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设计会审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设计验收管理办法 (2)

采煤工作面设计验收管理办法一、总则为规范采煤工作面设计验收管理工作,确保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合理性,提高煤矿生产效益和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煤矿采煤工作面的设计验收管理。
三、设计单位责任1. 设计单位在接受采煤工作面设计任务时,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并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2. 设计单位要做好与采煤工作面建设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3. 设计单位应完成设计方案的编制,包括工作面布置、支护方式、通风系统等,并提供详细的设计图纸和说明。
四、采煤工作面建设单位责任1. 采煤工作面建设单位在接受采煤工作面设计方案后,应组织施工人员按照设计图纸和说明进行施工。
2. 采煤工作面建设单位要做好工作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确保工作面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3. 采煤工作面建设单位应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方案,组织验收单位进行验收工作。
验收单位应按照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工作面进行验收。
五、验收单位责任1. 验收单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采煤工作面的验收工作。
2. 验收单位要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方案,对工作面的布置、支护方式、通风系统等进行检查和评估。
3. 验收单位要详细记录验收情况,出具验收报告,并将报告送交煤矿主管部门。
六、验收结果1. 若采煤工作面的设计方案经验收合格,建设单位可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2. 若采煤工作面的设计方案经验收不合格,设计单位应进行修正,并重新提交验收。
建设单位要按照新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七、监督检查煤矿主管部门应定期对采煤工作面的设计验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和纠正。
八、违规处理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验收单位,煤矿主管部门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直至停工整治。
如涉及违法行为,移交公安等执法机关处理。
九、附则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煤矿设计图纸会审管理制度

煤矿设计图纸会审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煤矿设计图纸会审管理工作,提高设计图纸会审工作效率,保证设计图纸会审质量,保障煤矿施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安全法》和相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设计图纸会审管理工作。
三、设计图纸会审组织机构1. 设计图纸会审委员会:由煤矿主要负责人设立,负责煤矿设计图纸会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 设计图纸会审组: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
3. 设计图纸会审秘书处:负责设计图纸会审工作的协调和管理。
四、会审流程1. 设计方案阶段:设计单位向煤矿提交设计方案,并说明设计思路、技术方案等内容。
2. 初步审查阶段:设计图纸会审组对设计方案进行初步审查,提出意见和建议。
3. 修订方案阶段:设计单位根据初步审查意见进行修订,并重新提交设计图纸。
4. 专家评审阶段:设计图纸会审组邀请相关专家对设计图纸进行评审。
5. 会审报告阶段:设计图纸会审组形成会审报告,并提交给煤矿主要负责人审批。
6. 修改设计图纸:设计单位根据会审意见进行修改,并重新提交。
7. 最终审查阶段:设计图纸会审组对修改后的设计图纸进行最终审查。
8. 审定设计图纸:煤矿主要负责人审定设计图纸。
五、会审原则1. 依法合规:设计图纸会审工作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
2. 全面细致:会审过程要全面、细致,确保设计图纸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尊重专业:设计图纸会审组需尊重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提高会审效果。
4. 公正公平:设计图纸会审工作要公正、公平,不能存在偏袒和压制行为。
5. 互相配合:设计单位和设计图纸会审组要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设计图纸会审工作。
六、会审责任1. 设计单位:负责提交设计图纸,并按要求进行修订。
2. 设计图纸会审组:负责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并形成会审意见。
3. 煤矿主要负责人:负责审定设计图纸,并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
七、会审记录和归档1. 设计图纸会审组要及时记录会审过程和结果,并形成会审报告。
矿井水平、采区设计管理规定

公司矿井水平、采区设计管理规定为提高公司各矿井水平、采区设计质量,进一步完善采矿工程设计工作,依据煤炭行业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针对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对原《采矿设计管理方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具体如下:一、设计编制依据设计编制的依据:已经批复的矿井已有相关设计和地质报告或地质说明书、《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设计标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标准〔试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及国家、省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等。
二、设计编制资质1、生产矿井的水平设计〔含安全专篇、防突专项设计〕由矿区设计院设计。
矿区设计院不能满足资质要求的,经公司总工程师同意,可外委其他具备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
2、采区设计〔含防突专项设计〕由各矿自行编制,特殊情况需外委设计单位设计的,必须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3、工作面及其它小型设计必须由各矿自行编制。
三、水平设计、采区设计、工作面设计编制的内容《防止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及突出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必须编制防突专项设计。
公司所属各矿井在编制水平延深设计的同时,编制包括瓦斯治理内容在内的安全专篇,安全专篇对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要做详细说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还必须编制水平防突专项设计。
各矿井所有采区必须编制采区设计,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还必须同时编制防突专项设计。
放顶煤工作面必须编制工作面设计。
以上设计必须报公司批准,安全专篇由公司安监局组织审批,防突专项设计由公司一通三防部组织审批,其它设计由公司总工办组织审批。
设计编制的具体内容见附件〔安全专篇具体内容另行下发〕。
四、设计上报要求公司各生产矿井的水平延深设计及安全专篇、防突专项设计,采区设计、采区防突专项设计、联合布置采区新煤层首采面设计和悬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设计须报公司审批后方可实施。
矿建工程规程审批制度

矿建工程规程审批制度一、目的与原则矿建工程规程审批制度的制定,旨在通过严格的审批流程,保障工程规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从而确保矿山建设安全有序进行。
审批工作应坚持公正客观、重点突出的原则,确保每项规程都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二、审批范围矿建工程规程审批制度适用于所有新建、改建或扩建的矿山工程项目。
包括但不限于矿井开拓、选矿厂建设、尾矿库建设、辅助设施建设等各项工程。
三、审批流程1. 提交申请:项目负责单位需向审批部门提交完整的工程规程文件及相关资料。
2. 初步审查:审批部门对提交的文件资料进行初步审查,确保资料齐全、符合格式要求。
3. 专家评审:组织专家对工程规程进行详细评审,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4. 修订完善:项目负责单位根据评审意见修订工程规程,直至满足要求。
5. 审批决定:审批部门综合评审结果和修订情况,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6. 公示备案:批准的工程规程予以公示,并进行备案登记。
四、审批标准审批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工程规程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工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能否确保施工及运营的安全;- 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到位,是否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 经济效益分析是否合理,能否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应急预案是否完善,能否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五、责任与义务项目负责单位应对提交的工程规程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审批部门应保证审批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及时反馈审批结果和意见。
六、后续监督审批通过的工程规程,项目负责单位应严格按照执行,并接受审批部门的监督检查。
如发现违反工程规程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附则本审批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审批部门负责解释。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规程、措施会审管理制度1

作业规程、措施考核实施细则补充规定
为了进一步强化作业规程、措施的可操作性,加强作业规程、措施的集中会审管理,提高矿井技术管理水平,确保作业规程、措施贯彻到每一名员工,按照集团公司要求,特补充管理制度,现内容如下:
1、作业规程、措施会审由总工程师牵头、相关专业副总工程师组织、各职能部门技术主管、施工单位技术员参加。
2、各区队及部门将编制完善的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上报技术部登记,由技术部与相应副总工程师共同确定集中会审的时间,技术部设置专人建立规程、措施集中会审登记档案。
3、对于采掘工作面可预测的地质构造、巷道贯通等隐蔽致灾因素需提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现场施工条件、施工工艺突然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可连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会审。
4、在保证矿内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的情况下,不定时召开作业规程、措施集中会审,所有参会人员必须随叫随到,无故不到人员给予相应处罚。
5、参加集中会审的人员必须执行会签制度,并在会审意见单上注明会审意见及审查人,会审意见要有针对性。
6、作业规程、措施集中会审由相应职能部门做好会议记录、编写会议纪要,并报技术部备案。
7、若作业规程、措施集中会审时间在非上班时间召开,将对参会人员进行适当补贴,会审作业规程补贴100元,会审安全技术措施补贴50元。
8、采掘区队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会审工作由各采掘区队主管技术员负责。
9、各采掘区队主管技术员,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其他相关规定认真编制规程及措施。
在月度考核会上进行考核,同时给予奖罚。
10、其余考核内容参照《作业规程、措施及小型工程设计考核实施细则》。
ZF202综放工作面设计会审意见

ZF202综放工作面设计会审意见采煤:1、四邻情况:上部为设计的203工作面,不准确(P1)。
2、支护形式:未规定锚索的地点与间排距;文字规定为2700mm,锚杆规格内为间排距800mm,文字内为900mm。
3、原煤运输描述不清4、顶板管理:最大控顶距:支架长度+截深最小控顶距:支架5、井下位置应为二采区西翼第二风回采工作面。
6、工作面回采率按93%计算可采储量。
7、P9巷道断面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对断面进行验算。
8、没有巷道支护验算,特别是回顺与201煤柱为25m应加强支护。
9、目录中页码重复,8章附件有错误未意义书签字样不妥。
P16对月产量,月推进度和年产量没有计算,并有超能力之嫌。
10、图幅小,没有煤层底板等高线,等厚线,标题栏等。
11、设计没有设计和审批人员签名。
12、工艺流程有误,移架前拉后部溜子。
13、顶梁建议用0.8或1.6的设计为1.0m14、运顺断面设备布置应画张图。
15、放煤管理:14条:应增补处理大块煤、矸的措施。
地测防治水:1、地热18℃,描述不正确(P1)。
2、排水系统:①工作面洒水设计依据不充分(喷水、洒水);②在巷道低凹处挖凿不小于5m³的蓄水池描述不正确。
及排水能力需按《防治水规定》。
3、补充煤层埋藏深度。
4、工作面构造应叙述向斜的轴向,西翼的倾向反倾角。
5、补充201以采面煤厚资料。
6、煤层煤质灰粉资料应校准(6.69%),补充发热量指标。
7、应预测工作正常、最大涌水差。
8、补充工作面排水线路(从工作面到地面)9、说明工作面配备水泵的台数(工作、准备、检修)10、应探切眼巷道布置层位。
11、工作面巷道布置图中补充钻孔煤厚、已揭露的煤厚、等高线及标高、图列等。
12、增加工作面煤厚等位线图。
13、工作面巷道布置应该留底煤0.5m,面间煤柱没距离。
14、补充防治水安装技术措施内容:主要从地面、井下水文地质观测、老窖水的探放、排水和设备完好、检测、采掘生产中探放水原则、地质变化及水害隐患、过钻孔等的编制专门措施。
煤矿采掘工程设计管理制度

煤矿采掘工程设计管理制度为实现采矿设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保证矿井煤炭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依据《采矿设计手册》、《煤矿安全规程》、《煤炭生产技术管理规定》和有关法规、条例和技术政策,结合实际,特制定我矿采掘工程设计管理制度。
一、成立设计管理组织机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生产副总工程师、掘进副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地测副总工程师、安全副总工程师、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成员:生产技术部、地质测量部、机电工区、通风工区、防突科等相关部室主任工程师。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设计组,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部分管设计的副部长兼任。
二、各部门职责(一)总工程师负责全矿采掘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各专业副总工程师负责配合总工程师搞好本专业设计及技术管理各项工作。
(二)生产技术部分管设计的副部长负责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带领设计组全面负责矿井开拓大巷、采区准备巷道、工作面回采巷道及相关辅助碉室、风桥、煤仓、巷修等巷道设计和工程设计的审批发放工作。
(三)地质测量部负责提供设计所需的水文地质基础资料,包括设计区域内巷道及相邻巷道标高、地质构造、煤层底板等高线,相邻煤层开采情况、顶底板相邻巷道位置。
(四)通风工区负责设计采掘工作面通风方式确定,巷道断面风量验算、通风及防突设施位置确定,以及井下移动瓦斯泵站及配套设施数量规模、碉室等相关参数内容。
(五)防突科负责提供采掘工作面瓦斯治理方式,及瓦斯治理设备对巷道断面要求。
(六)运输工区负责确定各采区辅助运输设备的选型、技术参数、轨道参数选择、以及运输线路安全设施设计等内容。
(七)机电工区负责提供采区配电室、采掘工作面及主运系统设备数量、技术参数等与设计有关的相关内容。
(A)公司各分管专业部门要严格履行设计审查程序,积极优化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
三、设计要求(一)巷道布置与设计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山西省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定》、《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和《煤矿防治水细则》等国家、省和智能矿山事业部有关管理规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10.04.10•【文号】发改能源[2010]709号•【施行日期】2010.04.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10]709号)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监管局、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神华、中煤、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华润集团公司:今年以来,部分地区煤矿建设项目接连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产生严重社会影响。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建设行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管理,遏制煤矿建设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提高基建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促进基建项目顺利建成投产,保障能源供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确保煤矿建设安全的重要意义安全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理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煤矿建设安全直接关系从业人员生命,关系矿区和谐稳定,关系煤矿顺利投产和煤炭长期稳定供应。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矿区、保障能源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确保煤矿建设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和“严字当头、科学规范、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全面加强各类煤矿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资源整合等项目)安全管理。
二、严格落实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煤矿建设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加强煤矿建设安全的领导和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设计及会审管理规定
为切实搞好设计编制及会审工作,使之真正做到“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理”,使设计有效的指导生产和更好的服务于生产,经公司研究决定制定设计及会审管理规定。
一、职责界定
1、总工程师是本单位设计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保证矿井在设计编制及会审过程中执行公司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2、设计部门在矿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工程设计的编制、审批及呈报工作。
3、设计室负责井下采掘工程设计,设计内容包括:采区设计、工作面设计、井下单位工程设计。
采区设计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报集团公司审查批准。
4、机运专业负责井上下机电、运输、排水、供电及机运系统改造等工程设计、提供采掘进工作面运输、供电设计,机电工程设计配套,计算总负荷量,并指导、监督实施;对绞车、轨道、安全设施等机运设备、设施完好负主要责任。
5、采煤专业负责提供回采工作面设计建议,明确满足设备运输及安装的巷道规格、安撤路线、各类车场、硐室设置及具体规格等,对工程施工提出具体要求,确保采掘交接前井巷工程一次性施工完毕。
6、掘进专业负责巷道(硐室)工程掘进施工、作业规程编制及现场实施,对巷道(硐室)工程施工质量负全部责任。
7、通防专业负责通风系统的确定和调整完善,监督落实防尘系统的完善、实施,确定通风、防尘相关标准,构筑各类通防设施,对井下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进行管线敷设、安装、维护和日常管理,确保通防系统齐全完好。
8、地测专业负责提供详实准确的掘进工作面地质资料并指导、监督实施,并负责防治水设计。
9、采煤、掘进、机运、通防、地测等相关专业部门,负责对各类设计及时提供相关资料,辅助设计室进行设计和设计审查等。
二、设计资料提交及设计要求
1、总工程师依据设计规范、安全规程、法律、法规要求及矿井发展规划和
生产作业计划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采掘工程设计,并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采区设计、采煤工作面设计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技术管理规定,力求达到安全高效和经济合理。
3、采区设计、采煤工作面设计应依据地测科提供的地质、测量、水文地质、瓦斯地质等资料,邻近采区相应煤层类似工作面或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资料及生产情况,优选最佳的采煤方法、采煤工艺、巷道布置方式,做到各生产系统完善、安全可靠,并统筹布置一通三防、防治水工程等安全工程。
4、按照年度及月度生产作业计划,生产技术部掘进根据施工接续需要,提前以书面形式给设计室下达设计委托书(一般设计提前15天,采区设计、工作面设计等大型设计根据情况确定时间),设计室接到委托书后认真组织,列出设计计划和提供图纸时间,确保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5、设计要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矿井设计规范》、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集团公司和上级有关规定进行,同时要满足通风、运输、行人及生产的需要。
6、优化设计,科学、合理巷道布置,严格控制巷道断面。
在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严格按集团公司的规定设计巷道断面,严禁随意扩大巷道断面。
7、设计必须与现场实际相符,施工中如现场条件发生变化,原设计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需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设计变更,以保证现场正常施工。
8、工程设计必须进行方案对比,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坚持安全技术与经济统一,搞好采掘机运通综合配套。
9、设计需相关单位提供有关技术资料时,相关专业按要求及时提供有关技术资料。
10、设计完成并经设计室内部审核后,上报总工程师批准签字,涉及专业较多且专业性较强的设计,必须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专业副总工程师及主任工程师对设计进行会审会签。
12、采区设计、采区首采工作面、月产量超过10万吨的放顶煤工作面及特殊块段的工作面设计等重要单位工程设计由总工程师组织初审,并报集团公司审批,其它工作面和单位工程设计由矿总工程师审批;防治水工程设计、“一通三
防”工程设计、供电、机运工程设计按规定组织审批或上报。
三、设计程序
1、采区设计
(1)总工程师根据矿井初步设计、改扩建设计、水平设计以及生产技术要求,提出设计任务书,并组织设计室及相关部门共同完成。
(2)设计室根据下达到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设计依据,根据确定的采区主要技术特征通知相关单提交编制采区设计说明书的所需资料,进行采区方案设计及采区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工作。
(3)采区方案设计及采区设计说明书编制完成后,由总工程师审核后报集团公司审查批准。
(4)设计室根据集团公司批复的采区设计进行采区施工图设计。
2、工作面设计
(1)根据采区设计以及年度生产计划,由掘进专业提出工作面设计任务书,设计室根据设计任务书进行工作面设计。
(2)设计室根据工作面设计要求向相关专业收集整理现有相关资料,与相关技术人员一起共同分析确定工作面初步设计方案,并由负责将工作面初步开采方案向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汇报。
(3)工作面设计方案完成后由总工程师组织采掘、机运、地测、通风、安监等有关部门进行会审签字。
(4)设计室根据会审的工作面设计方案进行工作面单位工程设计。
3、其它单位工程设计
(1)掘进专业根据年度及月度生产计划,掘出其它单位工程设计任务书,设计室根据单位工程设计任务书进行单位工程设计。
(2)设计室接到单位工程设计任务书后,根据设计要求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与相关技术人员分析确定设计方案,并进行单位工程设计图设计。
四、设计会审
1、设计编制完毕后及时上报总工程师,由总工程师牵头组织采、掘、机运、通防、地测等专业副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及相关人员进行会审。
2、采区设计由总工程师牵头组织会审后报集团公司审查批准,采掘工作面
设计由总工程师牵头相关专业副总工程师及主任工程师会审后,由总工程师审查批准。
3、参加设计会审人员要认真审查,针对查出的问题设计人员要及时修改设计,确保设计质量,会审结束后,参加会审人员要对修改后的设计进行签字。
4、设计会审后,由总工程师签字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五、设计管理
1、设计会签完毕后,图纸由设计室下发到相关单位,同时由设计室会同掘进主任工程师,一起给施工单位技术员进行设计交底。
2、施工图要按照国家制图标准进行绘制,图纸表达要细致、全面、图纸清洁,施工图完成后必须经业总工程师审阅签字后,方可作为正规图纸发放使用。
3、设计完成后,图纸除设计室自已保存外,需报送生产科、地测科、施工单位各一份,同时报送矿档案室存档一份,以备今后查用。
设计室发放设计图纸时,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同时要求领用设计图纸的单位签字。
4、设计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及现场实际情况,并按时完成,否则给予设计人员及会审人员罚款50~100元。
5、设计所需相关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并经单位主任师及专业副总审核签字后按时提交,否则给予责任人罚款50~100元。
6、如因设计不当造成巷道报废或出现安全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人员及会审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7、公司每季进行一次优秀设计评选,评出优秀设计两份,报领导审批后每份给予5000元的奖励,同时公司每季拿出3万元用于奖励设计会审人员及其它相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