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护理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心得体会
亲情护理服务心得体会

亲情护理服务心得体会亲情护理服务在我心中亲情护理服务心得体会最近,我院护理部开展亲情护理服务竞赛活动。
我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者,应该从转变护理理念,树立护理形象,改变护理服务态度,提高护理技巧等方面着手。
立足于怎样为病人服务好,怎样让病人满意,称心。
我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为病人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夏天用绿色来布置病房,绿色窗帘、床单,营造一个凉爽、舒适的环境;冬天用粉色装扮病房,给人以温暖、安全的感觉,营造了温馨的服务氛围。
二是推出“握握你的手活动”,这点对于我们传染病病人来说尤其重要。
由于社会对传染病的认识不足,害怕传染,对病人敬而远之,使病人产生孤独和自卑感。
这项活动就是(1)病人入院时,接待护士主动上前与其握手,介绍自己,协助病人。
(2)病人住院期间,实行“微笑”交流,了解病人需要,沟通结束时握手言谢;操作失误时,握手致歉。
(3)病人出院时,遇到老人握手搀扶,年轻人握手道别,小朋友拉拉手祝快乐。
这项“握手”活动,给病人送去一份亲情,消除了病人的孤独与自卑,提高和增强了他人与社会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保健知识。
在亲情护理服务活动中,应该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严格高标准要求自己。
每天给病人一句体贴呵护的问候,一个善解人意的眼神,一个关爱扶助的动作,多几句问候,让病人感到温暖;多几句解释,让病人感到舒心,多几次巡视,让病人感到放心。
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
虽然我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但是我决心牢牢立足于平凡的护理岗位,用自己无言的行动,通过努力,从细微做起,讲究服务礼仪,规范举止行为,让患者感到真正舒心,满意。
用实际行动,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那就是——燃烧自己,温暖患者。
基层医院实施亲情服务的体会

患者 提供全方位 的护理服务 。
2 实 施 方 案
2 1 年 1 1日我科 正式开展 亲情服务 , 01 月 即患者人 院时 ,
主班护士站立服务 , 微笑迎接患 者 , 鉴别患者身 份 , 自将患者 亲 领到体重秤前 为患者测 量身高和体重 , 为患者进行简单 的环境 介绍 , 患者领到病床前 , 将 通知责任护士 、 责任护士详细为患者 进行人 院宣教 。 患者人住后医生下达医嘱 , 需外 出检查 , 有专 门 护士 陪护并行检查 告知。每天展会后 , 每位医生主动报告 出院
的生活方式 , 并学会检测血糖 , 养成记 录的 习惯 , 现问题 , 发 及
『 戴 霞. 5 】 糖尿病社 区健 康教育研究进 展m. 医科 大学学报 , 0 , 广西 2 8 0
2 ( ) 17 19 5 1 :5 — 5 .
[ 胡可芹 , 6 ] 任伶俐. 教育对社 区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健康 J 中国现代 药 ]
家属也能理解。陪患者外 出检查 , 如果患者病情发生变化 , 护士
患者 , 主任 、 医生 、 科 主管 护士长 、 责任护士一 同到患 者床前 , 科
主任查看 患者 、主管医生 留取患者 的电话号 码并告知 复诊时 间, 责任 护士行 出院健康指导 , 护士长发放满意度调查表 , 帮患 者拿物品 , 患者 送到院门 口。 将 激励机制 : 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凡 中提 出表扬的护士 给予加分 ;医生电话 回访患者给予加 分 , 否 则扣相应的分值。 护士长将满意度调查表 中患者提 出的问题进
立健康行为方式的基础。 糖尿病健康教育 可以提高患者掌握 糖 尿病知识 的程度和治疗 的依从性 , 而降低各 种慢性并 发症 的 从 发生率和致残 、 致死率 , 减少疾病 的医疗费用 , 减轻社 会负担 。
急诊科护士年终工作总结:病患与亲属关系处理心得

急诊科护士年终工作总结:病患与亲属关系处理心得病患与亲属关系处理心得2023年对急诊科护士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
作为急诊科护士,我们常常是病患与亲属在他们最脆弱的时刻面前的支持者和照顾者。
在这一年里,我在与病患与亲属的接触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这些心得体会,希望对于未来的工作有所帮助。
建立良好的沟通是处理病患与亲属关系的关键。
病患与亲属通常心情焦虑和紧张,他们需要听到我们的声音,需要得到各种情报和信息,才能更好地应对目前的处境。
因此,急诊科护士需要学会如何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向他们解释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并根据他们的需求和理解程度调整表达方式。
我们需要耐心倾听他们的问题和疑虑,并进行充分的回答和解释。
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提高病患与亲属的满意度,还可以增强他们对我们的信任,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情感支持对于病患与亲属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急诊科,我们经常面对身心痛苦和紧张的病患与亲属。
他们可能面临着严峻的健康挑战,面临着不确定的治疗结果,甚至还有丧亲之痛。
作为护士,我们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尊重。
我们需要主动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给予慰藉和安慰。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问候和微笑,一个关心的眼神和耳语,就可以给予他们巨大的支持和力量。
因此,在接触病患与亲属时,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传递正能量,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我们需要处理好病患与亲属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在急诊科,由于病患的病情和急诊的特殊性,有时候难免会出现冲突和矛盾。
例如,病患可能因为等待时间过长或者治疗结果不尽如人意而表现出不满和抱怨。
这时候,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诉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安抚。
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病患与亲属的立场和情感,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当然,在处理冲突与矛盾时,我们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通过培训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除了以上几点,我在工作中还注意到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病患与亲属关系。
亲情陪护总结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回顾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亲情陪护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在此,我代表全体陪护人员,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亲情陪护工作已开展近半年。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始终秉持着“关爱生命、服务至上”的宗旨,全力以赴,尽职尽责,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优质、温馨的陪护服务。
今天,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提高陪护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我们深知,亲情陪护工作的核心是确保患者的安全。
为此,我们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陪护人员的培训,提高陪护技能。
同时,我们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及时、有效的照顾。
二、关爱患者家属,营造温馨氛围亲情陪护不仅仅是照顾患者,还要关心他们的家属。
我们主动了解家属的需求,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在病房内,我们积极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家的温暖。
三、加强团队协作,提升服务质量亲情陪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陪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我们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加强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相互支持、共同解决,确保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四、树立良好形象,树立品牌效应亲情陪护工作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也关系到医院的形象。
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以真诚、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和家属。
通过我们的努力,逐渐树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赢得了患者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五、展望未来,再创辉煌回顾过去,我们感慨万分;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温馨的亲情陪护服务。
具体来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 加强陪护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2. 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 深化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提升满意度。
4. 积极开展爱心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同事们的关心与支持。
护理亲情服务总结汇报

护理亲情服务总结汇报护理亲情服务总结汇报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护理亲情服务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需求,同时减轻家庭负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已成为多数家庭的选择。
在过去一年里,本机构积极开展护理亲情服务,为众多家庭提供了专业的护理服务,助力他们解决了许多生活问题。
以下是我们对这一年护理亲情服务工作的总结汇报。
一、服务范围扩大本机构在过去一年里扩大了护理服务的范围,不仅提供了基本的康复护理服务,还增加了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服务。
此举使得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能够获得专业的护理服务,解决了老年人在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二、优质护理人员本机构非常注重培养和选拔优质的护理人员,通过严格的面试和培训流程,保证了提供给客户的护理人员是经过专门的护理知识培训和家庭照料经验积累的。
护理人员不仅具备专业水平,还具备了良好的沟通和服务意识,为客户提供了最佳的护理体验。
三、个性化护理方案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本机构提供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满足了老年人在身体健康、心理疏导以及生活起居等方面的需求。
通过与客户和家属的充分沟通,我们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护理计划,并且随时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确保了客户的满意度。
四、积极倡导家庭关爱我们本着关心家庭健康的宗旨,积极倡导家庭成员对老人进行关爱。
除了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我们还帮助家庭成员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传授一些基本的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使家庭成员能够更好地照顾老人,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五、客户满意度提升通过一年的努力,本机构的护理亲情服务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和赞赏。
根据客户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并持续进行督导和培训,以此提高客户满意度。
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过去一年里,我们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护理人员队伍的不稳定性给我们的服务带来了一些困扰,尽管我们已经加大了招聘和培训的力度,但是依然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亲情护理方式在新入院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亲情护理方式在新入院患者中的应用体会对新入院的患者,尤其是初次入院的患者,给予院内情况的简明介绍、入科病情及病室内注意事项的宣教,使患者在感知上形成一个较为具体的印象,为今后的诊断、治疗及护理做好角色适应及心理护理奠定基础,对整个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配合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入院介绍建立第一印象至关重要患者入院首次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起到了事来攻半的效果。
护士在接待患者入院时,首先做好自我介绍,亲切自如、语言和蔼、精神饱满,着装合体,举止大方,使患者减轻陌生感,消除紧张、焦虑、心理的压抑,建立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在追问病史叙述中,就配合默契、真实性强,有利于病情的诊断、治疗,有利于护理治疗的胜利进行,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入院患者的沟通要应用新的理念,随时宣教主动交流对于入院病情较轻的患者,在床位安排入位后,随机就可以问患者,介绍宣教,对病区的环境、病房的设施、病房的管理及患者可利用的空间、活动场所等。
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主动为患者送第一杯水,安排第一顿饭,调配好饮食禁忌,从贴近患者的小事做起,做一名信赖的护师。
对于急危重急需立即抢救的患者,给家属及患者做好简明的介绍外,要反应快、动作敏捷,用最快的速度铺好床上的被褥,安慰好患者家属急请医生检查诊断,配合医生做好急救室的抢救治疗工作,待病情稳定后,再转住相关科室介绍及宣教,工作要做到切实认真、准确到位,让家属满意。
灵活主动的工作态度,体现尽职尽责的工作做风。
病员首次接触介绍要注重技巧及方法在对新患者进行介绍及宣教时要注意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印象。
由于病员的社会地位、职业性质、文化素质、家庭状况、卫生习惯、社交能力的不同,要进行全面的分析,选择不同层次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及内容,要注重效果和可行性。
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要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的要简明扼要,内容精练,重点突出,点明即可。
入院介绍要重视交流与沟通语言交流是人际沟通的主要方法,若应用不当可导致心理恐惧致疾病加重。
医院亲情化服务工作总结

医院亲情化服务工作总结
医院作为人们生病时的庇护所,不仅需要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更需要关怀患
者的心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注重亲情化服务,通过温馨的环境和贴心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这个过程中,医院亲情化服务工作的总结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医院亲情化服务需要从内部管理上下功夫。
医院管理者要注重员工的培
训和教育,让他们懂得如何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在工作中展现出关怀和耐心。
同时,医院还应该建立健全的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和家属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
其次,医院亲情化服务需要在医疗环境上下功夫。
医院要创造温馨舒适的就诊
环境,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放心和安心。
可以通过装饰和布置来营造家庭化的氛围,让患者不再感到陌生和孤独。
同时,医院还可以设置专门的家属休息区,为陪护家属提供便利和舒适。
最后,医院亲情化服务需要在医疗服务上下功夫。
医院要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同时,医院还可以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让患者和家属在心理上得到疏导和支持。
此外,医院还可以开展一些关怀活动,如义诊、健康讲座等,增进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
总之,医院亲情化服务工作的总结是医院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一环。
只有不断
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服务,才能让医院成为患者心中的温馨家园。
希望未来的医院能够更加注重亲情化服务,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医院的关怀和温暖。
医院亲情化服务工作总结

医院亲情化服务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院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医院亲情化服务工作成为了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亲情化服务工作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还能够增强医院的社会形象,因此,对医院亲情化服务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对于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医院亲情化服务工作要注重患者的情感需求。
患者在医院就诊往往伴随着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因此,医院工作人员应该在服务中注重关怀和沟通,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安慰。
通过提供温馨的服务环境、细心的护理和耐心的沟通,医院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减轻其焦虑情绪,提升就诊体验。
其次,医院亲情化服务工作要注重家属的参与。
患者的家属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患者的陪护者,还是患者的情感支持者。
因此,医院应该在服务中注重家属的参与,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医院的关怀和支持。
通过建立家属休息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等方式,医院可以增强家属的满意度,从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最后,医院亲情化服务工作要注重员工的培训和管理。
员工是医院服务的主体,他们的服务态度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就诊体验。
因此,医院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升其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医院可以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医院亲情化服务工作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还能够增强医院的社会形象。
因此,医院应该注重亲情化服务工作的总结和分析,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温暖、贴心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情护理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心得体会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治疗、护理配合程度的影响,从而提高治疗及护理实施顺利进行,保证能有效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
方法理解亲情服务概念,掌握老年患者心理、生理和文化背景等特点,根据老年患者不同特点量体裁衣,制定护理方案、沟通方案,确定护理内容,总体提高患者依从性和配合度,减少因不配合导致病情变化。
结果患者依从性由实施前的92%提高到98%,护患关系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表扬和感谢明显增多。
结论开展亲情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護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标签:亲情服务;提高依从性
随着老年人口及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社会[1]。
同时,医学模式已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
就我院以老年康复为主,98%的患者都是老年人。
这些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绝大多数患者基础病较多,病情反反复复发作、住院,长期需要药物治疗,不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康复、护理实施。
而加重病情,增加医疗费用。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满足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降低医疗费用,需要为患者给予特殊的关怀与照顾。
我院推行亲情优质护理服务,现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到98%以上。
1 亲情服务的概念
亲情服务是21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新型服务理念,重点应用于医疗行业。
要求医务人员对待患者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用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全心全意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服务[2]。
2 老年患者心理和生理特点
心理上孤独感、遗弃感、失落感、失尊感、沮丧感、绝望感逐年增加。
生理上慢性疾病多,各个器官逐年衰退,病情反复发作,抵抗力下降,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视力下降等等。
3 亲情护理应用
3.1护士转换角色护士应从管理者、协助者、服务者转变为患者的亲人,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问题。
主动询问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让患者体会到护士是发自内心关心他们,而不是为了工作而服务他们。
3.2环境改变为老人提供根据患者喜爱可以加饰一些患者喜爱的物品。
如:鲜花、纪念品等。
3.3建立信任
3.3.1沟通技巧应用、有效聊天首先护士应熟练掌握沟通技巧,再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制定计划、方法。
了解患者需要,据情况给予满足。
不强迫患者做不愿意的事情,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
如:患者不吃药,在解释服药的必要性和分析不积极治疗的后果后患者仍然不愿意服药,我们可以采用冷处理或善意的欺骗。
3.3.2忽略缺点,有效的赞扬老年人因性格特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点,护士不应该进行指责、说教;如:您这样做不应该……,您应该怎么做……,而是应该换一种尊重患者自主为前提表扬。
3.3.3护士应该有强烈责任感,主动关心护士要转变为”要我做”为”我要做”[3],不再只是被动待在护士办公室等待呼叫,而是主动巡视在病房、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给患者、家属、保姆于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3.3.4记住患者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期责任护士应记住患者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期,如:生日等。
如在这一天给患者送上祝福,患者感到温馨、感动,从而再次增进患者信任感、亲情感。
3.4护士应该有健康的身心作为老年科护士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护理工作是体力和脑力的结合,要有浓厚的工作兴趣,较好的心理素质应对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3.5健康宣教理念更新细节体现关爱,护理实现价值。
亲情护理的特点就是注重细节,体现关爱,诠释亲情。
因此改变以往定时、定地点进行健康宣教为在日常护理工作或平时聊天中把健康宣教融入,让患者主动参与制定护理方案等,从被动变为主动,有效提高患者主动维护健康自觉性。
4 亲情护理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随着”亲情优质护理”的开展,我院不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康复、护理实施的老年患者逐渐自觉加入到自我健康管理中来,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配合治疗、护理、康复,产生了积极、乐观效应护理实施得到顺利进行。
现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到98%以上。
参考文献:
[1]杨启村.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应对人口”三化”高峰[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1,5:12-14.
[2]杨新玲.亲情服务在手术室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2013,11:146-147.
[3]张颍,陈爱民.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于老年病房的效果观察及体会[A].医药前沿,2012,10,25.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