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诗经—采薇》
有关《诗经采薇》原文及其翻译

《诗经采薇》原文及其翻译有关《诗经采薇》原文及其翻译《采薇》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
这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本文就来分享一篇有关《诗经采薇》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翻译: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刚才长出来。
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又快过去了。
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因为玁狁故。
没有空闲安定下,都是因为玁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初生正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心里忧愁又烦闷。
心中忧愁像火烧,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没法托人捎家书。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已经长老了。
说回家啊说回家,十月已是小阳春。
战事频仍没止息,没有空闲歇下来。
心中忧愁积成病,回家只怕难上难。
光彩艳丽什么花?棠棣开花真烂漫。
又高又大什么车?将帅乘坐的战车。
兵车早已驾好了,四匹雄马真强壮。
哪敢安然定居下,一月之内仗不停。
驾驭拉车四雄马,四匹雄马高又大。
乘坐这车是将帅,兵士用它作屏障。
四匹雄马排整齐,鱼皮箭袋象牙弭。
怎不天天严防范,玁狁犹猖狂情势急。
当初离家出征时,杨柳低垂枝依依。
如今战罢回家来,雨雪纷纷漫天下。
行路艰难走得慢,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心中多伤悲,没人知道我悲哀。
拓展:诗经采薇赏析一:《采薇》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采 薇》教案优秀8篇

《采薇》教案优秀8篇《采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与这首诗相关的古诗词常识。
2、能大体把握诗意。
3、能熟练诵读这首诗,并且能流利背诵下来。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能作相应的拓展迁移。
教学重难点:1、能熟读成诵,大体把握诗意。
2、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作相应的拓展迁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诗经》,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国的文化瑰宝中熠熠闪光。
那么,你们知道,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什么吗?生:《诗经》。
师:嗯,很棒!那么对于《诗经》,你们又了解多少呢?查过资料吗?生答:师:好,老师这里有一道练习,一起来做做看。
课件出示:《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入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汉前称《诗》或《诗三百》;汉时被尊儒家经典,乃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因毛亨、毛苌曾注释,又称《毛诗》。
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
2、师:《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
而“雅”又有“大雅”和“小雅”之分,《采薇》就是选自“小雅”里面的一篇经典之作,可谓千古绝唱。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做一回知音,听一听这首遥远的绝响。
师:先来分析课题,“采薇”是什么意思呢?“薇”字比较难写,伸出手写一下,看这个“薇”字,想想是什么意思?生:----师:偏旁?生:草字头师:是跟什么有关?生:-----师:“薇”是:野豌豆苗。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3、师:那么有学生会问了,题目是《采薇》,为何书中的诗句没有一句提到采薇呢?因为啊,我们课文中选录的只是采薇的节选,其实整篇诗歌前面多次提到过采薇,写了薇这种植物由发芽到长大再到长成的生长过程,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戍边的漫长。
二、读准诗歌,把握基调。
1、同学们自由诵读。
2、个别读,注意“薇、雨、霏”的读音。
(你也读读!你学学他读读)3、同学们再结合注解读读?指名个别读!(问听众,你听出了什么?——说一说诗表面意思。
《采薇》教案4篇

《采薇》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采薇》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采薇》教案篇1一、导入《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文学天地的源头清水,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从诗经中走来的男子豁达坚毅,从诗经中流传出的故事哀婉凄美。
今天,让我们用真挚的情、善感的心,吟诵《采薇》这古老的歌谣!二、简介《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是西周后期作品。
当时诸侯相争,周室衰落,犬戎、猃狁等外族也经常入侵,周亦兴师反击,造成连年战乱不止。
人民特别是出征将士对战争有着复杂的多元感情。
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
三、检查预习(一)基础知识(齐读)(二)整体把握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首诗是用兵士的口吻,在战后归家的途中,追述、倒叙戍边作战时的苦况,四、诵读课文请同学记齐读。
诵读提示:《诗经》基本上是四言诗,节奏为“二二”式。
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的和谐之美,我们不仅要把握诗歌外在的音乐节奏,更要把握内在的情感节奏.下面先由老师给大家读一遍吧!请大家注意体会这位战士的情感变化.教师配乐朗诵五、品味经典缘情入文轻吟低唱刚才老师在诵读的时候,同学们体会到了感情的变化吗?走进任何一篇诗经的作品,我们总会被种种情思所缠绕,这首采薇也不例外,请同学找出这位战士的情感脉络.板书:悲伤—喜悦---悲伤1-3节:悲一开篇,我们就感受到浓重的悲伤,我们不由得思考,此时这位战士身在何方,又为何而悲?身处何时:莫—阳身在何方:驻地边的旷野(说具体些“我戍未定”说明是在驻地边上)为何而悲:思乡厌战仇恨如何表现: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意象薇(如何用薇来表情达意呢?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考虑)重章叠唱: 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对深化意境,强化感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
采薇古诗翻译及赏析

采薇古诗翻译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采薇古诗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采薇》先秦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注释思:语气助词。
矣:语气助词。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昔:从前。
赏析一《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
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
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
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分六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
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
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将士的军车,兵车既已驾起,战马高大雄健,战事频繁,军队又要迁徙,岂敢定居?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匈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
关于《采薇》教案四篇

关于《采薇》教案四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采薇》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采薇》教案篇1设计理念《采薇》出自《诗经》,向来以其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难以言说的诗情画意、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让人拍案叫绝。
尤其是诗中那真实复杂的矛盾情感———对强敌贼寇的愤恨与对故园亲人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明媚乐景中的哀伤与阴晦哀景中的喜悦,都给人以无穷的想像与回味,具有永恒的魅力。
本设计将情感、价值之类丰富的人文目标具体融化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吟诵、品味、领悟,通过丰富的联想、比较、探究,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诗的人文内核,深刻感受诗的丰富意蕴,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真正实现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
教学步骤一、课前准备1.让学生从网络或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
2.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句,初步感知原诗。
二、文本解读过程1.导语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历史的年轮,并不总是从温馨宁静的田园中穿过,而常常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
不管你对它怀有什么样的情感,战争这个巨大的幽灵,一直伴随人类成长的历史。
于是,战争,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
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含辛茹苦的咀嚼,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复杂的人生百味。
2.师生交流课前准备的情况(使用多媒体),明确以下几点。
(1)《诗经》和“《诗经》六义”。
(2)《采薇》是西周宣王时期的作品,是《诗经》里最富有诗意的一首“战争诗”。
宣王时北方玁狁侵周,宣王命令出征,打退玁狁。
《采薇》是出征玁狁的士兵所赋。
诗篇洋溢着战胜侵略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又对久戍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遭遇无限哀伤。
3.文本解读在各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中,师生着重交流或探讨以下一些问题:(1)该诗的思路结构有什么特点?讨论后明确:重章叠句,回环往复,舒卷自如,《诗经》里很多诗都有这个特点。
《采薇》ppt课件(共两课时)教学文案

不敢安居战事频,一月多次捷报送。
【第五章】
驾 彼 四 牡 ,四 牡騤騤kuí。
驾起四马驱车行,四马强壮神奕奕。
君 子 所 依 ,小 人 所腓féi 。
将帅乘车作指挥,士卒靠车作掩蔽。
四 牡 翼 翼 ,象弭mĭ 鱼 服 。
四马步子多整齐,弓饰象牙鲨鱼皮。
岂 不 日 戒 ,玁 狁 孔 棘!
不遑huáng启居 , 玁 狁 之 故 。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只因玁狁常为患。
【第二章】
采 薇 采 薇 ,薇 亦 柔 止 。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茎叶多柔嫩。
曰 归 曰 归 ,心 亦 忧 止 。
要回家了要回家了,心中忧思多深沉。
忧 心 烈 烈 ,载 饥 载 渴 。
忧心如火猛烈烧,又如饥渴实难忍。
我 戍 未 定,靡 使 归 聘!
【第六章】
昔 我 往 矣 ,杨 柳 依 依 。
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
今 我 来 思 ,雨yù雪 霏 霏 。
如今返乡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
行 道 迟 迟 ,载 渴 载 饥 。
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
我 心 伤 悲 ,莫 知 我 哀 !
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
【内容梳理·第六章】
• mù • xiǎn yǔn • zài • gǔ • kuí • féi • mǐ • yù
【第一章】
采 薇 采 薇 ,薇 亦 作 止 。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芽已破土钻。
曰 归 曰 归 ,岁 亦 莫 止 。
要回家了要回家了,已到年末仍未实现。
靡 室 靡 家 , 玁狁xiănyŭn之故。
没有家也没有室,只因玁狁来侵犯。
关于《采薇》教案4篇

《采薇》教案关于《采薇》教案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采薇》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采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创作成就,积累文中出现的名句,品味中国古代经典的思乡主题所反映出的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3、通过涵泳、美读等方法的活动体验,结合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从而把握文章的基本脉络。
4、通过小组讨论形式,采用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集体品评文中优美的语段,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比较鉴赏文章的意境美。
5、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文本、编者、老师、学生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家”在本文中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阅读时细细品味“家”的涵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拳拳赤子心,悠悠故乡情。
走过千山万水,走不出魂牵梦萦的故乡,故乡的种子埋藏在游子的心房。
听,历史的声音从那头传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缓缓的吟唱超越了时空的隧道,依旧向我们诉说着人类那亘古不变的思乡愁绪。
二、介绍诗经:1、学生展示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2、教师总结,通过多媒体展示《诗经》相关的知识资料: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500余年间的诗歌305部,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就称为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雅、颂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划分的。
风是乐调,国风就是各国土乐。
雅是周朝王畿之乐,“雅”有“正”的意思,雅诗多为反映贵族阶级生活和思想情感的作品。
采薇 课件 讲课实用

合作探究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 交融的佳句。查阅有关资料,找 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并谈谈 你的看法。
•
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 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
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涵在这两
个画面中,而没有明说出来。这样,以景写 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
3.情景交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语调低沉,低回往复,多以叠字加 重气氛,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 哀乐。 ---王夫之
4、反衬手法:
用凄苦的景物来写快乐,用美 好的景物来写悲哀,这就是反衬 手法。 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用 凄苦的景物来写悲哀,这是陪衬; 反衬往往比陪衬更有力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 • 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猃狁去厮杀。 • 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猃狁来厮杀。
•
•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 柔: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
•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
•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 刚:坚硬,指薇菜茎叶渐老变硬。
•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 阳:周代自农历四月到十月,称为阳月。
•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 盬:没有止息。 启处:与上文"启居"同义
•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 孔:很。 疚:病痛。 我行不来:我从军远行之 后一直回不来。来:归来。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忧心孔疚,满怀忧愁太痛苦,
疚:痛苦。孔疚,非常痛苦。
我行不来!我从军远行之后一直回不 来。 来:回家。不来,不归。
上课用《诗经—采薇》
思考
问题一 :《采薇》前三节采用了什么手法?
重章叠句
问题二: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内容: 关键词语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时序的更替。抒发了主人公的焦虑, 痛苦的心情随着服役期限的无限延长 越来越重,思乡之情越来越浓。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上课用《诗经—采薇》
《诗经》
上课用《诗经—采薇》
学习目标
一、积累重点字词的意思 作、止、莫、靡、遑、启居、柔、聘、刚、
上课用《诗经—采薇》
第2节
采薇采薇,采薇采薇一把把,
薇亦柔止。薇菜新芽已长大。
柔:“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
曰归曰归,说回家呀道回家, 心亦忧止。心里忧闷多牵挂
上课用《诗经—采薇》
忧心烈烈,满腔愁绪火辣辣,
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此处形容忧心如焚
载(zài)饥载渴。又饥又渴真苦煞。
我戍未定,防地调动难定下,
赏析诗文第1节
采薇采薇,采薇采薇一把把,
薇亦作止。薇菜柔嫩初发芽。
曰归曰归,说回家呀道回家, 岁亦莫பைடு நூலகம்。眼看一年又完啦。
上课用《诗经—采薇》
靡室靡家,有家等于没有家,
靡:无。 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无。室,与“家”义同
猃(xiǎn )狁(yǔn )之故。为跟猃狁去厮杀。 .玁狁(xiǎnyǔn):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
靡使归聘!书信托谁捎回家!
聘:探问
上课用《诗经—采薇》
第3节
采薇采薇,采薇采薇一把把, 薇亦刚止。薇菜已老发杈枒。
刚:指薇菜由嫩而老,变得粗硬。
曰归曰归,说回家呀道回家, 岁亦阳止。转眼十月又到啦。
阳:十月为阳。今犹言“十月小阳春”。指夏历十 月
上课用《诗经—采薇》
王事靡盬(gǔ ),王室差事没个罢, 盬(ɡǔ):休止。 不遑(huáng )启处。想要休息没闲暇。
上课用《诗经—采薇》
1、本诗前三章写采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以采薇起兴,再现行役之苦。 薇菜从发芽长到柔嫩又长到粗壮刚 健的过程,是一个时间流逝的过程,然 而戍役军士从“莫”、“阳”中盼回家 呀盼回家,却始终没有回家,这漫长的 戍役刚好与薇菜的生长过程相应,一起 喻示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
上课用《诗经—采薇》
上课用《诗经—采薇》
第4节
彼尔维何?什么花儿开得盛?
尔:“薾” 的假借字,花盛开貌。维何:是什么。维:表示 判断,相当于“乃”、“是”、“为”。
上课用《诗经—采薇》
薇,现在又称野豌豆苗
上课用《诗经—采薇》
相关典故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 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栗, 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 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所以采薇也借指隐 居生活。
上课用《诗经—采薇》
背景介绍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 作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 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 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 )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 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 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 》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 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音节: 反复咏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 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 的音乐美。
上课用《诗经—采薇》
什么叫重章叠句?有什么作用?
整首诗分几章,各章结构相似,句 数相同,句式相同,各章相应 位置的 字有的虽有不同,但表意相近,这样的 手法就叫做重章叠句。
这种手法既开拓了诗的意境,充裕 了诗的内容,又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感 染力,加强了所要抒发的感情。
2、这三章的情感怎样表达的?
层层递进。 (1)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流露出怨嗟
之情。 (2)心亦忧止。忧心烈烈——感情波澜更
大,痛苦更为强烈。 (3)忧心孔疚,我行不来——虽说为王事
而奔走,义不容辞,但久而不归,痛苦更 甚。
上课用《诗经—采薇》
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 的苦况。这位戍边战士长期远离家室, 戎马倥偬。军旅生活是那么艰苦,驻守 地转移不定,王室公事无休无止,战士 们无暇休息,有时还得采薇充饥。对此, 难免怨嗟,产生渴望返回故乡之情,但 为了抵御猃狁的侵扰,为了实现边境早 日安定,战士们坚持下来,恰当地处理 了个人忧伤痛苦与保卫疆土的矛盾。
匈奴。
不遑(huáng )启居,没有空闲来坐下,
遑,闲暇。启:跪坐。居:安居。
猃狁之故。为跟猃狁来厮杀。
上课用《诗经—采薇》
这一章,首四句是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 “古者戍役,两朞( jī,一朞有十二个月) 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 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 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yǔ)。如今之防秋 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 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 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 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 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 调叙写的。
上课用《诗经—采薇》
整体感知
听朗读录音,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给字注音
岁亦莫(mù)止 猃狁 (xiǎn yǔn )
载 (zài) 饥载渴 王事靡盬 (gǔ)
小人所腓 (féi) 四牡騤騤 (kuí)
2、理清层次结构: 雨 (yù) 雪霏霏
明确:1—3节 戍边
4—5节
作战
第6节 归家 上课用《诗经—采薇》
阳、孔、疚、维、路、腓、 二、掌握动词作名词、名词意动用法、名词
作状语的判断方法; 三、了解比兴手法的运用; 四、体会诗人从军的艰苦、对家乡的思念、
对战争的厌恶情感。
上课用《诗经—采薇》
解
题
《采薇》选自《诗经》中的“小雅 ”,是宫廷乐歌。“雅”是周王朝直 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它 是一种正统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 朝会宴飨,以歌功颂德为主;多为贵 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 思想。“薇”即野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