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概念

一)对教育管理学概念的不同认识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归纳为以下几类:
1、把教育管理学看作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此类观点指明了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并根据该对象把教育管理学分为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此类概念定义属功能性定义,即用教育管理学的功能来界定教育管理学。
2、把教育管理学看作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和本质,揭示教育管理规律的科学
此类观点认为教育管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育管理的现象和本质,其功能是揭示教育管理规律。是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功能两方面构成一个属性组来定义教育管理学,较第一类全面些。

(二)教育管理学概念的界定
# 定义:教育管理学是以教育管理问题为对象,以管理学、教育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为基础,运用定性、定量以及其他有关方法,通过对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发现教育规律、形成教育管理理论并指导教育管理实践的一门管理科学。
包含三方面功能或目的:发现教育规律、形成教育管理理论、指导教育管理实践

二、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教育管理研究对象的界定
有不同的表述,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一是把教育管理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二是把教育管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三是“活动说”,把教育系统的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管理学界有不少人持这类看法;四是把现象、活动和规律均看作是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问题或成为问题的教育管理现象。
有了教育就有了教育管理现象,任何教育管理问题都是以教育管理现象为基础的。首先有现象,然后这些现象为人们所知,接着人们对已知的某些现象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研究对象。
所以,教育管理学的核心是增强对教育管理的问题意识,发现并界定教育管理问题,展开对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教育管理学只能始于问题的提出,终于对问题的解决或解释。

(二)教育管理学研究问题的类型
1、教育管理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
根据教育管理问题存在的性质划分。
教育管理事实问题是教育管理研究者感知或经验到的教育管理现象问题或客观现象问题。分为四类:①自在事实问题(如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教师新陈代谢);②客观事实问题(大量存在的是此类问题,如学校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组织文化等的建设问题);③经验事实问题(实践中所感知或认识到的疑难);④理论事实问题(不同理论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教育管理价值问题是指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管理客体对管理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问题,也可以看作是管理主体所追求、赞赏、期望的东西。存在多种分类,按教育管理主体需要分为三类:物质价值问题(经济效益情况)、精神价值问题(精神满足情况)、综合价值问题(满足人们综合需要情况);按价值存在形态分为三类:物质的价值问题(对物的管理,如校园建设的价值)、精神的价值问题(如校园文化、道德风尚)、人的价值问题(如人的地位、作用、尊严)。
事实问题是“是”或“不是”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而价值问题是“好”或“坏”的问题,因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组织,其性质有所不同。
2、教育管理的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
根据教育管理学研究的目的划分。
经验问题可分为三类:①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形成新的理论或方法);②已解决的问题(所构成的理论是教育管理学的基本内容);③反常问题(已解决的问题在新条件下又成了问题)。
概念问题也叫理论问题,是指教育管理理论建构本身存在的问题,是教育管理学的“元”问题。分为两类:①内部概念问题(理论内部的概念模糊或矛盾);②外部概念问题(理论与理念之间的矛盾或冲突)。
经验问题是研究与教育管理实践有关的问题,其目的是解决现实的教育管理实践问题;概念问题是研究理论本身的问题,其目的是使教育管理理论更具有合理性、解释性、系统性。
3、教育管理常规问题和革命问题
根据库恩的科学革命观点划分,科学发展可分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两个阶段。
常规问题可分为两类:①当前能够解答的问题(根据已有理论对问题进行解答,从而丰富和完善当前的理论);②现有理论不能完全回答的问题(但能从现有理论出发探索出新的解决问题的理论和办法,从而发展现有的理论)。
革命问题又叫危机问题,是现有的教育管理理论不能回答的全新的问题或异质的问题。可分为两类:①个别的革命性问题(指对现有理论体系不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反常问题,对其解答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系统的新理论);②结构性的革命性问题(指现有理论不能回答的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其解决就意味着新的系统理论的诞生)。产生的新理论会替代或与现有理论并存。
4、教育管理的“真”问题和“假”问题
以上的各类问题都应是真问题,而不能是假问题。判断的依据是该问题“是否存在”,不是是否需要或是否重要。
真问题是现有的理论没有解决或解决得不够好的问题。真问题的确定是建立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的,以此发现问题确实存在,或虽然研究过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