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药物糖尿病患者要慎用

合集下载

影响血糖的药物和激素

影响血糖的药物和激素

影响血糖的常见药物与激素糖尿病患者除选择口服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等常规治疗外,还常有患者合并其他代谢异常和某些急慢性并发症,累及心、脑、肝、肾、血管、眼及神经等组织,局部或全身感染,肿瘤,其他内分泌代谢性等间发和/或伴随疾病的存在,如需要针对上述不同疾病同时治疗,联合多种药物十分普遍。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和联合用药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常用降糖药物,还应适当熟悉影响血糖的其他药物与激素。

内分泌激素与药物众所周知,人体内分泌腺体或组织分泌的激素除胰岛素属降糖激素外,其他所有内分泌激素和药物如促肾上腺激素(ACTH)、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儿茶酚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几乎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①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影响糖代谢,引起血糖升高最常见的激素之一。

此类激素或药物可使肝脏和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肝糖输出增多,周围肌肉和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减少。

而且,糖代谢紊乱的程度与用药剂量密切相关,强的松剂量小于7毫克/天,对糖耐量影响较小;大于30毫克/天,即使用药时间很短,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也可明显增加;甚至气道吸入和皮肤应用足够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亦可引起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加重。

研究表明,非糖尿病患者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个体,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的发生率达14~28%。

糖尿病患者因合并其他疾病必须应用糖皮质激素者,可使高血糖状态加重,甚至诱发酮症和高渗性昏迷,需密切监测血糖,调整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用量。

②性激素:目前认为只有在长期大剂量应用口服避孕药时,有引起血糖升高的可能,而且与性激素种类有关。

对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和妊娠或妊娠期糖尿病史者,一般不推荐使用口服避孕药。

雄激素有轻微降低胰岛素及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

③垂体生长激素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垂体瘤者,由于大量生长激素对胰岛素的拮抗作用而引发和加重糖尿病,因此,胰岛素用量明显增加。

④生长抑素在抑制胰岛素释放的同时还抑制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的释放,因此,生长抑素对糖耐量常无明显影响。

哪些人禁用、慎用和不宜服用口服降糖药?

哪些人禁用、慎用和不宜服用口服降糖药?

哪些人禁用、慎用和不宜服用口服降糖药?
(1)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因其作用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而1型糖尿病患者本身胰岛素就分泌不足,使其药效无从发起;也不宜单独服用α-糖苷酶抑制药阿卡波糖、双肌类降糖药,但可与胰岛素合用。

(2)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可透过胎盘屏障,并可从乳汁中分泌,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可改用胰岛素。

(3)肝、肾功能不全者口服降糖药全部经肝脏代谢,大部分经肾脏由尿液中排出,所以,肝肾功能不全者口服降糖药可发生蓄积性中毒或发生低血糖症,进一步损害肝肾功能。

(4)急性糖尿病并发症者糖尿病并发严重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者口服降糖药后效果不佳,或加重已有的酮症酸中毒或乳酸性酸中毒。

(5)中、重度肾及眼底病变者立即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治疗。

(6)急性病症有心肌梗死、大手术、严重创伤者,可短期改用胰岛素治疗。

浅谈糖尿病患者需慎用的药物

浅谈糖尿病患者需慎用的药物
中 国 医学 创 新
20 0 9年 4月 第 6卷 第 1 0期
Mei l n oao f hn , pi 2 0 , o. o 1 dc n vt no ia A r.0 9 V 16N .0 aI i C l
・1 1 1・

学 术 讲 座

浅谈 糖 尿 病 患 者 需 慎 用 的药 物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静脉 麻醉 药 , 因具有起 效快 、 效短 、 时 苏 醒迅 速的优点 , 广泛 应用于 临床。其在发 挥麻 醉作 用的 同 时, 可使 血糖升高 , 该作用对糖尿 病患 者尤 为明显 , 但停 药后 血糖迅 速降至用药 前水 平 。虽 然该 药 升血 糖作 用持 续 时 间
被证实 。
78m lL . mo 。葡萄糖为人体所 必需 , / 但血糖 过高 或过低 都将 对人体产生一定 的影响 。 目前糖 尿病 还不能 根治 , 糖尿病 患
者 的生活质量 与寿命 取决 于治 疗与 血糖 控制 的好 坏 。糖 尿 病是一慢性代谢性疾病 , 长期高血糖 引起各 种慢性 并发症 是
近来 研究发现 F 5 6可抑制钙调磷 酸酶 的活性 , 动蛋 白重 K0 驱 链的去磷酸化 , 进而 抑制 葡萄 糖刺 激 的胰 岛素 分 泌 , 而胰 岛
病患者不利 的症状 , 以下就这些 非糖类 药物对糖 代谢 的影 响
作一综述 。 1 抗精 神病 药
素分泌的损害可 能与 钙离 子依赖 的钙调 素被 抑制 及不 依赖 于钙 的 G P信号通路有关 。 T
导致患者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 因 , 因此 糖尿病 治疗 的主要 目 的就是严 格控 制 血糖 。多 年来 研 究 发 现 , 些 药物 虽 非糖 一 类 , 由于种种原 因也 可引起 血糖 升 高 , 但 出现 一 系列对 糖 尿

糖尿病遇上心衰,降糖药怎么选

糖尿病遇上心衰,降糖药怎么选

28保 健医学科普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February 2021 Vol.21 No.3近年来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大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同时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心力衰竭就是其中一种。

当糖尿病遇上心力衰竭,在降糖药物的选择上就要更加慎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正确选择降糖药物。

一、糖尿病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其一,糖尿病作用于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受损,进而使心肌细胞肥大以及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其二,因糖尿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冠心病由于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塞后导致部分心肌细胞的功能受抑制或丧失或者发生心肌细胞坏死,导致心脏扩大和心肌收缩力减退,引发缺血性心肌病。

而高血压会造成患者心脏射血时左心室阻力增加,从而使左心室肥厚,当左心室肥厚过于严重时,左心室就会扩大,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此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心力衰竭,比如心血管疾病中原发性心肌病、其他因素导致的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

二、当糖尿病遇上心力衰竭,哪些降糖药物最为适合?目前,市场上降糖药物的种类比较多,但是当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时,那么哪些降糖药物最为合适,下面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此类药物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选药糖尿病遇上心衰,降糖药怎么选邓宏国 泸县第二人民医院29医学科普保 健现代养生 2021年2月第21卷第3期物之一,常用的包括卡格列净、恩格列净以及达格列净。

此类药物可以改善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还可以降低体重,进而降低心脏负荷;此外,此类药物作用可以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进而增加酮体利用率,减少容量负荷,进而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下列几种情况不适用此类药物:患者存在肾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1.73;患者为1型糖尿病且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史;存在截肢风险的患者,比如存在截肢病史、神经系统病变、血管疾病以及足溃烂等,此类患者禁用卡格列净,同时存在骨质疏松症以及跌倒风险较高的患者也禁用卡格列净;目前尚无关于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儿童使用此类药物的数据。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不宜选用什么药物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不宜选用什么药物

顾名思义,降压药的共同作用是降低血压,但是由于降压的机制不同,不同类型的降压药具有各自的优先级。

这些重点正是医生为病情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降压药的基础。

1.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禁止: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噻嗪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可抑制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降低糖耐量,加重糖尿病。

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可干扰交感神经功能,减少胰岛素分泌和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当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它也可以延长低血糖。

因此,应避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

研究表明,这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而且还可以提高肌肉和脂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且不影响糖和脂肪的代谢。

它也可以保护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并减少微量白蛋白尿。

高血压和糖尿病不能服用哪种降压药?告诉你2.高血压伴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禁忌症: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噻嗪类利尿剂可以减少尿酸的排泄,甚至可以显着增加血液中尿酸的水平。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可减少肾血流量,不利于尿酸的排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可以增加血尿酸,这容易诱发痛风性关节炎。

因此,这些药物不应用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

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例如,Cozaar,haijieya和Devon是痛风高血压患者的良好降压药。

它们不仅具有可靠的降压作用,而且还可以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压和降低血尿酸,并且其副作用的发生率远低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因此,它可以作为痛风患者的首选降压药。

3.高血压并发哮喘禁止:β受体阻滞剂它可以引起支气管痉挛,引起或加重哮喘,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不能用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有哮喘倾向的人,例如过敏性鼻炎和慢性荨麻疹,也应小心。

应用:降压药的首选是钙拮抗剂因为这种药物除了可以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对支气管平滑肌也具有一定的松弛作用,对哮喘患者有利。

糖尿病如何正确选用常用药物

糖尿病如何正确选用常用药物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治疗要点(1)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治疗要点(2)
须胰岛素或血糖控制不满意或大手术的患者: 停用皮下注射胰岛素,用葡萄糖+胰岛素+钾液体静脉输液;手术当日早晨开始输液直到恢复正常饮食和皮下胰岛素注射。开始恢复进餐时,于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后1 h 停止输液。大手术或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 术中应每小时测毛细血管葡萄糖水平1次,血糖应控制在6.1~10 mmol/ L 。
治疗程序(1)
初诊肥胖或超重的2 型糖尿病: 饮食、运动和体重控制失败( HbA1C > 6. 5 % ) 后,选不促进胰岛素分泌的降糖药(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优先选用双胍类或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TZDs,如罗格列酮-文迪亚;吡格列酮-艾汀) ,餐后高血糖为主者也可优先选用α糖苷酶抑制剂) →失败( HbA1C > 6. 5 % )→合用以上药物或加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失败( HbA1C > 6. 5 % )→联用或换用胰岛素。
Diabetes Care, 2007; 30(suppl 1):s4-s41
2007ADA指南:2 型糖尿病高血糖治疗路径(2)
关于二甲双胍:一线治疗、起始治疗、全程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为起始治疗。不选磺脲类、噻唑烷二酮 (TZDs)类,后两者无明确改善大血管作用。磺脲类致低血糖初诊患者,老年人低血糖,并增体重。 二甲双胍作为一线药贯穿治疗全程 二甲双胍:疗效+安全+费用优势;降糖外的心血管保护(UKPDS指出有效改善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危险)。不致低血糖,胃肠道副作用可通过指导调节剂量可以有效避免。乳酸酸中毒罕见(<1/100000) 。
初诊体重正常的2 型糖尿病:饮食、运动和体重控制→失败( HbA1C > 6. 5 % )→首选胰岛素促分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失败( HbA1C > 6. 5 % )→加用非胰岛素促分泌剂→失败( HbA1C > 6. 5 % )→联用二甲双胍或联用及换用胰岛素。

糖尿病用药

糖尿病用药

糖尿病用药1胰岛素促泌剂1.1磺脲类降糖药此类药物降糖机制是刺激胰岛素分泌而不是增加胰岛b细胞胰岛素合成,它通过与胰岛b细胞膜上受体相结合,关闭atp依赖性钾离子通道,引起细胞膜动作电位去极化,使钙离子内流而刺激胰岛素分泌。

磺脲类药物除刺激胰岛素分泌外还能减少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故能增加外周胰岛素浓度[1]。

基于以上机理,目前磺脲类药物一般临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2型糖尿病,尤其是胰岛素分泌量不足的患者,根据其在血中半衰期长短,一般每日服2~3次,临床可与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合用。

本药不良反应可见低血糖、肠道反应、皮疹等,且磺胺药过敏者慎用。

1.1.1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d860)为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20世纪50年代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仍在采用,口服由胃肠道稀释,2~3h达至血药峰值,半衰期约为6h,促进作用时间可以超过6~8h,属于短效磺脲类药物。

本品主要经肾脏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产物并无活性。

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每日剂量500~3000mg,分后2~3次餐前30min口服。

1.1.2格列喹酮(gliquidone,糖适平)在第二代降糖药中值得一提,它由德国生产,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生产线在国内生产,其降糖作用虽然不及格列本脲及美吡达,但其胰外作用对改善胰岛素抵抗较为明显[1]。

本药特点是吸收快、代谢快,2~3h血药浓度达峰,半衰期短,仅1.3~1.5h,主要经胆汁排泄,5%经肾排泄,故本药尤适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

每日剂量30~240mg,分3次餐前30min口服。

1.1.3格列美脲(glimepride)就是新一代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1995年在瑞典上市,它就是fda核准的第一个可以与胰岛素同时采用的磺脲类药物,它也就是唯一辨认出可以与非政府的胰岛素受体二者促进作用、减少葡萄糖中转和葡萄糖中转子抒发的药物,藉此达至降糖促进作用。

其特点就是对胰腺轻易促进作用相对较低,胰外促进作用显著,故能减少低血糖的危险。

常用药禁忌症

常用药禁忌症

甘露醇1.禁忌症??(1)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试用本药无反应者(因本药积聚可引起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

(2)严重脱水者。

(3)颅内活动性出血者(但颅内手术时除外)。

(4)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淤血者。

(5)孕妇。

2.慎用??(1)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血容量突然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2)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者。

(3)低血容量患者(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

(4)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因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5)对本药不能耐受者。

甘油果糖1.禁忌症??(1)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Hereditary?Fructose?Intolerance)患者。

(2)对该制剂的任一成分过敏者。

(3)任何原因所致的尿闭者。

(4)严重脱水者。

(5)高钠血症患者。

(6)心功能不全者。

2.慎用??(1)严重活动性颅内出血患者无手术条件时。

(2)严重循环系统功能障碍者。

(3)肾功能障碍者。

(4)尿崩症患者。

(5)糖尿病患者。

(6)溶血性贫血患者。

乙酰谷酰胺1.禁忌症??对本药过敏者。

2.慎用??尚不明确。

吡拉西坦1.禁忌症??(1)对本药过敏者(国外资料)。

(2)锥体外系疾病,尤其是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chorea)患者。

(3)重度肝、肾功能障碍者。

(4)孕妇。

(5)新生儿。

2.慎用??(1)轻中度肝、肾功能障碍者。

(2)患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国外资料)。

(3)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素补充治疗的患者。

特苏尼1.禁忌症??(1)对本药或磺酰脲类药物过敏者。

(2)无尿患者。

(3)严重排尿困难(如前列腺肥大)的患者。

(4)低血压患者。

(5)低血容量、低钾或低钠血症患者。

(6)肝昏迷前期或肝昏迷患者。

2.慎用??(1)贫血患者。

(2)糖尿病患者。

(3)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

(4)高脂血症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患者应该慎用什么药物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并不是正常人,所以无论从饮食还是生活还是从服用药物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以防止造成病情加重等不良后果,下面济南糖尿病医院的专家为我们讲解一下有关糖尿病患者应该慎用解热镇痛药物,会对患者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呢?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所要清楚明白的!
糖尿病患者慎用那些药物?
①精神心理药物。

泰尔登、氟哌啶醇、碳酸锂、吩噻嗪类、阿米替林、多虑平、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②儿茶酚胺药物。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素、左旋多巴、去甲肾上腺素、沙丁醇等。

③消炎镇痛药。

消炎痛、大剂量的阿斯匹林、大剂量的扑热息痛、吗啡等。

④抗癌药物。

四氧嘧啶、门冬酰胺、链佐脲菌素、环磷酰胺等。

⑤女性避孕药物。

⑥环孢素。

⑦苯妥英钠。

⑧异烟肼。

⑨利尿药和降压药。

噻嗪类利尿剂、氯噻酮、襻利尿剂、潴钾利尿剂和二氮嗪、中枢作用的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等。

⑩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

血糖调节
其致病机理有那些?
①降低胰岛细胞cAMP水平,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②使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影响糖利用;使肝糖原异生作用增强,增加葡萄糖合成,产生胰岛素的抵抗。

③对胰腺有毒性作用,能损害胰岛的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减少。

以下分述一些常见药物的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以上就是济南糖尿病医院的专家为我们竭诚解答的相关糖尿病患者要慎用的药物,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让这些药物成了“危身素”,危害身体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