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201415044东莞黄江镇北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F-01街坊调整-911
东莞沙田虎门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42030

东莞市沙田虎门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4-2030)文本委托单位:东莞市沙田镇人民政府东莞市虎门港管理委员会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二〇一五年八月项目名称:东莞市沙田虎门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4-2030)委托单位:东莞市沙田镇人民政府东莞市虎门港管理委员会规划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单位资质:国家发改委工咨甲22320070005号环境保护部国环评甲字第2801号编制单位法人代表:吴国增(所长/研究员)技术指导:温勇(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杜建伟(高级工程师,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项赟(助理研究员,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项目组主要成员:1. 杜建伟(硕士、高级工程师)2. 项赟(硕士、助理研究员)3. 张明杨(博士、工程师)4. 雷伟香(硕士、工程师)5. 郭慧鑫(硕士、工程师)6. 杨丽丽(硕士、工程师)7. 任秀文(博士、高级工程师)8. 吴仁人(博士、高级工程师)9. 李铭珊(工程师)10、王云(研究生)目录一、区域概况 (1)(一)地理位置 (1)(二)地质地貌 (1)(三)气候水文 (1)(四)行政区划 (2)(五)人口状况 (2)(六)资源利用状况 (2)(七)经济概况 (3)二、生态环境现状与压力分析 (4)(一)水环境问题突出 (4)1、水环境质量现状 (4)2、水污染源现状与预测 (4)3、存在的主要问题 (8)(二)大气环境质量有待提升 (9)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9)2、大气污染源现状与预测 (10)3、存在的主要问题 (15)(三)生态安全体系有待完善 (16)1、生态环境现状 (16)2、存在的主要问题 (16)(四)噪声污染严重 (18)1、功能区噪声监测现状 (18)2、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现状 (18)3、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现状 (19)(五)固废处理存在环境风险 (19)1、固体废物来源与管理情况 (19)2、固废产生量预测 (22)3、存在的主要问题 (24)(六)辐射环境污染防治 (25)1、辐射来源及现状 (25)2、环境辐射管理控制方案 (26)3、核辐射管理对策及建议 (26)4、建立核与辐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体系 (26)(七)资源压力日益凸显 (27)1、土地资源现状与压力 (27)2、水资源现状与压力 (28)3、能源消耗情况 (28)三、规划的目标及指标 (30)(一)总体目标 (30)(二)分阶段规划目标 (30)(三)规划重点 (31)四、环境功能区划与容量总量分析 (34)(一)水环境功能区划与总量控制 (34)1、水环境功能区划 (34)2、水质目标 (34)3、水环境容量与污染总量减排 (35)(二)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与总量控制 (35)1、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35)2、大气环境容量 (36)3、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36)(三)声环境功能区划 (37)1、声环境功能区划 (37)2、区划说明 (37)(四)生态功能区划与分级控制 (38)1、生态功能区划 (38)2、生态分级控制区划分 (40)五、主要任务与行动计划 (42)(一)水环境保护规划 (42)1、目标 (42)2、主要任务 (42)3、行动计划 (44)(二)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45)1、目标 (45)2、主要任务 (45)3、行动计划 (68)(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73)1、目标 (73)2、主要任务 (73)3、行动计划 (77)(四)声环境保护规划 (81)1、目标 (81)2、主要任务 (82)3、行动计划 (87)(五)固废管理规划 (89)1、目标 (89)2、主要任务 (90)3、行动计划 (94)(六)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97)1、目标 (97)2、主要任务 (97)3、行动计划 (105)(七)规划实施期环境监测 (108)1、环境监测目的 (108)2、环境监测方案 (108)六、重点工程实施计划及管理 (110)(一)重点工程 (110)(二)重点工程项目实施管理 (111)1. 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原则与步骤 (111)2. 重点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职责 (111)(三)可达性分析 (111)七、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113)(一)组织保障 (113)1、建立长效的组织机构 (113)2、明确规划实施的目标责任 (113)3、加强规划实施的合作协调 (113)(二)制度保障 (114)1、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 (114)2、与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相结合 (114)3、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114)(三)资金保障 (115)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115)2、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115)(四)技术保障 (115)1、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115)2、建立环境信息网络 (115)(五)能力保障 (116)1、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116)2、环境执法和监理能力建设 (116)3、环保机构与环境宣教能力建设 (117)(六)社会保障 (117)1、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117)2、强化宣传,全民参与,营造创建氛围 (117)附表1 沙田镇水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规划 (119)附表2 沙田虎门港大气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规划 (122)附表3 声环境保护重点工程规划 (125)附表4 固体废物整治重点工程规划 (126)表附5 生态保护建设重点工程 (127)附表6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131)一、区域概况(一)地理位置沙田镇、虎门港位于东莞市西南部,东江南支流出海口与狮子洋交汇处,西面濒临狮子洋,与广州市番禺区隔水相望;东面与厚街镇、虎门镇毗邻;北面与麻涌镇、红梅镇、道滘镇以河为界;南面接虎门港威远岛。
SZ2019009东莞市黄江镇北岸片区控规C07C08、D05D08、E11、E15、E16街区地块调整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东莞市黄江镇北岸片区控规C07-C08、D05D08、E11、E15、E16街区地块调整 设计部门:深圳市分公司 项目负责人:宁教长 主要设计人员:李大杰、李倩、黄天星 设计规模:62公顷 项目完成时间:2011.12
设计理念与特色 设计思路 启动近期重点实施项目,打造商业氛围浓厚的环城路城市 中轴线,提升城市整体建设品质; 为了优先落实教育配套设施,整合周边资源,合理配置; 完善商业服务配套设施,塑造镇级商业服务中心,实现人 民公园周边一体化建设; 依托旧城中心,实现产业转型,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 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优化用地布局,集约高效利用土地 资源; 打通环城南路,梳理片区道路交通体系,完善微循环;
USDG城市空间设计集团
Urban space Design Group
SZ2011009 主要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 启动近期重点实施项目,打造商业氛围浓厚的环城路城市 中轴线,提升城市整体建设品质,本次调整范围作为环城 路南片区的首期启动区,塑造环城路的重要门户节点,意 义重大! (1)用地布局优化 (2)整合、完善配套设施 (3)梳理道路交通体系
USDG城市空间设计集团
Urban space Design Group
法定图则(修编)

深圳市宝安302-01号片区[光明北地区] 法定图则(修编)No.BA302-01/02(文本、图表)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二〇一八年十一月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2001),经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授权,深圳市宝安302-01号片区[光明北地区]法定图则(修编)经法定图则委员会2017年第9次会议审批通过,现予以公布。
本图则包括文本及图表两部分。
(1)文本:是指按法定程序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控制条文及说明。
(注:文本中的配图及照片均不具有法律效力。
)(2)图表:是指按法定程序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图及附表。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二〇一八年十一月文本目录前言 (1)1总则 (3)2发展目标 (4)3用地布局与土地利用 (4)4人口规模与开发强度 (6)5公共设施 (6)6综合交通 (7)7市政工程 (10)8城市设计 (12)9自然生态保护与绿地系统规划 (14)10“五线”控制 (14)11规划实施 (15)12其它 (15)13附则 (16)附录主要名词解释 (20)附表 (23)前言光明北地区(以下简称本区)位于深圳市西北部的光明新区新湖街道,距离宝安国际机场、蛇口港区和大铲湾港区约30分钟车程。
西临光明中心区,南接凤凰城和光明小镇,东临东莞市黄江镇。
本区南部设有广深港客运专线的光明城站,规划轨道交通6号线支线经过本区,设有新明医院站和中山大学站,并预留一处规划高等院校站点。
同时,本区依托光侨路和公常路等主干路与周边高快速路进行联系,具备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
光明北地区属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确定的西部滨海分区中的西部高新组团,该片区原法定图则于2012年通过审批,其对本区的开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本区的内外部发展环境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1)重大项目落位的带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原新明医院)的落户,对本区乃至整个光明新区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本区的发展定位、功能布局、建设规模、整体形象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莞市黄江污水处理厂二工程环评报告

2009 年通过环保验收(东环建[2009]30772 号)。
目前黄江镇全镇用水量约为 11 万吨/天,在建房地产项目建筑面积达 164 万平方米,
规划房地产项目建筑面积更达 200 万平方米,而随着黄江镇截污次支管网工程的建设,黄
江镇的污水收集率将大大提升,一期工程的处理规模将不足以应对污水量的增加,二期工
m²
10387.95
7
总占地面积
m²
11996.24
4
容积率
0.58
5
绿化率
30%
6
道路及广场占地面积
m²
3246
构筑物 名称
粗 格 栅 及 进 水 泵 房
细 格 栅 及 旋 流 沉 砂 池
表 8 本项目主要机械设备材料表
设备名称
规格与性能
数量 (套)
铸铁镶铜方闸门
1200×1200mm,H=7300mm 配套手电两用启闭机
2
铸铁镶铜方闸门
1200×1200mm,H=7300mm 配套手电两用启闭机
2
铸铁镶铜圆闸门
Φ1500mm,H=3600mm 配套手电两用启闭机
1
铸铁镶铜方闸门
1000×1000mm,H=8100mm 配套手电两用启闭机
1
钢丝绳牵引式 格栅除污机
B=1200mm,b=20mm, H=8500mm
2
电机功率 (kW)
占地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评价经费 (万元) 一、项目由来
新建□ 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U-144、生活污水集中 处理
24052
绿化面积 (平方米)
7215.6
12158.53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三门县域总体规划(2014-2030年)

共绘蓝图——《三门县域总体规划(2014-2030年)》规划纲要日期:2015-12-1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促进三门县域城乡空间统筹协调发展,合理指导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浙江省《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以及三门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即县域总体规划范围以及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
县域总体规划范围为三门县行政管辖范围,面积151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根据国土二调2013年更新数据,2013年底陆域面积为1106平方公里),海域481.7 平方公里,岛礁28.3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包括海游街道、海润街道、沙柳街道全域,以及三门铁路站场区块,三街道全域面积合计238.61平方公里,三门铁路站场区块1.1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总面积239.74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本次县域总体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具体分为两个阶段:1.2014~2020年(近期);2.2021~2030年(远期);第四条规划原则1.先生态后建设——强调生态文明先导综合分析县域基本农田、林地、水源地、风景名胜、文化遗产等生态人文要素,优先划定县域生态安全格局后,对生态空间以外用地考虑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保协调统一。
2.先管制后利用——推进“多规”融合统一综合协调主体功能区划、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部门空间规划,统一三门县域国土空间空间管制划分,并明确相应管制要求,在县域层面统筹全域空间资源要素,推进各部门空间规划的多规合一。
3.先质量后数量——注重城市发展质量注重从数量规模先导转向质量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城市化发展质量,更加注重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城市公共服务配套的完善以及用地空间的高效集约利用。
4.先核心后体系——强化中心、极化带动强化中心城区、重点镇在县域人口、产业的集聚作用,通过中心培育,构建带动全域发展的增长极核,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格局。
黄江镇总规划

黄江镇总规划 2008年11月17日 13:12 阳光黄江第一章、城镇发展战略及总体目标第1条、根据东莞市的整体城市发展目标,结合黄江镇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影响,因地制宜的确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建设目标。
通过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强化功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把黄江逐步建设成为“宜工、宜商、宜居、宜旅”的现代化生态城镇。
第2条、宏观发展策略:推进城市化策略——政策先导,规划支持,整个镇域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构筑“中心化”策略——构筑比较优势、提升战略地位、突出核心竞争力,促进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的并轨。
第3条、经济发展策略:根据黄江镇2010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和该镇土地资源及其它资源优势,结合现状经济基础,黄江镇的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是:逐步稳固与提升第三产业,保持第二产业的发展地位,逐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含量,在减少第一产业比重的同时提高第一产业发展质量。
依据黄江镇现有的资源优势与山地特点,发展以下产业:高新科技及其相关产业服务业、旅游观光、商贸房地产、文化教育和文化娱乐。
第4条、社会经济目标预测:第二章、城镇性质与发展规模第5条、根据黄江镇的建设现状、地区整体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新时期黄江镇将发展成为以高新电子技术产业,并以其特有的绿色山地环境提供适宜人居、休闲旅游,注重环境的保护与整治、注重城市的绿化与美化,建设生活环境舒适、生产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城镇。
总结以上,黄江镇的城市性质确定为:电子工业较发达,适宜居住、休闲旅游的现代化山地生态城镇。
第6条、城镇规模:人口规模:到2010年规划期末,总人口:29.2万人,计算人口21. 08万人;到2020年规划期末,总人口:35.0万人,计算人口28. 47万人。
用地规模:到2010年规划期末,规划建设用地为27.75k㎡;到2020年规划期末,规划建设用地为33.86k㎡。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18.94平方米/人。
茂名电白区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茂名市电白区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简本目录1 总则 (1)1.1编制背景 (1)1.2规划范围 (1)1.3规划依据 (1)2 功能定位及发展目标 (1)2.1功能定位 (1)2.2发展目标 (1)2.3规模控制 (2)3 用地布局 (2)3.1规划结构 (2)3.2用地规划 (2)4 地块性质控制 (3)4.1土地使用性质与兼容性 (3)4.2建筑性质兼容 (3)5 用地强度控制 (4)5.1分用地类别容积率控制控制 (4)5.3高度分区 (4)5.4分用地类别建筑密度控制 (4)6 道路交通规划 (5)6.1道路网结构 (5)6.2道路网密度 (5)6.3道路交叉口规划 (5)6.4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6)7 绿地系统规划 (7)8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7)8.1教育设施 (7)8.2医疗卫生设施 (10)8.3文化娱乐设施 (10)8.4体育设施 (10)8.5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 (11)8.6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其它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11)9 公用设施规划 (11)9.1供应设施 (11)9.2环境设施 (11)9.3安全设施 (12)9.4其他公用设施 (12)10 发展单元规划 (12)10.1城西发展单元 (12)10.2老城发展单元 (12)10.3海滨发展单元 (12)10.4城北发展单元 (13)10.5海滨北发展单元 (13)10.6乔梅发展单元 (13)10.7安乐南发展单元 (13)10.8寨头发展单元 (13)10.9创业园发展单元 (13)10.10安乐北发展单元 (14)1 总则1.1 编制背景水东片区(下简称“规划区”)位于茂名市电白区西南部,在国道325与茂名大道(省道280)交汇处。
南临水东湾,北距离茂名主城区约15公里,是城市南组团(环水东湾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原电白县县城所在地及行政文化商贸中心。
电白撤县设区后,区委区政府提出加快建设美丽的现代化滨海新电白,努力实现“一体两翼加快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围绕三带三片做大做强特色经济、立足四横四纵打造粤西交通枢纽、建设五大园区拓展产业载体”的战略构想。
大光勘城市更新项目施组(2014

大光勘城市更新项目一期3、4号楼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审核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目录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综合说明 (5)第一节编制依据 (5)第二节主要承包内容 (6)第三节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 (6)第二章工程概况与工程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7)第一节工程概况 (7)第二节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分析 (25)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27)第一节项目组织机构设置 (27)第二节施工计划安排 (27)第三节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28)第四节劳动力投入计划 (30)第五节主要施工周转材料投入计划 (30)第六节主要施工机具投入计划 (31)第四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32)第五章基础、主体结构、装饰及安装工程施工 (32)第一节桩基施工 (32)第二节土方清底及胎膜施工 (35)第三节防水工程 (42)第五节钢筋工程 (46)第六节模板工程 (48)第七节混凝土工程 (54)第八节脚手架工程 (56)第九节砌筑工程 (59)第十节装饰工程 (61)第十一节屋面工程 (71)十二节给排水工程 (74)十三节电气工程 (79)第六章施工措施及沉降观测 (85)第七章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 (86)第一节工程质量目标 (86)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 (86)第三节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90)第四节施工质量技术组织控制措施 (94)第五节关键工序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02)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施工措施 (111)第一节安全方针与目标 (111)第二节安全管理及保障组织机构 (112)第三节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113)第五节关键工序安全控制措施 (124)第六节创建成都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的措施 (126)第七节现场消防保卫措施 (128)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 (137)第一节文明施工措施 (137)第二节环境保护措施 (138)第三节防止扰民和民扰措施 (143)第四节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144)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综合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1、06地块地下空间、06地块集中商业、3号楼、4号楼的施工合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rban space Design Group
USDG城市空间设计集团
Urban space Design Grou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Z201415044 主要设计内容 规划内容 按照《东莞市城市规划技术规定》及《东莞市控制性详细 规划技术审查标准纲要》的相关要求进行,主要规划设计 内容包括:规划调整范围、调整原由、调整措施、调整前 后对比和调整后影响分析等。 特色创新 1、产业升级典范性:构筑研发中心,打造黄江现代家具产 业的升级典范,引领北部传统产业园升级转型; 2、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扭转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建 筑面积增加14868平方米; 3、产城融合:塑造城市节点,提升了城市形象,优化了生 态环境,实现产城融合;
SZ201415044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东莞黄江镇北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F-01街坊调 整 设计部门:深圳分公司 项目负责人: 宁教长 主要设计人员: 设计规模:3.12公顷 项目完成时间:2015年11月
设计理念与特色
技术思路 通过四大策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效益。 用地现状的迫切需求——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产业面临升 级;产业升级的趋势影响——构筑研发中心,打造黄江现 代家具产业的升级典范;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优越的 交通区位,打造东环路产城融合的城市门户;提升及利用 优越的区域空间环境——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优越的生态 环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