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表格)讲解学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册教学路线图(含新教材及教学进度表)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册教学路线图(含新教材及教学进度表)
教学目标
- 帮助学生掌握必修上册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
1. 第一单元:阅读与表达
- 了解古代文学经典作品
- 学习诗歌的鉴赏与表达
- 掌握古文阅读与赏析的基本方法
2. 第二单元:古代诗词赏析
- 学习古代诗词的背景和创作特点
- 分析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 鉴赏并背诵优秀的古代诗词作品
3. 第三单元:现代散文阅读与鉴赏
- 了解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 分析现代散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 阅读并理解优秀的现代散文作品
4. 第四单元:小说阅读与鉴赏
- 学习小说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 阅读并理解优秀的小说作品
教学进度表
- 第一单元:阅读与表达(4周)
- 第二单元:古代诗词赏析(3周)
- 第三单元:现代散文阅读与鉴赏(4周)
- 第四单元:小说阅读与鉴赏(5周)
注意:以上进度表仅供参考,具体授课进度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高中语文 将图表进行到底 教学设计 教案

“将图表进行到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准确概述图表内容并合理运用图表结论。
2.过程与方法:巩固由表及里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图表在各学科以及生活中的现实作用。
【教学重难点】1.激发学生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将语文向生活迁移。
2.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历年高考图表题试题分布情况2.高考图表题题型及涉及的考点分析二、小结课前练习,探究解题规律(强调思维准确有序)1.准确概述基本事实所有的图表题基本上都会围绕图表中所反映出的基本事实展开,所以解答图表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准确概述图表所反映的基本事实。
(1)如何概述扇形图及相关表格中所反映的基本事实——注意比例,关注最值;(2)如何概述坐标图及相关表格中所反映的基本事实——注意对比,关注趋势。
2.合理运用图表结论会制图、能读图,我们有时就能从纷繁的数据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规律,但这还没有达到我们使用图表的终极目的,语用归根结底是要用的,接下来我们的思维应该向着这个方向推进。
(1)两个方向:发现问题实质,发现变化规律。
(2)多种运用:提出措施建议,进行简要评述、撰写宣传标语……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哪些技巧和规律可以总结?审题要细、对象要准……三、课堂小结一个中心:基本事实(技巧:扇形图——比例;坐标图——对比、趋势)两个方向:发现问题实质,发现变化规律多种运用:提出措施建议,进行简要评述,撰写宣传标语……(技巧:审题要细,对象要准)(这个过程中考察两个基本的能力:一是准确的概括能力,二是准确的推理能力)】四、实战演练(强调语言表达准确连贯)1.学生堂上限时完成广东09年和04年高考图表题2.展示答案并点评3.反思总结:如果你做错了,问题出在哪个步骤,你从这节课得到了哪些启示?五、结束语最后回顾一下:初中学制图,高考考说图,但这都只是为大家在各学科和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使用图表打下一个基础,希望大家将这节课所学到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带到生活实践中去,将图表进行到底!六、布置课后练习(金蛋1 p66:1、2、4、5)附学案图文转换(一)1.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课本、导学案
8.教学评价
课堂评价上,以交互式电子白板加强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二维码,补充拓展资料,加深理解;设计评价量表,及时反馈学情,为教学策略调整和学习支持提供依据。
9.教学反思
从教学设计理念方面,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主动学语文,赏析诗歌,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互动生成的动态结构模式,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所教册次、单元、课、框、目
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第二首诗歌
题目
《李凭箜篌引》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本节课在“三新”背景下,立足于自主学习理念,合作学习理念,探究性学习理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简易交互式白板教室环境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为主,在整个教学程序设计上围绕“以活动为主轴、以问题为主线、以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来开展学习。在学法指导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展示成果,合作探究。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将技术融入语文课堂,让课堂更有趣味性,高效性。
6.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情境导入:
“李足以泣鬼”
思考回答记笔记
以作品产生的巨大魅力吸引学生阅读兴趣
解读诗题
初步感知
分析解读诗题:
引:诗体的一种。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与歌、行一样,是乐府诗。
李凭:红极一时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而名噪一时。
箜篌:古代西域传来的一种弦乐器。
高中语文表格版必修三精美实用教案word文档共242页

学生展示
学生补充、纠正
完善答案,记录
培养学生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5分钟
3
练评结合环节
概括林黛玉形象特点,探究黛玉性格形成的原因
5、提问:黛玉性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6、公布答案。
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1、小组讨论并写出答案
2、公布答案。
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1、小组讨论写出答案
2、小组展示。
3.其他小组补充
4、书上记录相关答案。
训练学生质疑、概括、分析,领会作者意图的能力。
6分钟
4
课堂
总结提升环节
总结本课知识。
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重点。
2、点拨文中字词读音。
1、回忆、总结
背诵、
巩固本课所学,完成学习目标
4分钟
5
检测反馈环节
《优化学案》相关习题
1、巡视学生。
公布答案。
2、展示优等生练习册。
3、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作答、补充记录。
课代表协助检查
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的掌握情况
5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1、练习册剩余习题做完
3分钟
让学生明确下课所学,有的放矢进行提前学习。
7板书
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王熙凤形象:正面:外语动心神 细节
侧面
8课后反思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语文教案
主备人: 使用人: 时间:2018年4月21日
课题
林黛玉进贾府
课时
第三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重点
3、小说三要素。
3.2 哦,香雪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三、品析人物对话
学生分角色朗读,抓住香雪的语言描写,探究人物性格。
“房顶上那个大刀片似的,那是干什么用的?”又一个姑娘问。
“你们城市里一天吃几顿饭?”香雪也紧跟在姑娘们后边小声问了一句。
明确:总体来讲这些语言描写都体现了山村女孩对外界的好奇与渴望,但其他女孩子关注的是眼前所见与火车有关的东西,而香雪关注的是城里的生活方式,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笔,实际上反映了不同人物的心理需求。香雪这个发问,与她之前在小镇上学的经历有关,也更能折射她身上的自卑与自尊,也呼应了她随后不顾一切与人交换铅笔盒的原因。
通过品析人物对话,让学生了解小说人物对话在刻画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感悟文章主题
一个小小的铅笔盒,一个简单的关于铅笔盒的故事,究竟包含了哪些丰富的内容呢?请探究“铅笔盒”的丰富意蕴。
(一)交换铅笔盒发生的年代
本文创作于1982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火车进村代表着现代文明对小山村的冲击,也是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台儿沟的人们有了新的追求,因此用40个鸡蛋交换铅笔盒才这样顺理成章地发生。
(二)品鉴细节魅力
课文第49节(PPT):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的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它的价钱。请品鉴此处的四个“打听”
明确:手法上,四个“打听”表达强调,突出对外界世界的种种好奇。
二、理清文章梗概
(一)梳理文章脉络
新教材的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必修上册教学蓝图(含教学进度表)

新教材的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必修上册教学蓝图(含教学进度表)
教学目标
- 确保学生掌握必修上册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 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单元:古代诗词赏析
- 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韵律结构
- 分析古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 学习古代诗词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
- 阅读并理解古代诗词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
第二单元:现代散文阅读
- 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风格
- 分析现代散文的主题和观点
- 学习现代散文的背景知识和社会背景
- 阅读并理解现代散文作品,进行评论和写作
第三单元:小说精读
- 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叙事手法
-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 学习小说的背景知识和文学特点
- 阅读并理解经典小说作品,进行阅读感悟和写作
第四单元:古代文学名篇选读
- 理解古代文学名篇的传统价值和艺术特点
- 分析古代文学名篇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
- 学习古代文学名篇的背景知识和历史背景
- 阅读并理解古代文学名篇作品,进行评价和创作教学进度表
注意:以上教学进度表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2024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2024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并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文言文知识,包括词语、语法、句式等。
2. 分析并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修辞技巧等。
3.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正确翻译文言文。
4. 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学习习惯,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二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课文:《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师》、《出师表》、《词五首》。
2. 文言文基础知识:重点词语、特殊句式、文言文语法等。
3. 作文训练:以“我看历史人物”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安排第二单元的教学时间为4周,每周安排2课时。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第1周1. 课文《荆轲刺秦王》- 了解作者荆轲的生平和作品背景。
- 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 掌握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
2. 文言文基础知识- 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
-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第2周1.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 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
- 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
2. 作文训练- 讲解作文要求,引导学生选题和构思。
-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草稿的撰写。
第3周1. 课文《出师表》- 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 理解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和他的政治理想。
- 继续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
2. 作文修改与展示- 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 选取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和评价。
第4周1. 课文《词五首》- 欣赏并分析词的音乐性和艺术特色。
- 理解词人的情感表达和时代背景。
- 进行词的翻译和创作练习。
2. 作文讲评与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总结。
- 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文言文知识、课文内容和作文技巧。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 实践法:通过翻译练习和作文创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促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促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题名称《促织》主备人审核人参与备课人员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2024年月日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体现核心素养)1.了解作家蒲松龄,了解写作背景,了解《聊斋志异》的特点及其文学史地位。
2.积累重点文言词句,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3.品味《促织》朴素自然、简洁凝炼、准确传神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
4.理解本文所揭露的封建社会的罪恶,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教学重点1.积累重点文言词句,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品味《促织》朴素自然、简洁凝炼、准确传神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所揭露的封建社会的罪恶,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具PPT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集体备课终稿过程二次备课(根据班级学情修订终稿记录)环节一:导入新课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你知道这是评价谁的哪一部作品吗?《聊斋志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励志联吗?蒲松龄。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聊斋志异》中的一篇文章《促织》。
环节二:学习目标1.参考《高考调研》,归纳相关的文学常识。
2.结合课下注释,积累文言实、虚词,能准确翻译1-2段。
环节三:新课讲解任务一知人论世活动一:作者介绍(见《高考调研》)活动二:了解作品《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
活动三:写作背景(见《高考调研》)活动四:解读题目“促织"又名“蛐蛐”、“斗鸡"和“蟋蟀”。
古谚云:“蟋蟀鸣,懒妇惊”,是说古代妇女一听到蟋蟀的叫声,便知秋日已到,离冬天不远了。
于是抓紧时间纺织,这便是“促织”一名之由来。
任务二朗读文本,翻译概括第一段活动一:读准字音①猾黠( ) ②假此科敛丁口( ) ③数家之产( ) 活动二:翻译第一段(积累重点词句)尚:崇尚,爱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公路工程专用合同条款
1.一般约定
1.1词语定义
1.1.1合同
第1.1.1.6目细化为:
技术规范:指本合同所约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第1.1.1.8目细化为:
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指构成合同文件组成部分的已标明价格、经算术性错误修正及其他错误修正(如有)且承包人已确认的最终的工程量清单。
本项补充第1.1.1.10目:
1.1.1.10补遗书:指发出招标文件之后由招标人向已取得招标文件的投标人发出的、编号的对招标文件所作的澄清、修改书。
1.1.2合同当事人和人员
1.1.
2.2发包人:(在项目专用条款数据表中予以规定)
1.1.
2.6监理人:(在项目专用条款数据表中予以规定)
本项补充第1.1.2.8目:
1.1.
2.8 承包人项目总工:指由承包人书面委派常驻现场负责管理本合同工程的总工程师或技术总负责人。
1.1.3 工程和设备
第1.1.3.4目细化为:
单位工程:指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
第1.1.3.10目细化为:
永久占地:指为实施本合同工程而需要的一切永久占用的土地,包括公路两侧路权范围内的用地。
第1.1.3.11目细化为:
临时占地:指为实施本合同工程而需要的一切临时占用的土地,包括施工所用的临时支线、便道、便桥和现场的临时出入通道,以及生产(办公)、生活等临时设施用地等。
本项补充第1.1.3.12目、第1.1.3.13目:
1.1.3.12 分部工程:指在单位工程中,按结构部位、路段长度及施工特点或施工任务划分的若干个工程。
1.1.3.13 分项工程:指在分部工程中,按不同的施工方法、材料、工序及路段长度等划分的若干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