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镇痛作用

合集下载

水杨酸的镇痛原理

水杨酸的镇痛原理

水杨酸的镇痛原理
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镇痛药物,其镇痛作用通过以下原理实现:
1.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水杨酸可以抑制环氧酶的活性,从而降低前列腺素的合成。

前列腺素是一种促炎症物质,能够增加疼痛的敏感性和引发炎症反应。

水杨酸的抑制作用能够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减轻疼痛感。

2. 阻断疼痛传导:水杨酸还可以通过影响神经元对疼痛信号的传递来实现镇痛作用。

具体机制可能涉及对突触传递的影响,减少疼痛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

3. 减少组织炎症:水杨酸还具有抗炎作用,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释放物质、减少炎症介质的合成和减轻组织水肿等方式,减少炎症反应,进而缓解痛觉敏感。

需要注意的是,水杨酸具有许多其他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血小板、抗炎症、抗热、抗癌等。

此外,由于水杨酸在体内代谢较慢,因此需要控制用药剂量,避免出现过量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刺激、溃疡、出血等。

在使用水杨酸镇痛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进行用药,并及时咨询医生进行监测和调整。

镇 痛 药作用机理及副作用

镇 痛 药作用机理及副作用

可待因( 可待因(Codeine)
作用与吗啡相似,但强度较弱。 作用与吗啡相似,但强度较弱。 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 10左右 左右。 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10左右。 镇咳作用为吗啡的1 左右。 镇咳作用为吗啡的1/4左右。 用于中等程度的疼痛 剧烈干咳。 中等程度的疼痛和 用于中等程度的疼痛和剧烈干咳。 可致欣快、成瘾,次于吗啡。 可致欣快、成瘾,次于吗啡。
躯体疼痛分两类: 躯体疼痛分两类: 快痛(剧痛) 尖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 快痛(剧痛):尖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
刺激时立即发生,撤除刺激立即消失。由 刺激时立即发生,撤除刺激立即消失。 Aδ-类纤维传导。 Aδ-类纤维传导。
慢痛(钝痛)定位不明确,发生较慢, 慢痛(钝痛)定位不明确,发生较慢,
持续时间较长。由无髓鞘的C-类纤维传 持续时间较长。由无髓鞘的C 导。
(中脑盖前核 使瞳孔缩小,中毒时可 中脑盖前核) ⑸缩瞳 中脑盖前核 使瞳孔缩小, 小如针尖。吗啡缩瞳作用不产生耐受性。 小如针尖。吗啡缩瞳作用不产生耐受性。
⑹其他中枢作用 ①改变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 ②兴奋脑干化学感受触发区 ③抑制下丘脑释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 )
吗 啡(morphine)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⑴镇痛 ⑵镇静 ⑶镇咳 ⑷抑制呼吸 ⑸缩瞳
兴奋脑干化学感受触发区、 ⑹其他(兴奋脑干化学感受触发区、 抑制下丘脑释放等) 抑制下丘脑释放等
激活边缘系统和蓝斑核的阿片受体 边缘系统和蓝斑核的阿片受体, ⑵镇静 激活边缘系统和蓝斑核的阿片受体, 改善由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 改善由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 情绪反应,并可产生镇静和欣快, 情绪反应,并可产生镇静和欣快,提高痛 降低对有害刺激的反应性。 阈,降低对有害刺激的反应性。 ⑶镇咳 (延脑的孤束核)直接抑制咳嗽中枢, 延脑的孤束核)直接抑制咳嗽中枢, 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产生镇咳作用。 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产生镇咳作用。 治疗量即可抑制呼吸, ⑷抑制呼吸 治疗量即可抑制呼吸,使呼吸 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每分通气量减少, 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每分通气量减少, 其中呼吸频率减慢尤为突出。 其中呼吸频率减慢尤为突出。

药物的镇痛作用

药物的镇痛作用

药物的镇痛作用一、热板法【实验原理和目的】热刺激体表可产生疼痛反应。

通过测定小白鼠给药前后热板痛阈的改变,用以判断药物的镇痛作用。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学习的热板镇痛实验方法,掌握吗啡或哌替啶的镇痛作用。

【实验对象】雌性小白鼠,体重18—22g。

【实验器材和药品】1. 仪器电热恒温水浴槽,电子称。

2. 器材1m1注射器,秒表,鼠罩。

3. 药品0.1%盐酸吗啡溶液或0.4%盐酸哌替啶溶液,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和观察指标】1. 动物筛选将水浴温度调至55土0.5℃。

然后将小白鼠置于热板上,测定各小白鼠的正常痛阈值,以舔后足出现的时间为疼痛指标。

共测2次,每次间隔5min,以平均值不超过30s的小白鼠供实验用。

2. 正式实验取筛选合格的小白鼠4只,称重并编号,按上述方法分别测定小白鼠给药前的痛阈值,将每只小白鼠所测两次痛阈的平均值,作为给药前痛阈值。

1、2号鼠腹腔注射0.1%盐酸吗啡溶液0.1 m1/10 g,3、4号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1/10g。

用药后第15、30、45min分别测定各鼠的痛阈值,对于痛阈值大的小白鼠按60s计。

将整个实验室结果,按下列公式计算各药不同时间的镇痛百分率,把结果填入表3-4-7-1。

表1 药物的镇痛作用组别给药前平均痛阈值给药后平均痛阈值(s)镇痛百分率(%)15min 30min 45min 15min 30min 45min对照组实验组药物镇痛百分率=用药后平均痛阈值-用药前平均痛阈值×100%用药前平均痛阈值【注意事项】1.小白鼠宜用雌性,因雄性小白鼠遇热时睾丸易下垂,阴囊皮肤对热刺激敏感。

2.热板法个体差异较大,实验动物应预先筛选,一般以痛阈值在30s内者为敏感鼠,可供实验用。

3. 用药后小白鼠痛阈值超过60s者,应立即取出,防止足部烫伤而影响实验结果,其痛阈值按60s计。

4. 室温以15℃左右为宜,过低动物反应迟钝,过高则敏感。

二、化学刺激实验方法【实验原理与目的】把醋酸等化学刺激物注入腹腔,可使小白鼠很快产生疼痛反应,表现为腹部两侧收缩内陷、腹壁下贴、臀部抬高或后肢伸展,即扭体反应。

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

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

实验编号:五实验题目: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者:实验日期:2024年10月31日实验对象:雌性小鼠试验器材与药品:器材:智能热板仪、1ml注射器、鼠笼、秒表药品:0.2%盐酸吗啡、苦味酸溶液、生理盐水、0.1%盐酸吗啡、4%阿司匹林、0.6%醋酸实验目的:1.了解热板法筛选新药或比较药物镇痛效价的方法2.学习用腹腔注射刺激性物质引起扭体反应来筛选镇痛药的方法。

实验步骤:1.智能热板仪温度控制在(55±0.5℃)并保持热板仪表面千燥2.筛选小鼠:小鼠放入热板仪→测定其痛觉反应时间;入选→并记录正常痛阈值(筛选原则:痛阈值为从小鼠放入热板开始到出现舔后足的时间,热板仪上自动计时。

放入热板后,若小鼠跳跃者剔除。

痛阈时间应在10~30S之间,否则剔除。

)3.选取小鼠,编号。

实验组3只,腹腔注射吗啡0.1ml/10g,;对照组3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1/10g。

给药15、30、45、60分钟后分别测定小鼠痛阈值。

4.取6只小鼠→编号→称重,甲组2只→皮下注射吗啡0.15m1/10g,乙组2只→灌胃4%阿司匹林0.15m1/10g,丙组2只→灌胃生理盐水0.15m1/10g,各小鼠30分钟后分别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 1ml/10g,给药5-15分钟内各鼠有无扭体反应出现。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分析讨论:1、描述现象①热板法:实验组:实验组在腹腔注射0.2%盐酸吗啡后15min、30min、45min、60min分别测定小鼠痛阈值,可以发现小鼠的痛阈值多数大于60s,只有在60min时,由于药物代谢,1号小鼠和3号小鼠所测得的痛阈值小于60s。

对照组:对照组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15min、30min、45min、60min分别测定小鼠痛阈值,可以发现小鼠的痛阈值在5-30s 的范围内。

②扭体法:甲组:对小鼠使用吗啡处理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小鼠并未出现任何扭体现象,且小鼠围绕小鼠笼壁旋转,可能存在眩晕、不安等不良反应乙组:对小鼠使用阿司匹林处理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在注射后5-15分钟内,小鼠出现比较严重扭体现象。

3.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

3.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药物的镇痛作用班级:12级临七3班姓名:廖梦宇学号:2012021320一、实验原理:扭体反应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给小白鼠某些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刺激腹膜的持久性疼痛、且间歇发作的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歪扭和后肢伸张,呈一种特殊姿势。

本实验中采用醋酸溶液腹腔注射刺激腹膜引起疼痛,从而通过扭体反应观察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效果。

二、实验目的:1.比较分析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效果及特点;2.掌握扭体反应。

三、实验步骤:1.分组:取6只小鼠,分为3组。

分别称重并标记编号。

观察一般活动。

2.给药:1#, 2# 小鼠给杜冷丁, 0.1ml/10g3#, 4# 小鼠给安痛定, 0.1ml/10g5#, 6# 小鼠给生理盐水,0.1ml/10g给药途径:皮下注射15分钟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0.1ml/10g3.观察:20分钟内扭体反应的次数,每次持续的时间4.动物最后全部处死。

四、实验结果:编号给药扭体反应出现次数每次持续时间(秒)2 杜冷丁0 03 安痛定10 24 安痛定0 05 生理盐水17 36 生理盐水13 2五、讨论:根据实验结果,生理盐水没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小鼠因腹痛而产生扭体反应;杜冷丁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对人体的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安痛定是用于治疗紧急发热时的退热、发热时的头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与痛经等病症的片剂、注射液药物,给药后产生即时解热镇痛作用。

本实验中,由于操作失误,3号小鼠安痛定给药不足,所以也出现了几次扭体反应。

理论上,杜冷丁与安痛定都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但杜冷丁的镇痛作用更强大。

药物镇痛作用评价方法

药物镇痛作用评价方法

药物镇痛作用评价方法
药物镇痛作用评价方法:
药物镇痛作用评价是临床疼痛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评估药物产生的疼痛缓解效果和治疗效果,以便调整用药方案和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现有的药物镇痛作用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该方法是一种最常用的疼痛评价方法,通过让患者在一条10厘米的直线上标出自己的疼痛程度来评估药物的镇痛效果。

通常,左端为无痛感,右端为最严重的疼痛感,患者可以在直线上标出自己的疼痛感受程度。

2.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该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方法,要求患者在0-10的数字范围内选择一个数字,表示疼痛的强度。

数字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烈,数字越低,表示疼痛感越轻微。

3.疼痛效应比较法(Pain Relief Scale,PRS):该方法主要是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通过患者对疼痛的缓解程度进行评估,通常分为四个等级:无缓解、轻微缓解、明显缓解和完全缓解。

4.功能评估方法(Functional Rating Scale,FRS):该方法主要是评估患者在
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和功能状态,通过评估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的疼痛程度和对于疼痛的影响程度来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

总体而言,以上四种方法都是常用的药物镇痛作用评价方法,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镇痛类药物的作用原理

镇痛类药物的作用原理

镇痛类药物的作用原理
镇痛类药物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阻断疼痛传导:镇痛药物可以通过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来减轻或消除疼痛感。

例如,麻醉药物和局部麻醉药物可以阻断疼痛神经纤维的传导,使疼痛信号无法到达大脑。

2. 中枢镇痛作用:某些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疼痛的感知和处理过程。

例如,阿片类药物可以通过与脑内的μ受体结合,抑制疼痛传递途径,减少疼痛的感知。

3. 抗炎作用:某些镇痛药物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

这些药物通常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或减少炎症反应来发挥作用。

4. 神经调节作用:有些药物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减轻或控制疼痛感。

例如,抗抑郁药物和抗惊厥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活动来降低疼痛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镇痛药物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

使用镇痛药物时,应根据疼痛的原因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
一、实验设计
1.实验研究对象:选取18-60岁的健康成年人,其中男性9人,女性
9人。

2.实验设计:实验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设计,正常对照组使用盐水
口服,药物组使用新药物口服。

实验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观察2周新
药物的疗效;第二步,观察4周新药物的镇痛作用。

3.实验材料:受试者,新药物,盐水。

4.评估指标:首次服用药物后,在短时间内,每隔3个小时记录一次
疼痛观察结果,以及服用药物前后的痛点位置变化,以及症状耐受性指标等。

二、实验过程
1.实验前准备:仔细核实受试者的基本情况,确保能够正常参加实验;将受试者分配到各自的实验组;规定实验参与者的特定和不可变的实验指标。

2.实验过程:在实验的开始,受试者各自服用对应的药物;在实验期间,定期记录受试者的疼痛观察结果,并对其进行评价;实验期满后,对
受试者的药物耐受性进行评估;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三、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药物组的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组患者疼痛强度
明显减轻;药物组患者的耐受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达
93.3%;在实验期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的镇痛作用—扭体法
【目的】了解用热板法和腹腔注射刺激性药物法筛选镇痛药的方法
【原理】各种伤害如热刺激引起的疼痛性刺激通过感觉纤维传入脊髓,最后到达大脑皮层感觉区引起疼痛。

中枢性镇痛药和外周性镇痛药通过痛感觉中枢整合作用以及抑制或者减少痛觉的传入而达到镇痛作用。

将小鼠置于一定温度的热板上,热刺激小鼠足部产生痛反应,即舔足反应。

以小鼠出现舔足的时间作用为痛反应指标,判断药物是否具有镇痛作用。

腹腔注射醋酸后刺激腹膜引起深部的、大面积而持久的疼痛刺激,致使小鼠产生扭体反应,表现为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展,臀部高起。

了解用,引起扭体反应来筛选药物的方法
【原理】腹腔注射醋酸后刺激腹膜引起深部的、大面积而持久的疼痛刺激,致使小鼠产生扭体反应,表现为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展,臀部高起。

【材料】
1. 动物小鼠,雌性,体重18-22g
2. 药品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每ml含氨基比林50mg,安替比林2mg,巴比妥9mg),使用时稀释5倍后使用;生理盐水、0.6%醋酸
【方法】
1.将动物编号空白组10只,给药组10只
2.动物选择将热板调节到55度,置小鼠于热板上,测定小鼠的正
常痛反应时间,共测两次,每次间隔5min,以平均不超过30s为合格,共选出3只小鼠。

3.给药空白对照组每只小鼠按照体重腹腔注射0.1ml/10g生理盐
水,给药组每只小鼠按照体重给予0.1ml/10g复方氨林巴比妥稀释液
4.痛反应时间测定将热板调节到55度,30分钟后将各小鼠置于
热板上,测定痛反应的时间1次,如小鼠在热板上60秒无痛反应,按60s 计算。

计算两组痛反应提高值,并比较空白对照组与给药组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45分钟后,两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0.6%醋酸0.2ml,观察15min内发生扭体反应的小鼠及其扭体次数。

比较两组小鼠的扭体次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痛阈提高率(%)=
【注意】
1、用♀小鼠,痛阈反应时间超过60s应立即取出以免烫伤足部。

2、室温以15℃左右为宜,过低反应迟钝,过高则敏感。

3、镇痛百分率大于50%时,才能认为有镇痛效力
注射复方氨基比林、安替比林0.1ml/只后,开始出现惊厥反应,但是之后平静,未出现死亡氨基比林文献剂量:0.1mg/g,每只小鼠约2mg 安替比林LD50 1300mg/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