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
初中化学(水分子的运动) 第一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

进行比较,探究出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本质
通过两个事例分析归纳出导致水发生三态变化的原因
思考回答
小组合作探究
学会描述
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转换视角看水的三态变化
通过识图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依托两个生活场景,理顺能量、微粒运动、物质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在课堂设计上,将物质微粒性、微粒运动性、微粒与能量等裸露的化学知识包装在以水的变化为线索的问题情景中,围绕着“物质状态变了,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微粒怎么变?用微粒的观点怎么解释变化?”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主动构建。
教学方法
讨论、实验探究、阅读、讲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直切主题
一滴水,看似柔弱,汇聚起来,却可势吞万里!一滴水,看似渺小,细究起来,却自有乾坤。你知道吗,毫不起眼的一滴水中,隐藏着一个数目庞大的水分子兵团。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液态的水中水分子的录像,水还有哪几种存在状态?在自然界中固态的水会以什么形式出现?液态的水呢?无色气体我们是看不到的,比如,空气。打开烧开水的锅盖,立刻看到水雾弥漫,这是气态的水——水蒸气吗?不是,它是小水滴扩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是液态的水。太阳出来,冰雪融化,是固态的水变成了液态的水。你还能举出几种不同状态的水相
互转化的例子吗?固态的水能直接变成气态的
看数据、录像,写一写对水分子的印象。
从生活经验中搜集与水的三态变化有关的知识,思考回答
通过数据、录像两种途径使学生对水分子产生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鲁教版五四制2024)

量后,运动加快,克服了水分子
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开液体表面,
水变成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
水蒸气的凝结
烧水时,部分水分子获得足够的
能量,离开水面向锅盖处运动。
这些水分子遇到冷的锅盖后失去
部分能量,导致其运动减慢,由
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彼此靠近,
聚集在一起,水蒸气凝结成水滴。
水的三态比较
状态 水分子的排列方式 水分子的间隔
水分子的运动形式
固态
有序
小
固定位置振动
液态
气态
无序
自由运动
较小
较大
一定体积内自由运动
影响
原因
自由的向空间扩散
加快
增大
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水
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_____,分子间的
减慢
减小
间隔_____,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结论: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
A.气体分子很小
B.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
C.气体分子可分
D.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
课堂达标
6.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
中弥漫着油菜花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D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课堂达标
7.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 C )
液态酒精合固态酒精都能燃烧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无毒,不能燃烧
有毒,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烧
课堂达标
1.北京冬奥会在世界上首次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其原理是将
第1节《水分子的运动》第1课时 鲁教版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课题1 水的三态变化课型:新授课主备:苏鲁审核:班级姓名组名 . [探究目标]通过解释水的三态变化和生活中有关水的现象来认识分子的性质,学会运用分子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建立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
[探索导航][问题发现]春天我们把花粉放入水中,用特制的显微镜观察,会发现花粉象孩子一样调皮,到处乱跑。
花粉为什么会运动呢?原因不是花粉,那又是谁呢?一.水的三态变化1.水有、、三种状态。
2.请你画出水的三种状态转化示意图。
[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可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猜想四:。
………………………结论:一定量的水当它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的和不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和。
这样的变化是变化。
3.水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间隔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呢?根据课本29页图片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固态水:水分子排列,分子间隔。
液态水:水分子排列,分子间隔。
气态水:水分子排列,分子间隔。
[预习心得和疑问]二.水分子的运动问题1:洗过的湿衣服,挂在阳光下一段时间,衣服就变干了。
你能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吗?请试一试。
问题2:烧水时,水开之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水滴滴下来,为什么锅里的水能跑到锅盖上去呢?你能从分子的角度给出合理的解释吗?结论:水分子的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分子间的间隔,水由态变成了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分子间的间隔,水由态以变回态。
[预习心得和疑问]三.水分子的大小问题:用手蘸水在桌面上写字,你能观察到字迹逐渐消失,却看不见分子是如何跑掉的,这是什么原因。
你能解释一下吗?通过以上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预习心得和疑问]四.分子的性质问题:你在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情形后,你对分子形成了怎样的看法?(温馨提示:可以参照课本第30页中间的内容回答。
)①。
②。
③。
[实验探究]酒精与水同体积混合。
取50mL水和50mL酒精均匀混合,所得液体的体积可能为多少?请说出你的猜想。
2.1 运动的水分子( 第1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小水滴越来越大,越来越重,以雨、 冰雹和雪的形式降落下来
太阳为水循 环提供能量 小水滴凝结成云
海水蒸发
植物通过蒸 腾作用释放 出水蒸汽
水从土壤中 蒸发出来
水通过河流、小溪和地 下水等又回到了大海
当堂检测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
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 B )
③分子有能量,总在不断的运动。
(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失去能量,运动减慢)
④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因此,分子之间聚在一起可以形成物质)
重点探究
探究五:水的天然循环 [情景展示]
重点探究
[思考交流] 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水分子的能
量如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其能量变化?
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越来越低, 更多的云聚集到一起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1课时
湿衣服晾晒会变干
走过花圃闻到花香
这些现象从微观角度如何解释?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认识分子的特征; 2.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自主学习
一、水的三态变化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
数目和大小 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 距离和排列方式 。 这样的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 。 2.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自身的能量、 运动速率 、 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 改变造成的。
自主学习
二、分子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是的一种 构成物质 基本粒子,它们都是由 原子 构成的。分子的体 积和质量均 很小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 间隔 且存在 相互作用 。分子自 身具有一定的 能量,总是在不断地 运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创新教案】2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课时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的引导,采取学生自学研究的方法,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述。
2、利用多媒体进行微观的演示,学生进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难点:1、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2、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具:多媒体,量筒,烧杯,滴管,品红,酒精,水。
教学过程:。
3.1 运动的水分子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一、水的三态变化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水变作云、雨、雪是水分子的运动状态
发生变化的结果。
如果把封闭在注射器中的少量水煮沸,
使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设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怎
样的变化?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都运动到注射器的另一端去了?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谢谢观看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水的蒸馏
1.在上述得到的滤液中加入一包活性炭,充分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 观察烧杯中液体颜色的变化。
2.将吸附净化后的滤液加热煮沸,使水蒸气冷凝在烧杯上部的表面 皿上。取所得冷凝水,滴在玻璃片上,在酒精灯上慢慢加热至水分消失。 观察玻璃片上发生的现象。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给水加热使之变为水蒸气,再将水蒸气冷凝得到液态水 的过程叫作水的蒸馏。蒸馏得到的水称为蒸馏水。蒸馏水可 认为是纯净物。而天然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在固态的水中,水分子紧密有序排列,只能在固定的位置 上振动。在液态的水中,水分,可以完全自由运动。 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 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 列方式。这样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三、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分布范围也很广,但是大约97.5%
的水集中在海洋和咸水湖里。跟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约 占地球总水量的2.5%,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江河水、湖泊淡 水以及浅层地下水,仅约占地球淡水总量的 13%,占地球总 水量的 0.3%。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运动的水分子(第1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_1(完整版)2

(3)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受压时分子间间隔缩小,故6000L 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水的天然循环
在水循环的每一个 环节,水分子是怎样运 动的?水分子的能量如 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 致其能量变化?
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聚集成的。 水分子很小,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
把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 就会变成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 中,水分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①水分子本身变大
②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③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④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另一端
水的三态变化
水蒸气
B.分子停止运动
C.有新分子生成 D.分子间隔变大
2、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其中 “朱门酒肉臭”说明了( C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谢谢观看!
祝你学业有成
2024年5月3日星期五10时39分56秒
2.烧开了水后揭开锅盖,立即会有许多水滴滴下, 为什么?
这是水蒸气在锅盖上冷凝的结果。烧水时, 水分子获得能量,便离开水面向锅盖处运动。温 度较低的锅盖就会吸收水分子的能量,导致水分 子的能量降低,运动减慢,彼此靠近,又重新聚 集在一起,凝结成水滴。
结论
温度会影响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间的间隔。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的能量增加,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温度降低,分子自身的能量减小,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 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2-1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教案-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食盐是咸的,葡萄糖是甜的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C
搜救犬通过闻气味找到搜寻的目标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空气能被压缩
分子之间有间隔
5.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间隔变大B.水分子体积变大
C.水分子数目增多D.水分子质量变大
6.用日常生活的现象证明分子的基本特征(每个各举一例)。
(六)、作业:
二、你能否用水分子模型表示出水的三种状态时的分子排列。
三、结合以上模型,阅读课本P22-P23小组展示预习结果。
1.当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请从水分子的角度解释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3.请从水分子的角度解释水烧开之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水滴滴下。
A.在雪花形成的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4.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
解释
A
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混合后分子变小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当堂达标:
1.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你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的变化是( )
(三)、展示(点拨)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学习目标
1、从分子的角度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实质。
2、理解分子的性质,能够用分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二、知识整理(自学第一部分,水的三态变化后完成)
1、水分子的符号是,每个水分子由构成的,并且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2、水蒸气、水或冰都是由构成的,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______和______不会改变,水分子本身,变化后改变的只是水分子间
的和分子的,这样的变化是变化。
、水分子的导致了水的变化。
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分子间间隔,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失去能量时,运动分子间隔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三、知识运用:
1、气态物质分子间间隔,所以易被压缩。
液态、固态物质分子间间隔,难被压缩。
2、(1)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因为
(2)百花盛开,香远溢清,说明
(3) 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总体积却小于200mL,说明
归纳:分子的性质(1) (2) (3)
3、知识应用:用分子的理论解释下列现象
(1) 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字,你能观察到字迹逐渐消失,却看不见水分子是如何跑掉的。
(2) 湿衣服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凉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干得快。
(3)妈妈在厨房炒菜,你在卧室里就能闻到香味。
(4)气球易被压缩,铅球不易被压缩。
四、分子
1、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的基本特征有:(1) 、(2) 、(3)
五、知识巩固:
1、下列表示水分子的图示的是()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A、B C
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能量,运动速度,分子间隔;无论是水变成水蒸气还是变成冰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
是的。
3、在下列括号内,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性质的序号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有一诗人赞誉贵州茅台酒“贵州茅台酒,开坛十里香”。
( )
(2)可以将大量氧气压入蓝色钢瓶中。
( )
(3)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3万年才能数完。
( )
(4)盛有酒精和汽油的瓶子,存放时要塞紧瓶塞。
( )
4、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盛有空气的集气瓶,按照右图放置,
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可观察到两
瓶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由此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由原子构成
六、当堂检测
1、水蒸发时分子本身 (填“变”与“不变”),因而属于变化。
2、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
3、湿衣服经过晾晒会干燥,这种现象说明( )
A、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4、六月的校园,百花盛开,香远溢清,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的质量很小
2.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于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