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锅炉燃烧技术
低氮燃烧技术在煤粉锅炉中的工程应用效果评估

低氮燃烧技术在煤粉锅炉中的工程应用效果评估煤粉锅炉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锅炉,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煤粉锅炉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低氮燃烧技术的应用成为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对低氮燃烧技术在煤粉锅炉中的工程应用效果进行评估。
一、低氮燃烧技术原理低氮燃烧技术通过优化燃烧过程,减少燃烧温度和燃料中的氮氧化物生成量,从而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其原理主要包括控制燃烧温度、调整燃料配比、增加燃烧器混合风量等措施。
二、工程应用效果评估1. 排放标准达标情况评估低氮燃烧技术的应用使得煤粉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使其排放水平符合国家相关的环保标准要求。
经过工程实践验证,燃烧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显著降低,达到了环保排放标准。
2. 燃烧效率评估低氮燃烧技术的应用对煤粉锅炉的燃烧效率也有一定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通过合理调整燃料配比、控制燃烧温度等手段,不仅能够降低氮氧化物排放,还可以提高燃烧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双重目的。
3. 经济性评估虽然低氮燃烧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增加一定的设备和运行成本,但从长远来看,通过减少环境治理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好处,其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综合考虑成本和收益,低氮燃烧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4. 技术可行性评估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低氮燃烧技术在煤粉锅炉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技术可行性高。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低氮燃烧技术在未来的工程应用中将会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三、总结综上所述,低氮燃烧技术在煤粉锅炉中的工程应用效果得到了良好的评估。
其通过控制燃烧过程、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提高燃烧效率等手段,既满足了环保排放要求,又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低氮燃烧技术将在工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煤粉气流的燃烧与强化

通常一次风量的大小是用一次风率来表示,它
是指一次风量占炉膛出口相应总风量的百分数。各 种煤的一次风率推荐值见表5-1所示。
③粒径小于100微米 的煤粉在炉膛中的升 温速度大于一万℃/s。
影响因素
1.燃料性质
燃料中挥发分、水分、灰分对燃料的 着火与燃烧均有影响。
挥发分的多少对煤的着火和燃烧影响 很大。挥发分低的煤着火温度高,煤粉进 入炉膛后,加热到着火温度所需的着火热 比较多。就是说,必须把煤粉气流加热到 更高的温度才能着火,达到着火所需的时 间也长些,着火点离开燃烧器喷口的距离 也长些。
强化煤粉气流燃烧的各种措施 (一)提高热风温度 如,在烧无烟煤时,热风温度高达400℃左
右。 (二)提高一次风温和限制一次风量 提高一次风温和限制一次风量有助于减少
煤粉气流所需的着火热,以加速煤粉的着火。
一次风率应根据煤种适当控制。
(三)选择适当的气流速度 最适宜的一、二次风速 (四)合理送入二次风
煤粉炉中,煤粉是由一次风输送经燃烧器
进入炉膛。要使进入炉内的煤粉气流达到着火温
度,并进行燃烧,就需要对煤粉气流加热。
将煤粉气流加热到着火温度所需的热量称为
着火热。煤粉气流的着火热包括加热煤粉和一次
风所需热量、加热原煤在制粉系统中蒸发出来的 水分所需热量以及煤粉中水分加热、蒸发、过热 所需热量。
要使煤粉气流着火快,一方面要尽量降 低着火热,另一方面要尽快提供着火热。
温度,这样燃烧才能完全。
燃煤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的原理

燃煤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的原理燃煤锅炉是一种利用煤炭作为燃料产生热能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燃烧过程、热传递过程和排烟过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燃烧过程。
燃煤锅炉通常分为多个燃烧室,供给煤粉和空气,在高温的条件下使煤粉点燃。
首先,煤粉被送入燃烧室,通过一系列的喷嘴将煤粉喷入燃烧器中。
同时,空气也被喷入燃烧室中,与煤粉混合后形成可燃的混合物。
然后,点火器点燃混合物,产生火焰。
第二阶段是热传递过程。
当火焰在燃烧室中燃烧时,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将被导入锅炉的热交换器中。
在热交换器中,高温气体与水进行热交换,使水受热。
热交换器通常采用多根管子,管子的内外表面都与高温气体接触,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
同时,锅炉内部还设有分水器,用于将热能均匀地分配到不同的辅助设备中,比如暖气系统或者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热水。
第三阶段是排烟过程。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经过热交换后变得冷却,同时含有大量的热量,这时候需要将烟气排出锅炉,以避免烟气的积聚。
烟气在锅炉内部通过管道被导向排烟管道,一般在排烟管道上安装有变压器和除尘设备,用于降低烟气压力和去除烟粉尘等有害物质。
最后,烟气通过烟囱排出,进入大气中。
总的来说,燃煤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煤粉和空气的燃烧产生高温气体,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水,同时将产生的烟气排出。
这种传统的锅炉技术在很长时间内被广泛使用,但也面临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产生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
因此,现在更多的人开始转向清洁能源,如天然气或生物质锅炉,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氧燃烧在煤粉锅炉中的应用研究

氧燃烧在煤粉锅炉中的应用研究煤粉锅炉是一种热能转换设备,将固体燃料煤粉直接喷入锅炉燃烧室中,在理论燃烧温度下,煤粉可以完全燃烧,释放出热能,同时产生CO2、SO2、NOx等污染物。
在煤粉锅炉中,煤粉燃烧不充分和高温下的NOx是常见问题。
传统的排放治理方法采用喷射氨水,去除NOx,然而这种方法对喷射氨水的要求很高,同时也存在着反应产物无法达到标准的问题。
氧燃烧技术可以解决煤粉燃烧不充分和高温下的NOx等问题。
氧燃烧是指将空气中氮气的含氧量减少,使燃烧室内氧气浓度达到极高的水平,从而达到高温、高效、低排放的目标。
氧燃烧有别于传统的空气燃烧。
燃烧前的混合空气里含有大量的氮气,而氮气并不参加燃烧反应,却把燃料中的氧稀释,消耗热量,因此降低了燃烧温度,延长了燃烧时间,引起NOx的生成;而氧燃烧只注入含有氧气的燃料气流,燃烧后大部分氮气没有进入燃烧过程,使得燃烧室内氧气浓度达到99.5%以上,从而提供了更高的燃烧温度、更充分的氧化、更完全的燃烧,同时降低了燃烧温度,减少了NOx的生成。
氧燃烧在煤粉锅炉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氧燃烧可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同时减少排放的污染物,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同时,氧燃烧也增加了锅炉的稳定性,减少了活动状况下的排放,使锅炉更符合环保要求。
氧燃烧在煤粉锅炉中的应用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首先是氧燃烧过程中的煤粉氧化反应机理和转化规律的研究。
其次是氧气专用的燃烧器设计和燃烧器喷嘴内衬涂层材料的选择。
此外,由于氧气的狭窄可燃范围,氧流量不稳定和分区调节难度大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控制系统,以保证氧燃烧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目前,国内外对氧燃烧在煤粉锅炉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对煤粉的燃烧机理和燃烧过程中的NOx生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增加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添加量,进一步提高了煤粉的燃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NOx排放。
同时,也有一些煤电企业已经开始在实际运行中使用氧燃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浓淡燃烧技术在煤粉锅炉中的应用

维普资讯
3 0
余 热 锅 炉
2 0 . o 23
表 1 不 同煤 粉 浓 度 下 煤 粉 的着 火 热 ( J k ) M / g
煤 粉 浓 度 (gk ) k/ g
烟 煤 无 烟 煤
O5 .
16 .6 2 1 .5
燃 烧 器 中 ,同 时 也 用 于 实 现 旋 流 煤 粉燃 烧 器 内外 浓 淡 分 离 技 术 的 改 造 。一 般 而 言 ,利 用
一
高 温 火 焰 的辐 射 。 研 究 表 明 ,高 浓 度 煤 粉 容 易 着 火 和 稳 燃 。表 1为 不 同煤 粉 浓 度 下 ,烟 煤 和无 烟 煤 粉 的着 火 热 。表 2为 不 同煤 粉 浓 度 对 应 的着
特 性 和技 术应 用 的 利 弊 等 作 了详 细 分析 。
关键词
煤粉锅 炉
浓淡燃烧
应用
1 前 言 煤 粉 浓 淡燃 烧 技 术 是 近 一 、二 十年 来 国 内外 广 泛 采 用 的一 种 新 型 煤 粉 燃 烧 技 术 。 国 内外 的研 究 及 实 际 运 行 经 验 表 明 ,煤 粉 浓 淡
维普资讯
余 热 锅 炉
2 0 . 02 3
2 9
浓 淡 燃 烧 技 术 在 煤 粉 锅 炉 中 的 应 用
杭州锅炉集 团有 限公 司 梁 梅 燕
摘要 本 文对 煤 粉 浓 淡 燃 烧 技 术 在 煤 粉 锅 炉 应 用 中 的 稳 燃 特 点 、 低 N x排 放 O
持稳 定 。
N x排 放 等 优 点 。 国外 的浓 淡 燃 烧 技 术 如 日 O 本 三菱 技 术 P (o uo nm m)燃 烧 器 , M pl tnmiiu li
煤粉锅炉工作原理

煤粉锅炉工作原理
煤粉锅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锅炉,它以煤粉为燃料,在高温下将煤粉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水蒸气,然后将水蒸气用于供暖、发电或其他工业生产过程。
煤粉锅炉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燃料燃烧、热传导和工作介质循环三个方面。
首先,煤粉锅炉的工作原理包括燃料燃烧过程。
煤粉经过煤磨机的破碎和粉碎,得到细小的煤粉,然后将煤粉输送到锅炉炉膛内。
在炉膛内,煤粉遇热氧化气体(如空气)并与其混合,发生燃烧反应。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炉膛和锅炉内部的传热面,将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一般为水蒸气或热媒体油),使其升温。
其次,煤粉锅炉的工作原理还包括热传导过程。
煤粉锅炉的炉膛内部设有一系列传热面,包括炉墙、过热面、再热面和省煤器等。
烟气在炉膛内通过这些传热面时,将其中的热能传递给这些介质。
传热面与烟气之间通过对流和辐射传热方式进行热量交换。
燃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传热面向工作介质传递,使工作介质温度升高。
最后,煤粉锅炉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工作介质的循环过程。
在锅炉内,工作介质(水蒸气或热媒体油)在各个传热面之间循环流动,接收热能并将其传递到下一个传热面。
在介质内部,通常有泵或风机等设备提供循环流动所需的动力,以确保工作介质能够均匀地吸收热量。
经过循环流动后,烟气中的热量被充分利用,工作介质也达到了预定的温度和压力。
综上所述,煤粉锅炉的工作原理包括燃料燃烧、热传导和工作介质循环三个方面。
通过煤粉的燃烧、高温烟气的传热以及工作介质的循环,煤粉锅炉能够将煤粉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并将其用于工业生产和供热等领域。
煤粉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技术导则

煤粉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技术导则嘿,咱今儿来聊聊煤粉锅炉燃烧调整试验这档子事儿啊!这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就好比咱做饭,火候调料啥的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不然这饭可就不香啦!你想想看,那煤粉锅炉就像是个大胃王,你得给它喂对了东西,它才能好好干活呀!燃烧调整试验不就是要搞清楚怎么喂它最合适嘛!咱得看看这火势咋样,风给得够不够,煤粉喷得均不均匀。
比如说风吧,这风就像是给火吹气,吹大了不行,火都给吹跑啦,吹小了也不行,火都烧不起来。
这得找到个刚刚好的度,就跟咱走路一样,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迈小了又走不快。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还有那煤粉,得细细地撒进去,不能一股脑儿全倒进去呀,那不成了乱炖啦!得让它均匀地燃烧,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就好像咱撒盐,得均匀地撒,不然有的地方咸死,有的地方没味道。
咱做这个燃烧调整试验,就得像个细心的大厨,一点点地观察,一点点地调整。
可不能马虎,不然出了问题那可就麻烦啦!你说要是火大了,把锅炉都给烧坏了,那得多心疼呀!火小了,又达不到要求,那不就白折腾啦!咱得时刻关注着各种参数,温度啦、压力啦、氧气含量啦,这些可都关系到锅炉能不能好好工作。
这就跟咱人一样,得有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好好干活呀!要是身体不舒服了,还怎么工作呀!而且呀,这试验可不是做一次就完事儿了的,得反复做,不断地优化。
就跟咱练武功似的,得一遍遍地练,才能练出绝世神功嘛!每次试验都能发现一些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锅炉就能工作得更好啦!你说这煤粉锅炉燃烧调整试验重要不重要?那肯定重要呀!这关系到整个生产过程呢!咱可得把它当回事儿,认真去做,不能马虎大意。
总之呢,煤粉锅炉燃烧调整试验就是个精细活儿,得用心去做,才能让锅炉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呀!咱可不能小瞧了它,得好好对待它,就像对待我们的宝贝一样!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煤粉燃烧器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及应用情况分析

煤粉燃烧器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及应用情况分析煤粉燃烧器是一种重要的燃烧设备,其能否高效地进行燃烧直接关系到煤粉锅炉的热效率和减排效果。
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煤粉燃烧器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煤粉燃烧器的节能减排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一、煤粉燃烧器的节能技术研究1. 发展高效煤粉燃烧器技术为了提高煤粉燃烧器的热效率,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技术途径。
其中,针对燃煤锅炉的低氮燃烧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措施。
该技术通过优化燃烧过程,减少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热效率。
此外,采用先进的风口布置和煤气分布控制技术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
2. 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粉燃烧器为了减少煤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例如,将生物质、废弃物等可再生能源与煤粉混燃,可以有效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同时,这种混燃技术也利用了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二、煤粉燃烧器的减排技术研究1. 燃烧过程的优化通过优化燃烧过程,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例如,采用低氧燃烧技术可以减少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排放;采用预混燃烧技术可以实现煤粉与空气的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固体颗粒物的排放。
2. 排放治理技术的应用为了进一步减少煤粉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研究人员开发了各种排放治理技术。
例如,采用脱硫、脱硝、脱重金属等技术可以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此外,还可以采用除尘设备进行固体颗粒物的去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煤粉燃烧器节能减排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目前,煤粉燃烧器的节能减排技术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在一些大型电厂和工业锅炉中,采用了先进的煤粉燃烧器技术,能效显著提高,减排效果明显。
同时,一些煤炭生产企业也开始关注煤粉燃烧器的节能减排技术,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逐步推广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在使用300C以上的热风输送煤粉时,r1=0.2~0.25。
2015-4-13
3.一次风温的影响 提高一次风温可以降低着火热,使着火位 置提前。例如,如果其它条件不变,以煤 粉一次风气流的初温T0=20C时的着火热为 100% , 则 当 煤 粉 空 气 混 合 物 的 初 温 为 T0=300C时,其着火热降低至40.5%。因此, 热风送粉对煤粉气流的着火十分有利,特 别在燃用贫煤和无烟煤时,采用很高的热 空气温度,是保证低挥发分燃料稳定着火 的重要措施之一。
• 实际上,煤粉气流的着火除与煤本身的放热条 件有关外,还与炉膛的散热情况有关。
Q2
放热:Q1 =k0 e
E RT
C
n O2
VQr
动力区
过渡区
散热:Q2 S (T Tb )
1
扩散区
Tb1 当炉膛壁面温度为Tb1时,放热曲线与散热曲线交于1点,稳定,缓慢氧化;
2015-4-13
一般性着火温度
五、燃烧良好的条件
要组织良好的燃烧过程,其标志 就是尽量接近完全燃烧,也就是 在保证炉内不结渣的前提下,燃 烧速度快,而且燃烧完全,得到 最高的燃烧效率。
1.供应合适的空气量 燃料完全燃烧的必要条件。空气量常用过量空 气系数来表示,直接影响燃烧过程的过量空气 系数是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α l” 。如果α l” 过小,即空气量供应不足,会增大不完全燃烧 热损失 q3 和 q4 ,使燃烧效率降低; α l” 过大, 会降低炉温,也会增加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因 此, α l”有一个最佳值,使(q2+q3+q4)之 和为最小值,这个值要通过燃烧调整试验来取 得。 一般α l” =1.2~1.25
4.空气和煤粉的良好混和与扰动 煤粉燃烧是多相燃烧,燃烧反应主要在煤粉的表面进行。 燃烧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煤粉的化学反应速度和氧气扩散 到煤粉表面的扩散速度(过渡燃烧)。 要做到完全燃烧,除保证足够高的炉温和供应合适的空气 量之外,还必须使煤粉和空气充分扰动混合,及时将空气 输送到煤粉的燃烧表面去,煤粉和空气接触才能发生燃烧 反应。 要求燃烧器的结构特性优良,一、二次风配合良好,并有 良好的炉内空气动力场。 煤粉和空气不但要在着火、燃烧阶段充分混合,而且在燃 尽阶段也要加强扰动混合。因为在燃尽阶段中,可燃质和 氧的数量已经很少,而且煤粉表面可能被一层灰分包裹着, 妨碍空气与煤粉可燃质的接触,所以此时加强扰动混合, 可破坏煤粉表面的灰层,增加煤粉和空气的接触机会,有 利于燃烧完全。
焦炭燃烧:焦炭的燃烧过程通常 是在挥发分的析出完成后开始的 。 放 热 量 60 ~ 95 % 。 主 要 反 应 : C+O2=CO2;C+O2=2CO 燃尽:残余焦炭被灰分和烟气包 围,反应减缓,需要足够长的时 间。 对煤粉气流的着火还伴随着流动 过程
焦炭燃烧阶段-气固反应
1.动力燃烧 在动力燃烧中,化学反应速率远低于扩散 速率。大颗粒焦炭 900℃左右;多孔大颗 粒 焦 炭 在 600℃ 以 下 ; 细 颗 粒 多 孔 焦 炭 800℃温度范围内燃烧基本属于动力燃烧。 在动力区内,影响燃烧速度的决定因素是 化学条件,即燃料性质、温度等,而和氧 的扩散速度关系不大 。
煤 粉 锅 炉 燃 烧 技 术
BY:童恩宠
煤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烧过程
在煤粉锅炉中,煤粉是在一次风的 携带下以风粉混合物的形式通过燃 烧器喷入炉膛的,煤粉在炉膛内呈 悬浮状态燃烧。 设计合理的燃烧设备,合理组织燃 烧过程,充分利用劣质煤,提高燃 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煤粉气流的着火和燃烧
一、煤的着火、燃烧 燃烧阶段: 煤粒被加热和干燥:析出水分,吸热。 挥发分的析出和燃烧:煤热解释放出挥发分, 达到相应的着火温度时即着火燃烧。燃烧放出 的热量占总放热量的40%左右。挥发分的析出与 燃烧改善了煤粒的着火性能:一方面大量挥发 分的析出并燃烧,反过来加热了煤粒,使煤粒 温度迅速升高;另一方面,挥发分的析出改变 了煤粒的孔隙结构,改善了挥发分析出后焦炭 的燃烧反应。
2.过渡燃烧 在过渡燃烧中,反应速率与内部扩散速率 相当。在过渡区内,燃烧速度既取决于化 学条件,又取决于物理条件。对难着火的 无烟煤总是将煤磨得更细,以便于着火及 燃尽 。 3.扩散燃烧 在扩散燃烧中,传质速率远低于化学反应 速率。由于化学反应速率很高,传质速率 相对较慢的有限氧分在刚到达焦炭外表面 就被化学反应所消耗。在扩散区内,影响 燃烧速度的决定因素是物理条件,即氧的 扩散速度,而与燃料性质及温度关系不大。
煤粉燃烧器中的一次风份额
挥发分 煤 种 无烟煤 贫 煤 烟 煤 烟 煤 褐 煤 油页岩 泥 煤
Vdaf,% 2~10 10~17 17~30 30~50 >37 80~90 ~70 ~0.3 — —
煤粉燃烧器中的一次风 份额,r1 直流式 旋流式
0.15~0.2① 0.15~0.2 0.25~0.3 0.3~0.4 0.35~0.4 0.5~0.6
2.保证适当高的炉温 根据阿累尼乌斯定律,燃烧反应速度与温度成指数关系。因 此炉温对燃烧过程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炉温高,着火快, 燃烧速度快,燃烧过程便进行得猛烈,燃烧也易于趋向完全。 炉温过高不但会引起炉内结渣,也会引起膜态沸腾,同时因 为燃烧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过高的炉温当然会使正反应速 度加快,但同时也会使逆反应(还原反应)加快,逆反应 (还原反应)速度加快,意味着有较多燃烧产物又还原,这 样同样等于燃烧不完全。 通过试验证明,锅炉的炉温在中温区域(1000~2000℃)内 比较适宜。当然,在中温区域,在保证炉内不结渣的前提下, 可以尽量提高些。
煤种 褐煤 挥发分 Vdaf,%
50 40 30 20
煤粉气流着火温度
Ti/ C 550 650 750 840
烟煤 贫煤 无烟煤
14 4
900 1000
2015-4-13
三、煤粉的着火
煤粉气流的着火条件,不仅在于用来点燃煤粉气流的 热烟气(热源)的温度,而且需要足够的热量。一般 情况下煤粉气流在着火过程中所吸收的辐射传热量约 为其着火所需总热量的10%~30%,所以其着火所需热 量的主要来源是对流传热。将煤粉气流加热到着火温 度所需要的热量称为着火热 着火热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被煤粉射流卷吸到射流根部的高温回流烟气(包 括内回流和外回流),这部分热烟气和新喷入的煤粉 射流强烈混合,以对流方式把热量迅速传递给新燃料; 二是高温火焰及炉壁对煤粉射流的辐射加热; 另外还有少部分化学反应本身放热。
4.炉内散热条件 炉内散热条件好,则炉内温度低,从而不利于 燃料的着火和燃烧。因此实践中,为使低挥发 分煤的及时着火和稳定燃烧,常在燃烧器区域 用耐火保温材料将部分水冷壁遮盖起来,构成 所谓的卫燃带,以减少水冷壁吸热量、维持燃 烧器区域的温度水平,进而改善煤粉气流的着 火和燃烧条件。 实践表明,敷设卫燃带对于难燃煤种的及时着 火和稳定燃烧非常有效,但卫燃带面积过大又 往往是炉内结焦的根源所在,在引进的300MW 和600MW机组W型火焰燃烧的锅炉上就发生过 多次,造成很大损失,运行中必须加以注意。
5.燃烧器结构和布置 燃烧器结构和喷口布置主要影响一、二次风的混合。 如果一、二次风混合过早,即在一次风煤粉气流着火 前就混入二次风的话,就等于增大了一次风量,使着 火热增大,着火推迟;反之,二次风混入一次风过迟, 又会因供氧不足而限制固定碳的燃烧。因此,燃烧器 的结构和布置应使二次风适时混入一次风中,如燃用 低挥发分的难燃煤种时,应使二次风混入一次风的时 间适当地推迟。 燃烧器的尺寸也影响到着火。燃烧器出口截面积愈大, 煤粉气流的卷吸能力越小,着火点离喷口距离就愈远。 因此,采用尺寸较小的小功率燃烧器代替大功率燃烧 器是合理的,因为小尺寸燃烧器既增加了煤粉气流受 热的周界面,也缩短了着火区扩展到整个气流截面所 需要的时间。
1.燃料性质的影响 煤粉气流的稳定着火,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煤粉析出的挥 发分,在其点燃后与一次风发生反应所形成的高温燃烧 产物来维持的,煤的挥发分Vdaf越低,它的着火温度越高, 所以,对贫煤和无烟煤,必须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使煤 粉气流能被加热到很高的温度,才能保证其着火。 煤中灰分的多少直接影响煤发热量的高低,而锅炉的燃 料消耗量是与燃料的发热量成反比的。着火热与燃料的 消耗量成正比,当煤的灰分增加时,就会显著增大煤粉 气流的着火热,从而会将其着火位置(又称着火点)推 迟,使着火不稳定。 煤的水分增加时,用于蒸发水和过热水蒸气的热量增加, 因而增加了着火热,着火点也会被推迟。 煤的细度增加,化学反应速度加快,放热量增加。
3.足够的燃烧时间 在一定的炉温下,一定细度的煤粉要有一定的时间 才能燃尽。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是煤粉自燃烧 器出口一直到炉膛出口这段行程所经历的时间。 在这段行程中,煤粉要从着火一直到燃尽,才能燃 烧完全,如果在炉膛出口处煤粉还在燃烧,将增加 燃烧热损失 , 同时会导致炉膛出口烟气温度过高, 使过热器结渣和过热汽温升高,运行不安全。 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主要取决于炉膛容积、炉膛 截面积、炉膛高度及烟气在炉内的流动速度,这都 与炉膛容积热负荷和炉膛截面热负荷有关,即要在 锅炉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数据,而在锅炉运行时切不 可超负荷运行。
2.一次风量的影响 一次风量增加时着火热增大,因而着火点会推 迟。但是,一次风量必须同时满足既能将煤粉 气力输送入炉膛,又要保证挥发分的着火和燃 烧的需要这两个要求。 从燃烧的角度来讲,如果一次风量等于煤中挥 发分燃烧的理论空气量,则这时挥发分燃烧产 物的温度最高。 由于燃料的发热量与其燃烧的理论空气量基本 上成正比,因此,挥发分燃烧的理论空气量和 煤燃烧的理论空气量之比,就等于它们燃烧时 所产生的热量之比,这个比值约等于煤的挥发 分含量。即:一次风份额= Vdaf
四、影响煤粉着火的因素
在煤粉炉中,燃烧所需的空气被分成一次风和二次风。 一次风的作用是将煤粉通过燃烧器输送到炉膛,并供 给煤粉在着火阶段所需的空气; 二次风则在着火以后混入保证煤粉的燃尽。煤粉的点 燃过程是将一次风气流和高温炽热的烟气混合,使煤 粉空气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到煤粉能够着火。 影响煤粉气流着火的主要因素是: 着火需要热量:燃料性质(着火温度、水分、灰分、 细度)、一次风量和一次风温等。 着火热来源:燃烧器的性能,即其空气动力工况,卷 吸周围烟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