69. 宾语前置句,固定结构,何……为70. 宾语前置句71. 宾语前置句72. 宾语前置句73. 被动句74. 被动句75. 固定结构,无所76. 固定结构,怎么办77. 判断句78. 判断句79. 被动句80. 被动句81. 省略句,省宾语、主语。

告诉(上官),(上官)不许82. 省略句,省宾语“之”83. 宾语前置句84. 定语后置句85. 判断句86. 介词短语后置句87. 省略句,省宾语“之”88. 宾语前置句89. 宾语前置句90. 宾语前置句91. 宾语前置句92. 省略句,省助词和谓语“是从”93. 固定格式,若……何94. 介词短语后置句95. 被动句,于,被96. 被动句,为……所,表被动97. 被动句,拘,被拘动词本身表被动98. 被动句,放逐,被放逐99. 被动句,膑,被膑100.被动句,囚,被囚(二)指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101.夙兴夜寐()102.士贰其行()103.三岁食贫()104.名余曰正则兮()105.字余曰灵均()106.纷吾既有此内美兮()107.孔雀东南飞()108.足以荣汝身()109.逆以煎我怀()110.夏雨雪,天地合()111.艰难苦恨繁霜鬓()112.六王毕,四海一()113.未云何龙未霁何虹()11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115.可怜焦土()116.朝歌夜弦()117.楚人一炬()118.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11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120.不知东方之既白()121.顺流而东也()122.下江陵()123.侣鱼虾而友麋鹿()12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125.击空明兮溯流光()126.乳二世()127.垣墙周庭()128.汝幸而偶我()129.不能竟书而欲搁笔()130.卒不忍独善其身()1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32.水击三千里()133.既来之,则安之()134.然而不王者()135.谨庠序之教()136.却匈奴七百余里()137.约从离衡()138.外连横而斗诸侯()139.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140.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141.以愚黔首()142.君反以罪臣()143.君人者()144.则思江海而下百川()145.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146.人君当神器之重()147.不念居安思危()148.纵情以傲物()149.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150.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51.何必劳神苦思()152.亏无为之大道哉()153.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154.总此十思,弘兹九德()15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156.道芷阳间行()157.沛公军霸上()158.沛公欲王关中()15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160.沛公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161.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162.历职郎署()163.臣少多疾病()164.则刘病日笃()16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166.凡在故老…… ()167.夙遭闵凶()168.猥以微贱()169.谨拜表以闻()170.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171.手注善药()172.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173.晞一营大噪,尽甲()174.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175.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 ()176.奈何欲以乱败郭氏()177.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178.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17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180.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81.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182. 则或咎其欲出者()183.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84.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185.今京不度,非制也()186.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187.多行不义必自毙()188. 庄公寤生,惊姜氏()189.爱共叔段,欲立之()190. 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参考答案101. 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102. 贰:使动用法,使……不专一103. 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104.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105. 字:名词作动词,给人取表字106. 美:形容词作名词,美德107.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108. 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109. 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煎熬110.雨:名词作动词,降落,降下111. 艰难:形容词作名词,时世和身世艰难;繁:形容词作动词,增多112. 一:数词作动词,统一113. 云、龙、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云、出现龙、出现彩虹114. 鼎、玉、金、珠:名词作动词,把鼎、玉、金、珠看作115. 焦土:名词作动词,化为焦土116. 名词作状语,朝、夜:在早晨、在晚上;歌、弦:名词作动词,唱歌、弹奏117. 炬:名词作动词,放火、焚烧118.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指储藏收集的金玉珠宝等119. 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120. 白:名词作动词,发白、天亮121. 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122. 下:名词作动词,攻占123.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124. 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125. 空明:形容词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126. 乳:名词作动词,喂奶127. 垣墙:名词作动词,砌墙128. 偶:名词作动词,嫁129. 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毕130. 善:形容词作动词,完好、完善131. 老、幼: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疼爱132. 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133. 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134.王:为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天下百姓归顺135. 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136. 却: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137. 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138. 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139.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140. 争:动词作状语,争着141. 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昧142. 罪:名词作动词,治罪143. 君:名词作动词,作君王、统治144. 下: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145. 刑:名词作动词,施刑146. 重: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权力147. 安、危:形容词作名词,平安、危难的时候148. 傲:形容词作动词,傲视149. 崇:形容词作动词,高150. 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151. 劳、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疲劳、使……苦痛152. 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亏,损害153. 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正154. 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光大155. 夜:名词用作状语,连夜、在夜间156. 道:名词作动词,取道;间:名词作状语,抄小道157.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158. 王:名词作动词,称霸,称王159. 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王160. 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161. 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162. 职:名词作动词,任职,做官163. 疾病:名词作动词,生病164.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165. 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狗马一样166. 故老:形容词作名词,指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167. 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168. 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169.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170.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171. 手:名词作状语,亲手172. 旦夕:名词作状语,早晚173. 甲:名词作动词,披上铠甲174. 衣:名词作动词,包扎175. 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176. 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败、败坏177. 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打坏178.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179. 谬:形容词作动词,弄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