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器制动性能试验
制动器性能出厂实验和型式试验

制动器来料检验出厂实验和型式试验1 目的鉴于近期出现大量制动器出现质量问题,特制定该实验规范。
2 范围适应于所有安装有制动器的电机的出厂和型式实验。
3 来料检验3.1制动器非安装表面应喷漆或氧化处理,喷漆表面应均匀、完整、无气泡、无明显的枯皮留痕,非油漆面应无锈蚀。
3.2 摩擦盘和花键轴向运动灵活;3.3 铭牌数据填写清晰,粘贴牢固;螺钉连接件牢固,不允许有松动现象;3.4 线圈的电阻值偏差应控制在±5%;3.5 常温下,用500V兆欧表测量制动器励磁线圈出线端与相邻导体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0MΩ。
4 出厂实验4.1电机前装完毕后进行出厂实验后,需要对制动器的吸合和制动性能进行出厂检验。
4.2 实验前准备4.2.1 确保制动器摩擦片上无水分或油脂;4.2.2检查花键两侧均有轴用弹性挡圈定位;4.2.3制动器已准确安装,核对说明书,用塞尺检查摩擦片和衔铁间的气隙是否复合要求。
4.2.4检查整流器接线符合接线图要求。
3.3 实验断电情形下,用手盘动电机转子,检查转子是否能转动;按照接线图给制动器通电,检查电机转子无卡滞现象及摩擦杂音;按照接线图给制动器和电机同时通电,同时断电后检查制动器是否能很快停车;5 型式实验5.1 在更换供应商或制动器出现重大质量问题进行该实验。
5.2 热实验给制动器电机周期性通断电源(每分钟通电4次,运转12秒,停3秒)。
带制动器表面温度不再变化时按照GB1032-2005 11.3.2的方法测量制动器的温升。
5.3 磨损实验实验前用千分表测量并记录制动器摩擦盘和电机后端盖的厚度,4等分方向分别经测量;给制动器电机周期性通断电源(每分钟通电4次,运转12秒,停3秒)。
连续运转150h再检查摩擦盘和电机后端盖的4等分方向厚度值。
5.4 可靠性实验制动器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源频率给制动器周期性通断(每分钟20次),连续30万次再检查其直流电阻值。
制动器试验标准

制动器试验标准
制动器试验标准是对制动器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价的准则和方法。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或国家标准化组织制定,并被制动系统制造商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广泛采用。
制动器试验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制动力测试:衡量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大小和稳定性,通常采用制动力试验机进行。
2. 制动起动性测试:衡量制动器从松开状态到完全制动状态的时间和响应性能。
3. 制动盘温度测试:测试制动盘在连续制动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以评估制动器的散热性能。
4. 制动器噪音测试:测试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水平,以评估制动器的噪声性能。
5. 制动器寿命测试:测试制动器在特定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6. 制动器耐久性测试:测试制动器在不同负荷和使用条件下的耐久性,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
7. 制动器灵敏度测试:测试制动器对不同输入参数(如制动力、制动温度等)变化的响应灵敏度。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制动器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提供一致的测试基准,以便制动器制造商和使用者进行性能比较和选择适合的制动器。
最新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

最新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2023年款的多款车型进行了制动性能测试。
测试的目的在于评估各车型在不同速度下的制动距离和稳定性,以及在紧急制动情况下的表现。
实验采用了标准化的测试流程,并在干燥和湿滑两种路面条件下进行。
实验结果显示,参与测试的A型车在干燥路面上从100公里/小时减速到完全停止的平均距离为35米,而在湿滑路面上这一距离增加到了45米。
B型车的相应数据分别为40米和50米。
值得注意的是,C型车在干燥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仅为32米,表现出色,但在湿滑路面上的性能下降较为明显,制动距离达到了52米。
在紧急制动测试中,所有车型均未出现制动系统过热或失效的情况。
然而,D型车在多次紧急制动后,制动踏板感觉逐渐变软,这可能指向其制动助力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
稳定性方面,大部分车型在制动过程中车身保持稳定,但E型车在高速紧急制动时出现了轻微的尾部摆动。
这可能是由于其制动系统分配不平衡或悬挂系统调整不当所致。
总体而言,本次实验表明,虽然大多数车型在制动性能上表现良好,但仍有改进空间,特别是在湿滑路面和紧急制动情况下。
汽车制造商应当关注这些发现,并针对性地进行技术优化和调整。
未来的研究还应包括更多车型和更复杂的路况,以提供更全面的制动性能评估。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报告1)学习制动性能道路实验的基本方法,以及实验常用设备;2)通过道路实验数据分析真实车辆的制动性能;3)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实验车辆的制动协调时间、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
二、试验对象试验对象:金龙6601E2客车;试验设备:1)实验车速测量装置:常用的有ONO SOKKI机械五轮仪、ONO SOKKI 光学五轮仪和RT3000惯性测量系统。
实验中实际使用的是基于GPS的RT3000惯性测量系统。
2)数据采集、记录系统:ACME便携工控机3)GEMS液压传感器,测量制动过程中制动压力的变化情况。
1)学习机械五轮仪的工作原理、安装方法及安装注意事项;了解实验车上的实验设备及安装方法;由于制动实验中,实验车辆上的所有人和物都处于制动减速度的环境中,因此需要对所有物品进行固定,以防止实验过程中对设备的损伤以及对实验人员的损伤。
另外,由于实验过程是在室外进行,要求实验系统能够承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实验内容选择实验设备及防范措施。
2)学习车载开发实验软件的使用,了解制动性能分析中比较重要的实验数据的内容和测量方法。
3)制动协调时间的测量在常规制动试验中,采集制动信号、动压力信号、车轮轮速信号和五轮仪车速信号。
将五轮仪的车速方波信号转化为可直接观察的车速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
在同一个曲线图表中绘制制动踏板信号、制动压力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观察制动压力和制动减速度在踩下制动踏板后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计算当前制动情况下的制动协调时间。
4) 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计算 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2225.92()b e e b u u MFDD s s -=- 制动距离2020bmax τ1τ3.6225.92a a u s u a '''=++5) 根据实验设备设计制动实验的实验方法,要求的实验车速范围应包括30Km/h~50Km/h ;6) 车速、轮速的计算方法分析;7) 按照实验方法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制动实验。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汽车制动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探究汽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性能,为汽车制动系统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汽车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主缸、助力器、制动分泵、制动油管、制动器等部分组成。
当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时,制动踏板通过杠杆作用,将力量传递给主缸,主缸产生液压压力,通过助力器将压力传递到制动分泵。
制动分泵将液压压力传到制动油管中,使制动器产生摩擦。
汽车制动性能实验主要测试制动距离、制动力和刹车灵敏度。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1.实验车辆2.制动测功机3.测距装置4.数据采集仪5.计算机6.手动测量工具7.实验软件四、实验步骤1.车辆准备将实验车辆停稳在测试区域内,并调整车辆制动系统,保证制动系统正常工作。
2.实验装置安装将制动测功机固定在地面上,并与车辆制动系统相连。
安装测距装置,并调整到适当位置。
3.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设置将数据采集仪连接到实验车辆的传感器上,并设置合适的参数。
连接计算机,并打开实验软件。
4.实验操作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使车辆减速。
实验软件会自动记录制动距离、制动力和刹车灵敏度。
5.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计算平均制动距离、平均制动力和平均刹车灵敏度,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平均制动距离为X米,制动力为X牛顿,刹车灵敏度为Xms-2经过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制动距离与制动力成正比,即制动力越大,制动距离越短。
2.刹车灵敏度越高,车辆制动反应时间越短,制动效果越好。
3.制动系统的可靠性与制动距离和制动力密切相关,需要对制动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六、实验结论通过对汽车制动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制动距离与制动力成正比,刹车灵敏度对制动效果有重要影响。
2.制动系统的可靠性与制动距离和制动力密切相关,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一)2024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一)引言概述:
汽车制动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迅速减速并停下来的性能。
为了验证汽车的制动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动实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制动性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正文:
1. 制动能力测试
- 布置实验设备和测量仪器
- 选择合适的测试路段和条件
- 测定汽车在各种速度下的制动距离
- 记录制动距离与刹车力的关系曲线
- 分析不同车速下的制动性能差异
2. 制动灵敏度测试
- 选取不同施加刹车力的实验组
- 测试汽车对不同刹车力大小的响应时间
- 分析制动灵敏度与刹车力之间的关系
- 比较不同车辆的制动灵敏度表现
3. 制动平衡测试
- 利用制动力测试仪测定四个车轮的制动力
- 分析制动力的分布情况
- 检测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的左右平衡性
- 针对不平衡情况提出调整建议
4. 制动热衰变测试
- 使用测温仪测量制动器片和制动盘的温度
- 进行连续制动实验并记录温度变化
- 分析制动热衰变的过程和速率
- 探讨制动器的热衰变对制动性能的影响
5. 制动安全性测试
- 模拟紧急制动情况,观察车辆的反应
- 测试ABS(防抱死刹车系统)的效果
- 比较不同车辆的制动安全性能
- 分析制动性能的改善方向和建议
总结: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实验研究,我们对汽车的制动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制动能力、灵敏度、平衡性、热衰变和安全性都是衡量汽车制动性的重要指标。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该车辆的制动性能良好,但在某些条件下仍存在改进空间。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提升汽车制动性能,从而更好地保障驾驶人的安全。
车辆底盘系统的制动性能测试与优化

车辆底盘系统的制动性能测试与优化车辆底盘系统是车辆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其制动性能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停止,制动性能的测试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车辆底盘系统的制动性能测试与优化的方法和步骤。
一、测试方法为了评估车辆底盘系统的制动性能,可以采用以下测试方法:1. 制动距离测试:在平整的路面上,以一定的速度行驶后进行紧急刹车,测量车辆停下来所需的距离。
2. 制动力均衡测试:测试车辆在制动过程中各轮制动力的均衡性,确保每个轮胎的制动力分配合理。
3. 制动系统温度测试:在制动过程中监测制动器的温度,确保制动器不过热,避免制动衰减或制动失效。
二、测试步骤进行车辆底盘系统的制动性能测试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准备测试道路:选择一段平直、无障碍物的路段作为测试道路,确保安全。
2. 设定测试速度:根据车辆的类型和要求,设定测试时的合适速度。
3. 进行制动距离测试:在设定的速度下,进行紧急刹车,并记录车辆停下来所需的距离。
4. 进行制动力均衡测试:通过安装传感器来监测各个轮胎的制动力,评估制动力的均衡性。
5. 进行制动系统温度测试:在制动过程中使用温度传感器来监测制动器的温度变化,确保不超过安全范围。
6. 数据分析和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评估车辆底盘系统的制动性能,并进行相应的优化措施。
三、优化措施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来提升车辆底盘系统的制动性能:1. 更换制动系统部件:如果测试结果显示制动系统存在性能问题,可以考虑更换制动盘、制动鼓、制动片等部件,以提升制动力和制动效果。
2. 调整制动系统参数:根据测试结果调整制动系统的参数,例如制动踏板的行程和力度,以达到更好的制动效果。
3. 提升散热性能:如果测试结果显示制动器温度过高,可以考虑改进散热系统,增加散热片或风道,以提升制动器的散热性能。
4. 优化制动力分配:根据制动力均衡测试结果,调整制动系统分配给各个轮胎的制动力,以确保每个轮胎的制动力均衡并发挥最佳制动效果。
商用车AMT中间轴制动器性能试验研究

商用车AMT中间轴制动器性能试验研究摘要:本文针对商用车AMT中间轴制动器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主要关注制动器的制动距离、制动力矩和制动温度等方面的性能评估。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得出了制动器在不同负荷和速度下的性能参数,为商用车AMT制动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指导。
关键词:商用车;AMT;中间轴制动器;性能试验;制动距离;制动力矩;制动温度正文:商用车AMT中间轴制动器是实现车辆行驶和停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在车辆的制动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商用车AMT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需要对中间轴制动器的性能进行充分的试验研究。
本文通过实验台架试验的方法,对商用车AMT中间轴制动器的制动距离、制动力矩和制动温度等参数进行了测试。
实验中,选择了不同负荷和速度下的试验条件,获取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了制动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指标。
首先,对制动距离进行了试验研究。
测试中,制动距离与车速、负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动距离与车速和负荷的增加呈现出线性增长趋势。
其次,对制动力矩进行了试验研究。
测试中,制动力矩与制动时间、负荷和速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动力矩随着制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负荷和速度的增加而减少。
最后,对制动温度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在高速和高负荷情况下,制动温度较高,容易造成制动油温升高甚至泄漏。
综上所述,本文对商用车AMT中间轴制动器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制动距离、制动力矩和制动温度等方面的性能指标,并分析了这些指标与负荷、速度等因素的关系,为商用车AMT制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提供了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商用车AMT中间轴制动器的性能测试是不可避免的。
不仅可以确保行驶的安全,同时也可以提高车辆的经济性和性能。
因此,对于制动器的性能测试,应该尽早开始,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
在试验过程中,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避免出现偏差,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Q153后制动器-轮毂间隙测量记录表总成号:3502N-010 2003年6月20日
EQ153前动器-轮毂间隙测量记录表
总成号:3501N-010 2003年6月24日
说明:表头栏1代表制动蹄蹄片轴端;3代表制动蹄凸轮轴端;2代表制动蹄中点斜线上方数字为制动蹄与制动毂间原始间隙,下方数字为初刹P=40 KPa 时间隙
A为两制动蹄滚轮的中心距,未注明的为93
EQ153后制动器P-S试验
试验样品:2号样品
试验方法:接通刹车气源,使制动器保持刹车状态,气压从零开始逐步增加,用卡尺、百分表测量不同压力下的气室推杆位移量
P-S试验数据表P—气室压力(KPa);S—气室推杆行程(mm)
制动蹄位移量试验
试验样品:3502N-010 滚轮中心距为A=90mm的总成
试验方法:将总成安装在总成检测夹具上,以专用芯轴替代凸轮轴。
在蹄片轴侧、蹄中心、凸轮轴侧安装三只百分表作为测点,以1,2,3分别代表三个测点。
滚轮中心距为90mm时(正圆)百分表对零,增加滚轮中心距(位移S)模拟制动蹄张开,百分表读数即为制动蹄的径向位移量。
测量结果如表:
由上表数据分析,可得试验结论:
1、在制动过程中,制动蹄1、
2、3点径向位移是不相同的
2、1、2、3三个测点的位移比约为2:5:4,蹄中点的位移量最大,蹄片轴侧最小
制动毂制动变形试验
试验样品:EQ153后桥总成(装华迪制动器总成,总成外圆跳动、母线垂直度误差在0.15范围内)
试验方法:在两蹄对称轴、滚轮端制动毂的内圆柱面作为测点,打百分表对零;在不同的制动气压下做静态制动试验,记录百分表读数。
变形方向为测点处直径缩小,在600 Kpa时,制动毂测点变形量为0.42mm
制动气压-间隙试验
试验样品:EQ153后桥总成(与上个试验同一样品)
试验方法:在不同的制动气压下,静态测量制动蹄与制动毂的间隙
制动器总成外圆摆差0.12,外圆母线对安装基面的垂直度0.08
制动毂内圆柱面摆差0.25,锥度无法测量。
P=40 PKPa时开始产生制动力,蹄与毂的间隙,测点最大值仍为0.75,此间隙与制动器总成、制动毂两构件形位误差以及两者之间的安装误差有关。
如安装自动调整臂,预留初始间隙时,应不小于0.75,否则会导致摩片早期磨损,严重还会造成制动毂发热变形。
华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试验人员:谢福星何敏戴景昌王波
整理撰写:戴景昌
二○○三年七月三十一日
EQ153制动器总成
P-S 综合试验记录
华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二○○三年七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