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的起源
烹饪概述

廷上层及八旗子弟对野味特别垂涎。明清的 “水陆八珍”中就有鹿筋、蛤士蟆、熊掌、鹿 尾、象鼻(一说犴鼻)、驼峰、豹胎、狮乳、 猕猴头等。在上中下八珍中,也包括猩唇、驼 峰、猴头、熊掌、凫脯、鹿筋、黄唇胶、豹胎 以及今天的“大明星”果子狸。在满汉全席里 也有熊掌、猩唇、鹿尾、鹿蹄、野鸡、鹤等。
釜
陶器餐具
(3)城乡居民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 B2等微量元素普遍摄入不足;
(4)城市居民蔬菜的摄入量明显降低,绝 大多数居民没有形成经常进食水果的习惯;
(5)每天油脂的消耗量明显偏高;
(6)摄入的热能大大超过身体每日代谢所
需的热能,多余的热能被身体转化为脂肪储 存起来,所以,超重与肥胖的人数迅速增加。
中国菜肴素有四大风味和八大菜系之说。 四大风味是:鲁、川、粤、淮扬。
八大菜系,一般是指:山东菜、四川菜、湖 南菜、江苏菜、浙江菜、安徽菜、广东菜和 福建菜。
八大菜系之首当推鲁菜。鲁菜的形成和发展 与由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 条件和习俗尚好有关。山东是我国古文化发 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胶东 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境内山川纵横, 河湖交错,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 文化发达。其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蔬菜 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是号称“世界三大菜 园”之一。如胶州大白菜、章邱大葱、苍山 大蒜、莱芜生姜都蜚声海内外。
四、不同国家的饮食特点:
地中海式饮食
古老的“地中海式饮食”是有利于健康的, 其主要特点就是简单、清淡以及富含营养。 这种特殊的饮食结构强调多吃蔬菜、水果、 鱼、海鲜、豆类、坚果类食物,其次才是谷 类,并且烹饪时要用植物油(含不饱合脂肪 酸)来代替动物油(含饱合脂肪酸),尤其 提倡用橄榄油。
在流行过各种各样的健康饮食法后,人们发 现生活在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西班牙、 希腊等国居民心脏病发病率很低,普遍寿命 长,且很少患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胆固醇 等现代病。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发现这与该 地区的饮食结构——“地中海式饮食”有关。
中国古代烹饪文化

中国古代烹饪文化中国烹饪在其漫长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中国烹饪绚丽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坚实的技术基础。
烹饪活动的产生1、烹饪起源于先民学会用火进行熟食时期,距今50多万年。
2、烹饪诞生于发明陶器并开始用盐调味的陶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
3、烹饪的产生离不开用火熟食,但人类开始用火熟食时,只能说进入了准烹饪时代。
完备意义上的烹饪必须具备火、炊具、调味品和烹饪原料四个条件:①用火熟食②盐的产生③陶器的产生④烹饪原料的利用。
先秦时期是我国烹饪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
夏商周三代,青铜的发明和青铜器的大量供用,有了加热炊具和锋锐的切割刀具,调味也已成为厨师的又一大技能,中国烹饪的技术要素已经产生。
夏商周在社会发展史中属于奴隶制社会,也系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初潮"。
它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对后世影响深远。
菜品质量飞速提高,推出著名的"周代八珍"。
由于原料充实和炊具改进,这时的烹调技术有了长足进步。
一方面,饭、粥、糕、点等饭食品种初具雏型,肉酱制品和羹汤菜品多达百种,花色品种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可以较好运用烘、煨、烤、烧、煮、蒸、渍糟等10多种方法,烹出熊掌、乳猪、大龟、天鹅之类高档菜式。
春秋战国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动荡时期。
连年征战,群雄并立。
战争造成人口频繁迁徒,刺激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学术思想异常活跃。
此时烹饪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因素,为后世所瞩目。
秦汉魏晋南北朝起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止于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共810年。
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镇都有较大的发展。
民族之间的沟通与对外交往也日益频繁。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里,烹饪文化不断出现新的特色。
这一时期的后半段,战争频繁,诸侯割据,改朝换代快,统治阶级醉生梦死,奢侈腐化,在饮食中寻求新奇的刺激。
由此,烹饪就在这种社会大变革中演化,博采各地区各民族饮馔的精华,蓄势待变,焕发出新的生机。
中国烹饪概述课件

鲁 菜
炊莲花鸡——粤菜
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 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据《华阳国志》记载, 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 和茶蜜;蜀国则“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 代节熟,靡不有焉”。当时巴国和蜀国的调 味品已有卤水、岩盐、川椒、“阳朴之姜”。 在战国时期墓地出土文物中,已有各种青铜 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见一斑。川菜 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到三国鼎立之间。
第一章 烹饪概述 第一节 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国烹饪的起源 三部曲:熟食 陶器的使用 盐的发现和使用 二、中国烹饪的发展 (一)无炊具烹与石烹时期(公元前350万年至公 元前57万年左右) 当时中国人(其实是直立人到早期智人)与世界 上所有的人类一样,都以野味为主要食物来源, 当然,人类也是动物的“野生动物”。
徽 菜
醢、饴、蜂蜜、梅子酱、酒、动物脂肪油及 多种辛香料开始大量使用,并形成了炙、燔、 炮、烹、煎、卤、烙、炸、炖等烹饪方法。 据《周礼· 天官》记载,此时中国人的野味有 “六畜”、“六兽”和“六禽”,它们是麋、 鹿、麂、黄羊、熊、野猪、兔、豺、狍、雁、 鹑、雉、鸠、鸽、天鹅、龟等。 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饮食养生,就是通过饮 食,达到促进人体健康、寿命延长目的的一 种方法。我国出现了第一部医药理论专著 《皇帝内经》。
川 菜
湘 菜
闽菜系历来以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 候、调汤、佐料,和以味取胜而著称。其烹 饪技艺,有四个鲜明的特征,一是采用细致 入微的片、切、剞等刀法,使不同质地的原 料,达到入味透彻的效果。故闽菜的刀工有 “剞花如荔,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 如凉拌菜肴“萝卜蜇”,将薄薄的海蜇皮, 每张分别切成2~3片,复切成极细的丝,再 与同样粗细的萝卜丝合并烹制,凉后拌上调 料上桌。
中国烹饪的简史

若做和羹,尔惟盐梅 野蜜 苦果 香草 梅子 盐
甜 苦 香 酸 咸 这就是“五味调和”啊
5
陶器的问世及其历史评价
陶器是一切炊具的鼻祖
6
水烹法和汽烹法的发明
水烹:以水做为加热介质 煮、熬、焖、煨汤
汽烹:以蒸汽作为加热介质 蒸、酿
7
第二节 中国烹饪的发 展
先秦时期
汉魏六朝时期
明清时期
隋唐宋元时期
工艺菜式勃兴
风味大宴纷呈 烹饪著述颇丰
14
炊饮瓷器的进步
越窑青瓷 唐
哥窑瓷器 宋
青花瓷 元
风姿各异的瓷质餐具逐步取代了,陶质、 铜质和漆质餐具。
15
全席餐具流光溢彩 飞潜动植争相入馔
工艺规程日益规范
烹饪研究成果突出
明清时代
名厨巧师灿若群星
饮食市场红火兴盛 华美大宴推陈出新
名菜美点五光十色
16
烹调研究成果突出
8
先秦时期
新石器时代 约6000年
夏商周三代 约1300年
春秋战国时代 约500年
9
新石器时代的烹饪
先秦陶质饮餐具
单耳鬲
双肩耳罐
鼎
钵
鹰顶
网纹人面鱼形盆
釜
10
夏商周三代的烹饪
烹调原料显著增加,习惯 1 以“五”命名
炊饮器皿革新,轻薄精巧 2 的青铜食具登上烹饪舞台
菜品质量飞速提高,推出 3 “周代八珍”
中国烹饪简史
1
第一节 中国烹饪的起源
• 饮食文明三部曲 • (一)生食阶段 • (二)熟食阶段 • (三)烹饪阶段
2
中国烹饪标志的诞生
•
目前有两种说法
用火进行熟食 火烹 (距今约70多万年)
中国烹饪与菜系的由来

中国烹饪与菜系的由来中华烹饪源远流长,与法国烹饪,土耳其烹饪并称为世界烹饪三大体系。
烹饪一词始见于《周易·鼎》“以木撰火,亨饪也”。
亨,作烹,意为加热;饪,制熟,合为烹饪。
唐代出现了“料理”一词,宋代有了“烹调”一词,其后,料理弃用,为日本、朝鲜所取,烹饪、烹调为中国并用。
烹饪的诞生,以用火熟食为标志,是人类进化史上区别于低级动物进入高等动物的里程碑。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所发掘出的4个较大灰烬层证明了“北京人”已经懂得了用火熟食,创造了加热制熟等方法,这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知的人类最早用火熟食的事例。
对此美国著名营养学家、医学教授小西布雷尔和作家哈格迪在《食物营养》一书中写道:“烧煮至少是40万年前现代人类祖先发明的。
证据来自中国北京附近的一个远古洞穴,烧焦的骨头遗迹表明,居住在哪里的北京猿人早已发明了一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技能。
”烹饪自此而诞生。
四五千年前的成都平原中国烹饪在五十万年间经历了火烹时期,即没有炊具,把食物直接置于火上或火中烧熟,或是将食物埋入火灰里烘、煨。
其后创造了石烹法,利用石块、石板传热烘烤、煨烤、煎烤、烙炕等方法制熟食物。
后又在地上挖坑,放上兽皮,掺进水,投入食物,把烧红的石头扔进去将水煮沸让食物制熟,这即是早期的水煮法。
距今1.1万年时期,出现了陶器,烹饪进入了陶烹时期,同时相继产生了种植谷物、饲养牲畜,并创制了大量生产生活用具,其后岩盐、湖盐、土盐和酸梅、野蜂蜜的发现,以及水煮法、气蒸法的相继出现。
食物原料加工技法的演进,陶制炊具、灶具的大量使用,加上简单的调味,使人类饮食演进到烹调阶段。
火烹法之烧烤沿袭至今距今4千年左右,青铜器的出现,尤其是青铜炊具和餐具的发明,促使烹调技术发展到新的阶段,人类烹饪进入铜烹时期。
由于铜制炊具传热快、耐高温,动物类食物经加热油脂易于化解分离,于是油烹法之油煎、油炸等,以及烧、焖、炖、烩等烹饪方法亦陆续出现。
中国烹饪烹调技艺初步完善和显现。
第一章,中国烹饪的简史

第一节 中国烹饪的起源
• 饮食文明三部曲
• (一)生食阶段
• (二)熟食阶段
• (三)烹饪阶段
中国烹饪标志的诞生
• 目前有两种说法
用火进行熟食
发明陶器并用盐调味
火烹 (距今约70多万年)
水烹(距今约1万年)
盐的发现、制取、交换
《世本》:黄帝臣,夙沙 氏,煮海为盐
若 做 和 羹 , 尔 惟 盐 梅
四羊方尊
龙纹斝
汉魏六朝时期
食源继续扩充
风味大宴纷呈 炊饮器具进步 隋唐宋元时期 烹饪著述颇丰
工艺菜式勃兴
炊饮瓷器的进步
青花瓷 元
哥窑瓷器 宋
越窑青瓷 唐
风姿各异的瓷质餐具逐步取代了,陶质、 铜质和漆质餐具。
全席餐具流光溢彩 工艺规程日益规范 飞潜动植争相入馔
烹饪研究成果突出
明清时代
名厨巧师灿若群星
盐
梅 子
香 草
苦 果
野 蜜
咸
酸
香
苦
甜
这就是“五味调和”啊
陶器的问世及其历史评价
陶器是一切炊具的鼻祖
水烹法和汽烹法的发明
水烹:以水做为加热介质
汽烹:以蒸汽作为加热介质
第二节 中国烹饪的发展
先秦时期 汉魏六朝时期
明清时期
隋唐宋元时期
新石器时代 约6000年
先秦时期
夏商周三代 约1300年
春秋战国时代 约500年
饮食市场红火兴盛 名菜美点五光十色 华美大宴推陈出新
烹调研究成果突出
《随园食单》袁枚 《闲情偶寄》李渔
谢 谢 您 的 观 看
T H A N K Y O U F O R Y O U R W AT C H
中国古代烹饪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古代烹饪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烹饪艺术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原始社会时期,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烹饪经历了起源、演变和继承的过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菜系和烹饪技巧。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烹饪的起源和发展,并介绍几个代表性的菜系。
一、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烹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灶台的使用,并开始烹调食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各类食材的烹调方法,并开始注重调味和烹饪技巧的提升。
中国的烹饪技艺在商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菜系和菜肴。
到了周代,烹饪艺术进一步得到提升。
周朝是中国古代烹饪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开始注意饮食的讲究,出现了御膳房和宴会制度。
在此期间,孔子的弟子张衡编写了一部著名的烹饪书籍《饮食之正义》,系统地总结了古代烹饪的经验和技巧。
古代中国烹饪的发展在汉代达到了巅峰。
汉朝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炒锅和砂锅等新的炊具,发明了豆腐和豆瓣酱等特色食品。
同时,汉代还出现了著名的“食品发明家”张仪,他创建了许多美食,成为后世烹饪的典范。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烹饪继续繁荣发展,形成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菜系,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代表性的菜系1. 川菜川菜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调料而闻名。
川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麻辣、酸甜、鱼香等多种烹饪风味和技巧。
川菜以川江流域为主要发源地,具有浓郁的辣味和麻味,以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和调料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2. 粤菜粤菜是中国南方的代表性菜系,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粤菜以广东地区为中心,以其材料讲究、烹调精细、口味清淡而闻名。
粤菜注重原汁原味,崇尚保持食材的新鲜和自然风味,不注重油炸、辣椒等烹调手法,强调菜品的色、香、味、形并重。
代表性的粤菜有烧腊、海鲜和点心等。
3. 鲁菜鲁菜是山东地区的代表性菜系,是中国烹饪中最早的四大菜系之一。
珍馐之味中国烹饪文化

珍馐之味中国烹饪文化中国烹饪文化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丰富多样的菜肴享誉全球。
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珍馐之味中国烹饪文化,从其历史渊源、烹饪方法、主要风味等方面展开探索。
1. 历史渊源中国烹饪文化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早在商朝、周朝时期,中国人就开始研究烹饪技艺,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烹饪理论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烹饪技艺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2. 烹饪方法中国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为有名的有炒、煮、炸、蒸、烧等。
这些烹饪方法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中,炒菜是中国烹饪中最具特色和独特的烹饪方法之一,它能保持菜品的原汁原味,突出食材的鲜美。
3. 主要风味中国烹饪文化以其丰富的风味而闻名于世。
根据不同地域和风俗习惯,中国的烹饪风味可以大致分为四大菜系:川菜、粤菜、鲁菜和闽菜。
每一种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口味,如川菜以其麻辣味、粤菜以其鲜味、鲁菜以其重口味、闽菜以其清淡味而著名。
4. 基本原则中国烹饪文化有其独特的基本原则,包括色、香、味、形、器五个方面。
色彩丰富的菜品能够增加人们的食欲;香气扑鼻的食物能够提升用餐体验;味道鲜美的菜肴能够让人回味无穷;形状优美的菜品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用餐器皿的选择也是烹饪文化的一部分,各种不同的器皿能够为菜品增添特色。
5. 文化影响中国烹饪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烹饪技艺的传承和发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的烹饪文化也对世界各地的饮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中国菜馆在各个国家都层出不穷。
总结:珍馐之味中国烹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的烹饪文化,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凝聚的丰富风味和独特魅力,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的独特饮食文化。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地,品味中国菜肴,都是一种文化的体验与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中国烹饪的起源
1.2陶具的发明与使用
挖坑灌水烧石把食物煮熟和“石上燔谷”“石上燔 肉”,被称为中国烹饪的石烹时代,这其中虽然有自然 器具的发现与利用,但不是真正意义的工具发明与创造, 直到陶器的出现。
中国烹饪的起源
1.2陶具的发明与使用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 利用天然材料,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 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 期的陶片来看,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万多年的 悠久历史。
中国烹饪的起源
1.3调味品的发现与使用
完整意义上的烹饪的第三个因素是调味品的发现与 使用。
中国烹饪的起源
1.3调味品的发现与使用
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最早使用的调味品是“盐”。 最早的盐是采集的自然盐,中国最早发现并利用的自然 盐主要是池盐。
中国烹饪的起源
1.3调味品的发现与使用
有了陶制器具和包括食盐在内的一些古老的调味品, 烹饪才能得以进行。大约到了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黄帝 时代,生活在黄河下游的“夙沙氏”部落发明了“煮海 为盐”。
( 2) 钻木取火
人们通过钻木摩擦生火,再引燃易燃物,取得火种, 点燃火堆。从此,人类开始靠自己的能力获取火种与用 火。
中国烹饪的起源
( 3) 用火石、火镰、火绒取火
这是我国古代“钻燧取火”的传说。据说原始人们 在打猎时用石块投掷猎物,因石块相碰冒出火星,有时 引发树木燃烧,久而久之,人们便学会了用石头互相撞 击打出火星,再引燃植物的绒毛取火。后来,这种方法 经多次改良,形成了火石、火镰、火绒的传统取火方法。
项目
中国烹饪的起源
中国烹饪的起源
毫无疑问,人类的熟食是从用火开始的,但完整的 文化意义上的烹饪却不仅仅是由生到熟的简单过程,用 火仅仅是中国烹饪开始的根本要素和第一步,其中还包 括耐火器具与原始调味品的使用。
中国烹饪的起源
1.1火的发明与使用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数百万年 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劳作在这片土地上。但早期的人 类不会使用火,他们过着生吞活剥、茹毛饮血的蒙昧生 活。这段时期是没有“烹饪”可言的。
中国烹饪的起源
1.1火的发明与使用
钻木取火
使用天然火
用火石、火镰、 火绒取火
中国烹饪的起源( 1) 使用 Nhomakorabea然火火山爆发、雷电轰击、陨石落地、长期干旱、煤和 树木的自燃等,都可以形成天然火。大火过后的灰烬中 可能遗留了被烧死的动物尸体,人们捡取回来食用,发 现烤熟的动物肉香味美,比生食好吃。
中国烹饪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