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的成语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1. 班门弄斧东汉时期,梁鸿是当时著名的木匠,他非常擅长制作木器。
有一天,他来到孔融家中,孔融请他展示一下他的手艺,于是梁鸿在孔融的家中制作了一枝箭。
孔融看完后,自信的拿出一把雕刻好的斧子,说:“公看这斧子,能不能与箭相比?”梁鸿看了一眼,对孔融说:“这把斧子很好,但是它不够锋利,已经快被使用得磨钝了。
”孔融听了这话,大为惭愧。
后来,人们用“班门弄斧”来形容无意义的自夸,或者在本领不如别人的地方自大,自不量力的谈论别人的工作或技能。
2. 画龙点睛三国时期,曹操欲要杀害诸葛亮,但是前来劝阻的草庐中的黄老师,用一把羽扇在地上画了一只龙,然后点了一下龙的眼睛,龙就转头望向草庐外,曹操看了龙的眼睛后,觉得非常神奇,忘了杀诸葛亮。
后来,人们用“画龙点睛”来形容在作品中别出心裁地加入一些点睛之笔,能够起到画龙效果的一种技巧。
3. 胸有成竹唐代末年,有一个名叫张旭的文学家,他神情自若地走到对面的小溪边,然后拈花一笑,开始耐心地等待。
不一会儿,一只大雁飞了过来,但它并没有落下,而是紧紧悬停在张旭的头顶上方。
张旭毫不慌张地从腰间抽出长笛吹奏起来,那只大雁竟然被吸引住落在了张旭肩头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有一种叫做“胸有成竹”的自信,能够让我们更加自在、从容,获得自己期待的结果。
4. 见缝插针这个成语起源于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子囊曾经向鲁国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旦无人可以回答,鲁国便必须认为楚国的军事实力高于自己,因此子囊让鲁人先回答他一个问题。
子囊将假面饰物中的珍珠串成了链子,然后问鲁国人请问如何将这串珍珠插进一块布里没有缝隙的洞里面。
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谁知道,一个名叫乡会的奴隶却说,他能够将白色的珍珠推入黑色的布中,然后乡会便插入布里,证明自己的答案正确。
后来,人们用“见缝插针”来形容在困境中能够安然度过的一种能力,就如同把针插在一条布中一样。
5.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来源于一则古中国寓言,要说的是鲲、鹏、凤、龟以及一只毒蛇一同比赛画蛇。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国,在历史长河中,历时故事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诸多启发,只有深刻理解,才能体会到历史故事的现实意义,并从中有所收获.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一)【成语典故】:哀感顽艳【成语拼音】:āi ɡǎn wán yàn【英文翻译】:to touch the wise and move the dull as well.【成语解释】: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
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成语出处】:三国·魏·繁休伯《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嘶,凄入肝脾,哀感顽艳。
”【近义词】:哀恸顽艳【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作品哀怨、感伤。
【成语造句】:这封信却是骈四骈六的,足有三千多字,写得异常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一回)这个人写文章既哀婉,又古朴,真是哀感顽艳啊!【成语典故】:哀告宾服【成语拼音】:āi ɡào bīn fú【成语解释】: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依服、服从。
后泛指归顺、服从。
指哀求饶恕,愿意服从。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我见他慌悚踌躇,左支右吾,跪在街衢,哀告宾服。
”【近义词】:跪地求饶【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表示服从。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二)【成语典故】:阿谀谄媚【成语拼音】:ē yú chǎn mèi【成语解释】: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诌媚:巴结,奉承。
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裴晋公义还原配》:“只是这帮阿谀谄媚的,要博相国欢喜,自然重价购买。
中国经典历史成语典故_著名有意义的成语典故

中国经典历史成语典故_著名有意义的成语典故成语典故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中国经典的历史成语典故你知道多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中国经典历史成语典故_著名有意义的成语典故,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中国历史成语典故【1】班门弄斧解释: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多用于自谦。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梅之涣写的题李白墓诗。
李白,字太白,好饮酒,人称李谪仙,是唐代伟大的诗人。
关于他的死,有种种神话似的传说。
例如,有的说李白晚年浏览洞庭、岳阳和金陵(现在的南京)等地。
一天,泊舟采石江边(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境内,北临长江)。
晚上,月明如昼,李白在舟中对月畅饮,喝得大醉,见水中月影,竟探身去捉,便堕江而没。
有的传说更神,说这时江中忽然风浪大作,有巨鲸奋鬣而起,仙童二人,手持旌节,请李白坐于鲸背,音乐前导,腾空而去。
这些传说,当然不能信为,但是在采石,后来却因此出现不少名胜。
不但有李白墓,还有谪仙楼、捉月亭等,并引起了无数游人的兴趣。
有些文章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更在李白墓上胡诌乱题,十分可笑。
梅之涣的这首诗,就是讥讽这类游人的。
他认为在大诗人的墓上乱题歪诗,简直是“鲁班门前弄大斧”——太不自量。
鲁班,据说姓公输,名般,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也称鲁般。
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
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
谁敢在鲁班面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作“班门弄斧”。
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他《为王氏伯仲唱和诗》所作的序中说:“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郢,指另一个古代的操斧能手,参看“斧正”。
“强颜”,是厚着脸皮的意思。
)看来,“班门弄斧”这句成语不仅脱胎于明朝梅之涣的上述诗句,而远在唐代就已有了它的雏形了。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典故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典故历史就是⼴义的故事。
其实在⼈类早期,缺乏⽂字的时代,本民族的历史多以史诗的形式⽤⼝头代代相传,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炙⼿可热】故事的主⼈公: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唐代伟⼤的现实主义诗⼈,与李⽩合称“李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常深远,被后⼈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杨贵妃(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姿质丰艳,善歌舞,通⾳律,为唐代宫廷⾳乐家、舞蹈家。
其⾳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美⼥之⼀。
杨钊,唐中期权⾂,奸⾂。
专权误国,排挤忠良,起⽤奸佞,败坏朝纲。
杨贵妃同曾祖兄,张易之之甥。
【炙⼿可热】是什么意思?⼿摸上去感到热得烫⼈。
⽐喻权势⼤,⽓焰盛,使⼈不敢接近。
【炙⼿可热】出⾃哪⾥?唐·杜甫《丽⼈⾏》:“炙⼿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炙⼿可热】词语辨析:【炙⼿可热读⾳】:zhì shǒu kě rè【炙⼿可热的近义词】:烜赫⼀时、望⽽⽣畏、敬⽽远之【炙⼿可热的反义词】:平易近⼈、和蔼可亲【炙⼿可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炙⼿可热】如何造句:1.吸引猎婚族在⽇本也已成为⼀个炙⼿可热的⾏当,这与近年来⽇本不婚族⼤增的趋势密切相关。
2.这是个炙⼿可热的⼈物,攀附他的⼈不知有多少。
3.随着电⼦商务的蓬勃发展,域名的商业价值炙⼿可热,成为众多商家关注的焦点和诱发域名纠纷的重要因素。
4.美联社纽约电现在轮到中国成了⽓候问题炙⼿可热的焦点了。
5.专业知识加上流利的英语,⾜以让你成为社会上炙⼿可热的⼈才!6.在⾯对炙⼿可热的⾦州勇⼠时,湖⼈集体发威,轻松拿下⽐赛。
7.分析师们说,投资者对炙⼿可热的新兴市场股的狂热近来也有所降温,部分原因在于远离风险。
8.爱滋病护理是常今炙⼿可热的议题,亦是发展中的⼀门专业。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1. 画龙点睛画龙点睛的典故出自《庄子·外物》。
“晋景公问政于管仲,管仲对曰:‘臣之所以能者,以吾狂也。
狂者,天下之达道者也;故凡达人之所为,皆是一狂字。
’景公曰:‘何谓狂也?’管仲曰:‘手不释卷,口不能言,形容枯槁,几至于死者,谓之狂。
夫至人之达道也,犹且如是,而况其不达者邪?’”据此,可知“画龙点睛”的意思就是为完整的作品点缀上某样精彩,让整个作品更为完美。
2. 马到成功“马到成功”的典故出自股市术语。
其出处为古代传说中,刘备闻曹操攻荆州,甚为担忧,赵云乘马千里来投奔,救下熙熙攘攘的人民。
赵云文武全才,空前绝后,以至被称为“赵子龙”。
历史上,赵云曾于战争中指挥士兵、打败强敌,成为一个战斗天才。
因此,“马到成功”一词通常用于形容能够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达到事半功倍的境地。
3. 水落石出“水落石出”的成语来源于古代一个故事,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蒙恬率领大军攻打匈奴,行军时遭遇暴雨,天空浓云密布,营帐内外水深齐膝。
蒙恬唯有下令修筑大坝、并改变治水方向。
水流被引到坝前,随着水位的下降,暴露在外的石头和石块与“淤泥一体”的沙石渐渐分离出来。
自此,这个成语便被用来形容万事开头难,随着情况的展开一切变得清晰明了,轮廓清晰。
4. 画饼充饥“画饼充饥”的成语出自《列子·汤问》:“汤问曰:‘巫医、栾涂、佗躬,使民以术数服气,鲍叔牙、太公望、乐毅、夫差,以武力服民’。
列子曰:‘然。
有画地为牢,带河为疆者,谁为之先?夫画地为牢,带河为疆者,只是画之者称为有而已。
画牛而不成,以笔杀人,于国利,徒为虚说。
’”从这个典故中可知,“画饼充饥”是指用虚假的承诺安慰疲惫的人。
5. 掩耳盗铃“掩耳盗铃”的典故出自《庄子·外篇》。
其中描述了一位聪明的盗贼,决定偷一只大铃铛。
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潜到一个村庄,找到了一家人家的大门,由于大铃铛很大,他无法取下。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他的外衣包住大铃铛,然后用夹在耳朵里的双手来捂住耳朵,把自己耳朵瞎掉,然后大声地喊叫,想骗人们以为是警察来了。
历史典故的成语100个

历史典故的成语100个
历史典故的成语100个:
悬梁刺股、一诺千金、一鼓作气、一字千金、东山再起、孺子可教、老当益壮、纸上谈兵、滥竽充数、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买椟还珠、自相矛盾、拔苗助长、亡羊补牢、杯弓蛇影、背水一战、望梅止渴、三顾茅庐、四面楚歌、卧薪尝胆、背水一战、围魏救赵、负荆请罪、完璧归赵、草木皆兵、指鹿为马、唇亡齿寒、伯乐相马、不可多得、不学无术、才高八斗、乘风破浪、坚贞不屈、马革裹尸、一鸣惊人、一箭双雕、目不窥园、前度刘郎、人中之龙、破釜沉舟。
出自历史典故的 成语词语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词语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
学习啦为大家整理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词语,供大家阅读!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词语(一):匡衡凿壁发音kuāng héng záo bì释义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词语(二):闻鸡起舞发音wén jī qǐ wǔ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词语(三):黄袍加身发音huáng páo jiā shēn释义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出处《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词语(四):近水楼台(近水楼台)【典故】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宋·俞文豹《清夜录》【释义】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成语故事】宋仁宗时期,杭州知府范仲淹脾气温和,与手下人同甘共苦,很多人得到他的关心与推荐提拔,有一个外地巡检苏麟到杭州办事,送范仲淹一首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明白他的意思就给了他想要的东西.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词语(五):破釜沉舟【典故】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成语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20个古代历史成语典故

20个古代历史成语典故成语是学习历史知识的来源之一,同时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成语当中有很多的历史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个古代历史成语典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个古代历史成语典故1.坚贞不屈【解释】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
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相近词】威武不屈、坚强不屈【相反词】卑躬屈膝、奴颜婢膝【成语故事】明朝末年,清豫亲王多铎率军攻打扬州,派明朝降将李遇春去扬州劝降史可法,被史可法痛骂而回。
豫亲王多次用书信劝降,也被史可法回书痛骂。
清兵攻陷扬州,史可法自杀未遂,被清兵俘虏,他坚贞不屈,慷慨就义。
2.老泪纵横【解释】纵横:交错。
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相近词】满面泪痕、泪如雨下【反义词】笑逐颜开、眉开眼笑【成语故事】公元757年,杜甫得到唐肃宗的许可回家探亲,在回家途中亲眼看到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种.种惨境。
邻居问他战争何时才能结束,并诉说家乡的苦难:地没有耕种,孩子们被逼去打仗……说到伤心处,乡亲们老泪纵横,杜甫只好仰天长叹3.近水楼台【解释】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
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相近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反义词】隔岸观火【成语故事】宋仁宗时期,杭州知府范仲淹脾气温和,与手下人同甘共苦,很多人得到他的关心与推荐提拔,有一个外地巡检苏麟到杭州办事,送范仲淹一首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明白他的意思就给了他想要的东西。
4.鸡鸣狗盗【解释】鸣:叫;盗:偷东西。
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相近词】旁门左道【反义词】正人君子【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出访秦国,秦国的相国出于嫉妒劝秦昭王杀死他,秦昭王把他关了起来。
孟尝君的门客晚上装成一条狗混进秦宫偷白狐袍子送给燕姬,燕姬求情放走了孟尝君。
孟尝君一行深夜逃到函谷关,门客学鸡叫骗开城门逃跑。
5.破釜沉舟【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相近词】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决一死战【相反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举棋不定【成语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6.盲人摸象【解释】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典故的成语:背水一战(韩信)负荆请罪(廉颇)破釜沉舟(项羽)指鹿为马(赵高)如鱼得水(刘备)图穷匕见(荆柯)才高八斗(谢灵运)千金买骨(郭隗)惊弓之鸟(更羸)一字千金(吕不韦)退避三舍(重耳)完壁归赵(蔺相如)四面楚歌(项羽)纸上谈兵(赵括)东窗事发(秦桧)初出茅庐(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围魏救赵(孙膑)一鼓作气(曹刿)七擒七纵(诸葛亮)草木皆兵(苻坚)毛遂自荐(毛遂)讳疾忌医(蔡桓公)隐瞒疾病,不愿医治。
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杀妻求将(吴起)为了谋得将军的职位,不惜杀害自己的妻子。
比喻为了追求功名而不惜伤天害理,为了成功不择手段。
含贬义。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吴起为了取得鲁国信任,不惜杀死来自敌国(齐国)的妻子以获得将军位。
后比喻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指鹿为马(赵高)一饭千金(韩信)悬梁刺股(苏秦、孙敬)约法三章(刘邦)手不释卷(刘秀)十面埋伏(项羽)多多益善(韩信)孺子可教(张良)破釜沉舟(项羽)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
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七步成诗(曹植)过其实(马谡)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挂印”是离任、辞官的意思;“封金”是把金银财宝封存起来,表示不想接受。
单刀赴会(关羽)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画龙点睛(张僧繇)胸有成竹(苏轼、文同)江郎才尽(江淹)牛衣对泣牛衣对泣,典故名,成语,典出《汉书·王章传》。
汉代王章为诸生学于长安,生病无被,躺在牛衣中,向妻涕泣、诀别。
遂用“牛衣对泣”等谓夫妻共守贫穷,或形容寒士贫居困厄的凄凉之态。
唇亡齿寒"唇亡齿寒"是一则成语故事,出自.本篇故事讲晋国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虞王贪恋晋王送给的玉石,保马,答应借路给晋国.虞国大臣宫之齐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谏虞王,但他不听,让晋国经过虞国去灭了虢国.结果,晋国在灭掉虢国回来时顺势消灭了虞国."唇亡齿寒"意思是说有许多事物之间就像嘴唇与牙齿一样是相互依存的,如果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同样,虢国被晋国消灭了,虞国就会失去支持和依托,也很难逃脱灭亡的命运.暮虢朝虞[mù guó zhāo yú][解释]春秋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接袂成帷[jiē mèi chéng wéi][解释]袂:衣服袖子.帷:帷帐,帷幕.衣袖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帷幕.形容人口众多,城市繁华.胶柱鼓瑟[jiāo zhù gǔ sè][解释]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浃髓沦肤[jiā suǐ lún fū][解释]浃:通,透;沦:陷入.浸透肌肉,深入骨髓.比喻感受极深.怙恶不悛:hùèbùquān怙:音户,依靠,仗恃。
悛:音圈,悔改。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鳞次栉比:líncìzhìbǐ栉:音质,梳子、篦子的总称。
指象鱼鳞和梳子齿一样排比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一类的东西数量多而且有次序地排列着。
冒天下之大不韪:màotiānxiàzhīdàbùwěi 冒:犯,不顾。
韪:音伟,是,对(常和否定词连用)。
大不韪:最大的不是。
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
面面相觑:miànmiànxiāngqù觑:音去,看。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南柯一梦:nánkēyīmèng唐朝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中说,淳于棼fén)做梦到大槐安国做南柯太守,享尽了荣华富贵,醒来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大槐安国就是住宅南边大槐树下的蚁穴。
后用“南柯一梦”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弹冠相庆:tánguānxiāngqìng冠:帽子。
《汉书·王吉传》记载,汉朝王吉同贡禹是同乡,又是朋友。
当时人说:“王阳在位,贡禹弹冠。
”(王吉字子阳)意思是说王吉做了官,贡禹也把帽子掸干净,准备去做官。
后用“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其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虚怀若谷:xūhuáiruògǔ虚怀:谦虚的胸怀。
谷:山谷。
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的深广。
形容十分谦虚。
越俎代庖:yuèzǔdàipáo越:超过。
俎:音组,指樽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祭品的器具。
庖:音袍,厨师。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也。
”(尸: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祝:主祭祀的人。
)意思是即使厨师不在厨房做饭,司祭也不能放下祭品去替他下厨房。
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注意〕“庖”不能读作bāo。
纸上谈兵:zhǐshàngtánbīng《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音吝,lìn)上说,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代替廉颇为赵将,只据兵书,不知变通,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全军覆没。
后用“纸上谈兵”比喻只会大发空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髀肉复生:髀:大腿。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髀肉复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长久处于安逸环境中虚度光阴,忧虑不能再有所作为。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蜀书.先左传》,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
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茕茕孑立: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
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出自晋代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郢书燕说yǐng shū yān yuè: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
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
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
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
(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
燕相收到信以后,看到信中举烛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聪明地说,这举烛二字太好了。
举烛,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举荐人才担任重任。
燕相把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诉了燕王,燕王也很高兴,并按燕相对举烛的理解,选拔贤能之才,治理国家。
燕国治理得还真不错。
郢人误书,燕相误解。
国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写信的意思。
这真是一个穿凿附会的典型例子。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申出郢书燕说这句成语,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
讳莫如深:huìmòrúshēn讳:顾忌而不说,隐瞒。
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指把事情隐瞒得很严,唯恐别人知道。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jiāntīngzémíng,piānxìnzéàn兼听:听取多方面的意见。
偏信:听了一方面的话就相信。
汉朝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唐朝魏徵概括成上面的八个字。
指要听取各方面意见,全面地了解情况,才能明辨是非;如果听了一方面的话就相信,必然造成错误的判断。
开宗明义:kāizōngmíngyì开:指阐发。
宗:宗旨。
明:说明。
义:意思。
语出《孝经》(一部宣扬封建孝道思想的书),它第一章内容是说明全书的宗旨和中心意思,其标题为“开宗明义”。
后来用“开宗明义”表示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清主要意思。
继晷焚膏 jì guǐ fén gāo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暮虢朝虞[mù guó zhāo yú][解释]春秋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接袂成帷[jiē mèi chéng wéi][解释]袂:衣服袖子.帷:帷帐,帷幕.衣袖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帷幕.形容人口众多,城市繁华.胶柱鼓瑟[jiāo zhù gǔ sè][解释]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浃髓沦肤[jiā suǐ lún fū][解释]浃:通,透;沦:陷入.浸透肌肉,深入骨髓.比喻感受极深.六朝金粉:六朝,三国时的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先后在建业或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建都,历史上称六朝。
金粉:指古代妇女妆饰用的脂粉。
六朝时,统治阶级生活豪华奢侈,所以后人多用以指当时的繁华景象。
甘棠遗爱: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召公童山濯濯: 光秃秃的山上没有草木。
也做为人秃顶的诙谐说法。
搜索枯肠:搜索:搜查;枯肠:比喻才思枯窘.形容写作思路贫乏及极力冥思苦想竭力思考的样子.噬脐莫及: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