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产业现状分析
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长三角地区,哎呀,真是个宝地,集成电路产业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里闪闪发光。
咱们先说说它的优势吧,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
长三角的地理位置简直是得天独厚,上海、苏州、杭州,都是经济发达的地方,交通方便得不得了。
物流、人才都不愁,真的是一条龙服务,想要什么来什么,特别方便。
这里的科研力量也相当给力,大学、科研院所扎堆,像是科学的“聚宝盆”。
人才辈出,学霸云集,真的是把集成电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说到投资,那也是一件值得一提的事。
各大企业纷纷落户,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简直是“钱”途无量。
相关部门也不遗余力,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像是及时雨一样,给企业送来一把火。
这种强有力的支持,让人感觉做生意就像是在春风里,轻松又愉快。
更别提这儿的产业链了,真是环环相扣,紧密得很。
从设计、制造到封装,简直是一个“流水线”上的舞蹈,协同作战,效率杠杠的。
不过,俗话说“没有十全十美”,长三角的集成电路产业也有它的“短板”。
一说到竞争,嘿,那可是相当激烈。
其他地方也不甘示弱,纷纷杀入这片热土,真是“东风压倒西风”,让人感到压力山大。
人才虽然多,但对于高端人才的争夺那可是“如火如荼”。
企业之间,拼的不仅是资金,还有吸引人才的能力,真是“抢人大战”呀!更别提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像是乌云压顶,时刻让人捏把汗。
再来说说技术吧。
虽说长三角的技术实力不容小觑,但和国际领先水平相比,还是有点差距。
关键核心技术还得向人家“取经”,这就让人有点心塞。
特别是在一些尖端领域,像是5纳米、3纳米工艺,咱们还得跟着学习,稍微落后了一点,得加把劲了。
技术更新换代快,企业如果不跟上,可能就会被时代抛弃,真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
说到环境问题,嘿,这也是个让人皱眉的事。
产业发展速度快,环境压力可想而知。
随之而来的废气、废水,成了不小的挑战。
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得想想怎么环保,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得为后代留点“绿水青山”。
剖析长三角地区五大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结合国家、区域近年来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政策文本与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值得重点关注的五大产业方向。
五大重点方向一、集成电路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龙头,其产业销售规模占全国逾6成,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
长三角地区共有4个城市进入全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十大主干城市的行列,集聚了国内55%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80%的封装测试企业以及近50%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芯片产能占全国的63%,已形成了包括研究开发、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及支撑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涌现出中芯国际、长电科技、中微半导体等全国集成电路领军企业。
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由复旦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成立了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此外,三省一市科技部门还率先在全国开展集成电路领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
二、生物医药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大、质量高,产值和技术水平都位居全国前列。
产业集聚化程度较高,建成了上海生物及新型医药研发与生产中心,并形成了以上海、杭州、泰州三大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无锡“太湖药谷”为核心,苏州、连云港、湖州、金华等中医药、化学原料药和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以及上海临港、盐城、宁波、舟山等海洋生物产业基地为辅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
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区域品牌效应,如江苏的扬子江药业、先声药业等。
以上海为例,2017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经济总量达3046亿元,其中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9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江浙沪累计医药制造业已占全国企业数量的25%,其占比27%的销售收入实现了全国30%的利润总额,显示出长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强大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产业协同上,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和长三角干细胞产业联盟已经成立。
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集群与地区发展

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集群与地区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半导体行业逐渐崛起,产业集群与地区发展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集群与地区发展现状及其对未来的影响。
一、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集群现状1.1 产业集群的概念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个行业内,围绕着某一核心企业或产业共同体,形成的以区域为依托的一系列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
1.2 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集群发展概述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集群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以长三角、珠三角和华北地区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了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三角地区,即由上海、江苏和浙江组成的区域,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布局,以及集中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已经成为了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领军地区之一。
珠三角地区,即由广东省中部和西部区域的珠海、佛山、广州和东莞等城市组成的区域,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涵盖了全球半导体业的主要领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华北地区,即以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为主。
由于其区位优势和政府扶持政策的影响,目前已经成为中关村、航天科工、中电科等国家级重点企业的集聚地和半导体产业的新兴发展地。
二、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地区发展现状及对未来的影响2.1 地区发展的概念地区发展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地区经济为发展核心,通过有计划的社会经济活动和调控手段,不断提高地区经济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富裕的目标过程。
2.2 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地区发展现状在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地区发展方面,长三角地区凭借其经济实力和产业优势,获得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至今已经成为几乎覆盖了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地区之一。
珠三角地区则以其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能力闻名于世。
目前,珠三角地区的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向高端方向迈进的过程,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重要竞争者。
华北地区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虽然相对较晚,但在长期的政府扶持和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在国内半导体领域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
集成电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 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说起集成电路,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它很高大上,其实它就是把好多电子元件“搬进”一个小小的芯片里。
这就好比把一群小伙伴聚在一起,大家一起玩耍,省时省力还节省空间。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小伙伴都要单独玩,肯定会乱成一锅粥,但把他们都放在一个地方,不但能更好地合作,还能一起搞事情,效率倍增!如今,集成电路几乎无处不在,从我们的手机到汽车,再到冰箱,甚至是一些智能家居产品,都离不开它。
可见,这玩意儿在现代生活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
2. 产业现状2.1 发展现状如今,集成电路产业简直是风头无两,像是春天里的百花齐放,各种技术层出不穷。
数据显示,全球集成电路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万亿级别,这可不是小数字啊!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崛起,对集成电路的需求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就拿智能手机来说,现代的手机几乎可以说是集成电路的“移动博物馆”,各种功能、各种应用都离不开这些小小的芯片。
而且,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升级,5纳米、3纳米的工艺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简直是科技的奇迹。
2.2 行业竞争不过,话说回来,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
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大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拼得不可开交。
无论是英特尔、AMD还是国内的华为、台积电,都是各显神通。
谁都不想错过这个金矿,大家都在拼命加码研发,试图抢占先机。
市场上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也快得让人目不暇接,谁能在这场比赛中脱颖而出,真的是个难题。
3. 未来发展趋势3.1 技术革新谈到未来的发展趋势,首先得提提技术革新。
未来的集成电路会更加智能化,像是“未来科技感”的代名词。
比如说,量子计算、神经形态计算等新技术都有望在集成电路中大展拳脚。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电脑能像人脑一样快速处理信息,那可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简直让人期待不已!而且,环保和节能也是大势所趋,如何让芯片在高性能的同时,更加节能降耗,是未来研发的重点。
最新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研究报告

最新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研究报告
一、中国集成电路行业概况
中国集成电路(IC)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到国家对核心技术的重视,具有灵活的监管政策以及政府政策支持。
根据新浪科技报道,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规模为2024年的2.5万亿元,其中半导体总收入约为2.1万亿元。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分为以下几个子行业:数字集成电路(IC)、模拟集成电路(IC)、功率集成电路(IC)、射频集成电路(RFIC)、混合信号集成电路(MSIC)以及智能卡IC。
二、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分析
1.市场分布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深圳、珠海、东莞、上海等地。
根据iResearch的报告,2024年,深圳市占据中国集成电路收入总量的41.12%,紧随其后的是东莞(30.87%)、珠海
(10.50%)、昆山(5.96%)和上海(4.97%)。
2.竞争分析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竞争激烈,主要厂商有高通、友达、中兴、华为、金通等国内主要企业以及海外知名品牌如英特尔、AMD、英伟达等。
另外,中国集成电路行业中也存在许多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从事规模较小的集成电路的研发和生产业务,一般来说,这些企业的竞争力远远不及行业主要企业,主要依靠廉价的价格和高效的发货来提高市场占有率。
3.市场前景。
2024年芜湖市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芜湖市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分析简介本文旨在对芜湖市集成电路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
首先,将介绍芜湖市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情况。
然后,将深入分析芜湖市集成电路市场的规模,并探讨市场发展趋势和前景。
最后,将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1. 芜湖市概况芜湖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中游沿江地带。
这里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芜湖市拥有良好的交通网络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具备优越的区位优势。
2. 经济发展情况芜湖市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工业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等行业成为芜湖市经济的支柱。
其中,集成电路产业是芜湖市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3. 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分析集成电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
在芜湖市,集成电路市场持续扩大,并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以下是对芜湖市集成电路市场规模的分析:• 3.1 市场规模增长趋势近年来,芜湖市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升级,集成电路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汽车制造和智能设备领域,集成电路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促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 3.2 市场主要参与者芜湖市集成电路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芯片制造商、电子元器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等。
这些参与者在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市场的发展与壮大。
• 3.3 市场发展前景芜湖市集成电路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不断升级,集成电路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尤其是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为芜湖市集成电路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
4. 建议鉴于芜湖市集成电路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前景,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4.1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芜湖市应进一步加大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
• 4.2 增强产业协同发展芜湖市应积极推动集成电路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集成电路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 4.3 拓宽市场拓展渠道芜湖市集成电路企业应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与主要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合作,共同拓展市场份额。
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集成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通信、计算机、汽车、医疗设备等。
本文将探讨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发展现状集成电路行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从初始的小规模生产,到现在的大规模集成、高密度封装,集成度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硅基材料的应用、光刻技术的进步以及其他许多关键技术的创新,推动了集成电路行业的飞速发展。
现在,全球的集成电路业务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台湾和韩国等地,这些地区拥有大量的知名芯片设计公司和制造工厂。
中国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之一。
然而,虽然集成电路行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新一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投入,公司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研发,才能跟上市场的需求。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要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和供应链管理。
二、未来趋势在未来,集成电路行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未来趋势:1.人工智能 (AI) 芯片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和系统需要专门的AI芯片来提供高性能的计算和推理能力。
2.物联网 (IoT) 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普及,集成电路行业需要开发低功耗、小型化的芯片来满足物联网设备的需求。
3.新一代半导体技术的应用将带来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
例如,三维集成电路技术和量子计算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芯片的性能和功能。
4.可再配置技术的发展将提高芯片设计的灵活性。
可再配置技术可以在芯片制造过程中改变芯片的功能和连接方式,使芯片更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5.环境友好型芯片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集成电路行业需要开发低功耗、低辐射的芯片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集成电路行业将继续发展。
2022-2024年集成电路行业现状与投资分析报告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关于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 问题的通知》
《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 发展若干政策》
政策文件1
《关于做好2022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 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 作有关要求的通知》
为做好2022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 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将有关程序、享 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条件和项目标准进行规范。 重点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包括(—)高性能处理器和 FPGA芯片;(二)存储芯片;(三)智能传感器;(四)工 业、通信、汽车和安全芯片;(五)EDA、IP和设计服 务。重点软件领域包括(—)基础软件;(二)研发设计 类工业软件;(三)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四)新兴技术 软件;(五)信息安全软件;(六)重点行业应用软件;(七) 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八)公有云服务软件;(九)嵌 入式软件(软件收入比例不低于50%)。
行业市场分析
就我国集成电路区域分布情况而言,我国集成电路产量相对集中,主要分布 在江苏、甘肃、广东和上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城市。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1年我国江苏省集成电路产量最高,达1186.14亿块,占比总体产量近三成。 就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走势而言,随着下游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等行业需求 持续增长,加之在我国相关政策推动下,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自2012年起逐 年增长,截止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达8848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 15.8%。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前三季度销售额达6858.6亿元
政策扶持行业竞争促进行 源自正向发展商业应用领域不 断拓展
新兴技术和专业 人才助推集成电
路行业发展
国家政策持续扶持,产业发展具有底层支 持。近年我国持续出台关于集成电路行业 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发展规划以刺激我国 集成电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并将集成电路 作为信息化规划中重要一环,政策的支持 将大力促进集成电路产业茁壮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产业现状分析华东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现状分析一、区域产业概况(一)产业概况华东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实力最强、规模最为聚集的区域之一。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以及中西部区域,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产业规模占到全国的95%以上,而长三角区域以其独特的地理位臵,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扶持,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较合理的集成电路产业结构,丰富的产业人才等优势,吸引国内外的投资,保持其高速发展的势头。
新建成以及正在建设的各个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将吸引大量的国际国内投资,发展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一整套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以及完整的集成电路周边服务产业和配套设施,如物流等,成为这一区域主要的发展目标。
2007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地区分布“长三角”在全国7个国家IC设计业产业化基地中占3个,即上海、无锡、杭州;在全国国家级IC设计人才培训基地中,区内也占5个,即上海交大、复旦、东南、浙大、同济。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出台了包括土地、跟进投资、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上海设立金桥、张江、外高桥等高科技园区。
江苏省的苏州工业园区2007年集成电路产值达到223亿元,无锡主要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南京的江宁开发区的江宁微电子产业园也动工建设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园。
浙江省宁波保税区成为第五个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杭州高新区成为第七个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
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集中扶持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使得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地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二)2008年国内集成电路十大企业中区域内企业2008年十大设计企业2008年十大集成电路与分立器件制造企业2008年十大封装测试企业二、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分析(一)产业概述江苏省半导体产业群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位居长三角腹地,气候温暖、地理环境优越,人财物资源丰富,是发展半导体产业最佳地域。
江苏半导体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祥地之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无锡集中投资“六〃五”、“七〃五”和“九О八”工程,实现了我国集成电路大生产,积累了IC晶圆制造的经验,培养了大批IC骨干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通过近二十年的追求与发展,江苏半导体产业得到飞速发展,现拥有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无锡新区,常州新区、南京江宁开发区等国家和省级信息化产业基地。
拥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中电科技第55所、58所等院所及和舰科技、无锡海力士、无锡华润、华润华晶、华润矽科、华润上华半导体、华润安盛、江苏长电、南通富士通、常州柏玛、扬州晶来及苏州的三星、瑞萨、英飞凌、东芝、飞利浦、AMD、飞速、瑞红、贺利氏(常熟)、无锡东芝半导体、英飞凌、万立电子、无锡红光、KEC、江苏东光等众多著名大公司,成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最骨干企业和产业基地,带动了产业的蓬勃发展2007年江苏省IC产业已占到全国IC产业销售收入的44.2%,稳居全国IC产业之首。
其中IC封测业已超过一半,达到58.1%,IC晶圆业也超全国1/3有余。
1. 制造业技术水平高自国发(2000)18号文颁布后,江苏省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业再次吹起进军号角。
起始于和舰科技(苏州)公司,于2003年5月投资16亿美元先后建成2条8英寸0.35μm晶圆生产线,月投片量达6万片。
在2005年3月海力士-意法半导体公司在无锡开工投资40亿美元,建设8英寸0.25μm工艺技术,2006年4月建成月投片量6万片的晶圆生产线。
2007年再投资15亿美元,建设的第2条12英寸、65nm工艺技术生产线,为国内目前最先进的晶圆制造生产线。
以国资为代表的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原华晶集团)是我国IC晶圆生产线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民族微电子企业。
华润微电子旗下拥有4条6英寸生产线、3条5英寸生产线,IC月投片量达11万片。
华润微电子正在建设8英寸生产线,投资11亿美元,设计能力为6万片/月,一期工程投片量达3万片/月,2008年下半年建成,2009年达产。
二期工程月产6万片,技术水平提升到0.15μm,成为代表我国民族微电子先进水平的生产线。
江苏省集成电路晶圆生产线5英寸线还有中电科技第58所,以及长电科技公司(新顺电子)等多条4英寸及4英寸以下生产线等。
IC晶圆制造工艺技术已涵盖了0.5μm、0.35μm、0.25μm、0.18μm、0.11μm和90nm直到65nm的技术水平。
较有代表性的有CMOS工艺制程、逻辑制程、混合模式制程、高压制程、非挥发性记忆体制程、闪存技术和射频技术等。
2. 封测业呈现高中低三个层次江苏省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是全国封测业的龙头省份。
2007年江苏省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实现销售收入364.08亿元,同比增长76.99%,占全国封测业的58.1%,稳居全国首位。
江苏省现有封测企业76家,主要集中在苏州市、无锡市和南通市,分别占到全省封测业的61.5%、26.8%和8.0%。
苏州市的封测业已占到全国封测业的35.7%,三分天下有其一。
江苏省半导体封测技术呈现高中低三个层次,根据市场需求、各自发挥作用。
3. 设计业规模相对较小,但设计能力得到加强集成电路设计业规模相对还比较小,2007年销售收入为44.79亿元,仅占到全国IC设计业的19.8%。
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方面,大部分企业设计能力达到0.18μm,0.25μm技术水平以上,有的设计企业已达到0.11μm的水平,部分企业已进入90nm以上的设计领域。
集成电路设计业促进了Fabless(无晶圆工厂)和Foundry(代工厂)的发展。
设计能力经过4次质的飞跃,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由起初仅具备版图编辑功能的第一代IC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发展到以电路综合系统为特征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直到如今即ASIC设计方法向SoC设计方法转变,已先后开发出3G手机基带芯片、集成电路SoC设计平台、32位嵌入式CPU等。
江苏省集成电路设计业主要集中在南京、无锡和苏州三市。
在南京有东大国家ASIC(专用集成电路)工程中心,射频与光电IC研究所、新志光电公司、南大微电子设计研究所等。
在无锡主要集中在无锡新区和蠡园开发区,有华润矽科、中电科技第58所、美新、友达等等。
在苏州主要集中在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有飞思卡尔(苏州)设计中心、瑞萨IC设计(北京)公司苏州分公司、三星半导体(中国)公司等。
4. 支撑业有一定配套实力江苏省已形成较齐全、有一定配套实力的支撑业,他们具有很大的优势,有多项全国第一或名列前茅的企业:如生产内引线的贺利氏招远(常熟)公司,生产塑封料的连云港汉高华威公司、苏州住友电木公司、长兴塑封料公司,生产特种气体的比欧西公司,生产净化设备的苏净集团公司,生产光刻胶的苏州瑞红公司,生产引线框架的张家港顺德工业公司、无锡华晶利达公司等,生产光刻掩膜版的华润华晶掩膜工厂,生产化学试剂的江阴润玛、江化、江化微等化剂产业群,生产专用设备的江阴新基公司、无锡华晶设备公司、无锡瑞达电子公司等,都有力地支撑了该省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二). 南京集成电路产业现状分析(1)产业链初步形成目前南京已经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配套材料一系列较为完善产业格局,为产业的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南京高新半导体公司的成立,填补了南京芯片制造的空白,中电科技集团第五十五所以生产GaAs(砷化镓)微波单片集成电路著称,东南大学国家级专用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射频与光集成电路研所和南京微盟公司等是南京比较著名的设计公司。
茂群8英寸芯片项目在江宁开发区落户实现了半导体产业晶圆制造“零的突破”。
维京群岛华元半导体公司投资兴建的半导体封装测试项目,南京长江机器集团投资引线框架项目,则进一步完善了南京的半导体产业链。
(2)集成电路设计实力雄厚,南京有东大国家ASIC(专用集成电路)工程中心,射频与光电IC研究所、新志光电公司、南大微电子设计研究所,熊猫集团国家908和909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南京微盟公司等、中电集团第55所等。
南京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移动通讯等部分高端领域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南京微盟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家“909”工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程)设计中心之一,其立项开发的“CMOS图像传感芯片”被省政府列入“十五”计划首批重大科技项目重点资助对象。
双电科技发展公司完全独立自主开发的GPRS移动终端技术,南京智达康无线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无线广域网及局域网产品在全球市场居于领先地位。
(3)产业后发优势明显作为江苏省的经济、文化中心,又是长江流域沿江中心城市。
南京地区具有人才密集、技术密集、产业密集的优势,并且南京电子产业南京电子产业基础、交通物流、周边产业配套等都可以为南京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随着政府对产业的重视,支持力度的加强,南京集成电路后发优势将会很快得到体现,由美国时代创投公司董事长马启元教授发起的南京微电子产业园正在建设中,根据规划,该产业园将集中建立2—3个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3—4个6英寸和8英寸晶圆厂,1—2个12英寸晶圆厂。
上述项目总投资将达28亿美元,全部投产后产值将达50亿美元。
三、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现状上海是国家级微电子产业基地和国家级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所在地。
上海基本形成了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较为完整的产品链,2007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总产值达336.5亿元,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25亿元,占全国IC行业销售收入的25.98%。
集成电路设计业2007年业务收入约36.5亿元,占全国收入的16.2%,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数达100件,占全国的38.0%。
上海目前在总体上是全国实力最强的地区,拥有最为完整的产业链,带动了整个产业向前发展。
1. 制造业在国内技术最为先进,最具规模上海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的主流工艺技术已经提升到0.18微米,先进工艺已进入0.13微米和90纳米领域,可以为逻辑电路、混合信号电路、射频电路、高压CMOS电路和多种模拟电路提供制造技术,工艺门类众多,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路制造技术兼备,各种尺寸晶圆片齐全仍然是上海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的特色。
上海现有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的情况:中芯国际(上海)12英寸生产线1条,中芯国际(上海)、华虹NEC、上海宏力、台积电(上海)、上海先进的8英寸生产线共8条,上海先进、上海新进和上海贝岭的6英寸生产线共3条。
上海先进5英寸生产线1条和上海贝岭的4英寸生产线1条,合计14条,总计产能(折合8英寸晶圆片)为30万/月,约占全国总产能的70%左右。
2. 设计业快速增长,技术普遍得到很大幅度提高,,,,年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业的销售收入为,,(,亿元,与,,,,年相比增长,,(,,,,占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总销售额的,(,,,占全国集成电路设计业总销售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