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护绿地规范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1总则1.0.1为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改善生态和景观,保证城市绿地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健康、环保、美观、防护等基本要求,确保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绿地设计。
1.0.3城市绿地设计应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经济合理等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生态和景观效果,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1.0.4城市绿地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城市绿地urbangreenspace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绿化、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五大类。
2.0.2季相seasonalappearanceofplant植物及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外观面貌。
2.0.3种植设计plantingdesign按植物生态习性和绿地总体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发挥其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
2.0.4古树名木historicaltreefamouswoodspecies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本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其他自然文化背景的树木。
2.0.5驳岸revertment保护水体岸边的工程设施。
2.0.6土壤自然安息角soilnaturalangleofrepose土壤在自然堆积条件下,经过自然沉降稳定后的坡面与地平面之伺所形成的最大夹角。
2.0.7标高elevation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箅地面至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2.0.8土方平衡balanceofcutandfill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基本相符。
2.0.9护坡slopeprotectlon防止土体边坡变迁而设置的斜坡式防护工程。
2.0.10挡土墙retalningwall防止土体边坡坍塌而修筑的墙体。
规范要求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第四十七条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五类。
第四十八条公园绿地相关指标应按相关专项规划内容执行。
第四十九条防护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护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防护绿地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产生有害性气体及污染物的工厂应建卫生防护林带,且宽度不小于50 米;2.水库四周的绿地宽度应不小于30米;3.海岸防风林带宽度应根据《福建省沿海防护林条例》规定:泥岸地段不少于100米;沙岸地段应不少于200米;岩岸地段不少于临海第一重山;4.城市垃圾处理场周边的卫生防护林带宽度不宜小于300米;5.古树名木应将树冠垂直投影外5米范围内作为保护区范围,遇斜杆的古'.树名木,其保护区为树干外扩7米的区域范围;古树保护区外扩5米的区域为建设控制区,并严禁于3米的范围内埋设地下管线;6.城市内河、海、湖等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度应不少于30米。
第五十条道路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
道路绿地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除古城保护区的传统街道外,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为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乔木栽植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70%;2.根据《创建森林城市》活动要求,种植乔木林带必须2行或2行以上;种植乔木分车绿带宽度、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米;主干道路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米;3.交通岛绿地应突出城市景观特色,保证行车视线通透;4.互通式立体交叉绿岛宜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形成开敞的绿化空间,草坪可孤植树、点缀花灌丛,立交桥下绿化应种植耐阴小乔木及灌木地被以适应光照不足的环境,桥体、桥柱、桥台等墙面应进行垂直绿化。
第五十一条在城市快速路和交通性主干路两侧应设置绿化带。
道路两侧绿化带内不宜设置停车泊位,若确有需要,停车泊位等硬质地面不得超过路段内道路绿化带面积的 30%,且不得破坏绿化的连续性。
城市防护绿地规范

城市防护绿地规范城市防护绿地规范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绿地保护要求,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绿地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城市防护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是城市防护绿地规范的内容,总结如下。
首先,规定城市防护绿地的建设范围和用途。
城市防护绿地应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在城市各区域合理规划和布局,包括市中心、城市边缘、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等。
根据防护功能和绿地用途,分为生态绿地、景观绿地、垂直绿化、防护林带等。
其次,明确城市防护绿地的功能和建设标准。
城市防护绿地的主要功能是防护城市环境、净化大气、调节气温、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居住环境等。
根据不同功能要求,分为防风防尘、减噪降温、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建设标准包括绿地面积、绿地比例、绿化覆盖率、植被种植密度等。
然后,规定城市防护绿地的设计要求和工程技术规范。
城市防护绿地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因素,合理布局和设计。
工程施工应符合土壤保护、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要求,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材料,确保绿地的质量和安全。
再次,规定城市防护绿地的管理和维护要求。
城市防护绿地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维护体系,包括绿地保护、绿地更新、绿化养护等方面。
绿地管理应符合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原则,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保持绿地的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
最后,加强城市防护绿地与其他城市设施的协同规划和建设。
城市防护绿地应与道路、建筑、水体等城市设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化系统。
同时,要加强城市防护绿地与城市水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衔接,形成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等多功能的城市防护绿地。
综上所述,城市防护绿地规范具有城市规划、绿地建设、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
各级政府和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应加强对城市防护绿地规范的落实和监督,确保城市绿地的质量和效益。
城市绿地规划规范

城市绿地规划规范篇一: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城市绿地 urban green space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绿化、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五大类。
季相 seasonal appearance of plant植物及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外观面貌。
种植设计 planting design按植物生态习性和绿地总体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发挥其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
古树名木 historical tree and famous wood species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其他自然文化背景的树木。
驳岸 revetment保护水体岸边的工程设施土壤自然安息角 soil natural angle of repose土壤在自然堆积条件下,经过自然沉降稳定后的坡面与地平面之间所形成的最大夹角。
标高 elevation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箅地面至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土方平衡 balance of cut and fill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基本相符。
护坡 slope protection防止土体边坡变迁而设置的斜坡式防护工程。
挡土墙 retaining wall防止土体边坡坍塌而修筑的墙体。
汀步 steps over water在水中放置可让人步行过河的步石。
园林建筑 garden building在城市绿地内,既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又具有观赏价值,成为绿地景观构成要素的建筑。
特种园林建筑 special garden building绿地内有特殊形式和功能的建筑,如动物笼舍、温室、地下建筑、水下建筑、游乐建筑等。
园林小品 small garden ornaments园林中供休息、装饰、景观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设施。
城市绿地建设规范

城市绿地建设规范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城市绿地建设规范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举措。
本文将以城市绿地建设规范为主题,从规划设计、植被选择、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规划设计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是城市绿地建设的基础,它直接关系着城市绿地的功能和效果。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绿地布局合理。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市民需求,合理规划绿地的位置、数量和规模。
绿地分布应均衡,可以包括公园、广场、花坛等不同类型的绿地,以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和健身需求。
2. 绿地设计创新。
创新设计是提高城市绿地建设质量的关键。
设计师应注重绿地景观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可以融入水景、花草、雕塑等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绿地景观。
3. 绿地通达畅通。
绿地的通行需要考虑市民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交通布局,合理设置车辆和行人通道,确保市民能够便捷地进入和使用绿地。
二、植被选择植被是城市绿地建设的核心内容,选择合适的植被种类对于绿地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几点值得注意的方面:1. 原生物种选择。
在绿地建设中,应优先选择本地区的原生植被物种。
原生物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对于适应当地环境更为适合。
2. 多样性植被配置。
在绿地建设中,应尽量增加植被的多样性。
可以选择不同树种、草种和花卉进行配置,这样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生态功能,还能够给市民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3. 全年季节布局。
在绿地建设中,应考虑到植被的全年表现。
充分利用各个季节的植物特点,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营造出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绿意盎然的景观效果。
三、管理维护城市绿地建设不仅需要注重规划设计和植被选择,更需要注重管理维护,以确保绿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管理维护的重点:1. 定期养护保养。
绿地的养护保养是绿地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对于植物的修剪、病虫害的防治以及积水区的排水等都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1总则1(0(1为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改善生态和景观,保证城市绿地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健康、环保、美观、防护等基本要求,确保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绿地设计。
1(0(3城市绿地设计应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经济合理等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生态和景观效果,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1(0(4城市绿地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城市绿地 urbangreenspace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绿化、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五大类。
2(0(2季相 seasonalappearanceofplant 植物及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外观面貌。
2(0(3种植设计plantingdesign按植物生态习性和绿地总体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发挥其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
2(0(4古树名木historicaltreefamouswoodspecies 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本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其他自然文化背景的树木。
2(0(5驳岸 revertment保护水体岸边的工程设施。
2(0(6土壤自然安息角soilnaturalangleofrepose 土壤在自然堆积条件下,经过自然沉降稳定后的坡面与地平面之伺所形成的最大夹角。
2(0(7标高elevation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箅地面至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2(0(8土方平衡balanceofcutandfill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基本相符。
2(0(9护坡slopeprotectlon防止土体边坡变迁而设置的斜坡式防护工程。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城市绿地设计规范1.总则为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改善生态和景观,保证城市绿地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健康、环保、美观、防护等基本要求确保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绿地设计。
城市绿地设计应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经济合理等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生态和景观效果,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4)城市绿地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1)城市绿地以植被为主要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绿化、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五大类。
(2)季相植物及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外观面貌。
(3)种植设计按植物生长习性和绿地总体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发挥其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
(4)古树名木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以及其他自然文化背景的树木。
(5)驳岸保护水体岸边的工程设施。
(6)自然安息角土壤在自然条件下,经过自然沉降稳定后的坡面与地平面之间所形成的最大夹角。
(7)标高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算地面至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8)土方平衡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基本相符。
(9)护坡防止土体边坡变迁而设置的斜坡式防护工程。
(10)挡土墙防止土体边坡坍塌而修筑的墙体。
(11)汀步在水中放置可让人步行过河的步石。
(12)园林建筑在城市绿地内,既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又具有观赏价值,成为绿地景观构成要素的建筑。
(13)特种园林建筑绿地内有特殊形式和功能的建筑,如动物笼舍、温室、地下建筑、水下建筑、游乐建筑等。
(14)园林小品园林中供休息、装饰、景观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所用的小型设施。
国家标准---《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3.0.12城市绿地中涉及游人安全处必须设置相应警示标识。
4·0·11城市开放绿地内,水体岸边2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
7m;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6.1.4绿地内道路应随地形曲直、起伏。
主路纵坡不宜大于8%,山地主路纵坡不应大干12%。
支路、小路纵坡不宜大于18%。
当纵坡超过18%时,应设台阶,台阶级数不应少于2级。
6.1.6依山或傍水且对游人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栏杆高度必须大于1.05m.6。
2.4 不设护栏的桥梁、亲水平台等临水岸边.必须设置宽2.OOm以上的水下安全区.其水深不得超过0.70m.汀步两侧水深不得超过0.50m。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改善生态和景观,保证城市绿地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健康、环保、美观、防护等基本要求,确保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绿地设计.1.0.3 城市绿地设计应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经济合理等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生态和景观效果,促进人的身心健康.1.0.4 城市绿地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城市绿地urban green space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绿化、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五大类.2.0.2季相seasonal appearance of plant植物及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外观面貌.2.0.3 种植设计planting design按植物生态习性和绿地总体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发挥其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
2.0.4 古树名木historical tree famous wood species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本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其他自然文化背景的树木.2.0.5驳岸revertment保护水体岸边的工程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防护绿地规范
城市防护绿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城市干道规划红线外两侧建筑物的退缩地带和公路规划红线两侧的不准建筑区,除按城市规划设置人流集散场地外,均应用于建造隔离绿化带。
其宽度分别为:城市干道规划红线宽度26m以下的,两侧各2m—5m;26m至60m的,两侧各5m—10m;60m以上的,两侧各不少于10m。
公路规划红线外两侧不准建筑区的隔离绿化带宽度:国道各20m,省道各15m,县(市)道各10m,乡(镇)道各5m。
2在城市高速公路和城市立交桥控制范围内,应当进行绿化。
3铁路沿线两侧隔离绿化带宽度各不少于20m。
4 高压线走廊下安全隔离绿化带的宽度:550千伏的不少于50m;220千伏的不少于36m;110千伏的不少于24m。
5沿涌两岸防护绿化带宽度各不少于5m;江河两岸防护绿化带宽度各不少于30m;水源涵养林带宽度各不少于100m;刘希河两岸防护绿化带宽度各为100—300m。
上海的规定(DBJ08—18—91):树木与架空线的距离1.电线电压380伏,树枝至电线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均不小于1.00m。
2. 电线电压3300伏至10000伏,树枝至电线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均不小于3.00m。
《园林工程现场管理一本通》中的相关规定:低压电线的敷设高度,以两电杆之间电线下垂的最低点距绿化地面5m为准,人迹罕至的边缘地带可为4m,电线底部距其下的树木至少1m远;电线两侧与树木、建筑等的水平净距,至少也要有1m。
电杆的间距可取30~50m。
高压输电线路的敷设,则视输送电压高低而设立高度不同的杆塔。
35kV和110kV的高压线,杆塔标准高度为15.4m;220kV的高压线,用铁塔敷设,铁塔标准高23m。
高压线与两旁建筑、树木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35kV电线是6.5m,110kV电线是8.5m.220kV电线则是11.2m。
高压线杆塔的间距:35kV的为150m,110kV的为200~3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