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一,他们都没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没有搞清楚“革命的朋友和革命的敌人”,当然会失败。
第二,他们都不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代表。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相比,都有落后性,阶级局限性。
这是他们失败的共同的致命原因。
第三,他们都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对近代的革命理论不能接受。
资产阶级虽然接受了西方的启蒙思想,但他们并没有把西方的先进思想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归于失败首先,近代文明是工业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变革,工业是整个社会里主导地位也是最先进的行业,随之工人阶级也将是引导社会发展的最先进也是最主要的引导者,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它之所以在中国成功是因为跟进了时代的步伐,符合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符合了一个客观规律。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农民阶级受阶级的局限主要表现在: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的小生产者,目光短浅。
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都有致命的缺陷。
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④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义和团的分散斗争都说明了这一点。
(2)农民阶级受时代的局限主要表现在: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未曾遇到的新情况。
②由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较晚和发展不充分,当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未成熟到领导农民革命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要失败。
地主阶级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逐渐打开了中国大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洋务运动

(4)上海机器织布局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近代化棉纺织厂。 1882年,由李鸿章奏准创办,是一个“官 督商办”企业。 在开办之初,李鸿章曾为织布局奏请了 减税和十年专利权,“酌定十年以内,只 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在这 种一家垄断的情况下,生产发展较快。
(2)金陵制造局
1865年,李鸿章将1863年设立于苏州的洋炮
局搬到南京,成立金陵制造局,生产枪、
炮、子弹、火药,供应淮军及本省各防营。
该局的工程师和负责人为英人马格里。
1875后,该局由中国人监办。
金陵制造局制造的大炮
(3)福州船政局
1866年由左宗棠设立。厂址在福州马尾, 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分任正副监督。 1884年中法战争时,船政局遭到严重破 坏
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年),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 代表。字季高,湖南湘阴人。1860年为曾国藩推荐,统领 部分湘军,曾自募约五千人,组成“楚军”,左系湘军形 成。1862年初,经曾国藩举荐,升任浙江巡抚,与法国组 织“常捷军”,陷宁波、绍兴等地。1866年以闽浙总督身 份创办福州船政局。次年调任陕甘总督,“身虽西去,心 犹东注”。督陕甘期间,曾办兰州制造局,因西北盛产羊 毛,又办兰州织呢局。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次年率军入疆,进攻阿古柏反动政权。1878年收复除伊犁 以外新疆全境,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开发新疆。1881年升 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1884年中法战争中是主战派,督 福建军务。次年因病退职死。他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在70 年代以后裁撤洋员,与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的“非洋人 洋匠不可” 的情形有所不同,反映了他具有一定的自力 更生办洋务的思想特点。
洋务运动

新式学堂培养的人才
詹天佑
邓世昌
一、洋务运动的概况
1、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2、代表人物: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3、目的: 维护清朝的统治 4、口号: 自强、求富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建海军 培养人才
5、内容:
6、结果
破产
(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评价
4、口号: 自强、求富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5、内容:
洋务运动后期,(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时间 举办者 1872 李鸿章 1893 年 张之洞 1893 年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
1300万两;湖北织布局 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4、口号: 自强、求富
“师夷长技”
前期
后期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自强”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求富”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一、洋务运动的概况
1、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2、代表人物: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3、目的: 维护清朝的统治
4、口号: 自强、求富
创办军事工业
5、内容: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兴办民用工业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福州船政局 先后造出40艘近代 船舰,装备了福建水师 全部,北洋水师的五分 之二,南洋水师的三分 之一。
“平远号”为福州船政局所造, 亚洲国家第一艘全钢军舰
昔日上海轮船招商局 现今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
洋务运动的时间

洋务运动的时间洋务运动是指中国清朝末期,自1861年至1895年间,在中国境内兴起的一场维新运动。
其始于同治年间,以维护国家权益、借鉴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为主要目标,运动中各地的洋务局和洋务学堂建立起来,为中国近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整个运动分为五个时期,这五个时期分别为同治、光绪初年、光绪中年、戊戌维新前夕和戊戌维新后期。
具体的时间段是:同治年间(1861年-1874年)是洋务运动的开始时期,同治元年(1861年)十月底设立“兴学致用总局”(即洋务局),其总署设在南京。
第一任总办大臣是左宗棠,江南纺织业、关外军械制造业、海军的建设、洋务学堂等活动在同治年间得以蓬勃发展。
光绪初年(1875年-1884年)是洋务运动的第二个时期,第一次海军改良运动于1875年开始,学习俄国舰船的技术,引进外籍军官,修建了许多军舰和炮台。
同时,由魏源、严复、曾国藩等推动兴办学堂,以提高国人教育水平,培养造船机械等方面的人才。
光绪中年(1885年-1895年)是洋务运动的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是整个运动的高峰时期。
1885年,李鸿章设立了南洋实业公司,引进了西方现代工艺和先进技术,推动了纺织业、造船业、采矿业、冶金业等各行业的发展。
同时,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广州成立了大学堂,培养出了许多各行各业的人才。
戊戌维新前夕(1895年)是洋务运动的第四个时期,这一时期是洋务运动走向尾声的时期。
由于甲午战争失败,清朝政府开始发生动荡,一些洋务运动中的先进王公大臣和士人开始对清政府进行批评和改革呼声,为戊戌维新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戊戌维新后期(1895年-1898年)是洋务运动的最后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是戊戌维新运动爆发后的整合和推动时期。
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变革,它是清朝史上最大也是最具政治性的变革运动。
由于戊戌政变失败,戊戌维新运动遭到了失败,但它却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方向,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一页。
第四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奕
訢
曾 国 藩
李 鸿 章
左 宗 棠
张之洞
名称
创办人
创办 时间
1861年
地点 安庆
经营 范围 仿制洋 枪洋炮
枪炮、 弹药、 轮船
地位 第一家 近代军 事企业 近代最 大的军 事企业
近代最大 的船舶修 造厂 规模仅次 于江南制 造总局
安庆军 曾国藩 械所 江南制 造总局
李鸿章
1865年
第4课:洋务运动
奕 訢
曾 国 藩
章李 鸿
棠左 宗
张之洞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一词由「夷务」而來。中国古代以「夷」 专指华夏以外民族,把与外国人打交道称为「夷务」。 「夷」字经逐漸演变而成为贬称,含有歧视之意。第二 次鸦片战争后,1858年的《天津条约》規定公文不用 「夷」字,从此「夷务」为「洋务」所取代,泛指与西 方国家进行的一切事务,如外交、商贸、传教、办新式 学堂、引先进技术等。 「洋务运动」又称「自強运动」,专指19世紀60年代 初期到90年代中叶,清朝一部分洋务派官僚提倡的全国 性运动,以学习西方科技,引进現代「大机器」为「自 強」的主要內容。
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 “誉之为圣相,谳 建树功业、转移运 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 然而,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 民族罪人、擅权滥 之为元凶” 之谜 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 “违朝廷大禁 纳妾” 之谜 五十一岁时,咸丰帝大丧期间,秘娶小妾,“违制失德”,故 有人斥其为“伪君 子”。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曾国 藩“貌之过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 睡,身材仅中人,行步 则极厚重,言语迟缓。”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洋务: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兴办的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的一切事物。
一.背景:1.清王朝面对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
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1)洋务派——代表:中央(弈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主张利用西方科技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2)顽固派——代表:倭仁。
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3)慈禧:为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支持有实力并得到列强支持的洋务派。
二.过程:1.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内部的改革派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旨在富国强兵挽救清王朝统治危机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2.目的:剿发捻(镇压国内反抗;平中国);勤远略(为皇帝解除外患;敌外国)。
3.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领导:中央——总理衙门;地方上的督抚是洋务派的实力派。
5.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
6.内容:(1)前期:打着“自强”的旗号,兴办军事工业。
A.代表企业: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中国近代最早的兵工厂。
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近代最大的兵工厂。
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近代最早的造船厂。
崇厚的天津机器局——北方最大的兵工厂。
B.特征:政府投资;引进设备,机器大生产;引进洋匠、外国科技人才;封建管理;产品服务于政府和军队。
C.性质:封建性质的企业,最关键的表现是投资不为了营利,产品不投入市场。
(2)后期:打着“求富”的旗号,兴办民用工业。
A.代表企业:(都是当时最大)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天津开平煤矿。
张之洞——湖北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B.特征:政府主导(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商业资本介入;机器大生产;是军工企业的辅助;以营利为目的,产品与市场有密切关系。
C.性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3)筹建近代海军:北洋,南洋,福建海军;成立海军衙门。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是洋务运动初具成效的标志。
(4)创办新式学堂,外派留学生。
三.洋务运动的失败:1.失败标志:中法战争的失败,宣告初步失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彻底失败。
洋务运动

创办新式学堂
洋务派还向西方国 家派遣留学生。留学生 中的不少人,学到了西 方先进文化,在以后中 国的政治、军事、外交 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 了积极作用。
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 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 交人才为宗旨。此后,洋务派在各地相 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 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 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 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5、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左宗棠(1812),字季 高,才学出众,能力非凡, 但科场失意,人生坎坷,入 仕出头,竟在40岁之后。
左宗棠一生对中华民族, 甚至对自己,最大的贡献就 是收复新疆。在晚清名臣皆 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的情况下,他率军抵抗外敌, 收复新疆,成为晚清腐败政 治中的一个亮点。被梁启超 评价为“五百年来第一伟 人”。
(一)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 了促进作用;
2
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
3
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二)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 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 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 为维持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洋务运动进行时,清政府已 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 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 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 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 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企业虽 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 其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
创办人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崇厚
创办民用工业
口号
求富
民用工业名称 上海轮船招商局 天津开平煤矿 汉 阳 铁 厂 湖北织布局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主要工矿企业(6张)①洋务企业采用西方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属于近代企业。
②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使用,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的。虽然 这些企业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官办企业。
③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 上采取劳动雇佣制所以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慈禧太后北洋海军的建立,是洋务运动军事方面的最高成果之一。尽管最后北洋海军失败了,但是它毕竟曾 经是中国可以威慑海洋的先进军事力量,在世界海军史上都占踞了一席之地,并且在培养北洋海军的过程中,还 带动了一系列的近代事业发展。
事件成果
新式企业 开创报刊
新式学堂 选派留学生
架设电报
翻译书籍
修建铁路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在李鸿章等 人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 短短几年中,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产品包括大炮、枪械、弹药、水 雷、和蒸气轮船等新式武器,装备了一些军队他们还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 南洋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江南陆军学堂、上海操炮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为国防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国人自办了约20种近代报刊。除福州、厦门各地外,其余主要在上海、香 港、广州和汉口。
洋务运动时期主要报刊有《申报》和《万国公报》,两者均为该时期创刊。 其他报纸有:1873年4月创刊的《西国近事汇编》、王韬主持的《循环日报》等。
1862年,恭亲王爱新觉罗·奕䜣和文祥 首次创办京师同文馆,开创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篇章。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堂的主要类别: (1)外国语性质的学堂,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后增设算学馆,成为综合性学堂)上海广方 言馆等。 (2)军事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等。 (3)技术学堂,如上海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 办学特点:与传统官学相比,这些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如翻译人才、军事人才、技术人才等;教 学内容有西学,如西文、西艺等;采用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名称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洋务 运动 后期
求 富 张之洞
天津机器局
汉阳铁厂
江南制造总局
B C
福州船政局
A
轮船招商局
湖北织布局 安庆内军械所
返回
想一想,这些企业起到了什么作用?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1300万两白银,甚至击垮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创办之初巨大的赢利, 势力的扩张,刺激了中国民族资 使一些官僚、地主、商人纷纷投资近代机器生产, 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中 如方举赞的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的南海继昌隆 国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中 缫丝厂。这些商办企业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工商业的发端。
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从此,中 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3、新式教育
①基础知识: A、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
B、选送了几批学生出国留学。
以詹天佑为代表,近百名留学回国 人员中,在实业界铁路、电报等企 业任工程师、经理等技术和管理者 有44人,外交官和翻译官16人,海 军、海关官员、学校教员、医生等 方面工作者约20余人。
•
材料二: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 迅速。1873年至1893年,它获利白银六百 多万两,但大多落入李鸿章之私囊。民间 有“宰相合肥天下廋”的说法。 • 材料三:1881年,中国人自主修筑了第 一条铁路——唐胥铁路。但清末的官员却 仇视这种蒸汽机为怪物,百姓也害怕它破 坏风水,他们弃用蒸汽火车头,而让骡马 充当火车头。
重视海防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
然而, 武器装备并不处于劣势的北洋水师, 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
清政府在甲午 战争中惨败, 北洋舰队全军 覆没。(标志)
破产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李鸿章出访欧美七国,惊讶和陶醉于 摩天大楼,电话、电报等工业化的产物, 然而被邀请参观英国议会时,李鸿章却婉 言相拒,因为李坚持认为中国的制度很好, 需要学习的仅仅是技术,而对于支撑技术 发展的制度体系,李鸿章是不愿去思考的。 ——cctv大型记录片《华尔街》
1、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
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8——30,预 习《洋务运动》。
第6课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 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 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假如你是参加过鸦片战争或 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的清朝官员, 面对西方的强大,大清的落后挨 打,你会用什么方法来维护清朝 统治?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兵船
镇远号
排水量7335吨的“镇远”舰是亚洲最令人生畏 的军舰,属于当时世界较先进的铁甲堡式铁甲舰。 日方叹其为“东洋巨擘”,“畏之如虎豹”
分析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舰船图片, 比较洋务运动前后清政府舰船及海防的变化,
船只材质及动力 海防
旧水师 木质、风帆
轻视海防
新海军 铁质、蒸汽
自
主
思
辩
有人认为洋务运动采用大机器生 产,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 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 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 起来,不值得肯定。你的看法如何? 请说明理由。
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事件
1、历史进步性: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 2、历史局限性: 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1、军事工业 ①基础知识:
时期 口 号 创办 人
曾国藩
企业名称
特点
洋务派仿制西式船 炮的开端 是当时规模最大 的近代军事工业 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 厂
洋务 运动 前期
安庆内军械所
自 强
李鸿章 曾国藩
左宗棠
Hale Waihona Puke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局
江南制造总局
B
安庆内军械所
A C
福州船政局
返回
鸦片战争时期的 清军士兵
曾国藩 (地方)
左宗棠 (地方)
奕 (中央) 李鸿章 (地方)
张之洞 (地方)
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主张: 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师夷长技) 目的: 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 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 能及。„„中国欲自强,则 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 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 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 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 总理衙门原函》
引 进 西 方 武 器 和 进 行 西 式 操 练 的 清 军 士 兵
通过分析图片材料,比较洋务运动前后, 中国军队使用兵器发生的变化,以及制作方式的不同。
洋务运动前 洋务运动后 兵器 传统武器 近代武器
制造方式
手工制造
机器制造
近代的本质含义 是使用机器生产。
2、民用工业 ①基础知识:
时期 口号 创办人
也无法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知识拓展
结合现实,谈谈洋 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 训值得我们今天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借鉴和吸 取? 1.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承担
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2. 积极学习、借鉴、吸收世界先进 的科技文化。 3.注意体制的变革,使生产关系适 应生产力的发展。
结合七年级学习的明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和目的, 谈谈洋务运动中新式教育有哪些新变化?
传统教育
新式教育
近代科学
实用技术人才
培养了一批外交、军事 和科技人才,是中国近代 教育的开端。
内容 目的
四书五经 做官
4、新式海军
①基础知识:洋务派创办了几支海哪军?
答:北洋、南洋、福建海军。体现了“自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