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碳排放交易机制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及其价格机制

对策建议
建立稳定的碳价格机制
通过调整碳配额的发放方式和价格,以及加强市场监管,稳定碳 价格波动,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投资环境。
完善碳配额分配机制
通过制定更加公平和合理的碳配额分配标准和方法,保证企业的公 平竞争,促进企业的减排动力。
加强技术支撑
加强数据统计、监测和核查等方面的技术支撑,提高碳市场的透明 度和公正性,增强企业的信任度和参与度。
市场参与者的结构
总结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国 家、地区、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等。
VS
详细描述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国家 、地区、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等。其中 ,国家或地区政府是最大的卖方,而企业 则是最大的买方。此外,金融机构和个人 也可以通过购买排放配额来参与市场。这 些参与者之间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机制 ,以促进碳排放权的有效配置。
06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 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国际合作与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
欧盟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碳排放权交易方面的合作,共同制定更加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和政策,推动全球气 候治理进程。
促进国际市场发展
欧盟将积极推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合作伙伴的协调与沟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 化挑战。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对碳排放权价格有显著影响。当经济处于繁荣期时,碳排放权价格通常会上涨; 而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碳排放权价格通常会下跌。
政策因素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政策调整也会对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例如,政策调整可能会改变 碳排放权的供应量或需求量,从而导致价格的波动。
价格调控机制
配额分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通过配额分配 来调控价格。当市场上碳排放权的价 格过高时,欧盟可以减少配额的发放 ,从而减少市场上的供应量,促使价 格下降;当市场上碳排放权的价格过 低时,欧盟可以增加配额的发放,从 而增加市场上的供应量,促使价格上 涨。
欧洲碳排放总量控制政策

欧洲碳排放总量控制政策是指欧洲联盟(EU)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实 施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下是一些欧洲碳排放总量控制政策的例子:
1. 欧洲排放交易体系(EU ETS):EU ETS是欧洲联盟最主要的碳市场机制,涵盖多个行 业和部门。该体系通过设定碳排放配额,并允许企业在市场上交易这些配额,以鼓励减少碳 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
4. 能源效率政策:欧洲联盟致力于提高能源效率,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这包括设定 能源效率目标、实施能源效率标准和要求,以及提供财政激励和支持措施。
5. 交通领域的控制政策:欧洲联盟针对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实施了一系列控制政策,如车辆 尾气排放标准、燃油效率要求、推广电动汽车和可再生些政策和措施旨在推动各行业和部门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和利用。欧洲碳排放总量控制政策的实施对于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2. 碳排放减少目标:欧洲联盟设定了一系列碳排放减少目标,旨在实现长期减排目标。其 中包括2020年的20%减排目标、2030年的40%减排目标,以及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长 期目标。
欧洲碳排放总量控制政策
3. 清洁能源政策:欧洲联盟采取了一系列清洁能源政策,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这包括设定可再生能源目标、提供财政激励和支持机制,以及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 力。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探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应对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探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应对■ 付国印1,2 陈晓丽3*(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 广东贸促国际商事认证中心;3.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摘 要: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欧盟针对部分进口商品的碳排放向企业征收税费,该法案的实施有助于欧盟恢复经济并抢占全球气候治理的话语权及“碳排放”权的定价权,防止欧盟内部企业向排放成本更低的国家进行转移,从而避免“碳泄露”。
文章阐述了CBAM出台的背景、进展及意义,对CBAM实施可能对我国相关产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进行分析,建议应紧抓挑战和机遇,构建企业欧盟碳关税信息披露相关技术指南,推进可再生能源和碳交易市场机制建设。
关键词:碳边境调节机制,欧盟碳关税,碳泄露,气候政策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3.041Analysis of the EU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Its Impacto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FU Guo-yin1,2 CHEN Xiao-li3*(1. South China Business Schoo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and Trade; 2. Guangdo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rtifi cation Center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3. Guangzhou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Abstract:The EU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 is essentially a new type of technical trade barrier, which is a tax levied by the EU on enterprises for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some imported goo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bill helps the EU to restore its economy and seize the discourse power of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 and the pricing power of "carbon emissions", prevent internal EU enterprises from transferring to countries with lower emission costs, and thus avoid "carbon leakage".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background, progress, and signifi canc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CBAM, analyze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CBAM implementation on relevant industries in China to varying degrees, and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seiz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onstruct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terprise EU carbon tarif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carbon trading market mechanisms.Keywords: carbon border regulation mechanism, EU carbon tariffs, carbon leakage, climate policy0 引 言全球气候变暖已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碳交易PPT

碳交易市场有哪几种机制?
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履行温室气体减 排义务时可以采取3种在“境外减排”的灵活机制。
其一是联合履约(JI),指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的合作,转 让其实现的减排单位(EUR);
其二是清洁发展机制(CDM),指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 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实现“经核证的减排量”(CER), 大幅度降低其在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费用; 其三是排放贸易(ET),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的减排义务指 标,以贸易方式(而不是项目合作的方式)直接转让给另外 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
辩论赛的正,反方的辩点是:
• 红队正辩方观点:温室 气体效应就是由温室气 体产生的全球变暖的效 应,其对环境产生了一 系列重大的影响,应该 支持政府遵守《京都议 定书》减少温室气体排 放,进行碳交易。 • 蓝队反辩方观点:近半 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变暖 是地球处于间冰河期阶 段,是自然现象,与人 类的活动没有多大关系, 更谈不上温室气体效应。 政府签订《京都议定书》 本身就是错误的,反对 碳交易。
• 欧盟2012年起针对航空运输业实施碳交易,所有在 欧洲起降的航班,都要支付碳交易费。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影响与应对措施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影响与应对措施碳关税指国家或地区对高碳排放进口产品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
碳关税与碳市场、碳税等内部碳定价机制相互补,得以使进口产品碳排放的负外部性内部化。
2021年7月14日,欧盟正式颁布《欧盟关于建立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立法提案》(以下简称《提案》),推出全球首个碳关税政策,计划于2026年起全面实施。
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是欧洲绿色协议(European Green Deal)的核心,旨在避免欧盟气候政策与全球减碳目标因碳泄漏而无法实现。
欧盟CBAM意欲“一石四鸟”,其关键目标包括限制碳泄漏、防止本土产业竞争力下降、增加财政收入、抢占气候治理话语权。
本文基于欧盟CBAM最新背景形势,通过概述欧盟CBAM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探讨其实施对全球及中国的影响,在坚定中国发展中国家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对欧盟CBAM的对策建议,以维护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权益。
欧盟CBAM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发展历程为应对高碳排放产业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产生碳泄漏,以及欧盟内企业产业转型成本上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的难题,2006年以法国为代表的一些欧盟国家提出将边境调节机制理论借鉴至碳排放领域。
2006年之后,法国不断尝试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制定与推行,多次提出对可能面临碳泄漏或不公平国际竞争风险的产品采取边境税措施:2007年,法国总统希拉克提出碳关税概念;2009年,萨科齐总统上台呼吁在法国国内开征碳税,并扩展至整个欧洲,同时对外征收碳关税;2010年,萨科齐尝试提出与美国进行碳关税合作。
由于欧盟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均未达成统一观点,欧盟碳关税提议未获得实质性进展。
2019年德国首次公开表态支持碳关税实施,成为扭转形势的关键,加之作为反对方的英国脱欧,欧盟成员围绕碳关税基本统一了立场。
欧盟碳关税所面对的主要压力从内部转向外部,需要同其他主要国家协调立场。
外国碳中和发展现状

外国碳中和发展现状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承诺实施碳中和政策,旨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达到净零排放。
以下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碳中和发展方面的一些现状:1. 欧洲联盟(EU):欧盟成员国已经同意自2020年起实施碳排放交易系统(EU ETS),这是一个旨在通过碳配额交易和减排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市场机制。
此外,欧盟还设定了2050年的碳中和目标,并正在研究制定更加雄心勃勃的2030年减排目标。
2. 英国:英国政府已经将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写入法律,并将在2030年前将碳排放量减少68%。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国计划在交通、能源、农业等各个领域实施一系列减排措施,包括推广电动汽车、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等。
3. 美国:美国政府已经宣布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并制定了更为严格的环境法规,推动汽车制造业向电动汽车转型,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等。
4. 中国:中国政府承诺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中国已经在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减少燃煤消耗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建设更多的核电站、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5. 日本:日本政府计划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例如,日本将推广电动汽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新能源技术研发等,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6. 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已经设定了2050年的碳中和目标,并在各个省份实施了碳定价机制。
此外,加拿大计划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并支持发展低碳交通等。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国家和地区在碳中和发展方面的现状,全球范围内仍有许多国家正在加大碳中和努力,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欧盟碳市场改革要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欧盟碳市场改革要点及对我国的启示郭乾(中国人民银行藁城支行河北藁城052160)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欧盟绿色新政(Green Deal )制定了2030年碳减排55%(在1990年的排放水平上),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就是由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和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组成的欧盟碳市场。
2022年12月18日,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就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改革达成共识。
2023年2月9日,欧洲议会环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委员会通过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 )。
一、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整体改革方案介绍此次EU ETS 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面。
(一)总体减排计划减排目标从2005年提出的43%提高至62%;加快年减排速率:2024年减少9000万吨配额发放,2026年减少2700万吨配额发放,2024—2027年年度线性递减速率4.3%,2028—2030年年度线性递减速率4.4%。
免费配额将在2034年完全退出。
(见图1)能源生产设施获得免费配额的条件包括:能源审计、设定设施的气候中和计划。
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向一些成员国的区域供暖提供额外的过渡性免费配额,以鼓励对该部门进行脱碳投资。
共同立法者同意删除对发电设施的减损,并将剩余的津贴转入现代化基金,以支持能源部门的现代化、多样化和可持续转型。
当市场上碳配额过剩时,过剩配额的24%将转入市场稳定储备机制(MSR ),这一决定延长至2030年。
(二)行业减排方面一是同意将海运排放逐步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从2024年开始,40%的航运排放量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范围,2025年增加为70%,2026年将100%的航运排放量纳入。
5000总吨及以上的作者简介:郭乾(1996—),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藁城支行。
摘要:欧盟碳市场是欧洲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重要抓手,由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和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 )构成。
全球碳排放市场机制现状及发展动向

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方式之一。
“碳排放权交易”通常被简称为“碳交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东京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中。
《京都议定书》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可以像普通商品一样交易。
《京都议定书》把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二氧化碳、甲烷、全氟化物、六氟化硫六种气体确定为温室气体。
因此,碳排放权交易被泛化为各类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在所有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因此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被简称为“碳交易”,而从事这种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被称为“碳排放交易市场”。
《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并围绕上述目标还建立了旨在减排的三个灵活合作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IET)、联合履约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这中国船级社 秦傲寒 侯星星全球碳排放市场机制现状及发展动向些机制允许发达国家通过碳交易市场灵活完成减排任务,而发展中国家可以获得相关的技术和资金。
这三种减排机制的提出使得环境资源(温室气体减排量)成为一种可交易的无形商品,碳排放交易市场应运而生,也迅速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付诸实施。
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现状为碳排放权定价、构建碳交易市场,已成为国际社会促进低碳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键政策工具。
自2005年欧盟启动全球首个碳交易市场以来,国际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19年,全球共有20个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已经投入运行,6个国家和地区正建设碳排放权交易体系,12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策划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全球碳市场共覆盖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左右,覆盖地区的GDP之和占全球GDP的37%左右,覆盖范围涉及电力、工业、民航、建筑、交通等多个行业,交易产品主要包括碳配额和自愿核证减排量。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考虑将碳市场作为节能减排的政策工具,碳交易已逐渐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核心支柱。
1、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运行机制欧盟碳交易市场(EU ETS)于2005年1月正式启动,是在世界上迄今为止较为完善,影响最为广泛且流通性较好的碳交易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
明白指出排放權的寬緊度,直接影響
歐盟排放交易市場的價格歷經
故
交易體系的功能。
事
2005年的波動,在2006年第1季維持在
二
較高的價位(每噸超過30歐元);但
交易平台的興起與發展
在結算報告查證期間,顯示許多國家出
能
交易市場有活力、有秩序的發展
現配額剩餘的現象,市場價格為之崩
源
報
需要健全的交易平台與順暢的運作模
納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管制;同時,
關鍵法案以對抗氣候變化:對工業界的
在現場相似的數個活動排放量要先加總
封
溫室氣體設下限額,並且創立第1個國
後,才來做查核比對。在確認燃燒設施
面
際排放交易市場。法案規定自2005年1
熱輸入功率時,ETS指令中熱輸入功率
故
事
月開始,許多公司需要特別的許可才能
定義是:「以設備最大連續燃料燃燒流
跌,至今尚未恢復,2007年的排放權
導
式,而能源期貨交易所或證券交易所
每噸不到0.1歐元。能源顧問Wood
2
挾著累積的業務經驗,成為最適合的
Mackenzie於2007年9月公布「歐盟排
0
0
切入者。至於可交易的商品如歐盟排
放交易體系第2階段:一項基礎的評價
7
放許可量,僅以電子形式存在於登錄
(EU ETS Phase II:A ;受到管制的產業包括:
量,乘上該燃料的總熱值,並以百萬瓦
煉油業、能源業、冶煉業、鋼鐵業、水
熱能單位來表示。」所以,熱輸入功率
能
源
泥業、陶瓷業、玻璃業與造紙業痴
可由最大燃料飼入率(Feed)、燃料總
報
12,000處設施,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
熱值以及熱效率計算而得,然而最常用
導
歐洲總量46%。
歐盟各國的國家分配計畫
排放許可量可以在市場上交易,當時歐
(NAP)
9
洲執委會估計每公噸約15歐元,委員
由於排放交易體系須以定量配額為
會認為執行京都議定書的成本能因此降
基礎,因此各國的國家分配計畫成為市
低35%,每年節省減量投入經費13億
場規模與發展潛能的重要依據。由各國
歐元。第1階段(2005至2007年)的
政府為顧及本身的產業發展而制訂的分
市場規模限定為歐盟國家,第2階段
配原則,令當時的歐盟前任環境專員
(2008至2012年)才會擴展到歐盟以外
Margot Wallstrom對於部分國家分配計
的國家。
畫感到失望,因為分配過於寬鬆。有些
專家也認為有可能是廠商在自行申報
被設定排放限量,所以排放許可具備金
不同的產業或地區會有不同的影響。歐
11 月 出 版 的 一 份 報 告 中 就 指 出 , 歐 盟
盟實施的碳交易制度,會使較倚賴燃煤
排放交易的成本利益如果低於預估,
發電的國家遭遇較明顯的影響,而鋼鐵
當排放交易體系開始運作時,其他二
與玻璃產業以排放減量空間有限,恐因
封
氧化碳減量政策的功效會因此消退。
排放限量而受到壓抑。
2
受到2012年以後京都議定書接續協議是否就緒的影響。報
0 0
告指出肭約72%的交易額透過店頭市場(OTC)肭另外透過
7
歐洲氣候交易所(ECX)的排放交易每天約400筆;目前世
年
界 上 有 4 大 碳 排 放 交 易 所 肭 即 歐 洲 氣 候 交 易 所 ( E C X )、 芝
12 月
加哥氣候交易所(CCX)、北歐電力池(Nord Pool)耀法國
認步驟,第一步是查核工廠設施是否進
議定書的承諾目標,故先就歐盟碳排放
行如ETS(Emission Trading Scheme)
交易機制的設計做簡要的背景介紹。
指令內附錄1所列的活動。如果有進行
歐盟排放交易體系指令
如附錄1所列的活動,而且溫室氣體的 排放量還可能超過規定的門檻,那就要
歐盟立法委員2003年6月通過一項
的Powernext Carbon。
8
世 界銀行(WB)在2007年5月 即表示,全球碳市場由2005年
碳,值240億美元,增長約3倍,其中 民營企業占75%。專案層級的排放減量
的110億美元至2006年的300億美元,
交易市場在2006年交易量約為4.66億
增長約3倍;歐洲的排放交易體系在
公噸二氧化碳,值50億美元,增長約2
年
體系中。而登錄體系的軟體,執委會
Assessment)」報告時表示,歐洲碳市
12
月
的官員在2004年3月表示有3種「現成
場在2008至2012年期間會出現排放許
的」系統,就是英國版的排放量交易
可權供過於求的現象,影響該方案的政
制度、CDC Ixis的法國版與美國SO2
策公信力;但報告指出,價格還不至於
的方式,是從製造商取得該設備的輸入
2
0
在2004年3月底之前,歐盟各國政
功率設計資料——這資料應該可以由製
0
府決定將二氧化碳排放量自2005年起
造商的手冊或說明書得知,或者由製造
7
加以分配。各國政府可將二氧化碳排放
商得知。
年
12
量的95%免費分配給業者,其餘的5%
月
可以拍賣給業者;核定分配的二氧化碳
10
交易制度採用的PQA版;歐洲執委會
崩盤,因為排放許可權可能會延續至
也擬訂登錄法規,以確保各國政府依
2013年之後,而第3階段充滿變數。雖
相同的規定設立系統,避免市場遭到
然市場估計歐盟排放交易市場第2階段
扭曲。
的缺額約563百萬公噸二氧化碳,但清
自從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啟動
潔發展機制可供應768百萬公噸減量積
歐盟碳排放交易機制
封
面
故
▓撰文:侯萬善
事
二
設籍波士頓的Celent公司在2007年10月的「碳排放交易報告
能 源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Report)」中預估肭2007年全球碳
報
排放交易額將達到250億歐元(約357億美元)肭遠超過2005
導
年的90億歐元;在2012年交易額將達到400億歐元肭但是會
2006 年交易量約為11 億公噸二氧化
倍,而中國的交易量就占61%;投入在
關鍵字:溫室氣體、歐盟排放交易指令、排放配額、排放權交易
清潔發展機制(CDM)專案的額外資 金約為160億美元。由於清潔發展機制
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管理 方式
專案的投資國家還是以歐盟國家為主,
被納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管制的確
其衍生的減量積分是要用來滿足其京都
排放量時誇大,以爭取配額。因此歐
融價值,並且要納入財務報表中管理。
盟環境專員認為:「太寬鬆的排放
而交易活動原應本於互惠的精神,很自
權,不僅導致排放權的價格下跌,也
然的互通有無、各取所需;但排放交易
會使得排放行為的改變缺乏誘因。」
是因法規管制而衍生的人為市場,對於
荷蘭能源研究中心(ECN)在2003年
後,成千上萬的公司正面臨會計方面
分。F(作者任職於經濟部產業溫室氣
的頭疼問題;由於有些能源密集產業
體減量推動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