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膏方与制作

合集下载

中药膏方制作工艺

中药膏方制作工艺

中药膏方制作工艺一、准备原料制作中药膏方需要准备以下原料:1.中药材:根据膏方所需功效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如当归、熟地黄、枸杞子、黄芪等。

2.糖类:如冰糖、红糖、白糖等,用于调节膏方的口感和甜度。

3.蜜类:如蜂蜜、蜂王浆等,用于增加膏方的营养价值和滋补作用。

4.胶类:如阿胶、鹿角胶等,用于提高膏方的粘稠度和稳定性。

5.水:用于浸泡、烊化和熬制膏方。

二、浸泡烊化1.将中药材洗净,浸泡在水中,一般浸泡时间约为2-4小时,以充分渗透中药材。

2.将浸泡后的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熬煮,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逐渐溶解在水中。

3.熬煮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避免糊锅,同时根据需要加入糖类、蜜类、胶类等原料,搅拌均匀。

4.待所有原料充分溶解后,将熬好的药液过滤,去除药渣,得到清澈的膏液。

三、浓缩收膏1.将过滤后的膏液倒入锅中,大火加热,同时不断搅拌,防止膏液粘锅。

2.待膏液逐渐变稠,改小火慢慢熬煮,并继续搅拌,使膏液中的水分逐渐蒸发,膏液变得越来越粘稠。

3.待膏液完全浓缩成膏状后,即可关火,稍凉后装入容器中备用。

四、过滤澄清1.将浓缩收膏后的膏方倒在干净的布上,晾至常温。

2.用刀将膏方切割成小块,方便后续过滤。

3.将小块膏方放入过滤网中,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和异味物质。

4.将过滤后的膏方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熬煮,使膏方中的杂质和异味物质进一步去除。

5.熬煮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避免糊锅,同时根据需要加入糖类、蜜类等原料,搅拌均匀。

6.待膏方再次浓缩成膏状后,过滤去除杂质和异味物质,得到清澈透明的膏药。

五、凉膏收贮1.将过滤后的膏药倒入干净的容器中,晾至常温。

2.将晾好的膏药密封保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3.需要使用时,根据需要取出适量膏药,用开水冲服或直接食用均可。

制作中药膏方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每一步都需要注意细节和技巧。

通过准备原料、浸泡烊化、浓缩收膏、过滤澄清和凉膏收贮等步骤,可以制作出具有滋补、调理作用的中药膏方。

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

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

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中药膏方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一种药剂形式,它具有渗透力强、作用持久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外用治疗各种疾病。

下面将介绍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药材和辅料。

中药膏方的制作需要用到中药材、基础油脂等原料。

在选择中药材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药性选择合适的药材,确保药效。

同时,基础油脂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可以选择植物油或者动物油作为基础油脂。

其次,研磨中药材。

将选好的中药材放入研钵中,用研钵和研杵进行研磨,直至中药材研磨成细粉状。

研磨的过程需要均匀用力,确保中药材研磨得足够细腻。

然后,将研磨好的中药材与基础油脂混合。

将研磨好的中药材和基础油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

混合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确保中药材和基础油脂充分混合。

接着,加热混合物。

将混合好的中药材和基础油脂放入容器中,加热至一定温度。

加热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中药膏方配方来确定,一般需要加热至中药材和基础油脂充分融合。

最后,过滤制成膏状。

将加热好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中药膏方。

过滤的过程需要使用细密的滤网,确保过滤出来的膏方质地细腻。

中药膏方制作完成后,需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和污染。

在使用时,根据具体病情和医嘱,取适量的中药膏方外用,轻抹于患处,并按摩至吸收。

总之,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药材的选择和配比,加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及过滤的细致。

只有严格按照制作方法操作,才能制作出质量上乘的中药膏方,发挥其最佳的疗效。

希望本文对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有所帮助。

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

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

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
中药膏方是一种储存形式,它是以膏体为基础,将多种中药药材或其他物质混合而成的混合药,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可以治疗疾病。

在中药制剂中,中药膏方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制剂形式。

由于它的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那么,怎样制作中药膏方呢?
首先,选择要使用的中药食材。

在制作中药膏方时,需要按照药方要求正确选择中药药材,选择比例宜为9:1,即将较少的药材混合到大量药材中。

然后,将所选择的中药食材放入一定的容器中,加一定的水量,搅拌均匀,放置数小时,以使药材吸收水分。

其次,选择一定的膏体。

在制作中药膏方时,可以从多种膏体中选择,如胶状膏体,蜂蜡膏体,树脂膏体,多聚物膏体,松脂膏体等。

这些膏体在结合不同的中药药材时,会形成不同的口感,从而起到特定的药理作用。

再者,将药材和膏体混合。

将药材和膏体加入搅拌机,以一定的转速加工混合,再调整膏体的稠度,达到制膏要求,最后打包,用途径即可得到药膏。

最后,制作中药膏方还需要做好常规的检验检查,把握有效成分的含量,肉眼观察质仪,机械振动,触觉检查等,确保产品满足药用要求,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中药膏方产品。

总之,中药膏方制备过程中,需要按照正确的步骤,遵循药方要求,选择合适的药材、膏体来结合,最终完成中药膏方的制作。

对于制作中药膏方,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并且要有严格的检验标准。

只有确保制备中药膏方的质量,才能确保最终产品的药效疗效。

中药膏方的制作储存和服用方法

中药膏方的制作储存和服用方法

中药膏方的制作储存和服用方法中药膏方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制剂,其制作、储存和服用方法对于保证药效的稳定和疗效的发挥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膏方的制作、储存和服用方法。

一、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1.材料准备:先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和辅料,并按照要求进行清洗和切片处理。

2.配方确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和辅料,并确定其配方比例。

3.炮制处理:将各种中药材和辅料进行炮制处理,包括煎煮、炒炙等,以提高药效和减少毒性。

4.摆药:按照确定的配方比例,将各种炮制好的中药材和辅料放置到药材盒或药材袋中。

5.研磨:将摆好的中药材和辅料进行研磨,直至形成细腻的粉末。

6.混合:将研磨好的中药粉末进行混合,以保证各种药材和辅料的均匀分布。

7.调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将混合好的中药粉末用适量的辅料进行调配,形成膏状。

8.炮制加工:将调配好的中药膏方进行炮制加工,包括炒制、研磨等,以提高中药膏方的质地和药效。

9.包装:将最终制作好的中药膏方放入密封容器中,并标注好名称、剂量、制作日期等相关信息。

二、中药膏方的储存方法:1.温度控制:中药膏方的储存温度应在10℃~25℃之间,避免高温、低温和阳光直射。

2.干燥防潮:保持储存环境的干燥,防止中药膏方受潮和变质。

3.密封保存:中药膏方应放在密封容器中,避免受到空气和外界污染。

4.光线避免:中药膏方应储存在光线不直射的地方,以防止药效的降低。

5.避免震动:中药膏方应避免受到震动和外界冲击,以免影响其药效。

三、中药膏方的服用方法:1.口服:将适量的中药膏方取出,用开水冲服,或者直接将中药膏方放入口中嚼食。

2.外用:将适量的中药膏方涂抹在患处,轻揉搓匀,直至中药膏方被皮肤吸收。

3.温敷:将适量的中药膏方敷在患处,用纱布或绷带固定好,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4.涂搽:将适量的中药膏方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搓揉,促进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5.浸泡:将适量的中药膏方放入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温水洗净患处。

中药膏方制剂流程

中药膏方制剂流程

中药膏方制剂流程1.中草药准备:根据膏方的药物组成,准备所需的中草药材料。

选择高质量的中草药,进行研磨、洗净等处理,以保证药效的发挥。

2.草药煎煮:将中草药加入适量的清水中,用火煎煮。

根据不同的中草药特点,煎煮的时间和火力掌握得当,可提高药物的活性成分释放。

3.煎煮浓缩:根据需要,将草药煎煮液经过滤去除渣滓,然后加热浓缩。

通过浓缩,可提高药物的浓度,增加膏方的药效。

4.调配添加剂:将浓缩后的草药煎煮液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中,如胶乳、甘油等,并在加热条件下充分混合。

添加剂有助于调节膏方的质地、黏稠度和均匀性,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5.混合均匀:混合添加剂和中草药煎煮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使之均匀混合。

这样可以确保草药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从而提高膏方的疗效。

6.加热加工:将混合均匀的膏方加热加工,使之热融并去除可能的水分和杂质。

加热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草药成分和添加剂来进行调整。

7.灌装包装:将加工好的中药膏方倒入灌装器中,然后进行灌装包装。

灌装器可以是管状或盒状的容器,具体根据产品形态和用途来选择。

9.质检和包装:对制作好的中药膏方进行质检,检查其外观、质地、药效等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合格的产品经过包装,并进行包装箱封装。

10.存储和发货:将包装好的中药膏方存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然后进行发货,以便用户购买和使用。

总结起来,中药膏方制剂流程主要包括草药准备、草药煎煮、煎煮浓缩、调配添加剂、混合均匀、加热加工、灌装包装、封膏和贴标、质检和包装、存储和发货等环节。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制作出质量可靠、疗效优良的中药膏方制剂。

中药养生中药膏方的制作与使用

中药养生中药膏方的制作与使用

中药养生中药膏方的制作与使用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疗法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其中,中药膏方作为一种外用疗法,在中药养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中药膏方的制作与使用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中药养生知识。

一、中药膏方的制作1. 材料准备制作中药膏方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料。

根据具体的病情和需要,选取适合的中药材料。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具有滋养、调理功效的中草药,如黄芪、党参、当归等。

2. 材料炮制将选择好的中药材料进行炮制,以提高其功效。

炮制方法有炒、炒制、蒸等多种方式,具体方法可根据不同的中药材料而定。

炮制后的中药材料更易于吸收和利用。

3. 中药材料的搭配根据需要,将炮制好的中药材料进行合理的搭配。

搭配中药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原则,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搭配好的中药材料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4. 研磨成粉将搭配好的中药材料进行研磨,使其成为细粉末状,以便于使用。

可以使用研磨机、研钵等工具进行研磨,将中药材料研磨成粉末后,可保存在干燥通风处,以备后用。

二、中药膏方的使用1. 清洁患处使用中药膏方前,首先需要将患处进行清洁。

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洗净患处,以保证患处的清洁和卫生。

2. 敷贴中药膏方将制作好的中药膏方取适量涂抹在纱布或纱布膜上,然后将其敷贴在患处。

注意不要过多使用中药膏方,以免造成不适。

3. 固定与保护敷贴好中药膏方后,需要将其固定在患处,以避免脱落和外界的干扰。

可以使用绷带、胶布等固定材料进行固定。

同时,还需保护好周围的健康皮肤,避免中药膏方对其他部位造成刺激。

4. 随时观察与调整在使用中药膏方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观察患处的变化。

如果出现过敏、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调整中药膏方的使用方法或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5. 定期更换中药膏方一般需要定期更换,具体更换的时间需要根据中药膏方的性质和使用情况而定。

更换中药膏方时,应注意将原有的中药膏方清洗干净,避免细菌污染。

中药膏方与制作

中药膏方与制作

中药膏方与制作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伴随着气温的渐渐下降,膏方进补开始渐渐升温,如今又到了膏方进补的佳季,申城的广大市民们开始为定制膏方的相关事宜忙碌起来,同样的额上海各大中医医院的膏方门诊也开始排起了长龙,膏方主要就是有中药组成的,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了解中药膏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中药膏方与制作的相关信息。

中药膏方与制作之,膏方的起源于发展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加工如马膏,主要供外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

唐代《千金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

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如《圣济总录》栝萎根膏,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

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膏专指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数量大大增加,临床运用更加广泛。

明朝膏方即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成多简单,流传至今的膏方有洪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

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

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如张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而施,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近现代膏方在上海、江浙及广东广泛使用,尤以上海为甚。

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

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其中,处方中药物尽可能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

那么膏方的制作是怎么样的呢?上海老中医刘春天指出,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属大方、复方范畴,成品且服用时间较长,因此,制定膏方更应注重针对性。

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及步骤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你可别小瞧这中药膏方,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先来说说准备工作。

就好比要盖房子,得先把材料准备齐了不是?那咱得把要用的中药材准备好,该洗的洗,该切的切,可不能马虎。

还要准备好锅呀、勺子呀这些工具,就像战士上战场得有趁手的兵器一样。

然后就该熬制啦!把药材放进锅里,加上适量的水,就开始煮呀煮。

这就跟煲汤似的,得有耐心,小火慢慢炖,把药材的精华都给熬出来。

这时候呀,满屋子都是中药的香味,那感觉,嘿,特别奇妙!熬好了之后呢,可不能直接就成膏方啦,还得过滤呢!把那些药渣子过滤掉,留下那浓浓的药液。

这药液可就是精华中的精华啦。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浓缩环节啦。

把药液放在火上继续熬呀熬,把水分都蒸发掉,让药液变得越来越浓稠。

这就好比把精华再提炼一遍,让它变得更加纯粹。

等熬到差不多的时候,就该加一些辅料啦。

比如说蜂蜜呀、阿胶呀,让膏方的口感更好,也更容易保存。

这就像是给蛋糕加上奶油,让它变得更加美味可口。

最后,把熬好的膏方装进瓶子里,密封好,这中药膏方就算是大功告成啦!你想想,自己亲手做出来的膏方,用着多放心呀!咱这中药膏方,那可是调理身体的好东西。

身体虚弱的人吃了能补补身子,容易生病的人吃了能增强免疫力。

就好像给身体打了一针“强心剂”,让你精神饱满,活力四射。

你说这中药膏方神奇不神奇?咱老祖宗的智慧真是了不起呀!咱可得把这好东西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你还等什么呢?赶紧自己动手试试吧,说不定你也能成为一个制作中药膏方的高手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膏方与制作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伴随着秋冬脚步的到来,又到了冬令进补的佳季;以往冬令进补以炖汤、煲汤等药膳食疗为主,今年,古代是达官贵人专用的膏方滋补成为新时尚,为冬令进补增添了新的内容和选择。

冬季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冬天人们食欲佳,脾胃运化好,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正如民间常讲“冬天进补,来春打虎。


在市场买滋补食材时,很多人会买薏米,只因大家常说广东地区湿热,薏米去湿好。

张年介绍:“不能盲目用药材进行去湿去热,毕竟不少人不是湿热体质。

根据我院治未病中心及省内其他医院的大量人群体质辨识统计结果,佛山人并非习惯所认为的以湿热体质为主,而是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共占了60%以上,也就是说佛山亚健康人群还是以虚证为主,也是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耗气损阳的结果。


不同体质开不同处方
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刘继洪主任医师介绍,滋补的中药的剂型很
多,最适合补虚的是煎膏制剂,这是传统的中药剂型之一,药性滋补,味道甘美,浓度高,体积小,容易保存,便于服用,具有良好的滋补效果。

从季节而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其中冬季是闭藏季节,气候严寒,虚证也会加重或复发,因此更宜服用滋补膏。

一般膏方需根据不同的个体体质、不同临床表现确立个性化处方,多为20-30味甚至更多的药味组成的大型复方,经浸泡、煎煮、过滤、浓煎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后,掺入胶类、糖类等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膏方在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病愈防复发等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尤其适合体质偏虚的亚健康人群。

滋补膏方制作需两周
而制作滋补膏,首先是对症选方、看你是气虚、血虚,亦或是气血俱虚,然后按上述介绍的方剂选择。

冬季是传统的滋补季节,如何能够补得好?补得对?刘继洪称,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在详细收集病人信息,并进行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再辨证开出滋补处方,既有方便的协定处方,更有“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滋补处方。

“同一个药材方,不同体质的药材用量都有不同。

不少办公室人群,常见脾胃虚,又伴随气虚,但是有些人气虚较重,
则需加重北芪等药材的用量。


据了解,市中医院此次特别推出的滋补膏方的制作需要预备两周的时间,医院可以根据患者口味不同调整甜度。

记者昨日体验时发现,该膏方以药材与蜜糖比例为1:0 .5配制,药味较浓,服后口中留甘。

刘继洪提醒,虽然膏方有普适性,但也并非人人适宜,如急性疾病患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应慎用膏方。

同时膏方应用亦不仅仅局限于冬季,只要辨证施治,四季调养皆可得宜。

中医院冬补膏方
健脾养胃膏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和中。

主治:适用于气虚、痰湿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而症见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多汗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溏烂者。

补益健体膏
功效:益气和中、疏风开郁。

主治:阴阳两虚,外兼风邪,症见虚不受补、微有寒热、气短乏力、胃纳不佳、骨节酸痛、头晕眼花等。

开胃膏
功效:开胃健脾,消食。

主治:脾胃虚弱,食不运化,脘腹胀满,面黄肌瘦,大便溏泻;胃有虚热,不能食,常觉饱闷,面黄赤,身常恶热,大便燥结。

自制经典膏方推荐
固元膏
做法:阿胶250克、黑芝麻500克、核桃仁500克、无核红枣750克、冰糖250克、黄酒1000克。

把以上5种材料全部粉碎,倒入一个大汤碗里,再倒入1000克黄酒搅拌均匀,加盖放入大锅隔水蒸。

大火蒸15分钟,小火蒸1个半小时就可以了。

待凉透后,放入几个洁净干燥的大瓶子里,存入冰箱就可以了。

功效:常年吃固元膏对女士有很好的美容效果,乌黑头发,并且
有光泽、有弹性。

面部不仅无斑、皱纹少,而且红润。

吃的量因人而异。

一般保健的人,每天早上吃1勺。

菊花延龄膏
做法:鲜杭白菊花瓣500克。

用水熬透,共煎3次,去渣再用文火熬成浓汁,加冰糖250克收膏。

功效:每次服用12克,每日2次,开水冲服有明目清肝作用,并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