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香精分析技术研究
香料香精的嗅觉传感器技术研究

香料香精的嗅觉传感器技术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香料和香精无处不在。
从美食中的调味香料,到化妆品中的迷人香气,再到清洁用品中的清新味道,它们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感受。
而在这些香料和香精的研发、生产以及质量控制过程中,嗅觉传感器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嗅觉传感器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嗅觉感知机制,对气味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它的出现为香料香精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和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香料香精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法和质谱法,虽然在成分分析方面具有很高的精度,但往往存在操作复杂、耗时较长、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等问题。
而嗅觉传感器技术则具有快速、便捷、实时等显著优势。
在嗅觉传感器技术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传感器本身。
目前,常见的嗅觉传感器主要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导电聚合物传感器、质量敏感型传感器等。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
这类传感器通过检测气体分子与金属氧化物表面的相互作用,导致电阻值的变化,从而实现对气味的感知。
其优点是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但也存在选择性较差、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干扰等缺点。
导电聚合物传感器则是利用某些聚合物在气体分子作用下电导率发生变化的特性来检测气味。
这类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但响应速度相对较慢。
质量敏感型传感器,如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器,通过测量气体分子吸附在传感器表面引起的质量变化来检测气味。
其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特点,但成本相对较高。
为了提高嗅觉传感器的性能,研究人员们不断探索新的材料和结构。
例如,将纳米材料应用于传感器的制备,能够显著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同时,通过构建传感器阵列,结合模式识别算法,可以实现对复杂气味的准确识别和分析。
在香料香精的研发中,嗅觉传感器技术可以帮助研发人员快速筛选和优化配方。
通过实时监测香料和香精在不同配方下的气味特征,能够更加高效地找到最佳的组合,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
在生产过程中,嗅觉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实时监控。
烟用香精香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参考内容
烟用香精香料物质是指用于改善烟草制品的香气、口感和品质的天然或合成 化合物。近年来,随着烟草行业的快速发展,烟用香精香料物质的研究和应用也 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次演示将概述烟用香精香料物质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烟用香精香料物质的研究现 状
烟用香精香料物质主要分为两大类: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天然香料包括植 物香精、动物香精和海洋生物香精等,而合成香料则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 人工香精。在烟草行业中,烟用香精香料物质广泛应用于卷烟、雪茄、烟斗等烟 草制品中,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和实验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 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关于烟用香精香料的文献资料,了解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其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我国烟草行业市 场规模、烟用香精香料的市场需求量等信息。最后,通过实验方法对烟用香精香 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了解其化学成分、香气特性等。
3、新思路未来,烟用香精香料领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企业需 要不断创新和探索新的发展思路,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例如,企 业可以通过跨界合作、多元化发展等方式来拓展业务范围和市场空间;通过引进 优秀人才和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等方式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绿 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来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形象。
1、市场增长点随着烟草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烟用 香精香料市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低危害烟草制品将成为市场的重要 增长点,烟用香精香料企业需要加强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供更加安全和健康的 烟草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拓展,国际化战略将 成为烟用香精香料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提升自 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生物技术合成天然香料香精全解

同时 , 采用植物细胞培养 技术生产香兰素及其系 列化合物时 , 会受到多种 因素影响。外植体、使 用培养基的类型、培养 基中添加的前体物质的 种类和数量、培养期的 温度和光照都会对代谢 物的组成和产量有重要 影响。
三.酶工程
酶工程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生产各种有价值物质的技 术。酶工程是指在一定的生物反应器内,利用酶的催化作 用,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技术,也是将酶学理 论与化工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新技术。
二.细胞工程
利用植物细胞、 组织和器官大规模培养技术 ,可以大 量培养香料植物,从而获得高价值的香料。植物细胞培养是 一种令植物细胞在培养基或培养液中生长的技术,使植物 的生长和收成易于控制,免受天气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植物香料属于次级代谢物,通常只在已分化的特殊组 织中产生,故在培养植物细胞生产香料时,需靠控制培养 液的成分和培养的环境以提高其次级代谢物的产量
应用实例
在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 术生产香兰素时 , 通过在 培养基中添加一些植物 激素 , 如 2,4- 二氯苯氧乙 酸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 、 苄 基 腺 嘌 呤 (benzyl adenine,BA) 和 萘 乙 酸 (naphthalene acetic acid,NAA)等,愈伤 组织发生率大大提高 , 而 且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的 继代培养生长较好。
谢 谢!
生物技术合成天然香料香精
杨晨
目录
起源
香料香精
生物技术合成天然香料香精的方法
生物转化法合成天然香兰素
生物转化法合成天然2-苯乙醇
前景与展望
起源
自古以来,人们已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利用微生物使一些食品更具风味, 如各种酒类、酱、醋和面包等发酵类食品都具有一种自然的清香。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才开始认识发酵食品的典型香味与发酵微生 物之间的关系,香味物质乃是微生物生长过程合成的一些代谢产物。 发酵食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群已决定了该食品所特有的香气,比如奶酪、 酸奶、酱油、啤酒、泡菜等中的味道各有特点。已知有多种微生物, 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都可以利用基本的营养成分通过全程合成某 些香料化合物,包括挥发性醇类、酯类、羰基化合物、有机酸、硫化 物、氨基酸类等。
香精香料研究报告

香精香料研究报告香精香料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香水等各个领域的化学物质。
它们能够增添食品的香味,给化妆品、香水带来令人愉悦的气味,使产品更具吸引力。
香精香料研究报告旨在探索香精香料的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香精香料的制备方法非常多样。
传统的制备方法包括萃取、蒸馏、浸提等。
萃取是利用溶剂将香料成分从原料中提取出来,然后用溶剂蒸发得到浓缩香精。
蒸馏则是根据香料成分的挥发性差异,利用升华和冷凝的原理将香料成分分离出来。
浸提是将原料与溶剂浸泡在一起,溶剂会将香料成分溶解出来,然后用蒸发法得到浓缩香精。
此外,还有现代的制备方法,如微胶囊技术、酵母发酵、生物工程等。
其次,香精香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食品领域,香精可以增强、改善食品的风味,提高人们对食物的欲望和满足感。
在饮料领域,香精可以为饮料增添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提升饮品的品质和吸引力。
在化妆品和香水领域,香精则起到给产品带来令人愉悦的气味,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香精香料还广泛应用于医药、清洁用品、香烟等领域。
最后,香精香料研究领域也取得了许多进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香精香料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研究人员通过分离纯化、成分鉴定、香精配方等手段,不断提高香精的品质和稳定性。
同时,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为香精香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特定的香味基因导入到微生物中,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特定香精物质。
综上所述,香精香料研究报告涵盖了香精香料的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研究进展等内容。
香精香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更高品质、更稳定的香精香料的制备方法。
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香精香料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美好体验。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概述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是研究香料和香精的合成、分离、应用和相关工程问题的学科,该专业考研方向主要包括香料与香精的成分分析、合成方法研究、香料的应用、香精的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进行讨论。
香料与香精的成分分析香料与香精的成分分析是研究香料和香精的重要环节。
在该考研方向中,需要掌握常见香料和香精的成分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核磁共振(NMR)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各类香料和香精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特性,以便在日后的香料研究和配方设计中能够准确分析和判断。
香料与香精的合成方法研究香料与香精的合成方法研究是考研方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该方向要求对不同香料和香精的合成方法进行了解和研究,例如化学合成法、酶法合成等。
需要掌握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反应原理和工艺条件,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香料的应用研究香料的应用研究是考研方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该方向中,需要了解各类香料在食品、化妆品、药品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掌握不同香料在不同产品中的配伍原则和使用方法。
此外,还需要研究新型香料的应用潜力和开发方向,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绿色环保香料的需求。
香精的生产工艺研究香精的生产工艺研究是考研方向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该方向中,需要了解香精的生产过程,包括提取、分离、精制等工艺环节。
需要掌握不同香精生产工艺的原理和条件,以及生产中的技术要点和难点。
此外,还需要研究香精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标准,以确保生产的香精符合需求和要求。
总结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方向,其中涵盖了香料与香精的成分分析、合成方法研究、香料的应用、香精的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对该方向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培养具备香料和香精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
食用香料香精的应用与食品安全研究(新版)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食用香料香精的应用与食品安全研究(新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食用香料香精的应用与食品安全研究(新版)摘要:食用香料香精是食品添加剂中数量最多、使用面较广的一类添加剂。
本文根据食用香料香精的发展现状阐述了食用香料香精的产品和新技术研究方法的应用,并通过我国的食用香料香精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安全。
关键词:食用香料香精;应用;食品安全正文:1.食品香味的来源及食用香精的功能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广泛应用,消费者在追求食品的健康、营养、卫生的同时亦看重食品的时尚口味,传统食品口味不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而市场需要更多的新口味来满足人们愈来愈挑剔的味觉。
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的双重刺激为食用香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食用香精香料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加工食品中,离不开食用香精香料。
食品的香味是食品的灵魂,食品的香味是由食品中所含有的微量香味成分产生的,这些香味成分都是低分子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50至300之间,但品种很多目前,在各种食品中已经检测出的香味成分一般有几百种至上千种,2003年已公开的有2068种[1]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食品用香料名单的香料到2005年有1442种,但它们在食品中的含量很低,许多是ppm(mg/kg)级,总量也在百分之一以下。
香精香料技术在细支卷烟中的研究进展

谷向春等人研究并公开降低焦油含量和增加卷烟吸味的一种烟草醇化方法。该方法当中,通过加入中草药粉末,然后进行烟叶醇化,再通过降焦试剂的喷洒,降焦烟叶。该方法可以降低焦油的含量,改善烟草吸味,降低口干和不适感,这种方法顺应了低焦油的细支卷烟发展理念,可以达到降焦减害的效果,但是,会导致烟香变淡,口干降低。细支卷烟当中香精香料可以有效进行补偿。利用补偿关键技术,发展细支卷烟的现代香精、香料技术。
香精香料技术在细支卷烟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
香精、香料技术在细支卷烟当中的使用和普通卷烟有细腻的技术差别。本文以香精香料技术在细支卷烟中的研究进展为重点写作内容,介绍了细支卷烟用香料的开发,包括烟草源香料、非烟草源天然香料以及人工合成香料。分析了细支卷烟中香精、香料的配方设计及其技术,主要有:细支卷烟香精、香料的配方设计;细支卷烟香精、香料的新技术分析;细支卷烟香精、香料应用情况分析。
关键词:香精香料;技术;细支卷烟
1.序言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重视程度的加深,卷烟降焦降害成为一种卷烟的发展趋势和世界烟草行业的普遍共识。细支卷烟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细支卷烟外观优雅、设计精致,受到追求生活品质、追求个性和时尚的消费者所喜爱。但是,细支卷烟在抽吸的过程中,呈现的香味对吸食者的满足程度还达不到同档常规香烟的程度,因此,香精香料技术在细支香烟中的组配方使用以及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人工合成香料
胡旺云等将烤烟和白肋烟、胡毛晾烟等为原料,通过美拉德反应获得烟草反应物香料,可以增加烟香,使烟气更丰富。毛多斌等经过研究表明,三甲基噻唑可以显著增加烟草的烘烤香和白肋烟香气。朱海军等通过研究合成碳酸薄荷酯、缩醛、羧酸酯、葡萄糖苷等潜香化合物,可以有效改善烟气的吃味。黄晓胜研究表明,在卷烟当中加入苹果酸等酸味制剂,能够有效平和烟气,对烟气浓度的增加和改善具有显著的作用,并且可以有效消解由于高通风度而引发的口感不适,抑制口感发干。
第十一章 新技术在香料香精工业中的应用

分子馏物料受热时间短,在蒸馏温度下停留时间一般以s计,降低 了物料热分解的概率,特别适宜于高沸点、热敏性和易氧化物质的 分离。
二、分子蒸馏工艺特点
分子蒸馏分离程度更高,能分离常规不易分离的物质,特别是可保 持天然提取物原来的品质。
分子蒸馏是在低压下发生在液层表面上的自由蒸发,液体中无溶解 的空气,因此在蒸馏过程中整个液体不会沸腾,没有鼓泡现象。
壁材
麦芽糊精、改性淀粉、
环糊精、海藻酸钠、
明胶、阿拉伯树胶、 蛋白质
四、香料香精微胶囊化方法
单凝聚法
复凝聚法
凝聚法
基本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芯材稳定地乳化分散在壁材溶液中,然后加 入另一种物质,或调节pH值、温度,或设法降低壁材的溶解度,使壁材 自溶液中凝聚包覆在芯材周围,从而实现微胶囊化。
四、香料香精微胶囊化方法
三、香料香精微言,微胶囊壁材都必须具备下列几种特性: ①能形成稳定的乳化液; ②能形成膜; ③低吸湿性; ④能形成低黏度的水溶液; ⑤无味及无臭; ⑥遇水时能释放出所包埋的芯材; ⑦低成本。
三、香料香精微胶囊化壁材
01
02
微胶囊化技术
喷雾干燥法、聚合法、络 合法、挤压法、共结晶法、 喷雾冷凝法、多重乳浊液 法和空气悬浮包埋法
一、分子蒸馏工艺
分子从液相主体 向蒸发表面扩散
分子从蒸发表面 向冷凝面飞射
分子在液层表面 上的自由蒸发
分子在冷凝面 上冷凝
二、分子蒸馏工艺特点
分子蒸馏温度远低于混合物沸点,只要存在温度差就可以达到分离 目的, 这是分子蒸馏与常规蒸馏的本质区别。
分子蒸馏装置内部真空度高(空载≤0.1Pa),常在很低的压强下进行 操作,因此物料不易氧化受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料香精分析技术研究香料香精分析技术研究(图)1 前言一般来说,香料是具有特殊香气的天然或合成有机化合物,香精则是由人工调配出来的含有两种以上乃至几十种香料(有时也含有适宜的溶剂或载体)的混合物。
香气是香料的“灵魂”,香气研究,其目的之一就是鉴定原料或产品香气中起作用的化合物。
对香料及其用来制造香料的原材料进行分析和评价,不仅可以使人们获得最基本的关于香料原材料和赋香产品的化学信息,并为人们在原材料利用和产品开发中科学利用、合理调配这种香气物质提供科学依据。
化学和越来越进步的仪器方法(例如:气相色谱法、质谱法、光谱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使香料香精分析技术不断取得进展。
有关香料香精的主要分析范围与目的包括:研究从天然来源(如香精油)或合成来源化合物成分组成、含量、以及从生物特性和经济特性上判别香气质量,以发展可能的新香料化学品;天然与合成香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香料香精组分稳定性的测定及功能性质的研究;对规章限制的物料进行专门的鉴定,如用于安全性试验等;模拟天然香料组成,配制新型香精,剖析某些受人喜欢的赋香产品香气成分,以借鉴于新型赋香产品开发上;对香气成分研究方法所取得的成果,扩展其应用领域,如气味污染、昆虫信息素、烟雾、动物分泌物气味成分等鉴定。
制造香料的原材料、含香料的产品,一般形成香气成分的种类繁多,含量不多,而且化学、物理性质都不尽相同,这给香气成分的分析带来一定困难,但由于现代分析技术的进步,已获得了许多这方面的信息。
香料香精分析一般包括样品预处理、香气化合物的采集、浓缩、分离、鉴定(含定量)、综合评价等步骤。
2 香气成分的采集与浓缩2.1 样品的选择与预处理样品的选择应明确所进行研究的目的,通常选择的样品还要有代表性,考虑采样季节,贮藏条件、加工方式等。
采集样品中香气和香味成分前,需要将被研究的样品进行预处理(除非是粘度低的液体),预处理包括下列工序:研磨、均化、离心、过滤或挤压。
固体样品可以和水进行均化,制成浆状物,在样品进行预处理时,应避免热、光或空气的氧化,以及由于细胞结构的破坏而发生的酶与前驱体的作用,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在CO2或N2气流中捣碎样品,在均化前将酶钝化或在均化后立即钝化,如水果的均化,Drawert等[1]人曾建议在甲醇存在下进行,预处理的样品宜放入密封的充满N2的瓶中,在-20℃下保存直到使用。
2.2 自样品相中采集和浓缩自样品相中采集香气和香味成分时,大多利用水蒸汽蒸馏和溶剂萃取。
水蒸汽蒸馏法又分为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在蒸馏过程中产生的挥发物质被吸附剂所吸附,用加热或溶剂脱附后,即可进行气相色谱、质谱等分析(如图1)。
蒸气蒸馏主要用于将试样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从非挥发性物质分开,如果进行蒸馏的是一些含香味成分的产品(食品、日化产品等),为了控制起泡常加入防沫剂(如DowCorningDC-544或UnionCarbideSAG-3 0)。
为了防止暴沸可在蒸馏瓶与冷凝管之间接一缓冲玻璃管。
因为萃取技术较为简单,而且一般不损坏试样成分,所以广泛应用于香料领域,常用的萃取溶剂有乙醚、环已烷、三氯氟甲烷(CFCl3)、二氯甲烷、异戊烷、戊烷等。
已经组装了各种类型的仪器,供比水重和比水轻的溶剂作取液-液连续萃取之用。
如DeanStark萃取装置[2]就是一种,它只使用少量溶剂,在不形成严重乳浊液的情况下,彻底萃取水溶液中的香料成分。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超临界CO2萃取法,优于常规萃取法,超临界流体具有接近气体的低粘度和高扩散系数,并具有接近于液体的高密度和强溶解能力,有利于被提取物质的扩散和传递,因而在香料成分浓缩方面将大显身手。
Likens等人在1996年发展起来的“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国际上目前应用较多,现在使用的装置已经过不少改进[3、4],以适应特定的目的,如图2就是其中一种,它是把样品的浆液置于一圆底烧瓶中,连接于仪器右侧,以另一烧瓶盛装溶剂,连接于仪器左侧,两瓶分别水浴加热,水蒸气和溶剂蒸气同时在仪器中被冷凝下来,水和溶剂不相混溶,在仪器的“U”形管中被分开来,分别流向两侧的烧瓶中,结果蒸馏和提取同时进行,只需要少量溶剂就可提取大量样品,香气成分得到浓缩。
其突出优点是可以把ppb浓度级别的挥发性有机物从脂质或水介质中浓缩数千倍。
SDE法对微量成分具有定量高效提取率。
萃取后除去溶剂是重要的一步,在这一步中必须避免试样成分的损失,K-D浓缩法是常用的蒸发溶剂的方法,装置见图3。
该装置的样品容器的底部刻有容量标记。
操作时把经过脱水的萃取液置于此容器中,外部以冰-盐致冷剂冷却,通入一定流速的高纯N2气,系统用抽气泵减压。
为了防止水蒸汽或泵油中的污染物返回系统污染样品,以及避免溶剂进入泵内,在泵和样品容器之间联结了一个液氮冷阱。
该装置可把萃取液浓缩到数十微升。
2.3 自样品上部空气相的采集和浓缩人的嗅觉感觉到的各种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通常是产品上部空气所含化合物的组成。
因此研究样品的香气,分析样品上部的空气即常说的“上部空隙”(HeadSpace)是十分有用的,上部空隙气体(HSV)捕集(又称顶空气体捕集),对于捕集天然娇嫩鲜花的头香和单离出食品、化妆品挥发香料的成分是理想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能够获取与天然逼真的香气成分。
目前,顶空气体的捕集方法主要有静态顶空分析、动态顶空分析或者叫吹扫顶空-固相微萃取。
其中起源于采用多孔高聚物对顶空气中的挥发物质进行捕集与分析的动态顶空分析法最常用。
它是指用连续惰性气体(一般为高纯氮气)不断通过液态的待测样品,将香料香精组分随气流进入捕集器,捕集器中含有吸附剂(见图4)或者采用低温冷阱的方法进行捕集,最后将抽提物进行脱附分析[5,6],这种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复杂基质中挥发性较高的组分,对较难挥发及浓度较低的组分也同样有效。
吸附剂捕集模式中常用的吸附剂有:PorapakQ系列(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类聚合体的多孔微球)、各种高聚物多孔微球和Tenax-TA(2, 6—二苯呋喃多孔聚合物),这些有机吸附剂中目前Tenax-TA的应用最为广泛,它热稳定性好,加热解析至350℃不发生分解,而且对水吸附程度低,十分适合对液态基质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
饱吸了花香和食品、化妆品香气的吸附剂,还需要进行脱附,脱附时以不损害娇嫩的花香或产品香气为原则。
如用溶剂解吸,一般常用沸点较低,易挥发的乙醚和戊烷等。
另外,有专门的热脱附装置可购买,微波加热吹气脱法也有报道[7]。
最近还有人利用超临界CO2作解脱剂,如用疏水性活性炭饱吸了茉莉头香后,用超临界CO2解吸,获得天然逼真的茉莉头香精油。
吹扫捕集技术常被用来研究牛奶和其他奶产品中的芳香化合物。
Valero等人[8]对比了两种动态顶空技术分析奶酪中挥发性成分的实验结果。
一种是使用自动吹扫捕集仪-气相色谱-质谱在线分析样品,用Carbopack-B60/80吸附,然后在-100℃冷阱中富集;另一种是手动的动态顶空技术,用填充了100mgTenaxTA的不锈钢柱捕集。
这两种方法前者比后者灵敏度高,相对标准偏差小,但后者的测量范围宽。
由于石榴汁在低温储存时易变坏失去香味,Yen等人用吹扫捕集技术研究了在加压、加热和储存过程中石榴汁的挥发性香味剂的变化。
Silva等人则用吹扫捕集技术评价了草莓的香味成分的变化,定量测定了草莓中的93种化合物,其中21种是首次测得。
VanRuth等人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研究了用水浸泡后的法国菜豆中芳香化合物的释放时间。
对于某些新鲜香料原材料成分食品香味的挥发性成分具有强扩散性,常采用冷阱捕集模式,又称冷阱法(Coldtrap)进行收集。
此法的特点是采用冷冻或深度冷冻方法,捕集芳香物质顶空或溶液中的挥发性香成分,并用N2气体载气将其带入冷捕器中进行冷凝,可获得几乎与天然一致的香精油,对于含挥发性香成分的水溶液,可适当加热,以助挥发,所得含水产品,还可再次通过冷阱法或吸附法加以浓缩,所用的冷冻剂包括干冰、液N2或冰盐(冰拌食盐)等。
例如,邢其毅等人[9]在研究荔枝香气化学成分时即采用冷阱法。
在一容器内装入5kg去皮的新鲜荔枝果肉,连接3个冷阱,分别将它们放入冰水浴、冰盐浴及-60℃低温浴中,最后接上一抽样泵。
6~7h后,在冰水浴和冰盐浴中共收集到约3mL荔枝头香溶液,在低温浴中收集到2mL左右的荔枝头香水溶液,共5mL,将其通过XAD-2树脂进行富集,脱附,K-D浓缩,得100μL样品,供色谱分析用。
如上所述,采集样品香味成分的方法较多,必须依照分析的目的,试样的特性(热稳定性、粘度、香味成分含量等)加以选择,并适当变化和运用。
很多情况下,用“同时蒸馏—萃取”或“溶剂萃取”或“冷阱捕集头香”等几种方法采集香成分时,分析结果不是重叠的,说明在香精香料分析中,应有几种采集方法,很有必要。
如果单独使用任何一种采集方法,都难以获得比较完整的成分结果。
3 香料成分仪器分析进展对于采集所得的香气成分浓缩物的再分离、鉴定、通常用色谱法,它包括GC(气相色谱)、TLC(薄层色谱)和HPLC(高压液相色谱)、以GC最为常用。
最先是利用填充柱色谱来分离香味成分,但最近改用玻璃毛细管及石英毛细管以后,大幅度提高了香料分析的技术水平。
另外还有能耐400℃以上高温的毛细管柱出现,可用来分析更高沸点的成分,GC的检测器有热导池检测器(TCD),现大多数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焰光光谱检测器(FPD),TCD、FID、FPD、FTD的检出限量分别为100、0.1、0.01、0.01ng,最近原子发光检测器(AED)开始运用于香气分析,此法最具有应用前景。
气相色谱仪除检测通常的含C、H、O化合物外,配合不同的检测器,可检测其它元素的化合物,如FPD(S、P原子)、HECD(S、N、卤素原子)、TSD(N原子)、NPD(N、P原子)、ECD(卤素原子)等,可用于食品中杂环香料成分的检测。
气相色谱和质谱(GC/MS)联用方法的出现,使质谱在香料成分研究领域的应用大大增加。
现在有了计算机化的GC/MS系统,就可以对所有GC流出峰进行MS分析,并把所有的质谱信息贮存在计算机内,用这样的设备只需很短时间就可以把一个复杂的混合物分析完毕。
对GC、HPLC分离法配合傅里叶红外光谱(如GC/FI-IR),以及使用二维核磁共振谱(1H-1HNMR、1H-13CNMR),也是当今香料成分分析中常用的方法。
特别是近几年超临界流体色谱(SFC)的发展,使样品中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同时进行。
SFC的分析速度和分离效率介于GC和液相色谱之间,结合了两者的特长,是分析难挥发、易热解香料成分的有效而快速的方法。
用上述仪器组合进行分析虽然能按照各种成分含量多少依次测定出来,但从香气再现这一目的来看,用这种方法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