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统计资料的审核与整理概述PPT(16张)
《统计法》基础知识课件

统计法发展机遇
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统计改革方向,分 析统计法面临的发展机遇,如大数据、 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变革。
未来修订方向预测及建议
修订方向预测
根据国内外统计法发展趋势和我国实际情况,预测未来我国统计法 的修订方向,如完善统计法律制度、强化统计监督职能等。
具体修订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修订建议,包括明确统计法律责任、加大统计违法行 为处罚力度、优化统计调查程序等。
02
03
04
推广应用先进的统计信 息技术,提升统计工作 效率和数据质量。
加强统计信息安全保护, 确保统计数据不被泄露、 篡改或毁损。
培养高素质的统计人才队伍 ,提高统计人员的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助力《统计法》实施
云计算为统计提供弹性可扩展的计算 资源和存储资源,降低信息化建设成 本。
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可以实 现更加精准、高效的统计分析和预测。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清洗、数据挖掘、 智能分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提高信息化水平,保障《统计法》有效执行
01
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提 高统计数据采集、处理、 传输、存储和发布能力。
资料传输
规定资料传输的方式和流 程,包括网络传输、移动 存储介质传输等,确保数 据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数据质量评估与监控机制
数据质量评估
制定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和方法,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 性、一致性等。
数据监控机制
建立数据监控机制,对数据采集、审核、汇总、整理、保存、传输等各个环节进 行实时监控和预警,确保数据质量和安全。
提升统计服务质量
2第2章 统计整理(3)

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内容 统计分组 分配数列 如何编制分配数列? 统计图表
3 - 31
第三节
分配数列
一、分配数列 将统计总体按照某个标志分组 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形式 列出各组的名称和各组所包含的总体单位 数 (频数)或频率,就形成了分配数列 说明总体单位数在各组之间的分配情况 构成要素 分组标志的具体表现 各组的频数或频率29 3 - 32
二、频数和频率
频数 统计分组后,各组对应的单位数称频数,也叫 次数 频率 用各组频数除以总体单位总数(总频数 N ) 表明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的比重 各组的频率大于0,所有组的频率总和等于1
3 - 33
介绍几个概念
商店数 销售额 (万元) 50以下 50~60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四、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
品质分组:将总体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
企业按经济成份、地理位置分组 职工按性别、文化程度分组
变量分组:将总体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
按企业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分组 职工按工龄、工资分组
3 - 23
按性别分组
性
别
人数
比重(%)
男
女 合 计 (品质分组)
3 - 24
五、变量分组的类型
统计分组的程序与原则
选择分 组标志
科学性:
组间差异 大,组内 差异小。
3 - 17
确定分 组体系
总体单 位归类
完备性和互斥 性:每个单位
均能且只能归 到某个组中。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类型分组:划分经济类型 结构分组:研究同质总体的构成 分析分组:研究现象总体内部各标志间 的依从和制约关系 互相补充、结合运用
第三章--统计整理-幻灯片(1)

如某班学生按年龄分组:17岁,18岁,19岁, 20岁, 21岁,22岁。
组距式分组
将作为分组依据的数量标志的整个取 值范围依次划分为若干个满足互斥性
和包容性的区间,用这些数值区间作
为组的名称。
某班学生统计 学原理成绩分 组
60分以下 60—70分 70—80分 80—90分 90分以上
组距式分组中的一些概念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 统计整理
对教师 的分类
按性别分类
男性 女性
高级 按职称分类 中级 共计7组
初级 2+3+2
青年 按年龄分类
中年
复合分组体系
对教师 的分类
按性别 分类
按职称 分类
按年龄 分类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 统计整理
共计12组 男 2×3×2
女 高级
中级
初级 青年 中年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统计资料的再分组
• 统计资料的再分组就是把统计分 组资料按某种要求,重新划定各 组界限,再将资料中的单位数或 比重分布重新做出调整。
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即将性质相同的 个体组合起来,在同一组内则保持着相同的性 质。
分组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 统计整理
25%
33%
分组前
分组后
42%
作用:1·区分事物的性质
例:按所有制性质划分,我国现有8种经济类型: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 澳台投资经济
将统计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
统计整理 学的分类和汇总,使之成为系统化、
条理化的综合资料,以反映研究总 体的特征。
地位 是统计调查的继续,统计分析的前提 和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社会研究方法,讲义第十二章 研究资料的审核、整理与统计分析

第十二章研究资料的审核、整理与统计分析第一节资料的审核与整理研究资料的审核与整理是分析资料的基础,它是研究阶段后期的第一项工作,是保证调查资料客观性、准确性、条理性、完整性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资料审核的概念和原则资料审核是指在着手整理调查资料之前,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查与核实的工作过程,目的是保证资料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资料的整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资料审核和资料收集工作同步进行,叫做实地审核或收集审核。
在收集资料后集中时间进行审核叫做系统审核。
对重要资料进行反复的各种形式的审核,叫做多次审核。
2.资料审核的原则资料审核工作一般应按照以下一些原则进行:(1)真实性原则。
对收集到的资料要根据实践经验和常识进行辨别,看其是否真实可靠地反映了调查对象的客观情况。
(2)标准性原则。
在较大规模的调查中,对于需要相互比较的材料要审核其所涉及的事实是不是具有可比性。
(3)准确性原则。
要对资料进行逻辑检查,检查资料中有无不合理和相互矛盾的地方。
(4)完整性原则。
要检查调查资料是不是按照提纲或统计表格的要求收集齐全。
二、资料的整理1.资料整理的概念和原则资料的整理是根据研究目的将经过审核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使资料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为进一步深入分析提供条件。
它是从调查阶段过渡到研究阶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
资料整理应遵循三条原则:(1)条理化。
条理化是指对资料进行分类从而为进一步的分析创造条件。
分类系统实际上是资料存取系统,它便于资料的保存、检索和利用。
科学的分类系统不仅是资料的存取系统,还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系统,分类反映着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认识。
(2)系统化。
系统化是指从整体上考察现有资料满足研究目的的程度如何,有没有必要吸收补充其他资料。
条理化原则是从对事物分类归纳着手,而系统化是从整体综合的角度考虑问题。
(3)统计汇总。
统计汇总是指将调查得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初步的统计整理,以把握其总体上的数量特征。
第四章 统计整理 《应用统计学——以Excel为分析工具》PPT课件

• (2)递减排序:可表示为: x(1)>x(2)>…>x(n)。
• 无论是定性数据还是定量数据,其排序均 可借助EXCEL完成。下面通过实例说明 EXCEL2007中进行数据排序的操作。
• 编制好的统计台账和加工整理后的统计资料,必须 妥善保管,不得损坏和遗失。
• 以上五个方面是相互衔接的,其中,统计分组是统 计整理的基础,统计汇总是统计整理的中心内容, 统计表和统计图是统计整理结果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统计调查资料的预处理
• 统 计 调 查 资 料 的 预 处 理 (Statistical data pretreatment) 是 数 据 分 组 整 理 的 先 前 步 骤 ,内容包括调查数据的审核与插补、筛选 (第三章已经介绍)、排序、分类汇总等 过程
一、统计分组的含义
• 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要 求,按照统计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成性质 不同的若干个部分或组别,使组和组之间 具有差异性,而同一组内具有同质性。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 1、区分事物的性质 • 如企业按照经济性质分组,分为国有经济、集体
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 澳台经济。 • 2、研究事物内部结构 • 如将国民生产总值按照三次产业划分,计算出各 个产业所占比重,以便研究内部结构是否合理。 • 3、研究现象之间的关系 • 在统计分作的基础上,研究现象和现象之间的相 互依存关系。如施肥量和亩产量之间的关系;商 业企业规模和商品流通费用率之间的关系等。
三、统计调查资料的分类汇总
• 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时,有时需要对某些 字段按条件进行汇总,称为数据的分类汇 总。如果只是针对一个字段进行分类汇总 ,称为单字段分类汇总;如果同时对两个 及两个以上字段进行分类汇总称为多字段 分类汇总。
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_OK

• (3)三变量交叉列表。如表6-10。
19
• 三、汇总 按照市场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对分组后的调查资
料进行计算统计,使之成为反映市场调查对象 总体客观情况资料的工作过程。 就是将市场调查的各种原始资料按照分组标志进 行统计汇总。 • (一)手工汇总 • 1、划记法 • 2、过录法 • 3、折叠法 • 4、卡片法 • (二)计算机汇总
• (3) 创新思维法。利用独立性思维、求异性思维、交叉 性思维、联动性思维和多向性思维等创新思维的方式 对市场调研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 (4) 经济理论分析法。利用经济学中所阐明的各种经济 范畴、经济理论和经济规律,对市场调研的问题进行 判断和推理。
• (5) 结构分析法。是指利用分组资料,通过分析各组成 分的性质和结构,进而判断和认识现质属性和特征。
31
第四节 资料的分析
• 一、概述 • 市场调查资料分析是指根据市场调研的目的,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市场
调查收集整理的各种资料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综合、提炼、归纳、概括 得出调研结论,进行对策研究,撰写市场调研报告的过程。 • 本质:数据深加工,从数据导向结论,从结论导向对策
32
• (一)市场调查资料分析的内容 • 1、背景分析:了解问题的来由和背景,把握分析
• 统计图是以圆点的多少、直线长短、曲线起伏、 条形长短、柱状高低、圆饼面积、体积大小、实 物形象大小或多少、地图分布等图形来陈示调研 数据。
• 1.直线图 • 直线图是以直线的长短来表示品质属性数列中各
组频数或频率大小的图形。 • 常以横轴代表品质属性的不同组别,纵轴代表各
组的频数或频率。
23
24
研究的目的和方向。 • 2、状态分析:描述和评价现象的各方面的数量表
统计数据.ppt

重点调查是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
单位进行调查,用以反映总体基本情况的一种非
全面调查
(四)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为 基础,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出一 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再用部分单位资 料推算总体数值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式。
(五)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在对调查对象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 有意识地选择少数典型单位进行的调查。
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搜集
一、统计数据搜集的意义 (一) 定义
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采用科学 的调查方法, 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大 量原始数据的过程。是统计工作的基础 环节。
(二)对统计调查的要求
统计调查要做到准确、及时、全面、系 统的取得统计资料。 准确性(真实性、客观性)——如实反映 客观实际。 及时性——在规定时间内尽快提供统计资 料。。 全面、系统——调查方案规定调查的单位 要全、项目要全,不能遗漏。
Statistics
第二章 统计数据
第二章 统计数据
第一节 统计数据及其种类 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三节 统计数据的整理 第四节 统计指标 第五节 EXCEL基本统计
Statistics
Statistics
第一节 统计数据及其种类
一、统计数据的概念
统计数据是总体或总体单位某一特征的具体 表现,是统计工作的成果。
(三)确定调查项目
调查项目是具体的调查内容,是调查 单位具有的特征。
(四)确定调查方式方法
(五)确定调查时间
确定调查时间一是指确定标准时间,即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一是指确定调查 工作的起止时间。
(六)确定其它事项
三、统计调查的方式
按调查组织形式统 专计 门报 调表 查: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统计调查按调查单位的范围非 全全 面面 调调 查查 :: 统重 计点 报调 表查 、、 普典 查型调查、抽样调查
第十一章 资料的审核与整理

资料的审核与整理是分析资料的基础,它是研究阶段的第一项工作,是保证资料客观性、准确性、条理性、完整性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资料的审核1资料的审核:是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审查与核实的过程。
2资料审核的原则:真实性、标准性、准确性、完整性。
3审核工作和收集工作同步进行,边收集边审核,叫做实地审核(收集审核)4在收集资料后集中时间进行审核,叫做系统审核5对重要资料进行的反复的各种形式的审核,叫做多次审核6对第一手资料的审核第一手资料指得是用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所获得的资料。
(1)对观察、访问资料的审核是检查、核对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
(2)对用调查问卷和结构式访问获得的资料的审核:a资料的完整性b有没有逻辑错误c回答的可靠性7对第二手资料的审核第二手资料包括书面文献和统计文献(1)对书面文献要弄清:a文献的来源、背景 b编写的时间 c文献的真伪性、可信性(2)对统计文献要注意:a指标的定义和分组的标准问题 b指标的统计总体范围二资料的整理1资料的整理是根据研究目的将经过审核的资料进行简化、分类、汇总,使资料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进一步深入分析的过程。
2资料整理的原则:条理化即对资料进行分类系统化即从整体上考察现有资料满足研究目的的程度如何,有没有必要吸收补充其他资料统计汇总对原始数据进行科学整理,是总体的数量特征和规律性显示出来3分类和分组:从严格意义讲,分类和分组都是一种定性分类方法,即根据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将其区分为不同种类。
分类适用于全部调查资料,分组只限于统计资料。
4按调查过程而言,调查资料的分类有:(1)前分类:在设计调查提纲、调查表格或问卷时,按照事物或现象的类别设计指标,然后按分类指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2)后分类:是指在调查资料收集起来以后,再根据资料的性质、内容或特征,将它们分别集合成类5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现象分类方法和本质方法方法(1)现象分类法:根据事物外部特征或外在联系进行分类的方法(2)本质分类法(科学分类法):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内部联系进行分类的方法6分类的意义:现象分类法可以帮助调查者建立资料存取系统,便于资料的存取和查找、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表的标题要简短明了,要能确切说明表中数据 的内容。
其次,表的纵栏标题与横行标题要准确反映变量取值 的含义,他们的排列顺序也应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
第三,表中的数据资料必须注明计量单位,比如频数 单位(人数、个数、户数等)和频率单位(百分比)。
第二节 资料的编码和录入
一、问卷编码
编码就是给每个问题及答案一个数字作为它的 代码。
1、答案代码的确定 (见表1、2) 2、问题栏码的确定
问题栏码即指定该问题的编码值共几位,以及它们在
整个数据文件中所处的位置。
栏码的指定方法是:
首先从问卷的第一个项目或问题开始,根据每 一个项目或问题答案数码的位数,来确定该项 目或问题所占有的宽度;
二、资料的复查
指的是研究者在调查资料收回后,又由其他人对所调 查的样本中的一部分个案进行第二次调查,以检查和 核实第一次调查的质量。
复查的基本做法是:
由研究者自己或者由研究者重新选择另外的调查员, 从原来的调查员所调查过的样本中,随机抽取5%-15 %的个案重新进行调查,一方面核实原来的调查员是 否真的对个案进行过调查;另一方面可将两次调查的 结果进行对比,以检查第一次调查的质量。
2、逻辑一致性清理
其基本思路是依据问卷中的问题相互之间所存 在内在的逻辑联系,来检查前后数据之间的合 理性。
3、数据质量抽查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样本的全部个案中, 抽取一部分个案,进行校对,用这一部分个案 校对的结果,来估计和评价全部数据的质量。
第四节 统计表和统计图
1、统计表的构成与制作 (1)统计表的构成。(见表7、表8)
见表四、表五
二、数据的录入
数据录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接从问卷上将编好码的数据输入计算机; 另一种是先将问卷上编好码的数据转录到专门的登录
表上,然后再从登录表上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见表6)
研究者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挑选和培训输入人员。 (2)统一规定数据输入格式和数据文件名。 (3)每个输入人员独立完成各自所输的那一部分问卷 (4)完成问卷输入任务后,由研究者把他们的数据合
•
2、身材不好就去锻炼,没钱就努力去赚。别把窘境迁怒于别人,唯一可以抱怨的,只是不够努力的自己。
•
3、大概是没有了当初那种毫无顾虑的勇气,才变成现在所谓成熟稳重的样子。
•
4、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
(3)折线图。又称曲线图 它是通过上下变化的线段来反映所研究现象随时间变
化的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图形。 一个图中只含一条曲线,称为单式曲线图。 如果一个图中同时包含两条以上的曲线,称为复式曲
线图。 (见图4、图5)
•
1、有时候,我们活得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起来形成一个总的数据文件,以供统计分析时使用。
第三节 数据清理
1、有效范围清理
对于问卷中的任何一个变量来说,它的有效的编码值 往往都有某种范围,而当数据中的数字超出了这一范 围时,可以肯定这个数字一定是错误的。
这种错误数字的出现可以发生在资料处理的每 一个阶段:
首先,它可以发生在原始问卷中的回答上。 其次,它可以发生在编码员对问卷的编码结果上。 第三,它可以发生在计算机录入员输入数据的过程中。
再根据前后顺序来确定其在整个数据排列中所
处的位置,这样从头依次往后排列。
栏码的意义就是规定数据中的哪几位数字对应 于问卷中的特别变量。
见表3
3、编码手册
在编码手册中,研究者将编码的项目和 问题一一列出,逐一规定它们的代码、 宽度、栏码简要名称、答案赋值方式及 其他特殊规定等等。
资料的审核工作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检查出问卷资料中的问题; 二是重新向被调查者核实。
在实践中,资料的审核工作有两种不同的做法:
一种是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进行,即边收集边审核。 这种资料审核的方式称为实地审核。
另一种做法是,先将资料全部收回,然后再集中时间 进行审核。这种资料审核方式称为系统审核或集中审 核。
第四,对于一般频数分布表,应列出合计栏,以便获 得整体情况的资料。
最后,各种表格应以横线为主,能够不用竖线则尽量 不用。既便需要用竖线的表格,也应是开口式的,即 表的左右两端不划竖线。
2、统计图 统计图主要有条形图、圆形图和
折线图3种。 (1)条形图。又称矩形图
它是以宽度相等、长度不等的长条来表示不同的统计 数字,比如表示频数或百分比的多少等等。
只有一组对象的条形图称为简单条形图。 把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对象的条形并列在一起,共同构
成一个条形图,这种条形图称为复合条形图 。
(见表11、图1、图2)
(2)圆形图。又称扇形图 它是以圆内不同扇形面积的大小来表示
总体中不同部分所占的比重,形象地反 映总体地内部结构。
(见图3)
5、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经长大,父母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父母仍然健康。
•
6、没什么可怕的,大家都一样,在试探中不断前行。
从统计表的结构上看,通常都是由表号、总标题、横 行标题、纵栏标题、数字注释和资料来源等要素所构 成。
表号是表的序号,位于表顶端左角。 总标题是表的名称,它位于表的顶端,紧接在表号后面。 横行标题是横行的名称,又称横标目,它位于表的左侧。 纵栏标题是纵栏的名称,又称纵标目,位于表的最上一格。 数字是统计表的实质性内容。 注释或资料来源是对表中资料的一种说明。
第九章 调查资料的审核与整理
第一节 原始资料的审核和复查 第二节 资料的编码和录入 第三节 数据清理 第四节 统计表和统计图
第一节 原始资料的审核和复查
一、资料的审核
指研究者对所收集的原始资料(主要是问卷)进 行初步的审查和核实,校正错填、误填的答案, 剔出乱填、空白和严重缺答的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