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课程教案
超轻粘土手工课程教案(五篇)

超轻粘土手工课程教案(五篇)超轻粘土手工课程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2、通过尝试,学会用团、插等简单的泥工技能,制作棒棒糖。
教学准备:俘一个,橡皮泥、小棒、糖纸假设干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看我们班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我们和客人老师问好呀”(客人老师好!)我们小朋友都是有礼貌的孩子,那今天我们拿什么礼物来招待客人呢?我们先来想方法吧!出示棒棒糖,提问:这是什么呀?(棒棒糖)不如我们都来做棒棒糖招待客人吧!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说出它是由圆形的糖块,长长的小棒棒,还有糖纸组成的。
)2、幼儿尝试制作,老师指导观察。
我们知道了棒棒糖是由3个步骤完成的,那谁愿意先来试一试做棒棒糖。
请2位才能强的幼儿示范制作。
x x小朋友的棒棒糖做好了,那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吗?(你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做什么?)幼儿讲述后,及时表扬并奖励一颗聪明豆。
3、老师示范做棒棒糖。
咱们再动一动脑筋想一想,xx小朋友是怎么做棒棒糖的,先取一块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反复团聚,再插上小棒棒(注意插小棒时不要用力太大),再包上糖纸,糖纸的开口处要用力扭一下,这样棒棒糖就做好了。
4、幼儿制作,老师指导。
棒棒糖真好吃!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吧,让客人老师看一看谁的小手最能干,又最巧。
分发泥、棒、纸,老师巡回指导,帮助才能差的幼儿。
5、游戏:给客人送棒棒糖把自己做好的棒棒糖送给客人老师,并提醒幼儿和客人老师交流,告诉客人老师你是怎么制作棒棒糖的。
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明白上好一节课是需要许多方面的因素的,所以作为老师的我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地进步自己的教学程度。
超轻粘土手工课程教案篇二活动目的:1、学习运用橡皮泥团聚的技能。
2、初步尝试分橡皮泥,知道橡皮泥越多,搓的球越大。
3、结合说说“我的皮球象××”的游戏,体念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活动准备:1、实物皮球一个。
《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手工制作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和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培养审美观念和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第一节: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与材料教学目标:了解并认识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与材料。
教学内容:介绍剪刀、胶水、彩纸、针线等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2 第二节:折纸艺术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
教学内容:学习制作纸飞机、纸鹤、纸盒等折纸作品。
2.3 第三节:拼贴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利用彩纸、杂志图片等材料进行拼贴创作。
2.4 第四节:陶艺制作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
教学内容:学习制作陶器的基本步骤,如塑形、上釉、烧制等。
2.5 第五节:综合材料创作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如瓶子改造、布艺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理论知识。
3.2 演示法:展示手工制作的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3.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操作能力。
3.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相互交流学习。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包括美观度、创意等。
4.3 小组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适合的手工制作教材,提供给学生参考。
5.2 工具与材料:准备充足的手工制作工具和材料。
5.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寻找相关的手工制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第六章:安全与卫生6.1 安全指导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强调使用工具和材料时的安全规则,如避免尖锐物品划伤、小心使用热工具等。
教师分享手工制作教案大全(16篇)

教师分享手工制作教案大全(16篇)教师分享手工制作教案大全(16篇)篇一纸、缎带、双面胶、蝴蝶结、小花或贝壳。
准备厚纸一张。
将纸对折,将缎带贴在纸的表面,但注意缎带的两端要比纸长出1cm。
将准备好的缎带背面贴上双面胶。
将多余的1cm贴在内侧纸上。
横的方法也同样将多余的部分处理好。
做好一个蝴蝶结,背面天上双面胶。
将蝴蝶结贴在已经贴好的.缎带的交叉点上。
在蝴蝶结的交叉点上可以贴上小花、贝壳等装饰物即可。
教师分享手工制作教案大全(16篇)篇二2.能够和同伴合作,共同商量制作小区,并进行装饰。
2.小区的图片。
一.欣赏美丽的小区图片。
1.这是什么地方?2.有些什么?二.了解材料,分别进行识别。
1.牙膏盒像什么?东西可以用代替。
1.可先将纸盒的两头拆开,在纸盒上剪出距离相等的“刻度”再将纸盒恢复成立体形。
2.将剪过的两个面的纸一格隔一格地推进去,就成大厦了。
四.讨论,制作小区。
1.我们的高楼都一样高吗?它们都是怎样排列的?2.我们住的地方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呢?3.今天我们来制作小区,请小朋友一起合作比一比,哪组的小区制作出来最美丽。
五.制作小区。
1.请小组讨论,如何制作小区,应该有些什么?2.请幼儿先制作高楼大厦并摆放好位置后,再添加东西。
3.可以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
六.参观小区。
1.请每组派一名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区。
2.说说哪个小区好看,为什么?教师分享手工制作教案大全(16篇)篇三1、学会沿针孔轮廓撕蘑菇伞,掌握撕的技能。
2、激发幼儿相互合作,帮助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
1、大背景图一幅(图下防有兔妈妈和小兔劳动的场面,图上防画有乌云雨点。
)。
2、两张半幅图(一张是阴天,一张是晴天,可覆盖大背景图的上方。
)。
3、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大纸一张,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幼儿操作纸若干、浆糊、抹布每组一份。
(一)音乐做律动进教室,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出示大背景图(晴天覆盖乌云和雨点)。
1、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天气怎么样?提问:(1)呀!一会天气要怎么啦?(2)小兔们淋了雨会怎么样?(3)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能使小兔们淋不到雨呢?3、教师小结幼儿的办法,那我们一起来做伞送给小兔们,好不好?(三)教师讲解示范撕伞的方法。
幼儿园亲子手工制作课程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亲子手工制作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亲子手工制作课程1.2 课程目的:通过亲子手工制作课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子关系。
1.3 课程对象:幼儿园小班学生及其家长1.4 课程时长:每节课1小时,每周一次,共计8周二、课程内容2.1 第一周:折纸手工2.1.1 学习目标:学会折叠简单的动物、植物等形状2.1.2 活动内容:老师示范折纸过程,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跟着老师做2.1.3 教学重点:折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1.4 教学难点:折纸的细节处理2.2 第二周:剪纸手工2.2.1 学习目标: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2.2.2 活动内容:老师介绍剪纸的历史和技巧,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剪纸作品2.2.3 教学重点: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2.2.4 教学难点:剪纸作品的设计和构思2.3 第三周:手工绘画2.3.1 学习目标: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和绘画技巧2.3.2 活动内容:老师示范绘画技巧,家长和孩子一起绘制简单的画作2.3.3 教学重点:色彩搭配和创意表达2.3.4 教学难点:画面构图和细节处理2.4 第四周:手工玩具制作2.4.1 学习目标:了解常见手工玩具的制作方法,动手制作简单手工玩具2.4.2 活动内容:老师介绍不同材料的手工玩具制作方法,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手工玩具2.4.3 教学重点:手工玩具的制作原则和安全注意事项2.4.4 教学难点:手工玩具的组装和包装2.5 第五周:手工DIY2.5.1 学习目标: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2.5.2 活动内容:家长和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各种材料制作个性化的手工作品2.5.3 教学重点:发挥想象力,材料的运用2.5.4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情境创作作品2.6 第六周:手工烘焙2.6.1 学习目标:培养孩子的烘焙兴趣和动手能力,制作简单的面包或饼干2.6.2 活动内容:老师介绍简单的面包或饼干制作方法,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烘焙2.6.3 教学重点:烘焙的基本步骤和技巧2.6.4 教学难点:发酵和掌握火候2.7 第七周:手工美食制作2.7.1 学习目标:培养孩子对美食的兴趣,动手制作简单的美食2.7.2 活动内容:老师介绍简单的美食制作方法,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美食2.7.3 教学重点:美食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2.7.4 教学难点:刀工技巧和调味品的搭配2.8 第八周:手工装饰2.8.1 学习目标:学习手工装饰的方法,美化空间2.8.2 活动内容:老师介绍手工装饰的材料和方法,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装饰物2.8.3 教学重点:材料的选择和搭配2.8.4 教学难点:手工装饰的设计和悬挂安装三、课程评价与总结3.1 课程评价:通过亲子手工制作课程,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提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更加融洽。
大学生手工制作教案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手工制作,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4. 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手工制作技能,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一、课程简介1. 介绍手工制作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起源和意义。
2. 分析手工制作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手工制作基本技能1. 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彩纸等。
2. 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如剪纸、折纸、粘贴等。
三、手工制作实践1. 选择一个简单易学的手工制作项目,如制作贺卡、书签等。
2. 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协调分工。
3.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制作步骤完成作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五、拓展活动1. 介绍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制作,如剪纸、刺绣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手工艺市场,了解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PPT展示手工制作的历史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魅力。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手工制作吗?它有哪些种类?二、手工制作基本技能1. 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了解制作所需物品。
2. 通过示范,讲解剪纸、折纸、粘贴等基本步骤。
三、手工制作实践1. 选择一个简单易学的手工制作项目,如制作贺卡。
2. 分组进行制作,组长负责协调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五、拓展活动1. 介绍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制作,如剪纸、刺绣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手工艺市场,了解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学生掌握手工制作基本技能的程度。
幼儿手工制作课教案

幼儿手工制作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手工制作教材第四章《创意剪贴》,详细内容包括:基本剪纸技巧、创意剪贴图案设计、色彩搭配及组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剪纸技巧,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学会设计富有创意的剪贴图案。
3. 增进学生对色彩的认识,提高色彩搭配及组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创意剪贴图案设计和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基本剪纸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纸模板、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
学具:剪纸模板、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为学生展示一些富有创意的剪纸作品,引导他们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基本剪纸技巧,如折叠、剪切、镂空等。
(2)讲解创意剪贴图案设计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将其融入作品中。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简单的剪纸作品为例,演示制作过程,并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并制作一个剪纸作品。
5.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色彩搭配与组合(15分钟)(1)介绍色彩的基本知识,如冷暖、明暗等。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色彩知识,为自己的剪纸作品进行搭配和组合。
六、板书设计1. 剪纸技巧2. 创意剪贴图案设计3. 色彩搭配与组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并制作一个富有创意的剪纸作品。
答案:学生作品。
2. 作业要求:(1)运用所学剪纸技巧。
(2)图案设计富有创意,具有美感。
(3)色彩搭配合理,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将其融入剪纸作品中。
(2)开展剪纸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手工课教案(通用

手工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手工制作》教材第四章“创意与实践”,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认识手工制作材料”,第二节“手工制作基本技巧”,第三节“创意手工制作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材料及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手工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创意实践。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发挥个性和创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示范作品、教学PPT、手工制作工具。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创意手工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材料、工具及使用方法,示范基本技巧。
3.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意手工制作实践。
4.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个创意手工作品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例题,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手工制作》2. 内容:基本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基本技巧:折、剪、粘、画等。
创意实践:发挥想象,创作独特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创作一个创意手工作品。
2. 答案: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和特长,选择不同的材料、颜色和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改进措施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手工制作,尝试更多创意,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组织课后兴趣小组,进行深入学习和交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和例题讲解。
4.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
5. 作业设计的主题和答案要求。
幼儿手工制作课教案

幼儿手工制作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手工制作》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纸、粘贴、折纸等,并通过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彩纸花朵,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纸、粘贴、折纸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剪纸、粘贴、折纸等手工技巧的熟练运用。
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工制作教材、彩纸、剪刀、胶水、尺子、圆规等。
学具:手工制作教材、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讲解手工制作技巧(10分钟)教师讲解剪纸、粘贴、折纸等基本手工技巧,并现场演示制作过程。
3. 课堂操作(10分钟)幼儿跟随教师步骤,动手制作彩纸花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独立完成彩纸花朵的制作,教师观察并给予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板书设计1. 彩纸花朵制作步骤2. 手工制作基本技巧:剪纸、粘贴、折纸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
答案: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手工制作材料,运用所学技巧,创作一个手工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制作彩纸花朵,让幼儿掌握了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制作其他手工作品,提高动手能力,并定期组织手工制作比赛,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安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确保课堂安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手工制作课中,剪纸、粘贴、折纸等手工技巧的熟练运用是难点,同时也是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手工制作课程教案第一章手工、学前专业手工及其教育学习要点: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学习要求;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的种类、造型规律和常用工具、材料及其选用原则;掌握手工制品欣赏和评价的标准。
教学重点:学前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和评判标准。
第一节手工概述手工是指以双手为主或借助工具,按照一定的构思和工艺程序对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具有实用或观赏价值的手工艺品的造型活动。
如:纸艺、布艺、陶艺、玩具、根雕、泥玩、刺绣、编织等。
第二节学前专业手工与手工学习的基本要求学前专业手工是专门研究学前手工制作特点、造型规律、表现媒材和学前手工教育的一门学科。
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课程之一。
一、学科特点(一)造型性造型是内在意义和外在显现的结合体,是手工的本质特征之一。
即所要表现的一切内容都必须通过外部形态来展现,并以固有、具体可感、可触的形态诉诸于视知觉,呈现出制作者内在的精神境界情绪情感、意愿和思想等,揭示客观事实、现象,以及人类的心理、生活状态。
(二)视觉性两个层面理解:一是直观性,二是审美性。
(三)表现媒介手工制作常常致力于物质材料及其表现价值的发掘,以充分发挥和增强作品及材质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造型规律(一)学前专业手工的种类1、从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划分,有纸工、泥工、布工、竹木工、金石工、塑料工、废旧品工等。
2、从使用材料的形态划分,有点状材料成型、线状材料成型、面状材料成型和块状材料成型。
3、从制作工艺上划分,有编织、刺绣、缝纫、印染、雕刻、插接、模具、重构等。
4、从造型物的空间占有形态划分,有平面和立体两种。
5、从手工作品的用途划分,有实用手工、玩赏手工和装饰手工。
(二)学前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1、构思与设计规律构思与设计即制作前通过想象和思考在头脑中形成关于造型物的用途、形象、结构、材料选择、制作条件、成品效果等心理操作的总和。
一般过程:(1)以用途为构思依据:是实用的、装饰的、玩耍的(2)确定造型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具体形象:夸张、变形、写实;并从造型、结构、色彩等方面形成比较具体完善的内在加工形象。
(3)选择造型材料,体现创作意图并适合所塑形象,同时考虑材料经济易得、便于加工制作(4)采用适合的加工方法,明确制作步骤,成品的装饰手法和艺术效果要符合造型美的规律。
2、材料选择与使用规律(1)因意选材:根据造型物的构思与主题,选择使用能够准确而充分表达造型物形象的材料进行创作。
如,制作皮毛类动物时,选择毛绒类材料就比较适宜。
(2)因才施意:选择材料自身所呈现的物理性质、材料特点及外在形状、联想到某一具体事物,并穿凿出该事物来。
迁想状物:根据材料的外在形状、纹理、色彩等非具象痕迹联想到与某物相像。
借物造像:借助材料已有的非具象加工条件,将联想到的形象塑造出来。
3、材料加工规律(1)加一加:通过材料添加进行造型的方法。
如,粘贴、接插、编织、缠绕、串联、钉铆、镶嵌等;(2)减一减:消减或剔除材料中与形象塑造无关部分的造型方法。
如,撕剪、雕刻、削切、刮刨等;(3)变一变:加工材料形变量不变的造型方法。
如,弯曲、冲压、折叠、团涅、卷曲、浇注等。
三、常用工具和材料(一)常用工具:在手工实践中,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要适用、便利,也可自制。
1、剪。
2、刀。
3、锯4、烙具。
5、钳子6、榔头7、针、锥或钻8、夹子9、尺10、笔11、其他。
如圆规、泥蓖、泥工板、木锉、钢锉、砂纸、糨糊、胶带、订书机、小盆、水桶、毛巾、打孔机等。
(二)材料及其种类1、材料分类(1)从材料的形成方式分:天然材料(如石、木)和加工材料(如塑料、铁皮)。
(2)从质地上可分为软质材料(海绵、泥)和硬质(竹、石)材料。
(3)从透明度上可分为透明材料(玻璃、有机玻璃)、半透明材料(塑料、有色有机板、薄纸)和不透明材料(木板、布)。
(4)从形状上可分为点状材料、线状材料、面状材料、块状材料。
(5)从材料的属性上可分为纸、布、泥、竹、木、石、塑料等。
2、常用材料(1)纸。
(2)布、线类。
(3)泥类。
(4)竹、木类。
(5)石。
(6)金属皮、丝。
(7)塑料类。
(8)其他材料。
自然物的叶、茎、干、根、花、果实;农作物主副产品,如籽粒、棉花、萝卜等;动物加工的副产品和边角料,如角各种贝壳、毛、骨等;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如包装电视、冰箱、洗衣机、鞋子、成衣、牙膏、香皂、羽毛球难过的大大小小的各种盒子、纸筒、纸袋等。
3、选材原则要注意开发和选择身边的物品进行手工创作活动,所谓“身边的物品”即周围环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应根据区域特点就地取材。
三、学习要求(一)总的要求1、有目的的掌握常用、实用的手工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举一反三能力。
如,制作数量、质量上的举一反三,材料选用上的举一反三,造型装饰上的举一反三,色彩线条上的举一反三等。
2、掌握一定手工设计、制作规律和制作技能,具备一定造型实践能力,养成并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3、将学到的手工知识和技能广泛运用到生活美化、环境美化和教育实践中去。
(二)具体要求1、认真学习手工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手工制作方法和工具材料。
2、能够独立进行手工造型设计和制作,并能运用于学前儿童手工教育或其他领域的教育实践。
3、能够正确组织和引导幼儿开展适宜的、形式多样的手工活动。
4、能够开发利用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手工材料;结合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地域特点,汲取民族民间优秀的手工艺术精华并应用于造型实践。
5、能够合理分析和评价手工制作行为及其作品。
第三节手工制品欣赏与评价一、以慎重、科学、公正的态度和艺术美的规律为出发点二、作品内容与形式要协调统一,内容的表现要积极向上、健康三、主要从适用、经济、美观、创新几个方面判断第二章纸造型学习要点:了解纸的平面造型、立体造型规律和表现形式,掌握剪撕纸装饰画和折纸的基本制作方法,具有纸造型的一般设计思路。
教学重点:剪撕纸装饰画和折纸的基本制作方法步骤。
纸造型是在充分发挥纸张可塑性能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加工手段,创造出丰富内容的艺术品种。
第一节纸的平面造型一、剪纸,具有千刀不落、万剪不断的完整性、趣味性、实用性和装饰性特点,工具和材料包括剪刀、刻刀、纸张、衬板等。
(一)剪纸的表现形式(二)常用的剪法及纹样(三)剪纸的方法步骤1、起稿用单线画草图。
2、图稿剪纸化。
连接、加粗、纹样美化3、用深颜色把要剪去的部分图画出来。
4、剪刻。
剪刻的基本规律是:从小到大、从左到右、由内向外、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
(四)几种折叠剪纸的方法步骤1、纸帘剪法。
2、二方连续。
3、四方连续。
4、团花。
5、拉花。
二、染纸(一)工具材料,吸水性强有韧性的纸,如生宣纸、餐巾纸;水性颜料,用时加入适量水和酒精,如红蓝墨水、水彩颜料;调色盘、扎染线、夹板。
(二)方法步骤1、构思2、折叠3、染制4、剪裁修整三、撕纸方法步骤1、折叠2、起稿3、撕纸,不要求纸边缘均匀整齐四、剪(撕)贴装饰画1、剪(撕)贴装饰画是在装饰画的基础上,将剪或撕出的形按主题和构图规律粘贴而成。
在形象的处理上追求简洁、概括;在手法上追求夸张、变形;在色彩上要求和谐统一。
2、工具有剪刀、镊子、胶水、双面胶、乳胶、糨糊等;材料用各色卡纸、吹塑纸、旧挂历、广告单等;底板材料可用泡沫板、白板纸、三合板等。
3、方法步骤(1)起稿2、色块剪裁3、粘贴第二节纸的立体造型一、折纸(一)九种基本折法1、对折法2、对角折3、集中折4、向中心折5、双正方形6、双三角形7、单三角折菱形8、单菱形9、双菱形(二)五种纸工常用符号1、剪切线:2、折叠线:………………………3、山线:﹎﹎﹎﹎﹎﹎﹎﹎﹎4、谷线:﹍﹍﹍﹍﹍﹍﹍﹍﹍﹍5、插接口:(三)折纸举例1、桌子的制作2、鹦鹉的制作3、蜗牛的制作4、马的制作二、面具制作工具材料主要是白纸板、废旧包装盒、彩色卡纸、双面胶、剪刀等。
方法步骤1、设计形象,剪裁制作2、组合完成三、二十面体彩球制作工具材料主要是各色卡纸、胶水、双面胶、圆规、尺子、剪刀等。
方法步骤1、用彩色卡纸剪而是个大小一样色彩不同的小圆片,在圆片上画出内接正三角形,并沿三角形各边向同一方向折叠。
2、把折好的圆纸片分三部分粘贴。
球体上、下两个部分各粘五个,中间十个粘成环形,组合粘贴时要对齐粘牢。
3、把上、中、下三个部分对齐组装。
四、纸花制作工具材料主要是各色皱纹纸、细铁丝、胶水、双面胶、剪刀等。
(一)百合花制作(二)玫瑰花制作五、纸雕塑工具材料主要是色卡纸、胶水、双面胶、尺子、圆规、切圆器、剪刀等。
方法步骤1、在底板上绘出平面效果图,标明剪切线和折线的位置。
2、按照设计的图样剪切折叠。
3、加工整理。
六、拧纸制作依据设计意图、造型要求,用纸拧出线、面、体等进行形象塑造。
为避免拧后造型松散可用乳胶加以定型。
干后,进行装饰、上色会更好。
第三章布造型第一节布造型概述布艺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中的瑰宝,布艺在先到环境装饰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二节布贴造型一、制作步骤1、构思设计2、印稿3、加工布块4、粘贴5、整修定型。
二、剪贴技法1、并列粘贴2、重叠粘贴第三节布的半立体造型一、布嵌挂饰布嵌挂饰是利用各种不同质地、颜色的碎布,依构成原理经拼嵌而成的布艺品种。
制作方法:1、设计2、印稿3、选料4、刻线5、嵌布6、装框。
二、布包挂饰1、并列式布包挂饰2、浮雕式布包壁挂第四章结绳造型第一节结绳概述结绳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手工技艺,“绳”与“神”谐音,“结”表示了力量、谐和,给人一种团结、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一、主要工具:美工刀、剪刀、大头针、泡沫板、针线、镊子、打火机、粘合剂等。
二、主要材料第二节结绳方法一、基本结1、挂线结、2、双套结3、平结4、左右转结5、双联结6、横卷结7、斜卷结二、变化结:1、十字结2、藻井结3、吉祥结4、团锦结5、盘长结6、十全结三、组合结1、玫瑰花结2、太阳花结3、挂饰一4、挂饰二5、海星结6、热带鱼挂饰编结第五章泥造型学习要点:了解泥造型和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掌握浮塑、圆塑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分解成型和整体成型的泥造型实践。
具有手捏成型的泥造型一般设计思路。
第一节泥的选用与处理一、泥的选用二、泥的处理方法三、泥的保存第二节泥造型的基本技法团、指揉、搓、切、剪、划、蹾、抹、压、染。
第三节泥造型实践一、浮塑,《雪人》制作示例;石膏板制法。
二、圆塑(一)分解成型是依据造型物的外形特点和结构,将泥分解为若干大小不同的泥块,并将泥制成不同的形体加以组合,基本泥形大致可分成球、柱、面、锥、条等五种。
(二)整体成型亦即手捏成型。
《盆子》示例第六章自然物造型学习要点:了解自然物采取和设计原则,掌握自然物造型方法与要点,具有自然物造型设计的一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