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2022职务犯罪的认定及量刑标准

一、什么是职务犯罪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
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是严重的腐败形式。
职务犯罪严重侵害国家机关的管理职能,影响正常的管理秩序和工作秩序,破坏由此产生的种种社会关系,败坏政府的威信,损害公众利益,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二、2019职务犯罪的认定及量刑标准(一)2019职务犯罪的认定1、官商勾结、参股谋利而形成的权钱交易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通过私人生活积累财富的机会增多,少数国家公务人员经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捞一把"的思想死灰复燃,以权力换取金钱和其它物质利益便成了当今职务犯罪的主要类型之一。
2、公权私租、中饱私囊而形成的贪污受贿型。
该类型突出表现在利用国家赋予的公权力寻租,以国有财产向当事人索贿或受贿。
这种职务犯罪轻重有异,涉及面大,往往治而复出,花样翻新,在一些地区和部门,其势头有增无减。
3、公权私用、私欲膨胀而形成的腐化堕落型。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握有国家权力的公职人员理想信念动摇,经不起时代的考验,有的放松世界观改造,丧失立场,道德沦丧。
4、衙门作风、失职渎职而形成的严重渎职型。
长期以来,由于有些部门权力过分集中,使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存在严重的渎职、失职现象。
(二)2019职务犯罪量刑标准1、贪污罪:5000元以上,不满5000元但情节较重的(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以及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2、受贿罪:5000元以上,不满5000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因受贿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2)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3)强行索取财物的;3、职务侵占罪:5000元~20000元以上;4、挪用公款罪:10000~30000以上;5、单位受贿罪:10万元以上;6、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30万元以上;7、隐瞒境外存款罪:30万元以上;8、私分国有资产罪:10万元以上;9、私分罚没财物罪:10万元以上。
侵占罪立案标准

侵占罪立案标准
侵占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罪名,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占有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的行为。
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之一是主观方面的要求。
对于侵占罪的立案,要求犯罪主体具有主观故意,即明知自己占有的财物不是自己的或者具有明显的怀疑,但仍然进行占有行为。
此外,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犯罪主体擅自占有的财物价值较小的情况下,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其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还包括客观方面的要求。
具体而言,侵占罪的立案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占有行为的要求,即犯罪主体实施了擅自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二是占有客体的要求,即被占有的财物必须是他人合法拥有的;三是财产侵占的结果,即导致他人的财产权益遭受了损失;四是与主观故意相一致的要求,即被告人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与其主观故意是一致的。
此外,对于侵占罪的立案,还需要对犯罪事实的证据进行核实和审查,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和真实性。
相关的证据主要包括出案件发现现场的勘验笔录、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
在立案过程中,要求相关执法机关进行调查,查明事实,搜集证据,并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审查和核实。
只有证据充分、确凿,可以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才能够对侵占罪进行立案。
综上所述,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主观和客观方面的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执法机关需要结合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综合判
断,确保对侵占罪的立案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同时,在立案过程中要保护被告人及其辩护权益,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

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职务侵占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侵犯了国家和人民利益,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
对于职务侵占罪,我国刑法对其数额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便对犯罪行为进行量刑和定罪。
首先,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分为三个档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
其中,数额较大是指侵占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数额巨大是指侵占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数额特别巨大是指侵占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这一分档标准的设定,旨在根据犯罪行为的不同情节,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不同的量刑和定罪,体现了刑法对于职务侵占罪的严肃态度和依法惩处原则。
其次,对于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的认定,需要考虑的是侵占数额的实际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司法机关会根据侵占数额的具体情况,进行量刑和定罪。
例如,对于数额较大的职务侵占罪,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积极退赃、认罪悔罪,并取得被害人谅解,可以酌情从轻处罚;而对于数额巨大或数额特别巨大的职务侵占罪,司法机关将依法从重处罚,绝不手软。
这种因情节轻重而进行量刑的做法,有利于体现刑法的公正性和灵活性,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对于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的认定,需要注意的是侵占数额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司法机关会根据侵占数额的计算方法,进行量刑和定罪。
一般来说,侵占数额是指犯罪嫌疑人通过职务侵占所获得的非法利益的总额。
在计算侵占数额时,需要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所侵占的财物价值、数量、质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计算。
这种综合计算的做法,有利于更准确地认定侵占数额的大小,从而更好地进行量刑和定罪。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是我国刑法对于职务侵占罪的量刑和定罪标准。
这一标准的设定,体现了刑法对于职务侵占罪的严肃态度和依法惩处原则,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在实际操作中,司法机关需要根据侵占数额的实际情况,进行量刑和定罪,同时也需要注意侵占数额的计算方法,以便更准确地认定侵占数额的大小。
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

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在我国刑法中,职务侵占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为了规范职务侵占罪的数额标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切实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我国法律对职务侵占罪的数额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公共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数额被认定为“数额较大”呢?根据刑法的规定,数额较大是指财物价值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或者财物价值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或者财物价值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也就是说,只有当职务侵占的财物达到以上规定的数额,才构成职务侵占罪。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的认定,法院通常会结合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要考虑的是被告人的侵占行为是否属实,财物的数额是否达到了刑法规定的标准。
其次,需要考虑的是被告人侵占财物的方式、手段和目的。
最后,还要考虑被告人的社会危害程度、侵占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影响等因素。
只有在全面考量了这些因素之后,法院才能做出准确的数额标准认定,确保司法裁判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对于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的规定,我们需要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明确的数额标准可以有效约束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减少职务侵占犯罪的发生。
其次,明确的数额标准有利于司法机关对职务侵占案件进行侦查和起诉,提高司法效率,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最后,明确的数额标准也有利于被告人的权利保护,避免对无辜之人的误判和冤枉。
总之,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的规定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国家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切实遵守刑法规定,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同时,司法机关也应当严格依法办案,确保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的准确认定,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有效预防和打击职务侵占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如何认定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

如何认定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什么是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我国刑法关于职务侵占罪规定在第二百七十一条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一、主体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包括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
但是,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一款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在认定该罪的主体时,以下两类人员需要注意。
1.村民小组长根据较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法释〔1999〕12号),对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一款的规定,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2.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较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法释〔2001〕17号),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除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以外,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对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一款的规定,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二、关于“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理解根据较高人民法院、较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9号),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关于职务侵占罪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1、主体要求: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非国有单位、企业或者其他事业单位的人员,即不得是从事公务的人员。
2、数量与量刑:职务侵占罪是数额犯,如果侵占的财产数额越大,可能面临的刑事处罚也就越重。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因为职务安排的原因,因而有许多机会接触或掌握公司、企业的财产或财产性权益。
于是进而非法占有的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出现侵吞、盗窃、骗取公司、企业的财产或财产性权益等非法行为。
前段所描述的行为,很可能就涉嫌一种职务侵占罪。
因为这样的行为侵犯了公司、企业的财产权,所以不再只是简单的经济纠纷,而是一种经济犯罪行为。
同时关于职务侵占罪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主体要求
为了与贪污罪相区别,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非国有单位、企业或者其他事业单位的人员,即不得是从事公务的人员。
▲二、数额与量刑
职务侵占罪是数额犯,如果侵占的财产数额越大,可能。
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
在我国刑法中,对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首先,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侵占的客观行为,二是侵占的主观故意。
侵占的客观行为是指具体的行为表现,包括占有、转移、隐匿、挪用等行为。
而侵占的主观故意则是指犯罪嫌疑人对侵占行为的主观认识和目的。
只有在客观行为和主观故意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构成侵占罪。
其次,对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司法机关在审查立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被侵占财物的价值大小。
对于价值较小的财物,司法机关可能会更倾向于调解和解决,而对于价值较大的财物,则更有可能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侵占行为的持续时间和频率。
如果侵占行为持续时间较长或频率较高,就更容易构成犯罪行为。
三是侵占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损失程度。
如果侵占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司法机关也更有可能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意和犯罪动机。
如果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意和犯罪动机较为恶劣,也会更容易构成犯罪行为。
最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在司法实践中也需要考虑到相关的证据和法律适用。
在立案过程中,需要充分收集、审查相关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
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正确适用法律,确保依法办案,维护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总的来说,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客观行为、主观故意、价值大小、持续时间和频率、损失程度、主观恶意和犯罪动机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公正地审查立案,依法打击侵占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范文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和构成一、本罪的立案标准1979年刑法未作规定。
本罪是从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年2月28日颁布实施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吸收为刑法具体规定的。
1997年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在本单位所具有职务所产生的方便条件。
对于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实践中一般表现为侵吞、盗窃、骗取等非法手段。
构成本罪,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眠一应予追诉。
这里的数额,应当累计计算。
应当注意,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本罪的立案标准规定了一个幅度,即非法占有的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的,应当追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应当会同当人民检察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的范围内,及时确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执行的数额标准,并上报备案。
二、概念及其构成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此处所称“公司”,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设立的非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称“企业”,是指除上述公司以外的非国有的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设立的有一定数量的注册资金及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如商店、工厂、饭店、宾馆及各种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经济组织;其他单位,是指除上述公司、企业以外的非国有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包括集体或者民办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团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2018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法律规定是怎样的?详情请看下文。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规定明确,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根据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规定指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为亲友非法牟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使其亲友非法获利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6年3月2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80次会议、2016年3月25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50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4月18日起施行) 第十一条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第一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
罚金:
(一)贪污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社会捐助等特定款物的;
(二)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
(三)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
(四)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五)拒不交待赃款赃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无法追缴的;
(六)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受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前款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一)多次索贿的;
(二)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
(三)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第二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受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在本单位所具有职务所产生的方便条件。
对于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实践中一般表现为侵吞、盗窃、骗取等非法手段。
构成本罪,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
根据法规,职务侵占数额达到6万元以上就构成“数额较大”的犯罪标准,应被立案追诉。
在司法实务中,达到了立案标准才会受到刑事追诉,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到你,谢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