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飞越北极的数学模型

飞机飞越北极的数学模型
飞机飞越北极的数学模型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飞机飞越北极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姓名:王鹏哲学号:209

姓名:蒋少勇学号:231

姓名:张晓光学号:215

指导教师:张新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17日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数理系

目录

一报告介绍 (3)

1 论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2成员……………………………………………………...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报告形成………………………………………………….错误!未定义书签。

1问题重述 (3)

2问题分析 (3)

三模型的建立 (4)

1模型分析 (4)

2模型假设 (4)

3模型构成 (5)

4模型求解 (7)

5灵敏度分析 (8)

3模型的评价与推广 (9)

三总结 (9)

四参考文献 (11)

一报告介绍

(1)论题:飞机从北京飞越北极到达底特律可之前省大约4小时理论分析的数学模型(2)成员:蒋少勇信142班231

王鹏哲信142班209

张晓光信142班2015

二报告形成

1问题重述

中美航线可飞越北极,可直接从休斯敦,丹佛及明尼阿波利斯直飞北京等地,北京至底

飞机飞行高度约为10公里,飞行速度约为每小时980公里;

对飞机新旧路线可节省4小时做合理解释。

2问题分析

(1)我们根据飞机原来旧路线飞经的坐标,做下图飞机飞越路线简略示意图:从图中可见飞机的路线并不是规则的圆弧或是直线,所以原航线的路程就是每两个路经之地的球面距离之和,新航线的路程才是北京与底特律的球面距离。

(2)地球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7.292*10e-5弧度/秒,赤道上自转线速度为466米/秒。飞机在起点北京的线速度为402m/s,终点底特律线速度为345m/s。飞机线速度v1=980000/3600=272m/s.起点和终点相对于赤道的线速

福建省漳州市第五中学等四校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福建省漳州市第五中学等四校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一小题2分,共60.0分) 右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单位:℃)分布图, 等温距为2℃。据图完成下列1-2题: 1.影响等温线①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 B.纬度 C.海陆分布 D.地形 2.等温线②的数值是( ) A. 24 B. 26 C. 28 D. 30 2017年9月28日,在中国国防部例行记者 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介绍歼-20飞机已经列装部队。歼-20作为中国首款第五代战斗机,具备很强的隐形性能和机动性能。读图回答3-5题 : 3.若J-20飞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 和正北方分别前进110千米,则其最终的位置() A. 回到M点 B. 在M点的正南方向 C. 在M点的正东方向 D. 在M点的正西方向 4.若J-20飞机从N点出发,以1100千米/小时的速度 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9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A. 140°W,30°N B. 140°E,40°N C. 140°E,30°N D. 140°W,40°N 5.若J-20飞机需要以最短航程从M点飞到N点,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其飞行的方向是() A. 沿着纬线向正东飞行即可 B.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 先向北,过极点,再向南 右图是我国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丙所在大洋是(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7.丁地的地理座标是( ) A. (30°N、175°E) B. (30°S、175°W) C. (30°N、165°W) D. (30°S、165°E) 8.一艘海轮航行到丙地时,船员刚好看到一轮红日在东方海平面上。此时北京可能( )

专题一 经纬网及其应用练习题

专题一经纬网及其应用练习题 1、有关经度和纬度的正确说法是() ①在地球仪上,0°经线就是本初子午线 ②180°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③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 ④纬度越高,纬线越长;纬度越低,纬线越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读右图,图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点为() ①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②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读下面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3~4题。 3、④地的地理坐标是() A.60°S,60°E B.60°S,60°W C.40°S,40°E D.60°N,60°E 4、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⑤位于①的西北方向 B.⑤位于④的东北方向 C.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D.①②③④⑤均位于西半球 5、右图中G点位于H点的() A、东北方向 B、正西方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图,据右下图回答6~9题。 6、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A.回到M点B.在M点的正东方 C.在M点正西方D.在M点东南方 7、M和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是() A.4 444 km B.3 333 km C.2 222 km D.1 823 km 8、若一架飞机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km/h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为() A 、40oN,60oE B、50oN,120oE C、40oN,100oE D、50oN,120oW 9、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 读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完成10~11题。

飞越北极飞机航线的讨论与分析(1)

飞越北极飞机航线的讨论与分析 摘要 本文研究飞机从飞越北极到达底特律的时间节约问题。在飞行速度恒定的条件下,转化为计算飞机航程的问题。首先,本文根据地球的不同形状的假设建立两种不同的模型,均使用了mathematica 数学软件进行了相关数据的计算和整理。 针对问题一,我们利用已有的立体几何知识,利用球面两点的距离模型和弧长计算模型,通过mathematica4.0软件求出至底特律原来航线的总路程1S =14576.4km ,飞行时间1t =14.8739h ;从至底特律现在路线飞越北极总路程2S =10802.8km ,飞行时间2t =11.0233h;节省时间△t =1t -2t =3.8506h ,节省 3.8506h,故“至底特律的飞行时间可节省4小时”是合理正确的; 针对问题二,我们利用极限法模型,取用最大半径赤道半径来计算,基于模型一,通过mathematica4.0软件求出从至底特律现在路线飞越北极总路程1S =14642.5km ,飞行时间1t =14.9408h; 从至底特律现在路线飞越北极总路程2S =10814.7km ,飞行时间2t =11.0354h;节省时间△t =1t -2t =3.9054h,节省 3.9054h,故“至底特律的飞行时间可节省4小时”是合理正确的; 所以两个模型的求解均符合题目的要求。 关键词:飞越北极,球面距离,极限法,mathematica

一.问题重述 7月1号起,加拿大和俄罗斯将允许民航班机飞越北极,此改变可大幅度缩短北美与亚洲间的飞行时间,旅客可直接从休斯敦,丹佛及明尼阿波利斯直飞北极等地。据相关部门估计,如飞越北极,底特律至的飞行时间可节省4个小时。由于不需中途降落加油,实际节省的时间不止此数。假设:飞机飞行高度约为10公里,飞行速度约为每小时980公里;从至底特律原来的航线会飞经10处。请对“至底特律的飞行时间可节省4小时”从数学上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分地球是半径为6371km的球体和地球是一旋转椭球体,赤道半径为6378km,子午线短半轴为6357km两种情况来进行讨论 二.问题分析 题中要求我们将从飞越北极抵达底特律的航行时间跟原来的航行路线所用时间进行比较看是否真的有节省时间。由于地球的形状会对计算球面上两点距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分地球是球体和地球是椭球体两种情况来分析。 针对第一种情况的分析: 当地球是球体时,建立空间坐标系,我们可以根据给出的经纬度,转化为三维坐标,求出点与点之间的球面距离。首先求出两点间的距离,利用解三角方程,

地理经纬度练习题

经纬网及其应用练习题 1、有关经度和纬度的正确说法是( ) ①在地球仪上,0°经线就是本初子午线 ②180°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③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 ④纬度越高,纬线越长;纬度越低,纬线越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读右图,图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点为() ①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②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读下面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3~4题。 3、④地的地理坐标是( ) A.60°S,60°E B.60°S,60°W C.40°S,40°E D.60°N,60°E 4、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⑤位于①的西北方向 B.⑤位于④的东北方向 C.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D.①②③④⑤均位于西半球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图,据右下图回答5~8题。 5、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 A.回到M点B.在M点的正东方 C.在M点正西方D.在M点东南方 6、M和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是( ) A.4 444 km B.3 333 km C.2 222 km D.1 823 km 7、若一架飞机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km/h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为() A 、40oN,60oE B、50oN,120oE C、40oN,100oE D、50oN,120oW 8、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 读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完成9~10题。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7题;共76分) 1. (4分) (2017高二下·黄陵月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示区域表示的是() A . 印度 B . 澳大利亚 C . 巴西 D . 阿根廷 (2) 图中字母M,S,N,W分别表示() A . 谷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综合性工业中心 B . 谷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 C . 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 D . 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 (3)

该国广阔的平原地区并不是主要的经济区,其制约因素是() A . 科学技术 B . 人口密度 C . 气候状况 D . 水文状况 2. (4分) (2020高三上·武功模拟) 下图为我国资源调配工程部分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属于我国() A . 南水北调 B . 西电东送 C . 西气东输 D . 北煤南运 (2)图中的资源调配可以() A . 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B . 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C . 减轻中部地区土地盐碱化状况 D . 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 3. (6分) (2019高二下·常德期末)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 . 连续层片状 B . 鱼鳞状 C . 间隔团块状 D . 条带状 (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 . 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 . 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 . 热带雨林地带 (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 . 日出前后 B . 正午 C . 日落前后 D . 午夜 4. (4分) (2015高二上·武汉期中) 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的降水柱状气温曲线图,丙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 是() A . 终年受西风和暖流的影响

第十二章 极地与高原机场运行

第十二章极地与高原机场运行 第一节极地飞行和极地航线的相关概念 极地运行是指使用穿越极地区域航路的航班运行,北极区域为北纬78度00分以北的 区域。 1926年5月9日,美国人伯得和贝内特驾驶福克F.VIIA-3M三发单翼机,从挪威斯匹次比尔根群岛出发,穿越北冰洋上空,成功飞越北极点后安全返回。1929年11月28日,伯得等四人机组驾驶一架“福特4-AT”三发飞机,从南极州边缘的小阿美利加基地出发,飞临南极后返回,往返飞行18小时59分钟。伯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飞越过地球两极的人。 1926年5月11日,欧洲飞行探险家开始由罗马至阿拉斯加的飞行尝试,因天气原因未达目的地。1937年,俄罗斯飞行员第一次实现了由莫斯科经北极飞抵安克雷奇。1954年北欧航空公司(SAS )使用DC-6B型客机开通了哥本哈根经极地飞至美国西海岸城市洛杉矶(CPH-SFJ-LAX)航线。 欧亚之间的极地飞行历史超过40年。1957年斯堪的那维亚航空公司(SAS)使用DC-6B 机型开通了哥本哈根-安克雷奇-东京航线(CPH-ANC-NRT)。1983年芬兰航空公司(Finnair)使用DC-10机型开通了赫尔辛基-东京航线(HEL-NRT)。 现行的北极航路POLAR 1、2、3、4是从多年的极地飞行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九十年代初,俄罗斯开放了部分领空和军用机场,为北极航路的开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93年出现了POLAR 1、2、3、4,1998年7月国泰航空公司进行了第一次验证飞行。2001年2月1日北极航路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3月1日完成了首次B777的ETOPS运行。目前,跨越极地的商业运行已有40余年的历史。 一、我国民用航空公司在此领域的现状 时间航空公司机型性质起始目的机场2001年5月30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A340 验证飞行芝加哥-上海2001年7月15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B777 验证飞行纽约-北京 2002年8月19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B747 验证飞行纽约-北京 2002年9月27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B747 正常航班北京-纽约-北京 二、其他国家航空公司在此领域的现状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美国大陆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公司、UPS等航空公司使用北极航线开通了北美至亚洲的定期航班,每周有300多个航班穿梭往来于欧洲和美国西海岸,300多个航班经俄罗斯境内穿梭往来于欧亚之间。截止至2007年2月,正在执行极地航线的航空公司如下:

CUMCM历年赛题一览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历年赛题一览 CUMCM从1992年到2007年的16年中共出了45个题目,供大家浏览1992年 A.施肥效果分析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叶其孝) B.实验数据分解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 1993年 A.非线性交调的频率设计问题(北京大学:谢衷洁) B.足球排名次问题(清华大学:蔡大用) 1994年 A.逢山开路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何大可) B.锁具装箱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华东理工大学:俞文此) 1995年 A.飞行管理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华东理工大学:俞文此) B.天车与冶炼炉的作业调度问题(浙江大学:刘祥官,李吉鸾) 1996年 A.最优捕鱼策略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刘来福) B.节水洗衣机问题(重庆大学:付鹂) 1997年 A.零件参数设计问题(清华大学:姜启源) B.截断切割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华东理工大学:俞文此) 1998年 A.投资的收益和风险问题(浙江大学:陈淑平) B.灾情巡视路线问题(上海海运学院:丁颂康) 1999年 A.自动化车床管理问题(北京大学:孙山泽) B.钻井布局问题(郑州大学:林诒勋) C.煤矸石堆积问题(太原理工大学:贾晓峰) 2000年 A.DNA序列分类问题(北京工业大学:孟大志) B.钢管订购和运输问题(武汉大学:费甫生) C.飞越北极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 D.空洞探测问题(东北电力学院:关信) 2001年 A.血管的三维重建问题(浙江大学:汪国昭) B.公交车调度问题(清华大学:谭泽光) C.基金使用计划问题(东南大学:陈恩水) 2002年 A.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华东理工大学:俞文此) B.彩票中的数学问题(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韩中庚) C.赛程安排问题(清华大学:姜启源) 2003年 A.SARS的传播问题(组委会)

飞机飞越北极的数学模型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飞机飞越北极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姓名:王鹏哲学号:209 姓名:蒋少勇学号:231 姓名:张晓光学号:215 指导教师:张新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17日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数理系 目录 一报告介绍 (3) 1 论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2成员……………………………………………………...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报告形成………………………………………………….错误!未定义书签。 1问题重述 (3) 2问题分析 (3) 三模型的建立 (4) 1模型分析 (4) 2模型假设 (4) 3模型构成 (5)

4模型求解 (7) 5灵敏度分析 (8) 3模型的评价与推广 (9) 三总结 (9) 四参考文献 (11) 一报告介绍 (1)论题:飞机从北京飞越北极到达底特律可之前省大约4小时理论分析的数学模型(2)成员:蒋少勇信142班231 王鹏哲信142班209 张晓光信142班2015 二报告形成 1问题重述 中美航线可飞越北极,可直接从休斯敦,丹佛及明尼阿波利斯直飞北京等地,北京至底 飞机飞行高度约为10公里,飞行速度约为每小时980公里; 对飞机新旧路线可节省4小时做合理解释。 2问题分析 (1)我们根据飞机原来旧路线飞经的坐标,做下图飞机飞越路线简略示意图:从图中可见飞机的路线并不是规则的圆弧或是直线,所以原航线的路程就是每两个路经之地的球面距离之和,新航线的路程才是北京与底特律的球面距离。 (2)地球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7.292*10e-5弧度/秒,赤道上自转线速度为466米/秒。飞机在起点北京的线速度为402m/s,终点底特律线速度为345m/s。飞机线速度v1=980000/3600=272m/s.起点和终点相对于赤道的线速

(推荐)高考地理经纬网练习

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回答1-2。 1.甲岛位于乙岛的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比例尺比乙图 小 B.甲岛屿的面积比乙岛大 C.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中纬度 D.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短 3.在地球仪上,0°经线和0°纬线相比 A.两者等长 B.0°经线稍长 C.0°纬线约为0°经线的一半长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4.关于东西半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0°经线在东半球 B.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10°W—10°E经度范围在东半球D.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 读图,回答5-7题。 5.关于图示岛屿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西太平洋上 B.位于东九区,东太平洋上 C.位于赤道附近,印度洋上 D.位于我国东北方向 6.图示岛屿最宽处约为 A.8千米 B.18千米 C.28千米 D.38千米 7.关于图示岛屿上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流域面积 大B.汛期短,水量小C.流程短,水流急D.含沙量大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zhí)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完成8-9题。 8.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 D.④地 9.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西半球 B.②地位于低纬度 C.③地位于大西洋 D.④地位于南温带 10.上海(121°E、31°N)“对趾点”的地理坐标是 A.121°W、31°N B.121°W、31°S C.121°E、

31°N D.121°E、31°S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笔记-第43课

Lesson 43 Over the South Pole飞越南极 How was the plane able to clear the mountains? In 1929, three years after his flight over the North Pole, the American explorer, R.E. Byrd, successfully flew over the South Pole for the first time. Though, at first, Byrd and his men were able to take a great many photographs of the mountains that lay below, they soon ran into serious trouble. At one point, it seemed certain that their plane would crash. It could only get over the mountains if it rose to 10,000 feet. Byrd at once ordered his men to throw out two heavy food sacks. The plane was then able to rise and it cleared the mountains by 400 feet. Byrd now knew that he would be able to reach the South Pole which was 300 miles away, for there were no more mountains in sight. The aircraft was able to fly over the endless white plains without difficulty. 参考译文 美国探险家 R.E. 伯德在飞越北极3年之后,于1929年第一次飞越了南极。虽然开始时伯德和他的助手们拍下了飞机下面连绵群山的大量照片,但他们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在有个地方,飞机似乎肯定要坠毁了。只有在飞至10,000英尺的高度时,它才能飞过这些山头。伯德马上命令他的助手们把两个沉重的食物袋扔掉,于是

地球与地球仪试题

考试题地理科 一、选择题: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_ A.经线总共有360条 B.纬线总共有180条 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D.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 2.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_ A.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B.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C.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D.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3.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_ A.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整圆 D.任何一条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4.关于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正确说法是_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愈来愈大 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90° 5.下列地点中,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_ A.165°E,20°N B.21°W,5°N C.15°W,25°S D.15°W,25°N 6.某地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往北是高纬度,往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_A.160°W,23.26°S B.20°W,60°S C.20°W,60°N D.160°E,30°N 7.读图“四幅经纬网示意图”,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_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⑤ 读图,回答8-9题。

8. 甲岛位于乙岛_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 A. 甲岛的面积大于乙岛 B. 甲岛所在地区的时间晚于乙岛 C. 甲岛的热带面积小于乙岛 D. 甲岛南端自转线速度小于乙岛南端 10.甲(23°26′N ,160°E ),乙(23°26′S ,160°W )两点,甲点在乙点的_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欧盟计划发射30颗卫星,建立地球定位系统。这样,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和人们的野外活动,如探险、考察和旅游都可通过与地球定位系统的连接,确定自己的准确位置。回答11-12题。 11.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_ A.经度、纬度、绝对高度 B.纬度、距离、绝对高度 C.经度、纬度、 距离 D.纬度、海拔、等高线 12.下图是卫星甲和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_ A. 无法确定 B. 甲等于乙 C. 甲大于乙 D. 甲小于乙 (2007江苏)右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3~15题。 13.a 处位于_ A.太平洋 B.亚洲大陆 C.非洲大陆 D.印度洋 14.若箭头还表示洋流流动方向,该处洋流是_ A.西风漂流 B.日本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15.b 气压带是_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6. 从A 地(60°N ,90°E )到B 地(60°N ,140°E ),若 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 .一直向东走 60o 90o140o

2020年高二区域地理训练 专题1.1地球与地球仪

专题1.1 地球与地球仪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 一架飞机6月22日从B点飞往A点,沿最短路径飞行,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A. 东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南 2. 一架飞机从B点出发,以1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从B点出发的整个行程)到达的地理坐标是 A. (40°N,0°) B. (50°N,0°) C. (40°N,180°) D. (50°N,180°) 【答案】1. D 2. C 【解析】 1. 据图写出地理坐标:A(60°S,10°E),B(60°N,0°),因此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故选D; 2. 飞机飞行速度大约为每小时10个纬度,故在越过北极点后继续飞行了50个纬度,到达40°N纬线;经线为其互补经线。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3. ①~④四地中位于北京(116°E,40°N)东南方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面积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3. A 4. C 【解析】 3. 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从经度看①位于北京的东面,从纬度看位于北京南面,所以是东南方向,A对。同理分析,②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B错。③位于西南方向,④位于西南方向,C.D错。 4. 相同纬度间隔,经线长度相同。相同纬线间隔,经度长度不同,纬度越低,纬线越长。读图比较,丙格纬度最低,面积最大,C错。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完成5~6题。 5. 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 (60°N,80°E) B. (60°S,100°E) C. (30°S,100°E) D. (60°S,80°W) 6. 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 一直向东 B. 先东北再东南 C. 一直向西 D. 先东南再东北 【答案】5. B 6. B 【解析】 5. 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为对跖点,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二者的经度相差180°;纬度值相等,而南北半球相反;B对。

高中地理之区域地理经纬网测试题

高中地理之区域地理经纬 网测试题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经纬网练习 一、选择题 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各题。 1.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分别前进110千米,则其最终的位置是() A.回到M点 B.在M点的正南方向 C.M点的东方 D.在M点的正西方向 2.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A.无法确定 B.100°E,50°N C.100°E,40°N D.100°W,50°N 下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图,图中虚线为昏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当图中乙地的地方时为20点时 A.北半球昼长夜短B.全球昼夜平分 C.丁地的地方时为21时20分D.北京时间为次日4时 4.若某飞机从乙地起飞飞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A.一直沿正西方 B.一直沿正东方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南,后东北 5.在下列四幅图中(后两个图,0度是指其左边的经线),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C.③和④ D.①和④ 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C.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7.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同位于两个相同半球的是 ( ) A.①与② B.③与④ C.②与③ D.①与④ A.A B.b C.C D.d 地球上的“对住点”是指地面上经度相同、纬度的度数相等而南北方向相反的两点。9.上海(121°E、31°N)“对住点”的地理坐标是 °W、31°N °W、31°S°E、31°N °E、31°S 10.对于地球上的“对住点”来说,下列地理现象一定相同的是 A.地方时 B.太阳高度 C.季节 D.昼长 北冰洋是北半球各大洲海上交通捷径。读“西北航道”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6月5日的范围),回答下列问题。 11.黄河站在北京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 D.西南方向 12.此时,北京时间为( ) A.6月5日8时 B.6月4 日8时 C.6月5日16时 D.6月4日16时

飞越北极_数学建模

训练题目:飞越北极 学生学号:07500125 姓名:郭艳计通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指导教师:黄灿云(理学院) 2010年春季学期

目录 一前言 (2) 二飞越北极 (3) 1 论文摘要 (3) 2 问题重述与分析 (3) 3 假设与模型 (4) 3.1模型的假设 (4) 3.2数据的说明 (4) 3.3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 4 模型评价与推广 (7) 三总结 (8) 四参考文献 (9) 五附录 (9)

一前言 极地航路是指穿越极地区域的飞行,东航在中美之间的直飞,便选取北极上空的航路,常规的中美间跨太平洋上空的航路基本是通过一定弧度、围绕地球的同纬度飞行,而极地航路则是沿经线的竖直方向飞行,因此可以避免由此引起的中间经停。近几年中美之间航空客、货运市场的不断增大,穿越北极上空的极地航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据东航有关负责人透露,东航不久将开通上海直飞纽约、芝加哥、西雅图的航班。 美西北航空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目前每周有四班到底特律的航班都是跨越极地飞行,使用的是波音747。如今这条航线确实特别具有市场竞争力,使得我们每班飞机的乘坐率上升了不少。”而且选择这条航线不仅能为乘客节约旅途时间,不用经受途中经停之苦,而且对普通乘客来说,从极地经过,还可以欣赏极地别具一格的景色,是趟不错的“极地之旅”。要完成极地航路飞行,航空公司必须具备相当的实力。因为极地航路具有一些常规航路所没有的困难:磁场强烈,对航空器通讯导航设施有一定影响;常年低温使上空大气层温度达到零下60—70摄氏度,比常规航路上的大气温度低10—20摄氏度,使用普通航空燃油也可能造成一定影响。极地磁场的变化、地面导航设备的稀少也会对通讯造成干扰越北极开通北京—纽约—北京的往返直飞航班,在我国航空公司还是首次。20年前国航就开通了北京飞纽约的航班,1998年国航与美西北航实行代码共享后,航线由美西北航执行。从9月27日起,由国航继续飞这条航线。这对于国航连接北美、包括加拿大有关地区到中国北京的航路,为广大中外旅客提供方便快捷的空中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北极航路直飞纽约,为旅客提供了多方面的便利。1981年1月,国航开通的跨太平洋经停旧金山到纽约航线,以及后来经停安克雷奇到纽约的航班,旅途都长达17个小时。此次国航将要开通的北极航线,北京—纽约,纽约至北京,单程仅需13小时,比过去减少了3个多小时的飞行时间。由于北京至纽约航线是直飞,免除了过去中途经停的诸多不便,减轻了旅客旅途的劳顿,给人以一登飞机,就将要到家的感觉。北极上空气流平缓,颠簸较少,也提高了旅客乘机的舒适度。另外,这条航线飞机较少,不存在其他航路空中通道拥挤的状况,同时也为航空公司节省了燃油,降低了飞行成本。 国航经由北极航路执行正式航班,在国内航空公司中还属首家。北纬78度以北为北极飞行区域,由于气候寒冷,过去曾被视为飞行禁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飞越北极已不再危险,目前世界上有20多家航空公司经营着北极航线,每周有40有多个航班在北极上空穿梭。这条航路,多年来已经成为连接欧亚、美亚大陆的快捷空中通道。国航北极航路直飞纽约验证飞行的成功,表明国航有能力完成由北极航路直航纽约的飞行任务,展示了国航在飞行技术、运行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新水平,对国航成长和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力学专家方振平教授认为:从经济角度讲,因为成本的降低和航线的选择有直接关系,极地飞行缩短了航程,节约燃油费用和起降费用,大大提高了效益降低了成本。将来每位乘客的机票价都可能降下来,对航空公司来说,极地航线的开辟,将提高中国民航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力。从安全角度讲,航程的缩短应该能提高安全系数,过去去美国我们要跨越太平洋,一方面是远,另一方面气流也大,而极地飞行与之相比应该更安全,因为极地飞行能减少高空风的影响。从技术角度讲,极地飞行克服了北极强烈地磁影响,跨越了一个技术门槛,是中国民航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最后还要指出,这条航线因为是直飞,不必转机,比过去方便了不少。应该说当极地飞行成为中国民航的普通航线后,中美之间有了一条既安全又便捷又经济的通道。

阿蒙森

罗阿尔德·阿蒙森 罗尔德·阿蒙森(Roald,Amundsen 1872~1928),挪威极地探险家,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1872年7月16日生于奥斯陆附近的博尔格(Borge)。曾在挪威海军服役。1901年到格陵兰东北进行海洋学研究。1903~1906年乘单桅帆船第一次通过西北航道(从大西洋西北经北冰洋到太平洋),并发现北磁极。在获悉R.E.彼利成功到达北极后,积极准备探测南极。1910年6月乘"前进"号(Fram)从挪威出发,1911年1月3日到南极大陆的鲸湾,1911年10月20日阿蒙森与4个同伴乘狗拉雪橇向南极进发,12月14日到达。阿蒙森在南极进行了观测研究,于12月17日离开。于1928年6月18日在一次飞机事故中身亡。享年56岁。 人物简介 罗阿尔德·阿蒙森1872年出生于挪威。他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极点。 航海经历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 罗阿尔德·阿蒙森是最早飞越北极的两位探险家之一。1926年,他和意大利探险家乌姆伯托·诺毕尔乘飞艇绕行北极两圈。在两年后另一次北极上空的飞行中,诺毕尔的飞艇与另一飞行物相撞失事,阿蒙森则在寻找诺毕尔的过程中失踪。

挪威的两位伟大极地探险家弗里德约夫.南森和罗阿尔.阿蒙森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是历史的巧合之一。阿蒙森1872年出生于挪威南部的萨普斯堡,比南森年轻11岁。他放弃了原来计划的医生职业,决定献身于极地研究。作为一名合格的海员,他曾经在一艘航行于北极海域的商船上工作过。后来,他以大副的身份参加了1897至1899年"贝尔吉克号"在南极首次越冬的探险。 阿蒙森和他所率领的人员在南极洲的掩蔽所内过冬。他们就在这里修理设备、休息调整,准备向南极冲击。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往南极。1911年10月20 日,他赶在他的英国竞争对手斯科特船长的前面,从罗斯冰架东端的基地出发,向南极发起最后的冲击。1911年10月20日阿蒙森与4个同伴乘狗拉雪橇向南极进发,12月14日到达。阿蒙森在南极进行了观测研究,于12月17日离开。 在以往航行中获得的经验,为阿蒙森提供了充足的信心。他决定挑战困扰航海家达300年之久的"西北航线"。探险家们长久以来一直意识到北美大陆以北有一条连接欧亚的航道,但是从未有任何一条船能够完成全部航程。阿蒙森购买了排水量45吨造型坚固的"格约亚号"。船上装备有风帆和一个13匹马力的引擎。"格约亚号"于1903年夏季从奥斯陆峡湾缓缓驶出,六名船员准备在布满坚冰的"西北航线"水域完成航行。 "格约亚号"于1906年8月突破最后一段航线成功地完成了航行。水手们在航行过程中还收集到了宝贵的科学数据,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关地磁和北磁极准确位置的观测。此外,他们还积累了有关"西北航线"沿途爱斯基摩人的人种学资料。

地球地图测试题-含答案.docx

《地球与地图》测试题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 180o 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以 0o 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 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o 2.如右图,若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Km/h 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 小时后到达地的地理位置是: A、无法确定 B 、 120oE, 50oN C 、 120oE,40oN D 、 120oW, 50oN (2008? 昆明 ) 云南位于低纬高原,是我国天文观测的理想地之一。现有两个知名的天文观测站:一个是昆明 东郊凤凰山观测站(25o02'N , 102o45'E) ,海拔 2 000 米;另一个是丽江高美古村观测站(26o42'N , 100o02'‘ E) ,海拔 3 200 米。据此回答 3.高美古村观测站位于凤凰山观测站的( ) A .东南B.西南C.西北D.东北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示意图,完成: 4.若一架从 B 地飞往 C地,沿最近路线的飞行,其飞行方向是: A、沿纬线向正东 B 、沿纬线向正南 C、先向东北飞行,然后向东南飞行 D、沿经线先飞到北极再沿经线飞到C处 5.在下图所示经纬网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6.下面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 7.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合的是() 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 ② C.①山谷②山 脊③山顶④鞍部 ① 8.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判断 A.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B.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大 C. EF 处的坡度比E′ F′处大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③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