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微课设计.
微课《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微课《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比喻和拟人是学生在阅读和习作中最常见的两种修辞手法,是四年级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比喻和拟人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给文章增加文采,但是学生容易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混淆。
【学习目标】1、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点,会写比喻句和拟人句。
2、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能够判断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3、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句意,能够对比喻句和拟人句做一个分析评价。
【学习重难点】1、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能够判断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2、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句意,能够对比喻句和拟人句做一个分析评价。
【学习流程】一、质疑导入1、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比喻和拟人是同学们在阅读和习作中最常见的两种修辞手法,给文章更有文采。
那么怎样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呢?2、请同学们先来读一读下面几个句子,想一想,哪些是比喻句,哪些是拟人句?例句一天上的星星仿佛钻石在闪烁。
例句二天上的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
例句三春天就像慈祥的母亲,很温柔。
例句四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人间。
3、在这几句话中,第一句和第三句是比喻句。
第二句和第四句是拟人句。
那么什么是比喻句呢?二、比喻句1、概念: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2、比喻句在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体是比作的事物或情境,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常见的比喻词有像、好像、是、好似、如、如同、宛如、仿佛等。
3、判断标准:判断比喻句的标准就是有没有将一种事物或情境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境,也就是本体和喻体。
使用比喻手法时要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4、例句分析①天上的星星仿佛钻石在闪烁。
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把星星比作钻石。
本体是星星,喻体是钻石,比喻词是仿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特点和区别,并能够正确识别和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识别和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1.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2. 如何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本、教学PPT。
2. 课堂练习题、小组讨论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比喻句或拟人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特点和区别,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互动: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一些练习题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比喻句和拟人句的魅力。
4.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喻句和拟人句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运用。
板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2. 正文:包括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特点、区别,以及如何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家完成。
2. 口头作业:让学生在家中与家长分享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知识。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特点和区别,并能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我会在下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困惑,以便我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课程的进度。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尝试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够对比喻句和拟人句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能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够将这个知识点运用到他们的日常写作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教学内容 1.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2.学习一个表达爱的排比句,并能运用到写亲情的习作中。
教学目标1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2.学习一个表达爱的排比句,并能运用到写亲情的习作中。
重难点重点: 1.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难点: 1.学习一个表达爱的排比句,并能运用在写亲情的习作中。
【比喻句】一、什么是比喻句?答: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
运用比喻这一方法,可以在描绘一事物时,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二、比喻句分为几部分?答: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作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做比喻词。
三、比喻分为哪几种?答:根据比喻句的三部分(本体、喻体、比喻词)之间的关系变化,比喻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四、明喻的比喻词有哪些?暗喻的比喻词有哪些?借喻有什么特点?答:明喻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如、好比、似、似的、如同、犹如。
暗喻的比喻词有:是、成为、称为、化作、成了等。
借喻的特点:即没有本体,也没有比喻词,只有喻体。
如: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五、“像”字句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它的非比喻用法如下:1、作比较。
例如:他长得像他爸爸。
2、表猜测。
例如:这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
3、表联想。
例如: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战士。
4、表举例。
例如:东北有许多特产,像木耳、猴头……5、表说明。
例如: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例:妈妈,在百花齐放的春天,我愿变成一束鲜花,让您闻到它的芬芳;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愿化成一阵凉风,让您感到它的清爽;在硕果累累的秋天,我愿变成一篮水果,让您品到它们的香甜;在瑞雪纷飞的冬天,我愿变成一件漂亮的棉衣,让您穿着既暖和又舒服。
巩固练习:,在的春天,我愿变成,;在的夏天,我愿变成,;在的秋天,我愿变成,;在的冬天,我愿变成,。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及区别。
2. 比喻和拟人的常见类型和例子。
3. 比喻和拟人在写作中的运用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喻和拟人的概念、特点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区分和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及区别。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比喻和拟人的常见类型和例子。
3. 实践演练法:指导学生进行比喻和拟人句子的创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及区别。
3. 案例分析:分析比喻和拟人的常见类型和例子。
4. 实践演练:学生进行比喻和拟人句子的创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比喻和拟人手法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比喻和拟人手法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中比喻和拟人句子的创作,评估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建议。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创作一篇小短文。
2. 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比喻和拟人例子,进行记录和分享。
八、课程资源:1. 文学作品:提供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其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找网络上的比喻和拟人例子,进行学习和参考。
九、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1课时(45分钟)完成。
2. 教学流程:按照导入、新课导入、案例分析、实践演练、总结与拓展的顺序进行。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反馈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提高。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教学课件

拟人句的作用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 物写活了,是文章更生动,事物特点 更突出 可以形象地写出事物特征, 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 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 文章更具有情趣容易理解 。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 多像梳着长发的少女啊!(这里 是把“柳树”比喻成了“梳着 长发的少女”)
人教版
小学语文修辞专项训练微
句是比喻句,哪句是拟人句
例句一 天上的星星仿佛钻石在闪烁。
例句二 天上的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
例句三 春天就像慈祥的母亲,很温柔。
例句四 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人间。
一、什么是比喻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 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 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 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打比方的 事物)。
二、比喻句的作用 比喻说理浅显易懂,
使人容易接受,能化抽 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 清楚明白,给人深刻的 印象。
什么是拟人句?
就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 修辞方法。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 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 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 看有没有写人的动作、神态、心情的词 语。
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 正在梳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呢!”
(把柳树当作人来写了,赋予柳 树以人的动作,是拟人句)。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微课: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如同、仿佛、成了、变为……
三看一比法:
一看:有没有“本体” 二看:有没有“比喻词”
三看:有没有“喻体”
一比: 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 否相同。
拟人句:
●
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使事物具有人一 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情感的一种修辞方法。
●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拟人句特点:
• 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 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 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 乐?
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是本体象喻体,本体与喻体间相似, 但不能是同一事物。
拟人是把某物当人写,且具备了人的 某些特点。
物比作人也是比喻
练习:
• • • • 1.金秋十月,菊花眉开眼笑。( 拟人) 2.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拟人 ) 3.二月春风似剪刀。 (比喻 ) 4.小鱼在湖里游来游去,好像顽皮的孩子。 比喻) (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
浙江省天台小学
赵晓红
1. 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2.不能出现比喻词 3.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例: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拟人句的运用形式:
• 把动物拟人化
例: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把植物拟人化
今天天我家的电脑已经工作了八年了,最近经常生病。
拟人句的识别 :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
相同点:
• 都是两事(人)物相比。
比喻句:
•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 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喻和拟人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的概念、种类及特点2. 拟人的概念、特点及运用3.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与联系4. 比喻和拟人在写作中的作用5. 比喻和拟人的练习与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比喻和拟人的概念及特点2.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与联系3. 比喻和拟人在写作中的运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喻和拟人的概念、特点及运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认识比喻和拟人手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探讨比喻和拟人的区别与联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比喻和拟人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比喻和拟人的概念、特点及运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认识比喻和拟人手法。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写作。
5. 讨论:分组讨论,探讨比喻和拟人的区别与联系。
6.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比喻和拟人在写作中的作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的准确性及其创造性。
2. 学生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于比喻和拟人理解深度。
3. 作业批改: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诗人来校讲座,分享他们创作中比喻和拟人的运用经验。
2. 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鼓励他们在作品中巧妙地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
3. 开展文学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社团中互相交流和学习比喻和拟人的技巧。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之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
《怎样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微课设计.

《怎样区分拟人句与比喻句》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二)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三)、教学设计导语:你好,比喻和拟人是你在阅读和习作中最常见的两种修辞手法,比喻和拟人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给文章增加文采,达到妙笔生辉的效果,但是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比较容易混淆。
那么怎样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呢?下面我与你共同来学习吧。
首先请你来认识比喻句。
一、比喻句:(一)什么是比喻句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这两种事物之间有相似的地方,这种句子叫比喻句。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二)比喻句的作用比喻它可以描写出人或者事物的特点,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生动、形象,给人深刻的印象。
(三)下面请你来看一组比喻句。
下面请你再来认识拟人句。
二、拟人句:(一)什么是拟人句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二)拟人句的作用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写活了,是文章更生动,事物特点更突出2、可以形象地写出事物特征,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文章更具有情趣容易理解(三)拟人句的运用形式(1)把动物拟人化。
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2)把植物拟人化。
如: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
它们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如: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下面我们再看一组拟人句。
总之拟人句与比喻句的区分:一、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区分拟人句与比喻句》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进一步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二)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讨论
(三)、教学设计
导语:你好,比喻和拟人是你在阅读和习作中最常见的两种修辞手法,比喻和拟人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给文章增加文采,达到妙笔生辉的效果,但是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比较容易混淆。
那么怎样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呢?下面我与你共同来学习吧。
首先请你来认识比喻句。
一、比喻句:
(一)什么是比喻句
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这两种事物之间有相似的地方,这种句子叫比喻句。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二)比喻句的作用
比喻它可以描写出人或者事物的特点,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生动、形象,给人深刻的印象。
(三)下面请你来看一组比喻句。
下面请你再来认识拟人句。
二、拟人句:
(一)什么是拟人句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二)拟人句的作用
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写活了,是文章更生动,事物特点更突出
2、可以形象地写出事物特征,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文章更具有情趣容易理解
(三)拟人句的运用形式
(1)把动物拟人化。
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2)把植物拟人化。
如: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
它们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如: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下面我们再看一组拟人句。
总之拟人句与比喻句的区分:
一、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二、拟人句
1、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2、不能出现比喻词。
五、小结
比喻句和拟人句都可以让句子更加富有情趣,使描写对象更加生动形象,但是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老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多留意比喻句和拟人句,能够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多写比喻句、拟人句,让自己的作文更有文采,更有表现力!
判断哪些是比喻句,哪些是拟人句。
(1)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
(3)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
(4)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5)像绿毯一样的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6)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
(7)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
(8)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
(9)小树摆动着枝叶,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10)夜空的繁星,仿佛碧玉盘中撒满的宝石。
()
八、改为比喻句。
在句子后面加上“好像……”
1、黄黄的叶子飘落下来。
2、一条条裙子徐徐张开。
3、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很美丽。
4、树上的果子熟了。
5、他飞快地跑向终点。
九、改为拟人句。
(不能用比喻词,如:像、仿佛……)
A、改成人的动作词,如:笑、爬、钻、跑步、跳舞
B、加上人的表情。
如:高兴地、欢快地、难过地
1、春天,小草发芽了。
2、小鸟在树上叫。
3、太阳出来了。
4、小溪在流淌。
5、秋天,黄黄的叶子随风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