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岩石学9、10章
岩浆岩试题及参考答案

岩浆岩试题及参考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1、岩石,2. 岩浆岩,3. 结晶岩,4. 岩石学,二、填空1、岩浆岩石学是研究及与构造,矿产关系等的一门独立学科。
第二章岩浆及岩浆岩的特征一、名词解释1、岩浆,2,岩浆作用,3,侵入作用,4,喷出作用,5,侵入岩,6,喷出岩,7,熔岩,8,火山碎屑岩。
二、填空1、岩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2、侵入岩按形成深度可分为3、喷出岩可分为4、岩浆作用按侵入位置可分为第三章岩浆岩的产状和相一名词解释1、岩浆岩的产状,2、岩浆岩的相,3、透式喷发,4、裂隙式喷发,5、中心式喷发,6、熔岩流,7、火山口,8、破火山口,9、岩盆,10、岩盖,11、岩床,12、岩墙,13、岩株,14、岩基二填空1、常见的喷发类型可划分为:2、火山锥依物质组成不同分为:。
3、火山岩相主要有喷出相,4、侵入相的划分一般为第四章岩浆岩的物质成分一名词解释1、主要矿物,2、次要矿物,3、副矿物,4、正常矿物,5、残余矿物和反应矿物,6、系列指数或里特曼指数,7、硅铝矿物8、铁镁矿物二填空1、岩浆岩的主要氧化物有:等九种.2、按岩浆岩的SiO2 的含量可把岩浆岩分为3、按里特曼指数( s )4、岩浆岩的矿物按它们的含量可分类等三类.5、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可分为:第五章岩浆岩的结构构造一、名词解释1、岩浆岩的结构构造,2、岩浆岩的结构,3、岩浆岩的构造,4、斑状结构,5、似斑状结构,6、反应边结构,7、包含结构, 8、枕状构造, 9、流纹构造二、填空1、岩浆岩的结构分为三大类:23、岩浆岩的结构按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分为:45、根据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可分为:6、根据结构确定矿物结晶顺序-空间法则时应注意:7、侵入岩的常见构造有:8、喷出岩的常见构造有:三、判断题1、气孔和杏仁构造是侵入岩中常见的构造类型。
2、枕状构造是大陆火山喷发的特征构造。
3、流纹构造是基性岩中的特征构造。
4、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是显晶质岩石的特点。
岩浆岩石学-08-9章-基性-中性岩。

(三) 喷 出 岩
4.化学成分 玄武岩化学成分总体上与辉长岩成分相近,但 Fe2O3/FeO比值一般偏高,与地表氧化环境有关。
5.次生变化 橄榄石→伊丁石化 玄武玻璃→橙玄玻璃(水化)
其余矿物次生变化同侵入岩: 辉石→绿泥石化 斜长石→钠黝帘石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绿帘石、黝帘石化及方 解石化等 。
间粒间隐结构:(填间结构、拉斑玄武结构)是 上述两者的过渡类型。
(三) 喷 出 岩
2.结构、构造 玻璃质结构:全部由玄武质玻璃组成,见于熔岩
流的表面。
玻基斑状结构:辉石、橄榄石、斜长石呈班晶 (>5%),基质为玻璃质。
(三) 喷 出 岩
2.结构、构造 玄武岩主要构造类型: 块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绳状构造、 柱状节理构造、枕状构造。
(三) 喷 出 岩
玄武岩——基性火山熔岩的总称。玄武岩是地球 上分布最多的熔岩。按其碱度分为两类。
通常所称的玄武岩一般指钙碱性玄武岩,与钙碱 性的基性侵入岩辉长岩相对应,钙碱性玄武岩是分布 最广的玄武岩。
玄武岩新鲜者多黑色、灰黑色、氧化后带褐红色、 蚀变后带绿色。
斑状结构及无斑隐晶质结构为主,基质多为微晶 -隐晶质,玻璃质少见。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发育。
基性斜长石——聚片 双晶及卡钠复合双晶发育。 易发生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帘石化而呈灰 白色。
(二)侵 入 岩
1.矿物成分
辉石——两种:
单斜辉石-多为普通辉石 (Aug)、透辉石,有时具角 闪石反应边。
斜方辉石-多为紫苏辉 石 ( Hy) , 可 成 橄 榄 石 的 反 应边产出。
(二)侵 入 岩
1.矿物成分
橄榄石——呈不规则 粒状或呈反应残余状被辉 石包绕,常不同程度蛇纹 石化。
岩浆岩石学

岩浆岩石学1.岩浆的概念:岩浆是上地慢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
2.岩浆粘度的影响因素:岩浆的粘度与岩浆的氧化物,挥发份、温度及压力有关。
○1氧化物:Si02→Al2O3 → CaO、TiO2 → MgO、FeO → K2O、Na2O、Li2O → H2O(使粘度降低的顺序)。
总的看来,喷出岩浆的酸度愈大,一般粘度也愈大。
○2挥发份:溶解于岩浆中的挥发份可以降低岩浆的粘度。
○3温度:岩浆的温度愈高,粘度愈小;温度愈低,粘度愈大。
○4压力:压力对岩浆的粘度也有影响。
对不含水的干岩浆,压力愈大,粘度也愈大。
但在富含水的岩浆中,在一定的压力下,水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大,从而降低岩浆的粘度。
3.岩浆的基本特征:4.岩浆作用:岩浆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又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成分,最后凝固成岩浆岩,这一复杂过程的总体,称为岩浆作用。
5.岩浆岩的产状:岩浆岩的产状主要指岩休的形态、大小、和围岩的接触关系。
6.岩浆岩的相:系指生成环境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岩石和岩体总的外貌和特征。
7.全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已结晶的矿物组成。
这是岩浆在温度下降较缓慢的条件下从容结晶而形成的,多见于侵入岩中。
8.玻璃质结构:几乎全部由未结晶的火山玻璃组成。
这是岩浆在温度快速下降条件下,岩浆中各种组份来不及结晶而形成玻璃质。
主要出现在酸性喷出岩和浅成、超浅成侵入岩体边部。
9.半晶质结构:岩石由部分晶体和部分玻璃质组成。
多见于喷出岩中及部分浅成、超浅成侵人体边部。
10.侵入岩的产状类型: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可把侵人体划分为整合侵入体和不整合侵入体两类。
○1整合侵入体:侵入体的接触面基本上平行于围岩层理或片理,是岩浆以其机械力沿层理或片理等空隙贯入形成,依其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岩盆、岩盖、岩床、岩鞍。
○2不整合侵入体:一般是岩浆沿着切过层理或片理的裂隙、断裂贯人形成,但也有的以岩浆熔融交代作用方式形成。
《矿物岩石学》课程笔记

《矿物岩石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念一、矿物岩石学的定义矿物岩石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对地球物质的研究,特别是对构成地壳的矿物和岩石的组成、结构、性质、成因以及它们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过程的研究。
二、矿物的基本概念1. 矿物的定义:矿物是自然界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均匀固体。
2. 矿物的特征:包括颜色、硬度、光泽、解理、比重等。
三、岩石的基本概念1. 岩石的定义: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2. 岩石的分类: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第二节矿物岩石学的研究方法一、宏观研究方法1. 地质调查: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收集岩石和矿物的露头信息,进行地质填图和剖面测量。
2.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或航空摄影获取地球表面的图像,分析岩石和矿物的分布特征。
3. 地球物理勘探:通过重力、磁法、电法等方法探测地下岩石和矿物的分布情况。
二、微观研究方法1. 显微镜观察:使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矿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
2. X射线衍射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矿物的晶体结构。
3. 化学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方法分析矿物的化学成分。
4. 同位素分析:利用质谱仪等设备测定矿物的同位素组成,以研究矿物的来源和形成时代。
第三节矿物岩石学的发展简史一、古代矿物岩石学1.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对矿物和岩石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泰勒斯的水成论和普林尼的《自然史》。
2. 我国古代:古籍如《山海经》和《本草纲目》记载了丰富的矿物岩石知识。
二、近代矿物岩石学1.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矿物学进入微观领域,矿物学家开始研究矿物的内部结构。
2. 18世纪:矿物分类学得到发展,如德国矿物学家亚伯拉罕·维尔纳提出的矿物分类体系。
3. 19世纪:地质学三大理论的建立,为矿物岩石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现代矿物岩石学1. 20世纪:矿物岩石学各分支学科的形成,如矿物物理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
岩石学(岩浆岩部分)

岩石学第一章总论1.1岩浆产生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含挥发分的高温粘稠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熔融物质。
1)岩浆要素温度:700-1200粘度:主要取决于岩浆的化学成分、挥发分、温度、压力等。
1.2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后形成的岩石。
1)分类:侵入岩、喷出岩侵入岩:岩浆在地下不同深度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
根据形成深度分为:深成岩、浅成岩。
喷出岩:岩浆及其他岩石、晶屑等沿火山通道喷发出地表形成的岩石,又称火山岩。
又分为:熔岩、火山碎屑岩。
熔岩:岩浆由火山通道喷溢地表冷凝固结形成。
火上碎屑岩:岩石碎块、晶屑、岩浆碎块等各种火山碎屑堆积物。
1.3岩浆的物质组成成分少数玻璃质,其他由矿物组成。
组成岩浆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表1-1 常见岩浆岩类平均矿物成分1)造岩矿物: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主要矿物(essential mineral):10%以上,划分依据。
次要矿物(subordinate mineral):10%以下,不作划分依据,但可作为确定岩石种属的依据。
副矿物(accessory mineral):不到1%,能反映岩浆岩的含矿性和生成条件等方面的特征,对确定岩浆岩的形成时代也可提供一些依据。
2)岩浆矿物:岩浆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也称原生矿物。
3)岩浆期后矿物:岩浆已经基本凝固之后,由于受残余流体影响而形成的一些矿物。
4)成岩矿物:当岩浆完全凝固成岩后,由于物化条件的改变,原来处于高温的稳定的矿物就不稳定,会向着更稳定的状态变化,而形成的一些矿物。
5)次生矿物:岩石在表生作用下形成的新矿物。
6)根据矿物的颜色:浅色矿物、深色矿物。
浅色矿物:石英、长石、似长石、白云母。
不含Mg、Fe,又称硅铝矿物。
深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富含Mg、Fe,又称铁镁矿物。
7)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常依Sio2含量,划分岩浆岩: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Sio2 45-52%)、中性岩(Sio2 52-65%)、酸性岩(Sio2>65%)。
岩浆岩岩石学资料

岩理学(petrogenesis) 岩石的概念 火成岩岩石学岩石学的概念包括岩相学(petrography)和状、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及岩石分类命名为主; 两部分,岩相学是以研究岩石的颜色、野外产则是将岩相学的知识与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通过归纳和演绎对各类有关岩石的成因、形成演化和构造背景进行研究。
火成岩岩石学的概念主要是研究岩浆的起源、运移、演化和结晶成岩过程,以及火成岩的产状、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分类命名、岩石共生组合、成岩机理及与构造、矿产和岩石圈演化等关系的一门独立学科。
参考书林景仟主编. 1995. 岩浆岩岩类学与岩理学.地质出版社.邱家骧主编,1985. 岩浆岩岩石学. 地质出版社.路凤香,桑隆康主编. 2002. 岩石学. 地质出版社.Winter, J. D.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Prentice Hall.要成分的高温熔融体。
※提示:(1)该定义厘定了岩浆产生的部位、成分和性状;(2)岩浆的基本特点是:具一定的化学组成、高温、具有流动性。
硅酸盐岩浆的化学成分常量元素:O 、Si 、Al 、Fe 、Mg 、Ca 、Na 、K 、Mn 、Ti 、P 、H 、C 等,其中 O 最多。
在岩浆结晶过程中这些元素相互结合, 组成各种矿物。
岩浆的主要化学成分通常以氧化物形式来表示:如 SiO2 、Al2O3 、Fe2O3 、 FeO 、MgO 、CaO 、Na2O 、K2O 、MnO 、TiO2、P2O5、H2O 、CO2 等。
但实际上在岩浆中这些元素并非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而多是呈离子、原子或离子团的形式存在,如: Mg2+、 Na +、[SiO4]4-。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微量元素:Li 、V 、Cr 、Co 、Ni 、Cu 、Pb 、Th 、U 、Zn 、Rb 、Sr 、Ba 、Zr 、Nb 、Ta 、Au 、Ag 、Pt 、W 、Sb 、Bi 、Sn 稀土元素:La 、Ce 、Pr 、Nd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Y这些元素在岩浆中含量虽然很少,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富集形成许多重要金属矿产。
岩浆岩石学 复习 重点

岩浆岩石学复习重点《岩浆岩石学》复习思考题(2021-10)第一章绪论1.岩石、岩石学的概念?●2.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哪三大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岩浆岩、岩浆岩岩石学的概念? 4. 结晶岩的概念?第二章岩浆、岩浆作用及岩浆岩●1.岩浆的概念?2.岩浆的成分有哪些?●3.挥发分在岩浆中有哪些作用?4.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的温度、粘度特点? ●5.影响岩浆粘度的因素有哪些?6.岩浆作用的概念?7.什么叫侵入作用、喷出作用(或火山作用)?●8.什么是侵入岩、喷出岩(或火山岩)、次火山岩?●9.什么是熔岩、火山碎屑岩?第三章岩浆岩的产状和相●1.火山岩常见产状类型有那些?(岩流、岩被、岩针、岩钟、火山锥等) ●2.火山岩的相是如何划分的?(溢流相、爆发相、次火山相、火山沉积相等)●3.侵入岩常见产状类型有那些?(岩基、岩株、岩盆、岩床、岩脉或岩墙等)●4.侵入岩的相是如何划分的?(深成相、中深成相和浅成相)第四章岩浆岩的物质成分●1.岩浆岩中常见的矿物成分有哪些? ●2.岩浆岩中矿物是怎样分类的? ●3.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的概念?●4.原生矿物与次生矿物、反应矿物与残余矿物以及它生矿物的概念?●5.常见造岩矿物中,哪些是硅铝(浅色)矿物、哪些是铁镁(暗色)矿物?6.岩浆岩的色率是指的什么?7.岩浆岩中主要氧化物有哪些?●8.根据SiO2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哪四大类,界限如何? ●9.通常所说的岩浆岩的基性程度或酸性程度是什么含义?●10.岩浆岩的碱质含量和碱性程度有何关系?表示碱度的里特曼指数σ值如何定义?(σ计算表达式) ●11.随着基性程度的降低,钙碱性岩浆岩中SiO2含量与其他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如何?有何变化规律?(参见图Ⅳ-1)●12.岩浆岩中常见造岩矿物的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如何?(参见图Ⅳ-4) 13.化学成分对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组合的影响?(以SiO2及碱质含量为例)●14.SiO2过饱和矿物与过饱和岩石、不饱和矿物与不饱和岩石的概念?●15.平衡结晶条件下,石英与似长石、石英与镁橄榄石能否共生?为什么?第五章岩浆岩的结构构造●1.岩浆岩结构、构造的概念?●2.岩浆岩的结构要素是指什么?(岩石结晶程度、矿物颗粒的绝对和相对大小、形态特征、矿物与矿物或矿物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3.按结晶程度可将岩浆岩结构分为哪些类型?分别形成于什么环境?4.按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可将岩浆岩结构分为哪些类型? 5.按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将岩浆岩结构分为哪些类型? 6.下列结构的特点和异同?●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煌斑结构●辉长结构-辉绿结构-嵌晶含长结构●反应边结构-暗化边结构-次变边结构间粒结构-间隐结构-间隐间粒结构●安山结构(玻晶交织结构)-交织结构-粗面结构文象结构-蠕虫结构●花岗结构-细晶结构7.块状构造、斑杂状构造、带状构造、原生片麻状构造的主要特征? 8.什么是流纹构造、流面构造、流线构造? 9.什么是杏仁构造、气孔构造?●10.枕状构造与柱状节理构造的地质意义何在?●11.举例说明影响岩浆岩结构、构造的因素是什么?(岩石形成的物、化条件――即形成环境、岩浆成分(尤其SiO2及挥发分含量);前者决定冷却速度和结晶条件,后者决定岩浆粘度)●12.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中常见哪些结构、构造类型? ●13.鲍文反应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其岩石学意义? 14.确定岩浆岩中矿物结晶顺序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第六章岩浆岩的分类●1.岩浆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产状、结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2.IUGS深成岩定量矿物分类双三角图的四个顶角(A、P、Q、F)分别代表什么矿物成分?该双三角分类图适用于什么情况(M<90的侵入岩)?●3.IUGS深成岩定量矿物分类方法对中酸性侵入岩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4.辉长岩、闪长岩类在IUGS分类三角图中的位置如何?为什么会重叠?●5.本教材的分类方案将岩浆岩分为哪些岩类?(12个岩类)●6.P69岩浆岩分类表的分类系统如何?是否熟悉?●7.本教材分类表是如何按照酸度、碱度、产状、结构对岩浆岩进行分类的?各个亚类在矿物组成上有何特点及规律?各个亚类代表性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是什么?8.本教材岩浆岩分类表中的碱度与碱质含量、里特曼指数σ之间有何关系?碱性与钙碱性岩、过碱性岩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碱性介于钙碱性与碱性岩之间,σ=3.3-9,较多Af+碱性M,不含或少含Q、F)?通常所说的碱性岩是指什么样碱度的岩石?●9.“玢岩”和“斑岩”的用法及异同? ●10.超基性岩和超镁铁岩的概念?●11.岩浆岩的一般命名原则?(特殊的颜色、结构、构造+次要矿物种类+基本名称)SiO2含量范围、σ值、主要矿物成分以及各自代表性的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岩石名称。
《岩浆岩岩石学》课件

深成岩
由地壳深部熔融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例 如花岗岩和辉长岩。
安比岩
混杂了火山岩和深成岩特征的岩石,形成于次 火山环境。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1
上升
2
岩浆通过地壳缝隙和断裂带上升到地表。
3
熔融
高温和高压使岩石内部熔融成岩浆。
冷却
岩浆与地壳接触后迅速散热,经历冷却 过程。
岩浆的粘度很高,流动较为缓慢,其流动性取决于岩石的成分和温度。
2 高温
岩浆通常以高温状态存在,其温度一般在700°C至1,200°C之间。
3 高压
岩浆形成于地壳深部,受到来自上方岩石的巨大压力。
火山与火山岩浆
火山是岩浆从地下喷发到地表的通道,火山岩浆是由火山喷发产生的岩浆,在火山口喷发时常可见到激烈燃烧 的火山岩浆喷发出壮观的景象。
由花岗岩等岩浆岩制成的石材 被广泛用于建筑和装饰。能源行业利用地热能从来自浆岩中获取能 源,如地热能发电。
地质学研究
岩浆岩是地质学研究中的重要 对象,有助于了解地球内部的 构造和演化过程。
《岩浆岩岩石学》PPT课 件
欢迎来到《岩浆岩岩石学》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岩浆以及 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让您了解岩浆的定义、特点,以及它在地球科学中的 重要性。
岩浆的定义及特点
岩浆是地球内部高温熔融状态的岩石物质,通常由熔融的岩石和气体组成。它具有高粘度、高温、 高压和流动性。
1 高粘度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岩浆岩中含有多种矿物质,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 石英 - 最常见的矿物之一,硬度高且具有优美的晶体形态。 • 长石 - 包括钠长石和钾长石,在地壳中广泛存在。 • 黑云母 - 具有亮晶晶的外观和片状结构。 • 斜长石 - 包括安山岩和闪长岩中的矿物种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酸性岩类作者:来源:发表时间:2006-05-20 浏览次数:1738 字号:大中小一、概述●化学成分本类岩石的特点是SiO2含量高(>66%),一般66~78%,属酸性过饱和岩石。
碱质(K2O+Na2O)含量较高,约为7~8%。
MgO、FeO、CaO 含量低。
●矿物成分特点是大量出现石英(>20%),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也多,约占60%左右,暗色矿物一般小于10%。
主要为黑云母及角闪石。
颜色浅,色率低,比重小。
多具中粗粒它形粒状结构;也常见斑状、似斑状结构。
●副矿物较多,有锆石、榍石、独居石、磷灰石、磁铁矿等。
二、酸性侵入岩类以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代表。
是大陆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岩浆岩。
(一)、分类命名(二)、常见岩石类型●1.花岗岩浅色,一般灰白、肉红色,块状构造,花岗(半自形粒状)结构。
主要矿物是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是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很少出现。
石英一般大于25%,暗色矿物常小于5%,碱性长石含量(平均约40%)高于斜长石含量(平均约25%)。
花岗岩可按暗色矿物种类命名,如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角闪花岗岩等。
若暗色矿物<1%,则称白岗岩。
●2.花岗闪长岩深灰、灰绿色,较花岗岩深一些。
同花岗岩比较,石英含量低些,斜长石含量较多,多于钾长石,暗色矿物含量略增高。
典型的花岗闪长岩:石英约15%,斜长石>40%,碱性长石<20%,暗色矿物约15%,暗色矿物以角闪石为主。
同样可据暗色矿物进一步命名,如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角闪花岗闪长岩等。
● 3。
碱性花岗岩主要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似,其特征是含有碱性暗色矿物,如霓石、霓辉石、铁锂云母、碱性角闪石等,长石则为碱性长石。
●4。
其它变种花岗斑岩:矿物成分和花岗岩相同,但具斑状结构,斑晶石钾长石和石英,基质隐晶质-细粒结构。
石英斑岩:斑晶几乎全部为石英的花岗斑岩变种,基质为隐晶质。
斑状花岗岩:具有似斑状结构的花岗岩。
两个特殊种属:●更长环斑花岗岩具似斑状结构,其特征是自形、园形或卵形的钾长石斑晶的外围生长有酸性斜长石(更长石或钠更长石)环,故命名之。
这种岩石成因尚未解决,一些人认为是交代作用的产物;另一些人认为是花岗岩浆在深部的结晶作用所形成的。
●紫苏花岗岩以含紫苏辉石为特征。
常与区域变质岩共生,有时与斜长岩、苏长岩也有一定的共生关系。
印度、斯里兰卡、前苏联和我国的一些古老变质岩系中有产出。
关于岩石成因,很多人认为是花岗岩浆同化粘土质沉积岩的结果,也有人认为它不是岩浆岩,是一种深变质条件下产生的混合岩。
(三)、次生变化花岗岩的主要次生变化是:云英岩化、硅化、钠长石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等。
这些变化同矿产的成因关系十分密切。
●钠长石化和绢云母化主要发生在长石类矿物中,即长石被钠长石和绢云母所交代。
●高岭石化则是表生作用下长石分解而成高岭石,有时可形成高岭石矿床。
●云英岩化是岩石遭受高温热水溶液作用,钾长石分解形成白云母和石英集合体。
(四)、产状、分布和矿产●1。
产状花岗岩多呈巨大的岩基、岩株产出,常同中性侵入岩共生而构成中-酸性杂岩体。
岩体内部岩相带变化明显:中心(内部)相:岩石结晶较粗,岩性均一,多为块状构造。
边缘相:岩石结构复杂,出现细粒、斑状结构,构造不均匀,往往有斑杂构造或流动构造。
岩石趋向于中性。
过渡相:呈现各种过渡特征。
花岗岩产状特征是其成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岩基那样的巨大地质体,是解决其物质来源、运动方式和演化问题的重要基础。
●2。
分布花岗岩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并且主要分布在褶皱带和古老地台的结晶基底上。
如高加索山区,花岗岩占该区岩浆岩总面积的95%,北美洲西海岸有一千余公里的花岗岩带,我国一些地区(如南岭)也广泛出露。
●3。
矿产花岗岩是重要的含矿岩石,与之有关的矿产有:钨、锡、铋、钼、金、银、铜、铁、铅、锌、稀有、稀土和放射性元素等。
一些花岗岩还是良好的乃至名贵的建筑石料。
三、酸性喷出岩类●1。
流纹岩成分相当于花岗岩。
岩石呈灰、砖红、灰白等颜色,常具流纹构造和斑状结构。
斑晶有透长石、斜长石、石英(高温石英)、少量黑云母和角闪石。
石英可见六方双锥状或熔蚀浑圆状。
暗色矿物常暗化。
基质多为隐晶质或玻璃质。
●2。
英安岩成分相当于花岗闪长岩。
土红色、浅紫色或灰色。
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石英和正长石和透长石。
斜长石斑晶多于正长石。
暗色矿物斑晶较少。
●3。
石英角斑岩酸性岩浆海底喷发产物。
灰白色,斑状结构,斑晶由钠长石和石英组成。
基质为隐晶质。
岩石也可全部为隐晶质结构。
常与细碧岩、角斑岩构成细碧-角斑岩系。
●4。
酸性玻璃质岩石此类岩石几乎全部由玻璃质组成,晶质矿物很少见。
(1)黑耀岩:灰黑、黑色玻璃质岩石,贝壳状断口,玻璃光泽,有时含少量石英和透长石斑晶。
岩石含水量<1%.酸性黑耀岩最常见,习称黑耀岩;也有中性玻璃质黑耀岩,但少见。
(2)松脂岩:具松脂光泽,呈黑色、红色、褐色、浅黄绿色等。
由酸性火山玻璃组成,含水量高,约8%。
(3)珍珠岩:是具珍珠状裂纹的玻璃质岩石。
珍珠岩是制造珍珠膨胀岩(轻质保温材料)的原料。
第十章中性碱性岩、碱性岩、脉岩类作者:来源:发表时间:2006-05-20 浏览次数:1531 字号:大中小一、中性碱性侵入岩类●以正长岩为代表,本类岩石的SiO2含量同闪长岩近似,但稍偏高,平均约60%。
●σ=3.3~9。
●与闪长岩的主要区别是Na2O和K2O含量高,可达10%,Al2O3含量也高,为15~20%,CaO含量很低。
●因而,它在矿物成分上的突出特点是出现大量碱性长石,斜长石和石英很少。
暗色矿物也不多,一般小于20%,有时可出现碱性暗色矿物。
(一)常见岩石类型●1.正长岩除碱性长石外,可出现少量斜长石和石英,暗色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和辉石,按石英含量分为两种:正长岩:石英含量0~5%。
石英正长岩:石英含量5-20%。
另可据暗色矿物命名,如黑云母正长岩、角闪正长岩等。
●2.二长岩碱性长石和斜长石含量相近,石英与暗色矿物的含量和正长岩大致相同,因而也可分为二长岩和石英二长岩。
●3.碱性正长岩长石全部为碱性长石,不含斜长石,其特点是出现碱性暗色矿物,如霓石、霓辉石、碱性角闪石等。
●4.其它变种正长斑岩:矿物成分与正长岩相同,仅以其具斑状结构区别之。
微晶正长岩:矿物成分与正长岩相同,但以其具细粒结构为特征。
(二)次生变化正长岩主要发生钠长石化、高岭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和帘石化等次生蚀变。
(三)产状、分布和矿产自然界产出很少,占岩浆岩总面积的0.6%。
正长岩极少单独产出,主要与花岗岩或碱性岩共生。
同花岗岩共生时,常作为花岗岩的边缘相存在;同碱性岩共生时,它们之间构成复杂的碱性岩杂岩体。
与正长岩有关的矿产不多,目前已知者有矽卡岩型铁矿。
稀有、稀土和放射性矿产则多与碱性正长岩有关。
新鲜而较纯的(暗色矿物极少或无)可作为陶瓷原料,富钾者可作为钾肥原料。
二、碱性中性喷出岩类●1。
粗面岩成分与正长岩相当。
均为浅色,一般浅绿、灰或铁红色,多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中有钾长石也有斜长石,钾长石往往是透长石和正长石。
基质是隐晶质。
具暗色矿物种类可命名为云母粗面岩、角闪粗面岩和辉石粗面岩。
●2。
碱性粗面岩与碱性正长岩成分相当。
同粗面岩的主要区别是,斑晶由碱性长石(钾长石和钠长石)组成,含碱性暗色矿物,如霓辉石、钠闪石等。
●3。
角斑岩浅绿、灰色,致密的角质状岩石。
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钠长石和酸性斜长石,原生暗色矿物几乎不存在,多已被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所交代。
有时具杏仁构造。
是与细碧岩成因相似的富钠质岩石。
并与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共同构成细碧角斑岩系。
三、碱性侵入岩类碱性岩类K2O、Na2O含量高,σ>9,含较多富长石和碱性暗色矿物,不含石英。
按SiO2含量可分为:●中性碱性侵入岩:霞石正长岩●基性碱性侵入岩:霞斜岩●超基性碱性侵入岩:霓霞岩本类岩石属稀少岩类,自然界少见。
本课程只介绍霞石正长岩类。
霞石正长岩:按SiO2含量属中性岩。
SiO2平均为55.17%;FeO、MgO、CaO含量低;K2O、Na2O含量很高,一般大于10%,可高达16%。
大量出现副长石(主要是霞石),含量常大于10%,可达20%。
碱性长石含量在60%左右。
碱性暗色矿物含量通常是15~20%。
岩石色浅,多呈浅灰、肉红色,比重小,一般是半自形粒状结构,有时矿物成定向排列而成流状构造。
(一)主要岩石类型及产地●1.流霞正长岩主要矿物呈定向(流状)排列。
是本类岩石中的常见类型。
辽宁凤城、云南个旧均有产出。
●2.云霞正长岩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
云南永平有产出。
●3.霓辉霞石正长岩暗色矿物为霓辉石。
辽宁凤城、山西临县有产出。
●4.霞石正长斑岩具斑状结构,斑晶为钾长石。
基质由霞石、钾长石和碱性暗色矿物组成。
山西临县有产出。
(二)次生变化霞石不很稳定,多为沸石和钙霞石所替代。
也可变成长石和绢云母的集合体。
霞石次生变化后常呈肉红色,使岩石具有一种‘“红疹状’“斑点;或者它被熔蚀后使岩石表面呈现出一个个凹洞,颇具特色。
(三)产状、分布和矿产多呈岩床、岩盆、岩株及韵律层状侵入体,单独产出者少见,大多构成碱性杂岩体。
自然界少见,我国辽宁、云南、山西、河南、河北,以及前苏联科拉半岛、瑞典阿尔诺岛、挪威奥斯陆、加拿大蒙特利尔、南非谢库库兰等地有产出。
主要与稀有、稀土及放射性矿产有关,还有磷灰石矿,长石、霞石是提练铝的原料。
四、碱性喷出岩类●响岩是代表性岩石,成分与霞石正长岩相当。
灰、浅灰或灰绿色,斑状或隐晶质结构,在斑状结构的岩石中,斑晶主要是霞石和碱性长石,暗色矿物斑晶较少。
五、碳酸盐类●成分以CaO和CO2为主,CaO平均41.96%,CO2平均37.87%,而SiO2极低,平均3.86%。
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可有白云石。
有少量硅酸盐矿物(霞石、霓石等)。
副矿物有磷灰石、磁铁矿、锆石、独居石及其它稀有、稀土元素矿物。
岩石呈粒状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呈条带构造。
●侵入岩常呈岩株、岩脉、岩墙,多数与碱性岩构成杂岩体。
喷出岩则呈火山颈、熔岩流等。
●极少见,我国四川南江、湖北竹山、山西临县有产出。
挪威、瑞典、德国、南非、肯尼亚、前苏联、美国、巴西和法国等国家有少量产出。
●含矿性与碱性岩相似。
碳酸盐经一定处理后是良好的水泥原料。
六、脉岩类●脉岩类是一种浅成侵入岩,因其呈岩脉、岩墙产出并常具有特殊的矿物成分和结构,因而将它们单独归为一类。
●脉岩在物质成分上和空间分布上常与一定的侵入岩有关。
●根据物质成分和结构特征,脉岩可分为三类:伟晶岩细晶岩煌斑岩(一)伟晶岩类●构成这类岩石的晶体都很粗大,个别的甚至以米或吨来计算。
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正长岩等均有其对应的伟晶岩,但最常见的是花岗伟晶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