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的利与弊事例

合集下载

法律案件中的人肉搜索(3篇)

法律案件中的人肉搜索(3篇)

第1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引发了许多争议。

特别是在法律案件中,人肉搜索的滥用不仅侵犯了个人隐私,还可能引发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危机。

本文将围绕法律案件中的人肉搜索展开讨论,分析其危害以及应对措施。

一、人肉搜索的定义及特点人肉搜索是指通过互联网,利用各种手段搜集、传播、评论他人的个人信息,以达到揭露真相、监督社会、追求正义等目的的一种网络行为。

其特点如下:1. 快速传播:人肉搜索具有极强的传播速度,一旦发起,相关信息瞬间被大量网民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2. 门槛低:人肉搜索的门槛较低,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无需专业知识和技能。

3. 真假难辨:人肉搜索的信息来源复杂,真假难辨,容易造成误判。

4. 隐私侵犯:人肉搜索过程中,个人隐私容易被泄露,给受害者带来极大伤害。

二、法律案件中人肉搜索的危害1. 侵犯个人隐私:人肉搜索将个人隐私暴露于众,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痛苦,甚至可能导致其生活、工作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

2. 影响司法公正:人肉搜索的滥用可能导致舆论压力过大,影响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甚至干扰司法公正。

3. 加剧社会矛盾:人肉搜索的负面效应可能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引发暴力事件,破坏社会和谐。

4. 法律风险:人肉搜索的滥用可能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等,给参与者带来法律风险。

三、法律案件中人肉搜索的应对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公众对人肉搜索危害的认识,倡导文明上网、理性表达。

2. 完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加大对网络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规范网络行为,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3. 强化网络监管: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对涉嫌侵犯他人隐私、名誉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4. 提高公众道德素质: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提高公众的道德素质,引导网民理性表达、文明上网。

5. 建立人肉搜索举报机制:鼓励网民积极举报人肉搜索违法行为,共同维护网络环境。

6. 加强司法救济: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人肉搜索”之利弊分析

“人肉搜索”之利弊分析

“人肉搜索”之利弊分析绪论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播方式也发生的很大的变化。

第四媒体的异军突起,使得网络传播逐渐进入千家万户。

而人肉搜索作为一种信息搜索工具显示了其强大的作用,使得个性化新闻能够顺转流畅。

当然,“人肉搜索”只是一种工具,但当人的主观意识介入时,工具的用途也出现了岔路口,一条指向正常的信息需求,另一条则成为基于道德层面的某种诉求,甚至又恶的倾向。

目前,一些研究把目光聚集在“人肉搜索”的新闻事件和网络暴力事件之上,并且以达到相当的深度,基于这些不断成熟的网络传播理论,本文从人肉搜索的产生、发展再到其典型案例,分析存在的法律问题,以此来说明“人肉搜索”这种信息搜索工具出现的利与弊。

一、人肉搜索概述(一)、人肉搜索的定义与起源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人肉搜索就是在一个网站里面提出一个问题,由人工参与解答,而不是由计算机自动地回答你的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广聚五湖四海的网友力量,每个遇到困难的人提出问题,而有这方面知识或者线索的人就对其解答、分析,可以说是一种问答式搜索。

如果有人想进行人肉搜索,可以通过百度知道、新浪爱问、雅虎知识堂等网站进行撒网式提问;也可以通过天涯论坛、猫扑论坛、百度贴吧等大型网络论坛上发帖进行提问。

对于一些八卦搜索特别是哪些没有唯一答案的多选结果的搜索,人肉搜索往往能够得到更有价值和吸引力的结果。

人肉搜索是“猫扑论坛”首创的一种搜索方式1,与许多论坛一样,猫扑上有很多网友会经常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提问者为了感谢提供问题答案的网页会以一种名为Mp币的猫扑虚拟货币作为回报。

虽然Mp币没有任何的价值,但是却激发了一些网友的好奇并醉心于Mp币的收集,这些惯于通过回答别人问题挣取货1胡源. 《人肉搜索涉嫌网络暴力》. 科技潮, 2008(7):46-47.币的网友一般被称呼为“赏金猎人”。

于是在猫扑论坛上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某人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在猫扑网站上发帖并许诺一定Mp币作为酬谢,很快就有赏金猎人发现这个帖子并用搜索引擎等方式来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争先恐后地将答案回复在帖子里以获取网友悬赏的Mp币。

科技法案例--人肉搜索侵犯人权

科技法案例--人肉搜索侵犯人权

科技法案例1人肉搜索侵犯人权人肉搜索,是指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信息的一种机制,实际上就是通过其他人来搜索自己搜不到的东西,与知识搜索的概念差不多,只是更强调搜索过程的互动而已。

搜索引擎也有可能对一些问题不能进行解答,当用户的疑问在搜索引擎中不能得到解答时,就会试图通过其他几种渠道来找到答案,或者通过人与人的沟通交流寻求答案。

人肉搜索典型案例:猥琐男、虐猫案、华南虎事件、魔兽铜须门、北京海艺侮辱老师案、雅阁女等等。

这些事件很多都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侵犯了他们的隐私,影响他们的生活。

从去年网络上发起的多次“人肉搜索”来看,其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人肉搜索”确实起到了快捷、便利和良好的积极作用,如四川地震灾区很多人利用网络找到亲友。

但另一方面,它也存在一定的消极作用,通过人肉搜索当事人的身份、地址被曝光,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

虽然网友事后也都意识到自己是在助纣为虐,成了帮凶,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但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人肉搜索”毕竟是这个虚拟世界里开展的一个民间的自发调查,没人监督,更没人审核,这使得“人肉搜索”很容易在网民的集体无意识下变成他人违法犯罪的工具。

1、侵犯个人隐私“人肉搜索”的对象几乎没有限制,物、事甚至人都可以成为搜索的“猎物”,但最具争议的还是对人的搜索。

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通过不同途径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人进行搜索挖掘,很快就能掌握这个人的所有信息。

“网络侦探”们在寻找事实真相的同时,往往也公开了当事人的照片、地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更多个人隐私。

2、给被搜索人带来身心伤害奥运女子10米气手枪冠军郭文珺,赛后透露了金牌背后的另一个梦想:寻找父亲。

网友展开“人肉搜索”,希望帮助文珺找到父亲,参加行动的网友已过万。

陆续知道这些事的郭文珺,有些哑口无言,因为这些天里她从没有找别人帮忙找父亲。

网友们空前高涨的热情和部分报道中有失偏颇的猜测和举动,令郭文珺感到不安,也让她认为自己伤害到了父亲。

案例分析:人肉搜索

案例分析:人肉搜索

答题方法指导(看法题)
1、是什么行为?正确与否?(是什么)
2、为什么正确或错误,即说明理由。(为什 么)
3、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怎么办)
参考答案
1、“人肉搜索”会损害公民的人格尊严和隐私 权。
2、在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权利是 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
3、因此,我国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必须严 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不 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参与者在享受公民言论自由权的 同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不能揭露他人隐私,不 能损害他人名誉。
“人肉搜索”是一种新的搜索方式:
提问者提出问题,其他公民以自己的专业 背景、亲身经历、道听途说来回答。北京 一13岁女孩张某仅仅对某网页说了一句大 家感兴趣的话,不久,她的出生年月、所 在学校、平时成绩被详细公开,关于她的 视频、图片、恶搞漫画、帖子亦开始在互 联网上泛滥。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肉 搜索”这种行为的看法?

法律人肉搜索案例(3篇)

法律人肉搜索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行为,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然而,这种行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法律和道德问题。

本文将以一起法律人肉搜索案例为切入点,分析法律与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碰撞。

二、案例简介2016年,某知名网络论坛上出现了一篇名为《实名曝光某地恶霸》的帖子,帖子中列举了某地恶霸的种种恶行,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后,网友纷纷加入人肉搜索,搜集恶霸的个人信息,并在网络上公开曝光。

在舆论的压力下,恶霸最终被警方抓获,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三、案例分析1. 法律层面(1)侵犯隐私权人肉搜索过程中,网友搜集、传播恶霸的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涉嫌侵犯恶霸的隐私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未经他人同意,擅自搜集、传播他人个人信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侵犯名誉权人肉搜索过程中,网友对恶霸进行恶意攻击、侮辱,损害了恶霸的名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条规定,捏造事实、散布谣言,损害他人名誉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道德层面(1)正义感人肉搜索起源于正义感,旨在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然而,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部分网友丧失了道德底线,采取过激行为,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2)道德风险人肉搜索过程中,网友搜集、传播的个人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给当事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此外,人肉搜索可能导致网络暴力,损害社会和谐稳定。

四、结论法律人肉搜索案例反映了法律与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碰撞。

一方面,人肉搜索具有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人肉搜索也存在着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等法律风险,以及道德风险。

因此,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法律与道德的边界,避免过激行为,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和谐稳定。

五、建议1. 加强法律宣传,提高网民的法律意识,使大家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人肉搜索的利与弊

人肉搜索的利与弊

人肉搜索的利与弊2008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对2491名公众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五成公众认为人肉搜索是不是网络暴力要“视情况而定”,近八成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更好地规范人肉搜索引擎。

各种调查数据表明“人肉搜索”被简单粗暴的“禁止”并不能为大多数网民所接受,正如陈力丹所说,“人肉搜索”本身没有“原罪”,如何在实际过程中趋利避害,使“人肉搜索”能够真正地、有效且有益地发挥其信息收集与传播的强大功能,正是我们所要探讨的。

人肉搜索引擎本质上就是一种信息的搜索机制。

根据提问的线索,由人工参与解答。

而网络传播的广泛与迅速,赋予了这种解答前所未有的高效。

同时,它“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的活动。

它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使人肉搜索体现出了巨大的威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肉搜索”就是一个获得信息的工具。

工具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是“利”是“弊”,关键在于人的发展历程,2001年的“微软陈自瑶事件”,2006年的“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2007年底的“华南虎事件”、“张殊凡事件”,2008年的深圳市海事局党委书记林嘉祥“猥亵门”事件和南京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周久耕的“天价烟”事件,2009年杭州“富家子飙车撞人事件”,2011年的“药八刀事件”。

这许多的“人肉搜索”案例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心的某种“公共议题”。

而这些“公共议题”大致涉及到以下方面:一是对某些既得利益者的揭发与监督,某些官员的道德败坏、贪污腐败迅速激起了网友的集体愤怒,这种网络舆论的力量,甚至对事情的走向起到了决定性的意义。

因此,“人肉搜索”这种草根监督的模式,不失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传统媒体监督之后的有效补充。

二是对社会事件的道德批评。

例如婚外恋、第三者等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

这些事件往往不是鼓励的,他们共同反映的是社会当今的乱象之一,即人们扭曲的、异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已经由此引发而来的“包二奶”、“婚外情”等等状况。

法律监督案件追踪人肉(3篇)

法律监督案件追踪人肉(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络暴力现象,频繁出现在法律监督案件中。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个人隐私,也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法律监督案件的人肉搜索事件进行追踪,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反思,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二、案件背景2019年,某地发生一起未成年人强奸案,受害者家属在网络上寻求正义,呼吁有关部门严惩凶手。

然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一些网民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泄愤心理,开始对凶手进行人肉搜索,公开其个人信息、家庭背景等敏感资料,甚至对其进行人身攻击。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也暴露出我国法律监督和人肉搜索的诸多问题。

三、人肉搜索的追踪1. 起因案件发生后,受害者家属在网络上发布了一则求助信息,呼吁有关部门严惩凶手。

一些网民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泄愤心理,开始对凶手进行人肉搜索。

2. 经过在短短几天内,凶手的信息被迅速传播,包括姓名、照片、家庭背景等敏感资料。

同时,一些网民开始对凶手进行人身攻击,甚至威胁其家人。

这一事件引起了当地公安机关的注意,他们迅速介入调查,对涉嫌人肉搜索的网民进行依法处理。

3. 结果在公安机关的努力下,涉嫌人肉搜索的网民被依法处理,凶手的信息得到了保护。

然而,这一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人们对人肉搜索的危害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人肉搜索的影响1. 侵犯个人隐私人肉搜索将个人的隐私信息公之于众,给当事人及其家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伤害。

2. 扰乱社会秩序人肉搜索容易引发网络暴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甚至引发现实中的暴力事件。

3. 影响司法公正人肉搜索可能对案件审理造成干扰,影响司法公正。

五、反思与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我国应加强对人肉搜索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人肉搜索的法律责任,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救济。

2. 提高网民素质加强对网民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自觉抵制人肉搜索。

3. 加强网络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对涉嫌人肉搜索的违法行为进行依法处理。

人肉搜索的利与弊

人肉搜索的利与弊

《毕业论文写作》结课论文《人肉搜索的利与弊》学校:衡水学院系别:文学与传播学院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班级:2008级姓名:郝盼盼学号:200840112041人肉搜索的利与弊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在未来社会发展中一定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网络发展机制的不健全遏制了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的超级手段“人肉搜索”的益处与弊端,以及国家立法部门、网站载体、网民们应该怎么样正确利用“人肉搜索”,以使它发挥最好的效力。

关键词:人肉搜索利与弊网络暴力炒作何谓“人肉搜索”?一位网民这样形容“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也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广聚五湖四海的网友力量,用人工解答而非搜索引擎通过机器自动计算法获得结果,是最大化地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信息的一种机制。

相比于Google、百度等传统的网络搜索引擎,人肉搜索依靠网络平台公布要找的人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再通过人找人、人问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查询过程一般是“一人提问、多人回答”的搜索方式。

人肉搜索的利?“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由于通信、交通的大面积中段,失散的人们难以知道自己亲人的生死及下落,灾区犹如一片信息“孤岛”。

尽管有关政府部门、医院、报纸、网站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发布着遇难者或幸存者的信息,但这些杂乱的信息即使用常规的搜索引擎也难以有效查询。

此时,谷歌的技术人员则率先制作出了专门用于寻找亲人的“人肉搜索”引擎。

该寻亲搜索平台在短期内收集了大量的急救医院和震区安置点的消息,让急切寻找亲人的网友搜索。

因为大部分消息都是以纸质形式发布的,都是凭热心网友通过手机、相机等工具拍下图片传到网站,再由网站技术人员手工录入,这也凸现了该引擎的“人肉搜索”性质。

据悉,截至5月21日,谷歌中国的这个平台已经收录了344个网站的147473个网页,以及80家医院的38284条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的:1、“表哥”杨达才落马;2、2006年2月28日,有网友把有关“踩猫”事件的网址放在“猫扑”网,并在“天涯社区”上贴出了踩猫女人的照片,做成一张“宇宙通缉令”,并以网络虚拟货币为悬赏金,让天下网友举报。

年3月2日上午10点20分,一网友在猫扑上发帖:“这个女人是在黑龙江的一个小城……”,他的帖子让事件出现关键性转变月4日中午12点,虐猫事件的三个嫌疑人基本确定,距离贴虐猫组图不过6天时间,其效率之高可能不亚于警方的办案速度。

相关当事人被停工资、辞退,不得不在网络上发表道歉信。

3、天价头事件(保罗国际天价头)2008年3月29日,郑州媒体报道,两名14岁女生在"保罗国际"店里剪发后,被要价1.2万元,两人借了十几个同学的生活费才交上这笔钱。

4月1日,全国各大媒体对此跟进报道。

新闻在网络上发布后,网友启动"人肉搜索",公布出保罗国际的注册信息,固定电话和手机号码,以及汽车牌照等,进而发展为到店门口聚集并打出标语等。

4月2日中午12时许,郑州市地税局稽查局执法人员来到保罗国际,依法将其经营账目暂扣。

4月3日,保罗国际被郑州有关部门责令停业整顿。

纵观整个事件,网民起了绝对的主导作用,再一次显示了人肉搜索的强大威力。

而这起事件也引起了很多令人深思的思考:如果没有人肉搜索,这起事件的结果又会怎样?4、兰董事件(70后老女人、视频)2008年4月,一个自称70后身家几十亿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在网上发布了一个的视频,大骂80后和90后,言语极尽侮辱鄙视之词,同时兰董竭尽所能地炫耀自己的富有,再加上夸张的举止动作,不止被80后、90后狂轰滥炸,同时也遭到一些70后谩骂,兰董就在这一片谩骂声中迅速窜红。

此后,兰董意犹未尽,接二连三的继续推出了一系列视频,针对的对象都是80后和90后,似乎非要将80后和90后的网友对于自己的愤怒激发到极点不可。

最后,在强大的人肉搜索引擎面前,兰董的真实身份终于浮出水面:原来就一80后的小屁孩,在收了某急于出名的无良网站几个铜板后,参与出演了这场闹剧!5、辽宁女事件(高千惠、张雅)2008年5月21日,国外最大视频网YouTube上出现一段长4分40秒的视频,在视频中一名女子身处网吧,用很轻蔑的口气大谈对四川地震和灾区难民的看法,激烈和肮脏字眼充斥其中。

她对地震表示有幸灾乐祸的感觉。

网站没有颜色、电视里全是灾难报道、哀悼日让她玩不成游戏成了她抱怨的理由。

随后该女子成了首页里的新闻人物,并开始在国外网站风传,不到1个小时,该视频被中国网民链接到了天涯、猫扑等国内大型论坛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传播,网民开始震怒,一个"号召13亿人一起动手把她找出来"的"搜索令"发起,"辽宁女"和"辽宁骂人女"成为该女子的代号,迅速占据各网站的新闻首页,成为网友最高点击率、评论回复最多的事件。

网友通过其上网的IP地址,找到上网的具体地点,随后,QQ号和QQ空间被找到,里面存储的相关资料,包括年龄、血型、居住地被公开,随着QQ密码被网友攻破,其同事的QQ号也被查出,信息被公布后,更大的搜索网铺开,半小时不到,有匿名网友发帖称得知该女子的详细信息:1987年出生,21日下午1时,沈阳市公安局苏家屯区分局根据网上提供的该女子的信息资料,在一家网吧将其抓获,现已拘留。

警方称,该女因对网吧停止游戏娱乐活动不满而录制了辱骂视频,目前她已对自己的言论表示忏悔和道歉。

6、坏的:1、2007年7月网上出现了一篇名为《史上最恶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现场千人哭成一片》的帖子,“天理何在?六岁小女孩被后母打得在医院狂吐血,流了一地,六块脊椎被打断。

亲生父亲却称是孩子自己摔的,家属报警后,事件在进一步调查中,犯罪嫌疑人仍未落网。

”愤怒的网友纷纷指责“这样的后妈简直禽兽不如”,“她父亲也不是个善类”等,还有网友发出网络通缉令来通缉恶毒后妈。

很多网友抑制不住自己的气愤,“要发网上通缉令,让这个后妈不能出门!怒斥丁香小慧的继母是历史上最恶毒的后妈的帖子源源不断。

而记者采访时,小慧的后妈跪地喊冤。

此后,官方也澄清:小慧并非继母所伤。

而最终此事件被曝光是治不起病的人为炒作。

2、在郭文珺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气手枪金牌之后,一则“郭文珺拿金牌寻父”的消息便迅速走红于媒体和网络上。

24岁的陕西姑娘郭文珺向人们吐露了她的秘密:她要用金牌作为寻人启事,寻找离别9年的爸爸。

得知这一消息,热心网友决心发动人肉搜索,帮助奥运冠军找爸爸。

其实,这个消息并不是郭文珺提出或授权的,也不是其家庭和家族内部对外宣布的。

8月13日在郭文珺亲属聚会时,其母亲和姑妈告诉记者,希望该话题可以终止。

因为误读不但使得郭文珺及其两方长辈和亲友陷入巨大尴尬,也令家人的那份痛再次加剧昨日,郭文珺的母亲和不少网友都通过各种方式表示,希望广大网友停止这种“人肉搜索”。

3、广东一少女被疑偷窃遭“人肉”不堪重负坠河身亡4、网络散布不雅照加拿大女子自杀5、铜须门事件(网游、第三者)2006年4月12号深夜,一个网名为"锋刃透骨寒"的网友发帖自曝,其结婚六年的妻子,在玩《魔兽世界》期间与其公会会长"铜须"(一名在读大学生)在游戏中长期相处产生感情,并发生一夜情的出轨行为。

同时他还贴了一段其妻"幽月儿"与"铜须"的QQ聊天纪录,并且公布了铜须的QQ号。

此帖一出,立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该帖每天点击超过20万次。

对铜须的道德义愤成为网络舆论的主流,声讨铜须的帖子贴满各大论坛。

随着事态不断升级,当事人发表题为《让生活继续》的帖子,希望结束此事。

不过,玩家的争论还在继续,偏激的反对行动仍在进行。

先是铜须所在2区麦维影歌服务器上大批的1级小号联盟,以在游戏中抗议、静坐、游行、裸奔、自杀等行为对"铜须"进行声讨。

由于参与人数众多,甚至使服务器瘫痪,游戏无法正常运行。

紧接着,网友们又将铜须的真实姓名、籍贯、出生日期等信息贴了出来。

甚至其所在院校的校长都受到了牵连,一度被质疑参加福布斯网站举办的首届最佳校长100名人榜评选大赛的评选资格。

男主角被逼无奈,发布了视频声明希望事件得到平息,但网友却没买帐。

最后在央视的参与下,事件再一步步得到平息。

本来很普通的一个出轨事件,最后却演变到了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

是对弱者的同情?对婚外情的不耻?还是无聊的没事找事?我们无从考究!但有一点,这件事的结果绝对是发起者"锋刃透骨寒"不愿意看到的。

对待人肉搜索,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6、死亡博客事件(女白领自杀、婚外恋、3377事件)2007年12月29日,31岁的随着事件的扩大,更多的信息被曝光了出来,甚至包括王菲及东方家人的信息也没有幸免。

当事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当事人不但双双丢了工作,甚至还被人在家门口涂写了标语。

从在论坛里漫骂,到专门设立网站群起而"骂"之,再到启动"人肉搜索引擎"揭露隐私,"死亡博客"事件从网络漫骂转换成现实中的人身攻击和群体围堵,这场"讨伐"终于演变成一起"网络暴力案"。

死者为大,所以这件事到底孰是孰非我们没必要议论。

希望这样的结果,姜岩能够满意,希望她在天堂中一路走好。

7、王千源事件(王千元、留美女生、汉奸)2008年旧金山当这段视频被上传到YouTube上并被国人发现后,正处于愤怒状态的中国网民称其为"汉奸",并通过强大的"人肉搜索"找到了关于她的详细资料:姓名、曾用名、履历、身份证号码等等,以及其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身份证号……;同时网上还流传着据说是王千源同学用文辞华丽的半文言文写成的一篇文章,称自己是以"调停者"的身份参与这次集会的,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观点。

此文更是被网民怒斥为"卖国"的佐证。

在十数个小时的时间内,王千源被挂上"汉奸"的头衔遭到全国网民的斥骂,而培养出这位"汉奸"的最终这件事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在大是大非面前,中国人强大的凝聚力肯定会以实际行动告诉世界我们的立场的!分析:很多时候,由于民众们狂热而非理性的”群体暴力”行为,是各个事件的根源所在。

人民高呼着正义的口号,用某种极端、甚至野蛮的方式,在精神上对事件当事人进行摧毁,当这种“群众暴力”发泄在了错误对象上时,所酿成的悲剧会是非常可怖,足以将一个人的精神信仰彻底摧毁,甚于对肉体的损害。

生活中群体性宣泄情感的机会很少,现实生活克制的欲望多数在网络得到释放,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大部分在生活里表现得人畜无害的家伙在网络里常常会表现得蛋疼菊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爱情买卖》听多了。

能够引起群体兴趣,并且让之定义为负面的事件或人物,本身也不太光明正大,因为目前的网民,需要在网络里宣泄自己对社会的大量不满,比较负面新闻大多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很多时候定义为负面并没有错。

关键在于扩大与加深,在群氓狂热的冲击和宣判下,当事人辩驳的声音极其微弱,也无法改变群体的看法。

一,群体狂热起来时不具备理性的;二,他们自己可能并不清楚,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宣泄口,无关乎公平与正义——哪怕他们抗着“维护世界和平,代表爱与正义的美少女战士”的大旗。

而当事人很不幸,撞在枪口上了。

在充满想象力的夸张的定义下,当事人的负面人格会被放大,世人皆知的,便是放大后的负面人格。

人肉搜索最开始时不被主流媒体所待见的,因为人肉搜索必然要爆料当事人的个人信息,而且最初的人肉搜索多是一群精虫上脑或者蛋疼咪涨的家伙搜索一些普通网民(比如很萌得让人单手打字的XX妹)的个人资料,为的只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打发时间而已,但有时围观群众过多,确实对别人的个人生活产生一些影响,也侵犯了隐私,是打着正义旗号的非正义行为(比如超人的基友蝙蝠侠)。

之后,因为一些网络负面事件,或者说负面事件在网上曝光,引起众怒,于是群众纷纷开始人肉当事人,标榜正义,自发进行游走于法律之外的惩戒:这类事件的共同特点是,违反、挑战了社会的道德底线。

这种转变也让人肉搜索的悄然改变,首先是名声,随着人肉搜索曝光有功,逐渐开始被主流媒体待见起来,同时,“人肉引擎”们也明白了自己的威力,为了自己的名声,网民自发地对发动人肉搜索进行了一定的条件约束。

人肉搜索是网络群氓的部分体现:不理性、突破限制、威力巨大、肆无忌惮、自负。

但人肉搜索并不是极端狂热,这体现出了群氓的另一特点:本身并没有好与坏之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