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通路的建立

血管通路的建立
血管通路的建立

血管通路的建立

【一.血管通路概念】

血液透析需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或其它净化装置,再回到体内去。该通路称血液通路。建立合适血管通路是进行血透的前提条件。

理想的血管通路应符合以下条件:

1.血流量达到100~300ml/min 150~500

2.可反复使用,操作简便且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3.安全,尽可能不浪费血管,不易发生出血、血栓、感染等,心血管稳定性好不加重心负荷。

4.迅速:尤其指临时性血液通路

5.长期通畅率高,尤指永久性血液通路

6.皮下动静脉内瘘要求有足够的穿刺部位

【二.血管通路的分类】

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毒物、食物等中毒需急诊透析的患者,最好采用暂时性血管通路。动脉以桡动脉为主,其次为足背动脉作为血管通路的引血端;静脉以同侧上肢肘正中静脉为主,其次是对侧上肢肘正中静脉或双下肢大隐静脉作为血管通路的回血端。此法操作简单、方便、部位表浅、成功率高,但易损伤血管、有局部血肿形成等不足之处。

缺点:1. 血肿 2. 血流量不足 3. 血管破坏 4. 疼痛

优点:1. 迅速 2. 简单

适应症:1. 急性中毒 2. 急性心衰3. 急性高血钾

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

中心静脉插管导管类型

1. 单针双腔导管

2. 带Cuff的单针双腔导管

3. 抗生素镶嵌导管

4. Tesio导管

5. Ash Split导管

解剖位置

永久性血管通路选择

动-静脉内瘘

(1)为终末期肾功衰患者创建血管通路的首选方式,内瘘对透析的效果和患者长期存活有重要影响。内瘘成熟约需4~6周,一般术后4~6周才开始使用,以便静脉端充分扩张,避免吻合口狭窄内瘘闭塞

(2)常用血管:

桡动脉-头静脉(标准内瘘)、

桡动脉-肘前静脉、胫后动脉-大隐静脉、

肱动脉-肘前静脉、尺动脉-贵要静脉、

足背动脉-足背静脉、

股动脉分支-大隐静脉

(3)吻合方式:连续或间断外翻式缝合,用7-0~10-0血管缝合线。

术式:1. 端-端吻合 2. 端-侧吻合3. 侧-侧吻合

最常用术式:端-侧吻合

血管选择原则:

1. 先远后近。

2. 先左后右。

3. 先桡后尺。

4. 先上肢后下肢。

5. 先自身血管后移植血管

6. 由一般到特殊。

鼻咽窝内瘘:

血管:桡动脉-头静脉延伸支

优点:1. 手术创伤小。2. 术后浮肿、疼痛轻。3. 不易窃血4. 对心血管影响小5. 穿刺范围大。6. 一旦闭塞可行标准内瘘。7. 术后3~7天即可使用。

缺点:1. 吻合口动脉瘤时:腕关节运动障碍,切除时难度大,易损伤桡神经。2. 个别病例:该处血管较细,术野小、动脉深、手术难度大,通畅率与常规内瘘相同。

移植血管内瘘:

适应症:1.自身相邻血管相距较远或由于反复制作内瘘使血管耗竭。2. 由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牛皮癣等使自身血管严重破坏。3. 原有内瘘血管瘤或狭窄切除后需用移植血管搭桥。

4. 为适应高效透析或高流量透析而采用牛动脉或人工血管建立高流量内瘘。

移植血管种类:1. 自体血管:大隐静脉。 2. 同种异体血管:尸体大隐静脉、股动脉、脾动脉、肱动脉、胎盘脐动脉,3. 异种血管:牛颈动脉,4. 人工血管:PTFE聚四氟乙烯

主要术式:1.“J”型(直桥式), 2.“U”型(襻型)。

主要并发症:1. 感染,2. 血栓形成,3. 术后浮肿。

【三.各血管通路的并发症】

内瘘并发症:

1. 狭窄

2. 血栓形成

3. 肢端浮肿与缺血

4. 假性动脉瘤

5. 感染

内瘘狭窄表现体检肢端肿胀,吻合口部位搏动及震颤性质变化,透析时穿刺困难,管路易凝血,拔针后出血时间延长,透析时静脉压升高 、动脉负压升高 超声显示内瘘血流量下降,尿素再循环>10%(双针法)血管造影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处理:PTA,PTA+支架外科修复术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后的并发症与处理

1.插管时并发症:肺与胸膜损伤,动脉及静脉损伤,神经损伤,胸导管损伤,纵隔损伤,空气栓塞,导管栓子,导管位置异常,心脏并发症,误入腹腔内、膀胱内腹腔、腹膜后出血

2.导管留置期并发症:1.静脉血栓形成,2.空气栓塞,

3.折管,

4.导管阻塞/血管狭窄,

5.导管功能障碍

3.导管感染后败血症: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寒战、低血压,精神淡漠等。

当接受高渗液体治疗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时,首先应考虑导管败血症的可能,立即停止高渗液体的输入,换以等渗葡萄糖溶液,仔细询问病史,并做详细的体格检查,取所输溶液及患者的血、痰、尿标本做细菌培养。

如体温不降超过6~12h,而物理检查又不能找到原因,就应考虑感染源来自导管的可能,此时需以无菌操作方式拔除导管,并剪下头端1cm做细菌培养,同时由外周静脉输入等渗葡萄糖溶液。

【四.血管通路的护理】

直接穿刺血管路径的护理

①向病人或者家属讲解血透治疗的目的、意义、必要性;

②常选用桡A、足背A进行穿刺,每次进针的角度、方向、深浅完全一样,假性动脉瘤方能形成,假性动脉瘤血流量充足,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不改变血流方向,不影响局部微循环,可减少和延缓心衰的发生,避免局部水肿,以后可以在假性动脉瘤上穿刺;静脉回路首选双上肢的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大隐静脉;

③透析过程中观察有无血流量不足,及时调整针尖位置,如出现血管痉挛时,给予局部热敷,必要时用血管解痉药;

④透析结束用创可贴外贴针眼,用无菌纱布卷置穿刺点上拔出针头后按压局部并用弹力绷带环压止血,动脉点压迫2~4h拆除绷带,静脉点压迫1~2h即可;

⑤透析后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肢体有无肿胀、皮肤颜色、温度及末梢循环情况,穿刺肢体24h内避免受压、测血压、穿刺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血肿一旦形成,给予局部冰敷后,用新鲜马铃薯薄片敷于患处,2~3h更换1次,或者用毛田七草药搓碎湿敷于局部,达到活血化瘀功效,临床效果显著。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①准备做内瘘的手臂血管要避免做静脉穿刺和各种注射,以免影响内瘘的建立和形成。

②内瘘的使用:在进行内瘘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并确保一针成功。避免止血带结扎过久,避免固定点穿刺而使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瘘侧肢体禁止加压(如测血压)及各种注射,不能受压,防止吻合口撕裂。穿刺时动脉穿刺点距离瘘口3cm以上,静脉穿刺点距动脉点5cm~8cm以上,此次穿刺点距上次穿刺点3mm以上。透析拔针后,用创可贴贴针眼,后用无菌纱布卷压迫,压力以不出血为宜。

③内瘘术后抬高造瘘肢体,每天更换切口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定时用听诊器听有无血管杂音、手触震颤感;注意切口有无渗血、红肿热痛及脓性分泌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静脉置管的护理

1 . 穿刺部位的护理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痛、热及脓性分泌物;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根据创面情况宜选择每天2次更换敷料1次,选择无菌透明薄膜敷料效果最好。

2 . 单针双腔透析导管的护理透析前拧开透析接管的肝素帽,常规消毒导管末端后用注射器抽吸管腔内的肝素钠盐水,如无血栓,从静脉端注入首次肝素量(20mg),连接透析管道即可进行透析,连接处用无菌治疗巾包好;透析后,用生理盐水将双腔导管冲洗至无血后注入肝素钠盐水(5mg)夹紧管道,拧紧肝素帽,用无菌纱布包裹好固定于皮肤。常规每日用稀肝素盐水通管,观察有无血凝块,定期监测出凝血时间,坚持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在装卸接头时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每次透析更换肝素帽,不能重复使用。

3 . 血栓的预防和处理置管后避免过度活动和局部受压,以免静脉压力过高导致血液反流、出血或血栓的形成;如导管已发生了血栓,采用揉摩回抽法,可恢复导管的功能。溶栓方法:尿激酶10万u,加生理盐水5ml分别注入动静脉导管腔内30min,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凝血块,若数次无效,可重复进行。

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与原则

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与原则 解放军三O四医院急救部何忠杰 由于急诊医师通过实践的积累和验证而总结的急诊情况下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和原则已经不同于数年前的静脉穿剌常规了。 作者对于急诊抢救时建立静脉通路概括为“16个部位穿刺建立静脉通路的要求”:迅速建立可靠有效的静脉通路:是创伤急救的基本技术,只能做一个部位的大静脉穿刺不能满足严重和复杂病情下患者的抢救,只有对多部位不同手法的穿刺置管技术均要全面掌握,以适应特殊条件下病人的急救需要。所谓16部位是指:1双侧的大隐静脉、2双侧的股静脉、3双侧的头静脉、4双则的贵要静脉、5双侧的锁骨下静脉下入路、6双侧的锁骨下静脉上入路、7双侧的项外静脉、8双侧的颈内静脉,共16个部位。应据伤员伤情决定了可选择的部位、抢救时操作者可选择的位置、抢救的特殊要求等选择上述恰当部位,建立静脉通路。 一、导管的种类及性能: 中心静脉的优点:建立快捷、简单、实效、可靠。一定程度代表了创伤抢救的水平;中心静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力指导液体治疗;中心静脉给药对心肺复苏效果有积极影响。可选用不同品牌的产品。产品的进步是中心静脉穿刺普及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导管性能的认识和比较也很重要,国内外产品的质量均可以满足临床需要,有些国内产品甚至比进口产品还在好。 常见导管种类及特点表 产地公司品牌用途优点缺点 中国舒贝康舒贝康单腔,双腔,多腔操作精细,导入钢丝方便 中国益心达益心达单腔,双腔操作精细,尤其儿童更佳 中国天地和协单腔,双腔,多腔同上 中国艾贝尔单腔,双腔,多腔同上 美国 Arrow 单、双腔静脉管优点同上 德国贝郎 Cavafix 深静脉快捷,操作步骤少进入气体的风险大 英国 B.D Hydrocath 深静脉亲水涂层抗菌、抗凝要熟悉导管特点 图1――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上入路示意图 二、中心静脉穿刺方法: (1)、颈内静脉穿刺法:临床上常从此部位穿刺导入临时起搏器进行心脏起搏;单、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作静脉通路;Swan-Ganz导管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穿刺点:

血管通路的建立

血管通路的建立 【一.血管通路概念】 血液透析需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或其它净化装置,再回到体内去。该通路称血液通路。建立合适血管通路是进行血透的前提条件。 理想的血管通路应符合以下条件: 1.血流量达到100~300ml/min 150~500 2.可反复使用,操作简便且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3.安全,尽可能不浪费血管,不易发生出血、血栓、感染等,心血管稳定性好不加重心负荷。 4.迅速:尤其指临时性血液通路 5.长期通畅率高,尤指永久性血液通路 6.皮下动静脉内瘘要求有足够的穿刺部位 【二.血管通路的分类】 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毒物、食物等中毒需急诊透析的患者,最好采用暂时性血管通路。动脉以桡动脉为主,其次为足背动脉作为血管通路的引血端;静脉以同侧上肢肘正中静脉为主,其次是对侧上肢肘正中静脉或双下肢大隐静脉作为血管通路的回血端。此法操作简单、方便、部位表浅、成功率高,但易损伤血管、有局部血肿形成等不足之处。 缺点:1. 血肿 2. 血流量不足 3. 血管破坏 4. 疼痛 优点:1. 迅速 2. 简单 适应症:1. 急性中毒 2. 急性心衰3. 急性高血钾 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 中心静脉插管导管类型 1. 单针双腔导管 2. 带Cuff的单针双腔导管 3. 抗生素镶嵌导管 4. Tesio导管 5. Ash Split导管 解剖位置 永久性血管通路选择 动-静脉内瘘 (1)为终末期肾功衰患者创建血管通路的首选方式,内瘘对透析的效果和患者长期存活有重要影响。内瘘成熟约需4~6周,一般术后4~6周才开始使用,以便静脉端充分扩张,避免吻合口狭窄内瘘闭塞 (2)常用血管: 桡动脉-头静脉(标准内瘘)、 桡动脉-肘前静脉、胫后动脉-大隐静脉、 肱动脉-肘前静脉、尺动脉-贵要静脉、 足背动脉-足背静脉、 股动脉分支-大隐静脉 (3)吻合方式:连续或间断外翻式缝合,用7-0~10-0血管缝合线。 术式:1. 端-端吻合 2. 端-侧吻合3. 侧-侧吻合 最常用术式:端-侧吻合 血管选择原则:

血管通路专家共识(医学材料)

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 1 版) 2015-07-20 13:07来源:中国血液净化作者:王玉柱,叶朝阳,金其庄等 字体大小 -|+ 前言 血液透析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可靠的血管通路,并且血管通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透析和生存质量。国外的研究已经表明,因为血管通路的原因住院,已经成为维持性透析患者住院的第一位原因,并且是造成医疗花费的主要因素。 国外在十几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近年来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血管通路的共识和指南。我国的血液透析工作人员,必须要了解必要的血管通路的知识,从选择、建立到维护和处理并发症,并培训患者学会对通路的保护、监测和维护。 每个血管通路医生对通路的了解、理解和处理多数是依据各自的经验。很有限的学术交流以及跨学科交流的缺乏,使得我国的血管通路工作水平参差不齐。为此,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率先在国内成立了由亲自从事血管通路工作的肾脏内科、血管外科和介入科医生数十人共同组成的血管通路学组。 在国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工作,并与国外血管通路医生进行了多次的学术交流,提高了国内血管通路的水平。在这些交流过程中,广大专家认为为了普及和提高我国血管通路领域的水平,有必要发布一个针对我国现在实际情况的共识。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有关通路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还很少,还没有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关通路的证据性结论,因此,我国现在还不具备发布基于自己研究的指南条件。 本共识的制定过程中,全体血管通路学组的成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并进行了多次讨论,既要参照国外成熟的指南,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经历了很多次由分歧到一致的过程,最后形成的共识尽量做到兼顾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标准,又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现状和可操作性。但必须指出,这份共识仅是在一些大家能形成统一看法的部分的共识,仍有些方面大家尚未能统一看法,还有的有关通路的工作我国还没有开展或开展的很少,有待于以后继续讨论确定。因此,这个共识的制定应该是一个不断的连续的工作,随着我国通路水平的提高,我们会定期的进行共识的补充和更新。 本共识共有 4 章,第1 章介绍了血管通路的选择和临床目标,第 2 章提出了血管通路持续质量改进的建议。后面 2 章分别介绍了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 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CVC)。在后面这 2 章中,读者可以看到我们对通路的名称做了明确的规定,以求统一目前国内血管通路名称混乱的状态,比如导管部分,我们认为像“永久性导管”、“半永久性导管”这样的叫法很容易造成医生和患者的误读和混乱,应该停止这样的叫法。在正式的会议交流和文章中,我们建议大家使用“带隧道和涤纶套的导管”这样的国际上统一的称呼。考虑到大家的习惯,口头交流上我们觉得还是可以保留“长期导管”、“临时导管”这样的称呼。另外,在一些标准上,大家会看到一些与国外的差异,比如关于自身内瘘成熟的直径,国外有6mm 直径的建议标准,我们国内的专家目前认为,国人身材瘦小者,不一定采用国外标准,多数人认为直径大于5mm 的自身成熟内瘘即可使用。 必须要提醒读者的是,医学是科学,是有着不断发展完善和纠正错误的规律的,本共识是基于大多数专家的共同观点,现在的一些观点在若干年后可能会被证明是错误的。同时,在这个领域还存在一些无法形成共识的部分,只能留待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来统一观点。因此,在这份共识中,我们多数是用的是诸如“建议”、“推荐”这样的字眼。目的是供血管通路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不能作为强制接受的“规范”。 希望这个共识能为大家的工作带来帮助,也希望广大同道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第 1 章血管通路的临床目标 目前尚无绝对理想的血管通路类型,参照国际上一些指南的建议,我们认为血管通路应该首选自体AVF。当自体AVF 无法建立的时候,次选应该为移植物内瘘。cvc 应作为最后的选择。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一些统计显示,自体AVF 是我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类型,但CVC 已经成为第二位的通路类型,移植物内瘘(AVG) 所占比例最低。以下数据为专家组对我国未来血管通路提出的设想。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比例

各种血管通路的护理

各种血管通路的护理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有人将血管通路称之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 一、血管通路的种类 根据使用时间的长短将血管通路分为两类:临时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 临时性血管通路是一种过渡性的方法,一般在需要尽快透析时使用。永久性血管通路主要适用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 二、临时性血管通路:包括动静脉直接穿刺、动静脉外瘘及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股静脉、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插管) 对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和那些慢性肾功能衰竭而且尚未 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的患者,以及那些由于急性中毒等需要临时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是最适合的。但是,如果长期使用临时性血管通路则会有一些并发症,所以此种血管通路只能短期内使用。 (一)、动静脉直接穿刺 直接动静脉穿刺常选择桡动脉、足背动脉、耾动脉。 直接穿刺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急性药物、毒物中毒需用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者,急性肾功能衰竭伴高容量心力衰竭需紧急作单纯超滤脱水 以及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者。现在基本已经不在应用于临床,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许还有少数 应用。 (二)、动静脉外瘘:是60年代初ARF、CRF血液透析的主要通道。目前基本不使用。(三)、临时性静脉插管 1、颈静脉插管:是首选的插管途径。 2、股静脉留置插管:是最安全、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容易出现贴避现象和感染。 3、锁骨下静脉留置插管:因其操作难度大和风险较大,易出现血气胸等并发症,一般不提 倡锁骨下静脉。 4、留置导管的护理操作常规:1、换药:先检查导管是否固定、缝针有否脱落及局部有无渗 血、渗液、红肿。2~3天换药一次,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特别是糖尿病肾病的病人。 常规消毒,将插管处的分泌物及血痂要插干净,防止感染。2、封管:①取下导管处的无菌 敷料,取下肝素帽,抽出导管内的封管肝素和可能形成的血凝块。(动脉和静脉导管个用一个一次性针痛,各抽出两毫升血弃去。)②酒精棉球消毒管口,动静脉导管各注入生理盐水 3~5ml。③再各注入相应导管容量纯肝素或肝素生理盐水,然后更换新的肝素帽。④导管口用无菌敷料包裹并妥善固定。3、股静脉留置插管者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告诉患者注意自 我护理,防止管路脱落,特别是在脱裤子的时候要避免将导管拉出;禁止穿刺部位90度弯曲,并告知导管滑脱时的自我紧急处理方法。②操作时注意患者隐私部位的保护。4、局部保持干净,敷料整洁,避免淋浴。 5、留置导管常见并发症:感染、血栓、空气栓塞、出血、流量不佳。 6、留置导管拔管护理 拔管时先消毒局部皮肤,用无菌纱布按压拔出,指压20~30min,拔管后局部观察有无出血现象。拔管当天不能淋浴,以防感染。股静脉拔管后4h不能活动。 7、留置导管的宣教 ①留置期间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局部干燥、清洁。②股静脉导管者不宜过多活动。③血液透 析患者的留置导管不宜做他用,如抽血、输液等。 三、永久性血管通路 (一)永久性血管通路的种类: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法、动脉浅表化法。

1.静脉通路的建立原则和方法

急诊静脉通路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何忠杰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 摘要:临床急诊工作中静脉通路的建立是临床医师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临床上如何建立急诊静脉通路,建立急诊静脉通路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本文将详细介绍。 关键词:急诊静脉通路原则方法 一、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 ㈠、建立静脉通路的目的 1静脉通路 2中心静脉压监测 3改良氧利用率的监测 具体到临床工作中的常规患者,静脉通路的建立有以下用途:建立患者的液体通路,给药通路,建立抢救时的用药通路,泵入药物及透析患者的通路,鉴别心衰及呼吸衰竭,指导临床用药,指导全身用药,了解全身氧代谢情况,评估全身情况,由此可见建立静脉通路在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㈡迅速建立以中心静脉为主的静脉通路 对于创伤病人,建立以中心静脉为主的数条大静脉通路,确保液体的迅速输入,要求快速,简便,可靠,有效。大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必须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尤其在创伤病人的抢救当中,建立3~5条静脉通路和一条动脉通路是必要的。对于静脉的使用,第一条为快速补液和/或监测中心静脉压;第二条为快速补血或胶体液;第三条为补液和用碱性药或针对脑水肿的脱水药等;第四条为血管活性药物。建立一条动脉通路行有创血压监测和抽取血气或其它血标本。在有穿刺置管的条件下,静脉切开已经不做为首选。 迅速建立可靠有效的静脉通路:是创伤急救的基本技术,全身静脉穿刺有“8个部位---16点”(颈外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上入路、锁骨下静脉下入路、头静脉、贵要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共8个部位,双侧共16点)可以做为穿刺放置套管、置入导管。只能做一个部位的大静脉穿刺不能满足严重和复杂病情病人的抢救,对多部位不同手法的穿刺置管技术均要全面掌握,以适应特殊条件下病人的急救需要,故在此做全面、详细的介绍。 中心静脉的优点:建立了快捷、简单、实效、可靠有通路;中心静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力指导液体治疗;中心静脉血可能监测血气及氧代谢;中心静脉给药对心肺复苏效果有积极影响;它一定程度代表了创伤抢救的水平。可选用不同品牌的产品。 ㈢中心静脉穿刺在左右侧方向上的选择原则与四肢不同 在四肢建立静脉通路的原则是避开受伤的肢体,而中心静脉通路则不同,笔者的经验,中心静脉的选择除按上述临床需要和各自特点外,对于有胸部外伤或其它情况时应按如下原则进行选择:优先选择胸部有开放损伤一测。优先选择做胸腔闭式引流一则。优先选择有血或/和气胸一则。优先选择先进行处置的胸腔一则。其理由是:中心静脉穿刺造成气胸的机会小,既使造成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