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复习资料[1]
近代汉语研究复习资料

“三言”“二拍”反映( C.吴方言)口语色彩“殿直把那简帖儿和两件物事度与浑家看。
”句中“度”的意思是(B.递交 )“但自家不务农桑,不忻砍伐”,其中的“但”字属于(C.句首语气词多谢伊来问当俺,纵来后何济!”句中所含有的词缀是C.当第二人称代词“你”是由古汉语中的( C.尔)演化来的《金瓶梅》“没甚肴馔,亵渎大人,且吃个头脑儿罢。
”其中的头脑是指D.山西传统补品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这个引子叫做(D.得胜头回唐宋时代声调有平、上、去、入四声,当时的学人把这四声分成平、仄两类。
其中“仄”是指(D.上声、去声和入声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一个特点是常常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反映了口语的地域性。
如《醒世姻缘传》反映的是(D.山东方言色彩音韵学中所说的“五音”是指的( D.按发音部位将声母分为五类小可许州人氏,姓李,排行第四,人口顺唤做银匠李四。
”句中“口顺”这个词的构成方式是(B.主谓式下列著作中不属于近代汉语研究对象的是(B.后汉书下列作品中,文白夹杂半文半白的著作是(D.三国演义唐宋时代声调有平、上、去、入四声,当时的学人把这四声分成舒声、促声两类。
其中“促声”是指(C.入声以下句子中属于祈使句的是( C.五娘,救小人则个“若更有疑,任相公所问”,其中的“所”字属于(C.词头“我是高太尉心腹人陆虞侯便是”这个句子属于( B.判断句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在( C.唐代)时期才有所使用。
人称代词复数的后缀“们”最早写成“弭”和“伟”,这个时间大致是(A.唐朝明代出现的《金瓶梅》属于(D.长篇小说“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颠八倒”这种词语现象叫做(A.模式词语“宋太公卧病在床,不能动止”。
其中含有(A.偏义词语近代汉语历史范围的主干部分是(A.南宋至清代前半期下列作品中,基本上是用文言写作,仅偶尔使用口语词或口语句子的著作是(B.北梦琐言下列各句中属于祈使句的是(C.左右,与我唤将周德威来者。
近代汉语概论一_OK

❖ 吕叔湘:“秦以前的书面语和口语的距离估 计不至于太大,但汉魏以后逐渐形成一种相 当固定的书面语,即后来所说的文言。”
15
3、我们见到的古人的口语是前人口语与书面语 的融合体,是经过加工的口语。 ❖ 元稹《酬白学士代书一百韵》:“翰墨题名
尽,光阴听话移。”自注:“乐天每与予游 从,无不书名屋壁。又尝于新昌宅,说《一 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 ❖ 沈既济 “昼寝夜话,各征其异说”。
16
❖ 《墨子·小曲》:“假者,今不然也。” ❖ 《墨子·经说下》:“假,假必非也而后假。” ❖ 《战国策·齐策》:“魏文侯借道于宋攻中山” ❖ 《尚书·尧典》:“庶绩咸熙”、“钦若昊天” 《史记》:“众功皆兴”、“敬顺昊天”。
17
4、东汉至魏晋时期形成文言与白话的区别 ❖ 东汉王充:“言恐灭遗,故著之文字。文字
❖ 《隋书·李密传》宇文化及:“共你论相杀事,何 须作书语耶?”
13
周秦汉语的书面语和口语基本一致,但书面语 又是对口语的加工。
❖ 阮元《文言说》:“古人无笔砚纸墨之便,往往铸 金刻石,始传之远。其著之简策传事者,亦有漆书 刀削之劳,非如今人下笔千言,言事甚易也。”
❖ “古人以简策传事者少,以口舌传事者多,以目治 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故同为一言,转相告语, 必有愆误,是必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使人 易于记诵,无能增改,且无方言俗语杂于其间,始 能达意,始能行远。”
❖ 4、构词与句法方面。
❖ 5、古白话中一词多义现象迅速发展,许多词形成了多义系 统。
❖ 6、古白话反映口语。
❖ 7、文言具有超越时空的广泛性和规范性善于铺陈描述。
21
古白话词汇研究的意义
22
1、汉语历史词汇学研究的需要
近代汉语总复习(1)

近代汉语总复习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近代汉语历史范围的主干部分是()。
A、北宋至清代前半期B、南宋至清代前半期C、北宋至清代D、南宋至清代答案:B2、《祖堂集》:“可是菩提耶?”句中的“可”相当于古代汉语的()。
A、岂B、却C、正D、约答案:A3、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这个引子叫做()。
A、弹词B、道情C、题目正名D、得胜头回答案:D4、近代汉语文献反映口语的程度,大抵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充分反映、有所反映和略有反映。
《三国演义》是属于()。
A、充分反映B、有所反映C、略有反映D、介于有所反映和略有反映之间答案:B5、近代汉语文献反映口语的程度,大抵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充分反映、有所反映和略有反映。
《金瓶梅》是属于()。
A、充分反映B、有所反映C、略有反映D、介于有所反映和略有反映之间答案:A6、近代汉语文献反映口语的程度,大抵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充分反映、有所反映和略有反映。
《北梦琐言》是属于()。
A、充分反映B、有所反映C、略有反映D、介于有所反映和略有反映之间答案:C7、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一个特点是常常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反映了口语的地域性。
如敦煌俗文学作品反映的是()。
A、西北地区口语B、燕京(今北京)一带口语C、浙江口语D、山东方言色彩答案:A8、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一个特点是常常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反映了口语的地域性。
如《醒世姻缘传》反映的是()。
A、西北地区口语B、燕京(今北京)一带口语C、浙江口语D、山东方言色彩答案:D9、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一个特点是常常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反映了口语的地域性。
如《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反映的是()。
A、西北地区口语B、燕京(今北京)一带口语C、浙江口语D、山东方言色彩答案:C10、“殿直把那简帖儿和两件物事度与浑家看。
”句中“度”的意思是( )。
A、渡过B、递交C、量D、丢答案:B11、《五家正宗赞》:“离报慈未出常情,见云门方始瞥地。
汉语言专业自考基础科目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
答:特点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矛盾]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简述清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答: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盛强转向衰落,主要表现为: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消弱了清政府的统治能力。
2)经济上,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造成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流民不断增加。
地租剥削、赋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益困苦。
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片言只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一片死寂。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兵无所事事,不劳而获,绿营也是军纪荡然,不堪一击;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19世纪初,英国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西贸易长期有利于中国的局面发生逆转。
这就破坏了清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导致了银两兑铜钱的比价上升。
3.外国列强是如何对近代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答:1)控制中国内政;2)操纵中国外交;3)享有领事裁判权;4)把持中国海关;5)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6)扶植、收买代理人。
4.外国列强是如何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答:1)在中国开办工厂,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使中国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2)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3)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4)控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5)给中国的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近代汉语考试专用

解释名词题1、俗体字答:与正体字相对而言,多半笔画比较简单易写,流行于民间,经常出现在近代汉语文献里,特别是手抄文献里。
如:赞,俗体有“賛”。
2、穷尽调查答:在一定数量的文献范围内,对某种语言现象进行全面的、没有遗漏的观察,称为穷尽调查法。
3、抽样调查答:在一种著作中选择部分篇幅作语言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4、内部综合研究答:指在本学科范围内对语言现象进行多角度的考察,以求全面地、合理地解决问题。
5、清声母答: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声母。
如36字母中的帮、非、端、精、心等。
6、浊声母答: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声母。
如36字母中的奉、澄、床、群等。
7、《广韵》答:是北宋前期陈彭年、丘雍等人根据前代韵书而修订编写的一部韵书,对当时汉语音节里的韵腹和韵尾做了较细的分类,共分206韵。
8、反切答:汉字的一种注音方法,指抽出反切上字的声母和反切下字的韵母与声调,拼合成一个音节。
如徒(t)红(òng)切。
9、浊上变去答:指《切韵》音系中浊声母的上声字,在南宋以后的北方话中变成去声。
如“仕”(浊上)写作“事”(去声)。
10、入派三声答:指隋唐时候的入声字,在《中原音韵》中被归入平声、上声和去声。
1、叠音词答: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音节重叠而成,不能分解的词。
如:刀刀、赤赤赤。
2、联绵词答:指两个音节联缀成义、不能分解的词。
如:尴尬、伶仃。
3、合成词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单位(语素)的词称为合成词。
如:离别、问当。
4、别义答:指一个词除了本义之外的其他意义。
如“睁”的本义是“用力张大眼睛”,引申出的“张开(眼睛)”,就是它的别义。
5、常用义答:一个词若具有几项意义,其中频率较高的意义称为常用义。
如“张开(眼睛)”这个意义就是“睁”的常用义。
6、引申义答:指在词的原有意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意义。
如:“张开(眼睛)”这个意义就是在“睁”的原有的意义“用力张大眼睛”的基础上演变来的。
7、影响义答:指词新生的意义不是从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而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才产生的,这种新生义称为影响义。
近代汉语复习提纲

《近代汉语》复习提纲教材:袁宾《近代汉语概论》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近代汉语?p1专家们对近代汉语的三点共同认识是什么?P22、袁宾提出的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原则是什么?P33、什么是主干时期?什么是非主干时期?P4-54、哪几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早期著作的代表?P55、哪儿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晚期著作的代表?P56、主干部分与非主干部分在汉语史研究中的地位是怎样的?P67、近代汉语的主干时期有多长?加上非主干时期总共有多长时间?P68、近代汉语在词汇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9、近代汉语在语法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10、近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前缀和后缀?P711、近代汉语里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新的句型?给你句子后能否自己归纳出句型来?P712、近代汉语的语音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P8“可是菩提耶?”中的“可”相当于古汉语的哪个词?p913、纯粹的复数标记“们”在唐代写成哪两个字?P1014、近代汉语时期的文言文属于什么性质的语言材料?P1215、哪些词语是伴随科举制度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P1316、哪些词语是伴随说书、戏曲、讲唱艺术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P1317、印刷术是在什么时代出现的?哪些词语是伴随印刷术而产生的?P1318、哪些词语体现了外国文化和宗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P1419、“把茅盖头”的实际意思指什么?这个词义的形成与什么文化现象有关?P1520、从什么时候开始,汉语中表示复数的人称代词产生了排除式和包括式的区分?哪个是排除式?哪个是包括式?最初是从什么作品中体现出来的?P1621、系词“是”放在句末的判断句和有两个判断词的判断句的出现是受到什么社会文化原因影响而产生的?P1722、造成唐元两代官话音系显著差别的重要原因是什么?P1823、哪些是研究唐代口语的重要文献?P1824、哪些是研究宋代口语的重要文献?所谓宋儒主要以哪几个人为代表?P1825、近代汉语主干时期最有价值的文献有哪些种类?P1926、哪些著作是民族交往和联系的产物?P1927、韵书、韵图产生的学术之源可上溯到哪些方面?P1928、解释:敦煌变文、王梵志诗、《祖堂集》、二程语录第二章文献1、近代汉语文献是按什么标准分为哪三类的?P202、充分反映口语的文献有哪些?P203、对口语有所反映,但不甚充分,多半是文白相间的著作以什么书为代表?P204、对口语略有反映,即基本上以文言写作,偶尔使用口语词或口语句子的著作以什么为代表?P205、文言文著作中出现口语成分的原因是什么?P226、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一个特点是什么?P227、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P238、敦煌变文、金代诸宫调、元代杂剧、宋元明南戏、“三言”“二拍”、《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著作分别反映哪些地方的口语?P239、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什么?P2410、使用近代汉语文献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P25―3111、近代汉语文献中的错字产生的原因是哪两条?P2512、什么叫夺文和衍文?P27第三章研究方法1、什么叫穷尽调查?它使用于什么样的研究?它有哪两点优势?P322、语言学界流传着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就是。
近代汉语(整理)

●近代汉语●结论●⒈专家们对近代汉语的三点共同认识是什么?专家近代汉语们三点相同的认识是:⑴大家都同意使用“近代汉语”这个称呼。
⑵大家都同意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
⑶南宋、元代、明代和清代前半期是大家基本上能够同意的近代汉语时期。
●⒉袁宾提出的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原则是什么?认识汉语史的两条原则是:⑴认识主干部分原则。
⑵前后阶段可以重叠原则。
●⒊什么是主干时期?什么是非主干时期?近代汉语研究的主干时期是近代汉语诸方面的特点表现得较成熟、较典型、较充分的时期,是南宋、元代、明代和清代前半期;非主干时期是联系前后两个主干部分的纽带,也是前后两个语言历史阶段相交替的时期。
●⒋哪几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早期著作的代表?主要抄写于晚唐五代的敦煌变文,有可能早于晚唐的王梵志诗,五代时期成书的禅宗著作《祖堂集》,北宋的二程语录等文献,是近代汉语早期的研究对象。
●⒌哪几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晚期著作的代表?清代中叶的《红楼梦》《儿女英雄传》《龙图耳录》清末的《官场现形记》,是近代汉语晚期研究的对象。
●⒍主干部分与非主干部分在汉语史研究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从汉语史研究的角度着眼,主干部分与非主干部分并无主次之分。
●⒎近代汉语的主干时期有多长?加上非主干部分总共有多长时间?近代汉语的主干部分即长达六个世纪左右,如果适当考虑它的上下沿,可能共有十个世纪左右。
●⒏近代汉语在词汇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⑴产生了大量的新的词语。
⑵古代汉语里的许多词语,在近代汉语里具有了新的意义。
⑶从词语的内部结构来看,双音词的数量大大增加,出现了多种具有固定形式和能产性质的多音词语。
⑷还涌现出一大批新的成语、谚俗语、歇后语、偏义语、隐语、行业语、术语以及外来语等。
●⒐近代汉语在词法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⑴前缀、后缀的使用比较频繁。
⑵出现了许多新的句型。
●⒑近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前缀和后缀?常见的前缀有:阿、兀、老、打、所、有等等;常见的后缀有:子、儿、头、地、当、自、来、生、家、行等等。
《汉语近代语言研究》自考详细复习资料(推荐文档)

《汉语近代语言研究》自考详细复习资料(第 1章-第 4章)(每题后面括号是对应书本的页码)一、填空题1、近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历史学科。
(1)2、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20世纪40年代写作的《“这”“那”考原》一文中开始使用“近代汉语”这个名称。
(2)3、认识近代汉语的历史范围要确立两条原则,一是认识主干部分的原则,二是前后阶段可以部分重叠的原则。
(3)4、近代汉语的主干部分即长达六个世纪左右,如果适当地考虑它的上下沿,可能共有十个世纪左右。
(6)5、近代汉语的双音词、多音节词在整个词汇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古代汉语。
(15)6、近代汉语词缀的使用更加频繁,也更加灵活,从而使加缀式双音词和多音词大大增加。
(15)7、研究近代汉语主要依据该时期的__ 书面材料。
(20)8、文言著作中出现口语成分,大抵有两种原因,一是作者受口语影响,有意无意地将口语搀杂进文言;二是由于记事的需要,不能不使用口语。
(22)9、近代汉语中“连……也(都)……”句式常见于明清时代。
(25)10、近代汉语文献里的错字,多半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一个是形近致讹;一个是音近致讹。
(25)11、夺文指漏脱了文字;衍文指_ 误添了文字;错简指字句的次序颠倒紊乱。
(28)12、研究近代汉语,调查的主要对象是近代汉语文献。
(32)13、穷尽调查常使用于专书语言研究和语言语言共时研究。
(32)14、研究元代语法需要佐证,要想从杂剧里寻找材料,最好选择元代刊本。
(35)15、近代汉语文献语言同时具有丰富的时间变化形态和地域变化形态。
(38)16、近代汉语比较研究可以从与古代汉语比较、与现代汉语比较、近代汉语内部不同时间比较、近代汉语内部不同地域比较等四个方面进行。
(23-42)17、近代汉语综合研究分为近代汉语内部的综合研究和近代汉语和其他学科的综合研究两种类型。
(43)18、近代汉语的综合研究还可以与文学、版本、宗教、心理习惯、民俗等学科结合起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汉语自学复习总题第一章绪论1、专家们对近代汉语的三点共同认识是什么?P22、袁滨提出的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原则是什么?P33、什么是主干时期?什么是非主干时期?P4-54、哪几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早期著作的代表?P55、哪几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晚期著作的代表?P56、主干部分与非主干部分在汉语史研究中的地位是怎样的?P67、近代汉语的主干时期有多长?加上非主干时期总共有多长时间?P68、近代汉语在词汇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9、近代汉语在语法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10、近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前缀和后缀?P711、近代汉语里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新句型?给你句子后能否自己归纳出句型来?P712、近代汉语的语音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P813、纯粹的复数标记“们”在唐代写成哪两个字?P1014、近代汉语时期的文言文属于什么性质的语言材料?P1215、哪些词语是伴随科举制度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P1316、哪些词语是伴随说书、戏曲、讲唱艺术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P1317、印刷术是在什么时代出现的?哪些词语是伴随印刷术而产生的?P1318、哪些词语体现了外国文化和宗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P1419、“把茅盖头”的实际意思指的是什么?这个词义的形成与什么文化现象有关?P1520、从什么时候开始,汉语中表示复数的人称代词产生了排除式和包括式的区分?哪个是排除式?哪个是包括式?最初是从什么作品中体现出来的?P1621系词“是”放在句末的判断句和有两个判断词的判断句的出现是受到什么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P1722、造成唐元两代官话音系显著差别的重要原因是什么?P1823、哪些是研究唐代口语的重要文献?P1824、哪些是研究宋代口语的重要文献?所谓宋儒主要以哪几个人为代表?P1825、近代汉语主干时期最有价值的文献有哪些种类?P1826哪些是著作是民族交往和联系的产物?P1927、韵书、韵图产生的学术之源可上溯到哪些方面?P19第二章文献1、近代汉语文献是按什么标准分为哪三类的?P202、充分反映口语的文献有哪些?P203、对口语有所反映,但不甚充分的,多半是文白相间的著作以什么书为代表?P204、对口语有所反映的,即基本上以文言写作,偶尔使用口语词或口语句子的著作以什么书为代表?P225、文言文著作中出现口语成分的原因是什么?P206、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一个特点是什么?P227、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P238、敦煌变文、金代诸宫调、元代杂剧、宋元南戏、“三言”、“二拍”、《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著作分别反映哪些地方的口语?P239、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什么?P2410、使用近代汉语文献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P25-3111、近代汉语文献中的错字产生的原因是有哪两条?P2512、什么叫夺文和衍文?P27第三章研究方法1、什么叫穷尽调查?它用于什么样的研究?它有哪两点优势?P322、语言学界流传着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就是________。
P323、《清平山堂话本》中“殿直把那简贴儿和两件物事度与浑家看”里面的“度”字该怎么解释才正确?为什么??334、怎样才能使穷尽调查更方便快捷些?P335、什么叫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在下结论和选样时应注意什么?P346、如果一部著作中的“好不”既有肯定式又有否定式,这部著作能否是明代中叶以前的文献?P377、近代汉语是与哪两个阶段相区别而建立起来的?P388、通过例句分析唐宋时代的表试助词“看”与现代汉语的表试助词“看”有什么不同?P409、近代汉语内部的比较可以有哪两个角度?P41-4210、敦煌变文中的“阿婆”一词是对什么人的称呼?为什么时候《丑女缘起》中的那个国王的女儿并不老却称她为“阿婆”?P4311、吕洞宾《渔父》词又名《疾瞥地》,其中的“瞥地“是什么意思?这个词义的产生与什么社会现象有关?P4712、《游仙窟》中“不忆吞刃,腹穿似割”的“不忆”的意思是什么?P4713、宋元南戏中屡见用“郑州梨”比喻新婚夫妇,是取“离散”、“分离”之义吗?要正确理解这个词义除了对词本身的把握以外还应该结合什么问题来考虑?P48第四章语音1、传统的汉语语音研究叫汉语音韵学。
汉语音韵学以什么时代的语音为研究对象?P492、汉语音韵学有哪几外分支?各自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4493、从现代语音知识出发,利用现代汉语拼音的表示方法,可以把一个音节划分成哪三个部分?其中的韵母部分又可进一步如何细分?P494、近代汉语中的声母也叫做声母吗?它叫做什么?P505、所谓“三十六字母”代表的什么时代的声母?对这36字母还可进一步进行哪几种分类?五音、七音、清音、浊音P50-516、音韵学中的五音就是指“宫商角徵羽”吗?“唇舌齿牙喉”这五音是从什么角度来划分的?P507、什么叫清声母?什么叫浊声母?P51。
8、唐宋韵书中的韵与现在所就的韵母是否相同?有什么不同?举例就明。
P519、影响很大的《广韵》共有多少韵?P5110、《切韵》、《唐韵》、《广韵》三部韵书的关系是怎样的?作者分别是什么时代的什么人?P5311、近代汉语的韵尾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分别叫什么名称?P5312、所谓“四呼”是按照什么来分的?你能各举一例来说明吗?P5413、《广韵》的206韵如果不考虑声调因素则可合并为61个韵,约从南宋起又可归并为16摄。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P5514、与外语相比,汉语语音的特点是什么?这个特点是什么时代的什么人发现的?P5515、唐宋时代的“四声”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四声”是一回事吗?为什么?P5516、对“平上去入”这四声有哪两种分类法?P5517、声母区分清浊与声调有什么关系?P5518、一个反切由哪几部分构成?反切的原理是怎样的?P5619、在反切法没产生以前要对一个不认识的汉字注音时,所采用的有哪些方法?P5720、什么是韵图?它是用来做什么的?P5621、汉语音韵学是在什么外部条件影响下才萌芽产生的?为什么最初编制汉语声母表的是两个和尚?P56-5722、近代汉语语音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可以用哪三组数字来证明这一结论?P5723、造成《中原音韵》中声母数目大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P5924、唐宋时期有哪三个塞音韵尾?它们又合称什么?普通话中还有没有这些韵尾了?P6025、唐宋时期有哪三个鼻音韵尾?它们又合称什么?普通话中还有没有这些韵尾了?P6026、从《切韵》到《中原音韵》,近代汉语的声调发生了哪三方面的重大变化?P6127、《中原声韵》是什么时代的什么人撰写的?它有多少个声母和韵部?P63-6528、周德清在声调方面的两大发现是什么?P6629、《中原音韵》所提倡的是什么语音?P6830、唐宋胡曾《戏妻族语不正诗》说明了什么问题?P74第五章词汇1、从哪几个方面体现出了近代汉语词语的新面貌?P76-792、请解释以下名词:乡试、登科记、平话、话本、戏文、书会、楔子、得胜头回、着精彩、着精神、大段、头脑、惭愧、尴尬、大辣酥、打换、猛可、门户、净手。
P77-883、按照结构单音词又可以分为哪几类?各举例说明。
4按照结构合成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各举例说明。
5、什么叫词的引申义?什么叫词的影响义?P89-926、“窟窿”、“下酒”、“可憎”三个词的引申义的得来与什么有关?P927“良久”本来表示很久、颇久,为什么在近代汉语时期却具有“沉默”、“默然”义?P93 8、“缁素”可表示“分辨”、“打”可相当于介词“从”,这些词义是怎能样得来的?P93-94 9“结果”又可表示“发送”(死者)的意思是怎么得来的?P9610、以“过——度”、“惭——愧”、“支持——支吾”等组同义词为例,说明什么叫同步引申。
此外,教材还列举了哪几组同步引申的例子?P96-10011、教材列举了哪几个例子来说明什么词语的历史演变?P10112、词语的历史演变可细分为哪几种情部?举例说明。
P101-103-10513、什么叫词语的地域差异?P106-10714、什么叫模式词语?给你一个模式词语你能否概括出它的模式来?P108-11115、同一种模式词语的结构类型、意义类型都相同吗?P11216、什么叫倒序词语?P11317、近代汉语文献中大量出现倒序词语的原因是什么?P11920、什么叫倒反词语?近代汉语中倒反语语与修辞中的说反话是否是一回事?P12021、理解教材120-121中所列举的倒反词语的正确含义。
22、倒反词语中的否定词“不”、“没”、“无”等在词语中起什么作用?23、“可耐”、“可憎”等词所表达的是字面的意思吗?为什么?24、什么叫偏义词语?P12325、偏义词语的词义是固定偏于某个成分吗?举例说明。
P12426、偏义词语中无义词素既然没有意义,为什么还要存在?它们究竟有没有用?有什么作用?P12827词语的训释有哪几种方法?P131-13428、131页的“扑”133页的“度”体现了一种什么词义研究方法?第六章语法1、后缀“地”、“生”在使用范围与使用频率上有什么矛盾现象?P1392、后缀“们”还有哪几种不同写法?“你们”、“我们”的合音分别是什么?P1403、动词“把、将、捉、拿”、“休、罢”,介词“被、吃‘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一种什么语言规律?P1414、为什么在金元时代出现了“我们”的合音“俺”、“你们”的合音“您”却没有“他们”的合音?P1435《水浒传》中介词“打从”和“自从”有什么分别?P1446、分析《水浒传》中介词“从”、“向”是怎样混用的?P1447、词缀与词是怎样区分的?P1458、为什么“老师”、“老婆”中的“老”是词缀而不是表示“岁数大”的形容词?P1489、“打睡”、“打看”、“打换”、“打折”中的“打”为什么不是动词而是词头?P14810、“打——V”,说说这“打——V”式有什么特点?P14911、注意“所卖”、“所愿”等结构与古代汉语中的“所”字结构的差异。
P15012、总结后缀“们”字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写法?P16013、“你亿时异日,有把茅盖头,人或问你,作么抵对?”句中有没有省略?省略了什么?P17114、代词可细分为哪三类?P17215、人称代词又可再分为哪几类?P17216为什么说“儿”字是第一人称代词?P17317、“奴”的用法在唐五代时期有什么时候特点?P17418“咱”是哪两个字的合音?“咱”和“洒家”属于什么时候地方的方言词?北方话中第一人称复数的包括式和排除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17619、“某、某甲、某乙”是属于哪一类人称代词?“您”在金元明时期也是表示敬称的吗?P17720、有哪些第三人称代词?使用上有没有地域的不同?P17921、指示代词可细分为哪两类?“这”的早期还有哪几种写法?表示“这样”、如此“意思的代词还有哪些?P18122、疑问代词主要有哪几个?“争”在哪个疑问词的前身?P18523、“什么“在早期还有哪些写法?P18524“做甚么”还可写成哪些样式?“啥”在明清时代还有什么不同的写法?P18725、有哪几个常用的介词?P189-19826、词可细分为哪几类?P19827、别出什么样的词是结构助词吗?P19928、时态助词“了”和“着”分别表示动作的什么状态?P20529、首语气词“但”、“念”有什么特点?P209-23030、句尾助词“罢、波、休”有什么共同特点?“休、罢”由动词变成助词说明了什么语言现象?P21331、表示程度的语气助词“煞(杀、死、晒)”有什么语法作用?P21532、什么是判断句?判断词在表语后的判断句的来源是什么?P21933、有两个系词的判断句为何在元明时期出现而且迅速消亡了?P22134、调式判断句是什么样子的?P22435、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远公还在何处?”和“还听得何法?”这样的疑问句?P22636、单音节反义词连用能起什么作用?P22937“难道……不成”有几种变式?P23138、祈使句可表示哪几种语气?祈使句有哪些标志?P23239、什么是被动句?有哪些介词可表被动?P23740、为什么说“被一人抱知远”是特殊被字句?P24341、“被”和“得”是怎样在被动句中分工的?P24642、什么是处置句?“年年常事”中有什么词被省略了?P253阅读文段示例:(一)《醒世恒言》选段却说做公的将客人和金孝母子拿到县尹面前,当街跪下,各诉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