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作业部分答案
言语交际作业1-4参考答案

言语交际作业1-4参考答案言语交际作业1参考答案二、案例分析1.会话型;正式型;口头型。
在办公室进行,不符合得体和接近原则,变现出配合不当。
2.1)不符合礼貌原则。
2)符合礼貌原则、赞美准则。
3)违反了平等原则。
4) 不符合协调原则。
3.不正确。
小李的说法不符合接近准则,有“抬杠”之嫌。
三、问答题1.角色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协调原则。
2.除了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近年又有电路交际、网络交际,如QQ聊天等。
3.参考教材257.258页。
4.把握交际情景的主旋律;遵守交际中的情景规则。
言语交际作业2参考答案二、案例分析1.音节匀称,注意平仄,句末押韵,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有韵律美。
2.形象鲜明,用词生动。
3.既有整句整齐之美,又有散句错落之美。
长短句相宜,还用了反问句式。
4.(略)三、问答题1.“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此处变成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
2.参考教材62-67页。
3.有差别。
前者表达感情较浓烈、较直率;后者语义较平淡,表达感情较淡然。
4.组合不够和谐,事理逻辑次序不突出。
可修改为“一次投资,一世幸福”。
四、评改句子1.语序不妥。
2.语气过重,转折突兀。
3.敬辞不当。
4.叙述混乱,语序不当。
5.空间次序较乱。
言语交际作业3参考答案二、案例分析1.1)夸张。
充分反映了产品的信誉度。
2)双关。
人的心理调适与药品名称巧妙结合。
3)拟人。
用第一人称,鲜活。
4)拟人。
用特称,生动。
2. 1)别解。
幽默风趣。
2)反复;衬托(跌衬)。
3.衬托;对比。
4.排比。
强化语意,说明事理,有感召力。
三、问答题1.参考教材146、158页。
2.对比不是对偶。
对偶是结构相同相近、字数相等、意义相关、平仄对立的句子或短语,排列组合。
反对是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立的事物相比照。
3.参考教材206-207页。
4.对偶。
形式整齐,音调铿锵。
言语交际作业4参考答案二、案例分析1.A.单位里的上下级关系,符合角色原则。
国开作业言语交际-本章自测81参考(含答案)

题目:1.词语的正确运用是语言美的重要方面。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2.“她是父母唯一的独养女儿。
”这个句子从修辞角度看不正确。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3.锤炼词语的目的是要使话语具有感染力,因此需要使用华丽的词语。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4.“宁做恶人,不做罪人。
”这句话中使用了相同词语。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5.别解变化就是将错就错,把理解错的当成理解正确的。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6.词语锤炼的最高境界是恰当自然,各具风格。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7.简洁有力是锤炼词语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少使用词语,把多音节词更换为单音节词。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8.稳妥和谐是指锤炼要符合音律要求,做到朗朗上口。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9.“鸭蛋、完蛋、滚蛋、笨蛋、坏蛋、傻蛋”属于同类词语。
选项A:对
选项B:错。
电大言语交际作业答案(全)

言语交际作业一答案一、判断正误4、7、8、10是对的,其余错二、案例分析1.言语交际的表现形式,从不同角度认识:有口头交际与书面交际,有单向交际与双向交际,正式交际与非正式交际,直接间接交际,同级交际与非同级交际。
这段对话是主任对秘书下达任务,必须完成的,所以属于非同级交际。
2.言语交际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满足交际的目的;(2)适应言语环境;(3)坚持不断创新;(4)注意语言规范。
第1)个案例:经理在会上给员工做报告,是一种较正式的场合,所以他的话不符合适应言语环境的原则。
第2)个案例:符合坚持不断创新原则,这样更能感动人,有浪漫色彩和情调。
第3)个案例:不符合适应言语环境原则。
开庭审判时属于正式场合,不能说“犯人的老婆”这样的话。
第4)个案例:不符合满足交际目的的原则。
3.小李对小王的话语、评价是不正确的。
小王的话强调小说《倚天屠龙记》好看,很快就把它读完了,并不是真的一口气就读完了,他的意思是受小说情节吸引,看得很快。
三、问答题1.言语交际有下列要求:(1)具备组织话语的能力(2)临场应变能力(3)形式创新能力(4)掌握言语技巧的能力。
2.当代言语交际具有媒介手段的多样性。
如电报、打电话、手机、QQ聊天、论坛等。
3.正式交际应规范,多用书面语,做充分准备,非正式交际使用灵活口头语,而非正式交际不用准备,随意性大。
4.在言语交际中要注意:话语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语言技巧及创新能力,在具体的场合要注意不同的言语交际方式。
如我们在课堂上老师要随时应变多种突发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临场应变能力。
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也要注意技巧问题。
言语交际作业二答案一、判断正误第二,五两个题正确,其余错误。
二、案例分析1.这些歌词在运用词语上的特点是:歌词朗朗上口,每句都运用了押韵,使人感到稳妥和谐。
2.这段话读起来令人赏心悦目,因为它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月儿”形象鲜明。
3.在前3个小句中运用了排比句式,后边用了一个整句,整句有机结合,使句子流畅,自然和谐优美。
《言语交际学》作业4参考答案

《言语交际学》作业4参考答案第七章、第八章教学内容一、概念题:1、话语简洁准则:是以尽可能少的话语表达出足够的意思来。
2、话语美感:说话人言语中表现出语音、文字等形式方面,词汇、语义等内容方面的美感。
3、幽默言语:就是运用智慧从平淡的生活、平淡的事物中,发现生动、愉悦和富有美感的东西。
4、言语述评: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言语交际材料的得失分析,试图为人们运用言语交际的理论来指导交际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5、言语暗示:是暗示者以言语为媒介来间接储蓄地影响他人。
6、模仿行为:是人际影响的重要形式,它是人类个体在感知到别人的行为后,仿照他人作出相同或相似行为的过程。
二、填空题:1、言语的模仿可以为成(有意识)的模仿和(无意识)的模仿。
2、寒暄是言语交际中最为常见的行为,其言语行为的基本功能是(问候)。
3、表达准确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以(理解者的理解度)来衡量,而(理解者的理解度)是由其文化背景、文化修养所决定的。
4、(演讲言语行为)的目的,是要把某种思想通过演讲者的口输入听众的脑海里,使他们悦服和感动,是一种影响他人改变他人的言语行为。
5、语体是根据不同的(交际领域、交际目的、交际方式)等划分的言语风格类型。
6、语体一般可以分成谈话语体的(书面语体)。
7、所谓表述方式地便于沟通,是指在言语交际,尤其是日常交谈中要尽量选择交际双方共同熟悉的(表述方式)。
8、所谓传递方式要便于信息的流通,是交际双方(选择以何种方式)传递话语的问题。
9、语言学是的(“经济原则”)这个术语,是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在其《普通语言学纲要》中提出来的。
10、在言语交际活动中,(经济原则)体现得更为明显,由于交际主体和语境明确,提供了可参考的信息,表达时可以依赖的东西更多,话语也就有了更多省略和简化的空间,因而语言更显简洁。
,三、简答题:1、什么是话语简洁的准则?简单地说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话语表达出足够的意思来。
言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境中,由特定的交际主体进行为,语境和交际主体的某些内容,可以作为话语的补充。
言语交际学作业参考答案

《言语交际学》作业1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二章教学内容一、概念题:语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是人类文化信息传承工具。
言语: 言语是语言工具在交际环境中的具体应用, 是运用语言表示的话语。
言语交际: 是人们彼此建立联系的最主要行为方式, 是为满足人类社会赖以形成并维系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本能行为。
语言能力: 是指说话人与听话人所具有的关于她的语言的知识。
交际能力: 是一个人得体地运用语言, 以个行为语言恰当地与人交往的能力。
交际角色: 是指交际者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 与交际对象相对相比从而显示出来的一种临时的身份特征。
二、填空题:1、说话跟语言不完全是一回事, ( 说话) 是一个人对语言的运用, 语言则是( 说话) 所运用的工具。
2、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 符号系统) 。
3、语言存在于( 言语) , 产生于( 言语) ; 语言又是对( 言语) 的抽象。
4、区分语言与言语的目的是为了纯洁抽象( 语言的结构体系) 。
5、( 言语交际) 是人们彼此之间需求而产生的, 也是人类社会赖以形成并维系存在和发展的需求。
6、当人们每说一句话的时候, 有三种不同的行为: ( 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
7、言语交际是一个行为, 是由( 编码、译码) 过程中完成。
8、表示是由( 意图+话语) 两个环节构成, 理解是( 话语+语效) 两个环节构成。
9、一个成功的交际者应当掌握的语言能力, 也就是她( ”所具有的关于她的语言的知识”) , 不应当只限于语法知识, 还应该包含语音和语义方面的知识。
10、能否根据交际情境和交际对象适时调整交际角色、改变交际方式往往会影响到( 交际效果) 。
三、简答题:1、简述交际环境中的亲疏关系。
亲疏关系是指感情上的亲近或疏远。
能够表现为多种类型: 从亲近的方面来说, 能够是亲情、爱情或友情; 从疏远的方面来说能够表现为陌生、厌恶或敌视。
亲疏关系对交际对交际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从口气上来说, 双方关系越亲密, 语气越亲切、和谐; 关系越疏远, 语气越正规、客气。
国开作业言语交际-本章自测18参考(含答案)

题目:1.口头语体是在书面语体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2.交际类型中的正式型,言语使用往往以书面语为主。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3.语体和文体两个概念的内涵是一致的,只是观察角度不同。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4.交际类型多种多样,日常会话属于随意型。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5.“蹉跎”是一个书面语词。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6.文艺语体可分散文体、韵文体和戏剧体三类。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7.非专业语体最突出的特点是通俗化、口语化。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8.广泛性、随意性、生动性是口头语体的突出特点。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9.交际类型中的商务谈判、法庭论辩,既是口头型,又属于正式型。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国开作业言语交际-本章自测06参考(含答案)

题目:1.一个人在卖各种小菜,由于询问的人太多,所以他在各种小菜前写下价钱,买者根据标价交钱取菜,果然省事不少。
这种交际方式不是言语交际?答案:错误。
案例中的交际是言语交际,因为售卖小菜的人事先用文字传达了各种小菜的信息,只不过是使用书面语的方式传递信息,但是这仍然是言语交际。
题目:2.秘书要具备办事、办会、办文能力,这三种基本能力比言语交际能力更重要。
答案:答案:错误。
秘书的办事、办会、办文能力是建立的言语交际能力基础上的,没有言语交际这个核心能力,秘书的其他能力就难以显示出来,也没有用武之地。
题目:3.临场应变能力就是要见风使舵,逢人且说三分话。
答案:答案:错误。
临场应变能力是指处理突发事件面对挑衅迅速拿语言对策化解矛盾的能力,见风使舵、逢人且说三分话是指言语交际虚情假意,没有真诚的言语行为,不值得提倡。
题目:4.言语交际重在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听懂别人表达的内容也同样重要。
答案:答案:正确。
有效聆听在交际中非常重要,因为你只有听懂了对方的话,才有可能选择恰当的对策,采取正确的措词去应对,去评判,否则你的应对就变得毫无意义。
题目:1.先阅读案例,然后回答问题:这个案例中,孔子的言谈符合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中的哪一条呢?请具体分析。
子夏的性格和子路很相似,也是一位勇猛的斗士。
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他一直是孔子的护士。
但他这个人又是个有名的小气鬼。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外出,天要下雨,可都没有带雨伞,正好路过子夏的家。
子路提议说:“咱们到子夏家借把雨伞吧!”孔子连忙拦住子路,说:“不要去,不要去。
子夏这个人我了解,他十分护财,他的东西别人是借不出来的。
”子路说:“我能把我的东西拿出来和朋友一起享用,就是用坏了都不心疼。
难道老师借把雨伞用用,子夏都不肯吗?”“我不是那个意思。
”孔子感慨地说道。
“咱们不能硬让人家去干自己不愿意去干的事。
只有这样,咱们大家相处的时间才能长久些!”本来可以顺道到弟子家借用雨具,但孔子的想法是:既然子夏惜财,我们就不要难为他。
电大言语交际上交作业及答案

第 1 大题:( 得16 分) 是非题1 . 1989年出版唐松波等主编的《汉语修辞格大辞典》共收辞格156种,其中仅“比喻”下面就又细分了36种辞格。
( 正确答案否)2 . 修辞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造新的辞格,一是对旧的辞格的革新。
( 正确答案否)3 . 孔子所说的“文质兼备”就是要做到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的统一。
( 正确答案是)4 . 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文心雕龙》的问世奠定了我国古代修辞学的基础。
正( 确答案是)5 .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在公元前300多年就写出了修辞学的专著《修辞学》。
(正确答案否)6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
( 正确答案是)7 .地域方言是社会分工不同而产生具有不同的词汇特征的方言. ( 正确答案否)8 .地域方言,指的是按地区划分的自成体系的方言。
( 正确答案是)9 .)汉语合成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
具有相同语素的词常常构成一组同类词。
( 正确答案否)10 .词语锤炼的最高境界是恰当自然,各具风格。
(正确答案是)第 1 大题:( 得26 分) 单选题1 . ( 应得2 分,实得2 分)“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这里用主要运用了()修辞手法。
A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拟人B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借代C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接喻D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双关正确答案A .2 . ( 应得2 分,实得2 分)“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运用了修辞手法()。
A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博喻B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借代C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接喻D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双关正确答案:D .3 . ( 应得2 分,实得0 分)选出用了对偶的一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作业第3页第一题:
言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语言是交际工具,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一门艺术。
言语交际的目的是传递信息、获取信息,无论是表达还是理解,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言语交际的基本要求是:具备组织话语的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形式创新能力、掌握言语技巧的能力。
(分析说明略)
2、第9页判断:
1、X
2、V
3、第11页三问答题第一题:
借喻和借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⑴借喻的本质是“喻”,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
而借代的本质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
⑵借喻因为是“喻”,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
借代则没有可比物,无法这样补进。
⑶借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
借代却只能起”代“的作用,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
⑷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地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
4、第11页、三问答题第二题:
(1)错。
对偶是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的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对偶句借助对称的形式,和谐的音节,把两方面的意思表现出来。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比较的一种修辞方法。
对比可以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突出,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使事物显得更透彻,更全面。
(2)同志们,不好意思,请在书上找相关概念吧。
5、作业第16页第四题:
非言语手段及其特点:非言语手段是指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同时采用表情、体态、器物、副语、服饰、时空等多种手段来辅助语言交际,传递信息。
这些辅助语言交际的表情、体态、器物、副语、服饰、时空等手段,就是非言语手段。
非言语手段具有下列一些特点:模糊性、遗传性、立体性、真实性、民族性、共通性。
1.模糊性;语言具有系统性,组词造句都要受到严格的规则制约,可以表达具体的思想。
而各种非语言手段之间是没有任何组织规律的,因此,非语言不能明确地表达复杂具体的思想,只能传递比较模糊的情意。
只有在语言的主导之下,它才能表达明确的意思,这就决定了它只能做表情达意的辅助手段。
2.遗传性:语言是后天学习得来的,一个人刚生下来时不会说话,而非语言却不同,有一部分表情动作是与生俱来的。
例如,婴儿生下来就会哭,对母亲的乳房就有天生的吸吮反应,就能做出喜、怒、哀、乐、惊、恐等表情,就能做出摇动、蜷缩等动作。
总之,哺乳动物不需要学习就具有的反应,人类也都有。
3.真实性:非语言传达出的信息比语言更加真实。
当人们说违心话时,神态却把真实的思想感情流露出来。
比如,嘴上说欢迎,可语调却很冷淡;嘴里说不怕,可身体却在发抖。
说谎时,摸鼻子和掩嘴的动作增加。
4.立体性:语言具有直线性,话语要一个词一个词地说出来,文章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
而非语言就同了,说话的语气口吻、面部的表情、肢体的动作、器物的颜色、形状、气味可以同时出现。
欢笑时伴随着手舞足蹈,悲愤时伴随着捶胸顿足。
(举例:手要洗净。
这片树林可不小。
)
8、作业12页第三题:
跌衬,就是指人们在说话或写作中,先故意推出一个悖乎常情的命题,使听众或读者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可思议、难以理喻的想法,然后说出合乎常理的意思,对原来的命题加以否定,使语意前后构成极大的反差,从而取得一种伏而起之、惊而喜之、出人意外的情趣的修辞手法。
(跌衬的表达效果在课本上有,同志们自己列举几个就可以了)
9、作业4页第四题:
要使言语交际有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1、明确[言语交际]的对象2、明确[言语交际]的目的3、研究分析[言语交际]的对象4、根据1和2,来确定[言语交际]的话题,和各个话题的内容5、根据1,2,3,设定[言语交际]的方式(语气,语速,表情,行为语言的配合)6、把握[听取]和[说话]的分寸
(场景自行设定)正式交际与非正式交际:正式交际一般是组织与组织、部门与部门、机构与机构之间进行的交际,即使一个人形式出现,但是代表的也是组织机构,也有代表组织与个人进行交际的,例如组织谈话等。
正式交际沟通常常采用链式、Y式、圆周式、轮式、互通式传递信息的方式。
非正式交际就是日常随意的交际行为,这种交际比较自由,时间可长可短,话语可多可少,完全看当时的心境决定。
非正式交际主要有四种类型的沟通网络,即单线式沟通、流言式沟通、集束式沟通和偶然式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