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
7.1促进民族团结知识点

7.1促进民族团结知识点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以下是关于促进民族团结的知识点: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 三个尊重: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要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 共同繁荣:中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水平。
- 文化交流:各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
- 教育公平:国家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教育资源,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
- 法律保障:中国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团结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才能共同推动中国的发展和繁
荣。
民族团结教育基础知识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一)我国的民族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二)我国的民族关系1。
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2.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写入宪法,西藏的民主改革,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等。
(三)我国的民族政策1。
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制度.(1)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地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3)优越性(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适合我国民族分布状况,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
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之间的关系:(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2)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3)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也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四)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原因或意义)(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3)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和谐稳定;(4)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五)应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政府):( 1 )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对外开放国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 2 )政治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分裂活动;( 3 )文化方面: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尊重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加快教育的投入,促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等。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
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知识,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民族团结不仅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括同一民族内部的团结。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各民族的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共同抵御外部势力的侵略和干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促进经济发展不同民族在经济发展中各具优势,通过民族团结,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3、推动社会进步各民族在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贡献。
民族团结能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社会在各个领域的进步和创新。
4、保障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民族团结为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得以丰富和繁荣。
三、我国的民族政策1、民族平等政策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民族团结政策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4、扶持少数民族发展政策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四、如何促进民族团结1、增强民族意识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尊重差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3、反对民族歧视和偏见坚决抵制一切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偏见,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大全]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4fd064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4.png)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大全]第一篇:民族团结教育知识[大全]师生必须掌握的民族团结教育知识1、民族的基本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2、民族消亡: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民族发展必然和最终的结局。
3、民族同化:民族交往过程中,一个民族或者其中一部分人,因受另一个民族的影响而丧失本民族的特征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4、民族融合:各民族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消失本民族的特征和差别,而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共同体。
5、民族平等:各民族的成员在社会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得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6、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7、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个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8、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9、民族团结“五个互相”: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凉解10.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政府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采取的旨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11.哪一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答: 1983年.12.中央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政治上看是为了什么?答: 促进民族团结和繁荣。
13.所谓“三股势力”,是指什么?答: 三股势力是指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14.党和国家根据国情制定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哪些?答:(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3)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5)尊重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政策;(6)尊重少数民族习惯的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8)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9)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民族团结基本知识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1、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4、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5、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6、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7、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8、六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9、六个相互: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包容10、2016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市。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1、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1、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12、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13、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14、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15、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16、六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17、六个相互: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包容18、2016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市。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19、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1、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22、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23、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24、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25、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26、六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27、六个相互: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包容2016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市。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道题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道题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注重民族团结的发展。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全社会都应该知晓与了解民族团结相关的知识。
以下是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道题:一、基础知识1. 中国目前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2. 中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最多?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中,有关保护少数民族的规定属于什么范畴?4. 中国少数民族有哪些共同特点?5. 请简要介绍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
二、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关系6. 请解释“民族关系”这一概念的含义。
7. 民族关系的和谐状态应该具备哪些特点?8. 请举例说明如何维护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9. 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关系存在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10. 什么是民族差异化?该如何处理这种差异?三、民族关系中的问题与解决之道11. 请简要介绍中国少数民族所面临的问题。
12. 什么是民族意识?为什么它对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13. 请说明少数民族教育在民族关系中的作用。
14. 多民族国家中,如何解决少数民族的语言问题?15. 请简述少数民族的社会保障问题,并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四、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16. 请简述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
17. 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哪些优点?并请举出案例。
18. 多民族国家中,文化交流有哪些难点?19. 请谈谈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0. 为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五、多民族国家的和谐发展21. 请简述多民族国家的和谐发展概念。
22. 多民族国家的和谐发展有哪些难点?23. 如何保障多民族国家的和谐发展?24. 对于外部影响,多民族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25. 请谈谈多民族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问题。
六、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26. 请简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概念。
27. 民族文化保护有哪些困难?28. 请提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民族文化?29. 外来文化会对本地区文化产生哪些影响?30. 文化保护的国际问题是什么?该如何解决?七、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31. 请简述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概念。
民族团结的资料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热爱班级团结友爱板报资料-名言、标语、口号2、团结就是力量。
--谚语3、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
--艾思奇乐厅4、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俗语5、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易经》6、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吕氏春秋》7、民齐者强。
--荀况8、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薛宣9、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
--法国谚语10、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
--伊索11、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拉封丹12、上下同欲者胜。
--孙武13、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14、人心齐,泰山移。
--中国谚语15、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三国。
孙权16、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
--邓中夏17、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
--美。
韦伯斯特18、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英。
莎士比亚19、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
--英。
欧文20、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德。
叔本华21、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
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民族团结资料简短

民族团结资料简短一、引言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互信,是维护国家社会稳定和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
民族团结的良好状态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期繁荣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国家的重要基石,对于社会和谐、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1. 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是社会持续和平稳定的基础,能够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2. 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能够增强经济的合作和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
3. 强化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增强国家凝聚力。
三、民族团结的实践经验民族团结的建设需要经验总结和借鉴。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 ### 1. 平等与公正 - 打破民族歧视:消除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确保所有民族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 实行公正法律: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维护民族间的公平竞争环境,公正地解决民族间争议。
2. 促进交流与了解•丰富文化交流:鼓励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和交流,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实施教育政策:加强多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提高各民族的教育水平和素质。
3. 加强经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民族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中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益均衡发展。
•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援助和支持力度,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4. 构建法制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制机制,保障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法治化。
•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对民族团结方面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和谐。
四、民族团结的挑战与应对民族团结建设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
1. 文化差异: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需要通过加强交流和教育来缩小差距。
2. 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民族地区的经济相对滞后,需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3. 民族宗教问题:宗教信仰有时会成为民族团结的障碍,需要加强宗教政策的引导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大学“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
一、民族基本知识
(一)56个民族一览
1.壮族2.藏族3.裕固族4.彝族5.瑶族6.锡伯族7.乌孜别克族8.维吾尔族9.佤族10.土家族11.土族12.塔塔尔族13.塔吉克族14.水族15.畲族16.撒拉族17.羌族18.普米族19.怒族20.纳西族21.仫佬族22.苗族23.蒙古族24.门巴族25.毛南族26.满族27.珞巴族28.僳僳族29.黎族30.拉祜族31.柯尔克孜族32.景颇族33.京族34.基诺族35.回族36.赫哲族37.哈萨克族38.哈尼族39.仡佬族40.高山族41.鄂温克族42.俄罗斯族43.鄂伦春族44.独龙族45.东乡族46.侗族47.德昂族48.傣族49.达斡尔族50.朝鲜族51.布依族52.布朗族53.保安族54.白族55.阿昌族56.汉族
(二)我国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2. 民族区域自治;
3.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4.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 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6.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7.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8.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二、为什么说我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华大地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华民族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奋斗,留给当代中国人的、最可宝贵的遗产有3项:一是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二是56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住久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三是精彩纷呈的多样化文化。
我们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拥有的的宝贵财富,各民族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幅员辽阔的国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翻开一部厚重的中国史,我们发现,这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育、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了大一统国家的历史。
我们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是5000年来特别是秦汉以降的2000多年里,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的证权与周边各族的政权在长期融合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经历了4个关键时期。
第一,是秦、汗的开创时期。
第二,是唐、宋的扩展期。
第三,是元、明、清的定型期。
第四,是鸦片战争以降的抗争期。
自秦汉开创多民族统一的中国以来,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核心价值的自觉追求,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统一被认为是正常的,分裂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各民族共同完成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口众多的汉族,在对东统一大业进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蒙古族、满族等也重要作用。
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藏、维吾尔、白等许多民族,他们在局部地区实现的统一,也为中国的大统一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元朝一统,康乾盛世,都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辉煌。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2009年9月29日,正当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喜悦庆祝新中国60华诞之际,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的739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749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在全社会产生了热烈反响。
这次大会,充分展现了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崭新面貌,充分展现了60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巨大成就。
这60年,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益完善、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的60年。
这60年,是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极大增强、各族人民生活根本改善的60年。
这60年,是民族地区社会事业成果丰硕、各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的60年。
这60年,是各民族大团结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的60年。
“同心掬得满庭芳”。
四、各族青年如何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
维护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名青年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1.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不断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我们要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我们要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我们要在学习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3.我们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是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严重践踏,是对人民根本利益严重损害,是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危害。
我们每一个青年都要头脑清醒,擦亮眼睛,认清各种破坏势力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不信谣、不传谣,不受坏人挑拨煽动,不发表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论,更不能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我们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形成坚如磐石的团结,拥有坚无不摧的力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五、“三个离不开”思想、“四个认同”思想及马克思主义“五观”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
宗教观。
2.“四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
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3.“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
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