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ppt分析

合集下载

走进诗仙李白ppt课件

走进诗仙李白ppt课件
商人,对李白影响深远。
03
早年教育
李白早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表现
出非凡的才华。
成长经历及主要事迹
游历四方
李白在青年时期开始游历四方,足迹遍 布大半个中国,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人 生经验。
诗歌创作
在游历过程中,李白创作了大量脍炙人 口的诗歌,如《望庐山瀑布》、《行路 难》等,表现出卓越的诗歌才华。
李白在处理题材时独具匠心,他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挖 掘题材的内涵和意义,使得他的诗歌在题材上具有多样性和创 新性。同时,他还善于将不同的题材进行巧妙的融合和转化, 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03
李白代表作品赏析
《静夜思》等思乡之作解读
1 2
《静夜思》创作背景及情感表达 李白在异乡漂泊时,通过月光触发对故乡的深深 思念,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出浓烈的乡愁。
豪放洒脱的情感表达
李白的诗歌情感表达豪放洒脱,他不受 拘束,敢于直抒胸臆,将自己的思想和 感情毫无保留地倾泻出来,给读者带来 强烈的震撼和共鸣。
多样化题材选择
广泛的题材范围
李白的诗歌题材非常广泛,从山水田园到边塞征战,从咏史怀 古到送别赠言,无不涉及,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 生活阅历。
独特的题材处理
李白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其诗歌 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和奔放的激情。
跨文化传播及国际影响力
01
02
03
东方文化瑰宝
李白的诗歌作品是东方文 化的瑰宝,吸引了世界各 地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和研 究。
跨文化交流桥梁
李白的诗歌在跨文化交流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增进 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 友谊。
国际文学影响
李白的诗歌作品在国际文 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 重要贡献。

李白及其诗歌ppt课件

李白及其诗歌ppt课件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世对李白的诗歌评价极高,认 为其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
格。
李白的诗歌在后世被广泛地应用 于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发 挥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05
艺术特色及现代意义
李白诗歌艺术特色总结
豪放洒脱,气势磅礴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洒脱著称,气势磅礴,充满个性和生命力。他的诗歌常常运用大胆的想 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出奇特而引人入胜的意境。
部分学员还谈到了文化传承的问 题,认为应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李白的诗歌精神,让更多人了解 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1 2 3
李白诗歌的跨文化研究
可以进一步拓展李白诗歌的跨文化研究,比较不 同文化背景下对李白诗歌的解读和接受情况,探 讨其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
李白诗歌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对李白及其诗歌的认识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课程 ,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李白及其诗 歌,对其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和 文化内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对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
学员们反映,在分析和欣赏李白 诗歌的过程中,自己的诗歌鉴赏 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诗歌 的感悟和理解也更加深刻。
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
唐代文化繁荣
李白生活在唐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时代。 唐代诗歌达到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李白则是这个时代 的杰出代表之一。
文学流派与风格
在唐代,诗歌流派众多,风格各异。李白属于浪漫主义流 派,他的诗歌充满了个性、激情与想象力,与同时代的其 他诗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学地位与评价
对后世文学创作启示和影响

《李白诗》PPT精品课件

《李白诗》PPT精品课件
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节奏明快
诗歌节奏明快,富于变化,既有 急促紧张的短句,又有舒缓悠长
的长句,形成独特的节奏感。
语言清新自然
李白诗歌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 琢,以白话入诗,却又不失文雅,
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04
李白诗歌名篇解读
《静夜思》情感内涵及艺术价值
情感内涵
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月夜,对远方 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李白诗》PPT精品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诗仙李白简介 • 李白诗歌分类赏析 • 李白诗歌艺术特色分析 • 李白诗歌名篇解读 • 李白诗歌传承与影响 • 总结与展望:探寻更多李白诗歌魅力
01
诗仙李白简介
李白生平及主要成就
01
生于盛唐时期,自幼聪 慧过人,饱读诗书。
02
二十五岁时离家远游, 遍历大半个中国,积累 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参与诗歌朗诵和比赛
通过朗诵和比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THANKS
感谢观看
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杜甫并 驾齐驱。
作品被广泛传颂和研究,成为中国文 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誉为“诗仙”,代表了中国古代诗 歌的最高峰。
02
李白诗歌分类赏析
山水田园诗
01
02
03
《望庐山瀑布》
以庐山瀑布为背景,描绘 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 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向往。
李白诗歌风格与特点 豪放、奔放、意境深远,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与符号 月、酒、剑等,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3

以李白诗歌为例, 分析盛唐气象的内涵及其意义分析李白(分析“诗人”文档)共79张PPT

以李白诗歌为例, 分析盛唐气象的内涵及其意义分析李白(分析“诗人”文档)共79张PPT

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
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 拾遗召,而白已卒。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
书为三绝云。 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一)家世
1.汉人说。
2.胡人。 3.胡化之汉人。
(二)出生地
明人胡应麟:
“古今诗人出处,未有如太白之难定者。”
(《少室山房笔丛》卷五)
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
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
从各个不同的生活侧面,通过各种典故,运用
镐》),“南风一扫胡尘天静宝,西初入 ,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 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直接抒情:“长章啸梁见甫其吟”,文起句,突叹兀,曰情感:“子谪仙人也。”言
当出现,英才不会埋没,定能有所作为。 狰狞凶恶的神话人物,无一不是现实人生的投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
都护歌》、《秋浦歌》“炉火照天 地”,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矿 工的生活,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 怀。
3、李白 安史乱起,他参与李璘幕府, “一生好入名山游”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 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1)开头两句:(“长啸《梁庐甫吟山,何谣时见寄阳春卢?”侍御虚舟》),
他如“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写自己的怀才不 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
路难》),写仕途艰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写朋友间的深厚友 谊等,都以鲜明突出的形象打动读者。
2、想象丰富惊人
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
杜甫的长篇排律远优于太白诗。 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ppt课件-2024鲜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ppt课件-2024鲜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内容解读
Chapter
2024/3/28
7
诗歌整体结构与布局
01
02
03
梦游缘起
开篇交代梦游之由,展现 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之情 。
2024/3/28
梦游历程
详细描绘诗人梦游天姥山 的所见所闻,展现奇幻、 壮丽的景象。
梦醒嗟叹
诗人从梦中惊醒,对梦境 进行回味和感慨,表达了 对现实的不满和追求自由 的愿望。
2024/3/28
02
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及 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 该诗
03
04
谈谈你对李白诗歌风格 的理解和认识
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读后感或文学评论
25
下节课预习内容提示
01
作《将 进酒》
了解《将进酒》的创作背景、 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思考《将进酒》与《梦游天姥 吟留别》在风格、手法等方面
2024/3/28
22
06
总结回顾与课堂作业布置
Chapter
2024/3/28
23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李白的生平及时代 背景介绍
02
《梦游天姥吟留别 》的创作背景及主 题思想
03
诗中运用的艺术手 法和表现技巧
04
李白诗歌的风格特 点和艺术成就
2024/3/28
24
课堂作业布置及要求
01
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 》全诗,并默写一遍
的异同点
准备在课堂上就预习内容进行 讨论和交流
2024/3/28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8
27
8
描绘手法和意境表现
夸张手法
李白运用夸张手法,将天 姥山描绘得高耸入云、气 势磅礴,增强了诗歌的艺 术感染力。

走进李白解读《把酒问月》PPT课件

走进李白解读《把酒问月》PPT课件
走进李白解读《把酒问月》 PPT课件
授课教师:
2023-12-27

CONTENCT

• 李白与《把酒问月》背景介绍 • 诗歌意象与艺术手法分析 • 《把酒问月》中的哲学思考 • 李白其他相关作品欣赏与比较 • 《把酒问月》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体现 • 课堂互动环节与拓展延伸
01
李白与《把酒问月》背景介绍
学生朗诵《把酒问月》并分享感受
朗诵《把酒问月》
学生将轮流朗诵《把酒问月》, 通过声音表达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
分享感受
学生将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 感受,探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 主题。
分组讨论:如何将李白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分组讨论
学生将分组讨论如何将李白的精神,如豪放不羁、追求自由、热爱生活等,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变化比较
01
02
03
早期作品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峨眉山月歌》等,主要 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 感,风格清新自然。
中期作品
《将进酒》、《行路难》 等,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 的失意和生活中的苦闷, 风格豪放洒脱。
晚期作品
《月下独酌》、《把酒问 月》等,主要在诗酒中寄 托情怀,风格浪漫空灵。
李白生平及成就概述
唐代著名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歌成就
他的诗歌飘逸、豪放,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 称》、《将进酒》等。
《把酒问月》创作背景
80%
时间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 744年),当时李白在长安受到 排挤,被放出京,开始了东游之 路。
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李白在诗中借酒问月,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在 思考如何在这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的意义和价值。

李白诗词赏析PPT作品

李白诗词赏析PPT作品

作品赏析
【翻译】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
地准备尽情游览。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月影倒映江中像 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我 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 我的行舟。
《赠孟浩然》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作品赏析
【翻译】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
的样子,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 星星。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害怕) 惊动天上的神仙。
《峨眉山月歌》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登金陵凤凰台》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作品赏析
【翻译】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
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 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 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 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 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 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 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 禁感到非常忧愁。
月份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去古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 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早发白帝城》

2024年度李白《蜀道难》ppt课件

2024年度李白《蜀道难》ppt课件

2024/3/24
21
《蜀道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文学史地位
《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李白的《蜀道难》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 生了积极的影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2024/3/24
22
06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诗人借助蜀道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 的苦闷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追求和向
往。
2024/3/24
18
05
艺术手法与审美价值
2024/3/24
19
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运用
夸张手法的运用
李白在《蜀道难》中大量运用夸张手法,如“蜀道之难,难 于上青天”等,极言蜀道之艰险,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2024/3/24
想象手法的运用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蜀道的奇丽景色和艰险环境, 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等,使读者仿佛 身临其境。
20
音韵、节奏等审美要素分析
音韵美
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了多种音韵手法,如押韵、平仄相间等,使诗歌读起 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
节奏美
诗歌采用长短句相间的形式,形成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与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相契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一方面,诗篇通过对蜀道艰难的生动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另一方面,诗篇又通过描写蜀道 的艰险难行和环境的恶劣,寄寓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隐忧和关切。
《蜀道难》的艺术特色
诗篇运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想象,描绘了蜀道的艰险难行和环境的恶劣,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同时,诗篇还 以强烈的感情和豪放的风格,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比乐府高,两者之间的界 限不容易划清。一般将李白古诗中以歌、行、 吟、谣等为题的纵情长歌,作为其歌行的代表 作,诸如《襄阳歌》、《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古朗月行》、《梦游天姥吟留别》、《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抒情的意味更浓, 诗人以主观情感和意象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 想象,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抒情似暴风 急雨,骤起骤落,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像 是从胸中直接奔涌喷吐出来。
• (3)李白的律诗

• • • • •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吴宫花草埋幽径, 三山半落青天外, 总为浮云能蔽日, 凤去台空江自流。 晋代衣冠成古丘。 二水中分白鹭洲。 长安不见使人愁。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
• • • • • • • • • •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古风五十九首 (其一 )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优美意象:明月、清风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 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 • • • •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清新俊逸的语言
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 守良宰》) 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 • • •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 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 • 1、豪放飘逸的风格
惊人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 合。 李白《江上吟》: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 傲凌沧州。” 严羽:“子美不能为太 白之飘逸。”
壮美意象:大鹏、天马、高山、瀑布、 黄河等。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 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 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 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 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 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 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2)李白的绝句
• 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而内蕴飘逸潇洒的风神。 他的爽朗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反映到他的 绝句里,就形成了清新飘逸、自然明快的情思韵 味。大多随口而发、颇多神来之笔。 •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 篇神物。”(《诗薮》内编卷六) • 五言绝句,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 情思,做到了既自然,又含蓄,真实简炼而蕴含 丰富。 • 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和送别诗为多 。有一种 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 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具有一气流 贯的俊逸风神和爽朗情韵。
二、李白思想的复杂性
非凡的天才,非凡的性格,非凡的经历
1、天才:才思敏捷,斗酒诗百篇。 2、狂放:谪仙、诗仙、酒仙。平交王侯。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 “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蘇軾)。 3、经历富有传奇色彩:以布衣为皇帝召见。 4、世界观复杂:入世、隐逸、求仙、任侠集于 一身。。
2.二十五岁到四十二岁——仗剑去国、追求功业时期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酒隐安陆,蹉
跎十年” 的影子。 “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 (《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 儒家兼济思想与道家知足知止思想结合,并有纵横家
3.四十二到四十四岁——三年长安 供奉翰林时期
天宝元年(742)秋,因玉真公主推荐,被诏入京, 作《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 辈岂是蓬蒿人。” 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 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 待诏翰林 天宝三载(744)春,上书求还山,玄宗赐金遣之。
4.四十四到五十五岁——十载漫游时期 受北海高天师道箓。“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与杜甫相识,后与杜甫、高适畅游梁宋一带。又到 齐鲁、金陵、幽蓟等地。 5.五十五到六十二岁——报国蒙冤时期 天宝十四载(755)11月, 安史之乱爆发。因从永王璘系 浔阳狱,后长流夜郎(今贵州铜梓)。 上元二年(761),准备参加 李光弼平叛,途中因病折回。 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当涂 (今属安徽)族叔李阳冰家。
三、李白的诗歌创作 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既反映了 盛唐欣欣向荣的国力,也反映了盛唐气 象背后的危机及危机爆发后的悲剧。
(1)李白的乐府与歌行
• 李白的乐府诗大量地沿用乐府古题,或用其本意 ,或翻案另出新意,能曲尽拟古之妙。 • 如《蜀道难》的古辞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 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业未成时的悲 愤。 • 再如《将进酒》:乐府旧题以饮酒放歌为言。李 白由此引发,抒发“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壮气 概,把借酒销愁写得激情澎湃。具有大河奔流的 气势和力量,不仅把原主题发挥到淋漓尽致,还 充分展示出诗人狂放自信的人格风采。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 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了诗歌创作的一切固 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 性情之所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 界。 • 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及其非凡的气魄和生 命激情,在他的歌行中全都展露出来,充分 体现了盛唐诗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 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唐文宗曾下诏:“以 (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新唐书· 李白传》)
一生分为五个时期: 1.二十五岁以前——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上韩荆州书》)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 开元五年(717)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学纵横术。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 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 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 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 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 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 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 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 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 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 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 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早发白帝城
(又名下江陵)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 白 行 吟 图
李白
杜自天长李 甫 《称子安白 饮臣呼市斗 中是来上酒 八 仙酒不酒诗 歌中上家百 》仙船眠篇
。,。,
返 回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36卷),中华书局
郁贤皓著《李白选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0
一、李白生平及创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 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出生地为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 川江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