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实验二-人体骨架的观察-2016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实验二 人体骨架的观察

人体解剖学实验二 人体骨架的观察

人体解剖学实验二:人体骨架的观察人体骨架是构成人体内部支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内部保护器官和运动器官必要的基础。

通过人体解剖学实验二,可以进一步认识人体骨架的构成、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知识,促进对人体内部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一、实验目的•了解人体骨架的基本构成和结构形态;•掌握人体骨骼命名规则;•学会人体骨骼的形态结构特征;•能够识别并描述人体骨骼的生理功能。

二、实验材料1.人体骨架模型;2.人体骨骼图谱;3.解剖刀。

三、实验方法1.观察人体骨架模型,了解骨骼的分布和结构特点。

2.使用人体骨骼图谱,学习各部位骨骼的名称和命名规则。

3.逐个观察人体骨骼,并记录下其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

四、实验步骤1.将人体骨架模型放在实验台上,仔细观察模型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理解人体骨架的分布结构和基本形态。

2.通过对人体骨骼图谱的学习,了解骨骼的命名规则和各部位骨骼的名称。

3.对人体骨骼进行逐一观察和分析。

从各个角度观察,比较不同骨骼之间的异同点,并记录下来。

4.针对各个部位骨骼的特征和功能进行描述。

包括:–头颅骨骼:由颅骨、上颌骨、下颌骨等组成,保护大脑、眼睛、口鼻等重要器官,为听觉和平衡提供支持和保护。

–脊柱骨骼: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等组成,支撑身体,保护脊髓,提供运动、支撑、保护神经、调节身体姿态和平衡等功能。

–肋骨:共有12对,连接于胸椎和胸骨,保护心和肺,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前肢骨骼:由锁骨、肩胛骨、上肢骨骼和手骨组成,支持和保护躯干,为手的运动提供支撑。

–后肢骨骼:由骨盆、股骨、膝骨、腓骨、胫骨和足骨等组成,支撑身体,提供运动、支撑、保护神经和调节姿态平衡等功能。

五、实验结果通过对人体骨架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深入认识了人体骨骼的基本构成和结构,掌握了各部位骨骼的名称和命名规则,也了解了不同骨骼之间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进一步掌握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原理和规律,也为日后的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解剖研究骨的实验报告(3篇)

解剖研究骨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掌握骨骼的解剖学基本知识,包括骨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分类。

3. 通过显微镜观察骨骼组织的微观结构,理解骨的生长、修复和代谢过程。

二、实验原理骨骼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主要由骨组织构成,具有支撑、保护、运动和造血等功能。

骨组织由骨细胞、骨基质和血管等组成。

骨细胞是骨组织的主体,骨基质是骨细胞分泌的有机和无机物质,血管负责骨的营养供应。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标本、显微镜、切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液等。

2. 实验器材: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解剖盘、解剖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标本:观察骨骼的整体形态、大小、位置和连接方式。

2. 切片制作:将骨骼标本切成薄片,进行染色处理。

3. 显微镜观察:a. 骨组织结构观察:观察骨细胞、骨基质和血管的微观结构。

b. 骨生长和修复观察:观察骨生长板、骨膜和骨折修复等结构。

c. 骨代谢观察:观察骨细胞的代谢活动和骨基质的矿化过程。

4. 结果记录:记录观察到的骨骼结构和功能特点。

五、实验结果1. 骨骼形态和结构:a. 骨骼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b. 长骨具有骨干、骨端和骨膜。

c. 短骨具有圆柱形、立方形和锥形等形态。

d. 扁骨具有扁平和板状等特点。

e. 不规则骨具有复杂形态,如脊椎骨、肋骨等。

2. 骨组织结构:a. 骨细胞:包括骨原细胞、骨母细胞和骨细胞。

b. 骨基质: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

c. 血管:骨膜内含有丰富的血管,负责骨的营养供应。

3. 骨生长和修复:a. 骨生长板:位于骨干两端,负责骨的生长。

b. 骨膜:位于骨干表面,负责骨的生长、修复和营养供应。

c. 骨折修复:骨折后,骨膜中的成骨细胞分泌骨基质,形成骨痂,修复骨折。

4. 骨代谢:a. 骨细胞分泌有机质和无机质,参与骨的生长和修复。

b. 骨基质的矿化过程,使骨具有坚硬的特性。

六、实验讨论1. 骨骼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支撑、保护、运动和造血等。

人体骨骼实验报告范文

人体骨骼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题目:人体骨骼系统观察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11月5日实验目的:1. 熟悉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2. 掌握骨骼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

3. 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实验用具:1. 人体骨骼模型2. 解剖图谱3. 记号笔4. 纸张实验内容:一、观察躯干骨1. 脊柱:- 观察脊柱的整体形态,了解其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个部分。

- 分别观察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的形态特征,包括椎体的形态、椎弓的形状、横突和棘突的位置等。

- 观察椎间盘的结构和作用。

2. 胸廓:- 观察胸廓的整体形态,了解其由12个胸椎、12对肋骨和1个胸骨组成。

- 分别观察胸椎、肋骨和胸骨的形态特征,包括椎体的形态、肋骨的弯曲程度、胸骨的形状等。

- 观察胸廓的作用,如保护心脏和肺脏等。

3. 骨盆:- 观察骨盆的整体形态,了解其由左右两侧的髋骨和骶骨、尾骨组成。

- 分别观察髋骨、骶骨和尾骨的形态特征,包括髋骨的形状、骶骨的形态、尾骨的长度等。

- 观察骨盆的作用,如支持体重、保护内脏等。

二、观察四肢骨1. 上肢骨:- 观察上肢骨的整体形态,了解其由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和手腕骨组成。

- 分别观察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和手腕骨的形态特征,包括肩胛骨的形状、锁骨的长度、肱骨的长度等。

- 观察上肢骨的作用,如支撑体重、运动等。

2. 下肢骨:- 观察下肢骨的整体形态,了解其由髋骨、股骨、胫骨、腓骨和足骨组成。

- 分别观察髋骨、股骨、胫骨、腓骨和足骨的形态特征,包括髋骨的形状、股骨的长度、胫骨的长度等。

- 观察下肢骨的作用,如支撑体重、运动等。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人体骨骼模型和解剖图谱,我们掌握了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以下是部分观察结果和分析:1. 脊柱:脊柱是人体的中轴骨,具有保护脊髓、支持体重和维持身体姿势等作用。

颈椎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胸椎和腰椎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2. 胸廓:胸廓具有保护心脏和肺脏、参与呼吸运动等作用。

人体解剖学实验二人体骨架的观察ppt课件

人体解剖学实验二人体骨架的观察ppt课件
握。
THANKS
感谢观看
人体解剖学实验二人体骨架的观察 ppt课件
目录
• 实验介绍 • 人体骨架概述 • 人体骨架观察 • 实验结果分析 • 实验总结与展望
01
实验介绍
Chapter
实验目的
了解人体骨架的基本结构
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观察人体骨架,使学生对人体骨 骼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通过对人体骨架的细致观察,培养学 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等信息。
测量分析
通过测量骨架上的骨骼长度、宽度 、厚度等参数,可以对人体骨骼的 生长发育、性别差异等进行深入分 析。
病理观察
对于患有某些骨骼疾病的骨架,可 以通过观察其病变部位和程度,了 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影响。
骨架的观察内容
01
02
03
骨骼形态
观察人体骨架的整体形态 ,包括骨骼的数量、形态 、大小等特征。
在未来的实验中,可以增加对人 体其他组织结构的观察和了解, 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
认识。
引入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引入新的 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 实等,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
兴趣和学习效果。
加强实践环节
在未来的实验中,可以增加更多 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 作,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
实验结束后,学生进行总结和讨 论,加深对人体骨架的理解。
02
人体骨架概述
Chapter
人体骨骼系统
骨骼是人体的重要支撑结构,为人体提供保护和支撑作 用。
骨骼系统由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组成,各部分骨骼协 同工作,维持人体的形态和功能。
骨骼的形态和结构在不同部位有所不同,适应着不同的 生理需求。

观察骨骼系统实验报告

观察骨骼系统实验报告

观察骨骼系统实验报告引言骨骼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由多块骨骼组成,支撑着整个身体并保护内脏器官。

为了更好地了解骨骼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我们进行了观察骨骼系统的实验。

本实验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旨在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实验目的1. 了解骨骼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几种常见骨骼的名称和位置。

3. 掌握骨骼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1. 人体解剖模型2. 骨骼系统图示方法1. 按照骨骼系统图示,标出解剖模型上各个骨骼的名称和位置。

2. 通过观察解剖模型,了解骨骼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3. 使用实验笔记本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记录和总结。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对骨骼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主要观察结果的总结:1. 骨骼组成:骨骼系统由多块骨骼组成,包括头骨、胸骨、脊柱、上肢骨骼和下肢骨骼等。

这些骨骼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支撑着整个身体。

2. 骨骼功能:骨骼系统不仅仅起到支撑身体的作用,还有其他重要功能。

例如,骨骼能够保护内脏器官,如头骨保护大脑,胸骨保护心脏和肺部。

此外,骨骼还是血液造血的重要场所,能够制造新的血细胞。

3. 骨骼连接方式:骨骼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形成人体的运动系统。

关节可以是固定的、半固定的或可活动的。

例如,颅骨之间的关节是固定的,而肘关节和膝关节是可活动的。

4. 骨骼形态:不同部位的骨骼形态各不相同。

例如,手指骨骼比较细长,适合灵巧的运动;盆骨比较宽大,支撑整个下半身的重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骨骼系统在人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支撑身体的框架,还能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血液造血和实现身体的运动功能。

对骨骼系统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学习人体解剖学和生物学知识。

参考文献1. M. H. Ross and W. Pawlina, "Skeletal System," in Histology: A Text and Atlas, 7th ed., Wolters Kluwer, 2015, pp. 190-219.2. B. K. Roy and C. E. Olsen, "Skeletal System," in Introduction to Anatomy and Physiology, 2nd ed., Cengage Learning, 2014, pp. 196-220.。

人体骨架实习报告

人体骨架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人体骨架学习体会一、前言骨骼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支撑着我们的身体,还保护着内部器官,为肌肉提供附着点,维持身体的姿态和运动。

通过本次人体骨架实习,我对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 骨头的分类:根据骨头的形态和位置,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长骨主要存在于四肢,如股骨、胫骨;短骨如腕骨、跗骨;扁骨如颅骨、肩胛骨;不规则骨如脊椎骨。

2. 骨骼的构造:骨骼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

骨膜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负责骨的生长、营养供应和修复。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主要承受压力,骨松质主要储存红骨髓。

骨髓有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3. 关节的结构: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

关节囊内壁分泌滑液,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保持关节的湿润和灵活。

4. 骨骼肌的功能: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通过肌腱和肌肉的收缩,使骨骼运动。

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神经传来的刺激使肌肉收缩,牵引附着的骨骼,产生运动。

三、实习体会1. 人体骨架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每个骨头和关节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需要多组肌肉协同作用,骨骼系统提供了运动的支架和杠杆。

2. 学习人体骨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结构,解释一些疾病和伤害的原因,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3. 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人体骨架的复杂性和美妙。

每个骨头和关节的精密设计,使我们能够自由地行走、奔跑、跳跃,享受生活的美好。

四、总结通过本次人体骨架实习,我对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习人体骨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探索人体骨架的奥秘,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人体解剖实验报告骨学(3篇)

人体解剖实验报告骨学(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

2. 掌握骨骼的命名、形态和功能。

3. 熟悉骨骼的连结方式及其临床意义。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标本、骨骼模型、骨骼图谱。

2. 实验用具: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盘、解剖针、解剖镜等。

三、实验内容1. 骨骼系统的基本组成(1)骨骼系统由骨骼和骨连结两部分组成。

(2)骨骼系统分为中轴骨骼和四肢骨骼。

2. 中轴骨骼(1)头骨:包括颅骨和面骨,颅骨由8块骨组成,面骨由14块骨组成。

(2)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共有26块椎骨。

(3)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骨和1块胸骨组成。

(4)骨盆:由2块髋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

3. 四肢骨骼(1)上肢骨骼: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

(2)下肢骨骼: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跖骨和趾骨。

4. 骨的命名与形态(1)骨的命名:根据骨的形态、位置、大小和功能等因素命名。

(2)骨的形态:骨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骨的结构: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

5. 骨的连结方式(1)直接连结:骨与骨之间直接相连,如颅骨之间的缝连结。

(2)间接连结:骨与骨之间通过骨连结器官相连,如关节、半关节、纤维连结等。

6. 骨的临床意义(1)支撑身体:骨骼系统为身体提供支撑,保持身体形态。

(2)保护内脏:骨骼系统保护内脏器官,如颅骨保护大脑。

(3)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协同工作,实现人体运动。

(4)造血功能:骨髓具有造血功能,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标本,了解骨骼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

2. 观察骨骼模型,掌握骨骼的命名、形态和功能。

3. 观察骨骼图谱,了解骨骼的连结方式及其临床意义。

4. 利用解剖刀、解剖剪等工具,进行骨骼的解剖实验。

5. 在解剖过程中,注意观察骨骼的形态、结构和连结方式。

6. 记录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人体骨和关节的观察实验报告

人体骨和关节的观察实验报告

人体骨和关节的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深入观察尸体死后的人体骨骼关节的结构和运动特点;
2、认识和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
3、了解人体骨骼关节的疾病及病变。

二、实验材料:
1、一具尸体;
2、一个安全性强的手术台和安全性高的实验工具;
3、解剖辅助用品,如棉签、钳子、刀、量斗、夹、剪刀等;
4、必要的护士、照相机及实验记录单。

三、实验方法:
1、把尸体放在解剖台上,并将安全性高的实验工具和解剖辅助用品准备好;
2、按解剖次序进行观察,可以从肢体、头部、胸部、腹部、骨骼和关节等部位开始;
3、针对骨骼结构特点进行检测,观察骨骼传导力的局限性,识别骨骼的传导结构特征,包括受力骨骼、支撑骨骼和接头骨骼;
4、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记录各部位的观察数据,并进行再现性照片;
5、对关节的运动特性进行检测,观察关节运动类型,如关节活动范围、运动特点等;
6、根据观察结果,运用实验记录单,对尸体的各部位特征进行
归纳总结,最终获得实验结果。

四、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可以有效观察尸体死后的人体骨骼关节的结构和运动特点,认识和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检测骨骼结构特点,观察关节运动类型,记录尸体各部位特征,最终获得实验结果,对今后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骨磨片 5×40 黏合线
常用体表标志及其应用
• 在活体体表可以观察、触摸到的骨性突起和凹陷、肌肉的轮廓 以及皮肤皱纹等,均称为体表标志。
• 应用这些体表标志,可以确定体内血管和神经的走行;内部器 官的位置、形态和大小,也可作为临床检查、治疗和针灸腧穴 定位的标志,故有实用意义。
实验步骤
人体骨架及常用体表标志的观察
顶骨 蝶骨 颧骨 上颌骨 下颌骨
腭骨
枕骨大孔
面颅骨围成眶腔、鼻腔和口腔。
额骨 鼻骨 泪骨 下鼻甲
上颌骨 犁骨
舌骨
颅的整体观
1.颅顶面观 :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2.颅后面观 : 枕外隆凸
额骨 顶骨
枕骨
枕外隆凸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4、躯干和颅的主要体表标志
中轴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① 颅骨颧弓、眶上缘、眶下缘 、眉弓 、下颌头 、颞骨乳突 、下颌角 、
实验二 人体骨与骨连结的观察
目的要求
• 观察人体各部骨的组成与重要骨的形态,分析与其功能相适应 的特征。
• 观察骨的形态、结构及构成成分,了解其构成成分与生理功能 的关系。
• 观察胸廓、脊柱、骨盆的组成与形态,分析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特征。
• 观察颅的组成与形态。 • 观察和触摸骨性、肌性、腱性和皮肤的主要体表标志,掌握其
骨的形态
1. 长骨:主要分布于四肢,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分为一体两端。 2. 短骨:为形状各异的短柱状或立方形骨块,
多成群分布于手腕、足的后半部和脊柱等 处。 3. 扁骨:主要分布于头、胸等处。呈板状,主 要构成颅腔和胸腔的壁,以保护内部的脏 器。 4. 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如椎骨。有些不规 则骨,内有含气的腔,称为含气骨,如上 颌骨、额骨等 。
骨的构造
• 骨以骨质为基础, 表面覆以骨膜, 内部充以骨髓, 分布于骨的血管、 神经,先进入骨 膜,然后穿入骨 质再进入骨髓。
骨的构造
骨质
骨密质 骨松质
骨膜
骨 骨髓
红骨髓 黄骨髓
血管、淋巴和神经
内板 骨膜
骨密质
颅骨
外板
骨松质- 板障
板障
骺线
骨膜 骨松质 骨密质
骨髓 外板 内板
骨的构造 骨质
• 骨密质:由多层紧密 排列的骨板构成,质 地致密,耐压性较大, 构成长骨干以及其它 类型骨的外层。
应用范围。
材料与器械
• 人体全身骨架标本 • 人体各部分分离骨标本
运动系统概述
1、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杠杆部分 骨连接——支点部分 骨骼肌——动力部分
2、骨骼:全身各骨借骨连接相连构成的人体支架,赋予人体 基本形态,支持体重,保护人体内部重要器官。
3、功能: 支持 保护 运动 造血
骨组织概述
•椎体 •椎弓
椎弓根 椎弓板
•突起
棘突1个 横突l对 关节突2对
• 椎孔→椎管
• 椎间孔
椎孔 横突
棘突 上关节突 横突
棘突
椎体 椎弓根 上关节突
椎弓板 椎体
下关节突
2、胸廓
① 胸廓的构成 观察人体全身骨架标本。由1块胸骨、12对肋、12块胸椎及其骨连结 构成。
② 胸骨
观察胸骨标本。辨认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胸骨角等部位。 ③ 肋与肋骨 观察人体全身骨架标本。识别肋骨与肋软骨,找到肋骨的位置。
枕外隆凸 ② 椎骨棘突 ③ 肋骨 ④ 胸骨
5、上肢骨 ① 上肢带骨:包括锁骨和肩胛骨。 1)锁骨 观察锁骨标本,辨认肩峰端和胸 骨端及其关节面。 2)肩胛骨 观察肩胛骨标本,辨认两面(前、 后面)、三缘(上缘、内、外侧 缘)和三角(上、下角、外侧 角)。
• 骨松质:由许多片状 和杆状的骨小梁按压 力曲线和张力曲线交 织成网,呈海绵状, 能承受较大的力量, 存在于长骨骺及其它 类型骨的内部 。
长骨骨质构造示意图
骨的构造 骨髓
• 骨髓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和扁平骨 稀松骨质间的网眼中,是一种海 绵状组织,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内含大量不 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 胞;充填于胎儿及幼儿的长骨髓 腔及骨松质腔隙内,在成人只存 在于各类型骨的松质内。

•颅骨23块 •脑颅和面颅 •听小骨3对
㈠脑颅骨 8块
•顶骨2 •颞骨2 •额骨1 •筛骨1 •枕骨1 •蝶骨1
额骨 顶骨 蝶骨 筛骨 颧骨 上颌骨
下颌骨
顶骨
颞骨 枕骨
鼻骨 下鼻甲
额骨 蝶骨 筛骨 颧骨 上颌骨 下颌骨
面颅骨
15块
•鼻骨 2 •泪骨 2 •颧骨 2 •上颌骨 2 •下鼻甲 2 •腭骨 2 •下颌骨 1 •犁骨 1 •舌骨 1
• 黄骨髓含大量脂肪组织,没有直 接的造血功能。6岁前后,长骨 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 骨髓。
长骨骨髓示意图
骨组织
取骨横磨片观察: 特点:由于骨组织内的软组织(神经、血管、淋巴管、结缔组织) 及细胞都已腐烂,仅剩下空腔和管道。长骨骨干部的横断面,在 低镜下可见3~4层外环骨板、1~2层内环骨板、内外环骨板之间的 骨单位和间骨板。骨单位是由中央管和其周围呈同心圆排列的多 层骨板构成。高倍镜下观察可见骨板内或骨板间的卵圆形骨陷窝 及骨陷窝向四周发出的骨小管。
1、脊柱 ① 脊柱的构成 观察人体全身骨架标本,由颈7、胸12、腰5、骶1、尾1及其骨连结构成。 ② 脊柱的整体观 观察人体全身骨架标本。辨认椎间孔、椎管、脊柱的4个生理弯曲。 ③ 椎骨的一般形态 观察胸椎标本。识别椎体、椎弓、椎孔、椎弓根、椎弓板、棘突、横突、 上关节突、下关节突等结构。
椎骨的一般形态
胸骨
•胸骨柄 颈静脉切迹
•胸骨体 •剑突
颈静脉切迹 胸骨柄 胸骨角
锁切迹 锁切迹
第二 肋切迹胸骨角胸骨体 Nhomakorabea剑突
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 两侧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 标志。

包括: 肋骨 肋软骨
共12对 1~7对 8~10对 11~12对
真肋 假肋 浮肋
3、颅骨
① 颅的构成 观察颅骨标本。脑颅骨由8块骨组成,以蝶骨为中心排列,构成颅腔。 面颅骨由15块骨组成,以上颌骨为中心排列,构成颜面部的支架。 ② 颅的整体观 观察颅骨标本,观察颅的顶面、前面及侧面,颅底的内、外面。
1、骨是以骨组织为主体构成的器官,是在结缔组织或软骨基础上 经过较 长时间的发育过程(骨化)形成的。
2、骨在成人为206块,约占体重的1/5,
颅骨(29块,包括听小骨6块)
躯干骨(51块)
上肢骨(64块) 下肢骨(62块)
四肢骨
3、每块骨均为一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血管、神经的供应,能不 断进行新陈代谢,有其生长发育过程,并具有修复和改建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