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占位性病变

合集下载

AI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分析

AI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分析

第59卷 第4期2023年08月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J O U R N A LO FQ I N G D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M E D I C A LS C I E N C E S)V o l .59,N o .4A u gu s t 2023[收稿日期]2023-02-26; [修订日期]2023-05-06[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 R 2020MH 234)[第一作者]纪敬斌(1996-),男,硕士研究生㊂[通信作者]矫文捷(1969-),男,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㊂E -m a i l :j i a o w j @q d u h o s pi t a l .c n ㊂A I 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分析纪敬斌,张宸瑜,彭垒,矫文捷(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山东青岛 266003)[摘要] 目的 探讨深睿医疗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A I 系统)对肺占位性病变两种不同扫描层间距下获得的胸部C T 图像的诊断价值,及C T 影像学特征和病变大小对A I 系统诊断准确度的影响㊂方法 选择于我院胸外科行手术且术后有明确病理结果的肺占位性病变病人821例,按胸部C T 扫描层间距不同分为厚层C T 组(扫描层间距ȡ3mm )和薄层C T 组(扫描层间距<3mm )㊂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A I 系统在两种厚度C T 影像资料的诊断准确率进行评价,并分析两种不同扫描层间距下C T 影像学特征和病变大小对A I 系统诊断准确度的影响㊂结果 A I 系统诊断不同扫描层间距肺占位性病变C T 影像资料的灵敏度㊁特异度㊁阳性预测值和符合率均较高(全部>90%),接受者操作特征(R O C )曲线下面积(A U C )>0.90㊂有无胸膜牵拉在两种扫描层间距C T 图像上均会影响A I 系统的诊断准确度,而肺部病变的长径㊁短径㊁边缘是否清晰㊁有无分叶会影响A I 系统对厚层C T 图像的诊断准确度(χ2=4.747~123.691,P <0.001)㊂A I 系统对厚层C T 图像不同大小肿瘤诊断准确度差异有显著性(Z =-4.237,P <0.05)㊂结论 深睿医疗A I 系统对两种不同扫描层间距C T 图像上肺占位性病变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扫描层间距<3mm 的薄层C T 的诊断准确度更高,但人工阅片仍不可取代㊂[关键词] 人工智能;胸部;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肺结节;肺疾病[中图分类号] R 81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5532(2023)04-0564-04d o i :10.11712/j m s .2096-5532.2023.59.13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网络出版] h t t ps ://l i n k .c n k i .n e t /u r l i d /37.1517.R.20230926.1407.001;2023-09-27 09:48:54D I A G N O S T I CV A L UE A N D I M A G EF E A T U R E A N A L Y S I S O F A II N L U NG S P A C E -O C C U P Y I N G L E S I O N S J I J i n gb i n ,Z HA N GC h e n y u ,P E N GL e i ,J I A O W e n j i e (D e p a r t m e n t o fT h o r ac i c S u r g e r y ,T h e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Q i n gd a oU n i ve r s i t y ,Q i n gd a o 26600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O b je c t i v e T oa n a l y z ea n de v a l u a t e t h ed i a g n o s t i cv a l u eo fD e e p w i s e M e d i c a lA r t if i c i a l I n t e l l ig e n c e M e d i c a l I m a g e -a s s i s t e dD i a g n o s i s S y s t e m (A I s y s t e m )f o r ch e s t c o m p 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 (C T )i m a g e s o b t a i n e du n d e r t w od i f f e r e n t s c a n n i n gl a y e r s p a c i n g s f o r l u n g s p a c e -o c c u p y i n g l e s i o n s ,a n d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C T i m a g i n g f e a t u r e s a n d l e s i o n s i z e o n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o f t h eA I s y s t e m. M e t h o d s At o t a l o f 821p a t i e n t sw i t h l u n g s p a c e -o c c u p y i n g l e s i o n sw h o u n d e r w e n t s u r g e r y i n t h eD e -p a r t m e n t o fT h o r a c i c S u r g e r y o f o u r h o s p i t a l a n dh a d d e f i n i t e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p a t h o l o gi c a l r e s u l t s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n d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i c k l a y e rC T g r o u p (s c a n n i n g l a y e r s p a c i n g ȡ3mm )a n d t h i n l a y e rC T g r o u p (s c a n n i n g l a y e r s p a c i n g <3mm )a c c o r d i n g t od i f f e r e n t l a y e r s p a c i n g s o f c h e s t C Ts c a n .T a k i n g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r e s u l t s a s t h e g o l d s t a n d a r d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o f t h eA I s y s t e m f o rC T i m a g e d a t a o b t a i n e d f r o mt w o k i n d s o f t h i c k n e s sw a s e v a l u a t e d ,a n d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C T i m a g i n g f e a t u r e s a n d l e s i o n s i z e o n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o f t h eA I s y s t e m w e r ea n a l y z e du n d e r t w od i f f e r e n t s c a n n i n g l a y e r s p a c i n g s . R e s u l t s T h eA I s y s t e m h a d h i g h s e n s i t i v i t y ,s p e c i f i c i t y ,p o s i t i v e 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a n d c o i n c i d e n c e r a t e i n d i a g n o s i n g C T i m a g e d a t a o f l u n g s p a c e -o c c u p y i n gl e -s i o n s a t d i f f e r e n t s c a n n i n g l a y e r s p a c i n g s (a l l>90%).T h ea r e au n d e r t h e r e c e i v e ro p e r a t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c u r v ew a so v e r0.90.T h e p r e s e n c e o r a b s e n c e o f p l e u r a l t r a c t i o n a f f e c t e d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o f t h eA I s y s t e mf o r C T i m a ge s o b t a i n e d a t t w o d if f e r e n t l a y e r s p a c i ng s ,whi l e t h e l o n g d i a m e t e r ,s h o r t d i a m e t e r ,w h e t h e r t h e e d g e i s c l e a r ,a n dw h e t h e r l u n g l e s i o n s a r e l o b e d a f f e c t e d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o f t h eA I s y s t e mf o r t h i c k -l a y e rC T i m a g e s (χ2=4.747-123.691,P <0.001).F o r t h i c k -l a y e rC T i m a g e s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o f t h eA I s y s t e m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i f f e r e n t a m o n g t u m o r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s i z e s (Z =-4.237,P <0.05). C o n c l u -s i o n D e e p w i s eM e d i c a lA I S y s t e mh a s ah i g h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f o r l u n g s p a c e -o c c u p y i n g l e s i o n s o nC T i m a ge s o b t a i n e d a t t w od if -f e r e n t s c a n n i ng l a y e r s p a c i n g s a n d ahi g h e r 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f o r t h i n -l a y e rC T i m a g e s o b t a i n e d a t a s c a n n i n g l a y e r s p a c i n g o f<3mm ,b u tm a n u a l f i l mr e a d i n g i s s t i l l i r r e pl a c e a b l e .[K E Y W O R D S ] a r t i f i c i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t h o r a x ;t o m o g r a p h y ,X -r a y c o m p u t e d ;p u l m o n a r y n o d u l e s ;l u n g di s e a s e s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 I)的快速发展,其在辅助医师对肺部病变(包含肺结节及包块等)的C T 结果作出影像学诊断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1-2]㊂多项研究显示,A I在提高肺部病变诊断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期纪敬斌,等.A I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分析565率㊁降低肺部病变漏诊误诊率及改善肺部病变诊断性能等多个方面展示出了较为明显的应用前景[3-7]㊂2022年首次发表的A I在肺结节诊治中的应用专家共识指出,A I在肺结节识别㊁良恶性鉴别诊断和病理分型预测等方面均有重要价值,对实现手术前肺癌及亚型精准诊断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8]㊂然而,目前A I对部分亚实性结节等多类结节诊断的假阴性率较高,其准确度也低于人工,仍需要人工阅片以减少漏诊和提升准确度㊂本文使用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深睿医疗A I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A I系统),对肺占位性病变病人不同扫描层间距的胸部C 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分析及评价A I系统在两种不同扫描层间距C T检查图像上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C T影像学特征和病变大小对A I系统诊断准确度的影响㊂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 2022年3月就诊于我院胸外科的821例肺占位性病变病人临床资料㊂根据病人术前最后一次C T检查影像片的扫描层间距分为厚层C T(ȡ3mm)和薄层C T(<3mm)㊂所有入组病人均有可供A I分析的厚层C T影像资料,808例病人有可供A I系统分析的薄层C T影像资料㊂病人纳入标准:①进行手术治疗并于术中取得病理学标本,有对应病灶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②术前1周内进行过胸部C T检查,若进行过多种或多次检查则以术前最后一次检查方式和检查结果为准;③影像学资料提供了C T影像学特征,可导入A I系统进行诊断分析㊂本文研究获得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I R B#Q Y F YW Z L L 27703)㊂1.2研究方法1.2.1仪器与方法检查设备为S i e m e n sS OMA-T OM D e f i n i t i o nF l a s hC T机,检查时病人取仰卧位且头先进,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到肺底部㊂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 V,管电流200~300m A,层厚1mm㊂注射对比剂为碘海醇(350g/L)50m L,注射流量3.5m L/s㊂注射对比剂后,启用对比剂团注跟踪技术,采集注入对比剂后60s的图像㊂1.2.2 C T影像数据分析由两位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所有病人胸部C T资料进行分析,意见不同时再与一名有1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讨论后得出最终影像学诊断结果㊂病人肺部有多个病变或结节影时,对手术切除的主要病变进行分析并记录多发结节影位置和大小㊂C T资料中部分影像学特征不明的样本,从对应影像学特征的分析中排除㊂主要观察的影像学指标如下㊂①大小:测量病变的长径及短径;②单发或多发:病变有无单侧肺部或双侧肺部的多发结节影;③边界:病变的边缘是否清楚;④胸膜牵拉:病变有无胸膜牵拉现象;⑤其他:病变有无毛刺㊁分叶现象㊂1.2.3 A I系统诊断准确度的判定将病人术前所进行的最后一次C T检查图像导入A I系统,以A I 系统自动判断结节的危险度分为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㊂以病人术中送检标本的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与A I系统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㊂判定标准为:①若病理诊断结果为良性病变,A I系统在对应扫描层间距的C T图像上发现该病变并诊断为良性病变,则认定A I系统判定正确;未发现该病变或诊断为恶性病变,则认定A I系统判定错误;②若病理诊断结果为恶性病变,A I系统在对应扫描层间距的C T图像上发现该病变并诊断为恶性病变,则认定为A I系统判定正确;未发现该病变或诊断为良性病变,则认为A I系统判定错误㊂1.3统计学方法使用S P S 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㊂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R O C)曲线,并计算灵敏度㊁特异度㊁阳性预测值㊁阴性预测值,以评价A I系统的诊断价值㊂所有计量资料以 xʃ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 a n n-W h i t n e 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 A I系统对不同扫描层间距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A I系统诊断厚层C T组肺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2.4%(744/805),特异度为93.8%(15/16),阳性预测值为99.9% (744/745),阴性预测值为19.7%(15/76),符合率为92.4%(759/821),R O C曲线下面积(A U C)为0.931 (95%C I=0.854~1.000,P<0.001);A I系统诊断薄层C T组肺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4.1%(746/ 793),诊断特异度为100.0%(15/15),阳性预测值为100.0%(746/746),阴性预测值为24.2%(15/6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566青 岛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59卷符合率为94.2%(761/808),R O C 曲线A U C0.970(95%C I =0.957~0.983,P <0.001)㊂见表1㊁2㊂表1 A I 系统对厚层C T 组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A I 系统诊断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恶性病变良性病变合计恶性病变7441745良性病变611576总计80516821表2 A I 系统对薄层C T 组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A I 系统诊断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恶性病变良性病变合计恶性病变746746良性病变471562合计793158082.2 A I 系统诊断准确度与C T 影像学特征关系A I 系统对厚层C T 的影像学诊断结果显示,肺部病变的多项C T 影像学特征,包括病变的长径㊁短径㊁边缘是否清晰㊁有无胸膜牵拉㊁有无分叶,对A I系统诊断准确度影响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747~123.691,P <0.05);A I 系统对薄层C T 的影像学诊断结果显示,肺部病变有无胸膜牵拉对A I 系统诊断准确度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31,P <0.05)㊂见表3㊂2.3 C T 上不同大小肺占位性病变A I 系统诊断准确度的比较本研究肺部病变C T 影像上的长径为5.0~130.1mm ,平均(19.8ʃ12.7)mm ㊂结合临床和影像学判断标准,将肺部病变按长径分为5.0~8.0㊁8.1~20.0㊁20.1~30.0和>30.0mm 共4组㊂A I 系统基于厚层C T 对不同大小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差异有显著性(Z =-4.237,P <0.001),A I 系统基于薄层C T 对不同大小肺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度差异无显著性(Z =-0.877,P >0.05)㊂见表4㊂表3 A I 系统诊断准确度与C T 影像学特征关系组别长径例(χ/%)平均值(l /mm , x ʃs )短径例(χ/%)平均值(l /mm , x ʃs )多发结节影(例(χ/%))有无厚层C T 片82119.8ʃ12.774615.1ʃ9.0706114A I 判定正确759(92.4)20.3ʃ13.2691(92.6)20.3ʃ13.2653(92.5)105(92.1) A I 判定错误 62(7.6)*13.7ʃ7.3 55(7.4)*13.7ʃ7.353(7.5) 9(7.9)薄层C T 片808 19.6ʃ12.6736 15.0ʃ9.1695 112 A I 判定正确761(94.2)19.6ʃ12.3691(93.9)15.0ʃ8.6655(94.2)105(93.8) A I 判定错误47(5.8)20.5ʃ17.845(6.1)16.1ʃ14.040(5.8) 7(6.3) 组别边缘(例(χ/%))清楚不清胸膜牵拉(例(χ/%))有无毛刺(例(χ/%))有无分叶(例(χ/%))有无厚层C T 片203211236585110710630191A I 判定正确192(94.6)187(88.6)228(96.6)531(90.8)100(91.0)658(92.7)618(98.1)141(73.8) A I 判定错误 11(5.4)*24(11.4) 8(3.4)*54(9.2)10(9.1)52(7.3) 12(1.9)*50(26.2)薄层C T 片197 207 223 585 111 697 189 619 A I 判定正确188(95.4)195(94.2)216(96.9)545(93.2)109(98.2)652(93.5)182(96.3)579(93.5) A I 判定错误9(4.6)12(5.8) 7(3.1)*40(6.8) 2(1.8)45(6.5) 7(3.7)40(6.5) 与A I 判定正确比较,*χ2=4.031~123.691,P <0.05㊂表4 A I 系统对胸部C T 不同大小肺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度比较(l /m m , x ʃs ) 组别n5.0~8.0mm 例(χ/%)平均值8.1~20.0mm例(χ/%)平均值20.1~30.0mm例(χ/%)平均值>30.0mm 例(χ/%)平均值厚层C T 片82171(8.6)6.9ʃ0.9455(55.4)13.7ʃ3.4181(22.0)24.5ʃ2.8114(13.9)43.8ʃ15.4 A I 判定正确75955(77.5)7.1ʃ0.9422(92.7)13.8ʃ3.4169(93.4)24.5ʃ2.8113(99.1)43.9ʃ15.5 A I 判定错误6216(22.5)6.4ʃ0.933(7.3)12.6ʃ3.312(6.6)24.3ʃ2.9 1(0.9)38.0ʃ0.0薄层C T 片80870(8.7)7.0ʃ0.9451(55.8)13.7ʃ3.4178(22.0)24.4ʃ2.7109(13.5)43.9ʃ15.5 A I 判定正确76164(91.4)7.0ʃ0.9425(94.2)13.8ʃ3.4168(94.4)24.5ʃ2.8104(95.4)43.3ʃ14.3 A I 判定错误476(8.6)6.0ʃ1.226(5.8)12.6ʃ2.710(5.6)23.7ʃ2.85(4.6)60.0ʃ28.03 讨 论结合2022年版A I 在肺结节诊治中的应用专家共识[8]及近年来相关研究结果,A I 系统在临床中可以根据影像学相关资料快速鉴别肺占位性病变(尤其是肺结节病变)良恶性[8-10]㊂然而,在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的肺部病变中,A I 系统对其恶性程度诊断存在缺陷㊂有研究显示,对良性病变尤其是表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期纪敬斌,等.A I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分析567现为亚实性结节等几种特定影像学表现的病变,A I 系统诊断的假阳性率较高,需要人工阅片进行进一步的确诊[8,11]㊂本研究对我院手术治疗的821例肺部疾病病人C T影像学资料,使用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深睿医疗A I系统进行回顾性分析㊂结果显示,A I系统诊断两种不同扫描层间距肺占位性病变C T影像资料的灵敏度㊁特异度㊁阳性预测值和符合率均超过90%,A U C均超过0.95㊂本文研究结果高于目前该类研究结果[10,12],显示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㊂本文结果还显示,A I系统对薄层C T组的诊断效果略优于厚层C T组㊂然而,两组的阴性预测值均较低,这可能是因为本文研究病人均为在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病人,恶性病变所占比例较高㊂基于上述研究结果,A I系统对影像科医生的工作具有较强的辅助作用,但人工阅片仍然是对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㊂当A I系统报告肺占位性病变为 高危 时,该病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当A I系统报告肺占位性病变为 低危 时,仍需影像科医生进行人工阅片以减少漏诊㊂本文对A I系统诊断准确度与C T影像学特征的关系分析显示,A I系统的诊断准确度在厚层C T 和薄层C T图像上有一定的差异,有无胸膜牵拉在两种厚度的C T图像中均会影响A I系统诊断准确度;而肺部病变长短径㊁边缘清晰度和有无分叶现象等因素则只在A I系统对厚层C T图像的诊断中会产生影响,对薄层C T图像A I系统诊断无明显影响㊂肿瘤的大小是决定肿瘤分期和处理方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㊂在C T影像学范畴内,肿瘤的长径㊁短径和体积均可以作为影像学上判定肿瘤大小的依据㊂而在临床中对肿瘤大小作出判定通常是根据肿瘤的长径㊂本文研究结合临床和C T影像学判断标准,将肺部病变根据长径不同分为4组,A I系统对4组厚层C T图像的诊断准确度差异有显著性,而对4组薄层C T图像的诊断准确度差异无显著性㊂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①该研究是一项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本研究取得的C T影像学资料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研究结果可能产生数据偏移;②本研究以病变最终的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纳入研究的结节均为术后病理诊断的肺占位性病变㊂由于临床上对长径<5mm肺占位性病变的处理原则通常为优先进行观察而非手术或取活组织检查,故本研究无法评估A I系统对长径<5mm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㊂综上所述,A I系统评估不同扫描层间距肺占位性病变影像资料的灵敏度㊁特异度㊁阳性预测值㊁符合率和A U C均较高,病灶有无毛刺及分叶在各种扫描层间距的C T片中均会影响A I系统的诊断准确度;A I系统对扫描层间距ȡ3mm的厚层C T片上不同大小的肿瘤诊断准确度差异有显著性,而对扫描层间距<3mm薄层C T片诊断结果差异无显著性㊂以后的研究中,应在多个使用深睿医疗A I 系统的医院收集更多样本,进一步验证A I系统对C T影像诊断的准确度㊂[参考文献][1]A D AM SS J,S T O N EE,B A L D W I N DR,e t a l.L u n g c a n c e rs c r e e n i n g[J].T h eL a n c e t,2023,401(10374):390-408. [2]V I S WA N A T H A NVS,T O R OP,C O R R E D O RG,e t a l.T h es t a t e o f t h e a r t f o r a r t i f i c i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i n l u n g d i g i t a l p a t h o l o-g y[J].T h e J o u r n a l o f P a t h o l o g y,2022,257(4):413-429.[3]J I A N GBB,L IN Y,S H IX M,e t a l.D e e p l e a r n i n g r e c o n-s t r u c t i o ns h o w s b e t t e r l u n g n o d u l e d e t e c t i o n f o r u l t r a-l o w-d o s ec h e s tC T[J].R ad i o l o g y,2022,303(1):202-212.[4]WA N GS,Y U H,G A N YC,e t a l.M i n i n g w h o l e-l u n g i n f o r-m a t i o nb y a r t i f i c i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f o r p r e d i c t i n g E G F R g e n o t y p ea n d t a r g e t e dt h e r a p y r e s p o n s ei nl u n g c a n c e r:a m u l t i c o h o r ts t u d y[J].T h eL a n c e tD i g i t a lH e a l t h,2022,4(5):e309-e319.[5]V L I E G E N T H A R TR,F O U R A SA,J A C O B SC,e t a l.I n n o-v a t i o n s i n t h o r a c i c i m a g i n g:C T,r a d i o m i c s,A I a n dX-r a y v e l o c i-m e t r y[J].R e s p i r o l o g y(C a r l t o n,V i c),2022,27(10):818-833.[6]HU A N GB,S O L L E EJ,L U O Y H,e t a l.P r e d i c t i o no f l u n gm a l i g n a n c yp r o g r e s s i o n a n d s u r v i v a l w i t h m a c h i n el e a r n i n gb a s e d o n p r e-t r e a t m e n t F D G-P E T/C T[J].E B i o M e d ic i n e,2022,82:104127.[7]T H O N GLT,C H O U H S,C H E W H SJ,e t a l.D i a g n o s t i ct e s t a c c u r a c y o fa r t i f i c i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b a s e di m a g i n g f o rl u n gc a n c e r s c r e e n i n g: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a nd me t a-a n a l y s i s[J].L u n g C a n c e r,2023,176:4-13.[8]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胸外科专委会.人工智能在肺结节诊治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J].中国肺癌杂志, 2022,25(4):51.[9]刘鲜艳,单法成,李珊,等.A I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及浸润程度的诊断价值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22,37(12):1994-1996,2000.[10]佟元任.基于影像学报告的肺结节良恶性鉴别及多原发肺癌的多组学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 [11]王俊豪,武玉兵,隋汝德.肺结节人工智能判读与术后病理的对比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23,28(1)63-66. [12]许国安,朱良炎,徐靖,等.人工智能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在肺磨玻璃结节病理浸润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62(4)53-56.(本文编辑黄建乡)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90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资料特点分析

190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资料特点分析

网络出版时间:2420-12-95/a网络出版地址:https://kl.oeOkcms/de0iO34.1405.R.2424W08.4873.434.html190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资料特点分析闫雪波,王炯,李峰摘要目的了解肺部占位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特点,提高对肺部占位性病变性质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方法对已经进行气管镜活检或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取得明确病理结果的W4例肺部占位患者,进行良恶性病变分组,恶性病变组进一步按病理类型分组,比较各组间差异,详细记录全部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①W4例患者,良性病变患者37例(5.47%),恶性病变患者W3例(84.53%-,良性病变组与恶性病变组间在吸烟、肺癌三项和热休克蛋白94(HSP94)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77%的吸烟伴有肺癌三项升高或HSP94升高的肺内占位性病变是恶性病变。

但良性病变组与恶性病变组间在年龄、发病病程、性别、家族史、C反应蛋白(CRP)、异常糖链蛋白和D-二聚体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②恶性病变组中以肺腺癌最多,占54.98%;其次是鳞癌,占34.47%;小细胞癌占5.05%,其他类型占131%。

不同类型肺癌在发病病程、性别、家族史、吸烟、CRP和肺癌三项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年龄、异常糖链蛋白、HSP94和D-二聚体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患者吸烟、伴有肺癌三项或HSP94升高的肺部占位系恶性病变可能性大,结合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特点可以对恶性病变类型进行进一步判断。

关键词肺部占位性病变;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中图分类号R553.O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W04-W92(242、)4、-4W7-44 doi:14.19445/P cndi.iss/1404-1496.249).4(.43)肺占位性病变是胸部影像学检查中常见的一种表现。

根据性质,可分为恶性占位性病变和良性占位性病变,恶性肺占位性病变中常见的是癌。

肺部占位性病变-62页精选文档

肺部占位性病变-62页精选文档

并增
粗的血管影
5、肿块侵犯胸膜
(1)胸膜外脂肪层消失,邻近胸膜呈盘 状、结节状增厚
(2)胸膜凹陷征:肿瘤侧细线条影及胸 膜侧对称的小角形软组织组成
(3)胸膜播散及胸水
6、肿块侵犯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肺门及 纵隔淋巴结淋巴结肿大
7、肿块的倍增时间 (1)肺癌〈3cm,生长较慢,〉3cm, 生长较快 (2)肺癌倍增时间一般为3个月
(一)临床与病理
1.起源 支气管的上皮,腺体, 细支
气管及肺泡上皮
2.组织学分型:鳞癌,腺癌, 末分化细胞癌,细支气管肺泡癌,
3.放射学分型
(1)中心型:发生于主支气管、叶
支气管
(2)周围型:发生于段支气管及段以 下至细支气管以上
(3)细支气管肺泡癌:发生于细支气 管、肺泡上皮
4.生长方式 (1)中心型:结节型,浸润型,结节浸润型
3、某些肿瘤肺转移灶特点
(1)绒癌肺转移,原发灶切除后可缩小或消 失
(2)骨肉瘤肺转移灶内可见钙化、骨化
(3)乳腺癌及消化系统癌——淋巴管类型肺 转移
(4)头颈部肿瘤肺转移——空洞
谢谢!
后 营养不良性钙化、肿瘤异位内分泌致钙盐 沉着
3、肿块的边缘 (1)分叶征(伪足征)
(2)毛刺 粗毛刺:较长,粗细 不均,数目少
细毛刺:短而直,呈 放射状,数目 多
4、肿块周围肺血管改变
(1)血管纠集征(血管束征):肿块周围肺血管、 支
气 管向肿块聚拢、牵拉、 移位
(2)“瘤血管征”:肿块肺门侧可见与肿块相连
5、远处转移:脑 、骨、肝等
三、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
1、肺野内肿块
2、肿块内部结构
(1)支气管气相:瘤体内管状、分支状低密度影

右肺占位病变

右肺占位病变

姓名:向邓 科别: 内科 病区: 二区 床号: 11床 住院号:2016000347入 院 记 录姓 名 向邓 出生地 绥宁县李西镇石阶田村8组性别 女 民族 汉族年龄 66岁 职业 务农婚姻 已婚 住址 绥宁县李西镇石阶田村8组联系电话 无 电子邮件 无入院时间:2016年3月15日 16:20 记录时间:2016年3月15日 17:00病史陈述者:患者邻居 入院方式:步行入院主诉:反复咳嗽、咳痰半月,加剧2天。

现病史:缘于入院前半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可伴咳痰,痰呈黄色粘液样,痰量少,不易咳出,无畏冷、发热,无气喘、气促,无咯血、夜间盗汗,在院外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缓解不明显。

入院前2天咳嗽、咳痰加剧,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悸,无气喘、气促,无畏冷、发热,遂就诊我院,门诊拟:“发热查因?”收住入院。

发病以来,精神、饮食欠佳,睡眠一般,二便正常。

既往史:慢性胃炎病史10年,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月经史:14323053— 46岁绝经,绝经后无阴道流血、流液。

个人史:出生生长本地,生活、工作条件一般,无疫水、疫区接触史,否认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吸烟、饮酒史,无其他不良嗜好。

婚育史:未婚未育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传染病疾病史,否认有恶性肿瘤家族史。

体 格 检 查T 37.9℃ P 75次/分 R 19次/分 BP 130/80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消瘦体型,营养不良,自动体位,检查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浮肿,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25cm ,对光反射灵敏,外姓名:向邓科别:内科病区:二区床号: 11床住院号:2016000347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听力正常,乳突无压痛,双侧鼻唇沟对称,鼻中隔无偏曲,鼻翼无煽动,鼻腔通气畅;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舌苔薄白,双侧扁桃体无肿大,悬雍垂居中,咽后壁无充血。

肺占位性病变查房

肺占位性病变查房

症状和体征
咳嗽、咳痰、胸痛、 1 呼吸困难等呼吸道 症状
发热、乏力、体重 2 下降等全身症状
肺部听诊可闻及啰 3 音、湿啰音等异常
呼吸音
胸部X线片、CT等 4 影像学检查可发现
肺部占位性病变
痰液检查、支气管 5 镜检查等可发现肿
瘤细胞或病原体
肺功能检查可发现 6 通气功能障碍、弥
散功能障碍等异常
诊断方法
THANK YOU
汇报人:_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观察发热趋势
采取降温措施: 3 物理降温、药物
降温等
预防并发症:脱 4 水、电解质紊乱、 休克等
保持舒适的环境: 5 适宜的温度、湿 度、通风等
观察患者反应: 6 精神状态、食欲、 睡眠等
心理压力护理诊断
01
02
03
04
心理压力来源:疾 病带来的恐惧、焦 虑、抑郁等情绪
心理压力表现:失 眠、食欲不振、注 意力不集中等
影像学检查:通过X 光、CT、MRI等检 查手段,观察肺部病 变情况
病理学检查:通过组 织活检、细胞学检查 等手段,明确病变性 质
诊断结果:根据检查 结果,判断病变类型, 如肺癌、肺结核等
治疗方案:根据诊断 结果,制定相应的治 疗方案,如手术、化 疗、放疗等
护理诊断
疼痛护理诊断
01
评估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评分量表进行评估
01
影像学检查:X线、CT、 MRI等
02
支气管镜检查:观察病变 部位,取活检
03
痰液细胞学检查:检测癌 细胞
04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 NSE等
05
病理学检查:组织活检或 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

纤支镜在肺内占位性病变的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纤支镜在肺内占位性病变的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80%
诊断结果
结合病原学检查,确诊为肺结核 ,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案例三:肺部良性肿瘤评估
患者情况
老年男性,体检发现肺部结节, 无明显临床症状。
纤支镜检查
通过纤支镜观察到结节表面光滑 ,无浸润表现,进行活检并送病 理检查。
诊断结果
病理诊断为肺错构瘤,为良性肿 瘤,避免了过度治疗。同时,纤 支镜检查为制定后气管内有 新生物,进行活检并送病理检 查。
诊断结果
病理诊断为肺鳞癌,早期发现 为手术治疗提供了良好时机。
案例二:肺结核鉴别诊断
80%
患者情况
青年女性,出现咳嗽、咳痰、发 热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 阴影。
100%
纤支镜检查
通过纤支镜观察到支气管内膜炎 症表现,进行刷检和灌洗液检查 。
实验室检查对比
纤支镜与痰液检查
痰液检查是肺部感染的常用诊断方法之一,但痰液易受污染,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纤支镜可在直 视下采集病变部位的分泌物或组织,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纤支镜与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反映机体的全身状况,但对于肺部局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有限;纤支镜可直接观察肺部病变 ,同时可进行局部灌洗和刷检,获取更准确的病原学证据。
症状,发现出血及时处理。
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给予抗生 素预防感染。
喉头水肿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 发现喉头水肿及时给予激素治 疗。
支气管痉挛
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发生支 气管痉挛时立即给予解痉治疗

04
案例分析:纤支镜在肺内占位性病变诊断中价 值
案例一:肺癌患者早期诊断
患者情况
中年男性,长期吸烟史,近期 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

鉴别肺门占位的标准

鉴别肺门占位的标准

肺部的占位性病变多数是恶性疾病,因此鉴别诊断显得较为重要。

最重要的鉴别诊断是要拿到病理学的诊断,即要经皮肺穿刺或者是经气管镜取得标本进行活组织检查,有病理学的报告可以最终确诊。

为拿到病理学的报告,应该再做增强CT,查看占位性病变中间是否有空泡、空洞、血管的穿入、血管是否多、是否适合做活检,经过上述准备之后,可以做气管镜或者肺穿刺取得病理学的诊断,病理学的诊断才是最终的诊断。

除此之外,还要与以下疾病进行相鉴别:
1、肺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炎,都可能会成为占位性的病变,比如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真菌引起的肺炎最像占位,有的时候中间有空洞、密度比较高,较多时候需要穿刺活检以后,才可以明确诊断;
2、肺部的良性肿瘤:良性肿瘤绝大多数通过CT可以看其形态,但是还需要经过活检之后确认。

常见的良性肿瘤有错构瘤、畸胎瘤以及腺瘤,数量相对比较少;
3、肺结核:肺结核是感染性病变,大多数是通过气管镜或者肺穿刺最终取得病理学的诊断,或者是查到结核菌定诊,部分病人可以通过痰查结核菌定诊;
4、肺部的恶性肿瘤:肺部的恶性肿瘤主要是肺癌,包括转移性和原发的肺癌,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和气喘,有部分病人会有咯血。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肺部占位病变的应用体会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肺部占位病变的应用体会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肺部占位病变的应用体会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肺部占位病变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肺部占位病变患者中,样本需求量为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将患者一次性定位成功率、一次性活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诊断准确率、分型诊断准确率等指标作为检验依据。

结果:80例患者一次性定位成功例数为70例,一次性定位成功率为87.50%;80例患者一次性活检成功例数为68例,一次性活检成功率为85.00%;80例患者发生气胸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3.75%,其中出血1例(1.25%),感染1例(1.25%),空气栓塞1例(1.25%)。

80例患者诊断准确例数为75例,诊断不准确例数5例,诊断准确率为93.75%;80例患者分型诊断准确率显示,肺鳞癌诊断率为95.00%,肺腺癌诊断率为96.00%,小细胞癌诊断率为86.70%,大细胞未分化癌诊断率为93.30%,良性病变诊断率为100%。

结论:在肺部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有利于提高患者诊断效率、诊断准确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诊断质量。

标签: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肺部占位病变;应用效果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当中,一般可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及CT等方式进行诊断[1],但是根据临床诊断治疗分析,其诊断准确性有待提高[2],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从诊断准确率与诊断效率上来看均较为优异[3]。

本次研究通过临床实例分析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肺部占位病变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样本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肺部占位病变患者,样本选取时间为2014年1月-2017年5月。

所有患者均参照胸片、CT等多种诊断结果明确诊断为肺部占位病变。

纳入标准:(1)经过正规抗感染治疗不吸收的肺部周围型病变;(2)支气管镜检查难以到达,反复留痰进行脱落细胞检查均阴性;(3)恶性肿瘤行放化疗或手术前需明确病理类型;(4)晚期肺部恶性肿瘤需动态病理检查调整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