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常见病害及检测
桥梁现场常见病害及检查

桥梁现场常见病害及检查内容摘要:摘要: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公路桥梁,现在大多带病服务于现代交通运输中,因此,对这些桥梁进行病害检查就显得十分重要。
桥面系、上部构造、支座、墩台及基础是病害检查的重要部位。
文中指出了这些部位的常见病害,并分析了产生这些病害的原因,为桥梁的养护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桥梁病害检查养护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交通运输量大幅度增长,行车密度及车辆载重越来越大,尤其是拖挂运输、集装箱运输、个体户载重货物运输等重型车辆日益巨增,特种工程车如矿山运载车、大型平板车亦不时出现。
现有公路桥梁中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年代较远的低等级载荷桥,已远远不能满足使用上的要求。
至目前,我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75.8万公里,高速公里路程达2.58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建成的永久性桥梁在29万座以上,以前建成的桥梁约13.6万座,大部分是按以前部颁标准建造。
绝大部分已满足不了当前使用上的要求,成为三、四类桥梁。
对于三、四类桥梁则必须进行维修加固。
否则即是一半新建,其耗资也是巨大的;八十年代的美国估算,40%的病危桥梁重建,耗资亦需3000亿美元,造成不可能实现的情况。
因而,加强桥梁养护、维修及病危桥梁的加固,力求充分利用,延长其使用寿命,以满足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
依国内外所积累的经验表明,旧桥加固所需资金为同期新建桥梁的10~30%左右,所以说,适时合理地加固旧有桥梁,其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此外,现有桥梁往往需要应对特殊载荷的需求,一个特大构件的运输,新建一条临时便道的投资很大,沿已有道路运输虽则方便,但桥涵的通行能力便成了控制因素,为了安全可靠地利用已有公路,则对桥涵进行检查,施行临时加固,采取科学对策是十分重要的。
因而,正确掌握既有道路上所有桥涵的结构形式、力学性能、现有状态、潜在能力、安全储备是很必要的。
一则依可支配资金合理分配,及早进行桥梁的健康诊治;二则依交通流的增长,发展及早适时的安排后续工程;其次以应对突发事件(重型超设计载荷、地震、风灾、洪水、车辆船舶撞击等),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桥梁作为连接交通的重要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病害问题,如裂缝、腐蚀、变形等,这些问题一旦发生会对桥梁的使用安全和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对于保障桥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一、常见病害1. 裂缝桥梁裂缝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问题,裂缝的形成大多与桥梁结构的设计、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等因素有关。
裂缝的形成可能由于桥梁荷载超载,热胀冷缩、地震、自然老化等引起。
裂缝会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桥梁的倒塌。
2. 腐蚀桥梁常见的腐蚀问题主要包括钢筋腐蚀和混凝土表面腐蚀两种。
钢筋腐蚀主要是由于潮湿氧化环境和化学物质的侵蚀导致,混凝土表面腐蚀则是由于受到化学腐蚀和大气环境侵蚀。
腐蚀会降低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桥梁的结构失稳。
3. 变形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变形问题,主要包括挠度变形和水平变形。
挠度变形是指桥梁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弯曲变形,水平变形则是指桥梁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形。
这些变形问题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安全和舒适性。
二、施工处理技术对于桥梁工程中的常见病害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施工处理技术来加以修复和加固,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对于桥梁裂缝问题,可以采用注浆加固、植筋加固等技术来进行处理。
注浆加固是通过注入特定的材料来填充和加固裂缝部位,提高裂缝处的抗压和抗弯能力。
植筋加固则是在裂缝处嵌入加固筋材料,增加桥梁结构的受力性能。
针对桥梁的腐蚀问题,可以采用表面防护涂层、阳极保护等技术来进行处理。
表面防护涂层可以有效阻止化学物质和大气环境的侵蚀,阳极保护则是通过在结构表面设置阴阳极来实现对金属表面腐蚀的保护。
对于桥梁的变形问题,可以采用张拉预应力加固、加设补偿器等技术来进行处理。
张拉预应力加固是通过对桥梁进行预应力张拉,增加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加设补偿器则是通过设置可调节的补偿装置来实现对桥梁的水平变形的控制。
探讨钢结构桥梁的常见病害及防护措施

探讨钢结构桥梁的常见病害及防护措施钢结构桥梁是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
由于长期风吹雨打和车辆的频繁行驶,钢结构桥梁常常会受到各种不同的病害影响。
对钢结构桥梁的常见病害及防护措施进行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一、常见病害1. 腐蚀病害腐蚀是钢结构桥梁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
这是由于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酸性物质的存在,以及桥梁所处环境中的盐雾、化工废气等因素引起的。
当钢结构桥梁表面的保护层破损或受损时,这些有害物质会侵蚀钢材表面,造成钢材的腐蚀。
腐蚀病害会降低桥梁的承载能力,严重时可能导致桥梁的破坏甚至倒塌。
2. 疲劳病害疲劳病害是由于钢结构桥梁长期以来承受频繁的荷载交替作用,导致桥梁材料发生疲劳变形和开裂。
疲劳损伤通常发生在桥梁梁体和焊接接头等部位,而且通常不易察觉。
如果不及时修复,疲劳病害会导致桥梁的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引发严重事故。
3. 锈蚀病害钢结构桥梁常常会受到锈蚀的影响,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更为明显。
当桥梁表面的涂层受损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会与铁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铁,即锈蚀。
长期的锈蚀会使桥梁的表面变得不平整,严重时甚至可能穿透钢材,导致桥梁结构的损坏。
4. 变形病害由于受力不均、温度变化和材料老化等原因,钢结构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变形。
这种变形不仅会影响桥梁的外观和舒适性,还会影响桥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及时发现并处理桥梁的变形病害是非常重要的。
二、防护措施1. 表面涂层为了防止钢结构桥梁受到腐蚀、锈蚀等病害的影响,可以在桥梁表面进行防护涂层处理。
这种处理方法不仅可以防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蚀,还可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在选择涂层材料时,应该考虑桥梁所处的环境和其功能要求,并严格按照涂层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涂层的质量和效果。
2. 定期检测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钢结构桥梁的各种病害,应该建立定期检测机制。
定期检测可以通过目视检查、无损检测等多种手段进行,对桥梁的表面、连接部位、焊接接头等进行全面和精细的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病害点,确保桥梁的安全可靠性。
浅谈桥梁的病害成因及检测与防治

浅谈桥梁的病害成因及检测与防治随前时间的推移,我省已建桥梁病害将会不断出现,桥梁的维修、加固和改造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桥梁进行维修和养护、加固和改造,以便更好地延长使用寿命。
一、我国现有桥梁的类型统计文章针对桥梁类型进行了统计设计、施工找出质量控制可行办法,达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二、桥梁病害主要有如下列几种形式:(一)裂缝。
裂缝是钢筋混凝土桥梁中最普遍、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加之裂缝会引起其它病害的发生,裂缝对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危害程度不一。
裂缝的成因也是比较复杂的,往往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桥面破损开裂,冲击荷载是引起这一病害的主要原因。
另外桥梁本身结构及车道铺装结构也都是引起桥面破损开裂的原因。
(三)混凝土碳化及钢筋锈蚀。
这种现象在桥梁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长期碳化、锈蚀也会引起其它病害的发生。
混凝土炭化和钢筋锈蚀最终会降低桥梁的安全性,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
(四)剥蚀。
剥蚀是对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混凝土发生蜂窝麻面、露石、酥松起皮和剥落等病害的统称。
根据机理不同,剥蚀的形式也不完全一样。
(五)结构构造的破坏。
伸缩缝和支座是结构构造的破坏的两个易发部位。
结构构造破坏直接影响了桥梁的安全运行。
桥梁结构的关键部位不合理构造,不严谨施工,都是引起桥梁结构构造破坏的方面。
另外桥梁使用年限以及维护不当也都会造成结构构造破坏。
(六)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对结构的影响也比较大的。
如:墩台的裂缝,桥面的开裂等。
(七)钢筋发生锈蚀时,锈蚀部分的体积可膨胀至原体积的l0倍以上,从而对周围混凝土形成挤压,造成混凝土开裂、剥落,使截面有效尺寸减小,导致结构承載力下降。
(八)桥面铺装中的病害在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有:(1)高程控制不准或粱体拱度控制不准,导致铺装层厚度不足或厚薄不均匀,混凝土铺装层内钢筋网保护层厚薄不均使荷载作用下厚度不足部分首先破碎;(2)铺装层施工前梁体顶面浮层处理不彻底,导致铺装层与粱体混凝士结合不紧密:(3)防水层施工不精细出现漏水或渗水现象,雨水和含有空气中多种有害化学物质的水渗入混凝土铺装层内引起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开裂、破碎。
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桥梁工程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
受到自然环境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病害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还会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及时发现桥梁病害并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是确保桥梁安全的关键之一。
一、常见的桥梁病害种类1. 混凝土病害混凝土桥梁中的混凝土病害主要包括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表面剥落、混凝土开裂等。
这些病害主要由于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良、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等原因引起。
2. 铁路钢轨病害桥梁上的钢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锈蚀、疲劳断裂、焊接接头开口等病害,这些病害会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性。
3. 桥梁基础病害桥梁基础病害主要包括桩基沉降、桥墩倾斜、基础冻害等,这些病害会影响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以上只是桥梁病害中的一部分,针对不同种类的病害,需要采取相应的施工处理技术进行修复和加固。
二、桥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1. 混凝土病害的修复技术对于混凝土桥梁的混凝土病害,一般可以采取修补、加固的施工处理技术。
修补主要针对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剥落等病害,可以采用混凝土修补材料进行修复。
而对于混凝土桥梁的开裂、裂缝较为严重的情况,需要采用加固的处理技术,例如设置钢筋混凝土套筒、外加剪力墙等形式进行加固。
2. 铁路钢轨病害的维修技术针对桥梁上的钢轨病害,主要可以采用热焊修复、剪切焊接等技术进行维修。
对于锈蚀严重的钢轨,还可以采用磨削、镀铜等方式进行修复,保证钢轨的使用安全性。
3. 桥梁基础病害的加固技术桥梁基础病害对桥梁的安全性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加固技术进行修复。
针对桩基沉降、基础冻害等病害,可以采取桩基灌浆、基础加固等方式进行修复,增强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进行桥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害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保证修复和加固效果。
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进行充分考虑,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和环保。
市政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处理技术

市政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处理技术市政桥梁工程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交通运输的重要任务,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市政桥梁也会出现各种病害,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和维护,将会对交通安全和市政工程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了解市政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其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常见病害1. 裂缝市政桥梁工程中常见的裂缝有拱肩裂缝、拱脚裂缝、桥墩裂缝等。
裂缝主要是由于桥梁结构受到外界荷载作用而造成的,而且裂缝的出现也会导致桥梁结构的变形和破坏,严重影响了桥梁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
2. 锈蚀市政桥梁使用时间久了之后,往往会出现金属锈蚀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氧化、潮湿、化学腐蚀等因素导致的。
桥梁主要构件的锈蚀会降低其承载力和使用寿命,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桥梁倒塌。
3. 钢筋混凝土病害市政桥梁中常见的钢筋混凝土病害有混凝土表面的剥落、龟裂、钢筋锈蚀等。
这些病害主要是由于镇江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是使用环境所致的。
4. 桥面结构病害市政桥梁的桥面结构病害主要包括路面开裂、路面变形等,这些病害会严重影响桥梁的车行性能和行车安全。
二、处理技术对于裂缝的处理,首先要通过工程测量对裂缝进行监测和评估,确定裂缝的类型、大小、分布情况等。
然后根据裂缝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补充预应力、钢材补强、抹灰、加固等。
对于市政桥梁中的金属部件的锈蚀问题,首先要进行表面清理,去除锈蚀部分,然后进行保护性涂装或防腐处理,以延长金属构件的使用寿命。
对于钢筋混凝土病害,可以采取加固措施,例如在混凝土表面加贴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等材料,或者使用碳纤维、玻璃钢等新材料进行加固。
对于桥面结构病害,可以采取局部修补、改建、更换等措施,确保桥面结构的平整和稳固。
市政桥梁工程中常见的病害有裂缝、锈蚀、钢筋混凝土病害、桥面结构病害等,而对于这些病害的处理技术也有各种方法,如加固、表面处理、更换等。
由于市政桥梁的使用环境和荷载不同,因此在处理病害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以确保市政桥梁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
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道路桥梁是交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使用寿命和运营效果直接影响到道路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但是由于长期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道路桥梁常常会出现一些病害问题,对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病害及其施工处理技术。
1. 桥面病害:桥面病害是指桥面上出现的裂缝、坑洼、鼓包等现象。
主要原因是交通荷载和自然环境的作用,导致桥面材料断裂、破碎。
处理技术包括:清理桥面上的杂物,修补坑洼,填补裂缝,加固和防水处理。
2. 支座病害:支座病害是指桥梁支座出现的损坏、位移等问题。
主要原因是支座材料老化、损坏或设计不合理。
处理技术包括:更换或修复损坏的支座,加固支座,矫正位移,提高支座的承载能力。
3. 桥墩病害:桥墩病害是指桥梁墩身出现的损坏、裂缝等现象。
主要原因是地基沉降、水土流失等。
处理技术包括:加固桥墩,修补裂缝,防止水土流失,加固地基。
4. 锈蚀病害:桥梁钢结构在长期使用中容易出现锈蚀,导致结构材料损坏。
处理技术包括:清理锈蚀的表面,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钢材,防止进一步锈蚀。
5. 桥面铺装病害:桥面铺装病害是指桥面铺装层出现的断裂、坡度不均等问题。
主要原因是铺装材料老化、损坏,或者铺装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处理技术包括:更换铺装材料,修复断裂,提升铺装的坡度和平整度。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道路桥梁病害及其处理技术,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
为了确保道路桥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问题。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桥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浅析桥梁常见病害及外观检测评估方法

浅析桥梁常见病害及外观检测评估方法发布时间:2022-11-01T07:47:47.901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6月12期作者:赵金华[导读] 桥梁外观检测项目的重要性:通过对桥梁的技术状况及缺陷损伤的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的检查,弄清出现缺陷和损伤的主要原因,以便能分析和评价既存缺陷对桥梁质量和使用承载力的影响,并为桥梁维修和加固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数据和依据。
赵金华45240219850918****桥梁外观检测项目的重要性:通过对桥梁的技术状况及缺陷损伤的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的检查,弄清出现缺陷和损伤的主要原因,以便能分析和评价既存缺陷对桥梁质量和使用承载力的影响,并为桥梁维修和加固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数据和依据。
因此,桥梁检查是进行桥梁养护、维修与加固的先导工作,是决定维修与加固方案可行和正确与否的可靠保证。
一、我国桥梁技术现状与全寿命周期1、我国桥梁面临的严峻问题环境侵蚀——自然环境影响因素;结构缺陷——桥梁结构设计施工问题;无序超载——大大超出原桥梁设计荷载标准;材料退化——桥梁建材力学性能变化;自然灾害——地震、洪水、滑坡;人为损伤——撞击、附加危险腐蚀品管线及管养不当。
我国20世纪80年代所建桥梁中,大多数存在承载能力不足、桥梁宽度不够等病害,因客观原因还在继续承受着车辆甚至超载车辆荷载作用。
主要有以下几点缺陷:[缺陷1]设计荷载偏低,承载能力不足;早期建造的桥梁,设计荷载大多为汽-15、拖-80,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和荷载等级的提高,原有桥梁已不能满足现今交通的需要。
[缺陷2]通行能力不足;主要表现桥面宽度不足,桥上净空不足等。
[缺陷3]人为及自然因素引起结构的损坏;如超出设计的洪水、泥石流、浮冰、冰冻、地震、强风、船舶撞击等,引起桥梁结构的局部损害。
[缺陷4]超负荷使用;桥梁按路线等级或者预期设计荷载等级来说,设计荷载等级并不存在问题,一些特殊原因,桥梁使用荷载大大超出设计荷载,致使桥梁长期在超重荷载下工作造成的病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现场常见病害及检查摘要: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公路桥梁,现在大多带病服务于现代交通运输中,因此,对这些桥梁进行病害检查就显得十分重要。
桥面系、上部构造、支座、墩台及基础是病害检查的重要部位。
文中指出了这些部位的常见病害,并分析了产生这些病害的原因,为桥梁的养护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桥梁病害检查养护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交通运输量大幅度增长,行车密度及车辆载重越来越大,尤其是拖挂运输、集装箱运输、个体户载重货物运输等重型车辆日益巨增,特种工程车如矿山运载车、大型平板车亦不时出现。
现有公路桥梁中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年代较远的低等级载荷桥,已远远不能满足使用上的要求。
至目前,我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75.8万公里,高速公里路程达2.58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建成的永久性桥梁在29万座以上,1982年以前建成的桥梁约13.6万座,大部分是按1972年以前部颁标准建造。
绝大部分已满足不了当前使用上的要求,成为三、四类桥梁。
对于三、四类桥梁则必须进行维修加固。
否则即是一半新建,其耗资也是巨大的;八十年代的美国估算,40%的病危桥梁重建,耗资亦需3000亿美元,造成不可能实现的情况。
因而,加强桥梁养护、维修及病危桥梁的加固,力求充分利用,延长其使用寿命,以满足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
依国内外所积累的经验表明,旧桥加固所需资金为同期新建桥梁的10~30%左右,所以说,适时合理地加固旧有桥梁,其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此外,现有桥梁往往需要应对特殊载荷的需求,一个特大构件的运输,新建一条临时便道的投资很大,沿已有道路运输虽则方便,但桥涵的通行能力便成了控制因素,为了安全可靠地利用已有公路,则对桥涵进行检查,施行临时加固,采取科学对策是十分重要的。
因而,正确掌握既有道路上所有桥涵的结构形式、力学性能、现有状态、潜在能力、安全储备是很必要的。
一则依可支配资金合理分配,及早进行桥梁的健康诊治;二则依交通流的增长,发展及早适时的安排后续工程;其次以应对突发事件(重型超设计载荷、地震、风灾、洪水、车辆船舶撞击等),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为此,应建立一整套现有桥梁管理系统,掌握现有桥梁性能,进行现代化管理。
以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及时性。
一、桥梁检查的目的和意义1、检定现有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为桥梁的使用及维修加固提供必要的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大型工业设备运输、集装箱运输、矿山特种车辆及私自改装重型车辆的运行,都给现有桥梁的安全使用造成威胁。
原来按旧标准规定的荷载等级设计建造的桥梁,由于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加之前述重型车辆的频繁出现,更是造成这些桥梁雪上加霜。
现有道路上的桥梁由于营运使用多年,主要部位出现缺陷,如裂缝、错位、沉降等,通过对现有桥梁进行检查,了解其各部位损坏的程度,核定其承载能力,为桥梁的维修加固提供必要的依据。
另外,当桥梁遭受特大灾害时,如因地震、洪水等而受到严重损坏或在建造、使用过程中发生严重缺陷(如质量事故、过度的变形和严重裂缝以及意外的撞击受损断裂等),均须通过对其检查,核定其承载能力。
为桥梁的管养提供可靠依据。
2、建立和积累必要的技术资料,建立桥梁养护数据库现有桥梁大多资料不全,尤其是年代久远的桥梁,更是缺乏资料,需要通过检查,重新建立和积累技术资料,系统地收集这些桥梁技术数据,建立桥梁数据库,为加强科学管理和提高桥梁管养技术水平提供必要条件,并能指导今后的桥梁养护、加固、与维修工作。
3、检验桥梁的结构质量,确定工程的可靠度,推动和发展旧桥评定及新结构的计算理论通过对现有桥梁的检查,对于一些重要的大桥或特大桥梁,在建成之后,可评定其设计及施工质量,确定工程的可靠度;对采用新型结构的桥梁,可验证理论的实践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便对结构设计理论及结构形式加以改进,使其更臻完善;对经过维修加固的桥梁,可检验维修加固质量,并验证加固方案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通过检查,还可了解桥梁实际受力状态,判断结构的安全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
二、桥梁检查种类桥梁检查的种类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三种。
经常性检查由路段检查人或桥梁养护人员进行巡视检查。
目的是确保桥梁结构功能正常,使结构能得到及时的养护和紧急处治,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报告。
该项检查的特点是检查人员有机会在各种天气情况下对桥梁进行观察。
定期检查是对桥梁结构的质量状况进行定期跟踪的全面检查。
通常是依靠富有经验专职桥梁检查工程师,以目视观察为主,辅以必要的工具、常规测量仪器、照相机和其他器材等手段,实地判断病害原因,作出质量状况评分,并估计需要维修的范围及方法,或提出限制交通的建议。
对需要进一步查明原因或继续观察的缺损部件,提出特殊检查或下次检查的时间要求。
特殊检查是因各种特殊原因由专家们依据一定的物理、化学无破损检验手段对桥梁进行的全面察看、测强和测缺,旨在找出损坏的明确原因、程度和范围,分析损坏所造成的后果以及潜在缺陷可能给结构带来的危险。
通常在下列四种情况下需对桥梁进行特殊检查:(1)有必要使用特殊设备或专门技术对定期检查作补充时;(2)在进行复杂和昂贵的维修前,须查出定期检查中未能发现的损坏情况时;(3)在发生特殊事件后,如地震、洪水灾害、采空区塌陷、岩溶损害、撞击事故和超重车辆过桥后;(4)需要使用特殊仪器需作特别详细记录的检查,拟评定结构实际状况时。
特殊检查一般由现场检查和实验室测试分析两大部分组成。
三、桥梁现场病害的检查桥梁结构的使用效能及耐用年限,主要由设计、施工和所用材料质量而定。
由于设计、施工和材料可能存在某些缺陷,这些缺陷使桥梁结构在先天上存在着某些薄弱点。
另外,桥梁在营运使用中又会受到不可避免的人为损伤及各种大自然侵蚀,带来后天病害。
先天缺陷和后天病害的不利影响往往叠加在一起,再遇上荷载和外力的临界组合,很容易使桥梁发生不可预见的损坏。
一处或某几处局部的损坏又可能产生连锁反应,波及到更多的位置,发展成更大的损坏,乃至危及桥梁的安全。
所以,桥梁检查就是要及时发现早期病害,在尚未出现更大损伤之前就能采取维修养护措施,以控制病害发展或把病害清除,从而确保桥梁的正常使用。
要及时发现桥梁结构的病害,就必须对桥梁进行检查。
桥梁结构的检查,是保证桥梁正常使用、进行维修加固的重要依据。
没有正规的检查就不可能有合理的维修。
病害发现得越早,维修工作量就越小;发现得越晚,维修工作量就越大。
检查不及时或不充分就有可能使桥梁病害得不到发现而潜藏着隐患。
因此,检查桥梁结构的目的在于随时掌握结构的技术状况和安全状态,总结设计、施工、使用和维修的经验和教训,检定现有桥梁的承载能力和通行能力;指导对桥梁的正确使用、管理与维修等。
旧桥现场的外观调查是通过桥梁检查人员的目测及有关量测仪器对桥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以便发现桥梁的缺陷或损伤的外部迹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同时要测量桥梁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的实际几何尺寸。
对于钢筋混凝土桥梁,还要检查钢筋布置情况以及混凝土材料的有关性能。
尽管道路桥梁的结构形式较多,但是对旧桥现场的外观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仍能归纳成几个方面。
(一)、桥面系的外观检查桥面系的外观调查,可以按桥面系组成的四部分依次检查。
(一)桥面铺装的检查桥面铺装的功能是使车辆安全而舒适地行驶。
当桥面铺装产生病害后,会产生如下后果:1、铺装粗糙度不足或铺装层脱落,容易引起大的交通事故;2、由于桥面铺装不平整等引起汽车车辆对桥梁的冲击效应增大,使桥面板等结构的耐久性降低;3、在伸缩缝的前后,桥梁铺装层与伸缩缝装置之间的高低差不仅促使铺装本身的破坏,而且会促使伸缩缝装置的破坏。
作为桥面铺装的外观检查首先是调查桥面铺装的类型,然后调查铺装层存在的主要缺陷。
沥青桥面铺装的主要病害有:轻微裂缝(发状或条状)、严重裂缝(龟裂、纵、横裂缝)、坑槽、车辙、拥包、磨光和起皮等。
此外,沥青桥面铺装应保证足够的平整而粗糙,过分光滑雨天易使车辆打滑。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主要病害有:裂缝、剥落、坑洞、磨光等。
关于桥面铺装缺陷与损伤的外观检查方法、项目、记录格式及初步评定可参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中有关条文进行。
(二)伸缩缝装置的检查伸缩缝设置于梁端构造较弱部位,因直接承受车辆的反复荷载,故最易遭受破坏。
随着交通量的增大,重车增多,这些老的伸缩缝装置的破坏逐渐增多。
这不仅妨碍行驶性能,而且会发展到引起结构本身的破坏,如桥面伸缩缝的损坏,使水向下渗漏从而影响梁体端部结构和造成支座锈蚀等破坏。
伸缩缝装置的损坏往往还会引起驾驶员心理上不快,从而可能引发驾驶事故。
各种伸缩缝装置一般具有的缺陷往往表现在伸缩缝本身的破坏损伤、锚固件损坏、接头周围部位后铺筑料的剥落、凹凸不平等等,这些缺陷也成为伸缩缝处漏水的原因,从而加速支座和结构本身的恶化。
对于常见道路桥梁伸缩缝类型,伸缩缝装置本身的破坏损伤见下表所示。
常见的伸缩缝装置破坏损伤情况伸缩缝类型常见的破坏及损伤情况U形锌铁皮式伸缩缝(1)沥青的挤出或冷缩;(2)锌铁皮拉脱钢制板式伸缩缝(1)钢板破坏;(2)角钢间缝隙被石块等卡死;(3)连接螺栓损坏橡胶伸缩缝(1)橡胶件剥离、损坏;(2)锚固螺栓失效断裂;(3)伸缩缝本身下陷及高出;(4)填充料被拉离弹性体伸缩缝(1)老化剥离;(2)软化上凸或下凹;(3)脆断;仿毛勒缝(1)缝隙填塞,石块卡死;(2)橡胶体脱掉、破坏(3)缝左右不平顺或与桥面不同高;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方面:桥面板板端刚度不足;伸缩缝装置本身刚度不足;伸缩装置锚固构件强度不足;过大的伸缩量;后浇筑填料选择有误;伸缩量计算有误。
2、施工方面:桥面板间伸缩间距的施工误差;后浇筑料的管理不良;伸缩装置安装得不好;桥面板浇筑不良;支承台做得不好。
3、其他因素:车辆荷载及频率加大;桥面板老化;后浇筑填料老化;桥头前后桥面凸凹不平;桥面清扫不彻底;支座、桥墩异常;灾害事态发生。
对伸缩缝装置的检查主要是目测,必要时应量测破损的范围,并在记录中详细描述。
(三)桥面排水设施的检查桥面排水设施及桥面铺装的缺陷,往往导致桥面积水,引起车辆滑移,导致交通事故。
桥面排水设施的缺陷,在降雨和化雪时表现得最显著,因而对桥面排水设施缺陷的检查最好在此时进行。
桥面排水设施不良,除设计上可能考虑不周外,主要是排水设施本身被破坏以及尘土、树叶、淤泥等堵塞排水设施,以致不能正常排水。
桥面积水往往会通过桥面铺装的裂缝等缺陷影响桥梁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能。
(四)栏杆、扶手及人行道的检查主要检查栏杆、扶手本身破坏情况以及相互连接处是否脱落,钢制构件是否锈蚀、脱漆,对于人行道,检查路缘石是否有破碎,人行道与桥面板连接的牢固程度,等等。
桥梁的桥面系状况直接与行车、行人的安全和适用性能有关,同时桥面系中存在的缺陷也会促使桥梁主要结构构件工作性能的恶化。