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式铁矿的资源概况
23 我国铁矿矿床的主要类型

我国铁矿矿床的主要类型我国幅员辽阔,分布有从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碱性各时代的各类岩浆(喷发)岩;沉积了从太古宙到第四纪各个时代的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系、火山沉积岩系、沉积变质岩系,为不同类型铁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我国目前具有工业意义的铁矿床,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型等6种主要类型,其中以沉积变质型最重要。
现介绍如下:(一)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这类铁矿床又称受变质沉积型铁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太古宙、元古宙)古老的区域变质岩系中,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7.8%。
并具有“大、贫、浅、易(选)”的特点,即矿床规模大,含铁量低,矿体出露地表或浅部,易于选别。
主要分布于吉林东南部、辽宁鞍山—本溪、冀东、北京密云、晋北、内蒙古南部、豫中、鲁中、皖西北、江西新余、陕西汉中、湘中等地。
根据矿床中的矿石类型和含矿变质岩系的岩石矿物组合以及其他地质特征,又分为下列两大类。
1.受变质铁硅质建造型铁矿床典型铁矿床分布于辽宁鞍山—本溪一带,因此,一般称为“鞍山式”铁矿。
这类铁矿是受不同程度区域变质作用并与火山-铁硅质沉积建造有关的铁矿床。
大致与国外阿尔戈马型铁矿相当。
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多集中于2000~3000Ma)老变质岩区。
铁矿床主要产于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太古宇鞍山群、迁西群、泰山群、登封群、霍丘群及其相当的变质岩系中的不同层位;山西、内蒙古古元古界五台群、吕梁群及其相当的变质岩地层中,变质作用大多数属于绿片岩至角闪岩相,个别产于麻粒岩相中。
湖南、江西等省产于板溪群或震旦系松山群。
多数地区含铁变质岩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
受变质铁硅建造中铁矿层是多层的,也有1~2层的,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
矿层厚度一般几十至百米,最厚可达350m左右。
延长较稳定,个别矿层长可达几十公里以上。
矿床规模大多数为大型或特大型。
中国主要富铁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中国主要富铁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赵一鸣【摘要】中国铁矿总资源量相对较多,但大部分为贫矿,富铁矿的资源量很少,只占已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4.6%;其中,可直接入炉的炼钢用富矿和炼铁用富矿则更少,仅11.8亿吨,占全国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2.27%.已知主要富铁矿矿床的成因类型有:①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热液改造型;②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风化淋滤型;③陆相火山-侵入岩型;④海相火山(-侵入)岩型;⑤矽卡岩型;⑥热液充填交代型.文章简要介绍了各类富铁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矽卡岩型和海相火山(-侵入)岩型富铁矿有一定的找矿潜力.%The proven total reserves of iron ores in China are relatively abundant,but the iron ores mainly belong to low-grade ores.The reserves of high-grade iron ores are rare,and only possess 4.6 %of the total proven reserves of iron ores.Among them,the high-grade ores for steelmaking and for iron-smelting are even rarer,and only amount to 1180 million tones,which make up 2.27% of the proven reserves of iron ores in China.The main genetic types of iron deposits of high-grade ores in China include;@hydrothermal reformed type in sedimentary metamorphosed iron deposits (BIF); (~) weathered leaching type in sedimentary metamorphosed iron deposits (BIF) ; ③ iron deposits related to continental volcano-intrusive activities;@iron deposits related to marine volcanic (intrusive) activities;@skarn iron deposits;@hydrothermal iron deposits.Among these iron deposit types of high-grade iron ores,the skarn iron deposits and iron deposits related to marine volcanic (intrusive)activities are relatively important and have favorable ore-prospecting potential.【期刊名称】《矿床地质》【年(卷),期】2013(032)004【总页数】20页(P685-704)【关键词】地质学;富铁矿;成因类型;地质特征;找矿潜力;中国【作者】赵一鸣【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31中国已探明的铁矿资源量相对较多,但大部分为贫铁矿,富铁矿只占极少数;因此,从上世纪50年代起,对富铁矿的寻找和研究就一直比较重视。
唤醒沉睡的宝藏—— 聚焦中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唤醒沉睡的宝藏——聚焦中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2011-04-21 | 作者:|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大中小】【打印】【关闭】从铁矿石谈判看中国鲕状铁矿的“复活”还记得中国企业在铁矿石谈判中的一再失利吗?“在目前的供求关系下,中国企业在铁矿石采购方面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被迫接受三大矿商提出的价格。
”一位专家表示。
如何才能增强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上的话语权?“只有当铁矿石供求关系发生逆转,中国对海外铁矿石依存度降低,中国钢厂才有可能平等地坐到谈判桌旁。
”专家的话一语中的。
众所周知,我国的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
显然,在加强地质找矿探明更多的铁矿资源之外,提高国内铁矿石供应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利用好现有的铁矿资源。
下面我们来看一种特殊的铁矿——宁乡式鲕状赤铁矿。
它是我国分布最广且储量最多的沉积型铁矿,已探明储量达37.2亿吨,占全国沉积铁矿探明储量的73.5%,预测资源量则可达上百亿吨。
然而,这种铁矿因鲕粒繁多,结构复杂,品位低且含磷高,选冶效果差,被全球矿业界公认为难选冶矿石。
难道我们在饱受他人资源制约的同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国土上的这些巨大财富无法应用?2010年6月,鲕状赤铁矿选矿新技术项目在中国地科院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峨眉基地中试成功。
这标志着鲕状赤铁矿选矿科研成果,可以真正应用于生产实践。
通过突破技术难关,这些沉睡的宝藏被救活了!从我国矿产资源特点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我国的矿产资源可归纳为“四多四少”:一是贫矿多,富矿少。
在我国,一些重要矿产如铁矿、铜矿、磷矿等已经探明储量的矿床大多数是贫矿。
比如,我国铁矿平均品位为32%,而澳大利亚的铁矿,品位都在60%以上;铜矿平均品位仅为0.87%,不及世界主要生产贸易大国的铜矿石品位的1/3。
二是难采、难选、难冶矿多,易采、易选、易冶矿少。
在已探明的铁矿储量中,有1/3是难选的赤铁矿;我国铝土矿资源总量98%以上为加工耗能大的一水硬铝石;我国部分矿山铅锌矿品位虽较高,但相当大一部分氧化矿暂难有效利用。
鄂西宁乡式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成矿模式总结

第34卷增刊22020年12月资源环境与工程Resources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Vol . 34 ,Sup 2.Dec . ,2020鄂西宁乡式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成矿模式总结万传辉,王莎莎,刘林,斯小华,刘云勇(湖北冶金地质研究所(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摘要:宁乡式铁矿是一种泥盆纪海相沉积赤铁矿,是中国铁矿的重要类型之一,占中国沉积铁矿探明资源储量的50%以上,其中鄂西宜昌、恩施地区是最重要的宁乡式铁矿产出地。
通过总结概述其成矿区域地质背景、含矿地层及含矿岩系特征,分析其沉积盆地的空间配置、盆地类型,探讨成矿作用,建立鄂西宁 乡式铁矿的成矿模式。
成矿作用详细分为沉积期成矿作用、成岩期成矿作用和后期改造作用三个阶段。
成 矿模式可以总结为成矿准备、晚泥盆世早期成矿、晚泥盆世晚期成矿和成矿后改造四个过程。
关键词:宁乡式铁矿;泥盆纪;成矿模式;鄂西中图分类号:P 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211 (2020)S 2 -0045-07DOI :10. 16536/j . cnki . issn . 1671 -1211.2020. S 2. 008宁乡式铁矿——泥盆纪海相沉积鲕状铁矿,是中国重要的铁矿类型和最重要的沉积铁矿类型。
已查明铁矿资源储量38. 05亿t ,约占全国铁矿总资源量的 7%,占全国沉积铁矿探明储量的73. 5%。
广泛分布于 湖北、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甘肃等地[1]。
其中鄂西的宜昌、恩施地区是最重要的宁乡式铁矿产出 地,资源储量占全国宁乡式铁矿的一半以上。
大约3.29 万k m 2的范围内星罗棋布93个矿区,其中大型矿区5个、 中型矿区20个〇(图1)。
官店铁矿资源储量4.21亿t ,居 湖北省各铁矿之首,也是全国资源储量最大的宁乡式铁矿。
图例 |Q |l | K|2 |J|3 |T|4 |P|5 |D+C 丨6 | S卜 |Q卜 |e卜 |Z |l0「^~|l l |# 112图1鄂西泥盆纪沉积铁矿分布图(底图据资料[2]修改)Fig . 1 Map of Devonian sedimentary iron deposit,Western Hubei1.第四系;2.诛罗系;3. _•叠系;4.志留系;5.寒武系;6.白垩系;7.二叠系;8.石炭系、泥盆系并层;9.奥陶系;10.震旦系;11.中型铁矿;12.大型 铁矿。
鄂西上泥盆纪宁乡式铁矿的分布规律_刘和甫

。
、
、
:
心 在本 玄报告 时 承孙 幼云教 汉指 出 ,
北 京 地 夏 学 院 学 报 第 五 期
一
1 层位 数 矿的
、
.
_
、
产 状 及 厚 度 变化
图
:
,
图另 )
1
(
在本 区 跌 矿层 数 较 多
,
主 要层 位 自下而 上 可以分 为 三粗
,
(
,
更山
。 共 山刁 “ 置 困 边 查 一面 草 长 一 一 一哭币 蔽一 期
, ,
虽 然为 加里 东 运 动 后
,
挺 受长 期 剥 触 和 搬 运 的地 台 型愉 相 堆积
,
最近 在 本 层 中曾 发 境 有麟 木农 化 石 位 关 系看 来
.
但 因保 存 不好其 时 代 简 题尚 难确 定 上 泥 盆 系之 下
。
,
根 据 上 下层
,
本 层 在上 志留 耙抄 帽 就 之 上
19 5 8年夏 北 京 地臂 学 院 部 分 师 生 到鄂 西 进行 勤 工 俭学 生 产 实 习
由于 食 彻 了 党 的 教 育
因此 在 很 短 时 简 内在 群 众 报矿 的基 础 上 在 地 方 党 委的 镇 导 和关 怀 下 找 到 了 几 十 亿吨
,
上泥 盆 耙 宁 乡式 跌 矿
确 定 了很 多 中 型 及 大 型 跌 矿 的 勘探 基地
,
砂 鬓 直岩 及 鲡 而 状 赤 铁 矿
,
层
,
上部 主 要为 黄 色真岩 与石 灰 岩或 泥置 灰 岩 之 互层
有 时 夹 有铁矿 层或 绍 土 矿
本层与
宁乡式赤铁矿几种采矿方法浅析

50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宁乡式赤铁矿几种采矿方法浅析肖林轩,杨 招(江西乌石山矿业有限公司,江西 吉安 343000)摘 要:本文总结一些适合于宁乡式赤铁矿常用的几种采矿方法对井下采掘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宁乡式铁矿 ;采矿方法 ;地质构造中图分类号:TD8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01-0050-2收稿日期:2020-01作者简介:肖林轩,男,生于1991年,汉族,江西萍乡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 :金属矿、非金属矿地下开采。
乌石山矿区隶属于江西乌石山矿业有限公司,建设于1970年,矿区位于永新县文竹镇,矿产资源属于宁乡式赤铁矿,矿山历经露天、平硐、斜井开采,1995年全面结束露天开采,1998年正式转入地下开采,矿山经过多年井下生产实践,得出了几种适合本矿山的采矿方法。
1 矿区地质情况乌石山铁矿区属于赣西沉积型“宁乡式”铁矿床的一个中型矿床,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南褶皱系赣中南褶皱、赣西南拗陷之井冈山—陈山隆褶断束中部。
区域出露地层自下而上有古生界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白垩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本区矿床产于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翻下段底部[1]。
矿石类型为呈层状鲕状赤铁矿,矿体分为上下两层矿,矿层平均厚度为1.5m 矿体平距间距为2.5m 适合分层开采,矿石(TFe)平均品位50.82%。
矿体直接顶板为绿泥石砂岩厚度极薄约0.4m,间接顶板为破碎的炭质页岩或粉砂岩等稳固性差,吸水后易膨胀软化,间接顶板的稳定程度直接决定采场的稳定[2] 。
直接底板为绿泥石砂岩较为稳固,矿体受褶皱影响南陡(部分矿体倒转)北缓,矿区内大大小小断层数百条,基本都有钻孔进行控制,但是在日常掘进探矿过程中常常遇到新的断层,给矿体开采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尤其是沿矿层走向发育的正断层,容易造成矿体整体缺失,导致开采资源量的下降。
2 采矿方法矿山经过多年井下生产实践证明适合本矿山井下生产的采矿方法为全面采矿法、浅眼留矿采矿法和伪倾斜进路采矿法。
两河口镇志

一、前言方志就是“地情书”,有“资治、教化、存史”的重要作用。
本志遵循《秭归地方志工作条例》,本着秉笔直书、客观记述、逾时不书、越境不书、生不立传的原则,力求资料详实,特点突出,文字简洁,文约事丰,简要记述两河口镇容镇貌、自然资源、政治、经济、农业、工业、经济、文化、卫生、交通、民俗、宗教、名胜风景等概况,力求做到对历史负责,对子孙负责。
本方志时间段上起1976年,下至2006年,个别情况略有突破,历史轶闻作了补述。
本志采用语体文记述,资料来源于各单位。
二、两河口镇简介(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分两河口镇地处长江西陵峡畔,是秭归西南交通枢纽重地。
南与长阳接壤,西与巴东毗邻,东与郭家坝西坡、建国交界,北与沙镇溪镇为邻。
镇内陆路是通往西南边陲磨坪、梅家河的咽喉要道,东北横跨334省道线,沙磨干线将全镇东西贯通。
我镇距沙镇溪港口18公里,距县城茅坪70公里。
两河口镇山川起伏,河谷相间,林木丰茂,物产繁多,是典型的农业大镇。
全镇版土面积27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52公顷,林地1658公顷,荒山荒坡1904公顷,水域357公顷,非生产用地1684公顷,辖19个村1个场,111个村民小组,9456户32424人。
其中农业人口29801人,城镇常住人口4600人。
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收入10009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315元。
镇内山峦起伏,立体气候明显(位于海拔200-2056米之间),盛产烤烟、柑桔、核桃、板粟、苞谷、高山蔬菜等经济作物,境内资源丰富,水能、煤炭、铁矿、高岭土、硅石等自然资源储量大、质地好,工业开发潜力后劲大。
两河口镇老集镇,位于两河村三组牛首岩,东径110°27′-110°37′,北纬30°44′-30°56′,占地4.84ha,单位房屋47栋681间,农户76栋171间,人口2000人,建筑以土木与砖预混建为主,房屋基地前坎后岩,道路狭窄,沿街农户住房五花八门、参差不齐,卫生条件差,供水不足,没有发展余地。
宁乡式鲕状赤铁矿选矿研究进展_张裕书

武汉科技大学左倩 、张芹等 [ 16-17] 对鄂西某铁品 位为 43.71%, P含量为 0.93%的宁乡式鲕状赤铁 矿进行了磁化焙烧 —弱磁选试验 , 获得的铁精矿平 均铁品位为 60.12%, 平均 铁回收率 (对原矿 +煤 粉 )为 77.42%, 但铁精矿含磷 0.62%, 须通过进一 步研究使其降低 。
浙江大学王国军等[ 12] 采用实验室循环流化床
装置 , 以 CO与 N2 的混合气体和电加热方式模拟燃 煤还原焙烧气氛 , 对铁品位为 47.20%的鄂西某鲕 状赤铁矿进行磁化焙烧 —弱磁选试验 , 获得了精矿 铁品位为 56.60%, 对焙烧矿铁回收率为 77.79%的
· 93·
总第 410期 金 属 矿 山 2010年第 8期
行研制的 QD系列阴离子捕收剂对鄂西高磷鲕状赤 铁矿的反浮选效果 。试验结果显示 :在 -0.074 mm 占 90%的磨矿细度下 , QD系列的 3种捕收剂均可 以从铁品位为 47.87%, P含量为 0.78%的强磁选 精矿获得铁品位大于 52%, 磷含量小于 0.60%, 铁 作业回收率大于 53%的反浮选铁精矿 , 其中 QD 02和 QD-O3的铁 作业回收率大于 70%, QD -01 可将铁精矿磷含量降至 0.46%。试验结果证明 QD 系列阴离子捕收剂是高磷鲕状赤铁矿的有效反浮选
ResearchProgressontheBeneficiationTestsofNingxiang-typeOoliticHemat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