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民族团结部分基础知识.pdf
民族团结教育基础知识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一)我国的民族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二)我国的民族关系1。
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2.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写入宪法,西藏的民主改革,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等。
(三)我国的民族政策1。
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制度.(1)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地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3)优越性(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适合我国民族分布状况,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
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之间的关系:(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2)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3)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也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四)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原因或意义)(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3)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和谐稳定;(4)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五)应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政府):( 1 )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对外开放国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 2 )政治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分裂活动;( 3 )文化方面: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尊重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加快教育的投入,促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等。
2020年整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pdf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目录* 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1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2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2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5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6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实施…………………………………7页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等,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和规定,为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1.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2020年整理民族团结学习笔记.pdf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材料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繁荣发展民族团结的意义每当看到自己家中6个民族、80多口人团聚在一起的时候,新疆青河县70岁的老妈妈阿尼帕.阿力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过去的46年里,她和丈夫抚养了19个不同民族的孩子,其中10个是分属族、、、4个民族的孤儿,加上、的女婿、儿媳,全家是有6个民族成分的大家庭。
阿尼帕老人可以说是民族团结的好模范,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体现。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是要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维护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安全,同心同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这是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是各民族每一个成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每个人都要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弘扬伟大的,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社会稳定,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
民族理论政策知识宣传1、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
民族团结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新疆有多少个世居民族?我国目前一共有56个民族。
新疆有13个主要的民族克尔克孜族加上汉族2、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的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民族学基础知识全套课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将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 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同时,将进 一步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地区基 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完善措施
为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需要采取一系列措 施。首先,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保障 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其次,应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 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和管理水平。此外,还应加强 民族地区教育、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提高少数 民族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同时,应加强民族 团结宣传教育,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和 归属感。
田野调查法与参与观察法
田野调查法
民族学者亲自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通过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方 式收集第一手资料,以了解研究对象的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参与观察法
民族学者在调查过程中,不仅要收集资料,还要深入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日常生 活中,通过观察和体验来了解其文化和社会现象。
历史文献法与比较研究法
民族学基础知识全套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民族学概述 • 民族文化 • 民族社会 • 民族关系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民族学研究方法
01
民族学概述
民族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总结词
民族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中不同民族及其族群的历史、文化、 社会、政治、经济、语言、宗教、民俗等方面的学科。
详细描述
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的定义与类型
总结词
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冲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 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
详细描述
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冲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涉及到不 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往方式,也涉及到社会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为了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 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包括加强民族平等团 结、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文化 交流互鉴、加强民族法律法规建设等。同时,也需要从 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民族关系的冲突问题,如加强 民族矛盾调解机制建设、推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等。
(2020年整理)”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记录表.pptx

“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记录表
乌 鲁 木 齐 市 第 107 小 学 教 师 姓 名 :
活动项目 时间 地点 进班级 年级班
活动内容或解决的困难
联系学生 姓名:
联系家长 姓名:
交友 1 姓名:
交友 2 姓名:
交友 3 姓名: 交友 4 姓名:
学海无 涯
“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记录表
乌 鲁 木 齐 市 第 107 小 学 教 师 姓 名 :
活动项目 时间 地点 进班级 年级班
活动内容或解决的困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联系学生 姓名:
联系家长 姓名:
交友 1 姓名:
交友 2 姓名:
交友 3 姓名: 交友 4 姓名:
走亲戚 姓名:
学海无 涯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此寨建于宋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南岗 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的瑶寨,堪 称世界建筑奇观。
瑶族文化历史悠久,薪传不绝,内涵丰富,风情浓郁,瑶 族同胞能歌善舞,瑶族“耍歌堂”“长鼓舞”“瑶族婚俗”接连被列 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瑶族婚俗、排瑶民歌、瑶 族刺绣均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谢谢观看
——中国网
(1)观察图一,“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根据图 二,概括清朝管辖西藏的措施。
地区:西藏地区。 措施:设立驻藏大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2)2020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依据材料二,归纳西藏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因。
69周年。 原因:①西藏获得和平解放;②平叛;③进行民主改革(或 废除农奴制);④西藏人民的努力(或西藏人民的生产热情); ⑤建立西藏自治区(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体现了
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
③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C )12.“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 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 治县(旗)。”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 B )6.当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社会 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主要得益于
A.民主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 D.西部大开发
( D )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应是
A.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
B.提出自治申请的地方
2020年高三政治基础知识归纳

2020年高三政治基础知识归纳关于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大家在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需要不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高三政治基础知识归纳,希望大家喜欢!2020年高三政治基础知识归纳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1、主权的特征和基本内容2、“一国两制”方针的基本内容3、实行“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4、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6、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7、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8、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9、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国家主权的含义:国家主权是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所固有的处理国内国际事务的最高权力。
国家主权的特点:1. 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至高无上性。
2. 国家主权对外表现为独立性。
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1. 国家的政治独立。
2. 国家的经济自主。
3. 国家的领土完整。
政治独立、经济自主、领土完整三者的关系:国家的政治独立与竞技资助密切相关。
政治独立是经济自主的前提,经济自主又是政治独立的保证。
领土完整与国家的政治独立、经济自主也是密切相关的。
维护国家主权的必要性(原因):国家主权是以国家为范围的,只有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才是国家主权的实体。
因此国家主权不能分割,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部分,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能享有独立的主权。
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一切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各国平等交往的前提条件。
维护股价的主权,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新的国家安全观:领土安全不是国家安全的全部内容,经济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和人才安全等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一国两制”方针的科学内涵:①坚持“一国”是前提和基础。
②两种制度并存。
③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一国”的含义: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民族只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即中国。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两者关系是中央和地方。
高度的自治权: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
2024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教案2(pdf)川教版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民族团结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重要性,我推荐以下拓展阅读材料:
a) 《中国民族志》: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我国各民族的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各民族的特点。
2.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发现某些部分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我会简化教学内容,或者提供更多的辅助材料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思考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如果发现某些方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会考虑尝试其他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实验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教案2(pdf) 川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4年春季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我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a)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我国历史上的各民族角色,通过模拟历史场景,体验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b) 实验:设计有关民族团结的实验活动,如模拟 multi-ethnic society 的运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团结的意义。
c) 游戏:运用民族团结主题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民族团结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海无涯
民族团结部分基础知识
1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也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 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 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6 处理民族关系的总原则:民族平等
7 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民族团结
8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选拔、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9 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民族团结
10 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民族平等
11 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12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交错居住)
13 四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14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5 三个不动摇: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
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
16 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17 影响新疆团结稳定的主要危险:
三股势力: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18 国家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19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0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遵纪守法
21 思稳定、求团结、盼发展、争富强,是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22 新疆发展的两大目标: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23 新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1)新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2)经济建设蒸蒸日上
(3)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4)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