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汇总

妇幼保健院医疗废物管理制

度汇总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汇总

依安县妇幼保健院

目录

1. 医疗废物监督管理领导小组 (1)

2. 科室、医技部门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

3. 医院内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4)

4. 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流程 (5)

5. 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管理制度 (6)

6. 医疗废物回收管理制度 (7)

6. 医疗废物运送管理制度 (9)

6. 医疗废物贮存管理制度 (10)

7.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的管理制度 (11)

7.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的工作要求 (13)

8.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15)

9. 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17)

10.主要负责人的职责 (20)

11.医疗废物管理部门主管人员的职责 (21)

12.医疗人员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职责 (24)

13.医疗废物回收人员的工作职责 (26)

13.医疗废物运送人员的工作职责 (27)

14.医疗废物贮存场所管理人员的职责 (28)

15.医疗废物管理监督人员的职责 (30)

医疗废物监督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王志龙

副组长:武斌

成员:唐淑兰郑秀芝

边莹曹雪峰

田宏闫玉杰

李雪华

依安县妇幼保健院

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按照以下工作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1、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2、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块及其他各种敷料物被视为感染性废物。

3、将医疗废物置于黄色垃圾袋或垃圾箱内,将放射性废物(放射源、同位素等)置于红色垃圾袋内。

4、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5、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6、传染病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妇幼管理工作制度

妇幼管理工作 制 度 汇 编 (2015年修订) 目录 信息资料分类归档管理制度 (1) 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制度 (1) 妇幼卫生信息安全制度 (2) 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制度 (2)

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3) 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制度 (3) 基层妇幼卫生业务指导制度 (4) 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5) 妇幼保健工作例会制度 (6) 托幼机构人员培训和定期督导制度 (6) 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7) 妇幼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7) 妇幼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8)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11) 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 (11) 孕产妇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12) 孕产妇死亡讨论制度 (13) 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 (14) 围产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工作制度 (15) 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17)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制度 (17) 儿童系统化管理制度及体弱儿管理制度 (20) 出生缺陷诊断制度 (21) 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制度 一、结合妇幼卫生年报、“三网监测”及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信息资料的上报情况,对全县个10个乡镇和城区医疗单位城镇社区进行质控抽查。时间从上一年10月1日—本年度年9月31日。 二、对妇幼卫生年报中所有指标进行检查,重点核查生命指标以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指标,填写妇幼卫生年报生命指标

漏报表和妇幼卫生年报保健服务指标质控结果汇总表等质控表卡册。 三、尤其对本年度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活 产数、出生缺陷及死胎死产漏报情况进行检查。 四、5岁以下儿童死亡、新生儿出生缺陷、活产儿及死胎死产漏报质控抽取全市三分之一的乡镇,每个乡镇抽取2个行政村。孕产妇死亡漏报情况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全面调查。 五、质量控制要在查阅各乡镇年报质量的基础上,走访城区各家医院、疾控中心、乡镇派出所、火葬场、计生办、并询问村医、妇女主任等知情人,了解该乡镇当年的活产、死亡情况,并深入各接生单位查阅分娩记录、产儿科出入院登记、医院死亡证明、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登记、乙肝疫苗接种、“降消项目”、死亡登记及住院病历等资料,积极寻找漏报线索。 六、对乡村两级的年报资料进行逐级核对。 七、10月30日前完成各级补漏,11月5日前进行网络直报,11月15日前将质控小结、质控表上德州市妇幼保健所。 妇幼卫生信息安全制度 为加强全县妇幼卫生信息系统规范管理,提高妇女保健工作质量,保障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内数据的质量与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一、全县妇幼保健机构统一使用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系统包含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和妇幼卫生监测、孕期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监测等信息资料以及孕产妇和儿童的个人信息。 二、县医院、各乡镇卫生院、城镇社区为妇幼卫生信息系统使用单位,对妇幼卫生系统妇幼安全和保管责任。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试行) 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0八年二月

目录 第一篇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3 第二篇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分系统功能规范. 12 第一章妇女儿童基础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规范. 13第二章婚前保健服务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15第三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17第四章妇女病普查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19第五章孕产期保健服务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21第六章孕产妇高危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24第七章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26第八章产前筛查与诊断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28第九章孕产妇死亡报告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30第十章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32第十一章儿童健康体检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34第十二章体弱儿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36第十三章出生缺陷监测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38第十四章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40第十五章妇幼卫生统计报表系统功能规范. 42附录. 44 附录1: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组成结构图. 45附录2: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分系统业务功能流程图. 46

第一篇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 规范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卫生部《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 - 2010年》要求,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信息化工作的规范管理,推动和指导各地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提高妇幼保健业务工作效率和信息管理水平,实现妇幼保健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满足国家及各级政府进行妇幼保健工作科学决策的需要,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评价各地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基本标准。 第三条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定义: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的要求,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妇幼保健服务工作各主要阶段所产生的业务、管理等数据进行釆集、处理、存储、分析、传输及交换,从而为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及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是妇幼保健机构对其服务对象进行长期、连续的追踪管理和开展优质服务的基础,是妇幼保健机构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 第四条制定本规范所依据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主要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三)《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 (四)《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 (六)《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2019年妇幼保健院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XX年妇幼保健院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 划 妇幼保健院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18年上半年,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坚持稳中求进,突破创新,医院综合实力和品牌效应得到进一步加强,半年门、急诊17566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住院11272人次;医疗业务收入8876万元,较同期增长8.4%,分娩总数4716例。 半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基础设施建设紧锣密鼓。按照医院建设发展总体思路和整体规划,有序推进在建项目,XX市儿童医院项目完成了外墙、地下室、屋面、钢结构施工,对空调、医气、幕墙、智能化设施进行了政府招标,累计实现投资5000万元。院西侧妇幼保健院病房三期工程,已完成地质勘探,土建工程进入招标程序,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新增床位528张。 (二)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紧紧抓住国家全面“二孩政策”机遇,大力开展产、儿科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特色技术,危急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中心,得到进一步升级完善,即刻紧急剖宫产时间已压缩至5分钟以内,全面推广导乐、镇痛分娩、自由体位分娩、采取手术指征评估、抗生素使用控制、知情同意选择、加大产前检查、孕妇学校、助产士门诊等窗口宣教力度等多种手段,上半年无痛分娩共1070例,多措并举,降低剖宫产率。我院开展的填补了XX市空白的产前诊断技术,上半年行羊水穿刺101例,脐带血穿刺2例,羊水培养成功率99%,经筛查确认21三体综合征7例,18三体综合征4例,其他染色体异常3例,并采取了恰当的干预措施,有效保证了出生人口素质。全省首家引进的冷刀宫腔镜技术,上半年开展近200例效果显著,开展单孔腹腔镜妇科恶性肿瘤微创术共10余台。XX市唯一一家出生缺陷防控分子诊断实验室上半年获市卫计委批准,为精准防控出生缺陷提供了科学保障。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儿童早教示范基地创建,使得妇幼保健延伸服务内涵得到进一步充实。 (三)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 上半年共招募本科及以上医学院校毕业生11人,专科护理、助产人员11人,安排外出进修学习9人次。完成省级科研课题1项,院内开展学术讲座、业务学习

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放方案修订版

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放方案 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放方案按照《妇幼健康服务工作要点》,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2017年妇幼保健院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放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2017年妇幼保健院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放方案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石俊院长 副组长:魏武副院长 成员:院内四大部主任、妇幼保健部全体成员 二、目标任务 (一)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两个系统管理”。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5%以上,住院分娩率达98%以上,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孕产妇产后访视率8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10万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控制在9.5‰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7.5‰以内,新生儿死亡率控制在5.5‰以内,0-6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达85%以上。 (二)积极推进妇幼卫生项目工作。全年婚检率达98%以上,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补助率达96%以上,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补助率达98%以上,重症地贫胎儿干预率95%以上,新生疾病筛查率达93%以上,产前筛查率达80%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0%以上,出生缺陷发生率较2016年下降。 三、工作原则 制定妇幼卫生项目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估标准,依托《桂妇儿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妇幼健康服务项目质量监管,提高妇幼生项目实施质量。

(一)属地管理原则。县(区)、开发区卫计局对本辖区各级开展妇幼健康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妇幼健康服务项目督查,市、县(区)妇幼保健机构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具体负责对辖区内各医疗保健机构妇幼卫生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查与持续改进。 (二)分级管理原则。按照“市、县(区)、开发区、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三级实行逐级督查、逐级实施改进工作。 (三)持续改进工作原则。每年对县区级进行两次妇幼卫生项目实施情况督促与持续改进的质量控制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对开展母婴保健技术的助产机构的质量控制。 配合市卫计委开展规范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管理,严格母婴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许可、人员技术资质准入;开展信息收集和现况调查,加强机构和人员执业监管;加强助产技术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监管。 (二)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三网建设建设,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完善三级保健网。推进城区妇幼保健院建设,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分级管理和技术指导,持续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三)继续在全市实施妇幼健康服务示范工程工作。 以创建妇幼健康服务示范工程工作为载体,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妇幼健康服务事业的投入,促进基层妇幼健康服务内涵提升。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七网”(围孕围产保健网、妇女保健网、儿童保健网、出生缺陷预防控制网、妇幼重症救治网、妇幼中医服务网、人口信息管理网)建设。

妇幼保健院医生工作总结

妇幼保健院医生工作总结 妇幼保健院医生负责整个医院妇产科的日常运作, 他的工作对于整个妇产科的所有孕妇、产妇和新生儿都 十分的重要,管理资料下载网带来一篇妇幼保健院医生 工作总结,全文如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xxxxx以及江总书记 的****等重要思想,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 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 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任劳任怨、 呕心沥血、多次被评为县、市、省级先进工作者。 在分管业务工作期间,积极围绕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前提,以增强理论知识和 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坚持走临床和社会工作相结合的 道路,积极带领全院职工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圆满完 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妇产科医 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 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订阅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 学习有关妇幼卫生知识,写下了打量的读书笔记,丰富

了自己的理论知识。经常参加国家及省内外举办的学术会议,聆听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并多次去省市及兄弟单位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产科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羊水栓塞及其他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熟练诊治妇科各种急症、重症,独立进行妇产科常用手术及各种计划生育手术。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自任现职以来,本人诊治的妇产科疾病诊断治疗准确率在98%以上、独立完成数百例剖宫产及其他妇产科手术,病人都能按时出院,从无差错事故的发生。 注重临床科研工作,参加了《药物促排卵联合人工授精治疗不孕症临床研究》县级科研项目,荣获一等奖。撰写四篇,并先后在省级刊物发表,受到了专家的赞赏和肯定。 注重人才的培养,自任职以来,积极指导下一级医师的工作。在妇幼卫生人员的培训中,担负组织和教学任务,由本人具体指导培训的各级妇幼人员达2千余人次,提高了各级妇幼人员的工作能力,真正发挥了业务

妇幼健康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妇幼健康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江华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 妇幼健康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一、明确妇幼健康信息报告的职责 ,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切实提高对做好妇幼健康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妇幼 健康信息系统建设列入当地卫生计生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的内容,从政策、经费、 人员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提高信息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政府决策 提供科学依据。 ,二,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完成本辖区范围内的妇幼健 康信息管理工作,按规定程序和时限逐级收集、上报、审核、汇总、分析、反馈等 工作。建立妇幼健康信息管理科,选派懂业务、熟悉计算机操作及统计分析的人员 充实到工作岗位,信息工作人员要保持相对定,原则上县级1,2人。信息管理科要 配备专用计算机,保证信息网络的及时开通和正常运行,对相关数据按国家保密规 定处置。 ,三,各医疗卫生计生机构按照属地化管理和逐级上报的原则,根据《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要求,确定专人负责妇幼健康信息管理工作,健全原始登记, 完善各机构妇幼健康信息统计报告制度,按规定时限将信息资料上报至所在县妇幼 健康服务机构。 二、明确妇幼健康信息报告内容,各医疗卫生计生机构均要启用全省统一的妇 幼健康信息登记表卡册和妇幼健康年报调查表,表卡册由各级自行印制。“三网监测”及各类妇幼健康服务项目信息由信息管理按照项目要求,完成信息的收集、上报、审核、汇总、分析、反馈及考核等工作。各医疗保健机构要建立健全以下资料:

,一,建立原始登记,包括分娩登记、围产儿及儿童死亡登记、孕产妇死亡登记、育龄妇女死亡登记、出生缺陷儿登记、高危妊娠管理登记、体弱儿童管理登记、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登记、产前筛查与诊断登记、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妇女病普查普治登记、计划生育服务登记、孕产妇传染病实验室检测登记、孕产妇传染病登记、孕产妇保健手册、儿童保健手册等。 ,二,填报围产儿及儿童死亡报告卡、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出生缺陷儿报告卡,按月上报全省统一的妇幼卫生年报调查表至县妇幼健康服务机构。 ,三,配合辖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开展死亡孕产妇调查,提供死亡孕产妇病历、抢救记录等医疗保健资料,做好孕产妇死亡病历讨论及评审工作。 三、做好妇幼健康台帐管理及质量控制 ,一,村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全村,社区,育龄妇女死亡、孕产妇死亡、围产儿儿童死亡台帐,建立孕产妇保健管理、高危妊娠管理、产后访视管理及5岁以下儿童出生花名册、儿童保健管理、体弱儿管理等妇幼保健工作台帐,按月实施质量控制后,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保存。 ,二,乡卫生院要建立全乡育龄妇女死亡、孕产妇死亡、围产儿儿童死亡台帐,建立孕产妇保健管理、高危妊娠管理、产后访视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及5岁以下儿童出生花名册、儿童保健管理、体弱儿管理、出生医学证明使用等管理台帐,按季度开展信息质量控制,上报湖南省孕产妇保健和健康管理统计表、湖南省七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管理统计表、妇女病普查情况调查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数量和质量情况调查表到县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保存。 ,三,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要建立全县育龄妇女死亡、孕产妇死亡、围产儿及儿童死亡、出生医学证明使用管理台帐,每季度开展一次信息质量控制,撰写年度质量控制报告、质量评估报告、主要数据分析报告,与年报调查表一起装订成册保存。

医院妇幼工作汇报

妇幼健康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首先感谢各级领导对我院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为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推动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根据《母婴保健法》及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规范助产技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管理,保障母婴健康,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结合我院有关工作,我院根据督导内容进行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妇产科工作情况 1、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 我院已对辖区内备孕及早孕妇女免费发放叶酸,并建档 建册,登记管理,定期随访及产检,对医务人员及孕妇定期培训完成1期,知晓率 100%。登记在册150人,发放叶酸150瓶,发放率81%。 2、预防艾乙梅传播 我科定期培训、学习艾乙梅实施方案,专人管理,医务人员服务流程及干预措施准确掌握,100%孕妇艾乙梅检测,阳性病例及时登记、网络上报,规范治疗,阳性发现病例 12人,治疗12人,治疗率100%。 3、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制度齐全,流程通畅、专人管理,台账记录准确,血片采集规范,血片召回两例,新生儿筛查率:94%。

4、2018上半年妊娠风险评估管理 我院严格执行危重孕产妇分级管理,分别在门诊及病房分类执行五色级别登记,对我辖区内孕妇建档建册,定期培训,定期产检,实时风险评估、及时上报,定期随访,2018年1—6月份保健门诊240人,建卡率 99 %,风险筛查阳性 38 %。 5、2018年上半年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我们有明确的救治制度、方案、流程,有专门的救治组和专人管理,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考核,救治绿色通道顺畅, 2018年1--6月的我院住院孕产妇分娩量约676人,其中在我院橙色孕产妇分娩量25人次,成功率100%,无孕产妇死亡病历。其中抢救包括1例羊水栓塞?,子痫并颅内出血妊娠1例,胎盘早剥1例,妊娠合并阑尾炎1例,产后出血10例,其中转诊铜仁市第一人民医院5人;接诊县妇幼保健院转诊到我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5人。 二、新生儿科工作情况 1、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开展情况 1)新生儿出生698人,前半年筛查498人次,不包括复查病人,筛查率70%; 2)未通过患儿复查率大于90%; 3)目前未发现明显听力障碍的婴儿。 2、存在问题 1)没有拨相应的经费,新农合不能报销检查费用,导致参与筛查人数少; 2)宣传力度不够;

医院妇幼工作总结

医院妇幼工作总结 一、妇幼保健服务机构与人群扶沟县辖16个乡、镇、场,411个行政村,总人口744315人。县卫生局辖16个乡、镇、场卫生院,411个村卫生所。全县已婚育龄妇女147645人,7岁以下儿童52582人,5岁以下儿童35364人,3岁以下儿童2XX人,当年出生6411人。 二、认真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期保健工作是妇幼保健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极大地提高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孕产妇和新生婴儿的生命安全得到大力保障。各级妇幼保健人员,大力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县妇幼保健院增设围产期保健门诊、高危妊娠门诊及孕妇学校。当年活产数6411人,产妇总数6404人,孕产妇系统管理5503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5.84%;产后访视5669人,产后访视率88.43%;住院分娩6173人,住院分娩率96.29%;新法接生6351人,新法接生率达99.06%;孕产妇死亡3例,孕产妇死亡率46.79/10万。 三、扎实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系统管理率,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儿童保健工作是妇幼保健另一项重要内容,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倍受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当年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46941人,儿童保健管理率达89.27%;3

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19350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 87.92%。5岁以下儿童营养评价,实查29565人,结果显示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1.15%,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有待改善。县妇幼保健院“六一”儿童节前夕,在县教委大力支持下,在各幼儿园教职员工积极配合下,对城镇所属的7所幼儿园集体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共体检2109人,检出缺点疾病630人,检出率为29.87%。对检出的轻度贫血176人,佝偻病120人,龋齿350人,腹股沟疝9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3人,在保护儿童隐私前提下,提出相应的诊疗处理意见,深得家长的好评。通过群策群力的保健措施实施,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79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32%;婴儿死亡率58例,婴儿死亡率9.05%。 四、积极做好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改善妇女整体健康状况,保护劳动力资源妇女是重要的劳动力资源,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国家一直给予相应的保护政策。县、乡医疗保健、计生部门共对79443名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普治,检查率为161.42%,查出妇科病35808人,妇科病率为45.07%。在县妇联大力支持下,县妇幼保健院坚持一年一度的城镇妇女病查治工作, 3-5月份共普查单位98个,普查人数870人。由于普查的项目全,有乳腺检查、妇科检查、b超检查、阴道镜检查、宫腔镜检查及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妇女患病率达80.00%,查出子宫颈癌3例,属较高水平。经过相应的规范治疗,妇女整体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原文)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 2016年9月25日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

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

2020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年度总结(新版)

XX医院医疗质量年度总结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全会精神以及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的重大决策部署,突出抓好“依法行政要强化、全程服务要优质、工作方法要改变、服务能力要提升”四大工作重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力促进医疗事业发展,坚持以“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以创建“群众满意妇保院、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为目标,切实加强医院管理,加大医疗安全监管力度,狠抓措施落实,严格规范医疗行为。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重点 (一)强化领导和制度建设,提高安全认识。 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了有关管理制度和规范,成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小组,科主任、护士长为第一责任人,做到责任明确,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2020年医疗事故投诉X起。 (二)强化依法执业 1、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的诊疗科目开展执业,无超范围执业;严把执业准入关,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业,所有的临床医师、护士均已注册,医师、护士持证执业,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临床工作。 2、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学习,全年多次组织培训学习法律法规,各科室不定期组织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全院职

工依法行医的意识,保障了医疗安全,医院医疗纠纷和投诉有了大幅度下降,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保障医疗安全。 严格落实了首诊负责制度、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疑难病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各项核心制度;完善医院内部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控制体系,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健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保障医疗安全。 (四)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善了医疗服务的各项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积极改善就医环境,保持医院整洁有序。 (五)加大督查管理力度,提高病案质量。 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护理文书手写规范》、《处方管理办法》等,每月对处方,归档病历、运行住院病历不定期进行一次抽查评议,加强病历书写考核,每月对各临床科室进行量化考评,提高了甲级病历率,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合格率均≥95%,无丙级病历。 (六)加大业务培训学习,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成立了学习领导小组,年初拟定了培训学习计划,强化“三基、三严”学习,各科室每月一次“三基”业务学习,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信息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信息质量控制工 作制度 为了解本中心妇幼卫生工作运转情况,提高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对本中心的妇幼卫生信息数据进行查漏、补漏及更正,特制定我中心幼信息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一、质控范围: 每3个月自控检查妇保和儿保科室现有的信息。争取全年内完成对辖区所有妇幼信息的质量控制工作。 二、质控内容: 对妇幼卫生年报主要指标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重点核查生命指标以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指标。 生命指标主要包括:活产数、新生儿死亡数、婴儿死亡数、5岁一下儿童死亡数、孕产妇死亡数、死胎死产数及产后7天内死亡数等。 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指标主要包括: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孕补和增补叶酸率、高危管理率、孕产妇产前筛查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等、体弱儿管理、出生缺陷儿数等。

三、质控要求 1、对发现的孕产妇死亡漏报应现场明确姓名、漏报死亡者归属的村、街道及死亡原因,如现场不能将资料收集齐的必须在一个工作周内将所有资料补充完整,及时将原始和整理的资料全部交给负责收集资料的责任人; 2、对发现的活产漏报应落实姓名、性别及所属乡并及时上报。 3、对于上报数据出现上下级不一致,而又不能按质量控制要求进行相应归类的情况,属于上报错误。 4、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应落实死亡姓名、性别、年龄及死亡原因。 5、出生缺陷儿漏报应现场完整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6、妇幼信息工作小组按要求完整填写各类调查表格、汇总表,交信息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后将数据添加到季度和年度报表中。所有补漏数据不要重复上报。 7、质控结束三天内,撰写好质量控制自查报告,及时上报。 8、所有质控人员做好调查记录,认真填写质量调查表。

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制度

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制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制度 1、各医疗保健机构要落实专人负责信息填报工作,指定专人收集院内各相关科室的数据及辖区内的相关数据,认真核实后填报。人员名单需报区妇幼保健院备案。 2、认真填报妇幼卫生信息资料,包括妇幼卫生信息原始表册薄、孕产妇死亡卡、儿童死亡报告卡、围产儿死亡报告卡、出生缺陷报告卡、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及网络直报。 3、建立并完善《分娩登记本》、《高危孕产妇登记本》、《叶酸投服统计表》、《出生医学发放登记》、《计划生育手术登记》、《孕产妇艾滋病、梅毒检测登记》、《孕产妇产前筛查登记》、《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新生儿听力筛查登记》、《妇女病普查普治登记》、《孕产妇保健手册》及《儿童保健手册》、《体弱儿管理登记》等原始记录的登记。 4、严格执行报告程序和时间要求。“孕产妇死亡报告卡”于孕产妇死亡后7个工作日内报告,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等信息实行季报制,各医疗保健机构每季度填报一次,在15日前将季报表和死亡报告卡报送区妇幼保健院。妇幼卫生年报表每半年上报一次至区妇幼保健院,区妇幼保健院对全区的“孕产妇死亡卡”、“儿童死亡报告卡”及“出生缺陷报告卡”进行审核,与全区妇幼卫生年报每半年上报一次至市妇幼保健院。

5、加强信息质量控制。为保证填报资料的真实、准确,各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对院内及辖区内相关数据的检查核实,加强与区妇幼保健院的业务联系,接受卫生行政部门或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质量控制和相关检查。区妇幼保健院每半年开展一次妇幼信息质量控制。 6、各单位所报报表须经单位负责人审核盖章和制表人签名后方可报出。

妇幼保健院院长工作总结

妇幼保健院院长工作总结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多次被评为县、市、省级先进工作者。 在分管业务工作期间,积极围绕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前提,以增强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坚持走临床和社会工作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带领全院职工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妇产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订阅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妇幼卫生知识,写下了打量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经常参加国家及省内外举办的学术会议,聆听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并多次去省市及兄弟单位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产科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羊水栓塞及其他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熟练

诊治妇科各种急症、重症,独立进行妇产科常用手术及各种计划生育手术。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自任现职以来,本人诊治的妇产科疾病诊断治疗准确率在98%以上、独立完成数百例剖宫产及其他妇产科手术,病人都能按时出院,从无差错事故的发生。 注重临床科研工作,参加了《药物促排卵联合人工授精治疗不孕症临床研究》县级科研项目,荣获一等奖。撰写论文四篇,并先后在省级刊物发表,受到了专家的赞赏和肯定。 注重人才的培养,自任职以来,积极指导下一级医师的工作。在妇幼卫生人员的培训中,担负组织和教学任务,由本人具体指导培训的各级妇幼人员达2千余人次,提高了各级妇幼人员的工作能力,真正发挥了业务骨干作用。 本人在分管保健工作期间,严格按照上级妇幼工作要求,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指标和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保健网,建立了妇女、儿童“四簿四卡”,并定期检查落实,掌握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每年为女工健康查体3千余人次,0-7岁儿童健康查体1千余人次,实现了妇女、儿童系统化管理,有力保障了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

2020年妇幼保健医院工作总结范文【精品】

一年来我院妇幼卫生工作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在县妇幼保健站的指导下,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适应人民群众保健需求为目标,从规范各项妇幼保健常规业务管理工作着手,在做好常规妇幼保健业务管理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各项妇幼保健工作规范和制度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加强全乡妇幼保健业务管理工作。 以“降消”项目为重点,加强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普及新法接生,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努力完成市、县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全面推进全县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在乡村两级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完善例会、督导制度,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今年我院完善了妇幼卫生和降消项目例会培训工作,严格按照年初工作要点的安排,每月召开由各村妇保人员和院领导参加的妇幼卫生例会,同时进行业务培训,全年共召开例会12次,培训2期,共有28人次参加。加强县对乡,乡对村妇幼卫生工作督导,建立和完善了妇幼卫生基本资料和督导记录,规范了妇幼卫生季度报表时间,从而使妇幼卫生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逻辑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提高。 二、深入开展健康教育 为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我院开展了全方位、多渠道和多层次的健康教育,把以妇女为核心,家庭为场所,家庭成员为主要对象的健康教育做为工作的重点,一方面采用在卫生院及各村卫生所悬挂健康教育宣传栏、深入全县访视对象家中“面对面”宣教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 另一方面把我院健教室做为常年开展健教工作的阵地,开展了以孕产期保健,优生优育为主的健教工作,为门诊咨询及孕期检查的孕妇及陪员播放光碟,现场咨询。第三,以“三下乡”活动为契机,在主要街道进行健康教育和义诊咨询话动,共发放健教材料3种共计1 份,悬挂横幅2条(次),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20多条(张)。通过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健教覆盖面达到了85%以上。 三、找准切入点,坚持以“一法两纲” 我院坚持以“一法两纲”为依据,以降低孕产妇和7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住院分娩率,保证母亲安全为目标和任务,开展了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孕产期保健,加强了“三级络”建设,形成“乡村两级”联动,兼顾底的保健服务格局,提高了保健质量。 1、妇女保健 我乡15岁以上妇女总数4452人,其中15-49岁育龄妇女2935人,产妇总数99人,活产婴儿100人,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99人,住院分娩99人,住院分娩率为100%,新法接生99人,新法接生率100%。为了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早期对高危孕产妇进行筛选,

上海第一妇婴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上海第一妇婴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一、目的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 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 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 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 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 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达到国家级三甲医院水平。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1、成立院科三级质量管理组织 A、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负责,医务科、 护理部、医疗质控办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科室主任组成。 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 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 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 管理。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 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 B、医务处社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下辖重点质控组。病案管 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

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委员会 C、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药师等人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2、健全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分别负责医疗组、护理组的监督考核工作。各科室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护质量随时指导、考核。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3、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和管理工作。 四、健全规章制度: 1、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⑴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⑵危急重症抢救制度及首诊责任制⑶三级医师负责制及查房制度⑷术前讨论及手术审批制度⑸医嘱制度⑹会诊制度⑺值班及交班制度⑻危重、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制

《[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工作总结]妇幼保健院工作总结》

《[市妇幼保健院xx年工作总结]妇幼保健 院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网权威发布市妇幼保健院xx年工作总结,更多市妇幼保健院xx年工作总结相关信息请访问工作总结网。xx年我院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认真学xx届六中全会精神,团结奋进,努力拼搏,本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狠抓医疗队伍建设,全年无不良事故发生,促进了医患和谐。 一、xx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儿保工作。儿保门诊共服务人群6783(去年7313)人次(包括儿童体检5222,咨询1054人,疾病诊治507人次)。 2、妇女保健:门诊人次:706人(妇女病普查108人、幼儿园老师白带检查176人),检出疾病56人,治疗56人。 3、出生证办理工作。发放出生医学证明1000余份。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转变医院管理理念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市妇幼保健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市级妇幼保健专科医院,服务优质不仅是市卫生厅的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要求,更是建设和谐xx 的要求。今年通过在全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诚信服务百姓”的活动,使得全院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更加强烈,热情也更加高涨,服务意识不断强化。 一是倡导“人文妇保”,提高医德医风水平。医院作为一个服务性单位,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的来自各个阶层的患者,她们有着特殊的

就医特点和心理需求,她们敏感、自尊,又渴望家庭式的温暖与关怀。医护人员除接触病人外,还要与病人的家属、亲友及同事打交道。因此,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风貌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心理健康和治疗效果,对人民群众认识医院产生重要影响,医护人员的服务形象直接代表着医院形象。倡导“人文妇保”,就是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展现市妇幼保健院良好的医德医风,积极为病人创造一个心情舒畅的康复环境,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赢得广大患者的口碑和社会各界的良好赞誉。 二是打造“诚信妇保”,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服务意识、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发展定位于为病人提供舒适、方便、温馨、满意的服务,必须成为医院的首要目标。因此,该院进一步树立“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理念,围绕病人就医过程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不断改善就医环境,深入开展诚信服务,在优质服务上做文章,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让群众明明白白看病,高高兴兴就医,少花钱,看好病,得到最好、最满意的优质服务。 三是建设“和谐妇保”,关爱每一个生命。新的形势下,医疗纠纷日见突出。医院要求在服务上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观念转变,真正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全面推行以“亲情式沟通”为主要内容的人性化服务,实现病房服务人性化,病人服务个性化,院区环境花园化。开展“还您一个健

妇幼信息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库伦旗妇幼保健所妇幼信息质量控制 工作制度 为了解基层妇幼卫生工作运转情况,提高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对基层妇幼卫生信息数据进行查漏、补漏及更正,特制定我旗妇幼信息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一、质控范围: 每次至少质控两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至少质控2个村(居委会)。全旗年内完成对辖区所有苏木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质量控制工作。 二、质控内容: 对妇幼卫生年报主要指标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重点核查生命指标以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指标。 生命指标主要包括:活产数、新生儿死亡数、婴儿死亡数、5岁一下儿童死亡数、孕产妇死亡数、死胎死产数及产后7天内死亡数等。 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指标主要包括: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孕补和增补叶酸率、高危管理率、剖宫产率、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检测率、孕产妇产前筛查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等、体弱儿管理、出生缺陷儿数等。

三、质控要求 1、对发现的孕产妇死亡漏报应现场明确姓名、漏报所在村、死亡者归属的村及死亡原因,如现场不能将资料收集齐的必须在一个工作周内将所有资料补充完整,及时将原始和整理的资料全部交给负责收集资料的责任人; 2、对发现的活产漏报应落实姓名、性别及所属乡; 3、对于上报数据出现上下级不一致,而又不能按质量控制要求进行相应归类的情况,属于上报错误。 4、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应落实死亡姓名、性别、年龄及死亡原因。 5、出生缺陷儿漏报应现场完整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6、工作小组按要求完整填写各类调查表格、汇总表,交信息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后将数据添加到季度和年度报表中。所有补漏数据不要重复上报。 7、质控结束三天内,撰写好质量控制调查报告,及时上报。 8、所有质控人员做好调查记录,认真填写质量调查表。

医院妇幼工作总结

医院妇幼工作总结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医院妇幼工作总结 一、妇幼保健服务机构与人群 扶沟县辖16个乡、镇、场,411个行政村,总人口744315人。县卫生局辖16个乡、镇、场卫生院,411个村卫生所。全县已婚育龄妇女147645人,7岁以下儿童52582人,5岁以下儿童35364人,3岁以下儿童2XX人,当年出生6411人。 二、认真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围产期保健工作是妇幼保健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极大地提高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孕产妇和新生婴儿的生命安全得到大力保障。各级妇幼保健人员,大力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县妇幼保健院增设围产期保健门诊、高危妊娠门诊及孕妇学校。当年活产数6411人,产妇总数6404人,孕产妇系统管理5503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85.84%;产后访视5669人,产后访视率88.43%;住院分娩6173人,住院分娩率96.29%;新法接生6351人,新法接生率达99.06%;孕产妇死亡3例,孕产妇死亡率46.79/10万。 三、扎实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系统管理率,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儿童保健工作是妇幼保健另一项重要内容,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倍受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当年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46941人,儿童保健管理率达89.27%;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19350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7.92%。5岁以下儿童营养评价,实查29565人,结果显示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1.15%,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有待改善。县妇幼保健院“六一”儿童节前夕,在县教委大力支持下,在各幼儿园教职员工积极配合下,对城镇所属的7所幼儿园集体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共体检2109人,检出缺点疾病630人,检出率为29.87%。对检出的轻度贫血176人,佝偻病120人,龋齿350人,腹股沟疝9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3人,在保护儿童隐私前提下,提出相应的诊疗处理意见,深得家长的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