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

合集下载

研究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分布

研究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分布

开发利用情况
已开发水能资源 占比:约30%
正在开发水能资 源占比:约70%
主要开发方式: 水电站建设
开发利用的地区 分布:主要集中 在长江、黄河等 大江大河的中上 游地区
对经济的影响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优化能源结构:水能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优化能源 结构。
核能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核能资源种类多样,包括铀矿、钍矿等 核能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成熟,已建成多座核电站 核能资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为未来能源发展提供保障
开发利用情况
核能资源分布:中国核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东北地区
核能利用现状:中国核能发电量稳步增长,核能发电量占比逐渐提高
特点: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但 人均占有量较少,且煤炭质量 存在差异
开采情况
煤炭资源分布: 主要集中在山西、 陕西、内蒙古等 地区
开采方式:露天 开采和井工开采
开采量:中国是 全球煤炭开采量 最大的国家,每 年开采量约为30 亿吨
开采难度:部分 地区煤炭资源埋 藏较深,开采难 度较大
对经济的影响
提供能源:煤炭是重要的能源来源,支撑着工业生产和经济发 展
推动技术创新:水能资源的开发涉及到水电站建设、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将推动相关产业的 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提高能源保障能力: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提高能源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05
风能和太阳能资源
章节副标题
分布情况
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 沿海地区、内蒙古、新疆等 地区

中国的能源资源分布与利用情况

中国的能源资源分布与利用情况
天然气:中国第三大能源来源,占能 源生产总量的10%左右
水电:中国第四大能源来源,占能源 生产总量的5%左右
核电:中国第五大能源来源,占能源 生产总量的2%左右
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 质能等,占能源生产总量的1%左右
能源进出口情况
进口能源:石油、 天然气、煤炭等
出口能源:太阳 能、风能、水能 等可再生能源
煤炭:中国最主要的能源 来源,占比超过60%
石油:第二大能源来源, 占比约20%
天然气:占比约5%,近年 来增长迅速
水电、核电、风电、太阳 能等可再生能源:占比约 10%,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能源生产结构
煤炭:中国最大的能源来源,占能源 生产总量的60%以上
石油:中国第二大能源来源,占能源 生产总量的20%左右
04
中国能源技术创新
章节副标题
清洁煤技术发展
清洁煤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减少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研究清洁煤技术 技术应用: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钢铁、化工等领域 技术挑战: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
太阳能技术:光伏发电、光热发 电等
天然气资源:主 要分布在西南、 西北、华北等地

石油和天然气资 源分布特点:分 布不均,主要集
中在西部地区
石油和天然气资 源开发利用情况: 中国已成为全球 最大的石油和天 然气生产国之一, 但资源开发利用
仍面临挑战。
水能资源分布
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上游和中游地区 黄河流域:水能资源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 珠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地区 东北地区:水能资源较少,主要集中在松花江流域 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澜沧江、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

根据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程度、矿床数量、分布面积、煤种品种、资源结构及矿业区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将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域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以及陕甘宁、西北和江南地区,其中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

华北地区以山西、内蒙古和河北为主要产煤省份,东北地区则以辽宁、黑龙江和吉林为主要产煤省份。

此外,西南地区以四川、云南和重庆为主要产煤省份,陕甘宁地区以陕西和甘肃为主要产煤省份,西北地区以新疆和宁夏为主要产煤省份,江南地区以湖南和江西为主要产煤省份。

二、煤炭资源分布特征1. 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由于交通条件相对薄弱,煤矿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山区,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

2. 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逐渐减小,但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在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但由于该地区的煤矿主要分布在工业城市周边,交通便利,因此其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

3. 华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煤炭开采长期以来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华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乱采滥采、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包括地表破坏、水质污染等问题。

4. 江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煤矿规模较小、开采条件较差。

江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由于地势平缓、水系发达,该地区的煤矿规模较小,开采条件较差。

5. 西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小,但煤种多样化。

西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小,但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地质条件复杂,煤种种类多样化。

三、煤炭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决定煤炭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构造条件、煤层赋存形式等。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具有丰富的燃料价值。

煤炭资源的分布特征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资源储量以及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包括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份。

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

而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

此外,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也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分布。

总体来看,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南北分布不均衡的特征。

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较为稀缺,而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则相对较为丰富。

这种不均衡的分布特征对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二、煤炭资源的资源储量我国煤炭资源的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国家之一。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探明储量已超过1300亿吨,其中,位于华北地区的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拥有绝大部分的煤炭储量。

此外,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已超过5000亿吨,位居世界首位。

这些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为我国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撑,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我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煤矿开采体系。

煤炭产能持续增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逐步提升。

同时,我国也在加大清洁技术的应用和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方面不断探索。

然而,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等,给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升,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绿色煤炭、清洁煤炭等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能源分布及其特点

我国能源分布及其特点

我国能源分布及其特点作者:牛欢胡涵吴国庆刘云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从成煤条件及成煤期来介绍煤的分布及特点,并具体地列出了一些关于我国煤炭分布的数据。

并简单介绍了石油的分布状况。

[关键词]煤炭分布规律能源中国分类号:F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09)1(b)-0242-01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瓶颈,做为一个煤炭大国,中国必须发力发展煤炭资源,所以就必要了解清楚我过煤炭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其特点。

1.成煤的环境条件煤是地质史上的陆生植物在洛泽中大量堆积,并经菌解、煤化等作用形成的产物。

煤藏的形成有几个大家熟知的必要条件: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利于陆生植物的繁茂生长;沼泽所提供的缺氧还原环境;持续下陷的盆地或低地,以便造成植物残骸和无机沉积物的大量堆集等等。

并不是任何植物都能转化成为煤藏,只有陆生高等植物的大发展,才提供了成煤的前提条件。

(低等植物经菌解只能生成腐泥,经煤化作用则形成腐泥煤。

而高等植物经菌解则生成泥炭,泥炭经压实脱水等变化又可进一步形成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煤的形成期地质史的早古生代是海洋占优势的时期,这一时期显然还没有陆生植物大发展的条件。

早古生代末的加里东运动,使海域缩小。

陆地扩大,这才为陆生植物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但陆生植物从出现、到发展、到繁荣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石炭纪和二叠纪时,北半球的几个大陆,包括劳亚古陆(北美和欧洲的联合大陆)、西伯利亚大陆、古中国大陆正处在中纬度地区,当时的气候又温暖潮湿,这就有条件在山前洼地或滨海和内陆的盆地沼泽中形成大面积的煤田。

而当时,南方的冈瓦纳古陆却是冰雪晶莹。

出现了震旦纪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冰川活动,气候严寒,植物生长仅限于靠近赤道的低纬地区,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煤田。

石炭纪和二叠纪早期,我国北方以陆地环境为主,而且气候温暖湿润,因而和世界各地一样也有重要的煤藏形成;但二叠纪中期以后,气候逐渐转为干旱,煤田遂难以形成。

我国能源资源有三个特点

我国能源资源有三个特点

我国能源资源有三个特点l) 水能、煤炭资源较丰富,油、气贫乏。

我国的水能资源总量和经济可开发量均居世界第一,煤炭远景储量和可开采储量均居世界第二。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比较贫乏,分列世界第10位和第22位。

总体上我国今后的电源结构仍将以煤电和水电为主,并适度发展核电。

发展特高压电网有利于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和大型核电站群的开发及电力外送。

2) 人均能源资源相对贫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

要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较强的能源支撑,必须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能源开发,积极利用国外资源。

发展特高压电网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

3) 能源资源和生产力发展呈逆向分布,能源丰富地区远离经济发达地区。

我国2/3以上的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分布在四川、西藏、云南,煤炭资源2/3以上分布在山西、陕西和内蒙古。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能源资源却十分匾乏。

发展特高压电网有利于实现电能的大规模和远距离输送,有利于促进建设国家级电力市场,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三分之二以上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北方,八成的水电资源源在西部,而三分之二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东部沿海,供给与需求之间有2000公里的距离。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煤炭消费国和第二大石油、电力消费国。

煤炭占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比重高达2/3左右,但开发和利用的总体效率还比较低。

同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很大,一次能源分布严重不均衡。

能源需求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约占需求总量的3/4左右;用于发电的煤炭和水力资源,则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这种能源分布与消费的不平衡状况,决定了能源资源必须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以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为依托,实现煤电就地转换和水电大规模开发,并通过建设特高压电网,实现跨地区、跨流域水火互济,将清洁的电能从西部和北部大规模输送到中东部地区。

发展特高压电网,有利于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在西部和北部煤炭基地发展壮大一批大型煤炭和发电企业,提高煤炭、发电行业的集约化发展水平,提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

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初中地理知识

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初中地理知识

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知识点的认识】1、中国煤炭的分布: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 6 省.2、中国石油分布特点:①陆上:东北(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吉林油田);华北(胜利油田、华北油田、大港油田、冀东油田);西北西南(西南油田、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克拉玛依油田、青海油田、吐哈油田);华中(中原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②海上:渤海(蓬莱 19﹣3 油田)、东海(春晓油气田)、南海(莺歌海盆地).3、中国天然气分布特点:天然气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陆上西部的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柴达木、准噶尔盆地,东部的松辽、渤海湾盆地,以及东部近海海域的渤海、东海和莺﹣琼盆地,目前这 9 个盆地远景资源量达 46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资源总量的 82%;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6.21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的 93%;剩余资源量 40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剩余资源量的 81%.【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布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我国自然资源中,煤炭是丰富的省区是山西省,第一和第二大油田分别是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南方地区以有色金属矿居主多,青藏地区以清洁能源居多.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地区,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分析:能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既是世界能源资源大国,也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加速发展能源工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目前能源供应不足与浪费并存,必须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解答:北方地区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分别是国内第一、第二大油田,它们的石油产量要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山西是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份.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比如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铜矿、江西大余的钨矿、贵州铜仁的汞矿、云南个旧的锡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锑矿和常宁水口山的铅锌矿,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高值和低值中心都分布在北纬 22°~35°之间,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而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青藏高原的水能、太阳能、可燃冰、天然气、地热能等 5 种能源都是洁净无污染的能源,青藏高原被喻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年日照时间超过 3000 小时,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故答案为:山西省;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有色金属;清洁能源;青藏地区;四川盆地.点评:考查我国能源的分布,要理解记忆.【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概况.可结合自然资源分布图理解记忆.。

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布局特点及依据

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布局特点及依据

1、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布局特点及依据中国的能源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

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及西部,而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带。

一、煤炭工业媒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工业的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

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我国煤炭资源具有藏量丰富、品种齐全、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黄河中下游的山西、内蒙古、陕西三个省区的煤炭储量占全国2/3,而且开发条件也是北方煤田优于南方煤田。

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煤炭工业的布局特点:1、以山西为中心,集中布局的煤炭基地。

从地区分布看,煤炭开发经历了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逐步推进过程,形成了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2、大型、特大型煤矿区是煤炭生产基地的主体。

从产业所属结构看,中国以国有重点、地方国有、乡镇煤矿相结合,但以大型、特大型煤矿为主体。

3、煤种结构趋向于炼焦煤、动力煤、化工用煤并重。

从煤种结构看,动力煤、化工煤的开发比重正逐渐提高,从而改变着以炼焦煤为主的煤种结构。

二、石油、天然气工业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远景良好。

陆地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环渤海、西北三大地区的陆相湖盆,其中松辽盆地的大庆油田的保有储存量占全国近一半;沿海大陆架部分的油气资源以东海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黄海较差,现阶段的布局特征为: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分布广泛。

从地区20多个省区,形成一批大型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

2、石油、天然气生产集中在三大油气生产区。

东北松辽油气田产区,本地区所产的油通过输油管道及铁路线运往关内或出口,天然气供当地消费。

华北及环渤海油气区,天然气大部分供当地消费,四川天然气基地,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气产区,产品主要供当地消费。

三、水电产业我国的水电产业主要集中在西南、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这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能够提供强大的动力。

四、核电及其他新能源由于中国的煤炭、水电资源多集中在西部、东南沿海能源短缺,核电对解决这地区的能源不足问题和能源结构改善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1.我国能源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 主要能源的分布情况?
2.煤炭和水能作为能源有什么优 缺点?
3.能源的分类有几种?
同学们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能源中,属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C ) A.风能 B.生物能 C.天然气 D.太阳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特点是( )
大广全优好
同学们请阅读教材46页和47页
能源基地建设:
• 扩大煤炭开采量 •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32:读下面材料.分析问各有关问题(共18分) 材料一我国约90%的佳发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
北地(区1耕)地资约源占全分国布耕不地均总,面且积组的4合0%不。协水调资源总生量产约成占本
全国的6%。 材(料2二)我矿国产走资人源口相大对国短。缺经济发可展持迅续速发。展但在45种主要
4.读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最重要的 消费能源是_______,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什 么?
• (2)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大于我国的 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1.C 2.C 3.B 4.(1)煤炭, 大气环境持续恶化,酸雨大面积发生,而 且煤炭发电和运输占用了大量土地、港口 和水资源。(2)石油、天然气、核能
(2)附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对我 国经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很大压力。
(3)材料三悦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落后。
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3三)我水国资农源田利灌用溉率水低的利生用产率技为术25%~管40理%水,平工业用
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资源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结 果不仅造成运输紧张,同时使________________增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 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 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 为 雨水是主要补给。古诗问: “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 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 环流季实风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 海陆间循环。
2、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 在七、八月份有 暴涨 的特点;春季在 上游河套和下游河口 河 段易形成凌汛。 3、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与上游地区相比较, 下游地区尤甚,这是因为上游地区:
开发
水能 资源,为兰州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
了有利条件;利用
煤炭 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
发展高能耗工业。
流量大;水利枢纽多,起调节作用 人口少,工农业生产需水量较少
4、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
平原由于 引黄灌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
生在它下的游
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下游加固大堤
和 中游水土保持,发挥水利枢纽的调节功能等;
5、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