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轧制规程设计方法
中厚板压下规程设计

一.制定生产工艺及工艺制度1.生产工艺:选择坯料——原料清理——加热——除鳞——纵轧一道(使宽度接近成品宽度)——转90˚横轧到底——矫直——冷却——表面检查——切边——定尺——表面尺寸形状检查——力学性能试验——标记——入库——发货2.工艺制度:在保证压缩比的条件下,坯料尺寸尽量小。
加热时出炉温度应在1120˚—1150˚,温度不要过高,以免发生过热或过烧现象;用高压水去除表面的氧化铁皮,矫直时选用辊式矫直机矫直,开始冷却温度一般要尽量接近终轧温度,轧后快冷到相变温度以下,冷却速度大多选用5—10˚C或稍高一些。
切边用圆盘式剪切机进行纵剪,然后用飞剪定尺。
二.选择坯料1.根据生产经验和实践,目前生产中厚板选择连铸坯已成为主流,所以选择连铸坯2.坯料尺寸的确定坯。
(1)坯料厚度的确定:根据经验,压缩比在6—10之间较好,本设计取10,由成品厚度h=13mm知H=10h=130mm。
(2)坯料宽度的确定假设先轧两道,压下量分别为20mm和10mm,且设两道轧后其长度等于宽度。
假设轧后金属烧损不计,考虑切头尾,切边。
在我国切头尾一般为500mm—2500mm取Δl=500mm,切边Δb=100mm,由体积不变定理得Bˊ×Lˊ×[H-(20+10)]=(l+2×500)×(b+2×100)×13因为Bˊ=Lˊ所以Bˊ=Lˊ=(9000+2×500)(1900+2×100)×13/[130-(20+10)]=1650mm(3)坯料长度的确定由H,B,Bˊ,Lˊ由体积不变定理得H×B×L=Hˊ×Bˊ×Lˊ得L=1270mm三.变形量分配1.根据经验,中厚板压下量在Δh=12mm左右,这里取Δh=12mm2.分配各道次压下量,计算各道次变形程度,轧件尺寸及轧制道次(1)由H=130mm,h=13mm,取轧制道次n=12(二辊7道四辊五道)(2)第一道,先用展宽轧制把坯料的宽度B轧成b(或接近b)且不考虑长度变化由体积不变定理得B×L×H=B×L×(H-Δh1)得Δh1=17mm则变形程度ε1=Δh/H×100%=13.08%轧后轧件尺寸为113×1900×1270mm同理其余道次压下量分配,变形程度,轧件尺寸如下表所示四.设计变形工具1.设计二辊(1)辊身长度L:由L=bmax+a bmax=1900mm 当b=1000-2500mm a=150-200mm 取a=200mm所以L=1900+200=2100mm(2)辊径尺寸中厚板轧机L/D=2.2-2.8 取L/D=2.6 得D=808mm 取810mm(3)辊颈尺寸查表3-5 取d/D=0.75(轧钢机械邹家祥主编) 得d=608mm取d=600mm辊颈长度l 取d/l=1 得l=600mm(3)辊头设计因为对于中厚板轧机来说轧辊调整行程比较大,倾角在8˚-12˚间所以应选择万向辊头。
中厚板生产压下规程课程设计概论

《塑性成型工艺(轧制)》中厚板轧制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12×1800×10000mm轧制规程设计指导教师. 专业小组.2015年06月18日目录第一章制定生产工艺及工艺制度 ........................................................... - 3 -一、制定生产工艺及工艺制度 ............................................................................... - 3 -二、坯料选择 ........................................................................................................... - 3 -三、中厚板压下量 ................................................................................................... - 3 -第二章设计变形工具................................................................................ - 5 -一、设计二辊 ........................................................................................................... - 5 -二、设计四辊 ........................................................................................................... - 5 -第三章计算力能参数................................................................................ - 7 -一、选择速度图 ....................................................................................................... - 7 -二、设计轧制速度(n1、n2、n3、a、b)....................................................... - 7 -三、速度图 ............................................................................................................... - 7 -四、计算各道次时间 ............................................................................................... - 7 -五、计算各道次轧制温度 ....................................................................................... - 8 -六、计算各道次变形抗力 ....................................................................................... - 9 -七、选用Sims公式计算各道次轧制力 ................................................................. - 9 -第四章轧辊强度校核............................................................................... - 11 -一、二辊轧机强度校核 ......................................................................................... - 11 -二、四辊轧机强度校核 ......................................................................................... - 12 -第五章主电机容量校核.......................................................................... - 14 -一、绘制力矩图 ..................................................................................................... - 14 -二、计算各机架电机最大输出力矩及等效力矩 ................................................. - 15 -三、校核各机架主电机容量 ................................................................................. - 16 -参考文献.................................................................................................... - 23 -第一章制定生产工艺及工艺制度一、制定生产工艺及工艺制度1.制定生产工艺选择坯料→原料清理→加热→除鳞→纵轧一道(使长度接近成品宽度)→转90°横轧到底→矫直→冷却→表面检查→切边→定尺→表面尺寸形状检查→力学性能试验→标记→入库。
中厚板压下规程课程设计

辽宁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EH32中厚板轧制规程的编制学院、系:材料与冶金学院专业班级:材料加工工程11级2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成绩:2014年12 月31 日目录1前言 (2)1.1 EH32中厚板产品介绍 (2)1.2 EH32中厚板成分介绍: (2)2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2)3. 轧制规程编制 (5)3.1轧制工艺参数设计 (5)3.1.1选择坯料 (5)3.1.2坯料尺寸的确定 (5)3.1.3确定轧制方法 (5)3.1.4确定轧制道次 (6)3.1.5道次压下量的分配 (6)3.1.6速度制度 (8)3.1.7轧制时间 (8)3.1.8温度制度 (9)3.2轧制力的计算 (11)3.2.1平均单位压力 (11)3.2.2总轧制力的计算 (11)3.3计算传动力矩 (12)3.3.1轧制力矩的计算 (12)3.3.2附加摩擦力矩的计算 (12)3.3.3空转力矩的计算 (13)3.3.4动力矩的计算 (13)4辊型设计计算 (15)5设备校核 (18)5.1轧辊强度校核 (18)5.1.1支撑辊强度校核 (19)5.1.2 工作辊强度计算 (19)5.1.3接触应力的计算 (20)5.2主电机功率校核 (21)5.2.1电机过载校核 (21)5.2.2电机的发热校核 (21)6结语 (22)7参考文献 (23)1前言1.1 EH32中厚板产品介绍一般船体结构钢A、B、D、E级是根据钢材冲击温度来区分的,各等级钢的冲击值均相同,不是根据强度等级区分的。
A级钢是在常温下(20℃)所受的冲击力。
B级钢是在0℃下所受的冲击力。
D级钢是在-20℃下所受的冲击力。
E级钢是在-40℃下所受的冲击力。
高强度船体结构钢又可分为AH32 DH32 EH32 AH36 DH36 EH36。
1.2 EH32中厚板成分介绍:EH32化学成分:碳(C)≤0.18锰(Mn)0.90~1.60铝(Al)≥0.015硅(Si)0.10~0.50磷(P)≤0.04硫(S)≤0.04屈服强度σs (MPa)3152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简介中厚板的生产工艺流程根据每个厂的生产线布置情况、车间内物流的走向以及其主要产品品种和交货状态的不同而具有其各自的特点,但加热、轧制、冷却和精整剪切仍是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的核心部分,而具体的工艺流程一般可根据成品的交货状态,分为直接轧制交货、热处理交货和抛丸或涂漆交货。
毕业设计(论文)-16MnR_中厚板轧制规程制定

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16MnR中厚板轧制规程制定学生姓名:学号:200911101052所在院(系):材料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 2011级压力加工班指导教师:肖玄职称:讲师2014年10 月13 日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绪论 (5)2中厚板生产工艺 (6)2.2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的制订 (7)2.3 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 (7)2.3.1坯料 (7)2.3.1.1坯料的选择 (7)2.3.1.2 铸坯的材质 (8)2.3.1.3 铸坯检查与清理 (8)2.3.2坯料加热 (8)2.3.2.1 加热炉选择 (8)2.3.2.2加热温度 (9)2.3.2.3 加热速度 (9)2.3.2.4 加热时间 (9)2.3.2.5保温时间 (9)2.3.2.6 燃料选择 (10)2.3.3 轧制 (10)2.3.3.1 除鳞 (10)2.3.3.2 粗轧 (10)2.3.3.3 精轧 (11)2.3.4 中厚板轧后冷却 (11)2.3.4.1 冷却方式 (11)2.3.4.2 冷床 (12)2.3.5 精整及热处理 (13)2.3.5.1 热处理 (13)2.3.5.2 矫直 (13)2.3.5.3 翻板、表面检查及修磨 (13)2.3.5.4 划线与剪切 (13)2.3.5.5 钢板的标志与包装 (14)2.3.5.6 钢板的质量检验 (14)3 总结 (15)参考文献 (16)1 绪论中厚板是指厚度4.5-25.0mm的钢板,主要用于制造石油、化工气体分离和气体储运的压力容器和其它类似设备,一般工作压力在常压到320kg/cm2甚至到630kg/cm2,温度在 -20-450°C范围内工作,要求容器钢板除具有一定强度和良好塑性和韧性外,还必须有较好冷弯和焊接性能,如:Q245R 、Q345R、14Cr1MoR、15CrMoR等。
中厚板轧制规程设计课程设计

前言板钢轧制制度的确定要求充分发挥设备潜力、提高产量、保证制度,并且操作方便、设备安全。
合理的轧制规程设计必须满足下列原则和要求:在设备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提高产量,充分发挥设备潜力提高产量的途径不外是提高压下量、减少轧制道次、确定合理速度规程、缩短轧制周期、提高作业率、合理选择原料增加坯重等。
在保证操作稳定的条件下提高质量,为保证钢板操作的稳定,要求工作辊缝成凸型,而且凸型值愈大操作愈稳定。
压下规程是钢板轧制制度中最基本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着轧机的产量和产品的质量。
轧制制度中得其他内容如温度制度、速度制度都是以压下制度为核心展开的。
反过来,温度制度、速度制度也影响到压下速度。
目录1·制定生产工艺和工艺制度…………………………………………………………1·1制定生产工艺流程……………………………………………………………1·2制定生产工艺制度……………………………………………………………2·压下规程制定……………………………………………………………………2·1坯料的选择………………………………………………………………………2·2确定轧制方法……………………………………………………………………2·3轧制道次的确定,分配各道次压下量…………………………………………2·4咬入能力的校核…………………………………………………………………3·速度制度确定…………………………………………………………………………4·温度制度确定…………………………………………………………………………5·压下规程表的制定……………………………………………………………………6·各道次变形程度和变形速率的制定…………………………………………………6.1 变形程度的确定…………………………………………………………………6.2 变形速率的确定…………………………………………………………………7·轧制压力的制定…………………………………………………………………………7.1 变形抗力的确定…………………………………………………………………7.2 平面变形抗力的确定……………………………………………………………7.3 计算平均压力p…………………………………………………………………7.4 轧制压力的确定…………………………………………………………………8·电机输出力矩的制定…………………………………………………………8.1 传动力矩的计算………………………………………………………8.2 附加摩擦力矩的确定…………………………………………………8.3 空转力矩的计算………………………………………………………8.4 动力矩的计算…………………………………………………………8.5 电机输出力矩的计算…………………………………………………8.6 电机额定力矩的计算…………………………………………………9·电机的校核…………………………………………………………………9.1 主电机能力的限制…………………………………………………9.2 各机架电机输出力矩等效力矩的计算……………………………9.3 校核各机架的电机输出力矩………………………………………9.4 校核各机架的电机输出力矩………………………………………10·电机输出负荷图……………………………………………………………10.1 速度制度图………………………………………………………10.2 电机负荷图………………………………………………………参考文献…………………………………………………………………………………1·制定生产工艺和工艺制度1·1制定生产工艺选择坯料→原料清理→加热→除磷→纵轧到底→矫直→冷却→表面检查→切边→定尺→表面尺寸形状检查→力学性能检测→标记→入库→发货。
中厚板生产压下规程课程设计概论

《塑性成型工艺(轧制)》中厚板轧制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12×1800×10000mm轧制规程设计指导教师. 专业小组.2015年06月18日目录第一章制定生产工艺及工艺制度 ........................................................... - 3 -一、制定生产工艺及工艺制度 ............................................................................... - 3 -二、坯料选择 ........................................................................................................... - 3 -三、中厚板压下量 ................................................................................................... - 3 -第二章设计变形工具................................................................................ - 5 -一、设计二辊 ........................................................................................................... - 5 -二、设计四辊 ........................................................................................................... - 5 -第三章计算力能参数................................................................................ - 7 -一、选择速度图 ....................................................................................................... - 7 -二、设计轧制速度(n1、n2、n3、a、b)....................................................... - 7 -三、速度图 ............................................................................................................... - 7 -四、计算各道次时间 ............................................................................................... - 7 -五、计算各道次轧制温度 ....................................................................................... - 8 -六、计算各道次变形抗力 ....................................................................................... - 9 -七、选用Sims公式计算各道次轧制力 ................................................................. - 9 -第四章轧辊强度校核............................................................................... - 11 -一、二辊轧机强度校核 ......................................................................................... - 11 -二、四辊轧机强度校核 ......................................................................................... - 12 -第五章主电机容量校核.......................................................................... - 14 -一、绘制力矩图 ..................................................................................................... - 14 -二、计算各机架电机最大输出力矩及等效力矩 ................................................. - 15 -三、校核各机架主电机容量 ................................................................................. - 16 -参考文献.................................................................................................... - 23 -第一章制定生产工艺及工艺制度一、制定生产工艺及工艺制度1.制定生产工艺选择坯料→原料清理→加热→除鳞→纵轧一道(使长度接近成品宽度)→转90°横轧到底→矫直→冷却→表面检查→切边→定尺→表面尺寸形状检查→力学性能试验→标记→入库。
30mm×2100mm×5000mm中厚板生产规程设计

典型产品生产规程设计1 制定生产工艺1.1制定生产工艺选择坯料→原料清理→加热→除磷→横轧两道次(使宽度接近成品宽度)→转90°纵轧到底→矫直→冷却→表面检查→切边→定尺→表面尺寸形状检查→力学性能检测→标记→入库→发货。
1.2制定工艺制度在保证压缩比的情况下,坯料尺寸尽量小,加热时出炉温度应在1120-1300℃,温度不要过高,以免发生过热或过烧现象;用高压水去除表面的氧化铁皮;矫直时采用辊式矫直机矫直,开使冷却温度一般要接近纵轧温度,轧后快冷到相变温度以下,冷却速度大都选用5-10°或稍高一些,切边时用圆盘式剪切机进行纵剪,然后用飞剪定尺。
2 制定压下规程2.1原料设计2.1.1原料的质量按成品钢板的质量和计划成材率计算出原料的质量。
计划成材率指的是在设计原料尺寸时的成材率,计算成材率可以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rp twlt t w w l l l s +∆+∆++计划成材率式中t —成品板厚度 W —成品板宽度 L —成品板长度t t +∆—轧制平均厚度 w w +∆—轧制平均宽度rp l —试样长度S —烧损 △t —宽度余量 △w —厚度余量2.1.2原料的尺寸由计算出的原料质量和连铸坯或初轧坯,钢锭的规格范围,考虑到压缩比,横轧时轧机送钢的最小长度,轧机允许最大轧制长度,加热炉允许装入长度等因素,决定原料的厚度、宽度和长度。
在选择原料尺寸时应注意尽可能采用倍尺轧制,即当计算出原料质量小于最大允许原料质量的一半时,应按倍尺轧制考虑选用厚度尺寸。
由于厚板特别是较厚板的订货坯料一般不大,甚至几家用户订货的钢板需要编组在一起进行轧制,因此在选择厚板原料的计算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复杂,而且这些因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选择成品尺寸为h ×b ×l=30mm ×2100mm ×5000mm 坯料尺寸:H=220mm B=1600mm取切边为30mm ∆=,切头、尾为50mm δ=,每块板坯轧成n 块成品,n=4 根据体积不变原理有:(b +2∆)×(l ×n +2δ)×h=H ×B ×L 代入数据求得:L=3700mm2.2轧制规程的设计2.2.1坯料的选择中厚板的原料的主体是连铸坯,为了确保成品钢板的综合性能,连铸坯与成品钢板间的最小压缩比保持在6:1以上。
中厚板轧机压下规程设计说明

中厚板轧机压下规程设计原料:200×1500×2500mm ,45#钢,T k =1150℃, 切边量=100~150mm 成品:20×2200mm轧机:双机架四辊可逆轧机,无立辊,D g =900mm ,D 支=1800mm ,L=2800mm ,P Z =5000t ,扭转力矩=2×172kn *m , W=2×4000KW设计及校核:1.轧制方法:切边量2.采用按经验分配压下量再进行校核及修订的设计方法:先按经验分配各道压下量,排出压下规程如表-1。
3.校核咬入能力:热轧钢板时最大咬入角一般为15°~22°,低速咬入时取为20°,则最大压下量△h max =900(1一cos20°) =53毫米。
故咬入不成问题(D 取900毫米)。
4.确定速度制度:为操作方便,采用梯形速度图。
根据经验资料取平均加速度a=40转/分/秒,平均减速度b=60转/分/秒。
由于咬入能力很富余,且咬入时速度高更有利于轴承油膜的形成,故采用稳定速度咬入。
对第1~4道,咬入速度等于抛出速度,n 1=n 2=20转/分;对5~9道取n 1=40转/分;对10~14道取n 1=60转/分,为了减少反转的时间,采用较低的抛出速度n 2=20转/分。
5.确定轧制延续时间:㈠、对1~4道,如图-1,取n 1=20=n 2,轧制周期时间t =t z h 十t 。
,其中t 。
为间隙时间,t zh 为纯轧时间,v 为t zh 时间的轧制速度,l +为在t zh 时间轧过的轧件长度,l 为该道轧后轧件长度,则:l BHL h =v = 160D n π米/秒t zh =图 1对第1道 v = 160D n π米/秒 = 3.149002060⨯⨯=0.942米/秒t zh =166795942+=1.87秒 计算各道次v 、t zh 列入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在采用控轧控冷时,要根据工艺要求, 结合温度制度、速度制度合理的安排压下 量。 • 3.双机架轧制时,要均衡分配道次和轧制 负荷,提高作业率。
三.设计步骤
• 1.根据原料尺寸和生产的钢板品种规格,在满足 轧件顺利咬入的条件下,确定轧制道次,分配各 道次的压下量和压下率。 • 2.制定速度制度,计算轧制时间和各道次的温度。 • 3.按上述确定的参数计算轧制力、轧制力矩和主 电机功率。 • 4.校核轧辊强度、传动系统强度、主电机功率。 • 5.对不合适的部分进行修正,得到合理的压下规 程。 • 中厚板轧制规程的制定流程图如下:
• 4.计算用主要数学模型 • (1)温度模型 • 轧钢生产中温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会影响到材 料的变形抗力、工作辊热凸度等,最终影响到钢 材的性能和产品尺寸精度。因此必须计算不同阶 段的轧件温度。 • 轧钢生产时轧件的温度随着时间会发生变化: 有热量损失:如热辐射;热对流;水冷却;工作 辊间的热传导等,导致钢材温度降低。 有热量增加:如机械塑性加工热;钢板和工作辊 间的摩擦热等,导致钢材温度上升。 • 为了方便计算可以做如下假设: 宽度方向和轧制方向的热流量可以忽略,只考虑 厚度方向的热流量; 轧件的长度方向温度是光滑的变量;
• 1.轧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 ⑴成形阶段。 压下量主要考虑坯料纵横轧 制比 对坯料成形的矩形化影响;为横轧提供尺寸精度 的保证;轧制长度要考虑能转钢。 • ⑵展宽阶段。 压下量主要考虑宽度控制;考虑性 能控制,在可能情况下,尽量采用大压下量。 • ⑶伸长阶段 • ①前半道次。在设备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采 用大压下量。 • ②后半道次。考虑板形和厚度精度,一般采 用恒比例凸度优先的原则控制压下量;采用液压 弯辊时,可根据弯辊的能力设定压下量。
二.轧制规程设计原则
• 在实际生产中,轧制规程的制定是中厚板生产中 较为系统、复杂的技术问题,它涉及到工艺布置、 设备能力、工艺要求、钢种、坯料尺寸、成品尺 寸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轧制规程制定的原则就 是要充分、深入地分析和掌握各种因素在不同条 件下对轧制的影响,在设备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尽 可能提高产量,在保证操作稳定的条件下提高质 量,做到轧制负荷均衡化、轧制节奏紧凑化,使 轧机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 轧制规程设计的主要原则如下:
开始 输入坯料和成品尺寸 输入轧机参数 输入道次压下量 咬入校核 计算道次压下率 设定咬入和抛出速度 计算轧制和间隙时间 计算轧件温度 重新分配压下量
计算轧件变形速度、变形程度、变形抗力
计算轧制压力 轧制压力校核 计算轧制力矩 轧制力矩校核
主电机功率校核 输出计算结果
四.设计方法
• 中厚板生产工艺的 复杂性、品种规格多、多道次往复在单机 架或双机架上轧制,就压下规程制定来说 比热连轧困难很多,因此计算机制定轧制 规程发展也比较晚。20世纪70年代起中厚 板计算机控制才开始发展。不管采用何种 方法,在制定轧制规程时,需要注意以下 几点:
(一)二级计算机设计
• • • • •
• • • • •
1.成形道次设计 通常1-4道次,计算步骤如下图。 ⑴目标厚度的选定 ⑵计算各道次的出口厚度 ⑶计算温度、轧制力、轧制扭矩、轧制时间、转 数 ⑷轧制道次分配 ⑸最佳轧制力和道次压下量的确定 ⑹终轧道次出口厚度的再计算 ⑺轧制参数的再计算 ⑻终轧道次板形控制的实施
中厚板轧制规程设计方法
魏天胜 2011.10
目
• • • •
录
一.概 述 二.轧制规程设计原则 三.设计步骤 四.设计方法
一.概
•
述
中厚板轧制规程设计,简单说就是轧制道次 和每道次辊缝值的设定。是中厚板轧钢工艺的核 心内容,直接关系到工厂的产能、产品质量和设备 的安全运行。也是轧钢工程师和轧钢主操作工必 须掌握的技能。但由于我厂已采用二级计算机轧 钢,可以自动设定轧制规程,那些文化程度很高、 计算机佷熟悉的年轻的轧钢工能够很快进入角色, 掌握轧钢操作,这是佷可喜的事情。但是,也造 成了轧钢主操作工,甚至轧钢技术人员忽视了对 制定轧制规程原则、方法、要求的学习和研究, 在遇到特殊轧制情况时,不能正确处理。中厚板 轧制规程设计理论,在学校是学不到的,必须结 合生产实际来学习。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 的掌握计算机轧钢技术,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
• 1.保证板形良好。 在中厚板轧制过程 中,由板形所提出 的条件就是要使轧 制力逐道次减少, 轧辊的弹性弯曲逐 道次减小,这样能 保证辊缝凸度逐道 次减小,即按比例 凸度一定的原则设 计压下规程。在最 后1~5道次,逆向 计算各道次钢板厚 度。
•
• • •
图 按比例凸度一定制定压下规程计算顺 序
•
轧制规程设计的中心内容就是根据产品的标 准或合同技术要求、原料的条件、工艺要求、轧 机的能力,确定由一定的坯料轧制成所要求钢板 的轧制方法、轧制道次、道次变形量、轧制速度 等。合理的轧制规程,不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产量和质量,还可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节 约能耗。了解轧制规程设计原则、方法、要求, 在二级自动操作时,不仅知其然,还可知其所以 然;一级操作时,可以正确的进行规程设定,防 止人工操作的随意性,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同时 也能保证产品质量。
• 2.展宽道次的设计 • 计算方式与成形道次大体相同。区别在于 是由终轧道次向前逐道逆算,然后进行调 整,计算如下如下: • ⑴确定压下量极限值 • ⑵逆算压下量 • ⑶压下量修正 • ⑷根据展宽轧制入口厚度进行判断 • 具体步骤如下图:
• 3.伸长道次的设计 • ⑴计算P-H图设定点 • ⑵设定各道次入口温度 • 四点控温方式、三点控温方式、两点控 温方式、一点控温方式。 • ⑶根据P-H图设定伸长轧制各道次的轧制力 • ⑷逆算各道次入口厚度 • ⑸入口厚度的衔接 • ⑹轧制参数的再计算
1-按板凸度一定原则确定压下量 2-轧制扭矩限定线 hn-成品厚度
•
• 2.保证产量高。 • (1)在设备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加大道次压 下量,减少轧制道次,提高产量。 • (2)确定合理的咬入、轧制、抛钢速度和间 隙时间,缩短轧制周期,提高产量。 • 3.保证钢板性能良好。 • (1)控制坯料的压缩比、开轧温度和终轧温 度。 • (2)采用控轧控冷时,还要控制待温温度和 待温时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