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轼的人格魅力及在词中的体现

合集下载

喜欢苏轼的理由300字

喜欢苏轼的理由300字

喜欢苏轼的理由300字
苏轼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

以下是一些让人喜欢苏轼的理由:
1. 文学成就: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

2. 艺术才华:苏轼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书法作品风格独特,被誉为“苏体”,他的绘画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人格魅力: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人十分佩服。

4. 美食家:苏轼还是一位美食家,他发明了许多美食,如东坡肉、东坡鱼等,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5. 多才多艺:苏轼除了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还对医学、水利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总之,苏轼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艺术才华、人格魅力和多才多
艺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一.序论1.本文中心论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二.本论1.苏轼生平事迹。

2.苏轼人格魅力分析,根据其人生经历。

3.苏轼文学成就分析,从文,诗,词入手。

三.结论1.我心中的苏轼及我对苏轼的评价。

摘要:苏轼是我国宋代最为杰出的文学大家,他一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从思想上加以组合,形成了一个三教合一的文化体,其文学成就更是人类的一宝贵财富,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是个多才多艺,性格多面,刚直、真诚、忘我、爱民的文人。

他以其丰富、独特的文化人格,不仅在宋代民众中具有巨大的影响与号召力,对后世文化人格模式的形成也具有示范作用。

关键词:人格魅力文学成就率真诗词巅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在中国词学史上,有一位泰斗人物、风流人物是永远不会被大浪淘尽的,是不得不提的,不仅现在要提,将来永远也要提。

他就是中国词坛第一人: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轼不仅文学功底非凡,其画意也很高超,擅长画竹子,学习文同,也喜画枯木怪石。

他较早的倡导文人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作品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他是"苏、黄、米、蔡" 四大书法家之一。

他擅长行书、楷书,他的书法吸取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

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进行创造,不是简单机械的去学习古人。

他在拿笔上运用不同于常人的特殊方法,注意书写工具的改革。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黃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黃、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家事:祖父苏序,字仲先。

从苏轼词看其人格魅力

从苏轼词看其人格魅力

龙源期刊网 从苏轼词看其人格魅力作者:王晓东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5期摘要: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浩瀚的中国文学星空中,他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苏东坡的迷人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成就,更在于其在人生实践中闪烁出的人格魅力。

上至皇帝、太后,下至歌女、农夫,都为之倾倒,甚至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赞叹不已。

苏轼的人格魅力在其词作中都得到了体现:“自是一家”的词风成就;独立刚正的政治操守;“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处世态度;率真豁达的生命本性。

而究其人格魅力形成之原因,无外乎与他非凡的经历,坎坷的人生和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于一身有关。

关键词:苏轼;词;人格魅力“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种表现,无疑体现了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征服。

那么,苏轼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其词作中又得到怎样的体现?这种人格美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本文试作浅析。

1.苏轼的人格魅力1.1“自是一家”的词风成就相比于他的散文、诗歌,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更大,尽管词的数量相对较少,但贡献是开创性的。

提到宋词,就不能不提到苏东坡。

苏轼在《与鲜于子骏书》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他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形成“自是一家”的词风,主要表现在:1.2独立刚正的政治操守苏轼始终能保持“独立不惧,直道而行”的政治品格,这对于北宋中后期恶劣的官场来说,无疑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他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来的独立刚正、不趋炎附势的高洁操守体现如下:首先,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他远大的政治理想在他的诗词中也表露无遗。

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就表现了他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其次,有独立的政治原则。

对于苏轼的评价

对于苏轼的评价

苏轼:一位卓越的文学巨匠与思想先驱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杰出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深邃的思想观念、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他的人生经历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文学成就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堪称卓越。

他的诗歌挥洒自如,气势磅礴,既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抒发了对人生百态的感悟。

散文方面,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如《赤壁赋》等名篇,至今仍为人们传颂。

在词作上,苏轼更是独树一帜,开创了豪放词风,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思想观念苏轼的思想观念深邃而独特。

在政治上,他关注民生,主张改革,曾积极参与政治事务,为国家和人民尽职尽责。

文化上,他主张“兼容并包”,提倡向民间文化学习,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

宗教方面,他尊重各教派,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为后世思想界打开了新的视野。

三、人格魅力苏轼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上。

尽管在官场中屡遭打击,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生活上,他热爱美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在人际交往中,他真诚待人,善于倾听他人意见,与朋友肝胆相照。

这种乐观、真诚、豁达的人格魅力,使他在当时和后世都深受人们的敬仰。

四、历史贡献苏轼的历史贡献不可估量。

他在文学上的创新和独特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念,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作为一位美食家,他创立的菜肴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此外,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也为宋代书法艺术树立了新的标杆。

苏轼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不仅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政治和思想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使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位伟大人物。

他所做出的贡献,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评价苏轼时,我们不仅要看重他的文学成就和艺术天赋,更要重视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他的乐观、豁达、真诚、善良的人格魅力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榜样。

浅析苏轼“慧心和善心”的人格魅力

浅析苏轼“慧心和善心”的人格魅力

在 作 文批改 中 , 应注 重学 生 的情感 因素 , 更 同时 , 自 以 己 的情 感与 学生作 坦 诚 、 亲切 的交流 , 心 比心 , 将 以真 情 回报学生 。作 文评语 的情感化 特别要遵 循尊重学 生 的个 性的原则 , 励学生 实话实说 , 自己的道路 。我 鼓 走 班 一位从外地转 学来 的学生在写 一个小 实验时 ,取 名 为《 一次 令人 难 以相信 的 实验 》 乍一 听 , , 似乎 有 些别 扭 , 细一想 ,令 人难 以相 信” 但 “ 这一 词组就是 这位 同学 的真实感 受 , 中还涉及 了许 多实验 以外 的内容 , 文 写得 有 声有色 。我 给他 的评语 是 :从 一个实验 、 “ 一篇课 文 、 道题 目中延 伸 出一个 广 阔的世界 ,丰 富的 自己的思 想, 这便是 学习的最高境界 ! 老师欣喜地从你 的文章 中 看 到了这一点 !” 另外也要 注意语气 亲切 , 自己放 在 把 个 忠实的读者 的位置上 , 平等 、 民主地对 待每一位 学 生 的习作 。本着 重鼓励 、重理解 的精神在 作文 的批 改 中, 与学生进行双 向的情 感沟通 。比如有位 同学错别 字
性格和能力 。
慧 心和善心 是苏轼 与生俱来 的个性 品质 。慧 心原 是佛 教用 语 , 指悟 道 的心 , 是有厌 、 欲 、 就 无 见真 , 而 从 的情感 、 认识 以及 驾驭语 言的能力 , 以在作 文 中少 的 所
卜 ”—卜 —+ — -”— 一—卜 ” +- —
n—卜 一—卜 “+ ”—卜 ”—卜 ”—卜 ” ・ - ・ +
【 专题研讨 】
浅析 苏轼“ 心和 善心” 慧 的人格 魅力
周 科 良
辽 宁省职业学 院办公 室
辽宁

论诗词中的苏轼形象

论诗词中的苏轼形象

论诗词中的苏轼形象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的诗词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

在他的诗词中,苏轼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形象。

首先,苏轼的诗词展现了他豁达洒脱的形象。

他的作品中常常表达对人生的豁达和对自由的追求,如《定风波》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其次,苏轼的诗词也展现了他深情厚谊的形象。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和关爱,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

此外,苏轼的诗词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他能够从自然景观中领悟到人生的道理,如《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达了他对事物的独特观察和思考。

总之,苏轼的诗词展现了他豁达洒脱、深情厚谊、热爱自然和感悟生活的形象。

这些形象不仅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也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宋代词人苏轼的诗歌才情与人生态度

宋代词人苏轼的诗歌才情与人生态度

宋代词人苏轼的诗歌才情与人生态度一、引言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而苏轼被誉为这个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人生态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经典美妙的诗歌作品。

本文将就苏轼的诗歌才情和人生态度进行探讨。

二、苏轼的诗歌才情1.才情横溢:苏轼被誉为“文坛巨子”,他在文学上表现出卓越的天赋和才智。

他不仅精通诗歌、散文、楚辞等多种体裁,还尝试过创作传记、童话等新颖形式。

2.艺术造诣高深:苏轼的诗歌以清新灵动、自然流畅而著称。

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3.主题广泛多样:苏轼的诗作涉及众多主题,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时事社会的批评,以及对个人情感的表达。

他的作品既有咏史抒怀的篇章,也有豪放洒脱的山水诗。

三、苏轼的人生态度1.心态乐观: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困境,如被贬谪、家庭悲剧等。

然而,他始终坚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通过诗歌来释放内心压力和情感。

2.追求自由:苏轼重视自身独立思考和个性追求,在面对权势和律法束缚时,保持了自我的独特性。

他主张“不为五斗米折腰”,注重个体精神力量的发挥。

3.坚守正义:苏轼对社会不公与政治腐败深感忧虑,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这种现象的批判。

他倡导道德与公正,关注民众福祉,成为宋代文人中备受敬仰的典范。

四、影响与价值1.文艺风气推动:苏轼以其卓越才情和独特人生态度影响了当时的文学界,并对后世文艺发展起到深远影响。

他的创作思想和风格成为后来文人学习的榜样。

2.人生智慧启示:苏轼的诗歌作品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教导我们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在困难中保持乐观、追求自由与正义等。

这些价值观念对于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宋代词人苏轼的诗歌才情和人生态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他在文学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并塑造出一种积极向上、坚守信念和探索真理的人生态度。

他以其精彩纷呈和多样化主题的诗歌作品,以及积极乐观、独立自强、关注社会公正与民众福祉的人生价值观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摘要:苏轼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极高的文学成就创造了一个神话,他的人生经历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

苏轼在才俊辈出的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他为人正直、随遇而安、才气横溢,上至皇帝、太后,下至歌女、农夫,都为之倾倒,甚至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赞叹不已。

苏轼现存的二千多首诗、三百多首词与卷帙浩繁的散文作品,既是他艺术人生的真实记录,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最珍贵的财富。

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代表了宋诗的典型风貌与最高成就;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开创了中国词坛豪放派的先河;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散文中最优美动人、自然流畅的。

关键词:人格魅力,苏轼,文学成就,豪放,旷达,才华横溢,深明大义正文: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一、苏轼的人格魅力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堪称人格魅力的典范。

(一)感情之深挚苏轼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丈夫和兄长,他的心中,怀有对苍生的悲悯之情。

他的一生辗转流离,但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他都以一颗敏感善良的心感受着并书写着老百姓的苦痛:他写被征调来挖运河的农民,黎明时分,工人闻号声而聚集开工,他看到“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寥寥几个字透露出的是这位慈悲的官员心中隐隐的不安与苦痛;在黄州期间,得知当地有“溺婴”的恶俗,苏轼寝食难安,他向太守朱寿昌写了一千多字的长函,无比痛心的描写溺婴当时残忍状态:“初生辄以冷水浸杀,其父母也不忍,常闭目背后,以手按之水盆中,咿嘤良久乃死”。

苏轼一方面请求朱太守以知州的权力,挺身废除这个太不人道的恶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苏轼的人格魅力及在词中的体现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出生于寒族地主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苏轼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他历经磨难而笑对人生,思想自由,品格坚贞、坦荡、旷达,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极为罕见的文豪,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他的诗,如如天地奇观,于境无所不收,于情无所不畅;他的词,如天风海雨逼人,指出向上一路。

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他都是宋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

苏轼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他几经宦海沉浮,屡遭贬黜。

他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系两党的夹击和陷害之中。

病逝前,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苏轼对自己的后半生作了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然而正是这些苦难成就了这位文学大师,旷世奇才。

贬滴黄州,是苏轼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

他那个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和任性,逍遥,随缘自适的创作个性,就是在贬滴黄州之后才真正树立起来的。

尽管他说自己“自得罪后,不敢作文字”(《答李端叔书》)然而正是在他到达黄州,自号“东坡居士”之后,才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形成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

屡遭挫折,苏轼也能始终保持乐观旷达的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无论穷达出处,都能在精神领域保持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他的这种人生态度来源于他独特超群的思想。

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纳了道家和佛家的学说,他汲取了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

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又使他淡薄名
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涌和通达。

他援佛道入儒,又始终保持做人的气节,佛老的静达旷放用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来支撑,成就虚静高洁的心灵和淡泊超逸的人格。

故苏轼“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懂得生活的艺术,具有坦荡坚贞的品格,随缘放旷的文心和风流潇洒的气度,他的诗、词、文和书画等,不过是这一人格的外在表现而已。

王国维《文学小言》六云:“三代的下之诗人,无过庄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里。

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殊未之有也”。

苏轼之所以能够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作品中具有的人格力量。

最让我佩服的这些人格魅力:
一、处穷时仍不忘兼济天下之志的政治态度
苏轼的一生虽然在仕途上坎坷不平,尤其在后半生不断遭受打击的情况不多接受佛老思想来加以排解,但终其一生,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积极用世的思想。

但他的积极用世并不重在个人的名利,而重在为澄清天下而献身。

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生活,为排解民困,对皇帝也敢于大胆地提出批评和谏议。

甚至在他政治上失意,遭受恶意贬斥打击,境遇非常险恶时,仍能甘冒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